首页 【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举报
开通vip

【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 流》 学术书评 李零着:《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445页 学术史研究,过去基本上是沿循”因书求学”(章学诚 《校雠通义?互着》)和”因人求学”两条路径.从刘歆《七 略》到章学诚《校雠通义》,属于前者,侧重于从文献的传 衍揭示学术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献学的进路;从司马迁 《史记?儒林列传》到黄宗羲《明儒学案》到如今大大小小 的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着作...

【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 流》 学术书评 李零着:《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445页 学术史研究,过去基本上是沿循”因书求学”(章学诚 《校雠通义?互着》)和”因人求学”两条路径.从刘歆《七 略》到章学诚《校雠通义》,属于前者,侧重于从文献的传 衍揭示学术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献学的进路;从司马迁 《史记?儒林列传》到黄宗羲《明儒学案》到如今大大小小 的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着作,如侯外庐《中国思想通 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之类属于后者,重视个案研究,强调学术在学人之间的传 承,基本上是列传式,学案体的模式(当然又可细分为史 学和哲学两条路向).而我们目前所耳濡目染,俯拾皆是 的,就是这种列传式,学案体的学术史着作. 当我们习惯于列传式”因人求学”的思想史研究模式 之后,李零先生《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以下简称《源 流》)一书从”因书求学”的路数,通过对出土简帛古书厘 析,对古代学术源流的考察,不啻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清 新之风. 《源流》一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概说”,分为六讲,通 过对不同的”书”的含义的分析和对简帛的埋藏与发现, 形制与使用,整理与研究,体例与分类的梳理,对出土简 帛古书概况作了相对全面的交代.下篇是简帛古书的分 类导读,也分为六讲,每讲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侧重思 想脉络和发凡起例,以及有关出土文献发现本身;另一部 分是参考资料,包括参考书目,补充说明的概念,有关的 研究背景,以及某些阅读材料. 除了首次对出土简帛古书进行系统的分类介绍之 外,《源流》一书问题意识凸显,特色鲜明,给人以强烈的 印象,主要体现在: 202 首先,对古代学术遗产的重新理解.作者表达了两 层意思,一是”古书经典化”造成的知识单样化.作者认 为,现存文本的品种和面貌,都不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 果,而是人为选择所造成的,经典的形成只是在既定的文 化结构和思想氛围下增加了解释的复杂性,相对于思想 的原创过程,它反而比较单调,也比较乏味,失去原有的 丰富性和多样性(第433页).因为过去的图书分类,甲乙 部目之中,历史漏斗之下,有意识形态存焉,很多藏匿掩 盖,窜改歪曲,以及后来居上,冠履倒置,在所难免.比如 《汉书?艺文志》六类,”尊经抑子”;《隋书?经籍志》四部, “尊学抑术”,就是导向性的东西.这种结构一定,很多想 法也就固定下来.其后果,是阅读趣味的偏废,大家只读 一 半书或只读一种书,”有学无术”(只读六艺,诸子,诗赋, 不读兵书,数术,方技)或”不学无术”(只读经书,不读诸 子,诗赋和其他书),无异焚书坑儒(知识分子也是古书之 杀手)(第7页).这种筛选不仅使得大量古书逐步淘汰, 更令丰富的思想,知识逐渐风干,失去了原初的丰润和鲜 活. 二是根据所出简帛古书对古代知识结构的重新定 位.作者认为,过去我们所读的古书,主要是传世古书, 宋以来的古书.简帛古书的发现,不仅是数量的补充,品 种的补充,文本年代的提前,个别字句的订正,更重要的 是,它使我们对古书,年代最早的古书,开始有了直接的 感受,可以从中归纳很多一般性的原理,对古书的创作, 古书的构成,古书的阅读,古书的解释,古书的选取和淘 汰,古书的传播和保存,开始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特别 是对图书分类,与之有关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改变尤 亭海2005.5 大(第7页).简帛古书的发现,使我们对”倒读的历史倒 读”,把很多压在下面的东西翻到上面来.由于出土古书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原来未曾见诸史籍的视野,显然就为 我们对古代知识结构的重新定位提供了一个基石.言下 之意,作者将对简帛古书的理解,视为梳理先秦学术源流 的基本前提. 其次,是对先秦破碎的知识系谱的精心复原和客观 清理.作为认识主体的历史学者——人——的主观性, 和历史知识的破碎,片面,不完整与不绝对可靠,这两个 方面足以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曲解.正因如此,历史学 者更要正视本身的主观偏见而力求客观,更要理解历史 知识的破碎,片面,不完整与不绝对可靠,而继续力求改 进以增进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多数古书已经烟消云散,尽管知识的口耳相传是学 术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缺少学术的主要载体—— 书籍,显然会大大阻碍知识的传播和承递,秦始皇焚书所 造成的学术衰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幸存至今的典 籍本身成了反映一个时代学术规模的重要媒介和尺度, 然而残缺不全和删改窜乱的结果,再加上叙述者的主观 判断,足以使这种媒介和尺度变形,失真.不过幸运的 是,出土文献,由于其深埋地下不见天日,因而也就没有 遭受窜改,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过去的学术形态. 《源流》一书将这些可信程度很高的出土古书与学术史有 效连接,纳入学术史的广阔视野,通过对已出土先秦两汉 简帛古书的系统整理,较好地避开了上述的陷阱,给我们 展示了一幅贴近历史实相的学术史图卷.如作者在下篇 “导读”部分,将简帛古书分为”六艺类”,”史书类”,”诸子 类”,”诗赋类”,”兵书类”,”方术类”等六组,全方位地展示 了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汉以前古籍概貌.尽管《汉书?艺 文志》已经勾勒了东汉以前的知识图景和系谱,但由于众 所周知的原因,所载文献多已散佚,人们已经不可能一睹 全貌,加之后世好事者的伪托,造假和窜乱,更使得先秦 两汉古籍真伪混淆难辨,故而陈寅恪先生说”不敢观三代 两汉之书”(《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 270页).《源流》借助于简帛古书,从某种程度上突破了 这个瓶颈. 第三,对学术史叙述方式的新探索.海德格尔在《存 在与时间》中提出的所谓”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说明 我们仅仅”以书求书”是不够的,如何从所发掘的文献中 发现问题,如何将出土文献与学术史研究有效连接,才是 我们应当关注的方面.对此,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 案,即”以子书原典为本”和”跳出诸子看诸子”.先秦学 术是以子学为中心,当然应以子学之法治之.但作者认 识到,过去治子学之法有二:一是清代子学,不过是以经 术治子学,他们”多注意于名物训诂,典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而于大义 顾罕研求.此由当时偏重治经,取以与经相证;此乃治 经.非治子也”(引自吕思勉《经子解题》).二是哲学史的 进路,此为近人治子学之路.毛病在于,以西方观念为取 舍,材料虽然是中国的,但框架和观念是西方的.这两者 都不是研求中国子书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方法就是从子 书本身出发,同时跳出诸子看诸子,因为只是读子书,等 于身在庐山之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跳出诸子,即不 但要参考六艺,而且要读数术,方技和兵书,以之作为解 读子书的线索(第290—291页).这种解读方式,是以文 献学的进路为基础,同时附以观念形态史的分析,可以避 开削中国学术之足适西方研究范式之履的尴尬,保持中 国学术史一些独立的研究地盘,方式和特征. 作者特别提到,出土发现和传世文献,两者都很重 要,不能因为出土材料古老,就贬低传世文献的价值,出 土材料并不只是推翻和代替它们,相反,倒是应以传世文 献作讨论框架和理解背景;同时,也不能因为出土材料的 数量和覆盖面远不如传世文献,就以为出土文献没有重 读和改写学术史的价值,相反,可以以这些发现作为理解 线索,重新考虑传世文献中很多被忽略和曲解的地方. 出土发现和传世文献,两者都是管中窥豹,全局还在两者 之外,二者都还存在已知和未知,只有放入学术史的框 架,虚实结合,才能发挥两方面的作用(《前言》第4页). 此种路数下做出的学术史,较之单纯从哲学史的角度所 进行的研究,可以避免后者往往会遭遇的凭虚临空,难着 实地的尴尬境地. 第四,重写学术史的坚定信念和可贵尝试.作者指 出:”我觉得,我提倡的研究目的,也许还不在于为思想的 空中楼阁提供下面的地基,而是在于恢复古代的知识系 统和知识结构,用以解构层累形成的意识形态,戳穿很多 „倒写的历史?.因此,加来加去,也许不是把原来的房子 扩大,而是把原来的房子拆掉”(第14页).如作者利用古 辑佚书,出土古书所勾勒的《儒门传学考》,不仅弥补了以 往学术史研究的疏漏,更是将出土文献对传世经典的记 载加以印证,这样所建构的先秦学术系统就比较令人信 服.不谙熟这些出土文献,或者虽然熟悉但并不会合理 利用的学者,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近年来改写或重写思想史,学术史的呼声此起彼伏, 成为学界谈论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重新梳理学术史无 疑就像给一个小姑娘重新编辫子,究竟是应当编成一条 203 学术书评 麻花辫,还是三条辫子,还是像维吾尔姑娘的那种满头小 辫子(此比喻借自葛兆光先生前不久在复旦大学一次学 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关键取决于我们所编的发式能否反 映当时的历史景况.而重写的前提,关键是做好两方面 的工作,一是新的研究路径的探寻,一是学术资源的发掘 和整理,力争还学术史一个真实的原貌,以增进学术史的 可信度.虽然很难,但我们应当尽力争取. 其实,学术史研究的思路更新与角度转换,学者们一 直没有停止探求的脚步.除了”因书求学”,”因人求学” 的进路,新的思路也在不断涌现,典型的是朱维铮先生 “因术求学”,葛兆光先生”因时求学”和杨念群先生”因地 求学”的考察方式.所谓”因术求学”,就是朱维铮先生一 直主张的”学随术变”(“术”即治术或政术,指统治手段而 言),重视对学术发生背景,学人所处政治环境的深入探 悉,其长在于避免学术史研究的不着实地的突兀之感. 所谓”因时求学”,即葛兆光先生从”一般知识,思想和信 仰”角度,分析思想学术发生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于世界的 看法和认识,建构起一个时代的整体思想风貌和学术景 观.所谓”因地求学”,就是侧重于对学术地域化的考察, 黄宗羲《明儒学案》,傅斯年《战国子家叙论》,陈寅恪《隋 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等论着中的相关论述,即体现了这种 学术探求倾向,杨念群先生《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一书中更是做了比较出 色的运用.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将上述五种考察路径很 好地结合起来,学术史的研究恐怕会别有洞天. 虽然作者说自己提倡的”研究目的,也许还不在于为 思想的空中楼阁提供下面的地基”,其实书中在”提供地 基”方面非常重视,也做了大量工作.因为作者清楚,学 术资源的发掘和梳理,本身格外重要.然而,这项基础性 的工作往往是为别人做嫁衣,因而很多人不愿意花费太 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而我们在书写学术史时,也就不愿 意”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懒得去重新爬梳 整理,因为这实在是一件要吃苦头的事情.然而,没有充 足的学术资料和思想资源的支撑,所写出的学术史的着 作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或者说能经得起多长时段 的检验,是令人怀疑的.虽然从传统西方哲学的观点而 言,历史知识不可能是绝对正确和完整的真理.但我们 能够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对所得的知识不断地批 判,修正,不断地增加其可靠性,就可以使它变为比较可 靠的知识.比如,就像李零先生在书中所揭示的,利用前 人所辑佚的古书版本及内容结合出土文献,进行深度犁 耕,考辨源流,那么所重新建构的学术系统,就会让读者 有一种脚踏实地之感.今后的学术史研究取向,应在借 鉴李零先生此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另辟蹊径, 另一方面需将以往的学术研究途径夯实.这是《源流》所 给予我们的思考之一. (岳宗伟) 王嘉川着:《布衣与学术——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541页 自2o世纪9o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学术史研究逐渐升 温并不断走向兴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十分突出的现象. 但在以往的学术史研究中,明代相对来说比较薄弱.针 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已有所重视.最近笔 者拜读了王嘉川先生所着《布衣与学术——胡应麟与中 国学术史研究》一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我以为这是 一 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明代学术史的力作. 胡应麟(1551—1602年)是明代中后期的着名学者,文 献学家,史学评论家.王嘉川的这部着作,将胡应麟的学 2O4 术成就尽可能的予以全方位的剖析,对他的生平,志趣及 其在目录学史,图书事业史,文献辨伪学,史学,考据学等 方面的学术成就,予以深入研究,这是迄今为止研究胡应 麟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着作,也是大陆学界研究胡应麟学 术成就的第一部专着.通读全书,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以 下几个特色. 一 ,独立考索,精思善疑.胡应麟治学有一个鲜明的 特色,即独立考索,精思善疑.也许是受研究对象的影 响,作者本人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成功,颇多独到的识
本文档为【【doc】 学术书评——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0
浏览量: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