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词语的比喻义

词语的比喻义

举报
开通vip

词语的比喻义词语的比喻义 词义引申 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意义。如“老”这个字,在“老人”中指年纪大;在“老房子”中指陈旧;在“老笋”中指不嫩;在“老问题”中指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在“老没见面”中指时间的长久„„。这众多的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本义是指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它往往与字形有一定的关系:如“シ”旁的字都与水有关;“彳”、“辶”旁的字与行走有关;“木”旁的字与树木有关;“扌”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等等。以本义为出发点,又会衍生出许...

词语的比喻义
词语的比喻义 词义引申 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意义。如“老”这个字,在“老人”中指年纪大;在“老房子”中指陈旧;在“老笋”中指不嫩;在“老问题”中指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在“老没见面”中指时间的长久„„。这众多的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本义是指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它往往与字形有一定的关系:如“シ”旁的字都与水有关;“彳”、“辶”旁的字与行走有关;“木”旁的字与树木有关;“扌”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等等。以本义为出发点,又会衍生出许多引申义。由于引申义都是由本义发展衍生而来的,所以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总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如“铁”,本义指钢铁,根据它的特点,可以引申为坚强的意思,如“铁的意志”;又可以引申为坚定不移的意思,如“铁的纪律”等。 词义的任务是表达事物,而事物又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就往往反映在本义中。本义有了这些特点,就能产生出不同的引申义。这好比一个车轮,轴心代表本义,引申义就是辐条,向不同方向伸展出去。 另外还有一些引申义,并不都是一次从本义中同时产生出来的,而是像人类的繁衍一样,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例如“道”字,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词义的引申表现了词义的发展变化,知道一个词的本义、引申义的区别,理解词义就会更深刻、更准确。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 明 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隐 喻 ,暗 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借 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多义词:一个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并且这几个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样的词叫多义词。如果几个词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它们就是一组同音词。 人类造词最初是一音一义的,汉字产生后,字形介入,由一音一义增加为一形一义。但人类受发音器官的限制及发音的限制,能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音总是有限的。如现代汉语有 30 多个音位,组成 400 多个章节,加上声调变化, 才有 1000 多个,而意义却是无限的。虽然汉字可以代表意义,区分同音词,但是汉字也不能无限制的创造,多了人们无法掌握。于是人们找到了一种极经济的方式——“义联有别”(词义上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而突破了一音一义,一字一义的表义模式,创造出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产生是不造词的造词运动,是词义发展的质变过程。词义的复杂性和用词的灵活性,以及语用中用词的单一性,为引申义和比喻义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样看来,多义词是语言历时发展的结果,一个词在刚创造出来时总是单义的。能创造的词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不断深化,客观事物本身也在变化,除了创造新词的方法之外,更主要的是由旧有的词来负担,让它们逐渐由一个基本义扩展或派生出若干相关的新义,这便形成了多义词。一个词先有本义,后有引申义,这个词便形成了多义词。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几个义项之间没有联系,就是同音词,如花:“开花、花钱、姓花”中的三个“花”虽然字同、音同,但意义无联系,只能算同音词,不是多义词。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之间有联系,可以“头”为例来说明: ?动物(人体)的上部、前部:人头、牛头。 ?物体顶端、末端:两头大,中间小。 ?事情的起点:万事开头难。 ?物品的残剩部分:烟头、线头、铅笔头。 ?头目:土匪头。 ?方面:这头人多,那头人少。 ?第一:头号、头名、头等。 ?次序在先的:头两次、头几个、头几本。 以上几个意义都是由“动物的上部、前部”这个基本义引申出来的,它们都含有“端点”的意思。(从严格意义上讲,上面例子中的“头”不能说都是“词”,有的是语素。词典中不少“单字”的义项是按多义词来解释的。)再如“打”、“点”、“白”、“场面”、“操纵”、“问题”等等都有两种以上有联系的意义,也都是多义词。 2 、多义词的本义(原始义)、基本义和转义(派生义)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这就是多义词的基本义。其他意义则是由这个意义发展、转化、引申来的,这些其他意义就叫多义词的转义。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上面讲到的“头”是动物躯体的头部,这是“头”的基本义,其他几个意义则是引申义。 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如“兵”在现代汉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意义指“士兵”,“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词的基本义往往就是词最初的意义——本义,但本义和基本义的着眼点不同,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如“兵”的本义是“兵器”,“走”的本义是“跑”,而“老”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年龄大 ”,“来”的本义是“麦子” ,基本义是“去”的反义词。 3 、多义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是由基本义推演发展出来的新义,引申义与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相关联等关系。引申义的引申形式有以下几种: ?、转移式引申:由原来概括某一事物的意义转移到表示与之类似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意义。 枪,基本义:带有金属尖端的,刺杀敌人的武器。转移引申:口径较小的发射枪弹的武器。 轨,基本义:车轨间的宽度。转移引申:应遵循的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走入正轨)。 ?、辐射式引申:从基本义直接引申出来几个意义,这几个意义之间是并列关系。 深,基本义:由表至里、由上至下的空间距离大。如:井深。 ——入夜的时间长(时间)。 引申义:夜 深 题目深——难度大(程度)。 颜色深——浓度大(程度)。 感情深——情感厚重(程度)。 ?、连锁式引申:从基本义派生出一个引申义,再从这个引申义派生出另一个引申义。第一次引申义叫“近引申义”,第二次叫“远引申义”。 收获:基本义:动词,“收割农作物”—?近引申义:名词,“作物的收成”—?远引申义:动词,“得到益处”。 4 、多义词的比喻义 比喻义也是引申义的一种,它是用比喻方法引申出来的。确切地说是通过借喻产生的。如: 铁:比喻“坚硬的”(铁的纪律)。包袱:比喻“负担”(思想包袱很重)。傀儡:比喻“被别人操纵的人”(傀儡总统)。结晶、走狗、棍子、开火、分寸等都有比喻义。再如: 金玉:黄金白玉,比喻“华美贵重”(金玉良言、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唇齿:咀唇牙齿,比喻“相近,有共同利害的双方”(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春风:春天的风,比喻“和悦的神色”(春风满面、满面春风)。比喻“良师的教导”(“如坐春风之中”,语出《二程全书》,朱光庭受教于程颢,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一个月”。)又比喻“教育的作用普及而深入”(春风化雨)。 不枝不蔓:比喻“文章简洁流畅”(文笔不枝不蔓)。 比喻与比喻义的区别 修辞上的比喻,是一个临时性的比方,它并没有固定下来成为词义的一部分。比喻变化灵活,可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境而异,它的本体可以用几个比喻体来比喻。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都是临时打的比方,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所以都是修辞上的比喻格。再如:“共产党像太阳”,在词典中“太阳”这个词下面没有“共产党”这一义项,所以这也是一个比喻。“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摇篮”在这里已由“婴儿的卧具”,转化成“发源地”的新义了,在词典中“摇篮”这个词下面有“发源地”这一条义项,所以“摇篮”含有比喻义。 “祖国——母亲”,“祖国,你是一轮朝阳时刻温暖着我的心怀”,“祖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炎黄子孙聚合在一起。”“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英,卡莱尔),“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马克思),以上都是比喻,本体相同,喻体因人而异。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的使用频率是不同的,有些词基本义和比喻义都在应用。有些词因为获得比喻义较早,使用频率又很高,原义反而很少用了,如:“领袖”,“尖”(耳朵尖),香(睡得香),光明(前途光明),铁(铁的纪律、铁人、铁军、铁蹄),胃口(欲求),骨肉(亲人),手腕(手段),手足(兄弟),屁股(立场), 脊梁(支柱),首脑(领袖),头脑(智力),面貌(状况),眉目(头绪),耳目(探子),咽喉(要道),心腹(亲信),心肝(心爱者),心脏(要害),胸怀(度量)等。 引申义同比喻义的区别 ?、引申义是基本义直接转化而来的,比喻义是基本义通过借喻而形成的。引申义多指范围、时空、程度、连及、表里等方面的转移,比喻义只指比喻上的转移。 ?、抽象的词多无比喻义,具体的词多有比喻义。 ?、名词、动词多有比喻义(打棍子,戴帽子),形容词少有比喻义。 如“嫩”,基本义:新生的,生长短的;引申义:幼稚,不老练(做事嫩了点儿);比喻义:食物松脆柔软(鸡蛋蒸得很嫩)。 “花”,基本义: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桂树开花了),引申义:像花一样的东西(雪花、花被子、礼花、轧花);比喻义:比喻事业的精华(文艺之花、精神文明之花),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校花、交际花)。 5 、多义词的形容义 词的转义除了引申义、比喻义外,有的词还有形容义。用本义或引申义所指事物的性状、特点来形容类似事物时,往往会产生形容义。形容义,词典上多用“形容„„”来表示。如“香甜”:?又香又甜;?形容睡得塌实,舒服。峭拨:?(山)高而陡;?形容文笔雄建,笔锋峭拔。 有的词义本身就是形容性的,这个形容义也就是本义,如“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6 、多义词的运用 含比喻义的多义词用得恰当,可把抽象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带感情色彩的比喻义的词,可突出感情。如:攻克科学 堡垒 、革命 潮流 、 汹涌澎湃 、 炮制 黑文章、打着革命的 幌子 、 铁 拳、吃 香 、丢掉 包袱 、 搁浅 、 青丝 等。 多义词在运用时,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一般只能用到一种意义。如“老”: 我老了。 ——形容年纪大 这是一座老房子。 ——形容陈旧 这芹菜太老了。 ——形容不嫩 这儿还是老样子。 —— 原来的 他是老主顾了。 —— 长久的 有意运用多义词,使多义词的几个意义都可以得到解释,这便成了“双关”。有副漫画:两家合用一个电表,争着装大灯泡,月底各家都拿出了全部工资作电费。漫画的题目是《争“光”》——“光”:光亮;引申义:净、尽。把工资花净、花光,讽剌自私自利的人。再如双关歇后词“一根筷子吃藕——尽挑眼儿”,“眼儿”是多义词。“买柿子的伸手——尽拣软的拿”,“刀打豆腐——两面光”,“庙里长草——慌了神”等。 、 词语的比喻义是以比喻的方式产生的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属于这个词语的一个义项,比喻义和本义(或者基本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比喻词语本身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构成的一个新词,这个新词的前身通常情况下是一个短语,但是 作为短语时的意义不经常使用,通过比喻这种造词法产生为一个新词,新词的意义只用比喻义。比如“辛酸”,原是“辣和酸”之意,是一个短语,在现代汉语里,成为一个词,用来比喻痛苦悲伤。既然有本义(或者基本义)和比喻义项,有比喻义的词一般都是多义词,而比喻词语一般是单义词。当然也有一些比喻词语是多义词(风头:?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关的利害情势。?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含贬义))。 比喻词语的类型、意义及与比喻义的区别 孟晓慧 造词法就是创制新词的方法,人们在造词时,可以根据本民族的语言习惯,掌握和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造出各种各样的新词。在组成新词时,人们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为事物命名创制新词的方法,我们统称为造词法。在汉语的造词过程中,即使人们使用同样的语素,如果造词方法不同的话,也会产生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比如: 笔直:很直,,的马路ㄧ站得,。 直笔: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 这两个词造词时所用的语素完全相同,都是由“笔”和“直”两个语素构成的,但是二者的意义完全不同。表面上看,语素的顺序不同导致意义的差异,实质上真正的原因在于两个词所使用的造词法不同。“笔直”采用的是比喻造词法中的前比喻式(即比喻性语素在前的构词方式),其意义是“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像笔一样直”。“直笔”所采用的造词法是说明法(即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构词方法),两个语素之间构成一种偏正式的结构,词义是语素义按照构词方式所确定的关系组合起来的意义,即“照实书写,直接书写”。 再如语言研究中的两个常见概念: 词根:语言学用语,词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桌子”里的“桌”,“老虎”里的“虎”,“学习”里的“学”和“习”。 根词: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 等。 这两个词的构成语素也是一样的,都是“词”和“根”;但是“词根”属于比喻造词法中的后比喻式(即比喻性语素在后的构词方式),构词理据是“词的主要部分”(词中如根般重要的部分),而“根词”属于比喻造词法中的前比喻式,构词理据是“词汇中主要的词”(词汇中如根般重要的词),所以二者所指不同。 造词方法的差异决定了意义的差异,所以深入细致地研究造词法,对于了解词语的构词理据,弄清词义的基础形式,进而准确地把握词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汉语常用的造词法有不同说法,据葛本仪(2001),汉语造词法可以初步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等,其中比拟法包括了比喻和拟人两种造词方法。李如龙(2002)又提出音义相生、语素合成、语法类推、修辞转化。一种事物像什么就用什么来命名,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造词法——比喻造词法。比喻造词是“以彼物比此物”,取此物的形象特征造词,用的思维方法是形象思维,不是逻辑思维,所以造词的时候不管词的内部结构,只取形象特征来表达。比喻是人类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事物间的相似点,以甲事物来描写、说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表现手法。 利用比喻这一修辞法创制新词的方法称为比喻造词法。一般而言,从形式上看,新词语的产生运用了比喻这种辞格的,我们都把它归为比喻造词法,由此产生的新词语叫作比喻词语。本文拟就比喻词语的类型、结构和语义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比喻词语的类型和结构 比喻造词法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利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根据比喻性词素在词中的不同分布,大体可以分为前喻式、后喻式、整体比喻式三种类型。 (一)前喻式 为了叙述的方便, 我们以A和B代表复合词的两个构词语素,这种类型的复合词能进入“像A一样(的)B”的语义 框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幼儿园园本课程框架学校德育工作框架世界古代史知识框架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其语意是前轻后重,如:“漆黑 ”(像漆那样黑)、“冰凉”(像冰那样凉)。从思路的展开来看,这是左扩展方式,先有打比方的成分,后有被修饰的成分(根词)。这种前喻式复合词的内部结构通常是偏正式。如: 鸭嘴兽 金钱豹 龙爪槐 燕1.名词性:牛皮纸 狼狗 带鱼 剑眉雪糕 金丝猴 尾服 喇叭花 鸭舌帽 兔唇 金盏花 龙须面 2.动词性:蚕食 鼎立 瓜分 瓦解 壁立 蜂拥雀跃 3.形容词性:米黄 鹅黄 铁青 漆黑 橘红 血红 天蓝 鸭蛋青 苹果绿火热 绵薄 雪亮 冰冷 飞速 飞快 名词性的前喻式词语一般是定中偏正结构,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前喻式词语一般是状中偏正结构。 (二)后喻式 同样以A和B代替复合词内部的两个构词语素,后喻式的能产性从整体来讲不如前喻式强。其中以后喻式创造的新词语以名词性的居多,相对而言,动词性的和形容词性的较少;内部结构上也不如前喻式整齐,显示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来。这种类型的语义框架较复杂,后面我们再详细讨论。 1.名词性:眼波 心潮 麦浪泪雨 月牙 雨幕浪花 2.动词性:拔河 流芳 笔耕 3.形容词:魁梧 名词性的后喻式结构呈现出和前喻式结构一样的特点,都以定中偏正式占优势。动词性的后喻式词语为动宾式结构。形容词性的是补充式。 (三)整体比喻式 整体比喻式的能产性也较强。这一类新词语整体构成比喻表示新词,借用修辞学上的术语来讲,新词语的整体形式是喻体,词语真正的含义是本体。每个语素不单独做比喻性语素,不能单独表示事物的特征,只有各个语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才表示比喻,指代某种事物或者动作。整体比喻式造出的词语结构上要复杂些。 1.名词性:驴打滚 废物 风头 怪圈 鬼胎 花絮 壁障 长舌 铁汉 铁拳铁蹄同调 虎口黑手 银鹰 佛手 龙眼 2.动词性:断弦 顶缸 挂帅 生根 刨根儿 上马 撑腰拉线垮台 掣肘屈膝骑墙 向隅 权衡 剥削 沉溺 3.形容词性:刻骨 棘手 辛酸炎凉 枝节 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类词内部结构以偏正式居多,也有并列式、动宾式、主谓式。 前面讨论的是前喻式复合词和后喻式复合词,它们都是明喻复合词的压缩式。 进一步概括,我们还可以把前喻式和后喻式统称为半喻式。据刘晓梅(2003),比喻造词以名词居多,半喻型的几乎都是名词,少数是动词。在以往研究中也发现,采用半喻型创造的新词语占比喻造词总数的86%以上,这个数据也很好地说明了半喻式造词的能产性。下面我们就从比喻词语表义上的不同来考察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二、比喻词语的语义特点 比喻词语以一种相近的事物的反映来比喻对象的特点,表义上风趣生动。 按照比喻性语素的语素义和比喻词语词义之间的关系,我们把比喻词语分为两类: (一)纯喻式 1.纯喻式词语的语义特点。 纯喻式词语整个意思都是比喻,不大容易透出实际的词义,也可以说纯喻式只用到词语的比喻义,而不用它的实际义。如“顶梁柱”,以内部形式“顶承着房屋梁木的柱子”比喻得力的骨干。“鸡眼”以“形状如鸡眼”这个内部形式比喻一种皮肤病,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局部有压痛,样子象鸡的眼睛。“猴头”以“样子像猴头”这样的内部形式来比喻一种像猴子头样的名贵食用蕈。这样的词语由于喻体经常代替本体来表示客观事物,所以人们已经感觉不到它是比喻了,喻体和本体合二为一,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本体。由于这一类词语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借喻式”。如: 驴打滚 废物 风头 怪圈 鬼胎 花絮 壁障 长舌 铁汉 铁拳铁蹄 同调 虎口 黑手 银鹰 佛手 龙眼 猴头 龙头 向隅权衡 剥削 沉溺刻骨 盲目 棘手 刻板 辛酸 炎凉 枝节 暗箭 棒喝 冒火 美梦 2.比喻造词和比喻义的区别。 比喻具 有语义学意义,很多词的意义的形成是在比喻的方式下促成的,因此比喻造词与比喻义的区别也就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些学者(如史锡尧,1996)把一些具有比喻义的多义词也归属为比喻造的新词语,当时也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争论。现在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了一个共识,就是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当前比喻造词和比喻义是不能归为一类的。所谓比喻义,是在词语已有 (通常是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的方式产生的一个意义。如“心”基本义是人或某些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一个新的比喻义 ——中心。又如“包袱”基本义是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比喻义项——比喻某种负担。类似有比喻义的名词很多:“烙印、鬼门关、高峰、草包、棱角、桥梁、尾巴、洗礼、细胞、油水、园丁、旗手、幌子、熔炉”等等。 造词法就是创制新词的方法,人们在造词时,可以根据本民族的语言习惯,掌握和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造出各种各样的新词。在组成新词时,人们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为事物命名创制新词的方法,我们统称为造词法。在汉语的造词过程中,即使人们使用同样的语素,如果造词方法不同的话,也会产生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比如: 笔直:很直,,的马路ㄧ站得,。 直笔: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 这两个词造词时所用的语素完全相同,都是由“笔”和“直”两个语素构成的,但是二者的意义完全不同。表面上看,语素的顺序不同导致意义的差异,实质上真正的原因在于两个词所使用的造词法不同。“笔直”采用的是比喻造词法中的前比喻式(即比喻性语素在前的构词方式),其意义是“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像笔一样直”。“直笔”所采用的造词法是说明法(即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构词方法),两个语素之间构成一种偏正式的结构,词义是语素义按照构词方式所确定的关系组合起来的意义,即“照实书写,直接书写”。 再如语言研究中的两个常见概念: 词根:语言学用语,词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桌子”里的“桌”,“老虎”里的“虎”,“学习”里的“学”和“习”。 根词: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 等。 这两个词的构成语素也是一样的,都是“词”和“根”;但是“词根”属于比喻造词法中的后比喻式(即比喻性语素在后的构词方式),构词理据是“词的主要部分”(词中如根般重要的部分),而“根词”属于比喻造词法中的前比喻式,构词理据是“词汇中主要的词”(词汇中如根般重要的词),所以二者所指不同。 造词方法的差异决定了意义的差异,所以深入细致地研究造词法,对于了解词语的构词理据,弄清词义的基础形式,进而准确地把握词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汉语常用的造词法有不同说法,据葛本仪(2001),汉语造词法可以初步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等,其中比拟法包括了比喻和拟人两种造词方法。李如龙(2002)又提出音义相生、语素合成、语法类推、修辞转化。一种事物像什么就用什么来命名,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造词法——比喻造词法。比喻造词是“以彼物比此物”,取此物的形象特征造词,用的思维方法是形象思维,不是逻辑思维,所以造词的时候不管词的内部结构,只取形象特征来表达。比喻是人类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事物间的相似点,以甲事物来描写、说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表现手法。 利用比喻这一修辞法创制新词的方法称为比喻造词法。一般而言,从形式上看,新词语的产生运用了比喻这种辞格的,我们都把它归为比喻造词法,由此产生的新词语叫作比喻词语。本文拟就比喻词语的类型、结构和语义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 的探讨。 一、比喻词语的类型和结构 比喻造词法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利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根据比喻性词素在词中的不同分布,大体可以分为前喻式、后喻式、整体比喻式三种类型。 (一)前喻式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以A和B代表复合词的两个构词语素,这种类型的复合词能进入“像A一样(的)B”的语义框架,其语意是前轻后重,如:“漆黑 ”(像漆那样黑)、“冰凉”(像冰那样凉)。从思路的展开来看,这是左扩展方式,先有打比方的成分,后有被修饰的成分(根词)。这种前喻式复合词的内 1.名词性:牛皮纸 狼狗 带鱼 剑眉雪糕 金丝猴 部结构通常是偏正式。如: 鸭嘴兽 金钱豹 龙爪槐 燕尾服 喇叭花 鸭舌帽 兔唇 金盏花 龙须面 2.动词性:蚕食 鼎立 瓜分 瓦解 壁立 蜂拥雀跃 3.形容词性:米黄 鹅黄 铁青 漆黑 橘红 血红 天蓝 鸭蛋青 苹果绿火热 绵薄 雪亮 冰冷 飞速 飞快 名词性的前喻式词语一般是定中偏正结构,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前喻式词语一般是状中偏正结构。 (二)后喻式 同样以A和B代替复合词内部的两个构词语素,后喻式的能产性从整体来讲不如前喻式强。其中以后喻式创造的新词语以名词性的居多,相对而言,动词性的和形容词性的较少;内部结构上也不如前喻式整齐,显示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来。这种类型的语义框架较复杂,后面我们再详细讨论。 1.名词性:眼波 心潮 麦浪泪雨 月牙 雨幕浪花 2.动词性:拔河 流芳 笔耕 3.形容词:魁梧 名词性的后喻式结构呈现出和前喻式结构一样的特点,都以定中偏正式占优势。动词性的后喻式词语为动宾式结构。形容词性的是补充式。 (三)整体比喻式 整体比喻式的能产性也较强。这一类新词语整体构成比喻表示新词,借用修辞学上的术语来讲,新词语的整体形式是喻体,词语真正的含义是本体。每个语素不单独做比喻性语素,不能单独表示事物的特征,只有各个语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才表示比喻,指代某种事物或者动作。整体比喻式造出的词语结构上要复杂些。 1.名词性:驴打滚 废物 风头 怪圈 鬼胎 花絮 壁障 长舌 铁汉 铁拳铁蹄同调 虎口黑手 银鹰 佛手 龙眼 2.动词性:断弦 顶缸 挂帅 生根 刨根儿 上马 撑腰拉线垮台 掣肘屈膝骑墙 向隅 权衡 剥削 沉溺 3.形容词性:刻骨 棘手 辛酸炎凉 枝节 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类词内部结构以偏正式居多,也有并列式、动宾式、主谓式。 前面讨论的是前喻式复合词和后喻式复合词,它们都是明喻复合词的压缩式。 进一步概括,我们还可以把前喻式和后喻式统称为半喻式。据刘晓梅(2003),比喻造词以名词居多,半喻型的几乎都是名词,少数是动词。在以往研究中也发现,采用半喻型创造的新词语占比喻造词总数的86%以上,这个数据也很好地说明了半喻式造词的能产性。下面我们就从比喻词语表义上的不同来考察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二、比喻词语的语义特点 比喻词语以一种相近的事物的反映来比喻对象的特点,表义上风趣生动。 按照比喻性语素的语素义和比喻词语词义之间的关系,我们把比喻词语分为两类: (一)纯喻式 1.纯喻式词语的语义特点。 纯喻式词语整个意思都是比喻,不大容易透出实际的词义,也可以说纯喻式只用到词语的比喻义,而不用它的实际义。如“顶梁柱”,以内部形式“顶承着房屋梁木的柱子”比喻得力的骨干。“鸡眼”以“形状如鸡眼”这个内部形式比喻一种皮肤病,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局部有压痛,样子象鸡的眼睛。“猴头”以“样子像猴头”这样的内部形式来比喻一种像猴子头样的名贵食用蕈。这样的词语由于喻体经常代替本体来表示客观事物,所以人们已经感觉不到它是比喻了,喻体和本体合二为一,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本体。由于这一类词语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借 喻式”。如: 驴打滚 废物 风头 怪圈 鬼胎 花絮 壁障 长舌 铁汉 铁拳铁蹄 同调 虎口 黑手 银鹰 佛手 龙眼 猴头 龙头 向隅权衡 剥削 沉溺刻骨 盲目 棘手 刻板 辛酸 炎凉 枝节 暗箭 棒喝 冒火 美梦 2.比喻造词和比喻义的区别。 比喻具有语义学意义,很多词的意义的形成是在比喻的方式下促成的,因此比喻造词与比喻义的区别也就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些学者(如史锡尧,1996)把一些具有比喻义的多义词也归属为比喻造的新词语,当时也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争论。现在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了一个共识,就是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当前比喻造词和比喻义是不能归为一类的。所谓比喻义,是在词语已有 (通常是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的方式产生的一个意义。如“心”基本义是人或某些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一个新的比喻义 ——中心。又如“包袱”基本义是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比喻义项——比喻某种负担。类似有比喻义的名词很多:“烙印、鬼门关、高峰、草包、棱角、桥梁、尾巴、洗礼、细胞、油水、园丁、旗手、幌子、熔炉”等等。 词语的比喻义是以比喻的方式产生的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属于这个词语的一个义项,比喻义和本义(或者基本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比喻词语本身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构成的一个新词,这个新词的前身通常情况下是一个短语,但是作为短语时的意义不经常使用,通过比喻这种造词法产生为一个新词,新词的意义只用比喻义。比如“辛酸”,原是“辣和酸”之意,是一个短语,在现代汉语里,成为一个词,用来比喻痛苦悲伤。既然有本义(或者基本义)和比喻义项,有比喻义的词一般都是多义词,而比喻词语一般是单义词。当然也有一些比喻词语是多义词(风头:?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关的利害情势。?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含贬义))。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比喻词语和比喻义之间的不同。另外从词典释义上来看,比喻义一般用的术语以“比喻„„”居多,而比喻词语的情况要复杂一些,有的释义字面上可以看到“比喻„„”字样,有的则是“形容„„”,或者干脆没有类似词语,直接解释。如: 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辐辏: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 冒火:(-儿)生气;发怒。 词的比喻义和比喻词语不是同一概念,所以把有比喻义的词归为比喻词语是不妥当的。我们以“包袱”和“鬼胎”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包袱:?包衣服等东西的布。?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比喻某种负担:思想,ㄧ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把笑料说出来叫抖包袱。 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恶念。如心怀鬼胎。 “包袱”的基本义是用布包起来的包儿,采用比喻的方式生成一个比喻义“某种负担”,也就是说“包袱”同时有基本义和比喻义等几个义项,比喻义是多义词其中的一个义项。“鬼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鬼胎”按字面意义来理解的话是鬼的胎,鬼是不能繁衍后代的,说是鬼胎,有别于人胎,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从结构上来讲,它是个短语。根据它的内部形式所具有的意义,用来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至于会不会在这个比喻义的基础上再衍生出新的意义变为多义词,主要取决于人们的使用情况,但事实上进行区分的时候还是会因人所受教育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另外也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性质相同的一些词处理情况不同、或者是性质不同的词处理方式相同上。有的比喻义单独作为一个义项,这个时候这个词语是多义词。有的时候比喻义没有单立一项,和本义合二为一,作为一个义项出现,所以是个单义词,形式上和比喻造词一样,这也使我们在区分比喻词语和比喻义时没有形式的依据,对于人们掌握义项来讲也是一个应该注意的 问题。如: ?蚕食:蚕吃桑叶。比喻逐步侵占。 ?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境内,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明显的界限。 ?阶梯:台阶和梯子。比喻向上的凭借或途径。 ?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豺狼:豺和狼。比喻凶恶残忍的人。 ?禽兽:鸟兽。比喻行为卑鄙恶劣的人。 ?枷锁:枷和锁链。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把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或攻击的过失或错误等。 ?刀俎:刀和砧板,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挂帅:掌帅印,当元帅。比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盲目:眼睛看不清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辛辣:辣,比喻语言、文章尖锐而刺激性强。 ?辛酸: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 ?炎凉: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攀附,或者冷淡疏远。 ?幅度: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动的大小。 ?鬼门关:迷信传说中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肝肠:肝和肠,多用于比喻。 从形式上来看,这二十个例子都是对词语的本义先进行解释,然后再说明比喻什么,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里是有比喻义和比喻词语的区别的。其中 ?????????应该归属一类,是有比喻义的词语。理由是这些词的本义和比喻义现在的使用情况还基本相当,本义还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可以看见一些常见的例子,如: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鸿沟。 母鸡有丰满的羽翼。 茂密的森林里有很多禽兽。 抓牢那件贵重古董的把柄。 酒还在酝酿中。 母亲孕育了我。 不要吃辛辣食物。 他步子的幅度不小。 王爷爷这次生病,已经到了鬼门关。 以上例子都是实指,用的是词语的本义,而其余的词语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或者由短语凝固而来,或者从古语词发展而来,本身的意义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了,而其采用比喻造词的方法生成一个新词,新词的基本义就是这个比喻义,但是在释义的时候为了便于学习者理解,还是注明其本来的意思,这样就和比喻义造成了混淆。对于词典编纂者来讲,如果能够在形式上对比喻词语和有比喻义的词语加以分辨,无论对语言的研究还是学习都是一件好事。我们建议可以把有比喻义的词语和其他的多义词一样按照义项进行分析。如: 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可以重新组织为: 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二)半喻式 1.半喻式词语的语义特点。 半喻式是构词语素中只有一部分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只有一个意思成分比喻对象的特点,另一意思则是直指,因而能较为明显地透出词义。比如“鞍鼻、扁桃腺、安全岛、八带鱼、豹猫、兔唇、扉页、斗车、剑麻、子母扣、土皇帝、蜂拥、尝试”等,都是同时具有直指和喻指两种情形的。我们以“兔唇”为例说明,“兔唇”,内部形式之一“唇”意思是“嘴唇”,直指对象所属的事物类别,另一个意思是“兔(状)的”,则比喻事物的形体特点,合为“人上唇有纵裂者 ”。 2.半喻式词语表义的丰富性。 我们也可以根据比喻角度的不同把半喻式做细致描述。 a.形状相似 “云海”:像海一样(面积广阔、翻卷滚动)的云层。 眼波 心潮 麦浪 泪雨 月牙 雨幕 浪花 星雨 石笋 火舌 火花 火苗 雨丝 雪花 茶砖 冰锥 瀑布 蒲剑 露珠 虾米 b.质地相似 “蒜泥”:质地像泥一样的(捣碎了的)蒜。 葱花 豆饼 冰棒 柿饼 糖衣 冰柱 塑料布 豆腐脑 c.性能相似 性质功能相似。 “法网”:比喻法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严密如罗网。 心弦 d.声音相似 “林涛”:森林被风吹动发出象波涛一样的声音。 e.位置相似 山头 针头 床头 河口 山顶 书眉 锅耳 山腰 门脸 山脊 车身 墙脚 山脚 裤脚 桌腿 半喻式词语多为明喻的凝缩形式,也可以称为明喻式。 本文对比喻造词的类型和意义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对比喻义和比喻造词也作了细致的区分。比喻造词是创造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语是利用比喻方法造出来的。比喻造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利用比喻的方法造出来的词语,尤其是明喻型和暗喻型的,由于表示喻体的词素本身就是一个形象、一个画面,极易造成联想,因而使人对事物的性状、行动等,一下子就能体会和把握,所以比喻词语多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富有表现力。说话写文章恰当选用比喻词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给人以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加深人们的印象。如“鸡冠花”中的比喻要素“鸡冠”把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很逼真地表现出来了。又如用“豺狼”“禽兽”“魔爪”来形容恶人,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该类人的丑恶本质。加强对比喻词语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思维方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人类的认知机能以及语言发展规律等问题的认识。 表示人体的名词又常常表示比喻引申意义。 唇齿(相依 ) 骨肉(相连 ) 心腹 (大患)(心腹之病、心腹之患、心腹之疾、心腹之交、心腹之忧心腹重患 ) (权术)手腕 心脏( ) 咽喉(要地) 心脏 比喻中心或要害部位 手腕 比喻手段 耳目 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眉目 比喻事情的头绪 骨头 比喻人的品格和气节 手脚 比喻暗中采取行动 眉睫 比喻近在眼前 咽喉 比喻地势险要的交通要道 首脑 比喻领袖人物 词语的比喻意义汇编(一) 1、“松柏”比喻长寿、长久。 2、“松柏之志”比喻坚贞不移的雄心壮志。 “松柏寒盟”和“松竹梅岁寒三友” 比喻患难之交。 3、“松筠之节”。,竹的别称。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此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不移和高风亮节。 4、“松萝共倚”。萝,又叫女萝,是一种蔓生的草本植物,多附生于松树。因此用“松萝共倚”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5、椿萱:古人称父亲为“椿庭”,母亲为“萱堂”。因此用椿萱比喻父母。“椿萱并茂”,意思是父母都很健康。 6、桑梓:比喻父老乡亲和故乡。古人常在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因为桑梓是父母种的,所以应该对它表示敬意。“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还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7、桑榆:夕阳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傍晚景色和晚年。成语有“桑榆晚景”或者“桑榆暮景”。 8、桑麻:比喻农民、农村或者农事。唐?孟浩然有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一派田园风光~ 、棠棣:(常棣、唐棣)比喻兄弟。《诗经?小雅》“常棣之华???莫如兄弟”。 9 10、桂兰:对人的美称。“桂子兰孙”,对他人子孙的美称; 11、杏:“杏坛” 相传是孔子聚徒授业讲学的地方。现在泛指讲坛、教室、学校甚至整个教育界。《庄子》有“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的说法;所以古人把“杏林得意”喻指进士及第。 12、“杏林”主要是指良医。成语“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用以比喻和赞颂某某医生的医术高明。 13、我国古代把“桃李”比喻为学生。较为常用的成语如“桃李之教”指老师教学生;“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良师的谆谆教导;“桃李门墙”比喻师门的生徒众多; “桃李满(遍)天下”比喻老师培养的优秀人才众多。 其他带有“桃李”的成语很多,来自不同典故,表达不同的意思。比较常见的有“桃来李报(答)”或者“桃李之馈”,出自《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原意是互相赠送礼品,后者被引申比喻为专门指送礼,乃至贿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古代一条谚语。比喻实至名归。有时采取首14 尾,省略中间,成了“桃李成蹊”。还有的把“蹊”改成“行”或者“路”,意思完全相同。 15、“桃李”或者桃与柳、杏、花、粉等搭配,还可以用来比喻或形容美女。例如:“桃李争妍”原意是形容春光艳丽多彩的景色,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也有用来比喻一帮美女争奇斗艳的盛况;“桃李精神”形容女子艳丽娇媚的神态。 16、 “桃夭柳媚”比喻年青美女;“桃红柳绿”、“桃腮柳眼”原来也是形容春天初开的桃花和新出芽的柳叶绚丽多姿。也有用来比喻一帮美女妩媚的表情。 17、“桃羞杏让”比喻女子妆饰华美。让,是避让的意思。 18、“桃腮粉脸”形容年青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19、“人面桃花”出自唐人崔护的诗句,不仅与“桃腮粉脸”比喻的意思相近。而且还暗喻诗人在“单相思”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桃僵李代”或者“李代桃僵”。原来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来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词语的比喻意义汇编(二) 1、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3 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 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1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1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1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1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1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1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1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1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2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 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2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2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2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2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2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2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2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2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3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3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 )比喻“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3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3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3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3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词语的比喻意义汇编(三) 1、 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 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3、、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4、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5、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6、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7、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8、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 9 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10、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11、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3、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14、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15、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16、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 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7、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18、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19、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20、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21、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22、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3、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24、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5、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26、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27、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28、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2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 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3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 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 31 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32、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33、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34、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35、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3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37、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 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38、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39、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40、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 ”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41、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42、南冠 指办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之。„„ 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不预》:“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词语的比喻意义(四) 1、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2、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3、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4、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6、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7、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8、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9、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10、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11、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12、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13、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14、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15、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含贬损之意的: 16、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17 18、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19、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20、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21、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22、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23、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24、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去访求人才。 25、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26、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27、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28、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29、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30、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31、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32、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3、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 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7、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 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34、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35、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36、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37、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38、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39、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40、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1、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42、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43、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 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44、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45、垂询 是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表尊敬。 46、逐鹿 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47、扶桑 热爱祖国的烈火一般的激情。 48、家严 对父亲的敬称。 49、斧正 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50、震旦 指中国。 「三字格」惯用语:词面意义因比喻或引申而有新的意义 41.豆腐谄媚、奉承他人 柔软慈悲的心肠 喻讲悄悄话 1.拍马屁 81.咬耳朵 心 42.吃豆谄媚、奉承他人 非礼他人 讥笑人爱引经据2.戴高帽 82.掉书袋 腐 典 43.深喉虚有其表 报内幕的人 小孩子 3.纸老虎 83.萝卜头 咙 44.无名逛街 喻怒火 到处找人聊天瞎4.压马路 85.串门子 火 掰 45.捋虎无主见而附和他喻冒险 泛指婚丧喜庆之5.应声虫 86.红白帖 须 人者 事 跟着妈妈嫁人的小46.搓汤出丑 以金钱使人退选 6.出洋相 87.拖油瓶 孩 圆 47.老油晚上活动人 经验老到,处事圆爱嫉妒吃醋的人 7.夜猫子 88.醋坛子 条 滑 48.炒冷熬夜 重复做过的事 常生病的人 8.开夜车 89.药罐子 饭 49.炒鱿睡眠不足,眼眶发被解雇 未依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行事 9.熊猫眼 90.摆乌龙 鱼 黑 10.没营50.灌迷没内容 恭维奉承他人 说大话 91.吹牛皮 养 汤 11.敲竹51.灌黄勒索财物或抬高喝酒 单身无业之男性 92.罗汉脚 杠 汤 价钱 12.敲边52.闭门从旁怂恿别人 不受欢迎,遭受拒占便宜或舞弊取93.揩油水 鼓 羹 绝 利 13.梦周53.五里作梦或打瞌睡 迷离不清、真相不类似「哑谜」 94.闷葫芦 公 雾 明 14.铁饭54.三只非常稳当的职业 扒手 逃避的借口 95.挡箭牌 碗 手 15.铁公55.马后喻小气的人 于事无补 身材好 96.衣架子 鸡 炮 16.铁算56.眼中喻精打细算者 厌恶之人 代人受过、顶罪 97.背黑锅 盘 钉 17.刮胡57.下马指责数落他人 一开始便向人示威 贪心不足 98.蛇吞象 子 威 18.鬼画58.抱佛字太潦草 事到临头才警觉 胆小无能之人 99.软脚虾 符 脚 做事不圆满功夫不19.开天59.杀风事到临头仍未准扫兴 100.三脚猫 扎实 窗 景 备好 20.嚼舌60.汽油爱说长道短 身材肥胖 争第一 101.抢头香 根 桶 21.长舌61.直肠搬弄是非的女人 个性、说话很直的动作慢的人 102.慢郎中 妇 子 人 22.吃螺62.大胃说话打结 很能吃的人 喻自杀 103.抹脖子 丝 王 23.旱鸭63.五脏不会游泳的人 肚子 指子女 104.心头肉 子 庙 提前赶乘客下车、24.放鸽64.打秋向人乞取财物 诬告他人罪名 105.扣帽子 爽约 子 风 25.飞毛65.番石跑得很快的人 不能兑现的支票 比喻秋天的酷热 106.秋老虎 腿 榴票 26.野鸡66.泼冷非法的游览车 破坏别人的热情 退伍前倒数日子 107.数馒头 车 水 27.扯后67.执牛阻碍他人完成事主盟者或主持其事喻破费私财 108.掏腰包 腿 耳 情 者 28.左右68.破天得力的助手 空前的 最重要、最有实109.主力军 手 荒 力者 将对方投球凌空截29.蛀书69.红唇指死读书的人 嚼槟榔的人 110.盖火锅 下 虫 族 30.空手70.停机流水席 开黄腔 柳下惠 空手拜访人 胸部较平 道 坪 31.两串71.连珠搞飞机 金龟婿 试金石 空手拜访人 讲话成串且快 蕉 炮 32.木头72.黑吃小白脸 瘦皮猴 里程碑 形容不解风情的恶人互吞利益 人 黑 人 33.呆头73.抓破吃软饭 芝麻脸 象牙塔 形容不解风情的喻感情决裂 鹅 脸 人 34.丑小74.找碴厚脸皮 洗耳朵 避风港 外貌不显的小孩 挑毛病 鸭 儿 35.狐狸75.大嘴老烟枪 西北风 空城计 会迷惑男性的女爱乱讲话的人 精 巴 子 36.一窝76.跑龙闯空门 命根子 放冷箭 跟随潮流 较不重要的角色 蜂 套 37.无盐77.小登乌贼车 乌龟车 孔方兄 喻丑女 娶妻 女 科 38.乌鸦78.囊中口水战 割喉战 度小月 爱讲不吉利话的比喻极易取得之物 嘴 物 人 39.扫把79.翘辫老掉牙 无厘头 冷板凳 带来楣运的人 死亡 星 子 40.机关80.打太三字经 绊脚石 致命伤 形容讲话速度极推托责任(踢皮球) 枪 极 快
本文档为【词语的比喻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5KB
软件:Word
页数:4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