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

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

举报
开通vip

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透过她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她——一个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词人。本文分析了李清照女性意识的由来,并从她对爱情婚姻的理解、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学的追求三个方面来考察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在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李清照;创作;女性意识 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的宗主。她才华横溢,精通音律,工于诗词。她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大胆地书写自己对爱情婚姻的态度,拥有男儿一样的爱国情怀,追求自己的文学素养,充分...

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
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透过她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她——一个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词人。本文分析了李清照女性意识的由来,并从她对爱情婚姻的理解、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学的追求三个方面来考察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在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李清照;创作;女性意识 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的宗主。她才华横溢,精通音律,工于诗词。她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大胆地书写自己对爱情婚姻的态度,拥有男儿一样的爱国情怀,追求自己的文学素养,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女性意识。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影响。 一、女性意识的来由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李清照的出生是幸运的。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也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他追随苏轼自由宽容的思想,因此对李清照的培养也是比其它的封建父母来得宽容自由。“他随苏轼学过文章,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都有密切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与廖正一等并称‘后四学士’” [1]。刘克庄也称赞他“文高雅修,鬯有义味,在晁(补之)秦(观)之上。”[2]“韩淲的《涧泉日记》中载‘尹少稷称:李格非字太师公之后,一人而已。’”[1]由此可见,李格非诗文在当时是有一定影响的。李清照在出嫁之前都一直生活在这样文学气氛浓烈的家庭里,所受的教育也绝非是一般将诗书文墨当做生活点缀的大家闺秀所能比的。作为李格非的妻子,她的母亲王氏,也绝不同一般的女人,她也精通文墨,颇有涵养。这就使得她有个宽松的、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因此,从遗传角度看,她极有可能继承了父母的文学修养,宽容自由的品质,这使得她有与生俱来的文学敏感度与自由意识。从环境角度看,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文学气氛浓烈,家庭管教宽松自由,使得她与一般的闺秀不同。“耳濡目染,使她幼年即通文墨,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1]这也充分说明她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从小就可以舞文弄笔,随着自己的心性发展,不受女教范围所限,接受的一种全面的“人”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女人”的教育。这也为她的女性意识奠定了基础。 李清照21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作为时任吏部侍郎、后来担任宰相的赵挺之的幼子从小就好读书,曾经对金石之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为之付出了努力。可以说他从小就很好学上进,并且这种好学进取的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陈师道给黄庭坚的信中亦说‘正夫(赵挺之字)有幼子明诚,颇好文义。美誉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热爱文学艺术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的丈夫,自然是如鱼得水。”[1]两人结婚后,感情甚笃,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和谐。而相似的家庭环境也使得李清照真正如鱼得水,她纯真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改换家庭环境而受到影响。而丈夫作为开明之士,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和比较高的文化修养,两人志同道合,一起读书,用文学唱和沟通,这也使她婚前的学养和天性都能在婚后继续得到强化和发育,并能在婚后增加新的知识和情趣。 婚前、婚后李清照的思想都具有宽松的文化土壤,这使得她的女性意识得以保存和发展。 (二)个人性格的影响 李清照是个率性的人,不收拘束。从她的词作中可以读出她爱饮酒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等等这些都充分展示李清照常饮酒,而这正是一般大家闺秀不敢为的。她敢于放任自己的爱好并在词作中体现出来,也充分显示了她的率直个性。 除了她个性的率真,她还非常自信,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说自己“系性偶强记”,大方的赞扬自己记性好,不同一般大家闺秀的扭捏,率直自信不造作。她不仅自信,言辞也大胆。如在《鹧鸪天》中如赞美桂花“梅定妒,菊应羞”。大胆的评论桂花的美说梅花见了会觉得嫉妒,菊花也会觉得自愧不如。大胆的笔调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率直还自信。 个性率真、性格开朗自信都使她的女性意识有个温存的生长环境,于是她的女性意识就贯穿着她生命的始终,在她的词作中也经常显现。本文就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述她的女性意识。 二、女性意识的体现 (一)对爱情婚姻的理解 李清照的率直个性在她的爱情生活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她的一生经历了两个男人,她的女性意识在这两段感情经历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1、敢于言爱 赵明诚,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她一直深爱的人。她的很多词作都有展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浓浓爱意。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自己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佳节又重阳”时节本来是亲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时候。但是,这时李清照却形单影只。而在早晨“薄雾”,黄昏“浓云”的不雨常阴的坏天气里就更显自己的愁闷寂寞。思君君不见,天公又不作美自然是“愁永昼”整个白天都沉浸在愁情里了。“玉枕纱厨”白日的愁未消除,又到晚间了。玉枕纱橱原本是往昔和丈夫共享的器物,而现在却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内心的思念与愁苦又不自觉地流露。“半夜凉初透”半夜拥着被窝仍然“凉初透”,只因为原本身旁的人此时却在天涯的另一端,孤枕难眠,内心的凄凉是温暖的被窝所不能捂暖的,由此可见李清照的愁之深,情之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菊花虽香,但是再香的菊花也只能自己一个人欣赏,路途遥远,再深远的香都无法送到思念的人的面前啊!仍然是对亲人解不脱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吹起发现人比黄花还瘦。是要有多深的思念才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在这里,李清照对赵明诚深深的思念之情就跃然纸上。 李清照以轻盈的笔触,从天气、家庭摆设到个人的生活琐细事务写起,处处透露出自己的愁情,以及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在封建礼教色彩极为浓烈的时代,她却敢于言悲,毫不掩饰自己在丈夫离家之后心情上的苦闷。她还敢于言爱,毫不掩饰自己对爱情生活的向往。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她的女性意识。 2、敢于诉怨 婚姻生活总是有悲有喜。虽然李清照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异常的珍惜,但是无法给赵明诚子嗣的她在当时封建意识浓烈的时代势必受到一定的委屈。词《小重山》中“春到长门春草青”的“长门”是汉武帝“金屋藏娇”之陈皇后,后来被打入“冷宫”即“长门宫”,司马相如因此作《长门赋》。李清照在此提到“长门”即带有丈夫有纳妾行为自己有时颇受冷落的情绪。而《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蛰,惊落梧桐。正天上人间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 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3] 本来,今晚的“云阶月地”已不再是“关锁千重”,而是照例为人间的牛郎打开着的,他们也因为有乌鹊做他们的搭桥者不会在天河里浮搓来去而不相逢。但在词人的心里,天门却那样森严,难以打开:而牛郎织女他们也似乎那么难以见面。牵牛织女,原本在今晚会有一年一度的相会,而不是在分离中,但词人从天气阴暗不定的变化中却敏感地觉得连这铁定的约会也可能被取消。词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伤感的抒情氛围,虽然是悲秋之歌的习用音符,但是却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落梧桐是悲秋之画上必不可少的象征意象,在这里却都情真意切地抒发了作者无可诉说的寂寞愁情。词中一个“惊”字,写的似是自然物的反应,但实际是词人自己的心理反应。更可疑的是她那“正天上、人间愁浓”的表白。这是饱蘸浓墨的正笔抒情,本来,天上牛郎织女的境况如何,与她又有何干?用得着“人间”的她也愁浓么?这一切不合情理之处,无不是在向人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这是她自己的爱情危机!她的爱情如今面临着被阻隔和抛弃的危险,她成了那个从外面眺望天门的人,她看到了“关锁千重”的阻绝,在这个本该“天人合一”的情人团聚的夜晚,她体验着阻绝带来的悲伤与幽怨,她的“离情别恨”才真正的“难觅”,这被感觉到自己与“天上”爱人的阻隔。如果是单纯恩爱的夫妻赵明诚此时也不会因走章台而怠慢李清照,这才使李情照产生远比—般小别轻分更幽怨的离情别绪。对自己婚姻中的瑕疵敢于说出来而不是像其他女词人深藏在心里,这点也充分地展示了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3、勇于弃缘 张汝舟,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且不说这段婚姻是否美满,首先李清照身在封建社会,虽说她那个时代人们对改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是毕竟是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秩序,已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形成了一定思维定式。李清照敢于打破这些思想制约,在首任丈夫逝世后接受另一段婚姻,这也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觉醒和行为上的反抗。在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制约下,有生之年失去另一半的女性更多的选择是自己一个人慢慢终老而不敢大胆地进行第二段婚姻。但李清照没有顾忌这些,她摒弃这世俗的想法,顺从自己的意愿。敢于直面非议、敢于打破常规,这也是其可贵之处,充分显示了她的女性意识。 诚然,李清照在婚姻生活中相对而言是比较不幸的。虽然她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改嫁,但是她选错了对象。张汝舟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可以托付余生。张汝舟和她结婚本身目的就不单纯,他看中的只不过是李清照的金石古玩。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婚姻难免不长久。婚后不久两人的矛盾就剧烈上升,最终李清照毅然结束了这段孽缘。敢爱敢恨,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情,不委曲求全,这就是李清照。即使是第二段婚姻,当觉得不适合自己时,她也没有像其他女性朋友那样选择永无止境的忍受。她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立场做真实的自己,这点即使在我们当代女性中也是很多人所做不到的。但身在宋朝的李清照做到了,不愧是女性意识的引领者! (二)对社会的关注 古代女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时代意识,一般不太关心国家大事。但是,身在时事动荡年代的李清照却是“巾帼不让须眉”。虽然不能向男儿那样投笔从戎,但是胸怀大志的李清照目睹国事大变后却不甘无动于衷,她用自己的笔触倾泻出自己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的词作不仅抒发对中原故国、家乡故土的思念和怀恋,还一身气魄,浩然正气,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敢于唾骂宋室群臣。而她这种气魄是当朝很多女词人所无法体现的。 1、对故国的思念 李清照所处的时代政权更迭,时事变迁。她的一生历经北宋末和南宋初两个朝代,在词作也经常流落出对故国家乡的思念之情。如《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3] 这首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就借吟咏芭蕉抒发了对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芭蕉树芭蕉果实长在同一根圆茎上,一挂一挂地紧挨在一起,因此芭蕉有凝聚的象征。而芭蕉树本身也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在这里李清照借芭蕉树来抒发自己孤独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也正好符合了芭蕉的意向。窗前的芭蕉树“阴满中庭”间接地写出了它枝叶繁茂、树干高大、树冠伸展四垂。也勾勒出了前朝国家在李清照心中的印象。重复的“阴满中庭”不仅具有词曲上的音乐美,还抒发了词人深深的感情。“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物自然是没有感情的,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芭蕉叶上,情意无限深挚绵长。这首词也形象地达了词人对中原故国、家乡故土的思念和怀恋。“伤心枕上三更雨”愁不断地延续,到了三更仍然无法清除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此时雨滴敲打着芭蕉,“点滴霖霪”更加衬托了词人思念故国之情。“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北人”、“不惯”异乡人不惯的不止是环境,更多的是一种时事沧桑、昨日不再的流离感,一种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词从芭蕉叶出发,从芭蕉树的外形,夜间雨敲芭蕉声写起,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北人”独在异乡的孤独、思念故国之情。当别的女词人还在徘徊于深闺幽怨时李清照却看着大自然景物深思着中原故国。只有对自己的国家有无限的深情、满怀的热忱时,人们才会睹物思情,走到哪,思念跟到哪。如果没有热烈的爱国意识,没有深厚的留恋之情,为国哀伤、深切怀念的情绪又怎会在词曲中表露无遗?作为一位女性,李清照把自己的满腔热忱洒在国土,对社会的关注,与男儿一样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 2、对国家命运的认识 李清照对社会的关注并非只局限于对故国的怀念,她更敢于从深层次剖析原因,表达出自己对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痛恨,敢于唾骂宋室群臣的软弱无能。如《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 昂然大气的作品竟然是出自李清照这个女词人之手。起笔端正凝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句激昂的诗文力透人胸臆,生死无谓,但生有价值死而无悔,两句力透纸背直指宋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当大家还在沉迷于酒色烟雨时,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大声责备那些软弱无能的统治者,这是怎样一种气魄!活着要挺起脊梁成为人上人,死了也要成为“鬼雄”。试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多少个统治者做到这点?李清照深深地诘问更是其内心对社会落魄的关心。“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个颇受争议的英雄。词人在这里却大方的赞扬他,追思他的英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用思念项羽来讽刺当朝统治者没有项羽的气概,不能敢作敢当,没有大丈夫气度。李清照本身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一生坎坷漂泊沧桑憔悴。但她的笔墨却指向“人杰”、“鬼雄”、“项羽”这种铿锵的风骨,一种亡国之悲愤,爱国之强烈,命运之不屈的铮铮风骨尽收眼底。这种无所畏惧、浩然正气的人生姿态是多少当朝统治者所缺失的,而纤弱无骨、娇柔无力之躯的李清照却承载着这种气魄昂然向前!试问,这又是多少须眉可以做到的呢? 政局动荡,时境变迁。多少人还沉迷在闺怨深思中。如朱淑真,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曾被称为是与李清照同为宋代才女且其创作最富女性特色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在南宋女性作者中相比是留传下数量最多的。但是她的诗词在题材内容上几乎全部写的是对生活的感兴,以及个人化的爱情遭遇,对山水自然、书画琴艺和笔墨游戏等的描写。如她的《清平乐》: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4] 这首词里朱淑真就极为放诞地书写着自己的情爱心理。在时局动荡,国家危亡的时候她关注的并不是国家的存亡,而更多的是自己的私情。她情感沉溺在自己的感情小思绪里,无心顾及其它。 在朱淑真的词作中她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情感。时局的变动,政治的不安于她而言都是那么的遥远。她只不过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乐趣,书写着自己烦闷忧思。而李清照不同。在《李清照评论》中后人用“嫠不恤纬,唯国是爱” [5]来形容她。认为李清照虽身为柔弱的寡妇,但是她担忧的不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她更多的是关注国家时局的变化、政局的动荡。她不像别的女性词人那样沉浸在自己的爱情故事中无法自拔,她以更理性的眼光审视着整个世界,用自己的笔触抒发出自己心中铿锵的爱国热忱,批判当朝者的软弱无能,追思英勇的古人,警醒着世人!她这种超越个人感情悲喜的精神大升华,对多数不幸的女词人而言,是难以到达的。 李清照对社会的关注是她一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和男儿一样的爱国情怀使得她凌驾在女性的深闺词之上,以一种更宽阔的视觉扫描着整个社会。她把自己的壮志、对祖国山河的关爱、对统治者软弱无能的鄙夷在诗词中深刻地诠释出来,让读者不仅领略她的曲折层深的词境与自然清新的词风,更是被她崇高的人格所折服! (三)对文学的追求 封建社会追求“女子无才便是德”,把女子束缚在封建礼教中,认为女子不需要什么才能,只要顺从丈夫就好。而李清照却没有被这些封建思想束缚住,她从小就接受了全面的人的教育,具有渊博的知识、过人的才华。不仅如此,她还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诉诸笔端,不顾封建社会制度的制约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诗词表达出来。 李清照一生坎坷曲折,她的诗词也跟着她的心境不断地变化。当她还是少女时代时她更多的是娇嗔多情的闺怨之作。如她的闺怨诗《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6] 这首词用寥寥几字书写出一副生活图景:女主人浓睡起来急切地询问侍女,经过昨夜的暴风雨袭击海棠怎样了?不理解女主人心情的侍女平缓而漫不经心地回答“海棠依旧”,而爱花真切的女主人却想到应该是“绿肥红瘦”。一问一答,一紧一慢,完美地绘出了两人不同的心境。“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出了词人细腻的心思。不仅表达出惜春的情绪,更透露出了女词人对青春易逝生命,红颜易老的叹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开始了她的另一种心境。如《一剪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6] 由于夫妻分离,这时的李清照更多的是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出了一个妇人热切地期盼丈夫来信的心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于自己深深地思念丈夫,便感觉似乎丈夫也在天涯的另一端思念着自己,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念。“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甩不开的思念,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全词都围绕着对丈夫的思念一一展开,表达出词人思念之切。随着时局的动荡,不断地奔走流离,李清照则从闺怨诗中慢慢地走出来,开始书写思乡怀国之情如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6] 原本刚度过寒冬迎来温暖的春天,骤然脱去笨重的冬装穿上轻便的夹衫让人心情愉悦。然而早春带来的欢愉转瞬即逝,“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一句写出了欢快忽然消失的根源。春光是很美好,可是故乡却是今非昔比,自己颠簸流离,望乡不得,回乡无望,要想忘记则“除非醉”。“香消酒未消”浓浓的愁意透过深深的醉意表现出来,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沉怀恋。前喜后悲,更显悲之切,情之深!李清照一生都用诗词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着自己的心境变迁,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也因此成就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 李清照不仅大胆地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有自己的文学追求和文学看法。李清 照在词的理论上独树一帜。虽然在整部词史上,女性词人中不乏一两个对词的创作的某一方面形成某些看法者,但如此系统地探讨词的创作的具体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者,却是绝无仅有的。李清照观点的理论价值超出同时之辈,并对后代词论和后代词史影响都很大。 李清照词论的观点主要有六点。“其一,她认为词要协律即具有音乐美和音律美。”[7]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追求音乐美,以便能更完美的表达词人的感情,并且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她的很多词作也确实具有音乐美的特征,让人读后记忆深刻。如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叠字的使用不仅把词人国破家亡、丧夫之后的巨大悲痛和忧愁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还使得全文富有音乐美。“其二,李清照认为词的用语要文雅。”[7]她认为词的用语可以体现作家的文学修养,文雅的语言使人赏心悦目。“其三,词不要写成句读不葺之诗——要注意诗词之间的文体差异。”[7]李清照提出“乃知别是一家” [1]的说法,她认为词不止是在句式上与诗不同,词主要是在内容、风格和音律上和诗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四,词要有完整意境。”[7]李清照认为词是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表达词人完整的思想感情,其他附加的形式都不过是感情的点缀。因此,在她的词很少受到词句布局精研的影响,她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拘一格的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她的“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根据自己抒发感情的需要布置全局而不是用词的固定规格约束着自己。“其五,词在表现手段上,要运用铺叙,也要有故实。”[7] 李清照认为“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1]她觉得作词如若不引用史实,作品就会缺乏典雅、含蓄之美。“其六,词要有典重即文雅端庄的面貌。”[7]李清照认为词虽然主要是用来抒发词人的感情,但是也不能太过柔靡偏离文学应有的文雅端庄。 李清照的词论确实是“别是一家”,但是她不仅具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她还敢于批评他人,敢于同男子一样争论作词的章法。她认为词要有典重即文雅端庄的面貌。因此,她就批评《花间词》和贺铸词中的一些柔靡风调。如贺铸《薄幸》: 艳真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男双带。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浅笑娇无奈。便翡翠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7] 写得艳丽缘情,直白露骨。他作为男性操作着女性题材,用自己男性的眼光看待女性不免轻薄。这就引起李清照的不满。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敢于确立自己的立场,同他人争辩这是很多女性所不敢为的,而李清照打破这些禁忌,大胆地表白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其女性意识的充分表现。 综上所述,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身在封建社会,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习性,不受约束,敢于冲破封建牢笼大声言爱,有自己的婚姻观不委曲求全。并且有与男儿一样的爱国情怀,敢于唾骂宋室群臣,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在文学理论上又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追求。或许这些女性意识并不是主动地,有意识的探索,但是也充分诠释了她的思想和立场,对中国文学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侯键,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8,1-292. [2]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M]. 北京:研习书社工作室, 2008.2,103. [3] 贺新辉.全宋词鉴赏辞典·第六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3-182. [4] 唐圭璋,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512-639. [5] 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4. [6] 白巍.花自飘零水自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1-20. [7] 邓红梅.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19-124 [8] 朱淡文.叛逆、失落与逃遁——贺铸《薄幸》词鉴赏.名作欣赏[J],1990,2(1):38-45.
本文档为【浅析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创作中的体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1-20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