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举报
开通vip

[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 睢宁县国土资源局 二0一一年九月 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 批准单位:徐州市国土资源局 申报单位:睢宁县国土资源局 审批意见: 负 责 人: 李玉迎 设计单位: 睢宁县国土资源局 技术负责人:张成军 审批人: 设 计 人: 张成军、刘 炜 2011年 月 日 2011年 9月 8 日 目 录 1、概述 ....................................................................

[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 睢宁县国土资源局 二0一一年九月 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 批准单位:徐州市国土资源局 申报单位:睢宁县国土资源局 审批意见: 负 责 人: 李玉迎 设计单位: 睢宁县国土资源局 技术负责人:张成军 审批人: 设 计 人: 张成军、刘 炜 2011年 月 日 2011年 9月 8 日 目 录 1、概述 ...................................................................................................................................................... 1 1.1、目的和意义 .................................................................................................................................... 1 1.2、项目概况 ........................................................................................................................................ 1 1.3、调查区概况 .................................................................................................................................... 2 1.4、工作目标 ........................................................................................................................................ 2 1.5、主要任务 ........................................................................................................................................ 3 1.6、工程完成时间 ................................................................................................................................ 3 2、作业依据 .............................................................................................................................................. 4 2.1、已有资料 ........................................................................................................................................ 4 2.2、权属调查依据 ................................................................................................................................ 4 2.3、数据建库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5 2.4、测绘参考标准 ................................................................................................................................ 5 2.5、检查验收依据 ................................................................................................................................ 5 3、主要技术规格和精度指标 .................................................................................................................... 6 3.1、坐标系统 ........................................................................................................................................ 6 3.2、图幅规格 ........................................................................................................................................ 6 3.3、主要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 6 3.4、土地分类 ........................................................................................................................................ 7 4、准备工作 .............................................................................................................................................. 7 4.1、制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7 4.2、宣传发动 ........................................................................................................................................ 8 4.3、人员培训 ........................................................................................................................................ 8 4.4、资料仪器准备 ................................................................................................................................ 8 5、工作流程 .............................................................................................................................................. 9 5.1、调查基础 ........................................................................................................................................ 9 5.2、调查技术工作流程......................................................................................................................... 9 6、权属调查 ............................................................................................................................................ 13 6.1、一般要求 ...................................................................................................................................... 13 6.2、调查单元 ...................................................................................................................................... 14 6.3、街道、街坊划分与地籍编号 ....................................................................................................... 14 6.4、土地使用者及土地权属性质调查 ................................................................................................ 12 6.5、用途、坐落及共有使用权情况调查 ............................................................................................ 15 6.6、界址调查 ...................................................................................................................................... 19 6.7、几种特殊宗地处理....................................................................................................................... 18 6.8、其他建设用地调查要求 ............................................................................................................... 19 6.9、界址边长勘丈 .............................................................................................................................. 20 6.10、宗地草图绘制 ............................................................................................................................ 20 6.11、权属资料录入 ............................................................................................................................ 21 6.12、关于虚宗的处理 ........................................................................................................................ 22 7、地籍测绘 ............................................................................................................................................ 22 7.1、平面控制测量 .............................................................................................................................. 22 7.2 、一、二级导线(或GPS)测量 .................................................................................................. 28 7.3、一、二级图根测量....................................................................................................................... 29 7.4、地籍细部测量 .............................................................................................................................. 30 8、数据建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32 8.1、数据入库技术路线和方法 ........................................................................................................... 32 8.2 、数据质量检查 ............................................................................................................................. 31 8.3、村坊图编辑输出 .......................................................................................................................... 32 8.4、宗地图编辑输出 .......................................................................................................................... 32 8.5、宗地图结合图 .............................................................................................................................. 32 8.6、村坊图结合图 .............................................................................................................................. 32 8.7、汇总与统计 .................................................................................................................................. 32 8.8 、面积计算要求 ............................................................................................................................. 32 8.9、统计与汇总方法 .......................................................................................................................... 32 9、质量保证措施 ..................................................................................................................................... 33 9.1、质量控制流程 .............................................................................................................................. 33 9.2、质量管理机制 .............................................................................................................................. 34 9.3、作业单位质量管理....................................................................................................................... 34 9.4、对监理单位的要求....................................................................................................................... 37 10、提交成果资料 ................................................................................................................................... 37 10.1、控制测量成果 ............................................................................................................................ 38 10.2、村庄地籍调查成果 ..................................................................................................................... 38 10.3、数据建库成果 ............................................................................................................................ 38 10.4、文档资料 .................................................................................................................................... 39 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1、概述 1.1、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的要求和《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的统一部署,经睢宁县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研究批准,由睢宁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全县村庄地籍调查工作。 开展该项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是全面查清全县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现状和分布;二是查清每一宗宅基地的位置、界址、权属、面积;三是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通过建立和完善村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做好土地登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村庄整理打下坚实的地籍基础。 开展村庄地籍调查,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有效地规范农村住房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从而改变农村土地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村庄地籍调查是贯彻《物权法》,依法保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动力源泉。 1.2、项目概况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根据《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方案》规定的技术方法和思路,村庄地籍调查采用全解析法开展地籍测量及数据建库。主要工作内容为: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地籍要素数据采集编辑、地籍调查表录入与输出、面积量算、地籍图、宗地图绘制、检查修改、成果整理。查清每宗土地的界址、面积及村庄内部沟渠、道路、空闲地等各类土地利用情 况,编制1:500比例尺地籍图。要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确定的村庄(203)范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调查面积约260平方公里。在完成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集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形成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及管理需求。 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标段: 2A标段: 双沟、王集、姚集、庆安四镇, 约 63 KM。 2 古邳、魏集、梁集、高作四镇, 约 68 KM。 B标段: 2C标段: 沙集、凌城、邱集、睢城四镇, 约 66 KM。 2D标段: 官山、桃园、李集、岚山四镇, 约 64 KM。 1.3、调查区概况 睢宁县位于徐州市东南部,徐连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东与宿迁市接壤,西与铜山县毗邻,南与安徽省泗县、灵壁县交界,北与邳州市相连。地理位置:东径117?30′41″-118?10′54″,北纬33?42′44″-34?10′28″。全县土地总面积 1769.13平方公里,辖16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4万。 睢宁县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地类齐全,绝大部分面积从西北海拨33米向东南倾斜到18.5米,西北有部份山区,一般高程在80到150米,最高的204米。睢宁县地处暖温带南缘,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最冷月(十二月)平均气温1.7?左右;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左右。年降水量910mm左右,无霜期217天左右。 睢宁是徐州市的重要卫星城,具有优越的位置区域条件。境内河流密布,道路纵横交错,徐州观音机场座落其内,构成了全县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捷。 睢宁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会萃,境内名胜古迹甚多,以圯桥、白门楼等古邳八景最为著名。睢宁儿童画多次荣获国际大奖,被誉为“儿童画之乡”。 睢宁县于2003年开展了农村宅基地调查发证工作,到目前已完成发证约24万宗,调查采用原始手工丈量方法,未开展地籍测量和数据库建设。2008年根据国家政策和省厅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已完成县城区内约30平方公里、各镇建成区约40平方公里的1:500城镇地籍调查工作。 1.4、工作目标 (1)采用全解析大比例尺数字测量,实现我县城、镇、村地籍调查的全覆盖。全 面掌握村庄内部宅基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商业用地及其他农用地、空闲地等各类用地的结构、数量和分布,查清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用途等,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构筑一套完整的地权管理体系,有效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建立标准、科学、规范、现势的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构筑村庄调查基础信息平台,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土地资源信息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为睢宁县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完善地籍管理工作模式,探索一套符合我县实际的土地资源信息科学管理、汇总统计与快速更新机制,及时、准确、直观、真实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做到图件、数据、实地三者一致; (4)培养一支人员精干、业务精通、技术过硬、作风扎实,服务村庄地籍调查成果快速更新的维护工作队伍和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所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 1.5、主要任务 1.5.1、村庄地籍调查: 以全解析法对全县城镇地籍调查范围界线以外的所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含村庄内外少量国有土地)进行逐宗、逐户1:500比例尺地籍测量和权属、地类调查,查清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及村庄内部沟渠、道路、空闲地等各类土地利用情况,编制1:500比例尺地籍图,为开展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资料。要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确定的村庄(203)范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调查面积约260平方公里。 1.5.2、数据建库: 在完成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集图形、影像、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农村村庄地籍数据库,形成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地籍业务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求。 1.6、工程完成时间 工程施工期限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 2、作业依据 2.1、已有资料 2.1.1、基础控制资料 2002年9月江苏省测绘局正式向社会公布使用C级GPS网和徐州市D级GPS网在睢宁县范围内的控制点,平面坐标成果有1980西安坐标系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套成果,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2009年完成的睢宁县D、E级GPS控制网可作为本次平面控制网的起算数据。 2.1.2、地籍调查资料 (1)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正射影像图(2008年3月航摄)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叠加后可作为本次村庄地籍调查的工作底图; (2)2003年至今各镇开展的农村宅基地调查发证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的参考资料。 (3)历年来农村开展的土地登记发证资料。 以往的地籍调查资料和宗地发证成果及相关资料经核查后可作为本次地籍调查的参考资料,应认真分析检核,尽量不再进行重复确权,维护原权源资料的权威性。土地登记发证的档案资料可以作为本次调查的重要依据。 2.2、权属调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通过); (3)《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4)《江苏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江苏省土地管理局1993年12月发布); (5)《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简称《规程》)(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年发布); (6)《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国家标准; (8)《关于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发布); (9)《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 号) (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简称《二次调查规程》); (11)《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 (12)《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13)《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 14)《徐州市确认土地权属条例》 ( (15)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2.3、数据建库标准 (1) 国土资源部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定》; (2) 国土资源部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3) 国土资源部2007年《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2.4、测绘参考标准 (1)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GPS)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4) GB/T14912,2005《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5) 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简称《地形图图式》)。 (6)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2.5、检查验收依据 (1) 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2)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3) 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主要技术规格和精度指标 3.1、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8?);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不提交高程成果)。 3.2、图幅规格 图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 3.3、主要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3.3.1、一、二级导线测量 一、二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垂直距离附(闭)平均测角 测距中方位角 全长相对 角测角测测回合导线长边长中误差误差闭合差 等级 闭合差 回数回数数?度(Km) (m) (″) (mm) (″) DJ DJ 级 22 一级 3.6 300 ??5 ?1,14000 2 2 2 ??15 n??10 二级 2.4 200 ??8 ?1,10000 1 2 1 ??15 n??16 注: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D、E级GPS点相对于邻近高等级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一、二级导线应在四等以上基础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厘米。 3.3.2、一、二级GPS测量 观测卫星数 平均距离 最弱边相对闭合环或附合-6等级 a(mm) b(1×10) (km) 中误差 线路边数(条) 静态 快速静态 一级 0.6 ?10 ?10 1/20000 ?10 ?4 ?5 二级 0.4 ?15 ?20 1/10000 ?10 ?4 ?5 3.3.3、图根导线测量 图根导线应在一、二级导线以上精度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按细部测量的要求采用光电测距图根导线的方法施测,一、二级图根导线应符合下表要求: 平测 方位角 坐标闭合测角 最弱点点导线均测回数 回 等 全长相对中误差 位中误差 闭合差 差 长度边差 级 闭合差 (km) 长J2 J6 (") (") (cm) (") (cm) (m) 一级 1.56 150 1 2 18 ?12 ?5 1,5000 0.22 n?24 二级 0.9 90 1 1 ?20 ?5 1,3000 0.22 n?40 注:n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小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 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 3.3.4、界址点精度 图根点以上精度的控制点均可施测界址点。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 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 类 点位中误差 界址点至邻近地物点关系适用范围 别 距离允许误差,cm, 中误差,cm, 允许误差,cm, 村庄街坊外围 一 ?5 ?10 ?10 界址点及街坊内 明显界址点 村庄街坊内部 二 ?7.5 ?15 ?15 隐蔽界址点 注: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系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 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 3.3.5、地籍图精度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明显地物点不超过图上?0.3mm,街坊内部不超过图上?0.5m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明显地物点不超过图上?0.4mm,街坊内部不超过图上?0.5mm。 3.4、土地分类 城镇土地分类的编码、名称及含义,执行《二次调查规程》附录A表A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4、准备工作 4.1、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区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周密的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4.2、宣传发动 村庄地籍调查涉及全县千家万户及广大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进入实地调查前,由所辖国土所向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宣传开展村庄地籍调查的重要意义,争取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发布通告,利用宣传媒体把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宣传到每家每户,争取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与合作,为顺利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4.3、人员培训 地籍调查开展前,必须对参与调查工作的作业人员,特别是对未从事过土地调查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针对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技术方法及有关政策法规,按照有关要求,对作业人员和国土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认真组织学习《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实施方案》、《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和相关规定。熟悉有关地籍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达到统一认识、清晰思路、解除疑难、明确方法之目的,为优质高效完成本项任务做好准备。 4.4、资料仪器准备 4.4.1、收集整理已有资料 (1)二次调查相关资料; (2)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对已有的测量控制点成果应分析其精度,确定能否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 (3)已有的权源证明材料; (4)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等。 4.4.2、统一调查表格、印制表册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的有关要求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登记相关表格、簿册范本,统一制作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内容包括地籍调查表、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单位地籍调查指界授权委托书、土地使用权权利人身份证明等。具体表格样式见附表。 调查作业人员按其承担的工作内容领取相应的图件和资料,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充分利用。同时拟订作业计划、办理调查工作证。 4.4.3、硬件设备设施配置 (1)计算机:采用局域网。 服务器:HP或IBM高档服务器,硬盘用360G以上,内存4G以上; 终端: P4兼容微机,内存512MB以上,硬盘80G以上。 (2)绘图仪:HP5000PS,AO幅画,彩色喷墨,分辨率1200线; (3)激光打印机:A3幅面、A4幅面各壹台。 4.4.4、软件设备配置 1)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ver、WindowsXP/ Windows2000; ( (2)数据采集平台:AutoCAD; (3)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 ; (4)数据库平台:Oracle 9i (5)根据国家规程、规定及调查区实际情况开发应用软件或经部鉴定的“二次调查”适用软件。 4.4.5、其他仪器和工具准备 (1)所用测绘仪器,需经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绘图工具和材料; (3)生活、交通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5、工作流程 村庄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地籍测量和数据建库。 5.1、调查基础 以二次调查成果为参考,对全县城镇调查范围界线以外的每宗集体建设用地(含少量国有土地)的地类、权属进行调查和地籍测量,要求与二次调查确定的村庄范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调查区土地面积约260平方公里,要求进行初始1:500比例尺村庄地籍调查。 5.2、调查技术工作流程 编写调查工作方案与技术设计 书 成立机构、宣传发动、业务 培训 图上划分街坊 控制测量 发送 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下载入党申请书 下载入党申请书范文下载下载入党申请书民事再审申请书免费下载 和指界通知 加密控制测量 收取并审查权源材料 变更调查初始调查过 细现场核实 确定界址 程界 部质址 量测点地检界址边勘丈、现场绘制宗地草图 测量 查 类量 调 填写地籍调查表、完善签字盖章 查 调查资料整理与 地籍图形编辑 数据输入 作业单位检查 监理单位成果质量检查 成果预验收、验收 6、权属调查 6.1、一般要求 权属调查的基本要求是: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地类面积准确、无用地纠纷。基本原则是:按照宗地实际使用范围,根据已经登记发证资料、土地使用者提供的权源材料和现状进行确权定界。调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无论宗 地以前是否登记过,都需要进行重新设宗调查与核实。 现场调查宗地的坐落位置、土地使用者性质、土地权属性质、宗地使用权情况(含共有使用权情况)、土地实际用途、界址线等,经核实无误后,将调查内容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中。 为保证调查宗地的准确性,现场调查时拍摄每个宗地的实地照片,照片应能反映该宗地的全貌及与相邻宗地之间的实际状况,每个宗地南北各拍一张,照片编号采用宗地号加支号编写,如3号宗地照片编号为:1003-1,1003-2。宗地南面照片为1号,北面为2号。一个村的照片存放在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名称为××镇××村。 6.2、调查单元 调查单元是宗地。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称为一个共用宗地。大型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或被道路、河流、围墙等明显线状地物分割成单一地类的地块应独立分宗。 6.3、街道、街坊划分与地籍编号 6.3.1、行政界线确定与街坊划分 调查区行政界线以第二次土地调查行政界线为准,村坊划分以乡镇为单位,以行政村界限为基础进行划分,即一个行政村为一个村坊。 街(村)坊图以各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一般确定为1:2万,在划分街(村)坊时应先将原城镇地籍调查范围界线套合并在图上标注清楚,原图面注记图层可适当删除。行政村界线和城镇界应标示清晰。 6.3.2、地籍编号 参照《第二次土地调查规程》和《江苏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要求,为保持全县城镇村地籍编号的统一性,地籍编号统一采用区县代码(6位)、乡镇(3位)、村坊(3位)、宗地(4位)四级编号,乡镇、村级代码均使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的编码。考虑到二次调查成果中各村内村民小组所有权宗地编号已存在,本次调查各村宗地编号统一从1001号开始续编。在同一个乡镇范围内,划分村坊按照睢宁县行政编码表中的行政村编码序号续编(201开始);在同一个村坊内,参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农村居民点范围线,宗地编号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采用“弓”字形流水 编号。 按照《二次调查规程》的规定,在完成地籍调查地区,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不再使用。分割后的各宗地,宗地号以原宗地号加支号顺序编列,数宗地合并 ,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号加支号表示。 后的宗地 如:1028号宗地分割成3个宗地,分割后的宗地号分别为1028-1、1028-2、1028-3; 如:1028-2再分为2个宗地,其编号为1028-4、1028-5; 1028-4与32宗地合并,其编号为1028-6; 如: 如:1028-5与20宗地合并,其宗地号为1020-1; 如:1036、1037、1038合并为1个宗地,其宗地编号为1036-1; 如:1056、1057、1059宗地的一部分合并为1个宗地,其合并部分编号为1056-1,剩余部分编号为1056-2、1057-1、1059-1。 凡街坊、宗地编号发生变化的,均需建立街坊、宗地新旧关系对应表。 6.3.3、界址点编号 宗地草图上,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单位,从西北角开始顺时针流水编号。数据库、宗地图及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资料中,界址点编号以村坊为单位统一编排,即一个村坊内界址点号不能重号。界址点发生插入时,在本村坊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 6.4、土地使用者及土地权属性质调查 调查员现场核实土地使用者名称、性质、土地使用者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土地使用者单位法人代表等情况,并与国土所提供的权源材料核对无误后,将调查相关信息填写在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资料相应栏目内。 6.4.1、土地登记申请应提交的材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界址点坐标; (3)土地登记法人(户主)身份证明书或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居民户籍簿及身份证(该户籍簿所有成员的复印件); (4)土地使用证(复印件)、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村镇建设规划许可证(复印件)等; (5)继承公证书(复印件)、分家析产公证书或协议书(复印件)、赠与及受赠公证书或意向书(复印件)等; (6)房产买卖协议(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书(复印件); (7)与房地产有关的其它材料(复印件)。 (8) 权利人房屋的现门牌号码与权源材料不一致的,需提供当地公安部门的证明。 (9)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房地产权属来源材料的,由其填写全县统一制式的《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权属证明卡》,经村民小组、行政村及当地国土所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可视为权源材料予以受理。 相关材料的收集及无权源宗地的处理 6.4.2、 实地调查时,根据宗地的不同情况,应收集下列材料: (1)新建房:需提交《个人建房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2)改建、迁建房:需提交原土地使用证、《个人建房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 用者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3)分家析产:需提交分家单、村委证明、原土地使用证、变更后的房产证复印件、现土地使用者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4)法院判决:需提交判决书复印件、村委证明、原土地使用证、变更后的房产证复印件、现土地使用者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5)买卖:需提交原土地使用证或原用地批准手续、变更后的房产证复印件、现土地使用者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6)继承:需提交继承文书、村委证明、原土地使用证、变更后的房产证复印件、现土地使用者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7)对于符合设宗条件而无任何权源材料的宗地,应填写《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权属证明卡》,并由土地使用者、相关村委、国土所进行签字(盖章)认可。 6.4.3、农村居民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利资格的核实 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利资格是指土地使用者是否享有使用集体土地的资格。判定的标准是:依土地使用权人的户籍簿主页的户别栏中,是否载明“农业家庭户口”字样,和住址是否载明至行政村或自然村村名为据。土地使用权人在户籍簿中为非户主时,还应核实该使用权人常住人口登记卡的左上方是否盖有“农业人口”字样的印 章。 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人资格的确认:原则上应与提供的权源材料中载明的权利人一致。如果产权人家庭中因分家析产、继承或房产买卖、产权人姓名使用的文字改变等原因发生实际产权人变化的,调查员应让其填写“村民宅基地使用权人变更具结书”,经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签字盖章予以确认后,再经国土所调查确认,方可依实际使用权人予以确认。 6.4.4、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定原则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睢宁县实际情况,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根据 确定作如下要求: (1)既无用地手续又无房屋所有权证的,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标准。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对宅基地超占面积的,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相关规定办理,在办理登记时按照下列情况处理: a、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列》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列》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b、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列》实施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c、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其面积超过当地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目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法律规定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登记。 (2)新建房屋时应拆除的旧宅基地上的房屋,应专门设宗调查,并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本宗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应拆除房屋。 (3)空闲或房屋倒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 (4)符合当地政府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居民,其现有的宅基地没有超 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宅基地面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权,并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未分户情况。 (5)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依法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 (6)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的宅基地,与原有宅基地合计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允许继续使用的,可暂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7)一户使用二处以上宅基地的,应分别量算并分别勘丈、填写地籍调查表,量算面积并制图,在地籍调查表中备注栏填写相关说明以示本宗为一户多宅,说明内容包括:另外一处住宅的地号、土地坐落等。 (8)两户以上的居民使用一处宅基地或建筑物的,量算面积时,应由用地者按产权份额商定各自应摊用地面积,并将分摊面积标注在图上,填写共有使用权人调查表。 (9)下列情况之一的暂缓确定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 a、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登记的; b、地上建筑物权属不清的; c、土地权属纠纷未能解决的; d、违法违章占用地未处理结案的; e、用地批准已满一年未建房的,或主房已建、辅房未动工,未建部分暂不确权; f、未经批准改变权属和用途的; 6.5、用途、坐落及共有使用权情况调查 土地实际用途按现状调查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二级类,批准用途为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规定的土地用途,核实后填写到村庄地籍调查权属资料登记表或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相应栏目内; 调查员现场核对宗地坐落(宗地所在地的详细地址,以户口薄内容为准),宗地四至,并在村庄地籍调查权属资料登记表或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宗地坐落”、“宗地四至”栏内规范填写; 现场调查共用宗地使用情况,包括各共有权人独自使用的土地面积,分摊面积以及建筑物基底面积等情况,准确绘制宗地草图,并在生成宗地图后将相关面积填写到权属资料登记表或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相应栏目内。 6.6、界址调查 6.6.1、基本要求 (1)界址的认定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到现场共同指定。 (2)户主(房屋产权人)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并出具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及委托书;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 (3)经双方认定的界址,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邻宗地原则上相邻方都应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确认。宗地界址临街、临巷、或土地使用者已提供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且用地图上的界线与实地界线吻合的,可只由本宗地指界。除此之外,可统一由当地村(居)委会盖章确认。 (4)邻宗不出席指界的,调查员根据现状、地方习惯结合本宗地权利人指界情况确定界址(界址线间距小于0.5米的邻宗地缺席指界,或者相邻宗地权利人对调查结果存有异议,在规定时间内未申请重新划界的,可参照缺席指界相关规定处理)。 (5)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调查人员出具书面报告,附图说明双方争议地段和原因及调查员的处理意见(权属调查笔录),呈报当地国土所,按《土地管理法》第16条和《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6.6.2、定界原则 (1) 土地权属调查时原则上按用地现状定界。 (2) 对临街、临路的单位或个人用地一律按外墙脚线定界。 (3) 对临河的,如果河流属国家流域性的防洪灌溉设施的,则一律按外墙脚线(包括墙垛)定界。如果是非流域性的河流或沟渠,并且在征用地时已征用到河中心,则可定界至河边,否则按批准或有效的权源文件上载明的四址定界。无批准文件或用地手续的按外墙脚线定界。 (4) 对于划拨、出让用地,有权源文件的按权源文件定界;没有权源文件的按 围墙外轮廓线定界。 (5) 单位用地凹进的大门楼可以按门楼两拐角的连线定界。 (6) 含有偏屋的宅基地,若偏屋外墙与主屋外墙不一致的,以按照主屋和偏屋 图一、附图五、附图六、附图八)。若主屋与偏屋外墙界的外墙轮廓线合方定界(见附 线(围墙)一致,则直接按外墙线确定界址(见附图二、附图三)。 (7) 仅有主屋但无偏屋和围墙或仅有偏屋而无主屋的 “一字型”宅基地,其两侧界线以主屋外墙或偏层后墙为界,南北距离参照相邻宗地界线确定,东西距离以批准的和长度为准( 见附图四、附图七)。 (8) 前后院的宅基地按前后院外墙脚线合围定界(见附图二、附图三)。 (9) 阳台投影用地属临街、临路、临河等用地,其投影部分一律不确权定界;属非临街、临路、临河等用地,按阳台垂直投影范围定界。 (10) 原房屋倒塌或拆除未超过2年的,按照原建筑物痕迹的外轮廓线或村组(居委会)和相邻权利人共同指定的界线定界。超过2年未恢复使用的一般不调查定界。 (11) 已征(转)用并且供地的按供地批文进行调查,未供地的按原土地使用者调查,其中已被列入拆迁范围的要在地籍调查表中说明。 附图:各种类型宅基地定界示意图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注:粗实线矩形为房屋~细实线为围墙~虚线为该宗须测量的界址线。 6.7、几种特殊宗地的处理 (1) 面积超标宗地的处理 对于超出批准面积的宗地,按照实际占用面积勘丈,填写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时应分别填写宗地面积和使用权面积。 (2) 未经批准宗地的处理 对于没有任何批准手续又非历史沿用的宗地,按照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填写调查 记录表,在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宗地面积栏内填写宗地面积,不填写使用权面积。 (3) 已发生产权变更宗地的处理 对于已发生房屋产权转移并领取变更后房屋产权证的宗地,如变更后的房屋产权人符合安置宅基地条件的,收集相关资料,可将初始与变更登记一并进行。对于没有领取变更后房屋产权证的,只对原土地使用权人进行调查,并在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说明栏中加以说明。 (4) 同一宗地上多个房屋产权人的处理 同一宗地上多个房屋产权人的情况统一按照共用宗调查。 (5) 一户多宅的处理 对于一户拥有多处宅基地的情况,进行地籍调查、入库,并在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说明栏中填写各宗地的地籍编号。 (6) 户口不在当地或是非农业户口拥有宅基地的处理 由于升学、参军等原因导致户口性质发生变化的,原有宅基地按常规调查登记。如果是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的宅基地,或者外村村民购买的宅基地,无合法用地批准手续的先调查入库,在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说明栏中作说明。 (7) 五保老人的居住地或是两年以上无人居住的废弃宅基地只设宗调查不登记,并在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卷宗说明栏中注明。 (8) 权利人去世宗地的处理:有合法遗嘱的按遗嘱继承人设宗调查;无合法遗嘱的,派出所和村(居)委会证明只有一个合法继承人的,按合法继承人设宗调查;当有多个合法继承人时,需提供公证书并按共用宗处理。 (9)单位被权属界线分开情况处理:一个单位占用两个以上权属单位(镇或村)土地的,按各自的村坊范围分别设宗编号。 6.8、其他建设用地调查要求 对宅基地以外的其它建设用地,需一并调查,按城镇地籍调查要求进行测量建库。 对已登记且权利人、地址、面积、用途等无变化的,直接复印原地籍调查表和土地使用证,核实村坊宗地号无误的,以原勘测宗地图补充入库, 6.9、界址边长勘丈 界址边采用钢尺直接丈量两次,读数至厘米。两次丈量较差:长度(L)在50米 2以内不超过20mm+3(L以米为单位),50米以上者,一类不超过10cm,二类不超过15cm,两次丈量较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取中数,界址边长记录到边长勘丈记录表中,勘丈记录表必须采用铅笔在调查现场填写,记录数字不得字上改字,有错误应整齐划改,分米及厘米数字不能修改,修改处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并有修改人签章。当边长超过50米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勘丈,可用坐标反算,同时在备注栏内注明“反算边长”。 没有变化的宗地,可不进行界址边勘丈。 6.10、宗地草图绘制 宗地草图是宗地调查中的原始资料,一切数据与记录均系实地勘丈和调查,绘制应美观、清晰、数据准确。宗地草图可以根据宗地大小选择适当比例尺,概略绘出其形状,个别大宗地可另附大图,宗地草图用铅笔绘制。 宗地草图表示的内容:本宗与邻宗的土地使用者名称、宗地号,邻宗的分宗界址短线,本宗地门牌号、界址边长,本宗内各建筑物及楼层数(标注在房内右上角),本宗界址线外邻近的主要地物要素(道路、河流等),界址线通过的界标物应详细绘制,注明部分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点的条件距离,共用宗需用界址线表示使用者各自使用范围和其它必要勘丈数据。 每宗地用铅笔绘制宗地草图一份,所有边长注记(注至厘米)应为实地丈量数据,注记字头原则上向北或向西。界址边长数据注记在界址线外,分段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内。 宗地草图的右上角(或左上角)绘两厘米长的双箭头指北针,箭头上方注“N”。 宗地草图绘制完成后,应现场核实有关内容,特别是界址点数量和界址线的位置。没有变化的宗地,不再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6.11、权属资料录入 经检查的地籍调查表,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键盘录入地籍调查表的全部内容。录入后,需充分利用系统的检校功能,消除录入数据的逻辑错误,修正地籍勘丈数据在互校中发现的问题,并经第二人校对,确保系统内属性数据与实地状况的一致性。 权属资料录入的文字部分由检查员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由录入人员录入。 6.12、关于虚宗的处理 村坊内不能直接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作为土地利用图斑处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调查区域内,图斑应完整覆盖调查区,与实宗重合的边界、基本信息必须与实宗保持一致(范围可从实宗拷贝)。外围界线应与二次调查确定的203图斑界一致,在数据库内将203图斑界及内部原有的坑塘等地类界直接套合。虚宗以村坊为单位由内业软件统一编号,在实宗最大号后续编,但可与实宗编号区段保持一定可调整空间,在村坊内最大宗地号后预留300号空间。 虚宗应按土地分类要求确定其边界,不可随意划分。虚宗是被实宗“挖空”后的区域,可以有岛洞,但不宜过大、过复杂。虚宗边界节点不设界址点。 虚宗地类主要有:耕地(012)、园地(023)、林地(033)、坑塘(114)、道路(103)、沟(117)、空闲地(121)等。 7、地籍测绘 7.1、平面控制测量 .1.17、控制网布设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范围为全县辖区范围,已于2008年一次性布设完成全县D级GPS网,城镇建城区加密E级GPS网。 各测区在开阔地区优先利用JSCORS用网络RTK直接施测图根点,施测时应独立观测两次,两次观测坐标较差中误差不超过?3cm,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使用测区内及周围的D、E级GPS点的WGS-84成果和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计算转换参数,采用四参数转换模型,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小于2.0cm。原则上一个镇区范围计算一个参数。 RTK方法。 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也可以采用动态GPS- 各测区也可以在D级GPS控制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E级GPS控制网或一、二级GPS网。采用全站仪按常规导线测量方法,布设一、二级导线或进一步加密一、二级图根导线,图根导线一般按附(闭)合导线网形式布设。 7.1.2、控制点选点、埋石 7.1.2.1、选点要求如下: (1)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有利于安全作业。选在楼房上的点要考虑与地面点联测时的方便。选设在桥上时,点位应落在桥两头,并尽量置于桥桩位置,不宜置于桥身。 (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 º。 应大于15 (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塔、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5)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6)应尽量利用原有控制点点位,在利用旧点时,应首先确认点的标石完好、稳固,并符合同级GPS点的埋石要求,且能长期保存。 (7)点名一般取自然地理名称,新旧点重合时应采用旧点名,控制点的编号为:大写字母“E”,顺序号。测区内不准出现同名、同号的点。 7.1.2.2、埋石要求如下: (1)位于楼顶的点,标石规格按照《GPS规范》的要求执行。埋设时先将建筑物表面打毛,清除后现场浇灌;标石用料配方为:水泥、黄沙、石子的比例为1:2:4;安置金属标志时,标志面应略高于标石面;浇铸完标石后,应做好楼房的防漏工作。禁止直接在柏油防水层表面、隔热板表面上浇铸标石。 (2)地面上的点只埋设柱石,柱石长度不小于60cm,标石高出地面不超过3cm。桥梁或固定建筑物上的点,采用镶嵌法埋设,用冲击钻在建筑物面打孔,嵌入水泥浆和标芯。 (3)不论是新设点还是利用旧点,均应按要求绘制点之记,注明到达点位的主要道路。高层建筑物顶部点位需要注明到达点位的方式,是否需自带梯子,有无规定时间等。 7.1.3、点之记的绘制要求 填写要规范,注记点名、点号,说明数据准确,绘图要标准,一般应有三个参照物的栓距,用皮尺量至厘米。 点之记均需采用CAD编辑成电子数据。 7.1.4、外业观测 外业观测使用经法定单位检验合格的GPS接收机,接收机的标称精度应高于10mm+2ppm。采用静态作业模式观测。 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观测技术规定 表1 有效观任一有效每点观测作业 卫星高时段长度数据采几何图形等级 测卫星观测时间 平均设站方法 度角 (min) 集间隔 强度因子 总数 (min) 次数 静态 E级 ?15º ?4 ?15 ?1.6 ?40 15s ?6 (2)观测前应先进行星历预报。预报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等内容。根据卫星的可见预报,编制观测调度作业计划。 (3)作业组应严格按调度表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组长同意,组员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4)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天线位置等。 (5)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6)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手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7)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8)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转录到外存介质上时,原始数据不得进行任何剔除或删改。 (9)观测记录要求 ? 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在观测手簿上记录观测员姓名、观测日期、天气、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等。 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中。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GPS规范》附录G的要求。 测量手簿必须在现场按作业顺序完成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 ? 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记录手簿应符合《GPS规范》附录H的规定。 7.1.5、基线处理 使用的随机软件进行基线处理和条件检算,所有基线解算类型应为双差固定解,比率应?3.0,参考变量?5.0,RMS?1.0,环闭合差、重复基线差应满足下表: 等级 E级 限差类型 同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限差 ?6.0ppm 同步环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 ?10.0ppm n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限差Wx.y.z ?2σ 3n异步环全长闭合差限差W ?2σ 2重复基线较差 ?2σ 2,62a,(b.d.10)注:σ=,式中:σ—标准差,mm;d—固定误差,10mm; b—比例误差,10mm;d—相邻点间距离,km。 作业中应及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对同步环、异步环、复测基线进行闭合差检核。满足限差要求后,按照E级GPS控制设计网图人工选择独立基线边组成闭合图形,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检查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 7.1.6、平差计算 平差计算采用武汉大学研制的“GPS网数据处理软件系统(PowerAdj4.0)”软件进行,以三维基线向量及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应提供各控制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总改正数,基线边长以及点位和边长的精度信息。 VVV,y,,xz、、)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的要求: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改正数( VVV,y,,xz、、?3σ。 当超限时,可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的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粗差基线,直至符合上式要求。 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量基础上,在高邮市地籍坐标系下以三点为起算点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在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 dVdVdVdV,y,,,xzx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符合下式要求:、dVdV,y,z、?2σ。 约束点的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可作为强制约束的固定值。平差结果输出三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以及坐标,基线边长、方位 的精度信息;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平差后最弱点相对于已知点点位中误差??5cm,最弱边边长相对误差应小于1/45000。 地籍测量包括一、二级导线(或GPS)测量,一、二级图根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 7.2 、一、二级导线(或GPS)测量 7.2.1、网的布设 以D、E级GPS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布设满足本调查区所需的一、二级导线网。一级导线(或GPS)点的布设可根据已知点的分布情况,布设成结点网或附合导线。在一级导线不能满足地籍测绘的要求时布设二级导线。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一、二级导线控制点也可采用GPS方法;当采用GPS方法时应组成路线或网。 一、二级GPS控制测量所使用的设备同E等GPS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与E等GPS测量要求一致,观测、基线解算的技术要求按相应等级要求执行。GPS点之间至少有一个方向通视。 7.2.2、选点、埋石 一级导线(或GPS)点应选在展望良好,利于长久保存和便于发展下一级控制的地方。当用GPS技术定位时,点位还应满足GPS的点位要求。点位选好后,应在实地点位附近用红色油漆书写点号及相关距离,以方便以后的利用。 一级导线(或GPS)点均设置永久性标志:一般情况下埋设一、二级水泥标石,其规格为12cm(顶面宽)×20cm(下底宽)×60cm(高);在水泥铺装路面上用冲击钻钻孔,注水泥沙浆,嵌入10cm(长)×12mm(直径)螺杆作为标志(螺杆中央切割十字作为标志中心),点四周地表刻边长为20cm的方框;当遇沥青铺装路面时,应尽量考虑将点选在路边土质面上,埋设水泥标石,当无法避免时,在沥青铺装路面上,可埋设螺杆标志。 7.2.3 、一、二级导线编号 一级导线(或GPS)点的点号,各单位分别流水编号,编号前加各单位调查区编码(A、B、C、D、E、F)和导线级符(?、?),编号不得重号,应尽量避免漏号;例:A单位一级导线点为A?1、A?2„„„,B单位二级导线点B?1、B?2„„。 一、二级导线点均需制作点之记,点之记的式样由睢宁县国土局统一提供,略图中应标注不少于2条栓距(距离量至厘米),略图中应有方位作用的地名。 7.2.4、 一、二级导线的观测 一、二级导线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时,各项限差按4.3.1条的要求执行。 外业观测记录使用全站仪电子手簿进行,各项观测限差按要求预置于全站仪内。采用经鉴定合格的测量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一、二级导线使用的全站仪应经鉴定合格。 7.2.5、一、二级GPS观测 观测时,应考虑点位观测接收卫星信号情况,点位环境和基线向量长度等诸因素的影响,必要时应适当延长同步观测时间。 正确量取和记录天线高,并要求测前、测后各量取一次,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量取差值不得超过3mm,否则应重新设站观测,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 观测结束后,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及检核按以下要求进行: GPS观测数据采用正规的基线处理软件进行GPS数据分析、计算和检核GPS基线向量。 经检验合格后利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平差软件进行平差。 7.3、一、二级图根测量 7.3.1、图根布设 图根控制网以E级GPS点和一、二级导线(或GPS)为起算点进行布设;图根控制采用测距导线。图根导线的附合次数不超过两次。 7.3.2、选点与埋石 图根点密度应满足界址点及地籍要素的测绘,点位的选定须有利于数据采集。图根点一般采用木桩或钢钉、铁钉、十字刻痕(水泥地面上)作为标志,应尽可能地利用旧点点位。按要求为每幅1:500比例尺的地籍图不少于3个永久性控制点,当永久性控制点的数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尽量在一级图根点上增设永久性控制点;增设的永久性控制点须保证与另一永久性控制点通视。图幅不满幅时可根据面积大小视情况而定,至少应埋设互相通视的两个点,图幅面积小于1/3幅时可不设永久性控制点。 7.3.3、图根点编号 图根点的编号,各标段分别流水编号方法,编号前加单位调查区编码(A、B、C、D、E、F)和图根级别符(T、J),编号不得重号,应尽量避免漏号;如A单位调查区一级图根点:AT1、AT2„„,B单位调查区二级图根点:BJ1、BJ2„„。 7.3.4、观测与计算 一、二级图根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时,各项限差按4.3.3条的要求执行。 外业观测记录使用全站仪电子手簿进行,各项观测限差按要求预置于全站仪内。 采用经鉴定合格的测量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一、二级图根可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方法观测,组成路线或网;使用的GPS接受仪器应经鉴定合格。采用经鉴定合格的平差软件进行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 7.4、地籍细部测量 7.4.1、一般要求 村庄地籍调查区内实施1?500地籍测绘,地籍测绘是对宗地界址、建筑物、构筑物地籍要素使用全站仪外业全解析法采集坐标数据进行的地籍图测绘。采编后的地籍数据同步进行入库处理。 7.4.2、地籍图测绘 7.4.2.1、地籍图的内容 农村1?500地籍图上表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和街坊线、各等级控制点(包括?、?级导线点、图根点)、地籍号、宗地号、界址点、界址线、宗地面积、地类号、门牌号、村组名称和宗地内能完整注记的单位名称,河流、湖泊及其名称,必要的建、构筑物等。 7.4.2.2、数学要素 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系、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分幅结合表、分幅编号、图名及图幅整饰等内容。 7.4.2.3、地籍要素 (1)地籍图图面表示应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地籍图符号按《二次调查规程》附录J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式》的规定执行。 (2)图上界址点的位置应在规定精度内与宗地草图和实地状况相符。界址线应严格位于相应界址点位中心连线上;界址边长短于图上0.3mm时,只表示一个点;界址边长小于图上0.8mm时,不绘界址边;界址边长大于图上0.3mm,小于图上0.8mm时,界址点符号圆圈重叠部分不绘。地籍图上解析界址点点号应注出,点位较密且连号时可跳注。各类单线地物与界址线重合时,只绘界址线;界址线从围墙中线通过时,围墙不绘;界址线从围墙一侧通过时,围墙应绘出。调查区范围界线,图上应明确标注。 (3)街坊界线以街道、河流中线划分,线型线划用红色村界表示。行政界线与街道线、街坊线重合时,只绘行政界线。 (4)各类注记可压盖建筑物边线,但不得影响图面判读,注记不下时,可注 记在宗地外适当位置,用指位线表示其所属宗地;当大面积特别密集的小宗地,可依次省略其面积、门牌号、地类号,但宗地号须保留。连续小宗地的门牌号可跳注,但应易于判读。 5)永久性房屋应逐幢表示,标注层数和材料性质,以墙基角为准进行测绘;( 一幢楼房的不同层次应分割表示,无法准确分割的按形状概略分割表示;落地阳台(指建房时同时建成的)、有支撑的雨蓬划入宗地内的应表示,未划入宗地的不表示。室外楼梯应表示。一楼有阳台的,作为房屋的一部分表示。 (6)河流、湖泊、水库、水塘在岸边线位置绘水涯线,有加固岸的用相应符号表示。水系上桥梁、水闸、流向应表示并注记水系名称。 (7)村庄内部的耕地、园地、林地、道路、坑塘等用地类界封闭其范围,并标注地类号,宗地内部面积超过图上1平方厘米的水塘、草坪、花圃与假山应表示。 (8)道路、街巷均需实测表示;较大宗地内部的主要内部道路、通道、实地超过三级的阶梯应表示;正规公用厕所要表示。 7.4.3、地籍图测绘方法 采用全野外解析法同时采集地籍、地形要素,满足地籍图要求。各类要素施测后,在地籍图编辑时,可对各类要素按地籍图式要求取舍表示。 数据采集利用附带内存的2秒或5秒全站仪,以图根点以上精度的控制点为起算点,测绘其地籍、地形要素的位置、形状等,采用内业数字化计算机辅助成图,编制地籍图和宗地图。各要素测量中的符号的取位、方向、大小等均应严格按《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图式》的相关规定。 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类界址点)需在二级图根导线及以上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距离不超过150m;街坊内部界址点(二类界址点)大部分必须在二级图根导线及以上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 无法施测附合导线的地方,采用支导线法施测界址点和地物点,水平角半测回,垂直角半测回,测距2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小于10mm),总长不超过100m,图根点至界址点不宜超过3条边。 界址点观测水平角半测回,定向边宜长于测定边,定向边检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之差不应大于30mm,多于3个方向应归零,归零差不大于24″,用全站仪可直接测量坐标。斜距应作加、乘常数改正和倾斜改正;边长、坐标计算至0.01m。重要地物点坐标的采集按二级界址点的要求执行。 个别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和地物点,根据已测出坐标的界址点或地物点,通过 钢尺量取栓距,采用距离交会,内外分点法,直角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从3条边支导线施测的界址点(或地物点),对界址点一般不宜超过一个发展层次,对地物点一般不宜超过二个发展层次;依据图根点,对界址点和地物点一般不宜超过三个发展层次。 8、数据建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以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借助网络技术,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方式,有效存储与管理调查数据。考虑到土地变更调查需求,采用多时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实现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历史回溯。 8.1、数据入库技术路线和方法 利用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建库软件,对睢宁县的村庄地籍数据库进行数据建库。数据建库共分为数据预处理、数据建库及成果制作三个阶段, 8.1.1、数据预处理 数据由ArcGIS平台,同时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并结合城镇数据库标准完成数据结构的建立。 8.1.2、数据建库 8.1.2.1、数据处理 首先将经过内业预处理的村庄地籍数据以及通过外业采集来的地形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入库,对于地类对照关系上存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这部分数据还需要重新进行外业调查上图; 8.1.2.2、调查表建库 将经检查合格的地籍调查相关信息录入建库系统,更新地籍调查数据库。根据权属调查资料以村坊为单位逐宗输入宗地信息(包括主表、宗地四至表、指界表、界址标示表、共用宗面积分摊表等),扫描权源材料及相关资料入库等。要求信息录入完整、准确。录入后,需充分利用系统的检校功能,消除录入数据的逻辑错误,修正地籍勘丈数据互校中发现的问题,并经第二人校对,确保系统内属性数据与实地状况的一致性。 8.2 、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库检查,主要针对入库的数据进行空间和属性的检查,排除数据逻辑上的错误,并人工进行数据的整理工作,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图属数据的一致性。 8.2.1、图形检查 图形检查主要包括面状要素相离检查、面状要素重叠检查、面状要素缝隙检查、线状要素封闭检查、线状要素跨越行政区划检查、点状要素冗余点检查、拓扑检查和接边检查。 8.2.2、属性检查 由于工作人员对业务理解的局限性或工作的疏忽导致录入一些错误的属性数据,属性数据的规范检查主要包括字段非空检查、字段唯一性检查、字段值范围检查和枚举字段检查。 8.3、村坊图编辑输出 村坊图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界线、宗地编号、界址线、地形要素、权利人名称、组名、指北针、村结合图、图例等等。村坊图名称为“睢宁县××镇××村坊图”,村坊图名称下面注记编码“县代码(6位)+乡镇(3位)+村坊(3位)+宗地(4位)”;图内右上角绘制指北针,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绘制村坊结合图(本村坊采用斜线表示)和图例(按图内空间合理安排);图廓外左下角注记业主单位名称、成图时间、坐标系统,右下角注记编制单位名称、调查员、勘丈员和检查员,正下方注记比例尺。 8.4、宗地图编辑输出 宗地图的大小一般采用A4幅面,面积较大的宗地可采用A3幅面。宗地图的内容包括本宗地的宗地号、地类号、权利人名称、宗地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不足部分用零补足)、界址点及其编号、界址线、界址边长(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所在村坊号、邻宗地的宗地号和权利人名称、宗地内建筑物、比例尺、指北针;绘图员、审核员的姓名、绘图日期等。宗地号、地类号与宗地面积标注在宗地内并以分式形式表示,分子为宗地号,分母为地类号,右侧为宗地面积。 宗地图根据宗地大小,按50的倍数设定比例尺,其中输出比例尺小于1:1000的宗地,宗地图比例尺按照100的倍数设定输出。 8.5、宗地图结合图 宗地结合图以村坊为单位,比例尺选择以清晰表达宗地相互关系为标准,采用A1幅面纸张输出宗地图。 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宗地编号、界址线、地形要素、权利人名称、组名、指北针、图例等等。 宗地结合图名称为“睢宁县××镇××村××村坊宗地结合图”,图廓外左下角注记业主单位名称、成图时间、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右下角注记编制单位名称、调查员、勘丈员和检查员,正下方注记比例尺。 8.6、村坊结合图 村坊结合图采用A1幅面以镇为单位输出。 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形要素、村名、指北针、图例等等。 村坊结合图名称为“睢宁县××镇村坊结合图”,图廓外左下角注记业主单位名称、成图时间、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右下角注记编制单位名称、调查员、勘丈员和检查员,正下方注记比例尺。 8.7、汇总统计 面积汇总与统计的内容及要求:面积量算按软件要求分别计算宗地、虚宗、街坊、调查区的面积然后对每个街坊内的宗地、虚宗之和与街坊面积检核。通过检核后方可进行宗地面积汇总和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8.8、面积计算要求 控制面积与解析法计算的面积(或平差后的被控面积)和的较差?S应在凑整误差 22,,影响限差内,即?S?0.06 (m)其中值为被控制面积个数,?S取到0.1 m 8.9、统计与汇总方法 8.9.1、以街坊为单位进行宗地面积计算 在界址点拓扑关系建立以后,进行宗地和虚拟宗地面积的计算,并且根据街坊外围界址点拓扑关系进行街坊面积计算和宗地面积平差。 8.9.2、村庄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在完成全部街坊的面积计算并确定以街坊为单位的面积计算正确无误的基础上, 进行城区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8.9.3、各种表格的输出 各类面积计算、汇总、统计正确无误后,输出以街坊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册,以 街坊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及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9、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控制流程 作业组长组织互查 退 作回业 作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专检 员业 修单 位改 作业单位检查报告 返 工 提交成果、检查 权属、地类检查 数据检查 检查意见反馈单 严重问题 一般问题 作业单位修改,形成修改情况单 作业单位修改 质量管理单位抽查 资料归档 9.2、质量管理机制 睢宁县调查办公室及监理单位,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技术和质量监督工作,负责技术设计的制定、修改、解释,负责作业单位提出的技术问题的解答,并形成文件发到作业单位;根据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制定补充技术规定。负责技术培训的组织和安排。 作业单位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对作业单位完成的各项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检查的全过程记录,并编写检查报告随同成果一并提交业主检查验收。 监理单位以规范、规程、技术设计书、监理实施细则以及有关的技术补充规定为依据,对作业单位完成的调查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并认真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9.3、作业单位质量管理 作业单位要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做到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作业单位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专检,对作业组完成的各项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做好检查全过程的记录,最后编写检查报告随同成果一并提交。未经作业员自查,作业组互查和作业单位专检的成果,不能提交。 作业单位自查由作业人员自己完成,采用独立元素校对、相关元素建立条件实施系统检验的方法;互查由作业人员之间完成,采用分项、分层流水检查方法;专查需由专职技术人员完成,一级检查由分队完成,二级检查由院质检部门完成,同时做好事先指导、中间辅导和产品检查等三阶段工作。 9.3.1、自查 自查主要是作业员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检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资料、地籍测量资料是否齐全,图表有无错漏,地籍图的内容及表示是否齐全、正确,首先由作业人员按街坊、图幅进行核对检查,并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提交作业组长检查。自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不低于30%。 9.3.2、互查 互查由作业组长组织作业员互查,内容包括作业员提交的所有资料,除进行必要的手工校核外,还应用系统检校功能实施属性信息和图形数据的互校,然后根据内业检查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实地检查。 互查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检查不低于20%。 9.3.3、专查 经作业组全面自检、互查后的成果成图,提交作业单位专查。专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输出各类图件及各种调查表册,由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或专职检查员)进行全面的 内业检查和重点的外业抽查,检查后形成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会同作业员确认后修改。并编写检查报告,作出质量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和结论。 专查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作业方案和方法,全面检查调查资料,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普遍性问题和解决特殊性问题,尽力提高成果质量,最终对调查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定。作业单位专检量不少于20%。 9.4、对监理单位的要求 监理单位,以规范、规程、技术设计书、监理单位案以及有关的技术补充规定为依据,对作业单位的成果、成图进行质量检查,各项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质量监理工作对作业单位的每一工序进行监控,随时进行外业、内业的抽检,对正射影像图、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等分工种分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业主汇报,提出解决方案,解决生产、技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作业单位提交的各项测绘及调查成果进行抽查,检测成果的精度。 质量监理控制图 组建监理机构 协助业主编写 质量控制 技术补充规定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进度控制 协助业主对已有 施工阶段监理 资料进行分析 组织协调 作出质量评定 作业单位进场,协 助业主进行技术培 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监理报告 训 10、提交成果资料 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 10.1、控制测量成果 (1)E级GPS及一、二级导线观测记录手簿、平差计算成果; (2)图根导线计算成果; (3)E级GPS及一、二级导线点及埋石图根点点之记; (4)各级控制点成果表; (5)控制点展点图; (6)测量仪器鉴定资料(复印件)。 10.2 、村庄地籍调查成果 (1)街道、街(村)坊分布示意图; (2)村庄地籍调查表及相关资料; (3)宗地界址点坐标及面积表; (4)以街,村,坊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 (5)以街道(镇)为单位的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6)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7)1:500分幅地籍图接合表; (8)1:500分幅地籍图(光盘数据); (9)宗地图; 10.3、数据建库成果 (1)基础控制数据成果; (2)分幅地籍图数据库(按街坊存放); (3)1:500分幅图分幅接合表数据库; (4)街坊图、村坊图数据库; (5)宗地图数据库; (6)界址点坐标数据库; (7)宗地面积数据库; (8)街坊、村坊面积数据库; (9)土地分类统计数据库 (10)地籍调查表数据库(按街坊、村坊存放); 10.4、文档资料 (1)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2)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3)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总结; (4)睢宁县村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5)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质量检查报告(包括自检记录)。
本文档为【[城乡/园林规划]睢宁县村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5KB
软件:Word
页数:49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