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

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

举报
开通vip

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项目 预防保健服务 1、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属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是传染病的主要特征。人体因感染某细菌、病毒 等病原微生物导致传染病发生或机体带菌/毒,传染病患者或带菌/毒者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甚至人群,受病原体特...

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
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项目 预防保健服务 1、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属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是传染病的主要特征。人体因感染某细菌、病毒 等病原微生物导致传染病发生或机体带菌/毒,传染病患者或带菌/毒者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甚至人群,受病原体特征以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 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一般来说,传染病痊愈后大多数可获得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再遇 该病原体入侵,可获得保护而不受感染,这种免疫性持续时间不等,一般为2~4年,病原体抗原性强者,可获终身免疫。 2、传染病的危害 传染病的传染性使传染病不仅对受感染这个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会危及人群健康,其 产生的危害巨大。14世纪肆虐欧洲的鼠疫共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 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数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流行病。650年前的此次鼠疫在整个欧洲蔓延,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瘟疫。1519~1540年,美洲暴发天花疫情,西班牙军 队入侵墨西哥时带去了天花这种致命的疾病,致使两三百万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后来该病 又传入南美。1817~1832年,霍乱大暴发,先是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突然流行,后又传到 欧洲和美洲,英国有7.8万人丧生,每20个俄罗斯人、30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人死于该病。 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布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生活困顿的人群成了结 核病的温床。而且是当时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鼠疫"。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发,其流感病毒是H1N1,一个月内超过800万西班牙病人死亡。1918年的这场大流感危害相当严重,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了14世纪中叶的鼠疫风暴,它轻而易举地使美 国和整个欧洲的人均寿命降低了10岁多。其流行面之广,死亡人数之多,涉及国家数量, 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都是史无前例的。1976年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由于“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第一次埃博拉出血热暴发。在这次暴发中,共有602个感染病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随后1995年和2003年在刚果扎伊尔,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在加蓬,2000年在乌干达再次出现埃博拉出血热暴发,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病例中,死亡率高达2/3。 1 3、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的主要分类方法有按传播途径分类、按病原体属性分类、按管理分类、按防治现 状分类等。 (1)按传染病传播途径分类 按照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将传染病分为以下几类: ?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通过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并随患者或病原 携带者呼吸道分泌物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病毒性呼吸道传 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等;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 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 通过污染水、食物、手、苍蝇、蟑螂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的肠道传 染病有霍乱、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感染性腹泻等。 ?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血源性传染病是指病原体通过与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血液接触 和/或性接触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病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淋病、梅毒、尖 锐湿疣、软下疳等。 ? 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不经人而传播,只在一定条件下 才传播给人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现在认为动物传播给人的疾病都称为自然疫源性疾 病。如鼠疫、人禽流感、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兔热病、蜱传回归热等。 ? 其它:除上述传染病之外,还有其他类的传染病如新生儿破伤风、麻风病、急性出 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2)按病原体属性分类 ? 病毒性感染:由病毒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 质炎 、病毒性胃肠炎 、流行性感冒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 血热、登革热、狂犬病、艾滋病、水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森林脑炎等。 ? 细菌性感染:由细菌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鼠疫 、霍乱、炭疽、 布氏杆菌病、猩红热、百日咳、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军 团病、空肠弯曲菌肠炎、免热病等。 ? 立克次体感染:由立克次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 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等。 ? 螺旋体病:由螺旋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钩端螺旋体病、回归 热、莱姆病等。 ?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阿米巴痢疾、疟疾、 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 朊病毒感染:由朊病毒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克-雅病、库鲁病等 ? 衣原体感染:由衣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鹦鹉热、肺炎衣原 体感染等 ? 支原体感染:由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支原体肺炎、生殖 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等 2 ? 其他传染病:包括川畸病、猫抓病、医院感染等。 (3)按管理分类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各国都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对人类健康威胁程度等将传 染病进行分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类不同。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3类。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 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 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按防治现状分类 我国根据传染病流行和防治现状,将传染病分为重大传染病、重点传染病、免疫规划针 对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5大类。 ? 重大传染病:对人群健康威胁大,目前国家已有具体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并制 定了中长期规划,有大量的投入的一类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乙肝等。 ? 重点传染病:传染性强,有潜在流行危险,临床后果严重,一旦发生或流行,将对 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肺炭疽等传染病。 ? 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已有预防疫苗且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传染病,如百日咳、白 喉、流脑、乙脑、麻疹、猩红热等。 ? 其他法定管理传染病:除上述病种之外的法定传染病。 ?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是指新出现的、再度肆虐的或死灰复燃的传染病,包括由 于已存在的病原体的变异或进化导致的新的传染病;已知的传染病扩散到新的地理区域或人 群;原先未被认识的传染病;已被控制的传染病由于抗药性的改变或公共卫生措施的削弱而 重新出现或再度流行。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新发传染病有HIV/AIDS、O139霍乱、大肠杆菌O157: H7感染、军团病、莱姆病、空肠弯曲菌感染、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氏菌感染、新型肝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隐孢子虫病、猪链球菌感染、禽流感(H5N1) 等。 4、关于传染病的几个概念及其意义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时期。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 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前的整个过程。潜伏期是检 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 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根据潜伏期可 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同时可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3 (2)临床症状期 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 利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 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 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大。慢性临床过程的病 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 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 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 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 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4)传染期 传染期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 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 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曾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传染病在 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天花被彻底消灭,一些传染病在局部地区被消除, 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在发达国家,传染病一度被认为已经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 随着国际贸易和空中旅游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增加,传染病病原体通过边境由感染的人群、 动物和昆虫携带,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大洲传播到另一个大洲,使一些已经 在局部地域控制甚至消除的传染病又在全球范围蔓延。同时,由于人类发展带来的环境改变, 以及人类本身行为的变化,也导致了一些新的病原体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艾滋病、 丙肝、禽流感、Sin nombre病毒、G-需氧杆菌 O157:H7、O139霍乱等新发传染病以及结核 病等的再度发病上升,使全球传染病防治进入新的阶段。 我国建国以来,在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也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即基本 上控制并消除严重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过去50多年中国已经消除或基本消灭了鼠疫、霍乱、疟疾、天花、回归病、黑热病等,有效地控制了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 伤寒、血吸虫病和布鲁氏菌病等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从总体上看,各类传染病在 我国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人民的卫生健康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近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 展、人员流动急剧增加和人群行为及观念的巨大变化,也导致我国传染病疾病谱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经性传播的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上升,如梅毒、淋病、布鲁氏菌病等。 同时,艾滋病、人禽流感、肺结核等新发和复燃的疾病,也给我国人群健康带来威胁。 上海市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市民总体健康指标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主要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包括天花、白喉、日本血吸虫病、脊髓 灰质炎、鼠疫、森林脑炎、回归热、恙虫病、黑热病、炭疽、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等12 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被消灭(表1);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百日咳、流脑、乙脑、狂犬 病、麻疹、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也基本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步下降并保持低 4 发病水平(图1);传染病从本市居民死因顺位第1位下降到了的第8位。 病 种 消灭或末例发生的年份 鼠疫 解放后无病例发生 森林脑炎 1950 天花 1951 回归热 1957 恙虫病 1964 黑热病 1966 白喉 1977 炭疽 1978 日本血吸虫病 1984 斑疹伤寒 1986 脊髓灰质炎 1987 发死6005.00病亡 4.00率率400 3.00万万112.00200//1.001100.000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 年 份 虽然各类传染病在本市的发病率均为低水平,但本市存在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第一,人群对部分传染病的免疫水平低。对本市健康人群的血清学调查结果,甲肝抗体水平 仅55%左右。第二,由于导致疾病的菌毒株变异性大,使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如流感 毒株的变异,结核耐药菌株的产生,霍乱出现新的致病菌株等。第三,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 行为的变化导致疾病。如性乱行为导致性病,生食水产品、不洁食品导致的疾病等。因此, 针对重点传染病控制在本市仍需加强。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及终止的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构成。不同的病原体, 其侵袭人体的途径各异以及危害的人群都可能不同。除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着3 个决定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关键环节外,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还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 1、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5 当流行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 (1)传染源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Reservoir)是指受感染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成 为传染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 能排出病原体;? 排出的病原体可使易感人群受感染。 (2)传播途径 传染病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途径。主要包括: ? 经消化道传播:粪便?水、食物、蝇、接触?口;? 经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尘埃? 呼吸道;? 经血液传播:血液?昆虫、输血、注射?血液;? 经皮肤传播:分泌物、排泄物?水、土壤、用具?皮肤、粘膜;? 垂 直传播:母体?胎盘、产程污染、哺乳?婴儿。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是指人群对某病原体容易感染的程度,与对该病 原体的人群免疫力(Herd immunity)密切相关,人群免疫力高则对该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 的抵抗力高。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条件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壤,动植物分布及其变化等。 (2)社会条件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社会条件包括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文化、人口密度、 个人卫生、风俗习惯、职业等。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影响其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互作用的过程。 自然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社会条件 3、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几个概念与意义 (1)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 生,这样的发病强度叫做散发(sporadic)。确定散发应参照当地前三年该病的发病率水平 而定,在未明显超过既往的一般水平即可成为散发。某些疾病因在当地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 6 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出现散发。以隐性感染为主、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和某些 长潜伏期的疾病也可出现散发。 (2)流行 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为流行(epidemic)。流行 和散发是相对的概念,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时期及不同地点等具体情况而定。有些传染病 流行时显性病例可能不多,而实际的感染率却很高,隐性感染占感染者的大多数,称为隐性 流行。 (3)大流行 某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期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 时称为大流行(pandemic)。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 4、传染病疫源地的概念与意义 (1)疫源地 疫源地是指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根据大小分为:疫点,即单个或较小 疫源地;疫区:若干疫源地连成片;疫源地范围取决于活动的范围和周围人群的易感性。如 疟疾、乙脑的疫源地为蚊媒的飞程半径,可达数公里;而一般呼吸道病及疫源地为一户或一 场所。 (2)自然疫源地 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不需人类参与也可通过媒介(绝大多数是吸血节肢 动物)感染野生脊椎动物的病原体造成流行,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这种现象称 为自然疫源性。存在自然疫源性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3)疫源地消灭具备的条件 当疫源地传染源不存在、传染源排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彻底消灭、接触者渡过了最长潜 伏期而未发生新病例时,该疫源地就消除了。 流行病学上一般通过对疾病发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及人间分布形态来描述疾病的流 行特征,一种传染病,由于其流行环节的差异,其流行过程会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流 行特征。 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食物 升、降快 无明显差异 与治病食物分布 爆发多见 持续时间 范围一致 短夏秋多见 饮水 升、降较快 与污染水源供应无明显差异 爆发或流行 持续时间稍长 范围一致 夏秋多见 空气 升、降快 传染源周围的人儿童多见 爆发或流行 持续时间短 为主 其它无明显差别 7 冬春多见 接触 升、降较慢 传染源周围的人 可有差别 散发 持续时间较长 可有聚集 无明显季节性 1、时间分布 时间是研究疾病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传染病的时间分布分为下列4种类型: (1)短期波动 也称时点流行或爆发。指在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常见因食物或水源 被污染而发生的食物中毒、伤寒等。多因许多人在短期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发病高峰 与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基本一致,故可从发病高峰推算出暴露时间,从而找出某病短期波动的 原因。 短期波动与爆发的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2)季节性 有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疾病呈现季节性 变化的原因很复杂,受各种气候条件、媒介昆虫、人群的风俗习惯、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 但许多现象尚未得到确切解释。 传染病的季节性表现得较明显。例如在我国北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严格的季节性,仅 发病于5-11月,高峰在7-9月。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季节性高峰为夏秋季。呼 吸道传染病季节性高峰一般多在冬春季。例如在我国北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高峰在 1-4月。 (3)周期性 某些传染病相隔若干年发生一次流行,并且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呈现周期性流行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例如流行性感冒从历史上看,一般每隔 10-15年流行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约7-9年流行一次。周期性是可以改变和消灭的。例 如,麻疹疫苗推广前,在大、中城市几乎隔一年发生一次流行。自1965年推广麻疹疫苗接种后,我国的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周期性已不存在。 (4)长期变动 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疾病的 感染类型、病原体种类及宿主随着人类生活条件改变、医疗技术进步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 生显著变化。例如,猩红热在1750-1800年间,是严重的传染病,以后转为缓和,至1840年又变为凶恶之病,其死亡率是近年的数百倍。近百余年来,世界各地猩红热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均明显下降,临床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所占的比重增多。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特别是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2、空间分布 疾病的发生经常受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形成疾病地区分布差异 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人群的风俗习惯和卫生水平 等因素,均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至目前为止,许多疾病的地区分布尚缺乏满意的解释。 (1)疾病在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分布 8 疾病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不同,其发病率、死亡率等常有很大差别。例如黄热病的分布与 埃及伊蚊的分布一致,主要流行于南美洲和非洲。 疾病在同一国家内的分布也有差别。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热气候带,多种 民族,许多疾病的分布差别很大。 (2)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人口多,居住密度大,交通拥挤,流动人口量大,人们的交往频繁,因此,呼吸道 传染病容易传播。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病经常在大、中城市流行。国内外的研究 表明,城市肺癌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城市工业发达,空气污染严重,因此,除吸 烟因素外,空气污染很可能是导致城市肺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农村人口密度低,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肠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感染率比 城市居民高。 3、人间分布 (1)年龄 在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大多数疾病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病不同。 婴幼儿易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些具有大量隐性感染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等,在儿童中发病率高,成人中少见;有些疾病的发病率则随年龄增高而升高, 如肺结核;病原体种类较多且又易发生变异的传染病,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多无差异,如流行 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等。 (2)性别 许多疾病存在着性别分布差异。性别差异主要由于与致病因素接触的机会不同所致。例 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往往男性高于女性,是因为农村男性参加农田劳动多,接触疫 水机会较多的缘故。 (3)职业 人们暴露于不同的职业环境中,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与职业有关。如皮毛加工人员、畜牧 工作人员易患炭疽、布氏杆菌病;野鼠型出血热多见于农民及野外工作者。 (4)民族和种族 疾病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中发生的种类和频率不同,其影响因素较多,如遗传因素、自然 地理、气候条件、风俗和生活习惯等。一些传染病病原体对不同人种的侵袭力有差异。 (5)家庭 家庭成员间接触最密切。因此,某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在家庭中易于 传播。某些恶性肿瘤及有些遗传病常呈现家庭聚集性。 (6)行为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公认,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可导致 许多疾病,其中也包括传染病,性病、艾滋病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9 传染病防治就是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坚 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治法》和各项重大疾病防治 措施的落实,有效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将发病率控制在较 低水平,防止疫情扩散,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是控制各类疾病传播流行的根本措施。防治结合,要坚持一手抓预防措施的 落实,一手抓病人的治疗管理。综合治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与传染病流行有关的因素很 复杂,任何单一的措施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均需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等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各种措施互相补充才能收到更大效果。 2、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政府的组织领导是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证。传染病防治是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 各级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防治传染病的良好社会氛围。 3、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法制和科学是做好传染病防治的根本保证。要提高依法防治意识,加强对《传染病防治 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保证防治工作有序开展。要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用科学方法积 极预防,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防治水平和效果。 4.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因地制宜,针对传染病传播与流行不同的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案和措施。降低感染 率,发病率,防止大的暴发流行。 根据传染病所具有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通过有效阻断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三个基 本环节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病例报告和监测 各级医疗机构应提高发现传染病的能力,加强对发热、肠道等专科门诊的管理,加强病 原检索,切实做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为尽早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提供基础和 保障。建立和完善本区疾病监测网络,要加强对环境、食品、水源、重点人群、媒介、人群 抗体水平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分析和预测疾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 势,为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技术方案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传染源控制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应立即按规定采取隔离、及时规范治疗等防治措施,同时加强现症 病人的管理。对于传染病的接触者,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来自疫区的人群、某些职业人 群等都应定期普查、检疫,及早发现病原体携带者,发现后需登记、随访和治疗。并应对接 触传染病病人的易感者进行检疫(医学观察或留验)。对动物传染源采取杀灭、隔离治疗、 预防接种、处理好排泄物等措施。 10 2、针对传染途径的措施 (1)呼吸道传染病 应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隔离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同时做好疫源地终末消毒。 (2)肠道传染病 防止“病从口入”,做好饮用水消毒、安全供水,做好厨房、食堂与厕所卫生,粪便和 垃圾的无害处理,消灭四害,保持室内外卫生;提倡和实行分餐或用公筷、公勺,公用食具 应餐餐消毒,经消毒的食具应防止再污染;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 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3)血液传播传染病 严格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可靠,不受污染。对进口血制品严格把关,供血者及血源 要绝对健康。采血、输血及其血液、血液制品的储存均应进行严格检验,注射器实行一人一 针一管制,献血员要经过严格体检。所用的一切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注意做好浴池、 旅馆、游泳池、理发店等的消毒工作。防止与他人共用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牙刷、 剃刀。 (4)性传播疾病 检点约束性行为,切忌不正当的性行为,避免性乱交。特别要防止与性传播疾病患者发 生性关系。应采取安全性预防措施,如使用避孕套;防止使用性病患者污染过的毛巾、便器, 不与他人共用洗涤外阴的浴盆、浴巾等物,对性病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要进行妥 善消毒处理。多种性病可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预防的关键是孕前彻底治愈性病。 (5)媒介生物传播疾病 加强媒介防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蚊虫鼠孳生地,灭蚊灭鼠灭蚤, 减少人接触。在出现突发疫情时,采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措施,降低蚊虫鼠媒密度,减 少人群感染。 3、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1)疫苗接种 高危人群应急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为易感者提供及时的保护抗体。同时可采取预防性 服药措施。 (2)健康教育 根据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各种传染病发生的季节性,适时地采 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卫生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市民防病意 识,提高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自我防护和主动参与预防控制工作的意识。 (3)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性和心理治疗性的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行为的一系列过 程。其目标是提高目标人群传染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改变高危行为和求医行为,做 到早诊断,及时规范治疗,减少疾病传播。如在加强艾滋病的防治中采取的干预措施有行为 改变知识教育、自愿咨询检测、安全套推广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母婴阻断、针具交换项 11 目、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 2004年开始,我国法定管理传染病全面实行网络直报。由于报告方式的便捷,以及修 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传染病报告管理得到加强,疫情报告及 时性明显提高。200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传染病防治法》建立了一条预防为主的防线。法定传染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 1、法定传染病防治预防为主 新闻媒体要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内的儿 童预防接种实行免费,从而实现早预防。早发现的主要渠道是传染病监测。早预警是对预测 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发出警告。早准备的关键是在传染病防治、控制预案启动前, 做好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质和技术储备。加强对早期发现的散发传染 病病人的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扩散,强化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监测、防止医院内感染等 方面的责任。 2、政府是搭建防控体系主角 政府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职责。政府承担这三大体系建设, 有利于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宏观指导。传染病防治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单靠卫生部 门难以启动和运转,这就需要政府来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体系。传染病防治体现的是国家对 卫生活动中的特定领域实行干预的法律机制,采取授权传染病防治机构以技术方式实施干 预,既能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公共卫生利益的目的,又可避免政府直接干预所带来的弊端。 3、疾控、医疗机构职责法定化 疾控机构负责传染病计划方案、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检测、实施免疫、健康 教育、指导培训和研究评价等工作。医疗机构负责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 区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 点,并根据各级各类专业机构、各级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分别规定严格控制 疫情扩散的各种措施。 4、疫情报告、信息渠道多样化 建立平战结合疫情报告通报体系,实现疫情信息共享。完善传染病的疫情报告、通报和 公布制度。 5、疫情控制 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对本单位内 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疾控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接到报告,应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疫点疫区进行 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指导下级疾控机构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组织 指导有关单位对疫情的处理。 6、防控措施实行法律救济,强化传染病防治保障措施 将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县级以上政府负责传染病预 防、控制和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12 1、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概况 近30年来,全球新发现的病原体及相关传染病近40种,其中在国内出现流行的已有十多种,它们是SARS、艾滋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O139霍乱、空肠弯曲菌肠炎、莱姆病、丙型肝炎、戊型肝炎、汉坦病毒病、B组轮状病毒腹泻、禽流感和巴尔通体感染等。 这些新发传染病有的尚未列入法定传染病,其中有些陌生,警惕不足。 2、新发传染病的原因 目前认为,新病原的出现存在社会和生物学因素。如对艾滋病来源的研究发现,非洲的 一些国家有捕猎黑猩猩而后食用的习惯,因食肉而被感染。黑猩猩的病毒(SIV)与人艾滋病病毒(HIV)有很高的同源性,经演变重组传染给人。新发传染病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是 分不开的。后者包括开垦新农田、交通发达、城市化、卫生条件差、气候变暖、森林再造等 都增加了新发传染病的传播。 3、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 难于预测,缺乏认识,一旦发现,时间紧迫,拖延措施,可导致迅速传播,造成死 亡,而首先地点不一定在农村,如SARS; ? 危害性大:导致社会经济和社会心理发生重大变化,如艾滋病; ? 涉及范围大:影响一个地区或一些国家,如禽流感; ? 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如某疫苗接种率下降,造成某病暴发; ? 生物恐怖所致的生物战剂的可能性,如炭疽。 目前,我国应对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传染病的主要策略是降低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 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建立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监测识别能力,开展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 做好技术和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突发急性传染病 防控工作的开展。 德国著名医学家魏尔啸指出:“流行病的发生既有生物学因素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疾病流行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和文化在某段时间内失调的 现象。”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 它不仅对患者个体健康产生危害,如经传 播,还会危害人群健康,因此,它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防治 也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而是公共卫生的一部分,需要不同职能和类型的机构共同参 与才能实现。 传染病监测、病人的医疗救治,传染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阻断和易感人群的保护,是 传染病防治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这几个环节往往都是同时启动,协调运 转,从而有效的控制传染病传播。传染病是不会根据人的主观意愿,按照人为划分的地域、 部门发生和局限。相反,传染病经常是随着人、物的流动而远距离、跨越式的传播,造成跨 县、跨省、跨国家甚至跨洲的传播和流行。尤其是当今世界在快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条件 下,人和物的流动速度和频率都大大加快。SARS就是在短时间内远距离、跨越式传播和蔓 13 延的。因此,建立覆盖监测、救治、控制、预防各环节的,多层次、多部门、跨地区的传染 病防治网络,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互通信息、共享技术和人力资源、 联防联控的机制非常重要。 传染病防治网络架构主要由监测防制网络和救治网络组成。但只有业务纵向的维度还不 够。传染病防治网络应该是由多部门、多层次组成的多维度的立体网络。这样才能发挥整体 作用。传染病防治的各个环节,由多个层次组成。上下层次紧密结合,统一行动;在传染病 防治的各个环节之间,有各部门参与,环环相扣,协调配合,相互联动。如果某一个环节薄 弱或缺失,不仅是这个环节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还会削弱其他环节作用的发挥,影响整体效 果。如果部门间不能协调联动,或者顾此失彼,势必使网络的整体性受到严重破坏,其功能 不能正常发挥。 1、传染病防治网络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按照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的能级划分,我国的传染病防治网络架构自下而上由村、乡、县、市、 省、中央六级组成,基层组织是网络的基础,是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的载体。 建设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重点是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 计划免疫、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应急救治等服务网络,并与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互 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置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规定,“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 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划分,我国已经形成了传染病防制(监测、控制、预防)网 络和传染病救治两大网络。 2、传染病预防控制网络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传染病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医疗职责的机构和个人 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从2004年我国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个案信息的网络直报, 到2007 年底,网络覆盖了所有的疾控机构,95%的县及以上医院和71%的乡镇卫生院。这对及时发 现疫情,动态监控传染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传染病防治工作发展的要求,我国陆续开始对一些重点传染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 长期系统的监测。几十年来,我国的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不断深入、完善,尤其是非典以后, 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对鼠疫、霍乱、艾滋病、结核、 乙肝、麻疹等23种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对鼠、蚊、蝇、钉螺的病媒生物 监测;死亡流行病学监测;接种率、抗体水平、冷链运转等免疫规划工作的过程和效果监测; 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健康相关因素监测;医院感染监测等网络。通过这些监测网络分布在全 国各省、市、县、乡(社区)监测点,长期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了监测资料,动态的了解和掌 握了这些疾病的分布、影响分布的因素及其规律,指导改进了防治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 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4 几十年来,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无论在工作网络的建立健全,还是在工作内容的深入和 扩展,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由国家、省、市、县疾控机构和乡村(社区)基层 医疗卫生组织为载体的预防接种网络体系,依靠这个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转,使我国成功实现 了消灭天花、“三个85%”、达到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和大幅度减少白喉、百日咳、麻疹、 新生儿破伤风等疫苗针对的传染病。2008年,我国还将甲肝、流脑、乙脑、腮腺炎等疾病 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 3、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传染病救治工作网络,已初步形成以传染病专科医院、 防治机构、传染病科、传染病门诊、传染病病房、急救中心等传染病救治网络。尤其是非典 之后,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健全和改善了传染病专科医院和传染病病房,这对于及时发现、 诊断传染病病人,起到隔离传染源,防止传染病扩散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还就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等病的治疗,实施了一系列的专门政策,包括 建立专门治疗、随访的网络,“免费的结核病DOTS治疗”“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晚期血吸虫免费救治”等传染病的特殊减免政策。极大地减轻、根除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街道办事处是区、县(市) 政府在街道的下设机构,对本街道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全面负责。为利于统一街道的卫生管理组织协调,街道应设立社区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街道各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公益性卫生服务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的配合处置。各社区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应吸收社区卫生单位加入,真正形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性组织,切实负起对社区内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保健、计划生育等卫生工作 的组织实施责任。 基层疾控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科(室),明确专门的人员,负责对街道、社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信息收集和检查监督。 街道社区卫生管理部门,应确定疾病预防控制的专职干部和人员,在卫生业务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督促各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专门科室,配置专门人员,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完成以下传染病防治任务。 1、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甲、乙、丙类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疾病的报告,幼托机构意外事故报告,群体 性疾病和不明原因死亡报告,疫苗接种率、免疫接种不良事件报告。 2、传染病防治 (1)免疫规划工作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与管理,预防接种证、卡、簿管理,生物制品及其冷 链管理,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管理及应急处理,应急接种与强化免疫;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的接种,免疫可预防疾病管理,免疫规划咨询。 (2)结核病防治 15 结核病病人筛查、转诊、报告,对可疑病人追踪落实,结核病人全程督导管理(DOTS), 菌阳病人接触者管理。 (3)艾滋病及性病防治 社区性病咨询,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咨询、关怀、随访等社区管理。 (4)其他传染病防治 重点职业人群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病人访视及疫点处理,传染病漏报调查和自查,麻风 病病人社区随访。 (5)寄生虫病防治 郊区血防与钉螺查灭工作,血吸虫病病人随访,疟疾诊治和预防,丝虫病防治。 (6)消毒管理 传染病病家随时与终末消毒,留家传染病病人消毒指导,家庭消毒知识教育及措施指导, 辖区内学校、厂矿等单位消毒隔离管理、社区消毒指导。 (7)病媒管理 对公共场所、单位、家庭进行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指导和评估、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疫点处 理和 3、社区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 做好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外来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工作,体现了政 府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包括重大传染病预防控 制、免疫规划、外来人员“三病”检疫与管理(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饮水卫生、健 康教育和工作、生活区不明原因病媒生物种群、数量异常情况的处理。 县(区) 基层政府应当对辖区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定出主要指标,纳入其社会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街道和社区卫生组织建立责、权、利相结 合的工作机制,以充分发挥基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组织的骨干作用。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组织街道、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 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断增长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 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街道卫生管理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 组织制定具体的工作业务指标,建立传染病防治相关信息收集报告,预防接种、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易传播疾病场所检查等日常性工作制度。要定期深入社区居委、单位进行传 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街道对各社区居委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建立信息报告、工作检查、定期会议等工 作制度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各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也应对社区内的卫生服务站点及企事业 单位建立有具体责任目标的日常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在我国,对外来人口的定义一般是按照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即:居住本地,户口不在 本县或者本市市区,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1982与1990年为一年以上)的人口。外来人口与迁移人口(Mobil Population)接近。 16 对于流动人口(Floating Population),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定义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 前往他地居住或工作,并在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时往返的人群。由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 使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有很明显的共同特征,居住他地的外来人口,也呈现较为频繁的流动 性。 1、我国外来人口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改革,流动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资料显 示,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2135万,到1997年上升到3727.5万,2000年4252万,到2005年,全国已有流动人口4779万,比1990年上升了223.8%。 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力需求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流动人口成为城市发展和 运行的不可缺少部分。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间, 地区和地区间经济和文化差异较大,形成了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经济不够发达地域向 发达地区流动的主要趋势(表1),形成这种人口流向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城市经的快速发展 需要更多地生产力补充城市人口生产力不足,二是由于城乡差别以及地域间差别形成的吸引 力,第三,农村体制改革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流动模式导致目前流动人口总体无论在 经济水平还是文化观念等方面都落后于城市居民,由此给城市带来了包括治安、计划生育、 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1 1 % 1990 1997 1990 1997 东部:南方-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浙江 上海 江苏 745.22 2041.90 34.90 54.78 北方- 山东 河北 北京 天津 辽宁 304.97 501.10 14.28 13.44 中部:中南- 河南 湖北 胡南 安徽 江西 386.78 403.10 18.11 10.81 中北- 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山西 311.54 300.40 14.59 8.06 西部:西南-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224.57 285.10 10.52 7.65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162.28 195.80 7.60 5.25 1、 人口学特征 (1)以年轻人为主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占30.43%,25-35岁占35.86%,35-45岁占25.54%,45岁以上仅占8.17%。男性64.66%,女性35.34%。从婚姻状况看,已婚61.82%。为婚36.51%。 (2)文化程度较低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占2.57%,小学文化程度12.74%,初中文化程度52.04%,高中文化程度26.6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98%。 2、居住分异特征 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地类型一般可分为居民户、宿舍工棚、招待所、租借房屋(包括公房和私房) 、自搭房、自购房、水上船只和其他(集贸市场、车站码头、医院等。)据调查,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 7.88%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 从暂住地的空间分布看, 从市中心区到郊区农村一线, 以城郊结合部为最多, 向两侧17 急剧减少,且从发展趋势看,城郊结合部集聚强度有所增强, 如此的分布格局, 与城郊结合部生存资料廉价、生存手段相对较多、对外交通便捷、管理疏松密切相关, 尤其是这些地区“丰富”的房屋资源和低廉的房价使外来流动人口获得最基本的居所成为可能。根据1997 年的调查, 边缘街道以租借房屋为暂住方式的外来流动人口占44.4 % , 且以租借私房占绝对多数。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利用管理上的盲区如长期搁置的地皮等,以业缘、地缘为纽带集聚而成小型的聚居区,如上海的虹桥西等,成为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中的新问题。可见外来流动 人口在区域分布上又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 3、迁流原因与就业特征 外来人口到城市的主要原因经济,大部分的外来人口离开家乡都是为了打工挣钱,因此, 在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就业率往往较当地居民高。 为了保证就业,外来人口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一般以服务业为主。如各类服务员、生 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 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男性从事的职 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女性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 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 工作环境方面,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和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不高的问题。据调查,进 城务工的外来人口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外来人口的到的工资待遇往往较当地居民低,而且单位与外来人口签订正式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的 比例也较低,缺乏基本的劳动保障。 4、滞留更替特征 随着外来流动人口总量的扩张,外来人口在城市的滞留时间也趋于延长。很多外来人口 从改革开放初期即外出,除了每年春节等假期返乡探亲外,长期居住在工作的城市,直到年 老体弱才回乡,同时,农村成长的新一代又流动到城市。既有长期滞留,又有更新交替。 5、文化心理特征 流动人口群体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即其主导文化仍是农业文明,但受城市文明影响和冲击,外来人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已带有一部分城市文明的特征。但由于城乡隔离的体制 因素,使得外来人口社会地位不稳定,与城市社会的联系与互动较弱,具有边缘群体特征。此外,从人口学特征分析,大部分流动人口正处在一个既朝气蓬勃、奋发进取,内聚力十分强烈, 但又冲动莽撞, 甚至偏激, 缺乏主见,自制能力较差的成长阶段,旺盛的创造欲望可为社会生产巨大的财富, 但较低的文化素养和消极的处世态度又容易造成行为失范,影响社会安定。 2、上海市外来人口特点 目前上海市外来人口估计数有600多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居住满半年以上的人员)约有400多万,另有200万外来流动人口。上海市外来人口的特点主要有: 1、人口数量和分布 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稳中有降。从2003年起,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开始向周边扩散, 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总量从2003年末的130万人下降为2005年末的126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8 从102万人下降为97.6万人。 远郊区及崇明县外来人口总量增长趋快。2005年末,远郊区及崇明县的外来人口总量 已达161.38万人,比2003年增加52.56万人,年均增长26万余人。浦东、闵行、宝山和 嘉定四区外来人口总量超过全市外来人口总量的半数。2005年末,浦东、闵行、宝山和嘉 定四区的外来人口总量为294万人,同2003年比较,增加34万余人,年均增长1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达224.27万人,增加23.23万人。上海市过半外来常住人口由这4区吸纳。 2、年龄及文化程度 外来人口年龄构成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5-29岁组占45%,30-44岁组占33%。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上海市外来人口中大专生的比例为3.7%,而上海市常住人口为1.09%,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大的20-24岁,25-29岁,30-34岁人群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分别占79.9%、84.9%和88.4%,而上海市常住人口这3个年龄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分别为 47.6%、59.8%和65.4%。 3、职业分布 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上海市外来人口从事的职业为工厂打工者19.99%,餐饮服务业11.41%,建筑装潢业7.98%,公司职员7.55%,13.38%无职业。 4、居住时间 上海市1997 年流动人口调查得到的外来流动人口平均已在沪居住时间为877 天, 比1993 年调查数据高422天。在1997 年全市流入人口中, 三分之一的人已在本市居住了一 至五年, 五年以上长期居住的人口已占15.2 % ,约有42 万人,几乎是1993 年的2.5倍;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外来人口来沪的平均时间为4.69年,其中来沪超过半年的占 91.21%。 由于大部分外来人口是青壮年,因此就个体的健康而言,似乎外来人口的健康状况不错。 然而,随着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健康的概念和内涵都发生了 变化。按照新的健康观, 外来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城市提供给他们的政策环境决定了 该人群仍存在着很多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传染病、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心 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 很多城市的调查表明,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率较当地居民高。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我国很多急慢性传染病曾被消灭或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来城市里诸如血吸虫病、疟 疾、结核、STD 等传染病却死灰复燃甚至卷土重来,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的频繁、快速的流动,外来人口对传染病在城市的传播和流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方面,由于外来人口中传染病人的流动,作为传染源将疾病在更大的范围传播,使得某些在 一定区域内已经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另一方面,由于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卫生知识缺乏, 不良的居住和饮食的卫生条件以及疫苗接种率低下使外来人口成为人群中传染病的易感者, 被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造成传染病发病上升。 在本市,由于外来流动人员流动性大(在本市居住不满一年的约占50%左右,居住地相对固定的比例很低),居住条件差(20%居住在宿舍、工棚,63.9%居住在租赁房屋,不少租赁 房屋为本市居民所淘汰的住房),饮食、饮水等基本卫生条件均得不到保障;外来流动人员 的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卫生意识薄弱,自我防护意识差,免疫水平低,部分又来自于疾病 19 高发地区,导致外来流动人员的各类传染病发病数较高,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员,部分疾 病如结核病、麻疹、性病等,外来流动人员的发病率要远高于本市人员。外来流动人员的发 病还会给本市居民带来影响,如肺结核病人因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增加耐药性,也会传播给本 市居民;外来流动人员的进入也可能给本市带来一些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等。 1、卫生保健体系及网络 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输入地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要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 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 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增加公共财政支出,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 公共服务体系” 要求,外来人口应该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在城市,包括疾病预防、 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全面建立,以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为网底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也逐渐完善,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区县、社区疾病预防 控制工作网络,在做好本市居民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属地化原则,保证卫生保健服 务的公平性,以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工作,以外来人员集聚地、集体用工单位、民工子弟学校 等为重点地区,结合外来人口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将外来人员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本市卫 生防病工作范围,是做好外来人口卫生保健服务,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 2、卫生保健服务模式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外来人员卫生防病工作的综合协调管理。发改委、公安、房地、 计生等部门按照自身职责,负责外来人口的各项业务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卫生业务机构 负责制定辖区外来人员卫生防病工作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 量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各项卫生防病任务的具体落实。 人口迁流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外来人口必然会成为城市常驻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政府的公共服务逐渐从针对户籍居民转向针对常驻人口,外来人口作为常驻人 口的一部分,和户籍居民一样,应当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包括传染病防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政府提供的“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 免疫规划、‘三病’检疫与管理(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饮 水卫生、健康教育、意外伤害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重点精神性疾病管理等危及公共安全 事件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等卫生保健项目的实施,为了使外来人口能够及时 享受到这些服务,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针对外来人口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抓住 重点环节,保证措施到位是关键。 外来人口的较大流动性是外来人口卫生保健面临的最大问题,及时动态掌握社区中外来 人口的数量、构成等基本情况,使做好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人口办公室的综 合管理职能,建立外来人员综合协管员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利用各种资源及时了解和掌 握本社区外来人员的数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做好本社区外来人员基本情况建档,尤其是 针对外来儿童基本情况的建档。 20 预防接种是传染病防治的关键。针对外来人口的特点,多途径掌握接种对象,利用多种 免疫手段提高接种率,落实多项措施确保消除免疫空白点。建立外来人口儿童摸底登记报告 制度,每月一次了解外来儿童的基本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每月一次上门调查核实,主动 搜索发现外来儿童,及时掌握儿童漏建卡及了解接种情况。以常规免疫为基础,做好查漏补 种、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控制外来人口免疫可预防传染病的传入和暴发,一旦发现疫情, 及时报告,及时疫点处理,尽可能扩大应急接种的范围。 结合外来人口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在辖区内外来人口集聚的场所,开展传染 病知识、个人预防传染病措施、饮食饮水卫生、性病艾滋病防治和性健康、妇女儿童保健、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和社会公德及卫生法规教育。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2002年11月最早出现在中国广东省的南部,直到2003 年2月才引起世人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SARS)。2003年SARS曾在我国的北京、广东、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 加拿大等国发生大规模流行,并涉及亚、美、欧洲多个国家。2003年全球累计发生病例8000 多例,其中我国大陆5327例。上海市2003年发现8例SARS病例,其中本市居民2例,外 来人口6例。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 患者:SARS患者是最主要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具有传染性;一般 在发病第2周最具传播力,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 嗽、出现ARDS时传染性较强。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 ? 隐性感染:SARS病毒感染以显性感染为主,存在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患者,并可能 有隐性感染者,较少见。 ? 动物传染源:目前SARS病毒来源于动物的说法尚缺乏有力的证据。 (2)传播途径 ?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 飞沫,这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 ? 气溶胶传播:易感者在未与SARS患者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悬浮在空气 中含有SARS病毒的气溶胶所感染。 ? 接触传播: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 物品,SARS可以经口、鼻、眼黏膜侵入人体而造成传播。 ? 目前尚不能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性;尚无经过血液途径、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 行病学证据,但在预防中不可掉以轻心。影响传播的因素很多,其中接触密切是最主要的因 素。 21 (3)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SARS症状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是SARS的高危险人群。感染SARS病原后,可以产生体液免疫。 2、预防控制 传染源的管理应该争取作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接到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追踪调查病 例的密切接触者。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SARS的主要防控策略是严控果子狸等野生动物的流通和食用,加强不明原 因肺炎监测和野生动物病毒监测,及早发现疫情,严防播散。 肺结核(Tuberculosis of Lung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十余年 来由于人口流动、艾滋病流行、耐药菌的播散以及对结核病控制的忽略等因素,使结核病再 次流行,目前估计全球被结核菌感染的人口达20亿以上,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每年新发生病例800~1000万,死于结核病的人数为200多万。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上海市从90年代报告肺结核以来,发病较平稳,没有明显上升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由于肺结核在全球和我国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 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仍需进一步控制疾病的发生。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肺结核病人,长期排菌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据估计,如果不治疗,活 动性结核病人每年可感染10~15个健康人,其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经飞沫及尘埃传播,病人将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 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 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 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 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 (3)易感人群 人们普遍对结核杆菌易感,但感染后是否发病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的关系。 (4)流行特征 在绝大多数人群未受感染处于低免疫状态的情况下,一旦传染源进入可迅速引起暴发流 行,造成结核严重的流行。从年龄看,主要集中于青年和老年人,由于传染源的控制和卡介 苗接种使婴幼儿结核明显降低,青年也有一定减少,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高,在青年病人中 女性常多于男性。我国结核感染率高,约5.5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结核患病率高,患病率 下降缓慢。目前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位于死因的第九位。结核病死亡仍是各种传 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总和的2倍。全国80%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中西部地 22 区。肺结核病人的耐药率高。 2、预防控制 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 成本/效益的疾病控制干预措施这也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实质。同时要提高人群对仓结核病的认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免疫程序。随着疫苗质量和 接种率的逐步提高,麻疹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 麻疹列为继全球开展消灭脊灰行动之后又一个拟通过免疫手段消灭的传染病。上海市自麻疹 疫苗广泛使用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目前发病在较低水平。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潜伏期末至出疹后6天内,病人的口、鼻及眼结膜的分 泌物含有麻疹病毒,并通过呼吸道排出,具有传染性,出疹后第6天即无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病人通过咳嗽、喷嚏产生的气溶胶传播麻疹病毒。 (3)易感人群 人类对麻疹普遍易感。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均患过麻疹。麻 疹疫苗广泛使用后,使易感者发生一次与自然麻疹相似的感染过程而获得免疫。 (4)流行特征 麻疹疫苗广泛使用后,流行周期不再像以往那样规律、典型、明显,由于受暴发点疫情 的影响,发病高峰可发生在任何月份。散发和暴发共存,局部暴发或流行往往决定整个地区 的麻疹发病水平,暴发常发生在局部地区,如幼托机构、小学校或易感者集中的人群。农村 为主要流行地区,但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发病增多是麻疹控制的新重点。麻疹 的隐性感染较普遍,隐性感染出现的频率随着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的逐渐升高呈先上升而后逐 渐下降的趋势。 2、预防控制 ? 麻疹最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和监测。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进 行应急接种预防麻疹。在麻疹流行前1个月,通过接种疫苗对预防麻疹有一定效果。 ? 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病人后应严格隔 离至出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时应延长至10天。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 ? 常晒被褥、衣物、玩具等,常晒太阳,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室内保持清洁。在麻疹 流行期间,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 23 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与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 年人发病亦增多。我国目前使用的A群多糖体菌苗,保护率达90%以上,有效控制了本病的流行。上海市近50年流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50年代发病率在9/10万左右,60年代中 期出现流行,发病率为434/10万,70年代后发病率下降,目前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唯一宿主是人。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开始至 发病后的10日内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患者或带菌者鼻咽部通过咳嗽、喷嚏等形式的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2 米内的接触者均可被感染。 (3)易感人群 人群易感性与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患病后可获得牢 固免疫力,再次患病罕见。15岁以下是多发年龄。 (4)流行特征 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是全球性,呈散发或流行型。全年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的11月~5月,2月~4月为高峰。脑膜炎奈瑟氏菌A群发病人数减少,但仍是优势菌群,B群以散发为主。 2、预防控制 采取以注射菌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点预防对象是易感人群。 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预防此病传播。搞好居民居住地、托儿机构、中小学校等场所 的卫生状况,减少流脑的播散。在流行前期要有计划开展几次群众性卫生运动,注意通风、 换气、勤晒衣被和儿童玩具。 在流脑散发情况下做好A群脑膜炎双球菌多糖菌苗的常规免疫。 宣传防治流脑的科普知识,增强广大群众预防流脑的意识,使病人能得到早发现、早报 告、早诊断、早隔离治疗并使疫点得到早处理。坚持做好流脑流行病学监测。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乙型(或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后者分为病后携带者和健康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牛奶与奶制品可引起传播暴发。接触病人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24 如器皿、食具、玩具和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刊等也可引起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人感染后可产生抗菌性与抗毒性两类免疫,两者均相当稳定。 也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 (4)流行特征 各地均有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各地发病高峰不同,发病率与携带率性别无差异, 10岁以下发病最多。有每3~5年或7~8年流行1次的周期,但不规律,每次流行持续数 年。 2、预防控制 病人应呼吸道隔离治疗,隔离期为6天。易感人群中的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并进行药物预防。幼托机构工作人员中的A组链球菌的带菌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接受治疗。 在当地有链球菌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避免集体活动,减少飞沫传播病原造成感染的机 会。改善环境卫生和注意个人卫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甲、乙、 丙三型,由于甲型容易发生变异,它引起的流感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乙型常引起暴发,丙 型则多引起小儿散发。流感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健康及劳动生产力有很大 影响,而且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很大,常因导致并发症而死亡。另外由于流感 病毒抗原性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因此流行常具有周期性、并容易迅速导致世界 性大流行。目前,流感是我国重点监测疾病,WHO(2002)也敦促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 流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典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一般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隐性感染及 病毒携带者带病毒的时间较短,也起传染源作用。动物如禽类、猪等可作为主要贮存宿主和 中间宿主。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随说话、打喷嚏或咳嗽喷出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其 传染性可保持30分钟。也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毛巾等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男女没有差别。新生儿易感性高,感染后症状重,病死率高。人 患流感1周后可查出抗体,2~3周达高峰,一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 (4)流行特征 由于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快,病程短,在人群缺乏免疫时,容易形成突然暴发,迅速传 25 播,广泛流行。流感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地区分布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度、 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态和预防控制措施有关。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 北方多在冬、春季流行,南方多在夏秋季流行。以5~20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 差别不大。 2、预防控制 流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防制流感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目的,防制措施 的重点是疫情监测。 早期隔离病人,对症治疗病人和预防合并症: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病人是最重要的 措施,对病人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讲究卫生,保持室内流通;对易感人群采取相对隔离措施;做好 消毒工作。在流感流行时,出门戴口罩,尽量减少到集体场所,减少相互接触的机会。 疫苗免疫。疫苗注射的主要对象是患重流感危险的人及某些特殊人群。 霍乱(Cholera)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Vibrato Cholera)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进入90年代后,随着O139的出现,全 球霍乱流行趋势更趋严峻。上海历史上有三次大的霍乱暴发流行,分别是1962~1963年、1979~1980年、1994年,涉及病例数分别为3993例、7631例、2672例,发病率最高达到41.79/10万。上海市自50年代以来,霍乱发病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全年共报告霍乱3例,发病率为0.02/10万,无死亡病例。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霍乱是人类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 病人: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 ? 带菌者:指虽无临床表现但粪便中能排出霍乱弧菌的人。包括潜伏期带菌者、病后 带菌者(分恢复期带菌和慢性带菌)和健康带菌者等多种情况。 (2)传播途径 霍乱属于粪-口传播的疾病,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携带等方式,可使粪便中 的病原得以进入人体胃肠道。一般情况下,经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也是霍乱多分布 在沿海、江河入海口和内陆盐碱水源地区的重要原因。水源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经水传 播有经饮用水传播和经水间接传播两种类型。经食物传播亦是重要传播方式。各种食品,尤 以水(海)产品、肉类等动物性食品最为常见。因聚餐而引起食物型暴发,是近年国内特别 是某些内陆地区霍乱流行的重要形式之一。接触传播和经苍蝇传播常见于人员密集或卫生条 件差的地区。 (3)易感人群 各类人群对霍乱普遍易感,由于各人的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力不同,发病率可有明显差 26 异。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由胃酸屏障形成,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由既往感染或人工接种菌苗形 成。感染霍乱后可有较持久和牢固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 ? 地区分布:霍乱的地区分布以沿海分布为主,尤以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江河两岸及水 网地带为好发地区;可以传入内陆、高原和山区,甚至沙漠地带;盐碱地区发病率高于非盐 碱地区,沿海沿江地区发病率高于内陆平原。 ? 季节分布:霍乱发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升高。我国流行季节 一般在5~11月,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 人群分布:各年龄组普遍易感,但由于免疫水平和感染机会不同,不同年龄组的发 病率有所差异。一般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由于不同职业人群受染机会、生活卫生水平 不同,发病率有一定差异,通常以渔船民、农民发病居多。 ? 扩散方式:近程传播指疫情向毗邻地区扩散,主要是通过水源等外环境污染和人员 交流、食品购销等途径实现。远程传播指疫情从某地越过若干未发病地区向远处扩散,通常 由带菌者、轻型病人、食品污染、交通工具污染而实现。 2、预防控制 (1) 坚持积极防治、综合措施的基本要求。以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是水与食物为主导的 综合性防制措施。 (2) 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治标,一般是指临时性应急措施;治本,则指从根本上解决霍乱问题的永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蝇);二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 (3) 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 (4)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腹泻病门诊, 及时发现和处理霍乱患者。使当地出现的霍乱病 例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和就地处理。 (5) 设立有一定代表性的霍乱监测点,有计划地定时、定点、定量地开展对腹泻病人、 外环境和食品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反馈信息, 指导防治。 (6) 在疫点处理上遵循“早、小、严、实”的原则。 (7) 不断完善和强化国境卫生检疫,严防霍乱自国门传入或传出。 (8) 鼓励与防治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如灵敏、快速且易于在现场使用的实验诊断 技术、高效安全的口服减毒活菌苗或灭活菌苗、病原体变异与越冬方式、地方性成因及有关 本病的诸多流行规律等。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主要以肝脏病变为主的 全身性传染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近年来,每年全国发病率在70/10万左右,居 25种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前列。上海市自1956年报告病毒性肝炎以来,发病率一直居于报告传染病的前列,1988年甲肝大流行造成35万人发病。近10年来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6年发病率为37.92/10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1、甲型肝炎 27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所致。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急性临床病例和亚临床型感染者。 ?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介水和介食物三种方式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是维持一个地区甲型肝炎地方性流行的方式。介水和食物传播HAV,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暴发流行。 ? 易感人群:人群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 ? 流行特征:甲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我国属于甲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经济不 发达,生活、卫生条件较差的北方农村地区为甲肝高流行区,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经济发达的南方及大中城市为甲肝低流行区,季节性和周期性不明显。总体上是北方高于南 方,西部高于东部,乡村高于城市。 (2)预防控制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保护水源,管好饮食卫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及 时掌握疫情和暴发苗子,分析流行规律。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保护易感人 群。 2、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HEV)所致。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亚临床型感染者。一般感染后潜伏期末即有病毒排出,至黄 疸出现后10天左右传染性最强。戊型肝炎病毒可感染猪、黑猩猩、猕猴、恒河猴等动物, 其感染后能出现与人类感染戊肝相似症状,但是动物作为人类戊肝的传染源尚无确切证据。 ?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传播途径传播,介水、食物传播为主,也可经日常密切接触 传播。 ? 易感人群:各年龄组均可感染戊型肝炎,流行时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儿童和老人 发病率较低。妊娠合并戊肝危害相当严重。戊肝病毒感染后有持续性抗体,重复发病者极少。 ? 流行特征:戊型肝炎发病有暴发流行和散发,流行不一定有固定的季节高峰。本病 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卫生条件和设施较差的亚洲和非洲地区,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地 区。各省市均有散发病人,北方地区高于南方,东部沿海高于内地,与甲肝流行相似。 (2)预防控制 ?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保护水源,管好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 对病人要实施隔离,对医学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流行期间做好消毒工作,管好水 源,不饮生水,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苍蝇。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 目前发病较高,在急性传染病中占第一或第二位,以中毒型菌痢危害性较大。 28 (1) 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食物、水、生活接触和苍蝇、蟑螂污染为主要 传播因素。 ? 易感人群:男女老幼普遍易感,患病后免疫时间短,且各菌群、菌型之间无交叉免 疫。任何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均可成为痢疾发病的诱因,重复感染和多次发病者常见。 ? 流行特征:菌痢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以夏秋季为最常见, 流行季节高峰与苍蝇密度高、温湿度适合痢疾杆菌生存繁殖、食用不洁冷食、凉饮、瓜果以 及胃肠道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本病集中在温带或亚热带,与生活条件和卫生设施水平,以 及文化卫生知识程度等有关。年龄分布上有两个高峰,一个为学龄前儿童,由于卫生习惯差, 发病较多;另一个为20~50岁的青壮年,与活动量大感染机会多有关。 (2)预防控制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可较有效地控制本病。对重点人群、集体单 位应特别注意预防暴发或流行。 ?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防病知识,加强饮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要加强粪便管 理 ,对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搞好水源管理和饮水消毒,切实落实食品卫生措施。注意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 医疗单位对病例做到早诊断、早报告,对病人做好隔离、消毒知识宣传,落实各项 消毒措施。幼托机构和学校加强晨检,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 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 护意识。 2、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多为散发,偶有水源性暴发流行。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慢性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猪、牛、狗、猫、兔、鼠均可感染本病, 导致传染源不断扩散。 ? 传播途径: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带阿米巴包囊的粪便,污染食物、水、手(生活 接触)而传播,或经苍蝇、蟑螂传递而引起感染和流行。 ?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多见,男多于女。病后有较高的血清抗体滴度, 但无保护作用,重复感染常见。 ?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经济状况不佳、 卫生给水条件差的地区,文化和卫生知识水平低、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2)预防控制 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控制措施和手段,由于本病传染源管理较难,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因地制宜,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应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 生、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孳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好三管一灭,加强饮用水水源和 29 饮水卫生管理,做好饮水的消毒。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的一系列严重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输入的艾滋病病例以来,至今艾滋病流行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流行范围广,局部地区疫情相当严重,出现艾滋病发病的高峰现象,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 般人群传播。艾滋病流行对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影响开始显现。上海市是全国较早 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地区之一。从1987年发现首例感染者以来,报告艾滋病病人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外来流动人口的 大量涌入,加之人们对艾滋病的认同还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 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由于HIV感染可持续终生,因此,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HIV感染者都是本病的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种体液都存在传染性,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生殖道分泌物 传播。传染性强弱与感染者体内HIV的病毒载量高低、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有关。 (2)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同性、异性及双重性接触,约80%以上的HIV感染是通过性接触传染,性伴侣越多或有生殖道溃疡病变者感染HIV的危险性越大。 ? 经血液、血制品传播:通过不安全的采供血、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针头等 物品而造成,不安全的注射和损伤性的医疗、日常生活行为也是实现经血液传播的危险方式。 ?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所生的婴儿约40%在孕期、分娩过程或通过哺乳受到感染。 (3)易感人群 人类部分种族、年龄及性别对HIV普遍易感。不同种族人群对不同亚型的HIV的易感性 可能有所不同,某些人体内的HIV辅助受体基因在不同人种中遗传突变率存在差异,可导致 对HIV易感性减低或病程无进展现象。 (4)流行特征 我国经过近20年的流行,艾滋病进入了广泛流行阶段。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地域分布 不均。HIV感染人群分布以男性占多,年龄分布上以20~39岁的青壮年居多。 2、预防控制 目前是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根据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针 对不同地区、不同流行因素和不同流行阶段的具体情况,积极采取综合的社会学和生物学预 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大流行,避免艾滋病对广大公众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更深重影响。 30 (1)社会学预防: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向公众宣 传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开展综合防治,针对高危人群采取行为干预,减少歧视,治疗艾 滋病人,提高防治有效性。 (2)生物学预防:推广使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阻断母婴传播, 推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措施。推动全球性艾滋病预防性疫苗的科学研究, 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是指性传播性疾病,国际上把凡是主要 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引起的一组传染病统称为“性病”,由淋病双球菌、梅毒螺旋体、 衣原体、支原体、人类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杜克雷嗜血杆菌等感染而引起。我国性 病曾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减少和消失,但上个世界7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重新出现,并迅速蔓延。我国卫生部根据我国国情,于1991年颁发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了必 须报告的8种性病,即: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诊、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性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是性病的主要传染源。性病除通过各种 性接触传染外,还可以通过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 传播。人群对STD普遍易感,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人群对STD既无先天性免疫力,也无稳固的后天获得性免疫力,因此可以反复感染 STD,也可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性病的发生 流行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性病流行已对人们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性病的预防控制应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考虑。 1、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带毒者。其传染性取决HBsAg持续状态和HBeAg阳 性情况。 ? 传播途径:以经血传播为主,其次是长期密切接触(如合用牙刷、胡须刀、不注意 经期卫生等)。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方式,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的母亲 通过妊娠、分娩等感染新生儿。 ? 易感人群:人群对HBV普遍易感。 ? 流行特征:乙肝周期性和季节性不明显,流行率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 般发达国家为低发区,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属高发区。 (2)预防控制 ? 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阻断母婴传播。 ? 向群众宣传乙肝知识,认识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肝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 性,树立预防为主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 防止医源性传播,做好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和随访,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2、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 31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急性HCV肝炎患者、慢性HCV肝炎患者和HCV携带者。 ?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存在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可能 性。 ? 易感人群:人群对HCV均易感,在流行地区抗-HCV水平随年龄而增加,男女之间无差异。 ? 流行特征: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以长江为界,北方高于南方。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男女无明显差异。 (2)预防控制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预防丙型肝炎。严格筛选献血员,发展HCV抗原的检测方法,提高对窗口期感染者的检出率,保证血液及血液之品的安全是关键措施。同时提倡安全性行为, 降低经性接触传播的危险。 3、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是丁型肝炎病毒(HDV)所致。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急性与慢性肝炎和慢性携带者。 ? 传播途径:类似HBV,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 易感人群: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易感染HDV。 ? 流行特征:周期性和季节性不明显,丁型肝炎遍及全球,我国属于低流行区。 (2)预防控制 当前着重做好血液制品的管理,防止医源性传播工作。以切断肠道外,如经血传播等途 径为主,要尽早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疫点,以防止流行,提高疗 效。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减少疾病发生。 鼠疫(plague) 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pestis)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流行于啮齿 类动物(鼠类)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我国早在20世纪 50年代初就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流行,并在1970年末基本查明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和鼠 疫流行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截止2003年,我国已查明19个省、298个县(市、区)存在鼠疫疫源地,疫源地所在省(县、市、区)总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属于11种类型,各型疫源地的宿主、媒介、鼠疫动物流行特征、人间鼠疫的流行不尽相同,各疫源地动物间鼠疫 或呈不同程度的活跃状态,或呈静息状态。近年来,新疫源地陆续发现,疫源地范围有所扩 大。1990~2006年的16年间全国共发生人间鼠疫838例,主要发生在西部旱獭疫源地和西南家鼠疫源地。2005年以来,我国又新发现了云南丽江疫源地、新疆准格尔盆地疫源地等。 上海从未发生过鼠疫。 32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 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较多,都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 ? 鼠疫病人:主要是肺鼠疫病人,在早期即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 跳蚤叮咬: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 传播方式。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等10余种蚤类。 ? 直接接触:通过猎捕、剥皮、宰杀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可通过 手部伤口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 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 经消化道传播:几次鼠疫流行过程中均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鼠疫菌,这些病人表现 出不能用败血症解释的消化道症状,鼠疫经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也应引起重视。 ? 菌液溅入眼内: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医疗救治人员,在防护不当或操作不规范的 情况下,也可因菌液溅入眼内感染鼠疫。 (3)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菌不分种族、年龄、性别、职业普遍具有感受性和很高的敏感性,感染很少菌 量即可引起发病。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由于疫源地类型和感染途径不同,可表现出职 业人群差异。 (4) 流行特征 ? 地区性:鼠疫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主要是各种染疫动物,因此人间鼠疫病例大部分发 生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或毗邻地区。 ? 季节性:人间鼠疫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疫源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宿主动物 及其蚤类的生物学特征有密切关系。 ? 人群分布:人类对鼠疫菌普遍易感,亦可为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 防接种可使易感性降低。 ? 临床病型:无论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首发病例多为腺鼠疫,但腺肿部位随感 染部位和疫源地类型不同而异。 2、预防控制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 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三 报三不”制度,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 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 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鼠疫监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动物和人间鼠疫监测,充分利用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生态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开展不同类型鼠疫疫源地对人类健康威 胁的风险评估,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和类型,实施防控策略。 33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道疾 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禽流感病毒历史悠久,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 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禽流感在欧、美、亚、非洲等不少国家中均有发生,曾是世界 性流行病,后来疫情趋于平稳。感染人和禽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分属不同亚型,近几年,陆续 发现一些通常只在禽类中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对人致病,尤其是目前在亚洲一些国家和 地区流行的H5N1型,对人具有很高的致病性,除H5N1型外,还有H7N7型H9N2型,人感染 后病死率高。上海市在2006年发生本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主要为病禽和健康携带流感病毒的禽,特别是感染了H5N1病毒的鸡。至今尚无证据证实,其他哺乳动物能将其流感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直接传给人类。 (2)传播途径 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 空气飞沫:病禽或携带流感病毒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空气飞沫播散。禽类呼吸 道分泌物中的流感病毒可随飞沫散布在空气中、粪便中的流感病毒可随灰尘飞扬被吸入易感 者的呼吸道而引起人的感染。 ? 水源:流感病毒在水禽中传播,可通过粪便?水?口或口?水?口途径传播。 ? 密切接触: ? 垂直传播:从感染的火鸡所下的蛋分离出病毒。此外,还可能通过人机械传播和蚊 虫传播。 (3)易感人群 WHO认为,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密切接触人禽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 者(包括医务人员)为禽流感感染的高危人群。 (4) 流行特征 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 2. 预防控制 对禽流感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手段,关键是要控制禽流感在禽类中的传播,因此预防人 间禽流感一般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1)传染源管理:一旦禽中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立即 就地扑杀病禽,进行疫源地封锁并彻底消毒,限制发生禽流感地区可能被病毒污染的鸡肉和 鸡蛋在市场上流通。感染禽流感的患者应早期隔离治疗,对患者排泄物进行消毒,做好密切 接触者的个人防护,加强周围环境消毒。 (2)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加强检疫,严防疫情传入。 (3)做好个人防护,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对密切接触 者进行预防性服药。 34 (4)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预防禽流感相关知识,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引导群众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恐慌心理。 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重要的寄生虫病。我国 解放前疟疾流行猖獗,目前已有14个省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人是人类疟疾唯一的储存宿主,只有带配子体的人才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通过血液途径传播,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按蚊吸血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疟疾传播 必须有按蚊作媒介。 (3)易感人群 人对人体疟原虫均有普遍易感性。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均可感染疟疾。儿童 的易感性高于成人。人产生对疟疾的免疫是反复感染疟疾后获得的,但随着发作停止和体内 疟原虫被消灭,免疫力也逐渐消失,称带虫性免疫。 (4)流行特征 疟疾是流行遍及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热带和亚热带最严重。流行具有地方性和暴 发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季节一般在8~10月。地区分布较强,与媒介、地形或其 他社会因素等相关联系。 2、预防控制 对疟疾患者不需要隔离,但需要防蚊灭蚊。 ? 治愈疟疾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防止新病人的出现和输入性传染源 ? 控制媒介按蚊,采取各种灭蚊方法,降低媒介数量与能量,减少传播机会 ? 采用各种方法减少人蚊接触,预防服药控制感染或抑制发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 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上海市1965年乙脑大暴发,发病5000余人,病死500余人 病死率达10%。上海市近50年代以来,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在50 年代乙脑发病率在5/10万左右,目前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人及许多动物均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或病人均可为传染源,但流行意义不 大。很多家畜、家禽及一些野生动物均可成为乙脑病毒在自然界的动物宿主,猪是乙脑的重 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5 蚊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蚊既是乙脑的传播媒介又是长期宿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 要媒介。 (3)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多数人感染后为轻型或隐性感染而获免疫力,少数人出现典 型乙脑症状,一般为1:500~2000,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 (4)流行特征 流行地区主要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我国乙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80%~90%的病 例发生在7、8、9三个月。在未流行过乙脑的地区,发病年龄无差异。曾经流行过乙脑的地 区,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发病最多。发病与性别无关系。发病呈高度散发。 2、预防控制 灭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性措施。 ? 动物传染源:改善畜、禽棚舍卫生,人畜分居。可对猪,尤其是未经夏秋季的幼龄 猪及新进入疫区的动物进行疫苗注射,控制动物感染。 ? 对疑似病例及早期患者较强隔离,防蚊灭蚊。 ? 人群免疫接种:对6月~10岁儿童,以及非疫区进入疫区的人群进行乙脑疫苗接种。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人 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 100%。当前上海市狂犬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人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犬、猫和接近的家畜。狂犬病遍布于全世界,中国仍时有发生。 我国犬和家养宠物(猫)增多,而大部分地区缺乏对动物的管理,致人咬伤病例增多,同时 对犬缺乏免疫措施或免疫覆盖率不高,暴露后没有立即清洗和消毒伤口,没有注射疫苗或疫 苗没有合理应用,疫苗质量本身有问题,都造成了狂犬病病例的逐年上升。 2、预防控制 对于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在于对传染源(主要是犬)的管理以及人的暴露前/后免 疫也是当前狂犬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因此,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使被咬伤者能早期接受 疫苗注射非常重要。因野生动物中也存在本病,故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但若能管理好家犬 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率。 国际上将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与流行性肾病等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某些病毒引起和由某些啮齿动物携带传播的一些 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出血热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本病在上世纪70与80年代大 的流行约10年出现一次。自1996年后发病相对稳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我国是流行性出 血热的高发国家,发病人数为世界第一位。 36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是传染源。啮齿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决定了本病的疫源地分布及其类型。大 部分疫源地,在野外数量最多及带病毒率最高的宿主动物是黑线姬鼠,居民区数量最多与带 病毒率最高的宿主动物是褐家鼠。我国本病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湖南、陕西、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 (2)传播途径 ? 动物性传播:本病病毒从宿主动物尿、粪、唾液长期大量排出,污染土壤尘埃、空 气、食物等,人因吸入、食入而感染。接触鼠体及其排出物,可经粘膜、破损的皮肤等传染。 ? 传播媒介:鼠体表有多种革螨和恙螨幼虫。螨可能是传播媒介。 ? 人间传播:受感染孕妇可把病毒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 (3)易感人群 人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普遍易感,病后血清抗体可维持20年以上,极少发生二次感染。男性青壮年与鼠接触机会较多的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 (4)流行特征 现有疫区呈现不断放大,新疫区时有出现。从2001年起,出现疫情向大中城市扩展的流行趋势。本病四季均有发病,9月发病最少。除冬季外,各季节的月分布差异不明显。 2、预防控制 采取以防鼠灭鼠及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抓好人间和鼠间的疫情监测,及时报告 疫情。 ?防鼠灭鼠:据调查,鼠密度在5%以下,可控制出血热流行;鼠密度在5%左右,就能控制出血热发病。因此,在疫区应大面积投放鼠药,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搞好环 境卫生和卫生整顿,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 ?野外作业工地及生活区的预防:进入前对施工区及宿营地区进行流行病学特别是疫源 地的监测,施工期间做好防鼠灭鼠,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和免疫预防: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以减少受感染的危险。 对高发病区人群及对其他疫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此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近30年来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1)传染源 典型或不典型的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 主。 37 (2)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易感人群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并非所有的感染者都能发病。感染某一血清型的病毒后,其 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1~4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短暂且不可靠,很多人发生二次甚至多次感染。 (4)流行特征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时会侵入温带地区并引起流行。 登革热可常年发生,以夏秋季为主,一般4~11月为流行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感染,新疫区 或输入性流行区,以青壮年发病为主,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区则儿童为主。不同地区发病性 别有差异。暴露机会多的人群发病高。 2、预防控制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坚持落实以控制埃及 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WHO提出了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全球对策: ? 社会和部门参与的综合性媒介控制。 ? 建立以监测为主的基础的信息系统,包括以临床和实验室为基础的早期流行监测、 媒介控制项目的监控和评价。 ? 建立应付突发或散发流行的计划,如社区医学教育、住院治疗、疫情管理和紧急媒 介控制等的计划。 ? 从专业技术、管理和现场角度建立和培训监测、实验诊断、疫情管理和媒介控制的 队伍。 ? 媒介控制研究、包括媒介生物学和控制、与疾病关系、控制项目的设计和管理。以 及社会、经济可行性和费用效益分析。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因破伤风杆菌由新生儿脐部、偶可由新生儿外伤处侵入后产生的外毒素与神经组织结合而导致牙关紧闭、全身强直性痉挛的一种急性感染性 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致死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公 共卫生问题。 1、流行病学和流行特征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畜粪便和土壤中,病原菌经各种大小创伤侵入体内。用不洁 的器械切割脐带,或以受污染的敷料处理脐带,使脐带伤口污染破伤风杆菌,并在脐带残根 内繁殖产生外毒素。这是新生儿破伤风感染的主要原因。此外,以泥土、尘灰、柴灰和香灰 等敷伤口亦可导致破伤风。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人类对破伤风无自然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但无人间传播。临床 38 破伤风患者恢复后不能产生病后免疫。发病以创伤为前提,呈高度散发。 2、预防控制 普及消毒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消毒接生的基础是推广“三消毒”:手消毒;接生器 械、敷料消毒;产妇外阴、新生儿脐带断端消毒。进行破伤风类毒素的儿童常规免疫和育龄 妇女接种免疫,加强病例监测。 39
本文档为【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外来人口卫生防病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1KB
软件:Word
页数:87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