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庐山地质实习

庐山地质实习

举报
开通vip

庐山地质实习庐山地质实习 实习内容:?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 集中 ? 分散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 专业班级: 土木xx班 实习单位: 江西庐山 实习时间:2011年4月21日~ 2011年4月23日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并加以验证和拓宽,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

庐山地质实习
庐山地质实习 实习内容:?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 集中 ? 分散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 专业班级: 土木xx班 实习单位: 江西庐山 实习时间:2011年4月21日~ 2011年4月23日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并加以验证和拓宽,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测量技能、识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另外通过本次实习地质实习学会有关地质观测的一些基本技能: 1、矿物和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质体的产状;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基本地层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 5 、地质观测点的观测与记录。 二、 实习内容 庐山及地貌概况: 庐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公里,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高山流水形成了众多的激流和瀑布,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宋代诗人苏轼曾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庐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17毫升左右,年平均雾日191天,每年7月-9月平均气温16.9度.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在十九世纪末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山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山形成、侵蚀岩体、搬运岩石、堆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 庐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构造运动、冰川侵蚀,流水作用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一)整理各观测点的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现象。 4月21日下午,秀峰龙潭.卧龙桥. 漱玉洞 1.秀峰龙潭 整个庐山以石英砂岩为主,但这里是火成岩中的花岗岩。花岗岩后期被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形成于株罗纪燕山运动的产物。分布规律:沿庐山东麓条带分布,北面海汇?秀峰?温泉,顺庐山东麓的一条断层带侵入上来的。温泉断层是庐山和鄱阳湖向的断层。上盘:鄱阳湖平原下降。下盘:庐山上升。五老峰断层崖。花岗岩中剪切节理,暗色的为黑云母;浅色为石英和长石。 龙潭的形成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张力引起,裂面宽,不长,不光滑,不宽。 2(秀峰卧龙桥 逆着秀峰的主溪流而上的,我们来到了卧龙桥。由于有流水的作用冲击,使秀峰的内部岩石地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卧龙桥处为火成岩中的花岗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石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它由正长石,白石英和黑云母组成,东西走向长40KM。南北走向宽1KM,在三叠纪时代重出海平面,并且伴随有断层的形成.正式形成于第四纪。此处由于地幔岩浆的侵入形成断层,既南面凹线的鄱阳湖,正面下降形成现在的九江,所以说鄱阳湖盆地是个断裂盆地。 此处的岩体比较大,为伟晶花岗岩,他是由于花岗岩内部产生裂隙,岩浆二次侵入形成的, 等粒结构、粒径大于5MM,颗粒径较大,这种形成主要与温度有关。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岩石,各个地质时代都有产出。形态多为岩基、岩株、岩脉等,它是由深度变质和交代作用所引起的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 岩石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颜色美观,是优质建筑石料。由于地下岩浆的作用,形成了拉应力作用的张节理。 我们还了解到在这样的岩脉和岩墙里,容易产生宝石 3.秀峰漱玉洞 层状岩石(变质岩、片岩、苄岩) 变质岩有三种变质原因:热力变质、动力变质、胶带变质。变质产物有:红柱石、蓝岩石外观呈片状,表层成翠绿色,且在片状之间有白色脉状物质,这种白色脉状物质是石英脉,在某些地方还可以看到石英的透镜体,和尖灭不同,这种白色的透镜体不是一边慢慢变小至没有,而是中间凸起两边变小至没有。这里属于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接触变质带,花岗岩在侵入至完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烘烤作用,以及从岩浆中析出的热水溶液顺着伟岩的裂缝,侵入到伟岩中去,这些因素都会使伟岩发生变质。从下往上,变质岩慢慢消失,出现沉积岩;变质岩越接近岩浆岩变质程度越深。 片状岩类分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变质程度深,那么晶粒颗粒较粗大,变质程度浅,晶体颗粒相对就细小一些。板岩和千枚岩肉眼看不到晶体颗粒,片岩肉眼能看到颗粒状物质。这里的岩石为片岩,且中间能够看到白色发光晶体,即白云母。在片岩横截面能看到一粒一粒的圆球形颗粒,即石榴子石。石榴子石是一种变质物质,石榴子石只能存在于变质岩中。此地的岩石大多为片岩,且以白云母为主,所以也可以称之为白云母片岩。但其中又含有石榴子石,所以又可以称之为石榴子白云母片岩。 片岩中白色石英脉是由于在岩浆接触后期,由岩浆岩溢出来的硅质物质顺着变质 岩的片理方向贯穿海会镇,发生了重结晶。 冰川形成的沟谷地形与地面流水形成的地形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地面流水切割、侵蚀形成的是“V”字形地形,两岸很陡,沟谷底部很窄。在三叠泉那的地形就是典型的这种样子。而冰川形成的地形是“U”字形,两岸很陡,但谷坡平缓,在沟谷的底部也是平缓的。雪线是由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庐山在第四纪的时候上升很快,加之第四纪的时候全球气候波动很大,气温有较大冷暖波动性变换,在冷的时候雪线下降,就有冰川的侵蚀现象。在温暖的时候雪线上升,可能在整个庐山雪线都消失掉了。气候波动也会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在气候较冷的时候称为冰期,冰期中间温暖的时期称为间冰期。在冰期的时候由于气温下降,两极海水结冰,导致海平面下降。而间冰期时,气温回升,冰融化,海平面就上升。由于这种冰期与间冰期的存在,第四纪全球海平面也有波动性的变化。证据比如在东海的大陆架200米水深的底部,发现了古河道,即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这个地方原来是陆地,这就说明海平面下降的幅度至少有两百米。而在武汉地区发现了海象的化石,说明当时海平面曾上升至那里。说明第四纪的气候波动,海平面波动。这里的岩石很像花岗岩,但属于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从矿物组成分,有两种,一种是浅色矿物,一种是深色矿物,浅色矿物中光泽暗淡些的是长石,而细粒的是石英。深色矿物主要是黑云母和角闪石。定向排列条带,黑白相间,断断续续的条带。由于在白色的条带中间,断断续续的加入了黑云母和角闪石,而这些黑云母和角闪石加在里面定向排列。这种断断续续的黑白相间的定向排列构造称为片麻状构造。有这种够早的岩石称为片麻岩。由于这种矿物的组成成分和花岗岩类似,所以把这种矿物称为花岗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是由于花岗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所以,这里的岩石是变质岩。秀峰的花岗岩石没有变质的,这就说明这里的花岗岩形成 要比秀峰的花岗岩形成的要早。花岗岩主要是沿庐山东部和鄱阳湖交界的部位成条带状分布。庐山东部与鄱阳湖的交界有一个很大的断层,即温泉断层。这些花岗岩就是顺着温泉断层侵入上来的,所以花岗岩就是顺着断层分布的。第四纪由于庐山的迅速抬升,花岗岩就路出地面,形成山地。地质景观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地质构造。一般山地都是和地壳的强烈抬升有关系,这是因为地壳强烈抬升以后,地面流水侵蚀和切割作用就很强烈,顺着节理侵蚀。形成千奇百怪的景观。五老峰是一个断层崖地貌。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而这个断层形成时间很新,所以流水作用侵蚀较小,断层崖的地貌保存的比较完好。五老峰快速抬升是由于收到庐山周围断层的控制。庐山处于断层的上升盘,周围都是下降盘,这种被断层切割形成的称为断块。下降盘往往形成平原和盆地,上升盘往往形成山体。庐山山体呈长条形,东面是鄱阳湖,西面是九江盆地。东部断层称为温泉断层,西部的断层称为莲花洞断层。这是地形地貌。 孤立岩石。风化作用形成。岩石表面剥落现象。这种剥离作用是由于温差变化所引起的。昼夜温差导致岩石热胀冷缩,而岩石是温度的不良导体。岩石的表层温度里面的温度不一样,造成不均匀的热胀冷缩。平行岩石表面的裂隙。不同矿物 鄱阳湖与海会镇、星子县以及秀峰是一个大的断层面。断层面中鄱阳湖一侧为断层的上盘,庐山一侧为断层的下盘。鄱阳湖(即断层的上盘)有逐渐向下运动的趋势,庐山(即断层的下盘)有逐渐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这个断层是一个正断层。我们正对的五老峰是一个断层崖,晶石、石榴子石。在岩浆石英砂岩的交界处易产生变质岩。 4月22日上午 海会镇水库大坝脚下(河床冲击物、花岗片麻岩、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1.水库大坝脚下 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 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 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 在河床中 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 此区河床比较粗大,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此处的岩石组成是沉积岩,它是由于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流水冲刷和搬运作用沉积为松散沉积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 在河底,粒径在20—200mm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mm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形成原因:流水冲刷,湖水积土等原因,在河水的冲刷,波浪的,搬运,使岩土从上游岩坡向中心推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沉积而形成。 风化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3种,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表现特征。 全风化:1、 全部变色,光泽消失。2、岩石的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状或砂状,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但未移动,仍残留原始结构的痕 迹 。3、除石英颗粒外,其余大部分风化蚀变成次生矿物。4、锤击有松软感,出现凹坑,矿物手可捏碎,用锹可挖动。 强风化: 1.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形状。 2.岩石的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岩石呈不连 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 3.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都已风化蚀变。 4.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 以挖动,坚硬部分需要爆破。 弱风化(中等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 2. 岩石原始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 3 .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 4. 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 微风化: 岩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轻微褪色 2、岩石原始组织无变化,保持原始完整结构 3、大部分裂隙闭合,仅沿大裂隙有风化蚀变现象,或有锈膜浸染 4、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新鲜岩石: 1.保持新鲜岩石光泽,仅大的裂隙面有褪色。 2. 裂隙面紧密,完整或焊接状填充,仅个别裂隙面有锈摸侵染或轻微蚀变。 3.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2.花岗片麻岩 片麻构造,变晶结构。岩石中有深色矿物的云 母,角闪石和浅色矿石石英,长石成条状带状分布, 相成黑白相间的断续带状构造。矿物有云母。绿泥 石,滑石,等片状矿物。节理比较完整。强度低, 抗风化能力强。极易沿片理产生滑动此岩石形成与 震旦纪与二叠纪之间后经风化等形成枕状节理,沿 四角风化,象馒头,蘑菇的形状,是全风化的结果。 3.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1)测量走向。 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2)测量倾向。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3)测量倾角。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为了 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我们测的一组 数据是 岩石走向北偏东50?,倾向140?,倾角25?。 4月22日下午 三叠泉入口,九屏峰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 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 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 三叠泉,既分三叠,又一 气呵成,风飘日映,千姿 百态、落差共155米,极 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 泉每叠各具特色。 在入口老师给我们讲了路边的石英砂岩。此处我们了解到了沉积岩的有关信息。沉积岩是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水流搬运或其他方式沉积为松散沉积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二形成的。颗粒主要由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岩盐,石膏,粘土等矿物.其结构是碎屑结构。岩层之间有清晰的层理, 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或者波状斜交错层理。而此处只有平行层理:层与层之间平行,可见它是在沉积稳定时形成的三叠泉峰险峻,奇特,而且富有魅力。 他是地质现象的伟大杰作。老师在路上找了个点给我们详细的介绍的结构,沉积岩是地壳三大岩类之一,是由成层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分成不同的层次,彼此间层面很明显,主要是由海水或湖、河、冰甚至风力造成的。 最普通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砾岩等。在点上,我们看到的是砾岩和沙岩的结合体,也就是砾石之中还夹杂着沙岩层,这种结构在工程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地带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当岩石走向与边坡角同侧时;若岩倾角大于边坡角,则没有危险;但岩倾角小于边坡角时,就会对施工造成危 害。所以施工时应当特别注意。因为夹层两边很容易发生错动,发生滑坡。当然,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有加强护坡来最大程度的避免危害发生。 此处为剪节理、成对、呈X型(垂直节理发育,经流水切割形成陡峭的山坡和险峻的山峰,层峦叠嶂,峡谷深邃。庐山垄断层与温泉断层之间的断块上升量为最大。断块西侧沿庐山垄断层发育了庐山垄峡谷。该谷地平直,谷坡陡峭,为一典型断层谷。断块上的河流多与断层崖走向或庐山垄峡谷直交,表现出断块山地的水系特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 4月23日 上午 隘口马头山庄(九江县狮子洞。 1.狮子洞 它位于九江县城正西5公里处的狮子山腹,因山而得名。 狮子洞属典型的溶岩洞穴,各种形态的石乳琳琅满目,石塔石幔气势磅礴,石菊石莲芬芳似溢, 禽石兽栩栩如生,就如一座石雕宝库,蔚为奇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溶现象,即为可溶性岩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和微生物作用而不断被破坏和改造的一种地质作用或地质现 象。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石具有可溶性;,有溶蚀能力的水;,可溶岩具有透水性;,有循环交替的水流。CaCO3碳酸钙有这样一种性质:当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时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 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压强突然变小时溶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 =CaCO3?+CO2?+H2O 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上述反应于是就形成了溶洞中的各种景观。 2.隘口马头山庄 。这里有褶皱里的背斜,属于平卧这里是变质岩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SiO2 褶皱。岩层向上弯曲,剥蚀后,其核部出现老地层,两翼是新地层。核部由于岩层弯曲破裂受到侵蚀在地形上为凹地形,中间在动力作用下形成断层,此处是断层中的逆断层,上小下大。破碎带夹杂〈2MM的断层泥,即断层角粒岩。在看到断层的同时,又有褶皱的出现,下盘核部为老地层,两面为新地层,可知它是背斜的褶皱现象。 岩层向上弯曲,剥蚀后,其核部出现老地层,两翼是新地层。核部由于岩层弯曲破裂受到侵蚀在地形上为凹地形,中间在动力作用下形成断层,此处是断层中的逆断层,上小下大。 三、 实习总结 虽然我们只有三天的地质实习时间,可是在这三天的实习中我却学到了 很多的在学校课本上知识里学不到的东西,在课堂上当我们学完各种岩石后 会感觉那很抽象,在实习中我们看到了课本上所讲的由岩浆冷却固结而形成 的岩浆岩,由岩石的风化产物有机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这让我对那些岩石有了具体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实习,我们得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照顾和认真指导,在山上实习时老师不断的吩咐我们要注意安全,在每块有代表性的岩石前老师都会为我们做具体的解读,让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它们。是老师的精心安排让我们的实习不但充实而且愉快。我想这次实习体会一定会是我人生中很宝贵的财富。
本文档为【庐山地质实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01-10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