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篇一: 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 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 ——体育教育1102班焦莹莹 一、气质特征分析 气质是人们常说的“脾气”、“性情”,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类: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根据测试,自己是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 本人平时属于安静型,不善...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篇一: 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 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 ——体育教育1102班焦莹莹 一、气质特征分析 气质是人们常说的“脾气”、“性情”,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类: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根据测试,自己是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 本人平时属于安静型,不善于和别人交谈,总是生存于自己的小天地,沉着安静、谨慎细心,但反应缓慢,善于忍‎‎耐;能够克制自己,注意力难以转移,工作具‎‎有稳定性,能够做事坚持不懈。气质无所谓好坏,也无善恶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 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每一种职业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 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作出突出的贡献 。粘液质人能力不凡。他们不仅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技术、医 师等内向型职业,而且可以活跃在政治、外交、商业、法律等外向型 职业领域。他们之中一些有独特才能的人,在漫画及其他艺术、服装 设计、广告宣传、新闻报道领域中都能作出比较好的成绩。作为中文 系的我,希望能够在教‎‎育以及新闻或广告这几个职业中闯出一片广阔 的天地。 二、性格特征分析 从性格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四个方面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1、本人能够注重集体利益,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证一心一意,一丝不苟,无论在社交中还是在学 校学习中,始终做到与人友善;和同学有着良好的关系,友善待人; 本人能够以真诚的一面与同学,老师,朋友交往;遇到有困难的人我 会及时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本人能够及时地完成学习及工作上的任务,做‎‎到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于学习上的细节能够认真掌握;但鉴于自己的性格 趋于内向型,总是做事思想保守,不能够做到创新,这是一个极大的 弊端。 3、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永远向前,无论在工作或者学习上都积极向上,思想进步;做事严于律己,始终坚信严格地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自己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1、本人有着坚定地目标,一旦找准一个目标就会坚持不懈,永远‎‎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独立性强,能够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随波逐流;本人能够严于律己,时刻提醒自己要 规范自己,做一个守纪律,尊规范的人。 2、本人较为被动,有时不愿与陌生人接近,与陌生人交谈困难,往往是对方先进入话题,然后自己才顺接而下;本人自制能力较强, 能够时刻约束自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本人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等遇到的问题能够持之以恒,办事有始有终。 4、本人在遇到困难活着危险的时候能够沉着稳定,遇事不慌张,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苦与磨难。但是有时候做事对自己的意见捉摸不定,犹豫不决。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1、本人情绪波动较大,不易受意志的控制。 2、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较大,遇到事情会马上的影响‎‎心情。 3、本人会依据事情而随时改变心态,并持久的持续着此种心态。 4、本人受主导心境支配时间较长。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1、本人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对其进行分析;能够对一些事‎‎情进行记录;能够快速掌握事情的信息。 2、本人记忆属于主动记忆,但是在识记上很慢,保持时间较短。 3、本人善于想象,尤其是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喜欢幻想,幻想的边界较广。 4、本人的思维属于综合型。 三、分析总结 从气质角度来看本人属于粘液型,拥有沉着安静、‎‎谨慎细心等,但反应缓慢;能够克制自己,注意力难以转移,工作具 有稳定性,能 够坚持不懈。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测试,本人适合从‎‎事教育工作,根据现在的专业——汉语言文学,我相信凭借着自己的 信心,特长以及爱好,我会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向着这个目 标不断前进。 从性格特征角度,本人需要改变的地方有很多,例如‎‎应该多多与人交往,尤其是与身边较为陌生的人,多谢交谈,这样才 能让自己真正的走出自己那片狭小的世界;在工作或者学习上应该继 续持之以恒,做到有始有终,这样才会得到好的回报。 篇二: 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自此心理学就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因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其《心理学纲要》中写道: “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 人们通常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去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个性心理特 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的统一体。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 育,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 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 觉、知觉、表象、想象、思维、记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表象是指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事物影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建构新形象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注意是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伴随着的一种心理状态。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的自身状态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它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特性,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认 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首先,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其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既可以提高认识活动的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降低认识活动的效率,起消极作用。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首先,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因为在意志活动中,行动目的的确定,人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意志决定的执行,都依赖于认识过程,其次,意志过程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意志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首先,情感过程对意志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积极的情感推动或支持人的意志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或削弱人的意志活动。其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总之,认识、情感和意志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人所发生的任何心理活动,通常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也是意志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实际活动中是密不可分、彼此渗透的。 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是人 们所共有的心理过程,当这些过程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时却有较 大的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个 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 中,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 性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人典型的稳定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 征。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 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 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 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总的来说,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规律。影响人的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第一,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变化;第二,机体因素,如体温高低或饥渴等;第三,心理因素,即心 理对心理的影响。所谓探索心理规律,也就是要研究‎‎这三类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之间的确定关系。 ’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就其物质载体来说,它是人脑按一定活动方式产生的,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也就是说,心理必须依附于人的大脑,产生心理活动必须借助于人脑的系统结构和机能而实现。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人的心理就其产生的源泉来说, 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与物质的脑相互作用的 结果。印度狼孩的真实事件告诉我们,仅仅具有人类的大脑,脱离了 人类生存的客观现实,人的心理也是不可能产生的。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首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心理学依 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 术、管理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 理论。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首先,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其次,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最后,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和指导思想。具体而 言,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 件: ?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 ?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2(发展性原则。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心理学研究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后者对于研究学生的个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新的心理品质的出现展示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特点。 3(系统性原则。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或现象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心理学研究上的运用。系统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现象看做是一个相互联系‎‎、整体的动力系统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应把任何心理现象看做是孤立的、静止的非系统状态。 4(教育性原则。这是指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伤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设计研究时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重要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的 研究更应注意,因为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成熟之中。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应用观察法应遵循的原则。 ?观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要 有明确的界定。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偶然的。可采用 时间取样的方式进行观察,即在不同时间内,每次以比较短的时间对 同一类行为进行多次重复观察。 ?观察时必须随时做记录。不能用推测与描述来代替事实。?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 3(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1)观察法的优点: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到第一手资料。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现象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在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其他方法难于取代。 (2)观察法的不足: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 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法可 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因此,由观察发现的题还需要其他研究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实验法 1(实验法的概念。实验法是指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 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 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 处。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 一个是自变量,也叫独立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第三个是无关变量 2(实验法的三个特点: 第一,在实验中主试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或改变某种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必消极的等待它们的自然出现。第二,实验者可以在实验中消除或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使自变量按研究者的计划改变,从而考察因变量的变化,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三,由于实验法可以反复验证,所以,它能揭示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3(实验法的种类。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实验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有效的研究。此外,研究情境的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 远,所以,影响了研究结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 实验者可利用实际的生活情景来研究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被试处于自然状态,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自然实验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实验室实验中的明显的人为因素。它的不足之处是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三)测验法 1(测验法的概念。测验法是指通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2(测验法的优点。 ?测验法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数据资料。另外结果处理也十分方便。 ?测验法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测验法是一方便省力的方法 3(测验法的不足之处。 ?测验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 ?测验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测验法对施测者要求较高。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测验技能,熟悉测验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的各种要求。?测验‎‎法难以进行定性的分析。?测验法难以提示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使用灵活性差。 (四)调查法 1(调查法的概念及特点。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 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被问问题的人称为调查的回答者。调查法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调查法是一种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二,调查法是在自 然进程中收集资料,而不像实验法那样,主动操纵、控制或改变情景和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调查法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第四,调查法涉及的范围广,搜集资料速度快。第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2(调查法的具体方式。 (1)谈话法,也称访谈调查法。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借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有无一定的结构,可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还可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2)问卷法。这是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 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问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在 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 发出去的问卷回收率比较低时,就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就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言,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但作为对问题的初步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还是很有价值的。 (3)活动产品分析法。这是指通过分析活动产品如日记、信件、自传、文稿、著作、绘画、模型 和其他创制作品等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五)个案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的概念。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它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进 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也可以对一个人对某一心理活动的发展进 行研究;或对某几个人同一心理活动的发展进行研究。个案法是儿童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2(个案研究法的优点。第一,由于是个别地研究一个或几个对象,便于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第二,在个案追踪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可以考察人的行为发展的过程,探讨发展阶段的过渡及其发展与环境教育因素的关系。 3(个案研究法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个案研究的是个别对象,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即使是多个个案材料,要用以‎‎说明总体时也需要特别慎重。第二,有些个案在进行个案研究时尽可能要找到正常值的参照标准。第三,个案法一般是对个别对象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因此,在个案研究中,应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数据,使研究结果更精确、客观,保证较好的科学性。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通过实验内省法他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意向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所构成的。 构造心理学 的积极意义是它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桎梏,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 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乐等都是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机能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比较强调意思的作用和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开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客观研究方法。华生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知、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赫尔则力图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归纳”法,采用“假设——演绎”法,以便把心理学建成近似几何学的演绎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 ’音译而来,意为“完形”、“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 种组织的意义。这是和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大相径庭的。格式塔心理 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 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 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 和思维的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 层。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把心理区分为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他们的贡献。但是, 他们把人的行为都归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 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 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 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 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 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 的某些批判,对我们有启发。但是,由于他们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他们对自己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 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而使他们的理论难 以得到检验。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反对。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建立了“发生认识论”。皮亚杰重视智力问题,注‎‎重分析智力发展的结构,这是和行为主义的观点截然不同的。他的理 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 展,推动了西方中小学课程及教学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处理系统,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一)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 近20年来,心理学分别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派生出许多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分支学科, 这给它带来许多学术增长点。从心理学自身来看,这种学术交叉是其 内部的分化或研究层次的分离,同时,也会出现多层次的整合,虽然 这两种过程未必是同步的。 (二)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近10,20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提 出教育改革问题,教育心理学发展迅速,并且确实提出了一些见解。 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研究A-机交互作用的认知工程心理学受到 重视。此外,由于社会的需要,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或健康心理 学的研究增多了。这给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 意识、智力产生的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过去对它只能做思辨性的议‎‎论或猜测,现在由于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迅速 发展,已可以在科学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此 有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人的心理现象中的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 的问题,也将获得认真的研究。 (四)心理学的前沿问题 1(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认知过程的研究迄今为止仍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近20年来尤以注意和记忆的研究进展显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突破。注意研究提出激活和抑制双重加工过程。记忆研究提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划分。 2(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它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特别是 对注意、知觉和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近来极受重视。 3(智力与脑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上述对各种认知过程 的神经机制的高度概括。这是当前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4(意识和无意识问题。当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的神经机制。这与意识产生问题联系起来而成为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 5(儿童认知发展。近年来,由于研究技术的进步和方法上的创新,对婴幼儿认知能力的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的看法。研究发现新生‎‎儿和婴儿是有相当认知能力的,幼儿认知事物并不必然表现为“前运 算”、“前逻辑”、“前因果”的特点。皮亚杰学派关于认知发展普遍阶段的理论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正寻求新的理论构架研究认知发展。 6(学习过程。近年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过程进行的研究都强调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曾得出“从做中学”;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这种思路与过去 篇三: 心理学期末归纳总结 名词解释(综合) ? 情绪智力: 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对其加以识别并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简称情商。 ? 心境: 比较持久、微弱、弥散的情绪状态。 ? 激情: 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 应激: 由意外紧迫情况及长期压‎‎力引起的高度紧张与焦虑。 ? 问题空间: 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它是由问题解决者利用问题所包含的信息有和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成的。 ? 思维共识: 是和对方沟通、交流、,彼此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共 同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最后形成大多数人认可的准则,再付诸于行 为。 ? 气质: 指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 性格: 指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 人格: 指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 感受性: 指个体对刺激的感觉能力。通常用感觉阈限来衡量。 11 绝对感受阈限: 个体刚刚能够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12 差别感受阈限: 个体刚刚能够觉察到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JND)。 13 可操作性: 行为是可操作性的外在表现,是可操作性的功能表示。可操作性 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平台。可操作性是有层次的。 动物个体也具有可操作性,但它们的可操作性主要反映在生理上,诸 如各种生理上的无条件反射或者条件反射。因此,动物的可操作性获 得主要来自于遗传。当我们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中,就不单单是动物式 的遗传,还必须有学习和选择。也就是说,可操作性已经渗透到心理 和认知领域。 14 防御机制: 为了应付消极的情绪状态,个体在潜意识中发展出一些对付它们的方法曲解现实,将真实的感受逐出意识之外以保持心理安宁。 15 系列位置效应: 回忆材料时,开头、结尾材料记忆好,中间材料记忆较差的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6 强化: 形成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一过程即。 17 “里比多”: 指推动心理活动的动力,来自于生物体本身内在固有的能量,包 括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这种能量总是与性有关,因此称 为性力,即里比多。 18 意识: 核心是自我,自我包括有意识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感情,其功能是保持个体的同一感和连续感。 19 个人无意识: 靠近自我的区域,包括各种被压抑、遗忘、忽视以及过于微弱,还不能被意识到的各种经验。 20 集体无意识: 人通过遗传获得的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理烙印。 第一节 各种心理学派 2、试评述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析可观察的行为,此行为与心理活动没有因果关系。基本原则有: ? 心理学的唯一主题应该是行为。“由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 ??是自然科学中把人的活动和行为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的部门。” ? 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S,R”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由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是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 ? 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行为主义的理论专注于操作而忽视了对造成行为的内部思维活动;将人机械化、动物 化。 3、简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 “桑代克迷笼”,笼子里 的猫在冲动挣扎过程中可能抓到开门的环扣或按钮逃了出来。经过无 数次重复实验后,猫的所有不成功的冲动被剔除,而促仗成功行为的 那种冲动的结果被保留。当猫再次被关进箱子时,它会立即用明确的 方式抓住按钮或环扣。桑代克认为,动物在每次尝试的过程中,都建 立起一种刺激-反应型联系,那些能够导致成功的反应被保留,而那‎‎些无效的反应则会逐渐被排除,所以,动物学习就是从各种刺激-反应中挑选那些导致成功的刺激反应型。桑代克又把这种刺激-反应型称做作“联结”,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理智、性格或技能意味着以一定的方式对一定的情境发生反应的倾向”。 4、举例说明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答: 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操作性行为”。 巴甫洛夫应答性条件发射都可用一个公式表示: S-R。S在行为形成过程中扮演和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条件发 射训练过程中,条件刺激总是伴随着非条件刺激而出现。例如, 要想让狗对铃声形成条件发射(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就必须在每 次出现铃声之后紧接着给食物,这样持续多次,狗才会形成对铃声的 条件发射。另外,条件反射的分化、消退也取决于铃声和食物以何种 方式结合,如果只给铃声不给食物,条件发射很快会‎‎衰退,以后即使给铃声,狗不会再分泌唾液了。同样,如果出现高频率的铃声时给食 物,不出现高频率铃声是不给食物,狗就学会了区分高频率和低频铃 声。巴普洛夫认为,非条件刺激必须紧接着条件刺激物出现,而不能 在放射性为做之后出现。 然而,斯金纳的条件性反射行为形成过程 中,刺激几乎不起作用,可以种“S,R —S反应—强化”公式表示。 在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反应前出现的何种刺激,而是反 应后得到何种强化。例如,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了奖 赏,人们以后会多作出这‎‎类行为;如果人们作出某种行为导致了惩罚, 则以后会回避这种行为,尽可能少做这种行为。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 行为前的刺激导致决定了行为的保持或消退。 5、如何有效地利用强化模式及其时间安排来影响个体的行为, 答: 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若某一行为能带给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行为 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表扬奖励——增加好好学习概率。 负强化,若某一行为结果能消除使行为者感到不快和厌恶的东西,行为者 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减少批评,消除冷漠——增‎‎加学习概率 惩罚,若某一行为会带来令行为者不快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中止或 避免该行为。严厉批评——降低逃课行为 剥夺,若某一行为会取消 令行为者愉快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中止或避免该行为。没收小 说——降低课堂看书 强化时间表: 连续性强化 间断性强化: 固定时距、变异时距、固定比率、变异比率 6、什么是观察学习(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的特点, 答: “替代学习即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反应,或对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加以矫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特点: ? 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备外显反应 ? 观察学习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 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论灵魂》——最‎‎早的心理学论著。 ? 冯特—(德)1879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 1、试评弗洛伊德有关人格、本能及防御机制的理论。 答: 贡献 ,潜意识(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心理防御机制 ,理论基于长期的临 床观察与研究 局限 ,泛性论 ,生物学化倾向 ,主观色彩浓厚 2、简评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类型理论。 答: 贡献 ,拒绝以性本能全盘解释行为 ,集体无意识 ,内,外向人格 局限 ,先验论色彩 3、弗洛伊德防御机制的理论,举例类型, 定义: 为了应付消极的情绪状态,个体在潜意识中发展出一些对付它们的方法曲解现实,将真实的感受逐出意识之外以保持心理安宁。 特点: ,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或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 ,大多数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的; ,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举例: ? 压抑: 比如战场上的士兵、从火里逃生的人、失恋的人„„在事件过后,以失去记忆来免去面对的痛苦与悲伤。 ? 投射: 最原始的防御机制。指把能引起焦虑的冲动、欲望、人格特征或动机强加到他人身上,认为那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所具有的特性。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以为别人也善良 ? 置换: 对象置换: 例如,在学校被人瞧不起的学生,常把对同学和老师的‎‎怨气转到家人身上,以此平静心情。驱力置换: 比如爱一个人到恨一个人。 ? 否认: 例如: 一个明知自己换了癌症的病人否认自己的疾病,或者一个心爱的人已经死去,但家人还是会相信死去的人还活着并即将回家等等。 ? 反向作用: 丈夫不知不觉想到别的女人(潜意识欲望返回意识层面),如果可 能运用与这种欲望相反的行为,即过渡殷勤地对待妻子以减轻焦虑。 ? 认同: 一位物理系学生留了胡子,是因为他十分仰慕系中一位名教授,此学生以留胡子的方式向教授认同。 ? 退化: 就是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在碰到某些让自己头疼的事情时‎‎候,会选择儿童的应对方式,比如撒娇。 ? 考点: ? 荣格—人格类型理论: 内向、外向人格类型创始人。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学派 1、格式塔的涵义, 答: 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 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 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 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例如,“有角的”或“对称的”是指具体的‎‎三角形或曲调,而非第一种涵义那样意指三角形或时间序列的概念, 它涉 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 综合上述两种涵义,译为“cnfiguratin”,中文译为“完形”。所以,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 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 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2、图形组织的格式塔规律, 答: 知觉加工理论整体性、理解性相关: 接近法则: 在意识里,我们常常倾向于空间上或时间上接近的元素整合成集合或一个整体。 相似法则: 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法则: 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 为同一整体。 闭合法则: 当元素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时候,依然可以被人们所识别。 恒常性: 良好图形法则: 知觉组合的倾向是良好图形。 3、顿悟学习的特点,苛勒”黑猩猩学习研究” 答: 特点: ? 从问题解决前阶段到问题解决阶段的过渡是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 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操作通常极为顺利,少有错误行为出现。 ? 由顿悟产生的问题解决方法通常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时间。 ? 由顿悟获得的学习原则通常易于被迁移。 4、学习是顿悟, 试误,还是可以逐步获得顿悟, 二、试误与顿悟的区别 顿悟说者认为学习不必靠盲目的尝试和重复练习,只要个体理解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顿悟需要有先前的知识准备,而不是盲目机械地去试误;顿悟可以迁移。所以学生在顿悟之前一般储备的应该是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非机械固定的知识;顿悟是一瞬间的,但前面的铺垫不可少。 “顿悟”是知识积累的必然,是积极思考的成果,是认识的飞跃。相反,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注重的是要认清事物的内在联系、结构和性质。韦特默的顿悟理论强烈反对由试误说和条件反射说所引发出来的在教育领域中所采用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法。他认为‎‎盲目的重复训练和死记硬背很少有创造性成分。 简言之,试误可以看作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顿悟则可视为质变的形成。 二、试误与顿悟的联系 尝试错误和顿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两种活动方式。在一项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两种活动方式 往往交替地表现出来。 如此看来,学习的尝试错误和顿悟不应是相 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过程,它们是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重视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片面的,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所以,可以说是逐步获得顿悟。 5、简评格式塔心理学。 答: 贡献 ,认知过程研究成果: 知觉组织、学习理论,et al. ,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论 批评 ,内省法的主观性 ,现象学的实验法难以重复验证篇四: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 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 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 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 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 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 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一、遗传因素: 遗传,生理成熟; 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二、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一、思维发展、初中生: 运用假设;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运用逻辑法则 高中生: 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二、 情绪情感发展 初中生情绪: 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与固执性共存;内向与表现 性共存。情感: 自我意识增 强,自尊需要迫切;有文饰、内隐、曲折性;容易受 挫折,忍受力差 高中生情绪: 延续时间增强;丰富性;特异性; 情感: 由不稳定到稳定;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三、人格发展、 初中生: 意识高涨;反抗心理。 高中生: 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确立;自治需求。 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 填空、单选: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以语 言为工具,积极主动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技能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技能按性质可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系统的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 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是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度。 多选、简答 1、加涅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 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学习的基本理论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 习理论 5、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按内容抽象水平的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说。 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8、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有明确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9、加强理解的条件: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变式和比较。 10、知识应用可分为审题、相关知识的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 1、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知识的领会与巩固;问题的特征;智力活动水平 1 2、动作技能的形成四个阶段: 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 调完善阶段。 1 3、智力技能的阶段: 活动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阶段。 1 4、动作技能形成标志: 结构的改版;品质的变化;调节功能加强; 1 5、智力技能形成标志: 脱离物质或物质化活动;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智力活动自动化; 1 6、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 四种基本趋势;练习有起伏现象;练习过程中有高原现象。 1 7、提高有效练习的条件: 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采取灵活练习方式。 1 8、学生品德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 9、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主观原因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 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是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 事物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 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区别: 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想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宽泛。二者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反作用。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在品德上的表现。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 二、 道德情感。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荣辱感、厌恶感等。 三、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的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里过程。主要表现在履 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上。 四、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3、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4、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差别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6、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后像,感觉适应、感 觉对比。后像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 持短暂时间的现象。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和明 适应(感受性降低)。‎‎ 7、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8、感觉细胞包括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9、颜色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明度、饱和度 10、颜色混合的两种情况: 色光混合和颜色混合 1 1、色觉理论包括: 杨——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和黑林的四色说。 1 2、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1 3、听觉理论包括地点说和频率说 1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包括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 觉察、分辨和确认。 1 5、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1 6、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征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 形状、大小和深度知觉。 1 7、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和对时间的预测。 1 8、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 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真动与似 动知觉。 1 9、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客观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0、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恒常性, 2 1、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他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 觉过程。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第五章 记忆 1、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里过程。 3、关于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学说包括机能定‎‎位说、机能整体说、SPI理论和分子学说 4、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也叫顺时记忆。包括图像记忆和回声记忆。 5、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杂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都影响记忆的容量。 6、长时记忆指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它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时间、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它的编码形式有类别群集、联想群集和主 观组织。 7、长时记忆分类。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境记忆与语 义记忆。成熟性记忆指地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 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情景记忆是指单独 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语义记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 规律,以一般知识做参考系,具有概括性,不依赖于时间、地点和条件,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8、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包括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和重构法。 9、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有两种: 回忆和再认。回忆是指过去经验 的事物不再眼前时重新想起来的过程。再认是过去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有熟悉、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10、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表明,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 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原则。 1 1、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 2、根据划分标准不同,表象课分为: 根据来源与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根据对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1 3、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再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 1 4、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基本表象理论与双重编码理论。 1 5、有效的记忆策略包括复述、背诵、结果反馈、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与记忆线索。 1 6、常见的记忆术包括: 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略词法和谐音 法。 第六章 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2、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3、分类: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的思维活动。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 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接思维和间接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分析思维是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玩呢提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性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4、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 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5、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6、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7、顿悟通常包括对问题元素的重新组织,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方法。 8、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 9、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10、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里准备状态。 1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 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 程叫做言语。 1 2、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里过程。 1 3、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包括: 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和典型化四种形式。 1 4、按照想象活动时候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 5、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七章 意识状态 1、意识有觉知性、能动性、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 2、意识水平包括焦点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3、无意识包括催眠、白日梦和冥想 4、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 加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 5、催眠是以一些人对暗示的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里活动有选择的反应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里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7、注意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监督功能。 8、注意的理论有过滤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 理论和双重加工理论。 9、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10、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事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1 1、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叫做注意范围,又叫注意广度。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任务要求,知识经验等有关。 1 2、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1 3、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的吧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篇五: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 第一章现代的研究与发展 1( 心理学的感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现象的实质: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态度 3( 人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心理是人 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能动态度: 个体行为是其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反过来,个体心理活动是在 行为中产生,人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 4( 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 认知过程: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 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个体心理 心理活动倾向性: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差异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指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6( 心理学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 7(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8(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观察法: 简单易行,直接观察;b,调查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效率高但是研究结果会有主客观干扰,真实性不足;c,个案研究法: 加深对个人了解但搜集资料缺乏可靠性;d,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 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 精确度高但脱离实际情景难将结果脱光到日常生活中。 9( 心理学研究的程序: a 确定问题并提供假设;b 确定研究对象;c 确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d 选择研究方法;e 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第二章 脑与心理 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大脑: 高级心理过程(注意感知学习记忆地位运动) 小脑: 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脑干: 维持最基本的 生命活动,具有调节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 称为“生命中枢” 脑 间脑: 包括丘脑(神 经通路“中转站”)和下丘脑(各种情感和内脏活动调节 中心) 边缘系统: 与记忆, 动机,行为,情绪有关 中枢神经 脊髓 神经系统 脊神经 周围神经 脑神经 交感神经 植物型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机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主要作用是a 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B 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由五 部分组成(见上) 3( 神经元的结构及机能: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自由 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组成。 4( 突触的功能: 传导神经信号;神经元间相互联系的突触存在间隙,神经冲动不能被直接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于是,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改变韦化学方式来进行。 5( 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 大脑皮层从前到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四个区域。 6( 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的位置及其功能: 布洛卡区位与颞叶的后下部,又叫运动性言语中枢,可以理解言 语,却影响表达;温尔尼克区位于颞叶的后下部,又叫听觉性言语中 枢,讲话流离却不能理解言语。 7(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 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右 半球负责只觉物体的空间,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但实际上 左右脑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 8( 脑潜能开发的途径并能知道自己科学保护和利用大脑; 大脑潜能的发展有无限空间,故人们应该通过一下途径挖掘大脑前例: a 敞开心灵的大门,大胆创新;b 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身心健康,美好情操,促进情感活动,对认知过程的激励作用);c 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是大脑不断获得有一的刺激;d 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肢体运动,音乐,书法,绘画) 保护利用大脑: a 锻炼与大脑(锻炼促进大脑发展;锻炼是大脑的积极休息方式;锻炼还是一种良好而有效的健脑方法)b 催眠与大脑(睡眠可能是创造思维的源泉;睡眠有助于人的记忆;睡眠对人的学习有‎‎重要作用;睡眠对大脑有重要的营养作用)c 营养与大脑 d 烟酒与大脑 e 疾病与大脑 f 学习,记忆与大脑。 第三章 行为动力 1(需要的含义及其功能: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有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等特征。其功能表现在: 人类行为一切动力有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见书。各个层次出现的顺序有低到高: 各个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七层次可概括为两水平,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优点: a 该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b 它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次系统;c 它比较客观,准确的揭示了人类需要 产生的客观规律。 缺点: a 本层次论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b 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想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解作用;c 马罗斯是一个人本注意者,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3(动机的含义及其基本功能: 动机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性活动并是个体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有三种基本功能 : 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冲突的定义及主要种类‎‎; 定义: 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 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按性质和内容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 原则性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分为双驱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三种。 5(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动机对个人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与两个因素: 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另 一是个体行为的质量。学习动机还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还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 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 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 而提高: 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加明显。这一定律早在1908年就被耶基斯,多德森证实。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7(强化动机理论: 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他们把人类的行为的动力归结为强化, 即通过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兰德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 度较大,有一定风险性的开创性的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
本文档为【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4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06
浏览量: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