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_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_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

举报
开通vip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_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 农村经济与社会 R u r a l E e o n o m y S oc io ty I, 9 : S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 刘 小京 令令令令C)令令令今C》令令今令今令令令今今令令令令令令令今令令今C)今令令令今今今 本文从界定概念 入手 , 在 简述温州市苍南县 江南地 区现代宗族械 斗实况的基础上 , 依 次从相关的社会生态环境 、 宗族组 织 的有关情况 、 地方械斗史上 的关健 性 事 件 等 3 个方 面 , 对现代宗族械斗问题进行分析 ; 接着 , 又将 由此得到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_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
农村经济与社会 R u r a l E e o n o m y S oc io ty I, 9 : S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 刘 小京 令令令令C)令令令今C》令令今令今令令令今今令令令令令令令今令令今C)今令令令今今今 本文从界定概念 入手 , 在 简述温州市苍南县 江南地 区现代宗族械 斗实况的基础上 , 依 次从相关的社会生态环境 、 宗族组 织 的有关情况 、 地方械斗史上 的关健 性 事 件 等 3 个方 面 , 对现代宗族械斗问题进行分析 ; 接着 , 又将 由此得到 的认识 同历史和现实中南中国其 他地 区的有 关情况作 了比较 和验证 。 最 后 , 给 出 了有 关宗族械 斗问题的基本认识 、 理论假 说和有待研 究的 问题 。 笔者认 为 , 这一 研究有助 于我们对现实中民间丧葬礼仅重新抬头以 及 买卖婚姻猖撅 、 帮会组织复活等一 系列值得关注的社会 现家 , 给 出正确的 评价 。 刘小 京 1 9 5 3生 , 1 9 8 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 究所 (即令农村发展研究 所) , 现为 ((中国农村经济》编样部编辑 。 令令令令今今今令令今令今今令令令今令令今令今今今今今今今令今令今介令令令令令今 在本项研究中 , 我们将 “宗族 ” 定义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以同一父系的男性后代及 其配偶 为主要成份组成的 , 同姓氏的社会集团 。 将 “宗族械斗 ” 定义为宗族组织内部或宗 族组织 之间聚众持械斗殴 。 迄今 , 宗族械斗这样一种既违背社会普遍规则 , 却又有一定模式和规范可寻的 , 以暴 力为手段解决社会集团内部和社会集团之间冲突的互动方式 , 仍在南中国部分宗族势力活 跃的地区时有发生 , 以至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 有鉴于此 , 笔者 拟 结 合 1 9 8 3 ~ 1 9 9 2年间 7 次赴浙江温州市农村地区社会调研所得的有关资料 , 以苍南县江南地区的宗族 械斗问题为个案 , 对有关问题作一些分析 , 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 、 当代宗族械斗简述 苍南县是 1 9 8 1年由平 阳县析置的新县 。 该县的江南地区人口稠密 , 经济活跃 。 温州市 十大农村小商品市场这里据有其四 (龙港 、 宜 山 、 钱库 、 金乡) 。 据1 9 9 1年底统计 , 江 南 地区有1 3 4 5 2 8户 , 5 7 4 4 8 2人 , 分别占全县总数的51 . 4 % 和55 . 3% ; 有耕地 1 9 9 0 4 9亩 , 其中 水 田1 6 7 0 2 8亩 , 分别占全县总数的 44 . 4% 和49 . 3% ; 农村经济总收人 1 5 3 1 2 6 . 1万元 , 乡以 上企业产值6 74 5 6万元 , 分别占全县总数的 78 . 5% 和60 . 5% 。 然而 , 这个美丽富庶的地区 , 也恰是全县乃至全市宗族械斗高发地区 , 全县绝大部分 宗族械斗案件均发生于此 。 1 9 6 7~ 1 9 9 1年间 , 共发生大小宗族械斗1 0 0 0多起 (其中, 发生 于 1 9 7 9年底以前的 , 约 7 0 0 ~ 8 0 0起 , 发生于1 9 8 0~ 1 9 8 3年间的 , 有6 5起 ) , 致使死亡2 0人 , 伤 39 人 (其中重伤 8 人 ) , 烧毁房屋2 18 间 , ¹ 拆毁64 间 , 直接经济损失 在 300 万 元 以 上 。 . 44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1 9 9 0年 , 江南地区共发生各类宗族械斗案件22 起 , 打伤10 人 ; 19 9 1年 , 发生“地区性 、宗族 性械斗事件及苗头” º 50 多起 , 其中形成大规模宗族械斗的有 2 起 , 计死 1 人 , 伤数十人 ; 19 9 2年有关数字欠详 , 但仅在 8 月 16 日的一场大规模宗族械斗中, 望里镇和新安乡的林陈 两姓就发动 了23 个村共计 20 0 0 多人 , 致使死 5 人 , 伤 18 人 (其中重伤 6 人 ) 。» 调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 宗族械斗 , 特别是大规模宗族械斗 , 往往依既定的模式和规则进行 , 社会 参与面广泛 , ¼ 在民间影响巨大而且深刻 。 二 、 相关的社会生态环境 考诸有关文献资料 , 在江南地区社会生态环境方面 , 以下几方面的 因素颇值得引起重 视 。 1 .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我们先从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考察 。 在我国东南沿海 , 从钱 塘江 口至潮汕平原 , 山海交错 , 河流短促湍急 , 地形地貌异常复杂 。 而统辖苍南县暨江南 地区的温州市 , 又恰在其中段。 迄今 , 温州市尚不通铁路 ; 几条主要河流上的公路桥及温 州机场等 , 亦均为近10 年所建 ; 全部过境公路均重荷难负 , 拥挤不堪 , 且路况较差 。 具体 到江南地区 , 不仅偏于浙江省的最南端 ,且在平 (阳) 苍 (南 ) 分县以前 , 与县治昆阳镇有 鳌江隔断 ; 分县以后 , 与新治灵溪镇仍以横阳支江为限 。 且东临大海 , 北界鳌江 ; 向西 自 横阳支江而外 , 又有南雁荡分支玉苍 山 , 旧志称其 “周围百里 , 跨涉八 乡” ,主峰大王苍 , 距海岸线虽仅50 公里 , 竞已有海拔 9 2 1 . 5 米 的高度 ; 往南 , 同浙闽边界地 区的马站一沿浦小 平原 (约 12 平 方公 t里) 间 , 尚有山地屏障 , 再往南 , 则为闽省所辖之山地 。 成鲜明对照的 是 , 在江南地区境内 , 除一些浅丘以外 , 地势颇为平坦 , 水网纵横 , 公路运输与水上机船 运输有机地联 为一体 , 交通尚称便捷 。 2 . 复杂的人 口 构成 。 温州原为东欧王属地 。 旧县志 《风土志 · 民族》载 , “匝越民族 自汉悉徙江淮 , 其地虚矣 。 自是 , 居者已非旧族 。 “ ·⋯五季朱褒 、卢约迭据永嘉 , 朝夕反复 , 卒归钱氏 ; 平阳又与闽接壤 , 闽越交争 , 锋摘所及 , 流移必多 。 故吾平民间族谱多言唐季避王 曦乱 , 自赤岸来徙 。 赤岸者 , 古长溪地 , 今福鼎县也 。 明时 , 楼寇之扰平阳 , 被害最剧 。 清顺康间 , 郑成功之难 , 沿海徙界 , 民族变迁 , 此时尤甚 。 ”今纂 《苍南县志 1 人口志 (初 稿 )》也称 , “本县最先居民为何 , 已难查考 , 各姓人口 ‘ 原来均先后从外地迁人 。 · ·一就 时代言 , 早而可考者为唐末 、 五 代 , 其次为宋末 、 明末 , ·一晚者为清康熙 9 年 ( 16 7 0年 ) 以后 。 ” 不 同时代 , 不 同地区 , 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 , 沉淀于平苍一带暨江南地区 , 经 长 期繁衍生息 , 形成 了相互有别的亚文化氛 围 。 县旧志称 , “今以言语分别 , 约 有五派 。 曰 欧语 , 日闽语 , 日土语 (俗称蛮语 ) , 曰金乡语 , 曰舍民语 。 大别区之 , 县治及万全区纯 粹欧语 ; 小南则闽语十一 ; 江南则闽语 、 土语与欧语参半 , 金 乡语唯旧卫所而已 , 北港则 ¹ 依当地通例 , “间 ” 为房屋 占地面积的计量单位 , 一般一间为42 平方米左右 。 在此面积上 , 无论是平房还是 二三 层乃至四五层楼房均称为一间 。 通常 , 一户人家即占有一间房 。 º 在江南地区 , 地方性械斗指以宗族势力为依托 , 若干村社间发生的械斗 。 » 上述数字 因原资料的统计 口径不一, 因此在不同年度间 , 不易进行简单加总或对比 。 它只代表基 本倾 向 和一 般 趋势 。 ¼详见拙作 《略析浙南的宗族械斗》, 载《社会学研究》1 9 9 3年第 5期 。 · 45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闽语六 , 甄语四 ; 南港 、 蒲 门则闽语七八 , 欧语二三焉 。” ¹ 政义甚大的方言 , 不仅有碍于 交流 , 更 明确地划分了不同的亚文化系统 。 而在窄仄如江南一区 , 竟有 4 种方言存在 , 文 化冲突在所难免 。 表 1 苍南县方言分布状况 流通某种方言的 乡镇数 地 区 拥有 乡镇数 Jk1 语 】 蛮 语 队 语 1 金 乡语 1 舍 语 94,1OUI一,10 20自目口 nq曰00’匕nOg曰Q自‘了江南 南港 蒲门 全县 资料来源 : 温瑞政 《苍南方言志》, 语文出版社 1 9 9 1年版第 9一 1 2页 。 3 . 聚族而居 。 据徐蓬勃对江南地区之钱库区的调查统计 , “全区10 个乡镇 , 5 个居 委会 , 1 37 个行政村 , 21 3个自然村 , 它的行政村就有43 个以姓氏命名的 , 如陈家堡 、章均洋 、 李家车 、 缪家桥 、 金处 、 倪处、 翁处 、 林家院村等 , 占行政村总数的 31 . 38 % ; 自然村以 姓氏命名的或者有姓氏色彩的有60 个 , 占28 . 1% 。 全区有1 /3 的人口 , 即近 6 万人 , 分别居 住在与之同姓氏命名的村落 。” 另据 “国情调查 · 苍南县情课题组 ” (以下简称 “国情课题 组” )在江南地区 3 个乡 8 个行政村的调查 , 行政村内 , 首位姓和次首位姓拥有户数相加 , 最低者也占全村总户数的59 % , 高者则一个行政村范围内没有异姓户存在 (参见表 2 ) 。 表 2 8个行政村姓氏构成 诸姓在总户数 中所占% 村 名 户数 其他 400 自. .一 4nU9 曰nOI”1工一U54001匕4no39曰9曰海城 乡民主村 章良村 平 等乡吴家弄村 吴兰楼村 新城 乡马鞍桥村 九刀连村 黄库村 金 家沿村 3 2 8 4 2 8 2 3 5 3 5 4 3 2 6 3 9 0 4 0 5 5 4 2 3 1 1 0 0 no00 9曰 月任咋‘ 左占八n”1山’匕q自3nQlanoOUOUOU 说明 : ( l ) 表中A 、 B 、 C分别代表村中首位姓 、 次首位姓 、 第三大姓 。 ( 2 ) B 、 C 两栏多有空缺 , 是由于调查员认为该村无所谓次首位姓和第三大姓 。 如平等乡吴 家弄村除两大姓各占全村总户数的34 % 外 , 陈、 杨、 许3姓 , 各1 0户 , 均占全村总户数的 4 % 。 ¹ 据县旧志自注 , “欧语本为欧族 , 闽语来自闽族 。 ” “惟土语江南 一区有之 , 其称哑语为后生语 , 则似海滨土著 , 本作是语 , 后盖化为贩语也 。 金乡一卫 , 前明指挥部属居焉 。 初自用其乡之语 , 后与土语相杂成金乡语 。 若舍语则散 居南北港蒲门各山番 , 其语亦属少数 。 ” , 46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4 . 人 a 压力 。 1 9 1 1年 , 原平 阳县有人口4 6 7 9 6 0人 , 至 1 0 4 9年 , 增至7 2 971一人 , 增加 55 . 93 % ; 同期 , 浙江全省人口约增加15 % , 全国约增加34 % 。 1 9 4 9年 , 今苍南县境 内 有 人口 4 1 4 7 5 5人, 至 1 9 5 2年 , 增为9 5 2 0 4 3 人 , 增加1 2 9 . 5 3 % : 而同期, 浙江全 省 人 口 增加 87 % , 全国增加 88 % 。 苍南县人口增长率较浙江全省乃至全国人口增长 率 高 1厂3 左 右 。¹ 40 年代末 , 江南地区有人口 18 万左右 , 水田22 万亩 , 人均水田 1 . 22 亩 , 水田平年亩产1 . 6 石左右 , 食用已经偏紧。 19 8 2年 , 江南地区人口密度达 150 0人 /平方公里 , 虽投人大量现代 生产要素 , 终因人均耕地过少 , 全区农业人口人均产粮仅6 00 斤左右 。在极其窄仄的生存空间 里 , 面对原本就已经相 当紧张的资源条件 , 人口却长期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速度 , 这无疑 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 而这种压力又势必反馈回来 , 为生存其间的人们施以深 刻影响 。 有必要指出的是 , 这种人口的高增长率 , 是在比较大的地域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 1 9 32 ~ 19 8 2年间 , 整 个温州地区人口增加 了153 . 2% , 而浙江全省仅增加了89 . 1% 。º 5 . 人文不盛 。 与地处相对封闭 、 偏远的一隅和人口构成复杂密切相关 , 平苍一带人 文成绩不佳 。 前清平阳知县何子祥著文评价称 , 平阳 “ 文风逊浙西远甚 。 士子得一青铃 , 便为 庄境 , 养习商贾事 , 科岁试聊以备功令 ” 。 » 平阳本县士 人毛锦涛也承认 , “诵读者 率皆 志气卑小 , 甫游摩辄束书高阁 , 营什一利 ; 不然亦 自视满足 , 不复切磋 , 以底有成 。”¼ 据 平阳旧志 《选举志》载 , 自15 0 0 ~ 19 0 5年间, 平阳县共有21 个士人中举 。 平均 9 . 3 年出一 个举人 。 405 年间 , 县中曾 3次逾 60 年未出一个举人 。 间隔最长 的 一 次 , 自 崇祯 15 年 ( 16 42年) 直至康熙 59 年 ( 17 20年) 相隔了78 年 。 ½ 被取中进士者就更是凤毛麟角。 405 年 间 , 共出了 4 名进士 , 平均10 1 . 3年取 中一个进士 。 间隔最长的一次 , 万历 17 年 (1 589 年) 至雍正 n 年 ( 17 32 年 ) , 相隔竟144 年 。 据查 , 1500 年 以 降 , 直至晚清 , 平阳士人以科举 人仕的 , 最显者似为万历进 士 吴 宝 秀 , 他至今仍被尊为 “本县历史上最突出的人物 , ” 然也仅官至南康知府¾ 6上述人文 不 盛 的 状况 , 迄今仍依稀可见 。 19 9 1年 , 苍南 县 农村 人均纯收人 9 39 . 8 4元 , 为 全 国 平均水平的 132 . 6 % 。 然而 , 其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仍 仅为文盲半文盲占23% , 小 学 文 化 程 度 占48 % , 初中文化程度占27 % , 高中及 高 中文 化程 度以上者占2% ; 按现行学制计 算 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仅5 . 55 年 。 同年 , 我国全国在业 人 口中 , 文盲半文盲占21 % , 小学文化程度占42 % , 初中文化程度占27 % , 高中文化程度 及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者 占10 % ; 按现行学制计算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 . 24 年 。 6 . 尚武精神 。 与人文不盛成鲜明对照 , 平苍一带习武之风甚浓 , 并由此锻造了普遍的 ¹ 浙江省有关数字据胡焕庸 、 张善余《中国人 口地理》 (下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98 6年版第 13 6页 , 1 9 49年以前的 全 国数字据赵文林 、 谢淑君《中国人 口 史》, 人民出版社19 8 8年版第481 ~ 482 页之修订人 口数 : 19 49年以后的全国人口数 据《中国统计年鉴 ( 19 8 8年 ) 》 。 º 参见《中国人 口地理》 (下) , 第 1引页 。 » ¼见民国《平阳县志 ·风土志 ·士 习》, 文中 “青矜” 、 “游摩” 均指生员 (俗称秀才 ) 。 即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得 人府或州 、 县学的士人 。 获得生员资格意味着踏入仕途的起点 。 ½ 据王庆云《石渠余记》载 , 清乾隆 ( 1 7 36 ~ 17 9 5年) 间 , 举人 “每科中额一千二百九十名 , 统十年计 , 加以恩 科 , 则多至五千余人 。 ” (见北京古籍出版社19 8 5年版 , 第40 页 ) 。另据《清史稿 ·地理志》, 前清时 , 全国有府 、 州 、 厅 、 县 17 0。多个 。 由此匡算 , 全国平均每 县10 年间可有 3名举人 。 À参见《苍南县人物志 (初稿) 》,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浙江省 ·温州市苍南县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卷》 ( 以下简称《苍南县故事 卷》) 中所载《吴宝秀的传说》, 《明史 · 列传》 第一百二十五 , 《吴宝秀传》, . 47 , 现代宗族械斗向题研究 尚武精神 。 据平阳旧志载 , 1 5 0 0、 , 1 9 0 1年 , 全县共有44 人取中武举 。 平均每9 . 1年即 出 一 个武举人 。 同期 , 全县还出了 3 个武进士 。我们知道 , 依皇权时代通例 , 文科中额高出武科 甚多 。 《清史稿 · 选举志》载 , 康熙26 年 (1 6 8 7年 ) 定制 , 武科乡试中额 , “略视各省文闹 之半,’; 至晚清时 , 浙江文闹中额为1 04 人 , 武闹中额仅 为60 人 。 而平阳一县 , 武科中举者竞 为文科中举者的 2 0 9 . 5% 。 在这样的氛围中 , 县人以 “ 武功 ” 显者 , 颇多其人 。 仅据 笔 者 在调查中所搜集的资料看 , 今苍南境内 , 自明末以来 , 官至总兵者至少有四人 。¹ 这 种 影 响沿及至今 。 当前 , 拳派师傅在地方上仍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 三 、 宗族组织的有关情况 晚唐五 代以降 , 我国以尊卑 、 长幼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关系愈益衰落 , 终炫变为以 “彭 宗收族” 为 目的的宗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以此为前提 , 平苍一带的宗族组织 也遂步活跃起来 , 并愈益 普遍化 、 完善化。 而侍定的社会生态环境 , 又使其逐步形成了一些与本项研究有直接关联 的特征 。 1 . 宗族组织形成较早 。 在平阳旧志 《文征》中 , 保存了一些元明时代文人墨客撰写 的 “族谱序” 、 “ 祠堂记” 等文献资料 。 其中如元末名士宋镰 ( 1310 ~ 138 1年) 在平阳《林 氏祠学记》披露 , “林氏之居盖竹 , 自名感者始 。 “一子孙至今数百家 , 散处乡间 , 服 微 情弛者久矣 。 其十二世孙元阳县尹淳 , 灌其愈远而不知所 自出也 , 欲立祠于墓而未果 。 淳 卒 , 其子今刑部主事升 , 遂作祠奉感之主 , 溯望必渴 , 岁时必祭 , 皆率一族之人以从事 。 复立祠于左偏 , 祀晦庵朱子之像 , 以其先宋吏部侍郎拱辰 , 知信州千之 , 知南剑州起鳌 , 及其父阳江君配祀 。 即祠之前为学 , 聘乡人之贤者为师 , 使族中子弟就学焉 。 ” 时 此 , 宋 镰赞道 , “立一祠于始迁祖之墓 , 率族人以祭 , 疏者可以复亲 , 远者可以不散 , 富 强者必 不敢以是私 其身 , 而贫弱者必有所仰济矣 。 其族宁坏乎 ? 况于有学以为之教 , 有先贤之祠 以为之则 , 其为族人之虑可谓备矣 ” 。 2 . 迄今 , 宗族活动仍是苍南县暨江南地 区人们家庭范围之外的最重要的互动方式之 一 , 宗族组 织几乎无所不在 。 我们知道 , 宗族组织赖以维 系族众的主要 手段是 祠 堂 和族 谱 。 据徐蓬勃估计 , 仅江南地区域内 , 现存祠堂即达10 0 0多处 。 国情课题 组 的 资 料也表 明 , 江南地 区 3个 乡 8 个行政村的25 姓 、 2 7 8 9户人家中 , 有祠堂和族谱的 有 17 姓 、 26 19 户 , 分别占总数的 6 8 % 和9 4 % 。 调查所及的行政村 中 , 首位姓均有祠堂和族谱 。 而 自述族 中没有祠堂和族谱的 8 姓中 , 有 7 姓为户数不足所在行政村总户数8 % 的小姓 。 何况 , 其 中部分姓是 出生于种种考虑 , 将有祠堂和族谱说成无祠堂 、 族谱的 。 实地调查也表明 , 迄 今 , 人们在 生活和生产上 , 借助宗族组织者所在多多 ; 任何个人和家庭都难以置宗族利益 不顾 。 即使是一些比较正直的基层干部 , 在遇到涉及本族利益的会议时 , 一也往往只能以缺 席来铭志 。 3 . 宗族文化水准不高 。 与宗族组织形成 较早和宗族组织无所不在成为鲜 明对照 , 苍 南县暨江南地区的宗族文化水准颇令人失望 。 明初大儒方孝孺曾将 人们修谱的原则和 目的 ¹ 依明清官制 , 知府为辖数州县 的地方行政长官 , 文阶四品 , 总兵为 掌理一镇军务的高级军事长宫, 武阶二品 , 总 兵之职隆于知府 。 . 4 8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归纳为10 项 , 即 : ( 1 ) 序得姓之根源 ; ( 2 ) 世族数之远近 ; (3 ) 明爵禄之高卑; ( 4 ) 序官阶之大小 ; ( 5 ) 标坟墓之所在 ; ( 6 ) 迁妻妾之外氏 ; (7 ) 载适女之出处 ; ( 8 ) 彰 忠孝之进士 ; ( 9 ) 扬道德之遁逸 ; (1 0) 表节义之乡间 。¹ 然就笔者在苍南县历次调 查 中 所披 阅的20 余部 (套 ) 族谱而言 , 多数族谱仅能满足上述之 ( l ) 、 ( 2 ) 、 ( 5 ) 、 ( 6 ) 、 ( 7 ) 等 5 项 。 究其原因 , 则主要是 : 诸姓由于人文上的障碍 , 连谱序 、 凡例 、 族训 、 族 规等最代表本族文化的部分 , 也已无 力自纂 , 只好听凭当地以刻印族谱为业的 “造谱先生” 肆意施为 。 而造谱先生刻 印族谱只图赚钱 , 文化水准又极有限度 , 往往同一时期招揽到的 刻印业务 , 所套用的凡例 、 族训 、 族规等几乎完全相 同 。 就笔者过 目的族谱而言 , 既有同 一年份 、 不同族姓所修族谱之凡例 、 族训 、 族规等大致相同者 , 也有某一族姓在不同年代 所修族谱之凡例 、 族训迥异者 。 完全由族人 自行编纂的族谱 , 仅占过 目族谱总数的 l / 3 。 何况 , 苍南县暨江南地区刻印族谱 , 迄今仍 以木刻版为主 , 那些用不加标点的繁体字 、 文 言文 (且病句错字极多 ) 写成的谱序 、 族训 、 族规 , 对于文化水准原本不高的广大族众来 说 , 不窗天书 。 宗族书面文化的传授受到很大限制 。 基于此 , 宗族文化的整体水平很难谈 得上提高 , 各族姓健康向上 、 又各具特点的亚文化系统终难形成 。 4 . 与浅显的宗族文化相适应 , 宗族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间的差距也被拉大了 。 再加 上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方面的种种限制 , 有关宗族械斗和宗族冲突的内容 , 已很少见诸于 族谱 。 笔者曾仔细披阅了 《苍南县故事卷》, 尽管这些故事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 , 已几经修 饰 , 但仍可约略窥知 , 反映地方社会冲突且有姓氏可寻的传说故事 中 , 冲突双方分属异姓 的占8 0 % 左右 。 涉及姓氏也均为当地大姓或较大姓 。 在聚族而居且宗族组织无所不在的苍 南县 , 这一现象背后蕴涵的社会真实 , , 值得深思 。 它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 , 宗族 口头文化 的一部分 , 在宗族内部和宗族之间的互动中 , 起着远比宗族书面文化大的作用 。 而有关宗 族械斗的知识及对械斗中所 涌现出的 “英雄业绩” 的传诵 , 即属于此类 。 这是局外人难以 接触和切实把握的一个 “黑箱” , 它使得对于宗族活动的有效控制与干预难于进行 。 5 . 联宗活动普谊化 。 联宗 , 即同姓之人认作同族 。 在苍南县暨江南地 区 , 联宗主要 表现 为族与族之间的互动 。 即若千同姓宗族联为同宗 。 在这方面 , 宗族组织形成较早 (越 古老的文献资料 , 越容易导致迷信) ,地方人文不盛 , 宗族文化水准不高 , 发挥了极为重要的 功能 。 又由于吴语 、闽语中黄王不分 , 因此 , 黄王两姓也往往视为同姓 。县人多自闽中迁来 , 闽中又有 “八姓一家 ”之说 ; 再追溯殷周时代 , 子姓封 国和姬姓封国的后裔们多以国为姓 , “今虽姓异 , 然追根溯源则为一” , 联宗活动愈益膨胀 。 这种荒诞无稽的活动 , 在相当程度 上扭曲了宗族组织的 “游戏规则” 。 基于此 , 亲亲收族被扩宗联族所取代 , 详实于近 , 奖掖 子弟后劲 , 隆祭高曾昭穆 , 也被演化为侈陈先烈 , 远宗放蓖 , 且一溯就是百代以上 。 与此 同时 , 宗族组织的社会动 员能力也几倍 、 十几倍 、 几十倍地扩大了 。 除此之外 , 还有两点必须给以特别的重视 。 1 . 近代以来 , 苍南县社会分化进程加快 , 新的社会位置和新的 组 织 形 式 大 量 涌 现 , 宗族关 系得以被相 当普遍地融人新的社会关系中。 兹举几例说 明之 。 ( 1 ) 19 34年春 , 宜山镇布店老板陈青锁 , 出银洋数百元 , 并变卖部分田产 , 创办了 “江南春儿童昆剧社” 。 ¹ 见《逊志斋集》卷十二 , 《族谱序 ))o 现代宗族械斗间题研究 尽管剧社以 “招收十一 、 二岁曾受初小教育的男女儿童为学 员 , 经过考试 , 择优录取” 为 宗旨 , 但第一批所招收的40 余人中 , 绝大多数仍为陈姓 。¹ ( 2 ) 50 年代 , 大规模工 业 建 设兴起 , 工业部门陆续从苍南招收了一些职工 。 由于任一单位招工都往往在一个较小的地 域范围内集中进行 , 人们报名又往往兄弟子侄结伴而行 , 因此 , 同姓同宗同进一厂一的现象 较为普遍 。 笔者调阅了县民政局享受定期救济的精减退职老职工名单 , 尽管这一名单与当 年招工名单 口径不同 , 但 也足以说明同姓同宗同进一厂的普遍性 。 例如 , 在某工矿企业精 减职工中即有 : 李姓职工 中 , 带若字的12 人 , 带新 字的 8 人 。 同姓同宗同进一厂 , 使有既 定含义的工业文明 , 在原聚居社区内的传播得以强化 ,城乡互动格局也被赋予 了某些特质 , 这对于80 年代 乡村工业化中家族势力的活跃不无影响 。 ( 3 ) 龙港武术院是近年创建的文化 事业单位 ,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亲临该院视察并亲笔为之题词 ; 然而 , 分析该院名誉院 长 、 顾问 、 名誉理事 、 理事名单 , 则在n s人中 , 院长兼理事长郑裕靠所在郑姓有35 人 , 占 上述人员总数的25 % ; 其中 , 裕字行的有l理人 , 国字行的 (即裕字行的下一辈) 4 人 。 另 外 , 郑裕靠 “挚友 ” 、 名誉院长杨宗相所在姓13 人 , 另一 “挚友 ” 、 理事周成岩 所 在 姓 6 人 。 3姓合计 , 占上述人员总数的50 % 。º 在笔者调查的一些民办工商企业中 , 从业人员特 别是企业领导和骨干人员的家族化倾向也相 当突出 。 这里就不再赘述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近代科层组织迅速渗人农村社会 ; 其中 , 尤以人民公社 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 科层组织为宗族组织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系 , 使其借此实 现了组织制度方面的擅变 。 由于种种原因 , 我们的有关调查尚不足以完整地揭示出现期苍 南县暨江南地 区宗族组织的全貌 , 但就已掌握的情况看 , 其科层化水平已相 当之高 。 例如 , 某族近年制定的 “守则” 规定 , “本族的代表大会 , 是统一部署和解决族内一切事务的最高 权力机构。 下设理事会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任期某年 , 进行改选 , 可以连任 连选 。 ” 再 如 , 在现实 , 联宗不仅意味着宗族组织规模的扩大 , 也意味着组织水平的提高 。 凡联宗 各族 , 多成立有 “宗史研究会” 一类组织 , 下设会长 , 副会长 、 委员、 顾问若干 , 或理事 长 、 副理事长 、 理事若干 。 其职权等级 、 责任范围也相当明确 。 每一支派的族人均有代表 进人到 “宗史研究会” 任职 。 此后 , 随着联宗范围的扩大 , 涉及地域渐广 , 族数渐多 ; 于 是 , “研究会” 又升格为 “研究总会” , 下设 “研究分会” 。 一些专门性机构也得以相 继 建 立 , 如 “某氏历代名人谱编纂委员会” 、 “后勤组 ” 、 “救 济 组” 、 “调 节组 ” 、 “武术馆” 等 等 。 它们大多有章程 制度可寻 , 且分工明确 , 各司其职 。 此外 , 在财务制度方面 , 宗族组 织 也从人民公社体制中得益多多 。 碍于篇幅 , 不再赘述 。 四 、 地方械斗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宗族势力的普遍存在 , 并不意味着宗族内部和宗族之间必然要发生械斗事件 。 但毫无 疑问 , 前述苍南县暨江南地区社会生态环境和宗族组织方面的特点 , 特征 , 使宗族集团形 ¹ 参见沈不沉《平阳戏史旧闻录》, 载《苍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º 据章胜利 、 虞锦贵 《农城之光—郑裕靠和他 的气功》 华龄出版社1 99 2年版有关资料计算。 ‘ 5 0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成了颇具地方个性的内聚力量 , 从而为宗族械斗内化于地方亚文化系统提供了多方面的可 能性 。 而内化过程的实现 , 又 与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强刺激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 由于资料所 限 , 我们尚难以详尽地描述出宗族械斗被内化于江南地区地方亚文化 系统 中的完整过程 , 而仅能就其中几个关键性事件 , 作一些概括和分析 , 并据此作 出某些鑫测 。 1 . 在南中国地区 , 械斗和仇杀古已有之 。 但作为典型的宗族械斗 , 必须依托宗族组 织 , 遵照一定模式 、 规则进行 。 清人丁杰称 , 宗族械斗 “创于闽 , 延于粤 , 盛于 潮” 。¹ 这 一观点曾得到较普遍的支持 。 曾在闽省为官的汪志伊更进一步指出 , “查闽省漳泉 二 府 , 宋时有海 滨邹鲁之称 。 ·” ⋯自明季楼寇内犯 , 练乡兵以卫村堡 , 募其勇豪 , 授以军器 , 尚 勇尚气 , 习惯成凤 , 嗣遂逞 忿械斗 。 ” º 而道咸 ( 18 21 ~ 18 6 1年) 时曾两度在 闽省为官的张 集馨则认为 “此风起于明永乐 ( 14 0 3~ 1424年 )年间 , 相寻干戈 , 至今愈 烈 。 ”» 所幸两论均 不出明清两代 , 且划定的区域源流也大致相同 。 故而不必深究 。 以此为前提 , 考察苍南县 暨江南地区的有关事件 , 对于我们把握宗族械斗内化于地方亚文化系统的具体过程颇有裨 益 。 另外 , 在前面的分析中 , 我们已经知道 , 平苍一带暨江南地区 , 祖籍闽省者很多。 他 们往往同原籍保持了多样化的联系。 我们不妨假设 , 他们在传播有关宗族械斗的知识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我们所搜集的文献资料颇有利于这一假设 。 邻县瑞安的前清士人赵钧 ( 17 8 6 ~ 18 6 6年 ) , 在 《过来语》中记载 : 丁酉 (道光17 年 , 18 37年) ,’., 又月下旬 , 平阳陈 他山自闽南安迁葬归 , 来馆访余 。 有 ((行程 日记》一册 , 可骇者闽省近年械斗之习 。 丙 申 岁 ( 18 36年) , 南安二十几都因事起衅 , 两边共杀死二百余人 , 其余斗伤者不可胜 记 。 ”¼而 陈他 山所在之陈姓 , 即为苍南第一大姓 。 2 . 据徐蓬勃考证 , 江南地区的宗族械斗肇始于同治10 年 ( 18 7 1年 ) , 即鉴后洋与章良 村的械斗 。 赵钧在 《过来语》中 , 对道光 5 年至 同治 4 年间 ( 18 2 5 ~ 18 6 5年) 平苍一带的 政治状况 、 社会治乱 、 经济生活等 , 多有记录; 笔者仔细查阅 , 竟没有发现有关江南地区 宗族械斗的记载 。 基于此 , 将鉴章两村的械斗 , 视为江南地区械斗史上的第一个关键性事 件加以剖析 , 似属适宜 。 考诸有关资料 , 鉴章两村宗族械斗的 社 会 背 景 为 : 咸 丰 9 年 ( 18 59年) , 平阳金钱会受太平天国运动鼓舞 , 开始聚会谋事 , “号称数千 , 时出掠旁近 , 县官不敢问。 复以计给官 , 求受抚为义勇; 平阳令受之 ; 言之道府 , 道府亦受之 。 ”½ 地方 政权对民变的暖昧姑息态度 , 使当地士绅豪富极为不满 。 赵钧在前揭书中发牢骚说 , “往 欧者 , 率皆怯懦之徒 , 无一肯为民御灾捍患” 。 “郡县失陷 , 罪在俞道宪瑞隆之怯懦逗留也 。 ⋯⋯任兵备之责而畏死如此 , 可恨孰甚” 。 “温镇某 , ·一懦怯之与俞 同” 。 “平阳令某 , 贪而惰 , 只知爱惜身家 , 置国事于虞外 。” 在 这样的情势下 , 士绅富豪们只能急图自保 。 于是 , ¹ 《止斗论》, 转引自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7年版 , 第 1 19 页 。 º 参见程含章《论息斗书》, 汪志伊《敬陈治化漳泉风俗疏》, 郑振图《治械斗议》, 均载《清经世文编》卷23 , 《吏政 ·守 令下》。 À《道咸宦海见闻录》, 中华书局 1 9 8 1年版 , 第61 页 。 ¼《赵钧 <过来语) 辑录》, 载《近代史资料》1 97 9年第4期 。 ½ 孙衣言《奉直大夫中书科中书衔平阳杨府君墓志铭》, 载 民国《平阳县志 ·文征》。 以下简称《杨中书墓志铭》。 在这 里 , “道 ” 及下文中 “道宪 ” 、 “兵备” 均指温处道员 , 即辖温州 、处州两府政务 、兵备的地方高级长官 。 “府” 指温州 府知府 。 “平阳令 ” 即平阳县知县 。 下文所述 “温镇” , 即温州镇总兵 。 . 5 1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地方名流 、瑞安县籍的侍读学士孙锵铭便直接与浙江巡抚王有龄联系 , 以 “奉 旨回籍办团 ” 的名义 , 纠集各县豪绅巨富 , 于咸丰n 年(1 8 6 1年)六月办起地方团练 。 团练以孙锵铭为总头 目 , 称 “浙南团练总局” , 并在各乡普遍设立分局。然而 , 办团未久 ,浙省局势惨变 。是年底 , 太 平军陷杭州 , 浙抚王有龄等自杀 , 清廷在浙省统治几于瘫痪。 浙南原非清廷与太平军拼争的 要地 , 当此窘迫危难之际 , 有关诸事唯有听任地方势力肆意施为 。何况 , 江南地区的情况在整 个浙南也算得上特殊 。它与金钱会的活动基地钱仓仅 “一衣带水 ”之隔 ; 至金钱会极盛时 , “据平阳 , 围瑞安 , 北陷郡城 , 南潜福 鼎 , ’,¹ 使江南几与外界隔绝 。 在诸 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 , 江南团练终成为独具性格的地方组织 。 ( 1 ) 瑞安孙氏在能力 、才志上不及湘军首领曾 、 左 、 胡等远甚 , 而其手下如江南团练头目们 , 从一开始就与湘军将 帅所倡导 、 捍卫的 “数 千年礼义 、 人伦 、 诗书 、 典则 ” º 无关 ; 他们举办团练 , 完全是因为地方政权对民 变 暖 昧 姑息 , 大户唯有斥资办团 , 方能 “保护他们的村社 、 财产以及他们的生活方 式 。 ” » 基于此 , 办团经费系由团首自理 , 即 “先 自出己资 , 诸富民亦竞出资 。¼ ( 2 ) 由于政方政 权 率先 违背了皇权社会的 “游戏规则 ” , 致使政府对团练的控制能力甚弱 , 团练的组织制 度 、 军 事行动均取决于团首个人意旨 , 使之成为私人化程度很高的地方武装 。 对此 , 孙衣言称 , “乡人既素服府君 (即江南团首杨配我 ) , 闻府君语 , 皆奋乐从 ; 府君即令村各为团 , 以 能 者一二人统其众 ” 。 ½ 赵钧也称 , “凡所守护者共八都 , 事皆淇 (即杨配钱 ) 主之 。 分小局 数十局 , 一皆有长 , 章程画一” 。¾ 这里 , 乡人是否素服杨某可置之不论 , 单就其对团练的专 权程度而言 , 已实属无以复加 。 ( 3 ) 与团练私人化密切相关的 , 是团练组织的宗 族 化倾 向 。 由于“每家各抽壮丁为义勇团练 ” , ¿ 团练组织相 当庞大 。据赵钧《过来语》提供的数字 , 每 “都 ” 可二三千人 。 这在聚族而居的江南地区 , 宗族势力渗人其中原已在 所 难 免 。 何 况 , 斥资办团的团首们唯亲是举 , 终使团练组织极富宗族色彩 。 如杨配钱一族 , 杨为地方 团首 , 其子 侄如芷庭 、 小溪 、 仲愚等 , 亦均在团中充当要职 。 后 来 , 配 钱 卒 , “团 练 之 任 , 其子接领 , “一克继父志 。 ”À又如江南 “湖前半河百分之八十五为 李姓 ” , 有田七十 亩 的 李 员外 , 因与金钱会领袖朱秀三有隙 , 便 “不惜财产 , 到处笼络人心 , 也拉起一支 队伍 ” ; 其成员几乎均为李姓 。Á ( 4 ) 团首和骨干分子的资格很低 。 美国学者孔飞力在前 揭书中 , 曾就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西南昌 、 湖北黄冈 、 湖南平江等地团练负责人的 出身作 了分析 , 南昌县 5 个地方团练局的45 名领导人中 , 有举人 8 名 , 贡生 4 名 , 生员13 名 , 捐 监 3人 , 有官阶及头衔者17 人 ; 黄冈县张店地方团练 “官方承认的团长 ” 共40 人 , 其中有 举人 3 人 , 生员13 人 , 监生 7 人 , 功名捐纳者 7 人 , 文童 1人 , 平民 9 人 ; 平江县 18 42年 ¹ 《杨中书墓志铭))o º 曾国藩《讨粤匪檄》, 载郑振铎《晚清文选》, 上海书店19 8 7年版 , 第72 页。 »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 9 9。年版 , 第66 页 。 ¼¾《杨中书墓志铭))o ¾¿ À 《赵钧 <过来语> 辑录》。 Á 《苍南县故事卷》, 《朱秀三造反》。 依科举制度 , 生员 仅为可算可不算的功名 。 再通过乡试 , 方得中举 , 举人有做官的可能 。 贡生包括恩贡 、 拔贡 、 副贡 、 岁贡和优贡 , 其地位较举人略低 。 捐监 (即监生 ) , 由捐纳钱粮而得 , 其地位相当于生员 , 但为士人所轻。 . 52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年 “因地方防御而得到赏赐” 的人员中 , 有举人 5 人 , 生员 8 人 , 监生 4 人 , 童生 5 人 , 官吏 5 人 。 ¹ 另据笔者手头资料 , 同期 , 四川隆昌县团首 中起码有举人 2 人 , 生 员 2 人 , 有官阶头衔者 3人 ; 江苏金坛县团首和骨干分子中起码有贡生 3 人 , 文生 8 人 , 武 生 2 人 , 有官阶头衔者 5 人 。 º 而江南团练负责人及骨干分子则相形见细 。 当时 , 在整个江南地区 , 似乎没有一个举人 。 即如江南团首杨配羲 , 尽管 “世以资雄江南 ” , 并被吹捧为 “ 家 有田 三十顷 , 并好义 , 且 多材略 , 公平正直 , 人信服之” » 的人物 , 但毕竟科第无名 , 只 能援 例捐得监生及散阶从五品 “奉直大夫中书科中书衔 ” 的虚职 , 其子侄即练团骨干芷庭 、 仲 愚等 , 也尚未取得生员资格 。 至于更差一等的湖前李员外 , 则仅为地方上的土财主 。 ( 5 ) 在与金钱会的对峙 中 , 团首杨配钱 因病身亡 。 赵钧 《过来语》称 , “八都人如失所 天 , 吊 祭无虚 日” 。 未久 , 金钱会溃 , 继任团首杨芷庭便因 “捍寇功” , 于 “同治八年 ( 18 6 9年) 摄开化教谕 ” , ¼ 外出作官去了 。 从此 , 江南团练便去失了与社会各方面多有交往 , 且有一 定号 召力 、 影响力的领导人 。 孔飞力在前揭书中 , 曾将士绅在太平天国失败后 , 恃以 “使 传统政权有可能以近似于从前的形态重建起来 ” 的个人条件 , 概括为 3 点。 ( 1 ) 历 久不 衰的社会影响 ; ( 2 ) 正统的学术传统 ; ( 3 ) 管理公务的伦理观念。 ½ 在这方面 , 继杨配钱 暨杨芷庭之后的江南军事首长们无一具备 。然而 , 地方政权的威信却在动乱和危机中丧失 , 其对地方社会进行控制与干涉的能力也 由此严重受损 。 结果 ,一迄金钱会失败 , 共 同的 目标 不复存在 , 腐化 、堕落就成为江南团练的应有之义 。 人们凭借在 一与金钱会对峙中习得的军事 经验 , 纠集本宗本姓经过实战考验的团勇 , 以现成的器帜刀械乃至枪炮为武器 , 在江南械 斗史上写下了影响至深至远的一页 。 同治10 年 , 鉴章两村械斗爆发 , 双方对峙18 年 , 共打 死24 人 , 其中 1人被打死后又被肢解为 5 段 , 暴尸示众 , 2 人被打死后又被钉在渔船上 。 其惨烈景象 , 至今仍让人不寒而傈 。 而最具讽刺性和戏剧性的是 , 参与械斗的一方 , 即为 团首杨配钱等所在之杨姓 。 从此 , 江南地 区便成为宗族械斗的渊蔽 。 直至本世纪30 ~ 4 0年 代 , 正值举国上下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浴血奋斗时 , 江南地区的宗族械斗 也 愈 演 愈 烈¾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在土地改革和其他一系列相继进行的政治运动中 , 苍 南县暨江南地区的宗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 由此以降 , 直至 60 年代前期 , 江南地区虽然有 宗族械斗发生 , 但均规模不大 , 械斗次数也较前大为减少 。 基于此 , 人们 曾预言 , 宗族械 斗已随逝去的时代而成为历史陈迹 。 1 9 6 6年 , 文化大革命爆发 。 当年 8 月 , 江南各镇纷纷 成立 “ 战斗队 ” , 揪斗各条战线上部分知名度较高的人。 1 9 6 7年 1 月 , 平阳县委承认 “在文 化大革命中犯了方向性 、 路线性错误 , 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 , 并向 “造反派 ” 作 了检讨 ; 9 月 , “造反派 ” 发起 “砸烂公检法 ”的斗争 ; 同期 , 县内形成 “平阳县革命造反派联合司令 部 “和 ”平阳县红色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 两派组织 , 且愈益对立 。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 , 温州 ¹ 参见《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第 92 页, Z n 页 , 21 8页 。 º 参见佚名《蜀炙死事者略传 ·肃隆昌》, 载《清代野史》 (第八辑 ) , 巴蜀书社1 9 8 7年版 , 佚名《金坛围城追记》, 载 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 国研究室《江浙皖豫太平天国史料选编》, 江苏人居出版社1 98 3年版 。 » 《赵钧 <过来语> 辑录》。 ¼孙治让《清故试用训导署开化县学教谕杨君墓志铭》, 载民国《平阳 县志 ·文征》。 ½ 参见该书第 3页 。 ¾参见刘绍 宽《厚庄 日记》, 平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誉印本。 ‘ 53 . 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 市发生大规模武斗 。曾亲身经历这一劫难的余炳辉后来回忆称 , “在温州 , 大规模的武斗有 两次 , 一次在 1 9 6 7年 , 一次在 1 9 7 4年 。 由于武斗的结果并不是一派吃掉另一派 , 而是一派 在暂时失势之后 , 退出城市转到农村 , 因而小规模的武斗时有发生 。 有时 , 城市对农村几 乎失去了控制 。 ’, ¹ 19 6 8年 9 月 , 平阳两派组织相继在岱口 、 东江山 、 鳌江等地发生武斗 ; 据不完全统计 , 武斗中打死14 人 , 烧毁木材公司 、 水产公司 、 县社生产站等 7 个单位及36 户 , 共计 9 0 30平方米的居民住宅 , 直接经济损失 150 多万元 。º 正是在这种疯狂 、 混乱的社 会氛围中 , 江南地区的派性斗争与宗族矛盾交织 , 宗族集团具有特殊个性的内聚力再度膨 胀 , 陈姓一派成立 了 “江南地区和平防守联合会 ” , 杨姓一派成立 了 “自卫同盟联合会 ” , 并均下设武 一斗指挥部 , 干平阳两派组织发生武 .斗的当月 , 两姓凭借在新环境下习得的 、 在 程度水 平上远高于以往的军事经验和组织经验 , 在龙船净 、 拓园 、 神宫桥等地爆发大规模 械斗。 这场械斗共相持一年零四个月 ; 其间 , 双方抢劫军用仓库 , 购买武器 、 弹药 , 动用 现代化的武器 , 进行了 5 次大规模械斗 , 共打死 13人 , 打伤 10 多人 , 烧毁民房 19 8 间 , 拆 毁民房63 间 ; 仙居 乡龙船净村全村 14 8 间房屋全部被焚为灰烬 , 成为一片废墟 。 据事后的 不完全统计 , 这场旷 日持久的宗族械斗 , 共造成了 100 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 由是 , 尽 管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 , 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 但宗族械斗终于又被深 刻地内化于江南地区地方亚文化系统内 。 80 年代中期 , 温州模式名满天下 , 江南地区商品 经济异常活跃 , 宗族械斗曾有所收敛 。 但旋即又重新抬头 , 一如以往 。 五 、 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在皇权时代 , 宗族械斗曾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 、 福建 、 广西 、 江 西 、 湖 南 、 浙江等省 。 考诸有关资料 , 则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有助于本项研究的特 征 。 ( 1 ) 宗族 械斗多因产权纠纷而爆发。 ( 2 ) 宗族械斗涉及了地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 。 ( 3 ) 在宗族械斗中 , 绅拎起 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 ( 4 ) 为保证宗族械 斗的顺利进行 , 积蓄族 产 遂成为宗族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 。 即所谓 “祠堂积蓄饶多 , 有易斗之资 ” 。» ( 5 ) 宗族械 斗一旦爆发 , 便往往旷 日持久 , 惨烈异常 。 将上述特征与江南地区的有关情况加以比较 , 我们可得 出以下一些认识 。 1 . 从历史上看 , ( 1 ) 江南地区的宗族械斗似并未引起全国舆论的重视 。 它的 出 现 似较泉漳潮汕地区迟得多 , 且在规模 、 烈度方面也有较大差距 。 ( 2 ) 在械斗的 动 员方式 上 , 粤省比 “宗 ” 更大的单位是地籍 (即所谓土籍 、客籍 ) , 闽省也有许多小姓汇集于同色 旗下 , 与大姓相斗的传统 , 而江南地区则唯有姓氏 。 同姓之内 , 无论籍于何地 , 均有可能 被 动员起来 , 结成同姓联盟 。 由此 , 械斗遂成为大姓巨族的专利 。 2 . 在现实中 , 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 江南地区宗族械斗也较以往形成了 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 1 ) 发生械斗的主要目的已主要不再是为 山田财产的归 属 , 而 是为 了宣泄对异姓的怨恨和炫耀本姓的实力 。 ( 2 ) 械斗的参加者不再是浑浑噩噩 、 愚昧无 ¹ 余炳辉《政治 ·经济 ·社会 : 对温州模式的再考察》, 载《农村经济与社会》19 8 8年第2期 。 º 以上历史资料多据苍南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苍南县大事记 )}o » 《论息斗书》。 . 54 , 现代宗族械斗间题研究 知的饥民 , 而是有一定文化知识 、 且已经走向富裕之路的农民 。 ( 3 ) 随着其他各类 社 会 组织部分地取代了宗族组织的职能 , 宗族组织在族人心 目中的地位已相对下降 ; 加之族中 先进分子多已跻身其他社会集团 , 甚至于在社会上担任了较高级职务 , 迁 出原聚居地 , 多 样化的角色 身份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已使他们不可能再太多地卷人宗族事务中 , 更不用说直 接参与宗族械斗。 受此影响 , 宗族械斗的组织者们已不再具备前人所曾达到的地位 、 声望 和个人魅力 。 他们甚至不能被认为是族内精英 。 ( 4 ) 然而 , 宗族械斗的组织和策 划 过程 却较前严密得多 , 械斗所遵循的“游戏规则 ”也愈益精细 。 也就是说 , 宗族械斗愈益 “制度 化 ” 了 。这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由于族内精英退出械斗而造成的损失 。 ( 5 ) 社会千预 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加强 , 使宗族械斗已难于旷日持久地进行 。 但由于引进了部分现代武器 (雷管 、 炸药 、 枪支等 ) 及现代军事经验 、 一组织经验 , 使械斗在相当短促的过程中 , 即可 造成很大伤亡 。 械斗的烈度似有所增强。 为使本项研究具有较大的普遍性 , 我们还注意搜集了其他地区当代宗族械斗的有关资 料 。 经过比较分析 , 可得 出以下几个与本项研究有关的认识 : ( 1 ) 在各地宗族械斗 被 重 新内化于地方亚文化系统的过程 中 ,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种种事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 2 ) 近年间 , 地方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如从重从快打击宗族械斗犯罪分子等) 使本地宗族械斗 发生次数减少 、 烈度降低 的实例不少 。 甚至可以形成地方上的 “ 无械斗年 ” 。 但均难 以 长 久地杜绝宗族械斗 。 一迄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有所减弱 , 宗族械
本文档为【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_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801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09
浏览量: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