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目 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 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 2. 无产阶级对社会公正的迫切需求 3. 社会革命对社会公正发展的推进 (二) 马克思公正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1. 马克思公正观的萌芽 2. 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 3. 马克思公正观的全面确立 二、...

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目 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 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 2. 无产阶级对社会公正的迫切需求 3. 社会革命对社会公正发展的推进 (二) 马克思公正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1. 马克思公正观的萌芽 2. 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 3. 马克思公正观的全面确立 二、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一)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内容 1. 经济公正 2. 政治公正 3. 社会公正 4. 生态公正 (二)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特征 1.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2.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三) 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 1. 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为基础 2. 以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共产主义为目标 3. 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 三、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一) 以马克思经济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不公问题 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经济公正的物质基础 2. 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诸领域公正 (二) 以马克思政治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政治领域不公问题 1. 消除权利与义务不对等,遏制杜绝官员腐败等现象 2. 健全政治体制,为实现政治公正提供制度保证 (三) 以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社会领域不公问题 1. 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化问题,逐步消除社会阶层严重分化现象 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各阶层共享发展成果 (四) 以马克思生态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生态领域不公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杜绝资源浪费 2.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篇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引言】 马克思公正观的内涵与当代意义研究引言 【第一章】马克思公正观形成背景与发展轨迹 【第二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引 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社会公正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于何为“正义”的争论到近代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出版,西方的大多数思想家都试图从最佳的角度解读社会公正问题,但是在通读他们的论述和着作后,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思想家的社会公正观从人的抽象性出发,抽象出他们所谓的社会公正,忽略了社会的实践性。马克思打破了这一格局,从社会实践出发,立足于整个社会 发展现状去研究社会公正问题,使得社会公正观更加具体、科学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几十年的光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社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现代化建设也是任重道远。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后,社会不公正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可见,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虽然马克思对于社会公正问题没有进行系统地阐释,但是通读马克思经典着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以社会历史观为依托,从经济公正、政治公正、社会公正、生态公正等方面对公正观进行了相关的论述,本文旨在系统地对马克思公正观进行梳理,一方面加深了对马克思公正观的系统理解,另一方面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公正思想提供理论借鉴。 (2) 现实意义 近几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处于急速发展状态,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虽然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社会矛盾依旧突出,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这迫切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一些解决社会不公现象的策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保驾护航,因此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首先,研究马克思公正观,为解决我国社会不公正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公正是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理念,以现实生产力为基础,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从马克思这一研究视角出发,我国现实中的不公正问题能够得以理解并解决。目前我国现实中存在不公正现象,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严重、区域发展不协调、弱势群体边缘化等问题。按照马克思公正观要求,只有整体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够消除社会的不公现象。 其次,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有利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马克思公正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诉求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以实现社会公正为前提的,同时社会公正的实现更离不开马克思公正观的指导。 最后,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有利于推动全球公正秩序的构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扩张有其历史必然性,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不公正也会向全球扩张,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有利于遏止这种全球性的扩张,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从我国的社会现实出发,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于国内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马克思公正观的内涵研究。周新城在《论恩格斯对 马克思公平观的科学阐述》中有过这样的表述:“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别宽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是社会学的概念,也可以是法学的概念,同时也公正可以是伦理学的概念。但是我认为从根本上讲公正应该是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公正„„”. 杨宝国在《论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及其创新与发展》中指出:“在对社会公正概念的把握上,马克思认为,公正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特征,因此便会造成不同的社会阶级会对公正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对社会公正内涵的理解上,马克思认为,社会公正是相对的,绝对的社会公正是不存在的,同时社会公正的实现也是循序渐进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进步的。” 除此之外,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侧重于伦理学角度。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马克思公正观内涵的认识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公正与经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上。 第二,关于马克思公正观内容的研究。袁贵仁教授在《论马克思的公正观》指出:“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就包含着其社会公正理论,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同样包含着公正观。其所谓的公正观的根本内容就是个人与个、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得与应得、所付出与应付出之间的‘相称关系’”. 段忠桥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中从公平是对现实分配关系与他们自身利益关系的一种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等十个方面系统地概括了马克思的公平观。周淑英认为马克思从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异化劳动理论以及资产阶级的法权原则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的公正观。 第三,关于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崔执树指出:“在马克思看来,整个社会是不存在超越历史和超越阶级的‘永恒公正’的,公正观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周新城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公正观的过程中,阐述了关于自己关于公正的理解,指出社会公正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范畴,社会公正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社会公正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社会性以及人类性等特征。 第四,马克思关于社会公正实现路径的研究。董建萍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中指出只有消灭了阶级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消灭阶级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如果忽略了社会生产力这一客观条件人为的急躁冒进反而不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曾建平则主要从实现社会公正是通过革命还是改良两个方面对马克思公正观的实现路径加以辨析。 第五,关于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价值研究。袁贵仁通过对马克思公正观的研究得出: 社会公正的实现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而且有利于维持整个社会秩序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汪盛玉认为:社会公正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体现;坚持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正的政治基础;社会公正实现有利于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等。 2.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受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西方学者并没有人专门去研究马克思社会公正观,西方学者们对于社会公正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例如罗尔斯的《正义论》主要从正义的理论、制度、目的出发,全书分为三编、九章、八十七个小结,系统的论证了什么是正义、正义的原则、如何实现正义、分配正义、正义的制度设计等多个方面。虽然罗尔斯在对正义论阐述的过程中涉及了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照,但总体上来看,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严重背离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轨道,具有空想性。沃尔策在《正义诸领域》这本书中指出由于整个社会被划分成不同的领域而且各个领域都有自己衡量社会公正的标准,因此社会中不可能存在具有普适性的公正原则的。哈耶克则认为社会公正是根本无法实 现的,社会公正的实现意味着人的自由的消失,社会公正就如同“海市蜃楼”,只是给人以美的想象罢了,主要体现在其着作《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的第二卷《社会正义的幻想》中。 无论是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的公正观、沃尔策的社群主义的公正观,还是哈耶克的保守自由主义公正观,西方学者关于公正观的论述大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他们脱离了社会实际去空谈社会公正,忽略了生产方式变化对社会公正的影响,仅仅将社会公正置于抽象的经验基础之上,使得他们所宣扬的社会公正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显得苍白无力。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本文从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出发,全面总结了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实现公正的基本途径,并以马克思公正观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侧重在对马克思公正观的形成进行分析。首先,从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马克思公正的观的形成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是马克思社会革命实践的最终的理论成果,其次,以时间为轴对马克思公正观形成发展轨迹进行系统梳理。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公正观基本思想的概述。马克思公正观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涉及了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提出的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 第三部分,主要就马克思公正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展开论述。文章首先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领域四个层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公正存在的问题,其次,指出了当代中国出现社会不公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如何实现社会公正提出了建议。 首先,社会公正的实现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健全公正的社会制度,为社会公正提供制度保证。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最后,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因为本文的写作涉及到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马克思并没有专门的着作论述其公正观思想,因此需要搜集、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进行资料的积累。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西方社会公正观与马克思公正观的提出的背景、内容、实现的途径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公正的虚假性,进而说明马克思公正观的科学性。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在研究马克思公正观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历史研究方法,从马克思公正观提出的背景出发,在到马克思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社会公正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使得文章更具逻辑性。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的研究方法,将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理论同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的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指导实践,为解决转型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四) 主要创新和不足 1. 创新之处 从马克思公正观出发,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不公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并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解决转型期我国社会不公现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创新之处在于限定了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转型期,使问题更加明确,解决方案也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马克思公正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使得马克思公正观理论更加立体,形象。 2. 不足之处 由于本人知识的浅薄,以及研究能力的欠缺,所以对于马克思 公正观基本思想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归纳,对于马克思公正观的深刻内涵还有待进一步去研究,需要不断研读马克思经典着作。除此之外,文章第三部分,从对策的角度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接受实践和时间的考证。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引言】马克思公正观的内涵与当代意义研究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背景与发展轨迹 【第二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理论家和革命家,这包括马克思本人。马克思公正观思想的形成深受时代的影响,同时马克思公正观的也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此,我们在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时,必须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刻挖掘社会背 景对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影响,有助于掌握马克思公正观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的这一历史脉络。 (一)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新的思想的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作为社会实践家、社会革命家,实践是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范式,也是马克思思想的主要来源。 马克思深刻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同时,马克思认识到仅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是起不到任何实质性效果的,因此,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积极参与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运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公正观思想,并用以指导工人运动。 1. 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 19 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在欧洲各国开始确立和发展,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但作为资产阶级所宣称的公平、正义、权利义务对等并没有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后实现,反而变本加厉的成了资本主义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剥削的国家机构。马克思公正观就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的现象批判的中形成和发展的。 首先,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展开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通过一系列非公正手段获得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方面使得社会的生产生活资料私有化,另一方面劳动者的自由劳动变成了资本家为了获得利益的雇佣劳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不公现象的根源是由于存在生 产资料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有过这样的表述:“现代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的,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是产品生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资本家为了更多的获得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转的命脉-资本,他们给以无产者生活资料,剥夺无产者的劳动,用来赚取更多的资本。这种做法使得无产阶级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这种劳动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的选择,殊不知严苛劳动的背后是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残酷压榨。随着劳动异化的出现,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逐渐被消磨,资产阶级变本加厉地对无产阶级的人权进行侵犯和亵渎,所谓的公正其实本质上是不公正的。 其次,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领域的不公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奴隶,无论是法律上还是事实上都使得无产阶级劳动者不得不服从资本的奴役和统治。资产阶级组建资本主义国家,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受侵 害,同时对无产阶级进行压榨。第二,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存在就是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但是每当无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压迫起身反抗,或者争取自己权利的时候,资本主义就露出了真正的面目,通过武装等形式对无产阶级进行镇压。 最后,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领域以及生态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都是生产的机器和工具,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无情的对劳动者进行压榨,榨取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证,所谓的安居乐业,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哄骗无产阶级的华丽辞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生活、教育等基本保障无法实施。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本的累积不惜以怕破坏环境为代价,资源的过分开采,生态环境的破环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弊端。资产阶级忽视了自然规律,无意识的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破环了生态的平衡,失去了生态公正。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存在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进行分析后,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罪恶和不公正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诸领域存在不公正现象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基础上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正观。 2. 无产阶级对社会公正的迫切需求 虽然公正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写进了资本主义宪法中。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控制下的资产阶级社会,无产阶级是不可能真正享有公正权的。自由工人的出现是历史的一种进步,也是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是这种自由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种自由只是摆脱了奴隶地位的自由,实质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所能支配的只有8自己的劳动,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资料,这也便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运行的前提,正是这种前提的存在也导致了无产阶级是根本不可能有公正可言。早期资本家对无产阶级进行 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出卖劳动获取生活资料,资本主义社会宣扬的平等公正,被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事实给彻底毁灭。资本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全部财富,享有全部的生产、生活资料,享有各种特权,这种差距的存在激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因而享有相同的权利特别是公正权是无产阶级的一直追求。 无产阶级虽然名义上享有公正权,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无从实现自己的公正权的。要想获得公正权,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够最终实现。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过这样的表述:“被社会剥削压迫的阶级,如果阶级斗争不能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因此要想获得解放,扞卫自己的权益,无产阶级就必须团结起来,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努力将实现公正权由理想转变为现实。 3. 社会革命对社会公正发展的推进马克思作为一个社会革命家,他毕生的事业都是在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奋斗。 19 世纪中期,欧洲大陆革命风起云涌,在这场革命中,马克思深刻的认识到了无产阶级对于推进全人类的解放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公正观的形成是与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密不可分的。 19 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爆发了工人起义;1838-1848 年英国爆发的了“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罢工,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推向了一个高潮。无产阶级萌发了这种斗争意识,他们为了争取自身的权利奋起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中马克思开始探索马克思公正观。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的爆发,冲击了资产阶级的牢固统治,唤醒了一些沉睡中的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开始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走向了资产阶级的对立面。无产阶级已经不能满足于被压迫的现状,为了争取公平公正的待遇,越来越多的工人运动爆发,这些社会革命的风起云涌正是基于无产阶级对于公正的诉求。马克思密切关注分析了这场革命,他认为无产阶级 革命并不像历史上农民起义,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的。马克思深刻的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他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而不是仅仅将理论停留在纸面上,不断在革命中总结经验教训,使得马克思公正思想不断通过实践的方式得以发展和完善。 (二) 马克思公正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1. 马克思公正观的萌芽 早期,在博士论文阶段和担任《莱茵报》主编时,对于公正观的理解马克思个人处于一种困惑时期,当时马克思对于公正观的探索主要是集中在抽象理论阶段。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写作中,马克思在全文中提到了几次公正概念,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随后,马克思深刻意识到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是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 查令》中,马克思意识到投身现实斗争的重要性,马克思深刻的抨击了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揭露了书报检查制度的本质在于维护阶级统治,是官员、阶级统治者对人民出版自由的践踏,是资产阶级对自己政权的维护。后来,马克思又发表了《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在对普鲁士森严的等级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指出了等级制度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阻力。文章中马克思,积极地站在了贫农的立场,论证了贫农应该享有的正当权利,揭露了封建法规的专职色彩和剥削本质。 总体来说,早期马克思关于公正观的理解和论述还处于萌芽阶段,此时马克思并没有确立起唯物史观,因此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公正观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 2. 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对自由主义公正观的批判,马克思开始形成自己的公正观思想。1843 年马克思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着作的,随后 1844 年《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这两部着作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 在黑格尔看来,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是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由于内部存在的弊端,必然被更高的发展阶段国家所取代。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在肯定黑格尔对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区分的前提下,对黑格尔提出的以“公正”为核心的法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了黑格尔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并非黑格尔认为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就此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理念,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时候,看似仅仅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理论的批判,但是有关对近代自然哲学的分析和批判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无形中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对自由主义公正观展开了批判。马克思指出,虽然市民社会和国家得以分离,人类得以政治解放,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存在,政治上是根本无法废除私有制的,政治上的平等其实却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甚至加深了这种不平等性。“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实现人类的解放只有依靠现实的人即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典着作,具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指出了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异化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里异化既包括了劳动产品的异化和劳动本身的异化,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劳动的异化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本应该由劳动者所有但是最终却被资本家所剥夺,转化为资产阶级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劳动作为一种手段为富人创造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给工人带来的却只有贫穷。劳动给富人创造了宫殿,但是为工人创造的却只是贫民窟。”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的指出,要想完全实现社会公正就必须消灭异化,消灭私有财产。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方法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联合,借助社会主义运动,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我们可以看到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开始对公正思想有初具模型,但是在手稿中对于自由主义公正观的批判仅仅停留在思辨的哲学体系中,需要更加丰富的经济学和历史学知识来提供支撑。 3. 马克思公正观的全面确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观,并提出了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进而对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明确阐释,标志着马克思公正观的开始了新的篇章,这一阶段马克思开始以历史唯物观的方法去考察社会公正问题。 首先,马克思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开始阐明公正观的基本思想。蒲鲁东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者,他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从而实现社会公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论蒲鲁东》等着作中指出了蒲鲁东主义的存在的弊端,认为蒲鲁东对于公正的界定和如何实现社会公正仅仅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忽略了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存在的必然关系。马克思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的变革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决定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社会发展方式。 其次,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展开了批判,进一步阐明了其公正观思想。拉萨尔的公正思想主要集中在哥达纲领中。拉萨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要想摆脱贫困必须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一切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占有劳动产品,因而实现绝对的公平分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提出的“完整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和“公平分配”,[11] 进行了批判,认为拉萨尔主义错误地理解了劳动的性质,忽视了生产资料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社会公平分配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才是根本,解决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才是人类社会消除非公正现象的关键所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此时谈及社会公正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此外,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才能保证无产阶级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 最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标志着马克思公正观开始走向成熟。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将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划分,认为共产主义主要包括两大阶段: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马克思指出,在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是无法实现社会公正的,因为在这个阶段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全面的发展,社会分配原则也只能是按劳分配,而且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与此同时,马克思对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在这个社会阶段实行的是按需分配原则,劳动已经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在这个社会阶段,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个人公平公正享有各种权利,各尽所能。至此,马克思公正观开始走向成熟和完备。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引言】马克思公正观的内涵与当代意义研究引言 【第一章】马克思公正观形成背景与发展轨迹 【第二章】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二、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之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一直在试图全面的认识和阐述社会公正,但是他们的理论往往缺乏实践的检验,或者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解释什么是社会公正。上文我们通过研究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演进历史得知马克思公正思想的成熟是在推进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一)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其着作中并没有系统地对社会公正思想展开全面的论述,但是通过阅读马克思经典着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公正观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文章中我们主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角度对马克思公正观内容进行解读。 1. 经济公正 关于经济公正思想马克思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主要包括生产领域、分配领域和交换领域的公正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生产领域的公正。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异化导致了劳动者为了谋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俨然成了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工人在劳动中出卖自己的人格,得到只有少之又少的劳动产品以及精神上的痛苦。 从这种意义上说,资本主义远比封建社会更加残酷,缺乏人道主义,更没有公正可言。 与此相反,马克思指出“当生产者联合起来通过一定的合理的组织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时候,剩余的必要劳动就成为自由劳动”,[12],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 “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13],当私有制、异化现象被消灭,人们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不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变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时,生产领域的公正才能够建立。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一切生产部门都将以最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全社会的生产资料集中在一起,劳动者按照共同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自觉的从事着生产劳动,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奋斗,摆脱了资产阶级的束缚,这样公正就在生产领域不断建立起来。 第二,关于分配领域的公正。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成果也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资产阶级认为分配方式完全是公平公正的。因为在资本家眼里,购买生产要素的全部资金都是出于自己手中,通过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因而生产的劳动成果理所应当的归自己所有。无论是从生产资料的购买再到劳动产品的出售,资本家掌控了整个生产过程,因而在整个分配领域资本家也占主导地位。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家丑恶行径,揭露了掩藏在资本家剥削工人背后的阴谋,指出劳动者生产的新产品中包含着商品的增值价值,不仅仅只包含了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资料价 值还包含了劳动力所蕴含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各种手段变本加厉地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显然是不公正的,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分配的不公正却是无法消除的。 因此,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种阶段的时候谈到了如何实现分配的公正。 首先,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所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的”,[14]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按劳分配原则,主要是受到第一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影响。但是在第二阶段,当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时候,马克思认为此时的分配原则为按需分配。 第三,关于交换领域的公正。马克思对于交换公正有这样表述: “交易发生在生产当事人之间,是具有正义性的,其正义性表现在:这种交易是生产关系自然而然地结果,是当事人的意志行为的表现,这种交易可以表现在法律形式上,是国家强加给立约双方的契约形式,这种契约形式作为单纯的形式,是不能决定交易内容本身的。这个内容只是这个内容的表示,一定意义上说交易容只有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才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 通俗来说,只有当交换形式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时候,才能体现交换领域的公正性,不一致时就体现了交换领域的非公正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本身就带着一种强加的色彩,劳动者在交换领域只有听从和顺从,丝毫没有自己的自由,这就是明显的不公正性。但是在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彻底得到解放,人是全面自由的人,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下的生产方式完全适合按需的分配方式,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交换行为,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得交换变得更加公正公平。 2. 政治公正 马克思曾经明确的指出了生命个人对于社会历史的重要性,因此在谈及政治公正时马克思认为最先应该保障的是人的尊严。 第一,尊严是每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社会有机体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如果失去了个体,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空壳。在旧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人们思想的禁锢,人的尊严是无法保证的。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们是没有任何自由和尊严可言的,他们内心也是缺少对自由地向往和渴望,他们甘于作为奴隶主的奴隶,成为主人的附属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深受资产阶级的压迫,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他们迫切的想改变自己这种非人一样的是生活,首先就是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这注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 第二,追求平等、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关于平等权,“一切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里他们是平等的。但 是那时候的平等的概念和要求在现代的表述和要表述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现如今的平等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引申出来,这种平等应该从人之所以为人中引伸出的,关于平等性有这样的明确要求:一切人或者说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该享有平等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平等需要一个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废除了一切等级制度,口头上是实现了人的平等权。私有制的存在,这种平等权也只能是存留在口头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的。所以马克思提出实现社会的公正必须满足社会各个阶级享有平等权。 关于民主权,马克思认为必须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用暴力的手段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而作为无产阶级而言,他们是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的,更不要说民主,所谓的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对无产阶级的专制,只是 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具有民主的虚伪性。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那时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社会才能和谐。“一个高度发达的民主制度,生产组织和政治制度,将保证社会成员的自由、平等及其需要,是充分发展的民主的体现。” 关于自由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在这个高级的社会形态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对于物的依赖限制了人的自由,人是孤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唯一能做的就是出卖自己自由的劳动力换取生活所需。物质生活的极大匮乏,严重影响了无产阶级实现人身自由的权利。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累,劳动成为了人们的第一需要,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人是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人,自由权也就实现了。 3. 社会公正 关于社会层面的公正性,马克思主要从社会保证和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两个方面做了简单地论述。 第一,社会公正的基础--社会保障。马克思认为,社会保障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单纯地作为掩饰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的方式,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缓解社会矛盾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三类人,第一类是指有劳动能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人群。 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这种人会越来越多;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社会救济的孩子。他们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急需社会的帮助和救济;第三类就是流浪汉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和妇女等。他们需要社会给予特别关注。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社会背景下,劳动工人对于资本家而言不过是生产的机器,工人的死活对于资产阶级没有任何影响,但是随着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的增长,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统治阶级开始意识到要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的安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社会中非常贫困的那三类人。对于资本 主义的这种虚假的伪善行为,马克思提出了批判和讽刺。在马克思看来,虽然资本家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其做法的本质是带有很大的欺骗性的。“如果无产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他们的悲惨命运是无法从根本得到改善的,资产阶级打着社会保障的旗号,目的在于暂时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有其虚伪性”. 这也就注定了无产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是无法改变的。工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资产阶级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增长,资本家为了缓解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情愿的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表面上看来工人的生活因为工资的提高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来说工人还是越来越穷,他们创造的财富只是在拉大与资产阶级的贫富差距,贫富两个极端更加激化。 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这种现象就完全不存在了,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不在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当剩余劳动完全被无产阶级自己占有,自由进行支配时候,随着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的 目的不在是满足少数阶级的利益,而是在于使所有人都实现富裕。因为真正的财富成为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的表现。” 此时,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目标就成为了社会保障的目的。劳动人民成了劳动的主人,社会财富将会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公正才能更加完善的体现。 第二,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的公正。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行径不仅表现在体力上对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劳动进行剥削,在智力发展上资产阶级也没有放过工人阶级,他们对未成年人进行压榨,使未成年人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一种机器,未成年16人智力发展被闲置起来,造成了荒废。”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工厂中雇佣了大量童工的残酷事实,即使后来资本家提出公民享有平等地接 受初等教育的权利以及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一些措施,但是那只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考虑。马克思认为,儿童在发展阶段必须接受完整的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1自己的力量,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生产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着作中,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对于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公共教育,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正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平等的教育权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 4. 生态公正 福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中这样写到:“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丰富多彩的,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的世界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一切代价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生态公正思想,认为必须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一致性。 首先,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合理性。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成了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是缺乏人性的终极关怀的。资本家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无产阶级进行疯狂的剥削压榨,使得无产阶级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两极分化不断加深,造成了绝大多数人口的贫困化。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对自然界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把任何东西都裹进了生产的过程当中,自然界成了资本家赚取经济效益的最佳手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了生态危机。 其次,马克思提出了生态公正观,主张保护生态和谐。马克思从历史唯物史观出发,指出人类自身的发展是自然演变过程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发展。 自然界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深受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肆无忌惮的掠夺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自然灾害频发,人类陷入生存发展的危机之中。因此,马克思提出了生态公正观,主张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没有自然界,人类感性的外部世界也就不存在,工人也就无法从事任何创造。”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人们必须要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第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主观的能动性”,“人在生产中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24] 而不能破坏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如果不顾及大自然的规律,无意识的肆意地破坏,到头来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在所难免。 总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的病态,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马克思认为经济的发展同生态保护必须同时进行,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短暂发展,这是对生态公正的挑战,也是对人类发展的规律的挑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维护生态公正,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 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特征 1.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公正既表现了阶级性的一面又表现了其人类性的一面。不同的社会阶级对公正有着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体现。“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他们所属的阶级地位--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中吸取道德观念”因此,马克思认为公正观第一个属性就是阶级性。公正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由于利益的分差,不同的利益集团总是试图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衡量所谓的公正,在经济领域对于同一分配关系,公正与否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公正总是体现着一定阶级利益。此外,马克思还指出,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不能完全的实现人人都认可的公正。按劳分配作为分配的主要原则,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一个人,他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社会财富相对来说就会更多,这些都是天赋的,所以是不可以更改的,因而也就存在分配中的事实上的不公正。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来临,社会分配原则实行按需分配的时候,才能称得上完全意义上公正,也就实现了公正的人类性了。所以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公正表现了它的阶级性,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公正又充分体现了人类性的特征,因此马克思认为,公正是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2.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公正的实现无论从时间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都有其历史性,随着历史的条件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公正观的历史性还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对于公正的理解和要求也是不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正的实现也是是基于社会实践的,体现18其社会实践性表现在其现实性的一面,所以说公正观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关于公正观的历史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公正观念,无论是无产阶级的公正观,还是资产阶级的公正观,都具有其历史性。因为一种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历史的积淀的。 不同的公正观相对于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都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公正的评价机制也就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公正有其发展的历史性,既是社会生产力的相适应的产物,同时也具有历史的承接性。 关于公正观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公正观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正观实现在于其必须是建立在会实践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公正的理念的实现变成一定的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具体性的原则,譬如经济领域的分配公正原则、政治领域的平等权等等。只有公正的理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公正观才能成为真正可操作的公正观。 3.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公正观是有其相对性的,公正观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所处社会阶段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人们对于公正观的理解也就千差万别。 刚才我们也论证了公正观历史性和现实性,我们可以得知公正观是对特定社会阶段的反映,是用来指导社会实践的,因而公正观的适用范围也是相对的。马克思在论证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时候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但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平等性只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劳动者有着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涉及到体力和智力,因此每个人劳动付出的回报也必然不同。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按劳分配是承认这种差别的存在的,所谓的公正也只是形式上的相对的公正。但是这不并不等于说,马克思不承认公正的绝对性。公正观作为一种衡量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标准,虽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相应的调整,但是每个时期人们关于公正的价值理念具有一致性的,人们对公正观有着共同的看法。不同的社会阶级都遵循着社会约定俗成的公正原则。人们对于公正理念的追求是永恒性和绝对性的统一。所以马克思公正观的另一个特性就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三) 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对于公正观的探索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基本内涵的探索上,同时马克思也就如何实现社会公正提出一些建议,主要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 1. 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为基础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不公正现象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既提供给社会成员相应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为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因此,只有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之后,才能保证社会的公正公平。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从事生产劳动,虽然资本家为了获取更高的剩余价值,采取了诸如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等等,但是本质上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劳动者缺乏足够的创造性以及主动性,资本主义经济很难长远持续的发展下去。同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存在,加深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不公正,加深了社会矛盾。马克思同时指出,即使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绝对的社会公正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经济领域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存在,劳动者自身智力、体力存在种种的差别,使得公正在表现方面存在种种差别,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当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时,人们已经不在单单依靠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成了人们一种享受的时候,绝对的公正就出现了。所以,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的公正,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 2. 以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共产主义为目标 马克思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只有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实现社会公正。马克思指出:“建立在阶级的对立面上的现代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质上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的形式才能完全消除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那么为什么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社会公正呢,马克思从历史唯物观的 角度考察了三个阶级社会,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作为奴隶主使用的“工具”,是完全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因此奴隶和奴隶主之间是没有任何公正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压迫农民阶级,农民没有自由的劳动时间,不平等成了封建社会的常规,更不用说公正;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为自己生产社会财富的一种工具,这种阶级的压迫,是不存在社会公正的。在阶级社会也就不存在公正。最后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公正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阶段人类已经彻底摆脱了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被奴役的状态,自发的劳动转化成自觉的劳动。人们成为了社会的主体,经济领域中实现了生产的公正、分配的公正以及交换的公正,政治领域中权利平等,权力与义务达到了统一。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 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造成了人的异化,人们失去了自由,造成了人的片面的发展,马克思的公正观的形成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 义不公正社会现象的基础之上的,因而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 人天生具有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的存在使人具有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个性是被压制的,但是在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下,每一个个体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指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产物,人的天性只有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才能够得到释放,而对于人们天性的力量的判断,应当基于整个社会的力量。” 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每个人发展都是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的,人只有处理好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给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空间。最后,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实现 社会公正的最高价值导向,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靠牺牲工人阶级的身心健康来换取财富,使得工人的价值得不到确认,工人自身发展出现了畸形状态。但是马克思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仅仅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以及阶级矛盾存在的阶级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引言】马克思公正观的内涵与当代意义研究引言 【第一章】马克思公正观形成背景与发展轨迹 【第二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三、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 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社会不公正的问题,引起了我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求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众多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的公正,必须以马克思公正观为指导,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正观,为实现社会主义公正保驾护航。 (一) 以马克思经济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不公问题 当今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各个领域的社会公正问题也凸显出来了。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公正观为指导,为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经济公正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到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公正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依托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马克思在论证社会公正问题的时候曾经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保障社会成员的富足的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和发展。” 这也充分说明了只有当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首先,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发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由于本质上还残留着旧的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痕迹,因此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的平等的经济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经济成分,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防止收入过分悬殊等。这种分配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为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了条件。 其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家决定性作用,为实现社会公正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公正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出现了许多的社会公正方 面的问题,可见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在竞争中存在了一些人为的因素和行政干预的成分,使得真正的公平竞争难以有序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除这种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市场自身存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特点,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进行调节,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 最后,抓创新,谋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创新步伐持续加快。从高技术产业增长强劲,到“双创”蓬勃兴起,从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到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54%,无不说明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为实现社会公正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诸领域公正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 ,我国生产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却也在逐年拉大。 国际上用来衡量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其数值在 0 到 1 之间,越接近 0 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则越趋向不平等,0.4 则作为一个警戒线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差异。有关统计部门公布的历年我国基尼系数 2009 年为 0.490,2010 年 0.481,2011 年 0.477,2012 年 0.474,2013 年 0.473,2014 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 0.469.虽然数据显示我国连续几年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是始终高于 0.4 的警戒线,也足以说明我国收入差距的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表明,根据 2014 数据统计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 元,比 2013 年同比增长 9.0%.人 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山东等 9 个地区。2014 年上海、北京、深圳、浙江等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 4 万元大关,其中,上海具有最高,达到了人均 47710 元,北京以人均 43910 元位居第二,深圳 40948 元,浙江 40393 元。从地域角度来看,收入差距更加显着。就 2014 年数据显示,青海省、甘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分别为 22307 元和 20804 元,处于最低水平。此外东西部居民收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2014年浙江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2658 元,江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7173 元,广东 25685 元;中部地区: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8283 元,河南为 15695 元,湖南较高为 17622 元;西部地区: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0804 元,相比之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仅为 5736 元,差距十分巨大。这些强有力的数据显示出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等等。收入差距的拉大,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什么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制度日趋完善,贫富差距还会如此巨大呢, 首先,生产力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而言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影 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本主义从其出现到发展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偶尔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超过了过去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基础的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应物质生产水平以及财富积累要远远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然而事实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的封建主义社会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注定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及其不平衡,物质财富不是很丰富,因此并不能做到兼顾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难免出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公正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极大的调整整个市场的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特点导致经济发展过程追求效率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的公正。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特征,每个经济主体可以自由平等的进入市场。表面上看,大家都可以平等的竞争,但是每个个体在进入市场前的起点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平等竞争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就会造成社会出现贫富差距的拉大。将这种现象推知区域发展,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地区自身存在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们一直在倡导经 济发展的协调性,但是事实上存在着的这种不平等是无法立刻实现经济发展的公正的,这需要很长时间去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来弥补市场经济自由运行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二) 以马克思政治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政治领域不公问题 1. 消除权利与义务不对等,遏制杜绝官员腐败等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政治体制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也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长足发展,突出表现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不等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各种政策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权利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定很好的保障了公民的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但是很多时候国家在选举人民代表的时候,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并不了解选举的实际情况,就被告知已经行使了权利。还有许多政策再实施的时候,公民的知情权也没有得到保障。虽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正确有效地实施迫在眉睫。如今,由于人民权利没有得到保障而引起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此外,人民群众在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等方面也缺乏了有效的保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 除此之外,政府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公正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政治领域也滋生了腐败,而且愈演愈烈。腐败这颗毒瘤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危及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5 年 7 月 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消息,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经查,周本顺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干扰、妨碍组织审查;为提拔职务进行非组织活动,违规选拔任用干部,超标准公务接待、公款吃喝,等事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严重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此外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等。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可见腐败现象在 我国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早在 2015 年 1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了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加大力度打“老虎”,既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事件,又要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仅仅到 2014 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 17.2 万件违法违纪线索,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8.2 万人。近日,纪检委督查组入驻高校,严查高校存在的违法乱纪腐败等行为,至此许多高校的领导干部纷纷落马,可见我党对于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政治制度也在日趋完善的形势下,我国的政治领域依旧存在上述所说的公民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官员腐败等问题呢,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不公正的论证政治公正观的时候,提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公正的。因为虽然社会制度本身是公正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运行中要通过特定的社会体制表现出来。合理的社会体制则是社会公正的形式。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各种体制还不合理、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体制在表现社会公正的时候显得并不那么公正。这种社会体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 同时,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间,由于政治体制不健全也造成了中国出现了大量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比如,决策机制不透明、不民主不科学;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法制不健全;司法力度不够;权利运行机制缺乏监督等等。近几年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行政主体不作为的事件比比皆是,官员腐败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公民的知情权没有得到保证等等诸如此类的报道很多,这些都在印证了一个事实就是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政治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必然导致诸如公民权力与义务不对等、官员腐败等政治不公正的现象,严重影响制约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 2. 健全政治体制,为实现政治公正提供制度保证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公正,不仅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必须要健全完善的公正的政治制度,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政治制度作为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产物,对社会关系具有整合、规范和引导作用。公正的理念如果只停留在理念层面是无法实现政治公正的,只有当这种理念外化为制度时候才能保证公正的实现。没有公正的政治制度,就没有政治公正。公正的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支撑。建立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之上的封建社会,其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因而马克思提出了只有在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后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因而健全公正的社会政治制度对于实现社会公正至关重要。 首先,完善民主制度,推进民主进程。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政治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却相对滞后,中国的政治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权力过分集中。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保障人民民主,实现社会的公正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几千年来封建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民主制度还存在问题,诸如权力过分集中,官员乱用职权等。 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民主制度,推进民主的进程,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因而在权利平衡上我们必须照顾到每一个利益群体,协调各种利益的分配,使各个阶级共享共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城乡基层的民主选举制度,群众能够直接的反映自己的意见,为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还应该扩宽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将其程序化、制度化,切实保障各个社会群体利益的充分实现。 其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机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政策,实行政策之前必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每项政策的制定的和实施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民主决策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个人意志在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偏袒等问题。只有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吸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切记只是把这种决策机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最后,完善政治监督体制。腐败现象的滋生,除了由于官员自身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利益的熏染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不受监督的权力势必会走向腐败,威胁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如何完善政治监督体制,第一,加强党内的监督。继续落实中央巡视组工作,强化中央巡视组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中央巡视组对各级党组织的权力的监督,完善民主政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干部述职制度等。 第二,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主体包括老百姓、社会团体以及新媒体。推进政府政务的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完善举报制度,鼓励保障各种举报行为;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及时监督。第三,强化国家监督,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能力,监督政府的行为,不断加大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的工作力度,强化监督的强制性和独立性。 (三) 以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社会领域不公问题 1. 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化问题,逐步消除社会阶层严重分化现象 虽然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地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社会阶层的两级分化,弱势群体边缘化等,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和国家给予特别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肩负这重要的义务和责任。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被排除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之外,他们基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成了城市的“边缘人”.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权的不平等。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往往是城市中最苦、最累、污染最严重,风险也最大的职业,他们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缺少就业安全意识,同时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定的就业保障,导致农民工工作相当不稳定。 第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一些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为了上学,大部分需要缴纳高额的赞助费才能上学,否则只能选择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此同时,由于教育的基础存在差异,农民工子女往往由于语言、文化和知识基础等差异与当地的学生产生心里隔阂,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第三,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14 年对 40 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的签订率仅为12.5%.签订的合同中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履规的问题,甚至有些单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不同权等问题。此外,拖欠和克扣工资问题依旧很严重,农民工取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工工作条件恶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据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工作致残的工人约有 70 万,其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农民工利益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速度滞后,尤其是对农民工的保障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覆盖城镇职工,然而,农民工作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他们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却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在五大社会保险中,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农民工参加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大多数农民工都处在边缘。与此同时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保险情况也很不容乐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一些政策农民工是根本享受不到。此外我国现行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不完善,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的专门规则只有地方性和政策性规定,这些都是造成社会不公正现象出现的原因。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迫在眉睫。 其次,农民工的公正意识淡薄,不懂得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公正的制度需要公正的意识来建立和维护。但是几千年的封建落后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的建立。传统的平均思想,使得人们错把平均主义当成了公正,人们认为只要实现了公有制,就能消除社会的不公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 往往忘记了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客观规律,幻想一夜之间实现社会的公正,结果急躁冒进,欲速不达。我国当前出现的弱势群体边缘化问题,根源在于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前些年,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民的代表数相对我国农民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少之又少,农民失去了参政议政的话语权,无法真实的反映农民内心的需求,农民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造成了我国社会领域中出现了农民工群体边缘化问题。 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各阶层共享发展成果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种有效机制,能够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人们的生活不至于因为失业等问题而茫然失措,使得全体人民处于“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环 境中,除此之外,要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的发展问题,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扶持力度。譬如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幸福晚年;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低保标准;提供住房保障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实现,逐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保障所有人共享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利保障。 实现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重要的就是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因此民生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系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正的目标也就早日实现。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第一,促进就业,重点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作为老百姓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必然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 就业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普通老百姓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只有保障每个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才能保证公正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就业困难、失业率高、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为了促进就业,应该努力扩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第二,控制房价的快速增长,建设保障性住房。住房难是近几年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安居才能乐业。我国目前住房问题主要表现在:房价过高,刚需用户没有自己的住房,买不起房问题严重;富裕者,手里好几套房产闲置。这种差距的存在严重的制约着社会的公正发展。为了控制过高的房价,从 2011 年至今国务院发布若干条文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新国八条”的出台有效的抑制了一些投机者的炒房行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价的过快增长。在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同时,党和政府应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确保人民有房可住,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难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心里平衡感,真正实现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全体人民共享。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是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的存在覆盖面小,管理体制不健全,投入力度不够等。因此,必须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努力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公正性,实现社会的公正。 (四) 以马克思生态公正观为指导,分析解决我国生态领域不公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杜绝资源浪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是生态领域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破坏了生态领域的公正,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首先,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植被、地表等受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及其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37%,水土流失的频发,造成了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 100 万以上的速度正在消失,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草地沙化约有 100 万平方公里等。这些惊人的数字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此外,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盲目的开垦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对于耕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需求量的提升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短缺等问题。生态的公正性、生态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近几年 PM2.5 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PM2.5 作为雾霾天的罪魁祸首,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工厂制造的二次污染以及冬季取暖燃烧煤炭排放的污染物这些都是 PM2.5 的来源。雾霾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增强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使得传染病增多,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等。 虽然,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需要加快脚步发展经济,进行经济建设,但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绝对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和背景的,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领域出现的不公正问题,警醒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停留在高投资、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在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只是依托对资源的简单加工来获取利益,这种生产模式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调,但是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虽然我国这几年一直在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建构,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缺少人民群众的参与基础,相关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是比较淡薄。首先,虽然公民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了举报,行使了举报监督权,但是在相关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 过程中公民没有任何的参与权利。其次,虽然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具有知情权,但是公民在获取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的时候往往很困难,给生态环境保护法案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最后,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环境破坏行为没有敏感的动洞察力,造成了社会监督不到位,公民监督不到位,污染行为难以有效的遏制和治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公民是不可忽视的坚强力量,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加强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过解决生态领域不公正现象的主要出路。 2.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马克思在论证社会公正观的时候,特别指出了生态领域的公正问题。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八大报告中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 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发展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必须高度重视,维护生态的公正。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公正 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中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体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这种做法严重的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我们要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强化监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我国应该加大生态 保护力度,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现如今,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缺乏强有力有的法律支撑,使得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地遏止,必须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使得执法行为有法可依。更为重要的是,加大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给以关停,对屡教不改的可以采取法律的强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生态环境的有利发展。 最后,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教育;鼓励公民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倡导公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举报监督破环环境的行为等。最终树立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新城。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科学阐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55-60. [2]杨宝国。论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及其创新与发展[J].长白学刊,2009 (6):32-36. [3]袁贵仁。论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J].求索,1992(4):33-38. [4]崔执树。马克思公平观的发展轨迹及其当代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1(1):117-12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5. [12]梅米特?塔巴克。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公正和权力的思考[J].吕增奎,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127.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305.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79.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17]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3. [18]塔巴克。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公正和权力的思考[J].吕增奎,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127.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20]曾庆福。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32. [21]福斯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6. [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4.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3.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 [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 后 记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马上接近尾声,此刻思绪万千。三年的光阴 稍纵即逝,如白马过隙,叫我更加珍惜我的母校、老师和同学,在这里我要感谢你们,在我最美好的研究生生涯里陪我成长。 首先,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代俊兰教授。代老师工作兢兢业业,对待我们更是亲如自己的孩子。由于我这几年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所以在业务水平上还是比较欠缺,多亏代老师平时的督促和谆谆教诲,特别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文献查阅、论文框架、成文的每一个步骤都给予我细致的指导,文章的字里行间凝聚着老实的巨大的心血。此外,我还有感谢对我的生活和学习给予帮助的李素霞教授、张艳玲教授以及赵丽欣教授。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照顾,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培养和支持。谢谢你们。 最后,感谢各位审阅论文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对我论文给予的批评与指正。
本文档为【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88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7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