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挑山工

挑山工

举报
开通vip

挑山工1.学会本课“溜、货、奏、衡、诵、杖、过、肉、束、耽、误、哲”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挑山工
1.学会本课“溜、货、奏、衡、诵、杖、过、肉、束、耽、误、哲”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板书课题) 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 三、交流预习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 溜()货()奏()衡()诵() 留()贸()泰()横()颂() 杖()肌()耽()误()哲() 仗()机()枕()娱()折() 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大家思考: 2.交流。 (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谈一谈。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结果总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学生交流这个问题时,板书“经历”“山下”“回马岭”“五松亭”。) 4.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诉别人事情的语气读,挑山工的话用解释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 2.讨论: (2)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 (3)为什么“挑山工”和“游人”有这么多不一样呢? 3.交流: (1)略 (2)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样就怎样;挑山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往前走。 (3)游人是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标散乱;挑山工有任务,目标专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包蕴”“哲理”分别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 3.交流: (1)“包蕴”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义的、有深刻意义的话。 (2)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很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这个道理不仅适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义,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谁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长句、破句的读法)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后面的话是什么?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里的“它”从字面上讲指什么?实际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我”画的一幅画的画面。(看图)。 (2)它字面上讲指的是这幅画,实际上是指画中主人公那种认定目标、坚韧不拔、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5挑山工 教案点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
本文档为【挑山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5-05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