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

举报
开通vip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国际贸易原理作业 开放教育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一) 姓名 :洪华(江宁电大 2013春会计本) ‎‎学号:1332101200403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的科学。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是贸易国家记录和编制进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 4、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 开放教育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一) 姓名 :洪华(江宁电大 2013春会计本) ‎‎学号:1332101200403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的科学。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是贸易国家记录和编制进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 4、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 5、总贸易体系又称为(一般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又称为(特殊贸易体系)。 6、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进出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7、专门贸易体系是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我国进出口统计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8、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称为对外贸易额。一定时期内的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等于(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 9、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当‎‎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顺差)我国也称它为(出超)。 10、当一国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逆差),我国也称为(入超)。 11、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和基础。 12、(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段和国家(商品流通超出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 13、对外贸易对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资本)、与(市场)。 14、通过对外贸易,取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高于它国的(劳动生产率),一部分来自对市场的(垄断)。 15、(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 16、本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 17、(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8、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19、(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于国际分工的性质。 20、亚当?斯密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所以也叫作(绝对成本理论)。 2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称之为(D)。 1 A、有形商品贸易B、无形商品贸易 C、过境贸易 D、总贸易 2、以货物通过关境为准统计的进出口,称之为(C)。 A、直接贸易B、过境贸易 C、专门贸易D、总贸易 3、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是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叫做(D)。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自由结汇方式贸易D、易货方式贸易 4、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确立的基础是(A)。 A、对外贸易的扩大B、国际分工的深化 C、生产力的发展 D、资本的原始积累 5、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是(B)。 A、社会分工 B、国际分工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自然条件 6、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是(A)。 A、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时期 B、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 C、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D、奴隶社会末期 、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C)。 7 A、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期 B、第一产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8、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D)。 A、自然条件 B、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 C、国际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力 9、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B)。 A、 社会生产力 B、 自然条件 C、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 D、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 10、“比较成本说”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D)提出的。 A、 亚当(斯密 B、 赫克歇尔 C、 俄林 D、 大卫.李嘉图 三、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从 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 2 2、 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大小,又称对外贸易值。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一国向国外出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这两者之和即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3、 对外贸易量 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 规模,往往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总额或 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 纯反映对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是和哪些国家、哪些类型国家或哪些洲进 行的,表明该国同这些贸易对象的贸易联系程度。 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用以反映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各类商品在 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6、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 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7、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收外贸易系数,它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四、问答题 1、 简述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联系。 (1)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曾经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本质联系。 (3)从历史上看,对外贸易在劳动力、资本、市场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简述国际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国际分工经过了萌芽,发展与形成和深化的阶段。 (1)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资本进入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使国际分工进人萌芽阶段。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发展与形成阶段。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工厂”与其他落后国家世界农村的分工。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是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的阶段。以部门分工为主要特点。 3 (4)二次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国际分工得到了深入发展。具体表现为:从分工的格局上,工业国与工业国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从工业部门分工上,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如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从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分工上,不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在逐步发展,而以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逐步削弱:(1)高新尖的复杂加工工业与简单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胶合板工业、工艺品工业、农矿原料的初步加工工业等)的分工;(2)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生产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生产的分工;(3)资本技术密集型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与劳动密集型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之间的分工;从国家的经济所有制上,不仅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参加国家分工;从经济一体化上,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从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型分工日益向水平型分工过度;从商品形成上,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从分工的性质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性质开始有所改变,但在总体是,国际分工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 3、简述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赫克歇尔一俄林以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和生产各种商品利用这些要素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的依据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各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的绝对差来源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而生产成本的高低则是由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要素结合比例决定的。所以俄林认为,一国出口的应是它丰富要素密集的产品,进口的应是它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交换,等于生产要素的转移。这样,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得到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价格也将逐步趋于均等。 4、 试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的主要特点的, 对贸易部门主要是通过“传递”带动相关经济部门发展的,“传递”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 盛衰如何对另一国发生影响。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靠,各国经济的增长或衰退都会 影响其余国家,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活动相互传递的重要渠道。各国经济通过对外贸易 “传递”的过程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一国内开放部门(‎‎经营对外贸易部门)价格变动 一国内非开放门市部价格变动。?国内价格变动一产量与就业变动。?产量与就业变动 一整个经济的变动(上升或下降)。 19 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诺克斯认为:19世纪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国际贸易,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增加了产量。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他认为这是对 4 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外贸易产生间接的动态利益,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随后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外贸带动各部门经济增长作了进一步论证,认为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 ?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规模经济利益。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要。 ?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对普遍缺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 ?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5、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70 年代才出现的一种解释了同一产业部门产品之间相互进行贸易的原因和规模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产业内贸易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产业部门内的某一项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在当代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着重要的地位。用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只能解释产业间的贸易而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这一现象。 产业内贸易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时,首先将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区分为同一产品和差别产品。同一产品是指那些在价格、品质、效用上都相同的产品。其基本论点是:(1)产品差别是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2)差别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品质、档次有差‎‎别的垂直型产品;另一类是效用基本一样,但款式、牌号有所不同的水平型产品。(3)差别产品贸易的规模和价格取决于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需求的因素‎‎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嗜好,其中收入水平的差异引起垂直型产品的需求变化。决定供给的因素是厂商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利润。(4)同一产品的贸易是由运输、储存、销售和包装等成本的不同引起的。 6、对外贸易是如何带动一国经济发展的, 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我们称之为贸易的发展利益或动态利益,已为理论研究和经济生活实际所证明。但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是什么,贸易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带动经济发展,目前介绍的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的各种观点中虽都有所涉及,但都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下面试作些归纳性分析。 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企 5 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创新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制资本主义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大胆吸收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渐摆脱封建的、小生产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缚,抛弃了封闭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舞台,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结,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微观的,也要有宏观的。由于各国现实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贸易能否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看一国能否选择正确的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6
本文档为【国际贸易原理作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