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举报
开通vip

[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本文由muxuhuakai12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 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主要内容: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大型声乐体裁简况、巴罗 克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巴罗克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复习提示: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体裁,因此本章的 复习不仅要延续前面“点”“线”式的复习方法,还要有“面”上的概括,例如复习到复调 、 音乐高度发展的巴罗克时期时...

[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本文由muxuhuakai12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 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 主要内容: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大型声乐体裁简况、巴罗 克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巴罗克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复习提示: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体裁,因此本章的 复习不仅要延续前面“点”“线”式的复习方法,还要有“面”上的概括,例如复习到复调 、 音乐高度发展的巴罗克时期时,有必要对复调音乐的发展做一个总结,以化零为整,以不变 应万变。 一、 “巴罗克”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 1、含义: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 17-18 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 名词。在艺术史上,巴罗克风格是指 17、18 世纪一种华丽的建筑风格,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精密的雕刻、 弯曲的线条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 2、时间:音乐史中通常将 1600—1750 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为巴罗克时期。即从第一部 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 二、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全盛时期, 也是向主调音乐转型的时期, 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即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旋律和 低音,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然后演奏者根据这些标识,即兴地把和声 填上去(例如:低音旁标记数字 6,表示在该音的上方奏出六度音程,演奏者还会根据当时 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时奏出一个三度音,构成三和弦的第一转位) 。一般低音用大提琴、低音 提琴或大管等乐器演奏,而键盘乐器、琉特琴则填充和声。此外,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 和所作装饰加花的不同,他们对乐曲的具体处理也会不同。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 因此巴罗克时期也被称为通奏低音时代。 通奏低音是巴罗克音乐的标志性特征, 它的产生导 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 又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教会调式时代。 2、协奏风格(Stile concertato)“协奏”原指独唱与合唱团之间的对比效果,后来它被运用 : 到器乐作品中,一个乐器与一组乐器、一组乐器与乐队时而独立演奏,时而共同演奏,形成 了特殊的对比效果。这种风格是巴罗克时期管弦乐作品的常见特征。 3、即兴处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鲜明特点体现在它的即兴风格上,主要表现在和弦的填充 性处理,装饰处理,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变化和终止式运用等方面。 4、 情感因素: 世纪的作曲家希望在音乐中更多地注入情感, 17 因此从音乐的各种素材着手, 进行探索和试验, 寻求音乐表现各种情绪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 于是音乐史上首次出现了表 示作品速度和情感的标记,如:adagio、allegro、piano、forte 等。不过,当时的这种情感与 后来浪漫派音乐家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它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情感因素, 一种整体意义的情 感形式。 第一节 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三、歌剧的含义和来源, 1、含义:歌剧是一种由戏剧(脚本) 、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 式, 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 歌剧的剧本称为 Libretto, 音乐形式包括: 咏叹调 (aria) 、 宣叙调(recitative) 、重唱、合唱(chorus) 、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 (ballet)等。 2、来源: (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 10 世纪末的宗教剧, 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 14-16 世纪;其次是田 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 16 世纪, 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 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 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 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 15 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 。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 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 16 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 的故事,并且加 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5)歌剧于 16 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 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 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 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 主张采用单声部 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 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四、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及特征, 1、佛罗伦萨歌剧 (1)第一部歌剧:是 1597 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尼》(Dafne), 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又把 1600 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 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 (Euridice)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2)早期歌剧的特征: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又加入历史题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 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 也使用合唱。 2、罗马歌剧 (1)代表人物及作品: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E.Cavalieri,约 1550,1602)创作的《灵魂 与肉体的体现》 (La 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edi Corpo)于 1600 年 2 月上演,该剧为罗马 歌剧奠定了基础。 《灵与肉的体现》实际上被史学界视为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 及宗教道德方面。 (2)特征: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 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 1637 年在威尼斯建立的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歌 剧从贵族沙龙和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2)代表人物及作品:1607 年,威尼斯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的创 作,歌剧题材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在剧中,蒙特威尔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 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运用 16 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成为歌剧 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 (3)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 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4、那不勒斯歌剧 (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那不 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始于 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定型为正歌剧(Opera seria) ,这种歌剧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 19 世纪。它常以虚构 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 而且由于对美声的追求, 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量又带 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2) 代表人物及作品: 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 A.斯卡拉蒂 (Alem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在声乐抒情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aria),给予美声演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代 表作为《泰奥多拉》 。 (3)特点(也是正歌剧的特点) : ?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 ?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 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台口表演) 。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开场, 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 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 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 ABA 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 A 段写出,而 只在 B 段的结尾处标记 da c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 Fine (意为结束) 。 五、法国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及代表人物, 1、形成与发展:法国歌剧无论在语言或乐曲的表现上均有别于意大利歌剧。当时法国有自 己的舞台艺术形式——古典悲剧和芭蕾, 作曲家一方面深受法国古典戏剧的影响, 另一方面 又尝试着结合意大利歌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最终于 1659 年诞生了法国的第一部歌剧,它是 由 R.康贝尔(R.Cambert,1628,1677)创作的在巴黎上演的《波莫纳》 ,这部作品实际上是 由一系列歌曲组成的具喜剧风味的田园剧。17 世纪时,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法国逐渐形 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歌剧, 这是一种把宣叙、 歌唱、 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为 “抒情悲剧”Tragedie (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2、抒情悲剧的特征: (1)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 (2)歌剧序曲由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 ,快”的风格改为“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 形式。 (3)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4)歌剧中插入芭蕾舞场面,使歌唱与芭蕾艺术融为一体,并重视合唱及管弦乐的作用。 (5)歌剧旋律由于受到舞曲的影响,音域窄,乐句方整,音响华丽。 (6)不用阉人歌手。 3、抒情悲剧代表人物:作曲家吕利(Lully, 1632,1687)(吕利简介见本章第二十题) 六、德国早期歌剧--歌唱剧(Singspiel)的简况, 1、德国第一部歌剧和第一座歌剧院: (1)1644 年由哈斯多夫(G.Harsdoffer)撰写脚本,斯塔登作曲(S.T.Stden,1607,1655)的 《西勒维希》 (Seelewig)被史学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由于这部歌剧是对白与分 节歌形式,所以也被称为歌唱剧(Singspiel) ,它是德国本土最早的歌剧形式。 (2)1678 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于是德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中心就此 展开。 2、代表人物及其歌剧创作的特征: 代表人物为凯塞尔(R.Keiser,1674,1739),他从 1695 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 创作了 100 多部歌剧,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生活喜剧。他的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 影响,总体特点是: (1)歌剧的题材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喜剧性内容等。 (2)歌剧大部分的形式具意大利风格,但不同的是,宣叙调用德语演唱,咏叹调用意大利 语演唱。 (3)旋律常常与德国民歌相联系,一些大众性质的歌曲被融入到歌剧音乐中。 (4)不用阉人歌手。 在凯塞尔之后,亨德尔(Handel)、玛特逊(J. Matteson)、泰勒曼(G. P. Telemann)等人的作品 相继演出,曾轰动一时,但在意大利歌剧强大势力的影响下,德国歌剧逐渐衰落。 七、英国的假面剧和早期歌剧的发展, 1、假面剧的简况:假面剧因演出时戴假面具而得名,其形式为歌唱、说白、舞蹈、合唱、 器乐和朗诵调等,舞蹈是剧中最重要的成分,其次是布景,最后才是脚本与音乐,剧情常用 对白形式。 “假面剧”流行于 16 世纪的英国,是宫廷内一种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具神秘性 和寓言性。1656 年类似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才在英国产生,英国歌剧作品不多,大多参照 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作。 2、普赛尔及早期歌剧的特点: 英国 的第一部歌剧通常被认为是 《围攻罗斯特》它是 1656 年由五位作曲家共同谱曲完成的, , 其中的对话完全写成宣叙调式的段落,但是音乐部分已经遗失,仅留下脚本。我们至今还能 看到两部英国早期的歌剧,一部是布鲁(John Blow,1649,1708)于 1684 年作的《维纳斯和 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另一部是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于 1689 年创作 的《迪多与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这两部歌剧都受到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真 正使英国歌剧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是普赛尔,他的歌剧有以下特征: (1)在声乐方面与意大利歌剧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用英语演唱。 (2)在器乐方面和法国歌剧有相通之处,用通奏低音形式,但旋律与英国的民歌紧密相连, 没有炫人耳目的华丽音响,音乐细致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第二节 大型声乐套曲 八、清唱剧(oratorio)的简况, 1、含义:清唱剧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富于戏剧性和史诗性。它和歌剧 一样,也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序曲和间奏曲等,但因清唱剧是一种只唱不演 的所谓“清唱”形式,无动作表演和布景,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所以与歌剧相区别。 亨德尔的《弥赛亚》 、海顿的《创世纪》是清唱剧中的经典作品。 2、第一部清唱剧:1600 年在意大利产生,由卡瓦莱里创作的《灵与肉的体现》 。 3、两种形式:清唱剧实际上分为两种:一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以《圣经》为题材,属 于宗教音乐,称为“拉丁清唱剧” ;二是使用意大利文的清唱剧,面向公众,不局限于《圣 经》题材,取材自由,因此被称为“世俗清唱剧” 。到 17 世纪下半叶,前者逐渐消失,后者 继续发展,并影响到德国等国。 九、康塔塔(cantata)的简况, 1、含义:康塔塔是一种包括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的多乐章声乐套曲。在 形式上,它与清唱剧相似,但规格较小,内容简单,侧重于抒情,不一定采用宗教题材,它 常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 2、由来及其发展:康塔塔于 1600 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它是与清唱剧平行发展的体裁,后 来在德国盛行一时。在意大利,cantata 一词最初泛指声乐作品,与器乐曲 sonata 对应,最 早使用康塔塔一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Grandi,1575~1630) 。早期的康塔塔在 罗马流行,A.斯卡拉 蒂是当时最多产的康塔塔作曲家;后来康塔塔流入欧洲的其他国家,英 国、法国和德国的作曲家用本国的语言进行康塔塔的创作;1700 年以后,它在德国得到很 大的发展,并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顶峰,著有《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复活节康塔 、 、 塔》等;巴罗克时期之后,康塔塔逐渐衰落。 3、两种形式: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康塔塔(可以是一 首咏叹调) ,称为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有管弦乐队伴奏的,在特定场合下演唱的大型康塔 塔。 十、受难乐(passion)的简况, 受难乐是根据《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写成的一种清唱剧。它产生在意大利, 后来在德国的新教中得到发展。受难乐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5 世纪,罗马天主教仪式中开始出现受难乐的雏形。 2、14 世纪后半叶,单声部圣咏构成的“素歌受难乐”成为受难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3、15 世纪开始,复调手法的运用使受难乐进入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应答受难乐” 。 4、1650 年后,受难乐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受难清唱剧”阶段;它借鉴了清唱剧和歌剧 的写法,运用众赞歌音调,并且加入了《圣经》之外、自由释义的歌词段落。 重要的受难乐作曲家是许兹,他的作品有《基督临终七言》《耶稣复活的故事》等。巴赫使 、 受难乐达到最高境界,著名作品有《马太受难曲》等。 第三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十一、巴罗克时期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巴罗克时期的主要乐器可以分为四大类: 1、键盘乐器:古钢琴、大键琴和管风琴。 2、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琉特琴在巴罗克时期逐渐失去原有的地 位,取而代之的是小提琴。 3、管乐器:较常见的是双簧管、低音管、长笛;铜管乐器中的法国号、小号、长号常常出 现在大型的合奏中,但在独奏乐中较少见。 4、打击乐器:定音鼓是乐队中经常使用的乐器。 十二、巴罗克时期乐器制作的发展情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大多沿用至巴罗克时期, 管风琴、 古钢琴和提琴等乐器的制作在巴罗克 时期进入到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 1、管风琴:管风琴制作在德国有突出的发展,最重要的制琴家族是齐尔伯曼和施尼特格。 阿尔普?施尼特格(Arp Schnitger,1648,1719)在汉堡以南的诺恩费 尔德制琴,他制作了近 两百座各种尺寸的管风琴,大部分用纯律调音,逐渐用金属共鸣管取代木制管,键盘多达三 至四排,音栓和脚键也增多了,音域可达四个八度;总的来说,管子的结构更加科学,琴键 和琴栓的设计也更完善。 2、 古钢琴:它有两种类型: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 。拨弦 古钢琴产生于 14—15 世纪,有大小不同的各种样式,通过触键使一装置上的羽毛或皮革的 舌状物拨弦而发声,音色尖锐而清晰,它也被称为羽管键琴,是巴罗克时期演奏通奏低音和 音乐会独奏的主要乐器。击弦古钢琴更为古老,在 12 世纪就已出现,形状为长方形,声音 是通过琴键另一端的铜制叶片击弦而发声,音色较柔和,音量较小,适合在家庭等小范围的 场合进行室内演奏。 3、小提琴: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的提琴制作业非常发达,云集了很多著名的小提琴制 作家族,其中的三大名家为:阿玛蒂、瓜乃里和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开始于 16 世纪,巴罗克时期制造的提琴音色柔美,声音洪亮,工艺精良,其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 空前绝后的高峰。 十三、巴罗克时期器乐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随着乐器制造技术、演奏技术的提高,到 17 世纪下半叶,器乐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管风琴制作业的完善,促使一大批作曲家进行管风琴音乐的创作,他们使管 风琴音乐作品的重要性超过了声乐作品,这是器乐发展的一个历史的转折点。1700 年以后, 提琴家族的发展使提琴的制作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对当时弦乐创作和演奏技术的发展有着直 接的影响。总之,巴罗克时期器乐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1、博洛尼亚乐派:博洛尼亚是意大利北方的一个城市,17 世纪中叶其重要性仅次于教皇辖 地罗马。1450 年在教皇批准下,博洛尼亚建立了第一所音乐学院,1666 年又成立了爱乐学 院(Accademia Fiharmonica) ,它吸引了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前来创作和演奏,著名的博洛尼亚 乐派由此诞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是维塔利和科雷里, 他们对推动室内乐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确立了三重奏鸣曲形式;1689 年,加布里埃利首次把大提琴从通奏低音乐器 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件独奏乐器。 2、管风琴音乐:17 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区是德 国,大部分著名的管风琴作曲家都集 中在信仰路德教的德国中部和北部地区; 在信仰天主教的南方, 管风琴的作用主要是为宗教 仪式伴奏。 管风琴音乐的独奏体裁主要有三种: ?托卡塔 ?赋格曲 ?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 品,此外还有少量的帕萨卡利亚和恰空舞曲。 3、古钢琴音乐与十二平均律: 古钢琴音乐的体裁在 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初主要是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赋格曲、变奏 曲(帕萨卡利亚和恰空) 、主题与变奏、组曲、奏鸣曲(大约 1690 年以后)等。其中最重要 的是主题与变奏、组曲两种。17 世纪下半叶,作曲家们开始用一个原创的主题来写变奏曲, 主题往往短小如歌,在陈述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变奏;这种体裁的作品在 18 世纪逐渐增多, 并且成为多乐章作品中的一个乐章(多为第二乐章) 。组曲也是在 17 世纪下半叶定型的,它 源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的舞曲组成,它们是:阿勒曼德(allemande) 、库朗 特(courant) 、萨拉班德(sarabande) 、基格(gigue) 。 关于十二平均律,人们曾经在琉特琴、维奥尔琴等乐器上进行过十二平均律的实践,约 17 世纪 30 年代弗雷斯科巴尔迪在键盘乐器上采用平均律;后来巴罗克时期强调“调的性格” 作用,认为不同的调性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从而忽略了平均律的应用;直到巴赫创作 了著名的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后,十二平均律才在键盘上 广泛应用。 十四、简述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sonata), (1)含义与来由:奏鸣曲源于意大利文“sonare” ,有鸣响之意。16 世纪的奏鸣曲泛指一切 乐曲,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通常由几件乐器演奏,属于室内乐,音乐家们喜好创作三重奏鸣 曲(Trio Sonata) (一般是两个小提琴分别演奏两行谱和两个通奏低音乐器演奏一行谱,共 三行谱的合奏) 18 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一般以键盘乐器为主,也有以小提琴为主, ; 加上通奏低音乐器)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 (2)17 世纪以后奏鸣曲的分类: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教堂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和室 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两种。前者比较严肃,由“慢-快-慢-快”四乐章组成,多用于 宗教仪式,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后者具世俗性,带有舞曲风格,常常在宫廷和私人客厅中 演奏,为古典组曲的前身。 (3)特 征:一般为四至六个乐章,每个乐章的速度和内容都具有对比性,通常由“慢-快慢-快”结构组成。 十五、简述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Concerto), (1)含义:协奏曲(Concerto) 有竞赛、协同合作的含义,最早产生于 17 世纪末,是巴 罗克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 (2)类型: (1)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 ):当时最重要的管弦乐体裁,由二或三件乐器构成一个独奏 组(Concertino)与合奏部分(tutti)进行协奏,也是小组独奏乐器和大组乐器相互对比的 竞奏。该体裁源于意大利作曲家斯特拉德拉的《多乐章交响曲》 ,在托雷利(G.Torelli)手中 得以确立;维瓦尔第有许多精彩的大协奏曲作品,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大协奏曲中 最伟大的作品。 (2)乐队协奏曲或协奏交响曲(Sinfonia Concertante):在大协奏曲之后发展起来的多乐章协 奏曲体裁,其特征是:乐队中的某个乐器既起到独奏的作用,又充当合奏的角色,其中发挥 华丽技巧的某个乐器与合奏部分常常形成对比竞争风格, 该体裁尤其强调协奏部分。 托雷利 确立了这种体裁形式,在 18 世纪中期前后,乐队协奏曲逐渐融入到早期交响曲之中。 (3) 独奏协奏曲(Solo Cancerto) :协奏曲体裁中最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一件 乐器与管弦乐队进行协奏的体裁。托雷利于 1698 年创作的独奏协奏曲奠定了这种体裁形式 的地位。维瓦尔迪在《四季》中充分发挥独奏小提琴的作用,对古典独奏协奏曲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 十六、何谓托卡塔(toccata), 托卡塔意为触键,最早见于 16 世纪的琉特琴谱,16 世纪末应用于键盘乐器,是一种比较自 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它的技巧性比较高,特别是脚键的运用;经常采用模进、模仿 对位的手法进行写作; 一般包括若干段落, 在慢速和快速之间交替; 常以慢速的狂想曲开始, 并与随后比较严格的赋格段落形成对比,因此托卡塔也被称为“带赋格的前奏曲” 。 十七、简述赋格曲(Fugue), 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它是 17 世纪在利切卡尔和坎佐纳等音乐 体裁上发展起来的。赋格曲有二至六个声部,一般常见的是三或四声部,一首完整的赋格曲 由主题、答句、对句及插入句四个部分组成。赋格曲的代表作曲家是巴赫,他的《十二平均 律钢 琴曲集》将该体裁发展到了顶峰。 十八、简述前奏曲(prelude), 前奏曲本身的含义是引子和序曲。17 世纪之前,它指的是在声乐曲前作为伴奏的引子部分; 17 世纪初成为独立的小曲,但还是作为整套作品前的一个段落,起活动手指或导入乐曲主 要部分的作用。当时的圣咏前奏曲(Chorale Prelude)是巴罗克时期管风琴音乐中最重要的、 使用于教会的器乐曲。前奏曲到 18 世纪后才成为篇幅不大、曲式自由、带有即兴性质的独 立小品,其中以管风琴的前奏曲居多,以巴赫的作品为代表。 十九、简述组曲(Dance Suite), 1、含义:组曲是由几首乐曲按照对比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其中各曲有相对的独立性。组曲有古组曲和现代组曲之分。 2、古组曲:是 18 世纪中叶前流行的组曲,通常由德国的阿勒曼德(Allemande),法国的库 朗特(Courant),西班牙的萨拉班德(Sarabande),英国的基格(Gigue)四种舞曲组成。它们在速 度上形成慢,快,更慢,更快的对比, 用同一调性构成, 后两首舞曲之间还可加入一首或几 首其他舞曲。著名的古组曲有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德国组曲》 、 。 (1)阿勒曼德是 16 世纪下半叶起源于德国的一种二拍子舞曲,17 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中速、 四拍子、复调形式的器乐曲,常用弱起拍,性格庄重,二段体曲式,在德国古典组曲中作为 四首舞曲中的第一首。另外,在德国和瑞士的南部还流行着另一种同名的舞曲,它是一种活 泼的三拍子舞曲。 (2)库朗特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舞曲,盛行于 l7 世纪,后逐渐成为复调性的器乐曲。该舞 曲分为法兰西式和意大利式两种,前一种速度较快,用 3/2 和 6/4 拍,以附点节奏、弱起拍、 长音符结束为特点;后一种用 3/4 和 3/8 拍,音符短小,活泼流畅;通常两种方式混用。库 朗特舞曲是古典组曲四首舞曲中的第二首。 (3)萨拉班德源自南美,是 16 世纪初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舞曲。它缓慢而庄重,三拍子, 第一拍音符比第二拍音符短小,第二与第三拍常合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切分节奏。萨拉 班德是古典组曲四首舞曲中的第三首。 (4)吉格是英格兰的民间舞曲,急速活泼,用 6/8 和 12/8 拍。在 16 世纪后期和 17 世纪指 的是结束剧场演出的活泼性的歌舞节目;18 世纪时成为古组曲中的最后部分。 此外,作曲家们还经常会在阿勒曼德之前加上前奏 曲(Prelude),在萨拉班德和基格之间加入 嘉禾舞曲(Gavtte )、布雷舞曲(Bourree )、波兰舞曲(Polonaise)等。 3、现代组曲的构成:一是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出若干段辑成组曲,如 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 ,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二是由文学、绘画、民间传 说、神话、民俗风情等内容构思而成的组曲,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 ,德 沃夏克的《捷克组曲》 ,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拉威尔的《鹅妈妈》等。 (说明:在此把 组曲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 ) 第四节 巴罗克时期的代表音乐家 意大利代表音乐家 二十、简述蒙特威尔第与“两种常规”的思想, 1、人物简介 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 ,他是介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之间 的人物。 2、创作分期与代表作品 蒙特威尔第一生共写了八册牧歌,如《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等,前四册 、 牧歌集的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后四册牧歌集则具有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风 格。 他还创作了三部歌剧: 《奥菲欧》 (L'Orfeo, 1607) , 《尤里西斯的返国》 Ritorno d'Ulisse (Il in Patria, 1640)以及《波佩亚的加冕》 (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1642) 。他充分利用音乐 和戏剧的表现手段,对歌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82-1607 年古风格(prima prattica)时期,创作了前四册牧歌和两首弥撒曲。 第二阶段:1607-1614 年现代风格(seconda prattica)时期,创作了第五、六册牧歌,不仅采 用单纯的对位法,还以数字低音为基础;歌剧《奥菲欧》也写于这个时期。 第三阶段:1614-1643 年激情风格(stile concitato)时期,创作了第七、八册牧歌,这时的 牧歌带有伴奏,重视旋律、乐器和情感的表现。 3、艺术成就 (1) 是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牧歌领域的集大成者。 (2) 是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摆脱宗教的束缚的新音乐倡导者。 (3)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他在 1605 年第五册《牧歌集》的前言中谈到,文艺复兴 时期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 ,可称为“第一常规” (prima prattica) ,而他自己所采用 的新的作曲手法可称为“第二常规”( second prattica)。他强调作曲家在运用“第一常规”时, “和声(指复调音乐)是歌词的主人” ,即形式第一,内容第二;而在“第二常规”中则相 反, “歌词应成为和声的主人” ,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4)歌剧《奥菲欧》是自歌剧诞生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它使歌剧艺术从此进入一 个成熟的发展期。 二十一、简述 A.斯卡拉蒂与他对歌剧的贡献, 1、人物简介 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 ,共写了 115 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 2、代表作品 以歌剧 《皮罗和黛梅特廖》 (1694) 、 《十人团的垮台》 (1697) 《格里赛尔达》 Griselda, 以及 (La 1721)最著名。 3、艺术成就 (1)他是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作曲家,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 ( 2 ) 首 创 了 返 始 咏 叹 调 (aria da capo) , 干 念 式 宣 叙 调 ( secco ) 和 带 伴 奏 的 宣 叙 调 (accomponiato) ,充分发挥了歌剧作为音乐戏剧的表现力,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 (3) 确立了那不勒斯歌剧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使之成为交响曲的先声。 (4) 创用了巴罗克晚期典型的管弦乐编制: 弦乐四声部加上双簧管、 大管、 小号和圆号等。 二十二、简述 D.斯卡拉蒂与他的奏鸣曲, 1、人物简介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A(斯卡拉蒂的 儿子,共作有 555 首奏鸣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和其他圣乐,在古钢琴音乐领域有较大贡献。 2、艺术成就 主要体现在他的 555 首奏鸣曲上,这些作品实际上是为钢琴而作的练习曲(Esercizi),每首都 是两段体的单乐章作品,分别解决一个技巧问题或发明一种音响效果,如快速双音经过句、 双手交叉演奏、 “挤人的音符”或短倚音(acciaccatura)等。 二十三、简述维塔利, 维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1632,1692)是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的声 乐作品,他的器乐作品尤其值得关注。他生前出版了四卷合奏奏鸣曲和五卷合奏舞曲,这两 类不同的器乐曲后来分别被称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他是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的 奠基人之一。 二十四、简述科雷利与他在弦乐艺术领域的贡献, 1、人物简介 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 家。 他出版了 5 册三重奏鸣曲,12 首大协奏曲,12 首小提琴与羽管键琴曲等。较著名的作品是 《福利亚变奏曲》 (La Folia)Op.5,No.12。 2、艺术成就 (1)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小提琴家,确立了乐队中统一弓法的形式。 (2)明确了大协奏曲的乐队编制,将小乐器组设计成三重奏鸣曲的格式,亨德尔和巴赫的 独奏奏鸣曲与乐队协奏曲就是在他创作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3) 他是第一个完全用大小调体系进行创作的作曲家。 (4)作品《福利亚变奏曲》是最早的小提琴弓法大全。 二十五、简述维瓦尔迪的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维瓦尔迪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他是巴罗克末期重要的作曲家, , 杰出的小提琴家, 对巴罗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数量很多,以歌剧、神剧、奏鸣 曲和协奏曲闻名,仅协奏曲就有 500 多首,奏鸣曲也有 70 首之多。大协奏曲《四季》是他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小提琴为中心,显示出主调音乐的风格。 2、艺术成就 (1) 对 18 世纪器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对大协奏曲的定型起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赋予了慢乐章 咏叹调的特征。大协奏曲《四季》 (分别题为春、夏、秋、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标题音乐作出一定的贡献。 (3)首创独奏协奏曲,主要体现在小提琴协奏曲方面,发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扩展了小 提琴的音区,其中快速的经过句独树一帜。 (4)发展了配器技术,首次把单簧管作为木管组乐器,乐队的很多特殊效果,如弱音器的 使用、提琴的拨弦以及乐队的渐强和减弱处理都早于曼海姆乐派。 附作品简介 《四季》 是维瓦尔迪于 1725 年出版的作品, : 原为 12 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首到第四首, 由于各有春、夏、秋、冬四个标题,于是便组合起来称为“四季” 。每一首都由三个乐章组 成,采用快-慢-快的结构形式;最特别的是维瓦尔迪还写了四首十四行诗放在四首作品前与 音乐作对照,描绘四季景致。维瓦尔迪把 18 世纪之前无标题的抽象器乐创作转到后来所谓 的标题音乐创作上,为后世作曲家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途径。 《四季》的内容大致如下: 《春》 :第一乐章,鸟儿们以欣喜的歌声迎接春天,春雷预告春天的消息;第二乐 章,牧场 上牧羊人在牧羊犬旁沉睡;第三乐章,仙女们在牧笛声中与牧羊人翩翩起舞。 《夏》 :第一乐章,夏日炎热,人与家畜都昏昏欲睡;第二乐章,在雷声和狗吠中,人们惶 惶不安;第三乐章,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冰雹摧残农作物,人们处在惊恐之中。 《秋》 :第一乐章,农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第二乐章,甜美的睡眠把人们带入美妙的境 地;第三乐章,黎明时分,猎人们带着号角开始狩猎。 《冬》 :第一乐章,狂风大作,寒冷的北风吹过面庞,人们在发抖、跺脚和跑步;第二乐章, 在炉火边,室内温暖如春,而室外则冰天雪地;第三乐章,描写人们步行在冰上,不断滑倒 又站起来的情形。冬天虽然寒冷、寂静,但它预示着新的开始。 二十六、简述塔蒂尼与“合成音”, 1、人物简介 塔蒂尼(G. Tartini,1692,1770),是巴罗克末期和古典主义前期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作 有 42 首小提琴奏鸣曲、135 首小提琴协奏曲和 50 首三重奏等。 2、艺术成就 (1) 1714 年发现 “合成音” resultant tones) 当时被作曲家本人称为 ( , “第三音” terzo suono) ( 。 合成音又分“差音” (differential tone)与“合音” (summation tone)两种,前者由塔蒂尼发 现,后者被黑尔姆霍茨(Helmholtz)解释。差音的振动频率为两音之差,合音的振动频率 为两音之和。例如 g1 和 c1 以强音量发音,两音的差音为 392.45Hz(g1)— 261.63Hz(c1) =130.82Hz(c) ;两音的合音为 392.45Hz(g1)+ 261.63Hz(c1)=654.08Hz(e2) 。差音与 合音均以纯律为准,差音在小提琴和管风琴上较容易听出来,合音则较难被辨认。 (2)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开提琴技术艰深发展之先河。 法国的代表音乐家 二十七、简述吕利与抒情悲剧, 1、人物简介 吕利 (J-B.Lully,1632,1687)于 1661 年加入法国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青云直上,从宫廷芭 蕾舞团的演员成长为皇家音乐舞蹈学校的首任校长。他与大剧作家莫里哀(Molière)相识, 又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用法语演唱的歌剧,成为法国歌剧的创始者。代表作有 《阿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等。 、 2、艺术成就 (1) 创造出一种被称为“抒情悲剧” (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2) 在歌剧中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国式序曲。 (3) 在歌剧中大量运用芭蕾,服装华丽。 (4)歌剧采用法语,以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意大利式的干念宣叙调,使宣叙调具有歌唱性; 歌剧中大部分用宣叙调,很少用咏叹调。 二十八、简述库普兰与华丽风格, 1、人物简介 库普兰(F.Couperin,1668,1733)是巴罗克时期古钢琴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作曲家。与德国的 巴赫家族相似,法国的库普兰也是一个音乐家族,17-18 世纪相继出现了好几位杰出的音乐 家,其中最优秀的是弗朗索瓦?库普兰,被誉为“大库普兰” ;他的作品涉及弥撒曲、经文 歌、康塔塔、室内乐等,写过许多带标题、非组曲结构的小品,立意鲜明,风格清新流畅, 具有法国宫廷艺术典雅、细腻、精美、灵巧的趣味。 2、代表作品 《羽管键琴曲集》 (四卷)《莫尼克小姐》《收割者》《蝴蝶》等,还有著名的《羽管键琴 、 、 、 演奏法》 。 3、艺术成就 (1)华丽风格的倡导者。音乐精致、单薄、小巧玲珑、富有女性美,同时也具有宫廷装饰 性的风格;他的作品对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等浪漫派音乐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在羽管键琴的指法、触键方式、装饰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尤其对巴赫产生了影响。 4、华丽风格(plant style) 18 世纪 20 年代以后,法国的王公贵族们从追求权利转而追求豪华奢侈、空虚无聊的精神享 乐,洛可可(rococo)艺术就是该现象在这个时期的典型反映,它表现为旋涡形的线条和华 丽、精致的装饰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中,题材多为贵族阶层的享乐生活和男欢女爱 的内容;让?安东尼?华多是洛可可绘画的奠基人,代表作为《发舟西苔岛》 。受当时宫廷 美学观念的支配,与绘画中的洛可可艺术相对应,古钢琴音乐中也出现了这种典雅、细腻、 精美、灵巧、富有趣味的华丽风格。华丽风格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先声,随着法国大 革命的兴起,很快被古典主义风格取代。 二十九、简述拉莫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 拉莫 50 岁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戏剧音乐包括法国这一时期的各种体裁样式; 他于 1722 年发表和声学教程,奠定了近代和声学理论。 2、代表作品与著述 拉莫共创作了 20 多部歌剧,代表作有歌剧《伊波利特与阿里西埃》《卡斯托 与波吕克斯》 、 、 《达尔达尼乌斯》和古钢琴曲《母鸡》 。此外,还著有《和声学》《音乐理论新体系》《和 、 、 声的产生》 (1737)《和声原理论证》 、 (1750)等。 3、艺术成就 (1) 他的歌剧继承了吕利歌剧音乐的特征, 没有意大利歌剧中那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截然 对比,以宣叙调为主,在咏叹调中朗诵般的音调亦多于旋律性强的歌唱。 (2) 歌剧的音乐结构同样是独唱、合唱及器乐间奏的结合,芭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器乐多为分段性插曲,每个小曲自成一体,便于舞蹈的进入;他把法国戏剧音乐固有的装饰 性和娱乐性发展到顶峰。 (3) 在和声处理上打破了传统的法则,使用减七和弦,远关系转调;和声化处理和管弦乐 的运用比吕利更突出,奠定了他在法国歌剧领域作为吕利后继者的地位。 (4) 著有《和声学》《音乐理论新体系》《和声的产生》 、 、 (1737)《和声原理论证》 、 (1750) 等有关和声学的书籍,阐述了和弦以泛音为基础的理论。他根据泛音原理构建了大三和弦, 扩展了和弦的结构: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提出了“基础低音”的概念以及转位和弦 的结构,确认了音阶中主音、属音、下属音在和弦中的支柱关系,从而构建了和声体系,使 之成为近代和声学理论的基础。 德国的代表音乐家 三十、简述许茨, 1、人物简介 许茨(H.Schütz,1585,1672) ,比巴赫早出生 100 年,是巴赫之前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 管风琴家。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他基本上不把圣咏或众赞歌作为创作素材。许茨 有 500 多部作品被保留下来, 它们是融合了意大利风格和德国风格的宗教音乐, 其风格为巴 罗克晚期的德国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许茨死后长期被忽视,直到浪漫主义时期(1830 年 前后)才被门德尔松等人重新发现,加以推崇。 2、代表作品 宗教声乐作品《大卫诗篇》 、 《耶稣复活的故事》《圣歌集》 、 、 《圣诞清唱剧》 、 《基督临终七言》 等。 3、艺术成就 将意大利风格移植到德国传统的复调音乐中,他的宗教音乐作品成为巴赫之前的最高典范, 为巴罗克晚期的德国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十一、简述泰勒曼, 1、人物简介 泰勒曼 (G.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处在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 渡阶段, 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 管风琴家。 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 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 “前卫”作曲家。作有 600 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 首受难曲,12 套礼拜乐,40 部歌剧及 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 2、艺术成就 (1) 提倡音乐要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 (2)他的创作突出主调音乐的特点,促进了音乐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 (3) 从事社会音乐教育工作,培养市民的音乐素质,创立了大学生音乐社团,把教堂音乐 搬上市民阶层的舞台。 三十二、简述巴赫的创作和他的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 2、创作分期 一般而言,巴赫的生平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708 年,巴赫前往穆尔豪森担任圣布拉修斯教堂的风琴师,次年娶 玛丽亚?巴巴拉为妻,后返回魏玛,出任安斯达公爵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兼小提琴师,在这里 供职达十年之久。他从魏玛时期开始就被推崇为大师。 第二阶段,柯登时期:1717 年,巴赫前往柯登,出任雷奥博亲王的乐长并获得亲王的宠信, 他的许多名作在这个时期写成,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等。1720 、 年在卡尔斯巴德旅行期间,爱妻不幸去世。 第三阶段,莱比锡时期:1724 年,巴赫获得莱比锡市立托马斯学校乐监和托马斯教堂等四 个教堂的工作,此后 27 年一直在莱比锡工作,直到逝世,这期间创作了清唱剧、神剧、受 难曲及众多的管风琴曲,同时还为每星期的礼拜提供新的宗教曲目,著名的《马太受难曲》 、 《约翰受难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在此时写成。 3、代表作品 巴赫作品浩如烟海,除了歌剧以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 (1) 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是路德派新教的宗教音乐。创作的近 300 部教堂康塔 塔现存 195 部,5 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了两部: 《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 (2)器乐作品方面,作有大量各种体裁的管风琴曲,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 赋格曲、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他还把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管风琴协奏曲和古 钢琴协奏曲。巴赫著名的器乐作品为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 《法国组曲》 首)《英国组曲》 首)《帕蒂塔》 首)《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 (6 、 (6 、 (6 、 帕蒂塔》《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独奏长笛奏鸣曲》以及重要的乐队作品:4 部《乐队 、 、 组曲》和 6 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最后的作品《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 、 格的艺术》是 300 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 4、艺术成就 (1) 《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地证明 了平均律的优越性,开辟了欧洲音乐的新天地。 (2) 把复调音乐的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 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3) 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 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关 键人物。 (4) 他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者,并为钢琴演奏中大拇指的解放作出重要的贡献。 (5) 使巴罗克时期的器乐发展到巅峰, 如古钢琴作品 《法国组曲》 、 《英国组曲》 、 《帕蒂塔》 , 小提琴作品《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 ,乐队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5、巴赫音乐的意义 巴赫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他的音乐表达的更多的是对上帝的信仰, 表现的是世界和谐存在 的意义。巴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恩赐的,音乐也是上帝赐予的圣物,因此音乐是与上 帝对话,通往天堂的云梯,所以音乐的全部意义在于对上帝的赞美、感恩,通过这种隐蔽的 理性方式来感觉上帝的存在。 三十三、简述亨德尔的创作及其贡献, 1、人物简介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是德国出生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726 年入 英国籍) ,在歌剧和清唱剧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巴罗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 音乐家。 2、代表作品 与巴赫一样,他的作品数量庞大,采用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进行创作,其中歌剧和清唱剧最 著名。 (1)歌剧方面:亨德尔是巴罗克后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毕生著有 40 多部歌剧,有 36 部在英国演出,其中《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等较 、 、 、 重要。 (2)清唱剧方面:清唱剧是代表亨德尔最高音乐成就的体裁,他写过 23 部清唱剧,取材于 《圣经》和教义内容,用英文创作, 广受英国民众的欢迎,其中《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 、 亚》《参孙》最著名。 、 (3)器乐方面:他的器乐作品的重要性不如歌剧和清唱剧,创作了管风琴协奏曲、两卷古 钢琴组曲、 大协奏曲等, 最重要的器乐作品是两部乐队组曲 《水上音乐》 《皇家烟火音乐》 和 。 3、艺术成就 (1) 他的歌剧和清唱剧达到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巅峰, 歌剧中的咏叹调显示了前所未有的 技巧,1742 年首演于都柏林的清唱剧《弥赛亚》 (Messiah)使他蜚声世界,成为音乐史上 的经典之作。 (2) 《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是巴罗克时期器乐的杰作,为世人传颂。 、 4、亨德尔音乐的特征和意义 他的音乐常常注重戏剧效果, 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 少用转调, 强调节奏重音, 以渲染气氛, 旋律富有歌唱性,具有宽广庄严的特点。他虽然处在复调音乐发展的盛期,但在写作中十分 注意纵向的和声关系,这种创作方式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三十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与以往的音乐有哪些不同,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与以往音乐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 2、巴罗克时期完成了调式体系的过渡,以大小调体系代替教会调式体系,同时,它也是复 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渡的时期。 3、歌剧的诞生和器乐的凸现,成为这个时期有别于其他时期最强劲的亮点。 4、巴罗克晚期,意大利音乐的主导地位逐渐衰落,德国音乐的强势越来越明显。 5、教堂音乐的绝对地位逐渐瓦解,音乐开始走向宫廷,走向世俗。 6、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家趋向专业化,分工更细。 1
本文档为【[课程]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9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