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举报
开通vip

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查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趋化功能测定 【参考值】 趋化指数:新生儿2.0~2.5;成人3.0~3.5(琼脂糖凝胶板法) 【临床意义】 粒细胞趋化功能试验有助于探讨多种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或用于以易感染倾向为主要表现的病人。趋化功能缺陷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症、迟钝白细胞综合症、肌动蛋白(actin)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高IgE综合症、先天性鱼鳞癣、糖尿病、烧伤、新生儿...

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查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趋化功能测定 【参考值】 趋化指数:新生儿2.0~2.5;成人3.0~3.5(琼脂糖凝胶板法) 【临床意义】 粒细胞趋化功能试验有助于探讨多种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或用于以易感染倾向为主要表现的病人。趋化功能缺陷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症、迟钝白细胞综合症、肌动蛋白(actin)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高IgE综合症、先天性鱼鳞癣、糖尿病、烧伤、新生儿、反复性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菌功能测定 【参考值】 吞噬率(n=50):(90.04?5.77), 杀菌率(n=50):(32.72?7.83),(白色念珠菌法) 杀菌率:大肠杆菌>90%;金黄色葡萄球菌>85%(溶菌法) 吞噬指数:20,30 吞噬速率:(5.1?1.5)个/分钟(葡萄球菌法) 【临床意义】 吞噬与杀菌功能缺陷常见于慢性肉芽肿、肌动蛋白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G6PD高度缺陷症、Chediak-Higashi综合症等,对白色念珠菌的吞噬与杀菌缺陷,也见于较严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与恶性肿瘤患者。 溶菌酶(lysozyme)测定 【参考值】 血清:5,30mg/L(琼脂平板法);9.6~14mg/L(比浊法) 尿:0 µg/ml(琼脂平板法);1~3µg/ml(比浊测量法) 脑脊液:0 µg/ml(琼脂平板法) 唾液:30~70µg/ml(比浊法) 【临床意义】 血清溶菌酶测定对鉴别各型急性白血病有一定意义。急粒及急单时升高;急淋和急性红白血病时降低或正常;经治疗病情缓解后,水平恢复正常。亦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的指标,并有助于对临床过程的严重和治疗反应进行评价。活动性局限性肠炎患者血清溶菌酶含量升高,且升高的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非活动性局限性肠炎则不见升高。 肾移植病人血清与尿溶菌酶活性增高常提示排异反应的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痰中溶菌酶含量降低,治疗好转时其含量可明显回升,重症肺结核患者,血清溶菌酶活性增高,是由于肺部浸润灶内炎症细胞坏死崩解,释放出的溶菌酶吸收入血所致。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人,血清与尿溶菌酶含量增高,尤以尿中升高为显著。治疗痊愈后,恢复正常。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CSF溶菌酶含量远较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含量高,可用于对二者的鉴别。此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也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参考值】 血清:0~5mg/L(速率散射比浊法);<10mg/L(胶乳凝集法) 新生儿:0.1~0.6mg/L 幼儿:0.15~1.6mg/L 学龄儿童:0.17~2.2mg/L 成人:0.42~5.2mg/L 孕妇:4.4,46.8mg/L(ELISA法) 【临床意义】 CRP是一组急性反应期蛋白中重要的一种。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手术创伤,放射性损失等,病后数小时迅速升高,病变消退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的治疗影响。在细菌性炎症时显著升高,病毒感染时CRP水平几乎无变化。因此,常用于细菌与非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SLE患者易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与其活动期相似,血清CRP在活动期无显著变化,但继发感染时却明显升高,故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CRP尚可用于监测风湿热的活动性,急性炎症期几乎处于高值状态,非活动期降低。大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CRP显著升高,且在所有急性反应期蛋白中,升高出现最早。测定CRP还有助于对烧伤病人进行预后估计以及选择去痂和种皮的最适时间。对器官移植术后的病人在出现移植排斥时,CRP亦显著升高,因此时协助临床诊断排斥反应的有用指标。CRP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都属于非特异性指标,但CRP更敏感,更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且其结果不受贫血、高球蛋白血症的影响。 纤维结合蛋白(tibronectin,Fn)的测定 【参考值】 血浆:男性为0.356?0.072g/L;女性为0.337?0.056g/L(单向免疫扩散法) 血清:男性为0.231?0.046g/L;女性为0.235?0.045g/L(单向免疫扩散法) 正常成人血清含量:0.235?0.045g/L(ELISA法) 尿:,0.47mg/L(ELISA) 【临床意义】 血清纤维结合蛋白降低见于多种严重疾病,纤维结合蛋白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纤维结合蛋白回升者提示预后良好。传染性肝炎患者纤维结合蛋白值的变化与疾病的病期有关,活动期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下降,在急性肝炎、重症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尤其是广泛性肝转移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纤维结合蛋白值作为评价营养状态的指标优于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的测定。测定胸腹水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对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交游意义。结核、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胸水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肿瘤患者。肿瘤性积液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又高于其他传染性和非特异性积液。 类风湿性关节炎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可正常,但病变关节液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可数倍于血浆浓度。肾病患者尿液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增高,且多为IgA型肾病。 嗜异性凝集试验 【参考值】 凝集效价:,1:60 【临床意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后第一周即可见此抗体,2,3周其凝集价达高峰,以后渐下降,3个月后完全消失,个别病人可维持6,12个月之久。第一次检查尤其是发病第2,3周时凝集效价1:224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本病。如果第一次检查增高不明显而追踪检查时凝集价上升4倍以上者,有诊断价值,且抗体反应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大 约有10%的本病患者始终不出现F.antibody,多系儿童和婴儿。 血清病,风湿病,霍奇金病及日本血吸虫病感染的急性期等也可出现较高的凝集价。必要时须做豚鼠和牛红细胞吸收试验,以分辨阳性的原因。 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ocomplex,CIC)测定 【参考值】 血清浊度值:,8.3(聚乙二醇(PEG)沉淀试验) 血清浓度值:0,1.5µg/ml(速率散射比浊法);8.9,21.9µg/ml(SPA夹心ELISA试验) 【临床意义】 许多微生物感染的致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病理过程均与IC密切相关。与感染时平常发生的炎症不同,IC介导的炎症反应多局限于某些器官如心脏、肾脏、皮肤、滑囊 等,而可发心内膜炎、肾小球肾炎、皮肤损害、关节炎等。现已证明有免疫复合物的人类疾病有: 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Ig颗粒状沉着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移植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活动性肠炎、原发性胆汁淤滞性肝肝硬化、乳糜泻、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感染性疾病: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支原体、麻风杆菌、HBV、登革出血热病毒、EB病毒、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疟原虫、锥虫、利什曼原虫、丝虫、血吸虫等的感染。 免疫异常疾病:类风湿关节炎、SLE、青年性关节炎、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硬皮症、wegenr肉芽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肿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霍奇金病、肺癌、结肠癌、乳癌、黑色素瘤。 皮肤疾病:荨麻疹、天疱疹、红色糠疹、皮疹状皮炎。 神经系统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脑炎、Guillain-Barre综合症。 内分泌疾病:板本甲状腺炎、青年性糖尿病。 其他:急性血清病、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经治疗后肾病、D-青霉胺肾病、心肌病、白塞病、牛乳过敏。 寒冷凝集试验(cold agglutination test,CAT) 【参考值】 血清效价:,1:32 【临床意义】 正常人中有95%的人血清中存在冷凝集素(Cold agglutininn ,Ca),但其效价多在1:16以内,约有1%的人可达1:32以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较多出现Ca,增加者达34,68%,在感染第二周后可达1:32,1:64或更高,第四周达到高峰。有40%,50,的初期患者,凝集效价相当低,因此,发病后每1,2周检查一次,效价呈4倍升高,则有一定诊断意义。其它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疟疾、骨髓瘤、腮腺炎、螺旋体病、恙虫病、锥虫病、葡萄球菌败血症、肝硬化等也可呈阳性反应。大约有1/4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是由IgM型冷抗体引起的,其中一些患者可能继发于支原体肺炎,其特征为慢性轻度贫血,通常冬季恶化,受冷后外露的肢体及颜面皮肤出现痛性紫癜和手足动脉痉挛,凝集试验效价往往极高,可达数十万甚至更高,故对此试验的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α2巨球蛋白测定 【参考值】 男:1.50,3.50g/L(ELISA);女:1.75,4.20g/L(ELISA) 【临床意义】 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急性或慢性肾炎、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妊娠、服用避孕药等血清中α2巨球蛋白含量可增高。 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IgA、IgM含量测定 IgG、 【参考值】 单向免疫扩散法:血清:IgG:7.6,16.6g/L;IgA:0.6,3.3g/L;IgM:0.5,2.2g/L 速率散射比浊法:血清:IgG:7.23,16.85g/L;IgA:0.69,3.82g/L;IgM:0.63,2.77g/L 尿液:IgG?0.2g/24h尿;IgA?0.02g/24h尿;IgM为0 脑脊液:IgG 10,40mg/L;IgA0,6mg/L;IgM0,13mg/L 【临床意义】 增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及某些肿瘤。 减低:先天性体液(或联合)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伤、免疫抑制治疗。 尿中免疫球蛋白的升高: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炎性肾病、迁延性肾炎、乙肝的肾脏表现、肾病综合症及一些原发性肿瘤。 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升高:轻度升高是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的特征,如超过30mg/L则可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化脓性脑膜炎是IgM明显升高。脑外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脊髓膜炎、颅内感染时,IgG、IgA、IgM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尤其是IgG增高更显著。亚急性硬化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症、麻疹脑炎、神经性梅毒、急性病毒性脑炎、骨髓腔梗阻、SLE、巨人症、Amold-Chiari畸形等IgG升高。 降低:癫痫病、震颤麻痹脑脊液IgM缺乏或明显降低。癫痫病患者脑脊液IgG、IgA也可降低。IgG降低环可见于X照射、服用类固醇药物等。IgA减少见于支原体脑脊髓膜炎、小脑共济失调等。 脑脊液Ig的测定还可作为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如细菌性脑膜炎是治疗2周后,IgG和IgA均一致性下降。 血清IgD含量测定 【参考值】 1,4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IgD型骨髓瘤、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减低:先天性体液(或联合)免疫缺陷症、矽肺、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血清IgE含量测定 【参考值】 成人:20,200u/ml或小于800µg/L。 【临床意义】 增高:过敏性疾病、高IgE综合症及肠蠕虫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肺曲菌病、噬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或慢性肝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减低:先天性体液(或联合)免疫缺陷病。 血清IgG亚类测定 【参考值】 IgG:4.2,12.9g/L 1 IgG:1.4,7.5g/L 2 IgG:0.4,1.3g/L 3 IgG:0.01,1.5g/L 4 【临床意义】 IgG亚类血清浓度升高:过敏性疾病、哮喘、特发性湿疹、皮炎等IgG可升高,慢性绿4脓杆菌感染的胆囊纤维化IgG、IgG升高,多发性硬化症IgG升高。 231 IgG亚类血清浓度降低或缺陷:自身免疫或特应性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感染等。 血清冷球蛋白的检测(cryoglobulin,CG) 【参考值】 阴性(红细胞比积管法):,80mg/L(分光光度计法) 【临床意义】 ?型冷球蛋白血症见于骨髓瘤、淋病瘤、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型冷球蛋白血症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血管炎、淋巴增值性疾病;?型冷球蛋白血症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麻风、黑热病等。 分泌液中IgA测定 【参考值】 放射免疫双抗体-PEG法或抗分泌片(SC)SIgA-RIA测定法 尿液:0.74,1.49mg/24h 粪便:0,0.5g/L 唾液:0.17,0.46g/L) 【临床意义】 增高:尿液中增高见于膀胱癌;粪便中增高见于结肠炎。 减低:唾液中减低见于复发性口疮、IgA缺乏症。 第三节 补体测定 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50% complement hemolysis,CH50) 【参考值】 血清:30,40U/ml(试管改良Mayer法);50,100u/ml(微量快速法) 【临床意义】 增高:风湿热、慢性风湿性关节炎(RA)、Reiter综合症、牛皮癣关节炎、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全身性硬化症(PSS)、白塞病、结节病、盘状红斑狼疮、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伤寒、麻疹、流脑等。 降低:SLE、血清病、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迷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病毒性肝炎初期、冷球蛋白血症、皮肤血管炎、疟疾、登革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膜增值性肾小球肾炎、C3b-INA缺陷,内毒素性休克等。 补体旁路途经溶血活性测定(50% alternative pathway hemolysis,AP-H50) 【参考值】 血清:16,27u/m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某些自身免疫病、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肿瘤和感染。 降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肾炎。 C1q含量测定 【参考值】 血清:180,190mg/ml(ELISA法);0.193,0.201g/L(单向免疫扩散法SID) 【临床意义】 增高:某些肿瘤患者、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SLE、血管炎、硬皮病、痛风、活动期过敏性紫癜等。 降低:活动性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显著降低,家族性C1q缺损等 补体C3含量测定 【参考值】 血清:0.50,0.90g/L(速率散射浊度法);0.60,1.64g/L(SID) 【临床意义】 增高:机体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肿瘤患者、特别是肝癌,升高最明显具诊断意义。 降低: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红斑狼疮、肝脏疾病、大面积烧伤、外伤、手术等。 补体C4含量测定 【参考值】 血清:0.1,0.4g/L(速率散射浊度法);0.553?0.109g/L(SID) 【临床意义】 增高:传染病、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的早期、心机梗死、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C4水平可高出正常人8倍之多。 降低:狼疮性肾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SLE、肾病等。 B因子含量测定(factor B,Bf) 【参考值】 血清:0.2,0.5g/L(透射浊度法);0.206?0.062g/L(SID);64,138u/ml(改良溶血法)。 【临床意义】 增高:某些肿瘤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阶段。 降低:SLE、混合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荨麻疹、风湿性心脏病。 C3裂解产物测定(C3 split product,C3SP) 【参考值】 血清:C3a:1.55?0.87nmol/L(放射免疫法); C3d:8.48?1.91U/L(ELISA法);0.008?0.005g/L(单向免疫扩散法) C3c:0.061?0.033gL(双层火箭免疫电泳法)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自身免疫病如SLE、RA等。 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各种肾病患者。 细菌、寄生虫感染疾病:尤其在感染急性期、慢活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中的C3SP增加,且与疾病的活动性直接相关。 C3肾炎因子检测(nephritic factor,C3NeF) 【参考值】 吸光度值,0.128 判为阴性(溶血法) 【临床意义】 膜增值性肾小球肾炎、部分脂肪营养不良(PL)、急性肾小球肾炎、SLE、脑膜炎等可呈阳性。 C1抑制剂(C1-INH)测定 【参考值】 5,10u/ml(酯酶抑制法);0.19,0.3g/L( ELISA法)。 【临床意义】 缺乏:遗传性血管水肿的确诊。 降低:淋巴增殖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直肠腺癌、骨髓纤维变性。 增高:急性胰腺炎、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胃癌转移。 第四节 细胞免疫检验 T淋巴细胞花环试验(E玫瑰花形成试验) 【参考值】 Et RFC:64.4%?6.7%(x?s) Ea RFC:23.6%?3.5%(x?s) Es RFC:3.3%?2.6%(x?s) 【临床意义】 有助于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原发性特异性细胞免疫缺损性疾病,如胸腺无能综合症(Bigeorge综合症),胸腺发育不全症(Nezelof综合症),以及原发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同时缺陷性疾病,E花环值均可明显降低。当用转移因子、胸腺素等治疗有效者,E花环值可增高,特别是Ea RFC增高更明显。一些恶性肿瘤患者E花环值降低与病情和疗效有关。病情恶化时,活化花环较总花环值更能反映临床情况,且更敏感。 E花环增高的疾病: 甲状腺疾病:甲亢、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且T淋巴细胞数与甲亢活动度相关。 重症肌无力、移植排斥反应。 E 花环降低的疾病: 某些病毒感染:如麻风、麻疹脑炎、腮腺炎、流感及带状疱疹等。 原发性特异性细胞免疫缺损型疾病:Digeorge综合症,Nezelof综合症。 免疫抑制:放疗,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瘤型麻风等。 原发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同时缺损型疾病。 Es RFC形成增多的疾病: 慢性活动性或慢性迁延性肝炎、瘤型麻风、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E等。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参考值】 1、间接免疫荧光法 ,CD细胞:69.40?4.86%(x?s) 3,CD细胞:41.17?5.28%(x?s) 4,CD细胞:24.58?4.02%(x?s) 8 2、直接SPA花环法 ,CD细胞:64.5?4.8%(x?s) 3,CD细胞:38.1?9.4%(x?s) 4,CD细胞:24.5?4.3%(x?s) 8 ,,CD/CD:1.6?0.5(x?s)48 3、间接SPA花环法 ,CD细胞:66.5?9.1%(x?s) 3,CD细胞:41.7?8.2%(x?s) 4 ,CD细胞:27.4?7.7%(x?s) 8,,CD/CD:1.6?0.6 48 4、免疫酶法 ,CD:73.56?9.23,(x?s) 3, CD:40.92?5.97,(x?s)4,CD:29.44??4.30,(x?s) 8,,CD/CD:1.74?0.32 48 5、酸性α-醋酸酯酶测定 68.1?11.4%(x?s) 【临床意义】 , CD减少: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AIDS、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巨细胞病毒感4 染。 , CD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 4, CD增高:自身免疫病,如SLE、慢性活动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8 毒感染等。 , CD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症、重症肌无力、膜型肾小球肾炎、胰岛素8 依赖型糖尿病。 ,, CD/CD比值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单核细胞增48 多症、水痘、猩红热、麻疹、血吸虫病、石棉肺、CM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银屑病、血小板减少症、恶性肿瘤、异体移植、上呼吸道感染、MDS、AIDS、疟疾、麻风病等。 ,, CD/CD比值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Sjogren综合症、重症肌无力、48 膜型肾小球肾炎、心率失常、IgA肾病、活动期PM/DM、急性心梗核心衰、自身溶血性贫血、 不孕症、硬皮症、活动性特应性皮炎等。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 【参考值】 形态学计数法: 正常人60?7.6%(x?s),50%以下为转化低下。 32、H-TdR掺入法:用刺激指数(SI)表示转化水平,大于2有意义。 【临床意义】 判断机体免疫状态:转化率增高见于Down综合症;转化率低下常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或功能低下者。 观察疾病的疗效、评估预后、寻找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原因及器官移植中组织相容型抗原配型,选择器官移植的供体等。 B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测定 【参考值】 +SmIg细胞: 21%(16%,28%) +SmIgG细胞:7.1%(4%,13%) +SmIgM细胞:8.9%(7%,13%) +SmIgA细胞:2.2,(1%,4%) +SmIgD细胞:6.2%(5%,8%) +SmIgE细胞:0.9%(0,1.5%) 【临床意义】 降低:免疫缺陷(无丙种球蛋白、;联合免疫缺陷),恶性肿瘤。 升高:B细胞恶性增生(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毛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 红细胞花环试验 【参考值】 EA花环法:外周血B细胞为8%,12%. EAC花环法:外周血B细胞为8%,12%. 鼠红细胞花环法:8.5?2.8%(x?s) 酵母菌花环试验: 11.6?4.3%(x?s)(以AB型血清吸附C) 3b11.1?3.6%(x?s)(以自身血清吸附C) 3b【临床意义】 降低:免疫缺陷)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联合免疫缺陷)、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 升高:B细胞恶性增生(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毛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 K细胞活性检测 【参考值】 溶血空斑法: 正常人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15%,占外周血2.5,3.5%,溶血空斑法其正常值大约为 5.6%。 LDH测定法:55.35?14.92,(x?s) K细胞(抗体依赖的杀伤细胞)的检测 【参考值】 55.35?14.2%(x?s)(LDH释放法)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测定 【参考值】 511、Cr释放法: 自然释放法:,10%,15% 自然杀伤法:47.6%,76.8% 51Cr利用率:6.5%,47.8% 标记率:,0.1cpm/细胞 2、LDH释放法:39.49?12.01(x?s) 【临床意义】 临床主要用于肿瘤、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核移植免疫等等病人,通过检测K 细胞和NK细胞杀伤能力,有利于判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调节特异性免疫治疗。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 【参考值】 淋巴细胞转化率,10%(阳性) 淋巴细胞转化率,5%(阴性) 【临床意义】 MLR可以反映机体整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MLR可用于HLA细胞学分型。 指导器官移植配型:淋巴细胞转化率愈小,移植成活率愈高,通常淋巴细胞转化率,5% 才能移植。 HLA-D区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CD2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参考值】 荧光法:77.46?9.27% 【临床意义】 CD2代表E花环受体,测定CD2淋巴细胞即代表E花环细胞,临床意义同ERT。 CD3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参考值】 荧光法或花结法:65.86?9.27%(40%,70%) 【临床意义】 代表T淋巴细胞总数,液代表有活性的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低下时,如恶性肿瘤、放射病、 艾滋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皆表现为CD3总数减少。升高除T淋巴细胞肿 瘤,其他价值不大。 CD4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参考值】 荧光法:55%,65% 【临床意义】 系辅助性T淋巴细胞。 减低:低、无丙球蛋白血症和某些病毒、细菌感染。 增高:急性移植物宿主反应、肉瘤、硬皮病及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CD8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参考值】 荧光法:20%,30% 【参考值】 系抑制性T淋巴细胞。 减低:急性抑制物抗宿主反应、SLE、溶血性贫血、高IgE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增高:无丙球蛋白血症、病毒感染、慢性抑制物抗宿主反应、结核病、真菌和原虫感染。 CD19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参考值】 荧光法:12.0?4.5% 【临床意义】 CD19代表B淋巴细胞,临床价值同EAC花结形成试验。 CD25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测定 【参考值】 荧光法:14.34%?5.41% 【临床意义】 CD25代表IL-2受体,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达CD25,临床价值同A-ERFC。 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NBT) 【参考值】 小于10% 【临床意义】 检测吞噬细胞杀菌功能。 增高:细菌性感染。减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 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参考值】 吞噬百分率:50%左右;吞噬指数:1.0左右 【临床意义】 降低: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症、病毒感染。增高:炎症。 白细胞杀菌功能试验 【参考值】 培养15min,杀菌率为15%,58%;培养45min,杀菌率为48%,97%;培养90min,杀菌率为81,99%。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MIT) 【参考值】 100%左右 【临床意义】 减低:机体对该抗原有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 增高:该抗原对巨噬细胞有刺激作用或机体有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存在。 吞噬白色念珠菌功能试验 【参考值】 吞噬百分率:60%,65%。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吞噬鸡红细胞功能试验 【参考值】 吞噬百分率:61.4,64.2%;吞噬指数:1.0,1.1 【临床意义】 降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可回升。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参考值】 移动指数:0.7,1.3 【临床意义】 反映抑制排异反应。0.7,1.3受体处于稳定期,大于1.3时,受体对移植物抗原处于敏感状态。 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 【参考值】 直接或间接血细胞计数:比较实验组及对照实验组的粘附抑制指数,若P大于0.05为阴性;试管法或培养瓶法:非粘附抑制指数小于20。 【临床意义】 粘附抑制指数阳性(P小于0.05)或非粘附抑制指数大于20,有临床意义,可用于肿瘤(如胃癌)的辅助诊断。 白细胞趋化试验 【参考值】 成人:2.25?0.6;新生儿:2.07?0.68(趋化指数) 【临床意义】 正常白细胞可收到细菌菌体及其产物,补体C3a、C5a、C567等成分的招引而向这些物质移行。根据这种现象,检测白细胞的趋化性强弱,可了解机体的白细胞功能。 白细胞介素2(IL-2) 【参考值】 5,15U/ml 【临床意义】 减低:艾滋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某些肿瘤患者 (如肾癌、黑色素瘤和直肠癌等)。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 【参考值】 死亡细胞计数法:试管法小于或等于10%,微板法小于或等于20%(细胞毒阴性)。 【临床意义】 器官移植时,宜选用细胞毒阴性或百分率较低的供体为好,以避免超急性排异反应。 ?类HLA抗原定型试验 【正常结果】 血清法:较常用的是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型别)A、B的检测,结果以A、B的血清型表示。 【临床意义】 器官移植配型时,宜选择与受体HLA型别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供体为好。宜可用于亲子鉴定。 ?类HLA抗原定型试验 【正常结果】 PCR法:HLA-DR、KLA-DQ、HLA-DP三个位点表达产物,以阴性、阳性表示。 【临床意义】 PCR法测定?类抗原代替了老的细胞培养法。该试验在器官移植定型中更重要,在遗传性疾病中应用广泛。 CD16或CD56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参考值】 荧光法:16.27%?8.5% 【临床意义】 CD16或CD56皆代表NK细胞,临床价值同自然杀伤细胞测定。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测定(ADCC) 【参考值】 51本法检测血中K细胞活力。K细胞能在抗体协同下发挥杀伤靶细胞,使Cr释放。如使用 51鸡红细胞为靶细胞剂免抗鸡红细胞作抗体时,Cr释放率为30%,45%左右。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或阳性小于1:10 【临床意义】 ANA见于自身多种免疫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SLE)、 药物诱导的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几乎100%阳性;干燥综合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 症检出率70,80%;其它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剂皮肌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呈阳性。此外,桥本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动脉炎等患者 也可能检测ANA。 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anti-ds DNA) 【参考值】 阴性或阳性小于1:10 【临床意义】 抗dsDNA自身抗体是SLE的最重要的自然抗体,不但是SLE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 活动特别使肾脏损伤的标志。除用于SLE诊断外,也可用于临床病程和疗效的监测,对 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抗单链(变性)DNA抗体(anti-single-stranded or denatured DNA ,anti-ss DNA or anti-d-DNA) 【参考值】 阴性或阳性小于1:40 【临床意义】 抗ssDNA的测定对SLE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50,60%),混恶性结缔组织病、药物诱导的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呈阳性。 抗Sm抗体(anti-Smith antigen,anti-Sm)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抗Sm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对SLE有高度特异性,可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但SLE患者的抗Sm阳性率仅占30,左右,故抗Sm阴性时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抗URNP抗体(anti-URNP)测定 11 【参考值】 正常人抗URNP抗体阴性 1 【临床意义】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抗U1RNP抗体检出率100%,可作为MCTD的诊断标志。在多种风湿病患者血中检出抗U1RNP自身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25,30%;皮肌炎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10%。 抗SS-A/Ro、抗SS-B/La抗体(anti-SS-A/Ro,anti-SS-B/La)测定 【参考值】 正常男性抗SS-A/Ro抗体阴性,正常育龄妇女约有1%的阳性率。约12%健康人用ELISA法测定时抗SS-B/La阳性。 【临床意义】 抗SS-A/Ro、抗SS-B/La阳性见于干燥综合症(Sicca syndrome)和SLE患者,检出率在40,80%。新生儿狼疮综合症患者抗SS-A/Ro检出率达100%,抗SS-B/La检出率90%。 抗组蛋白(anti-histone)抗体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抗组蛋白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SLE的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30,70%,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阳性率15%,Felty综合症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达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阳性率60%,药物性狼疮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95%。 抗着丝粒抗体(anti-centromere)抗体 【参考值】 正常人抗着丝粒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CREST综合症患者,抗着丝粒抗体检出率80,90%,原发性雷诺现象患者有25%抗着丝粒抗体阳性,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患者。阳性率达22,36%,其它如雷诺现象的SLE、干燥综合症、RA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也可检出抗着丝粒抗体阳性。 抗Sc1-70(anti-Sc1-70)抗体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抗Sc1-70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该抗体哦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的弥漫型的标志性抗体。 抗PM-1(anti-PM-1)抗体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抗PM-1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PSS),在PM/DM/PSS重叠综合症患者阳性率达50%。 抗Sa抗体(anti-Sa)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抗Sa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SLE等。 抗Ku抗体(anti-Ku antibodies)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抗Ku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常见于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患者,在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症抗Ku抗体阳性率为57.1%。其它SLE、RA、MCTD、干燥综合症也有较低的阳性率。 抗嗜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ANCA为阴性 【临床意义】 ANCA对全身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疾病活动性、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AMA阴性 【临床意义】 AMA阳性主要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ATG)测定 【参考值】 健康人ATG阴性,或阳性小于1:20 【临床意义】 阳性: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nti-thyromicrosomal antibodies,ATM)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ATM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粘液水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核周型抗嗜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的患者。 抗心肌抗体(anti-myocaudial antibodies)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阴性,间接免疫荧光法约5%的健康人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 阳性:活动性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手术后、心肌梗死、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中ACL测定结果一般为阴性,即:(1)ACL结合率,20%(固相RIA法);(2)待测血清与阴性对照吸光度比值(P/N),2.1(ELISA法) 【临床意义】 阳性:SLE、RA、干燥综合症、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综合症、梅毒、麻风、AIDS、疟疾、淋巴细胞增生障碍性疾病、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复发性动静脉血栓形成、反复自然流产、血小板减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抗透明带抗体(antizona pellucida antibody,AZP)测定 【参考值】 正常生育妇女血清AZP阴性。 【临床意义】 AZP可阻止精子对卵细胞的附着与穿透,不育妇女中抗透明带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抗子宫内膜抗体(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测定 【参考值】 正常生育妇女血清EmAb一般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子宫内膜抗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志抗体,主要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与流产患者。 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tozoa antibody,AsAb)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AsAb一般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不育症、梗阻性无精症、输精管阻塞、睾丸及附睾的损伤和炎症等。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RF滴度,1:20(胶乳凝集试验) IgG-RF,186U/ml、IgA-RF,261U/ml、IgM-RF,226U/ml(间接ELISA法) 【临床意义】 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疾病。 抗骨骼肌抗体(anti-skeltal muscle antibody,ASA)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SLE、恶性贫血等。 抗胰岛素抗体、(anti-insulin antibody,IAB)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IAB主要见于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作为控制监测胰岛素用量的重要依据。 抗胰岛细胞抗体(anti-islet cell antibody,ICA)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ICA主要见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可作为胰岛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依据。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anti-insulin receptor antibody,IRA)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IRA主要见于一些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病人。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 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重症肌无力(MG)。 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抗体(anti-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 antibody,LSP-Ab)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抗LSP抗体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抗LSP-IgG检出率与病型的轻重有关,以慢性重症肝炎检出率最高,慢活肝、急肝和肝硬化次之,慢迁肝最低。抗LSP-IgM主要见于重症肝炎和急性肝炎。抗LSP-IgA主要见于自身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例,可以区别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波动。 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anti-liver membrane antigen antibody,LMA)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LMA对于鉴别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与乙型病毒引起的慢活肝有重要价值。LMA在自身免疫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活动性肝病(CAL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检出率较高。在HBsAg阳性或HBsAg阴性但有抗HBc阳性的慢活肝患者中,LMA阳性率较低。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anti-adrenal cortex antibody,ACA)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滴度:小于1:100(间接免疫荧光法) 【临床意义】 特发性艾迪生病患者血清阳性率52.5%,可作为阿狄森病病因时特发性或为结核性的鉴别指征。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桥本甲状腺炎等患者也可检出部分阳性。 抗胃壁细胞抗体(pqrietal cell antibody,PCA)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PCA阳性见于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原发性肾上腺萎缩、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干燥综合症、肝癌及甲状腺疾患等疾病,PCA并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分型的依据。 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测定 【参考值】 阴性或滴度小于1:10 【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 antibody,GBM-Ab)测定 【参考值】 阴性或滴度小于1:4 【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抗GBM性肾炎和肺出血-肾炎综合症,可作为上述两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与其它疾病鉴别。 肿瘤相关抗原的实验诊断 甲胎蛋白(alphac fetoprotein,AFP)测定 【参考值】 血清:0,25µg/L(放免法);0,15µg/L(ELISA法) 【临床意义】 升高:血清AFP升高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原发性肝癌阳性率可达90%以上,血清AFP,400µg/L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阈值。也可见于其它肿瘤,如睾丸癌、恶性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等,某些非恶性肝脏病变,如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常低于400µg/L。孕妇妊娠2,3个月,血清AFP开始升高,7~8个月是达高峰,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减低:如孕妇血清AFP含量低于10µg/L可作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指标。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测定 【参考值】 血清:,5µg/L(ELISA法);,15µg/L(RIA法) 【临床意义】 升高主要见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如结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等,其它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CEA连续随放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一般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水平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也可用于对化疗病人的疗效观察。 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吸烟者中有4%的CEA,5µg/L。 血清铁蛋白(ferritin)测定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245µg/L 成年女性:5,130µg/L 【临床意义】 血清铁蛋白测定用于估计体内铁贮量,对诊断缺铁性贫血及铁负荷过度等疾病有较高价 值,并且某些肿瘤患者铁蛋白明显升高,如原发性肝癌(HPCC)、肺癌、急性白血病、 非霍奇金氏病等。 人β-微球蛋白(β-microglobulin , βMG)测定 222- 【参考值】 血清成人:,2.5mg/L;老年人:,3.5mg/L 【临床意义】 升高:(1)恶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 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等病人的血清及尿液的βMG均升高,可作为病情监测的一种手2- 段。 (2)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衰竭患 者血及尿中βMG均升高。 2- (3)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癜风、荨麻疹、带状疱疹、AIDS等,血清中 βMG升高。 2- (4)糖尿病肾病、妊高症、即慢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血清βMG水平升高。 2-胎儿胰腺腺泡蛋白(fetoacinar pancreatic protein,FAP)测定 【参考值】 正常人抑制率,10%(RIA法) 【临床意义】 升高:胰腺癌患者。 胰胚抗原(pancreatic oncotetal antigen,POA)测定 【参考值】 血清:,12.0kU/L 【临床意义】 升高: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大肠癌、胃癌,胰腺良性疾病POA水平也可升高。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serum thyroid globulin,S-Tg( 【参考值】 ?15µg/L 【临床意义】 升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各种甲状腺炎、甲亢及甲状腺的损伤。 人酸性铁蛋白(acidic isoferitin,AIF)测定 【参考值】 男性:154µg/L;女性:81.3µg/L。 【临床意义】 升高:肝癌、迁延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 肝癌铁蛋白(hepatoma ferritin,HF)测定 【参考值】 血清:男性:14.3?10.9µg/L;女性:11.6?7.0µg/L 【临床意义】 升高:肝癌、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CP)测定 【参考值】 血清:0,2.26µg/L 【临床意义】 血清PAP含量升高见于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第?、?期,PAP水平增高,术后血清PAP下降,PAP是前列腺癌诊断、分期和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也是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P) 【参考值】 血清:,4。0µg/L 【临床意义】 升高: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炎及泌尿系统疾病,血清PSA水平升高,可结合其它检查进行鉴别。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e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 【参考值】 血清:,1.5µ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子宫癌、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等的鳞状上皮细胞癌。临床上常用于监测上述恶性肿瘤的疗效、复发和转与以及预后评价。其它良性疾病也有升高如肝硬化、肝炎、肺炎、结核等疾病。 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测定 【参考值】 ,120U/L;,2ng/ml 【临床意义】 TPA升高:乳腺癌、膀胱癌、肝癌、前列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及卵巢癌。特别对膀胱癌、结肠癌转移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高。TPA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联,是监测肿瘤是否复发的良好指标。与CEA同时测定可有利于恶性与非恶性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良性疾病如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胃肠炎血清TPA水平升高。 糖链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测定 【参考值】 血清:,23kU/L 【临床意义】 升高见于:(1)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结直肠癌、胃癌,特别是胰腺癌时,CA50升高明显;(2)肝癌、肺癌、子宫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等;(3)良性疾病如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亦可升高。 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测定 【参考值】 血清:,37U/ml 【临床意义】 增高:胰胆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良性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胆石症、肝硬化等血清浓度也有升高,硬注意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癌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15-3) 【参考值】 ,30U/ml 【临床意义】 乳腺癌患者明显增高。在早期20%,30%的患者升高,不宜作为早期诊断的检测项目。 CA15-3测定,对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或放疗、化疗等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病情监控较有应用价值。经治疗后CA15-3下降或正常,说明治疗有效,如无明显下降,提示预后欠佳,如若以后回升,表明可能有复发。 结肠癌、支气管肺癌以及转移性卵巢癌等患者CA15-3也略有升高,但敏感性低于乳腺癌。 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 【参考值】 ,35U/ml(ELISA法) 【临床意义】 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阳性率达82,97%. 其它肿瘤如乳腺瘤、胰腺癌、肝癌、胃癌等也可升高。 CA125对观察卵巢癌疗效、判断预后等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如治疗有效,CA125水平明显下降。如治疗后不见明显下降,提示预后欠佳。 CA125水平变化常与卵巢癌病情变化相平行,升高后下降表示病情好转或治疗有效;反之,提示病情恶化或治疗无效。是一种灵敏的预后监测指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测定 【参考值】 血清:男性:,5U/ml 非妊娠妇女:,10U/ml 【临床意义】 HCG可用于早孕、监测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的良好指标。临床上对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时,血中HCG明显升高。经过化疗或刮宫后,HCG水平下降,如治疗后下降不明显,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后HCG下降,以后又升高,提示复发。畸胎瘤、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胚胎性肿瘤可见HCG升高。 碱性胎儿蛋白(basic fetoprotein,BFP)测定 【参考值】 血清:,80µ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原发性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其次对胃癌、肝癌临床抗癌疗效的判断及术后复发的监测有一定意义。良性疾病也有一定升高,对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加以综合分析。 血清粘蛋白测定 【参考值】 33.8?2.7mg/L(酪氨酸) 400mg,900mg/L(蛋白质) 【临床意义】 增加:肿瘤、结核病、风湿热、体内急性或慢性炎症时,组织破坏分解增加都可导致血清粘蛋白增加。 降低:实质性肝病、肾病综合症等。 醛缩酶A(aldolase A,Ald-A)测定 【参考值】 血清:130,210µ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原发性肝癌。其它恶性肿瘤、急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有一定的升高。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测定 【参考值】 血清:131,343mg/L 【临床意义】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鼻咽癌、肺癌、肝癌、 卵巢癌、白血病、胃癌等。 内皮素(endothelin ,ET)测定 【参考值】 血清:23.8,70.0µg/L 血浆:68.37,37.91µg/L 【临床意义】 ET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患者如胰腺癌、肝癌、宫体腺癌、卵巢癌、胃癌。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测定 【参考值】 6.1,12.3µg/L 【临床意义】 增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变态反应性疾病检验 总IgE定量测定 【参考值】 成年男性:631?128U/ml 成年女性:337?60U/ml 【临床意义】 增高: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湿疹非过敏反应性疾病如 寄生虫感染、骨髓瘤、天疱疮等。 降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特异性IgE定量测定 【参考值】 ,0.2(ELISA法);脉冲数小于100cpm(RAST法) 【临床意义】 增高:此特异性变应原引起患者?型变态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参考值】 阴性(脱颗粒细胞小于30%) 【临床意义】 阳性细胞大于30%表示患者对该抗原物质过敏。 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 【参考值】 阴性(脱颗粒细胞小于40%) 【临床意义】 脱颗粒细胞大于40%表示对该抗原物质过敏。 白细胞组胺释放试验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结果阳性表示此特异性变应原引起患者?型变态反应。 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对该抗原过敏。 支气管(非特异性)激发试验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反应性异常增高。 支气管(抗原)激发试验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FEV下降大于20%):过敏型哮喘。 1 饮食激发试验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食物过敏。 眼、鼻激发试验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过敏性结膜炎或鼻炎。 噬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反应噬酸性粒细胞激活程度以及气道炎症活动情况的指标。 第八节 感染免疫检测 血清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该患者患甲型肝炎。先出现HAV-IgM抗体,可用作甲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和鉴别诊断。其后出现HAV-IgG抗体阳性。后者出现表明甲型肝炎感染或接种疫苗后机 体获得对HAV免疫力的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BsAg是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V感染标志物,在急性肝炎时很快消失,若6个月后 血清中HBsAg仍不消失,可成为慢性肝炎或HBsAg携带者,并可持续几年或十几年。HBsAg 时HBV 感染的标志,可出现在各型乙型肝炎、肝细胞癌和无症状携带者中。 HBsAg阴性时,应注意下列几种情况并不能排除HBV感染的存在:(1)受检者处于 疾病的潜伏期,HBsAg可在接触病毒长达6个月后仍可检测为阴性;(2)感染可为潜伏的和 不活动的,但具有重新激活的可能。(3)HBsAg分泌的量太少以至不能被现在的方法检测出 来,或HBsAg可和抗体相结合形成复合物,不宜被检出。 有时,HBsAg和抗-HBs可存在同一份血清中,这种模式发生在大约10%,20%的慢 性乙肝病人中,。这并非人为的原因,而是由于HBs-Ag发生变异,抗-HBs不能完全中和, 有细微的差异,这是,HBsAg有诊断意义,抗体无预后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是机体获得对HBV感染产生免疫力的标识。抗体阳性,说明机体感染过HBV或注射HBV疫苗,并获得了免疫力。一般清除HBsAg几周或几个月后出现该抗体,能维持数月、数年或十几年。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BeAg出现稍后于HBsAg,而消失早于HBsAg,它与HBV DNA呈正相关。HBeAg是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重要标志,也是HBV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当乙型肝炎急性期时,血清中HBeAg消失表示预后良好,若持续阳性提示HBV在体内持续复制,肝病易反复活动,预后差。HBeAg可出现在各型乙型肝炎,可作为乙肝诊断、了解DNA复制和传染性及判断药物疗效的指标。通常HBeAg只有在HBsAg阳性的患者血清中才能检测,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十分罕见,且绝大多数为假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beAb在HBeAg即将消失或消失后出现。一般认为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提示病毒颗粒正在清除,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慢性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e抗体,表明HBV DNA仍在复制,使病情加重,且在慢迁肝、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中HBeAg的检出率依次降低,而抗-HBe的检出率依次升高。故抗-HBe阳性的病人,应同时检测HBV DNA,综合分析。抗-HBe存在时间较长,大多数情况为HBeAg或抗-HBe一项阳性,很少情况共存。抗-HBe可存在于有或没有HBsAg或抗-HBs的情况,但没有抗-HBc时不可能出现抗-HBe。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抗-HBc IgM是HBV感染机体后早期出现的抗体,是诊断急性乙肝的重要血清学 标志,特别是在HBsAg阴性的急性乙肝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抗-HBc IgM是HBV复制 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动态观察抗-HBc IgM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急性期滴度高,恢复期逐渐下降,并抗-HBc IgG代替。若急性乙肝病情好转痊愈,在抗-HBc IgM随同HBsAg和ALT逐渐下降而转阴。若抗-HBc IgM持续不下降至正常,提示有转化为慢性乙肝的可能。 在急性乙肝,抗-HBc IgM呈高滴度,在慢性HBV携带者,滴度或中度抗-HBc IgM的存在提示,HBcAg被合成,有病毒活动,约一半的慢性乙肝病人为抗-HBc IgM阳性,健康人HBV携带者中很少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参考值】 抗-HBc 是HBV感染的标志,滴度高,容易检出,可维持多年甚至终生携带,其它指标转阴后,抗-HBc仍可维持阳性,因此,是流行并调查的良好指标。 高滴度抗-HBc提示病毒复制,低滴度是表示既往感染。 在窗口期,即HBc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时,只有抗-HBc可检出,约有15%的病人,从乙肝恢复而不产生表面抗体,对乙肝的诊断更有意义。 在流行区,约有20%的人群发生单独抗-HBc阳性。 前S抗原(PreS-Ag)的检测 22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PreS-Ag时HBV的外膜蛋白,是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仅存在于HBsAg阳性的2 血清中,在急性乙肝中检出率最高,也可出现在急性乙肝早期和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中, 抗前S(PreS-Ab)的检测 22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是HBV的中和抗体,有清除病毒的作用,在急性乙肝时较早出现,提示预后良好。 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HCV-IgM、IgG:阴性 【临床意义】 抗-HCV是非中和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指标,HCV的感染与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感染途经与乙型肝炎相似,主要是成人之间的水平传播,常见于输血后肝炎。患丙型肝炎后HCV-Ab出现较迟,一般在2,6个月后,HCV-IgM出现,对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意义;持续存在则提示疾病有慢性化的趋势,所以与疾病的活动性有一定相关性。HCV-IgG的检测阳性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标志,但不能用以区分急、慢性感染或估测感染的活动状态。 丁型肝炎病毒(HDV)抗原、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DVAg阳性,表示体内有HDV复制,是HDV感染的直接诊断依据。HDVAg在血清中出现 较早,仅持续5,25d,故多数急性HDV感染者,就诊时,HDVAg已不能检出。慢性感染时,由于形成免疫复合物,HDV也不易检出。抗-HDV IgM阳性表示HDV感染急性期,抗体一般持续2,20周,出现波动时慢性HDV感染的一种表现。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合并HDV感染,合并感染后更容易发病,也容易形成重症或暴发型肝炎,但较为少见。 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戊型肝炎与HAV相似,重要经消化道传播,牧区较多,可能与吃半生的牛羊肉有关。抗-IgM出现较早,但维持时间较短,抗-HEV IgM阳性,表示HEV感染急性期,但许多病人并不出现抗-HEV IgM抗体,故未检出抗体并不能怕排除HE感染。 抗-HEV-IgG是HE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紧随IgM出现,在急性感染期其效价最高,恢复期则下降。抗-HEV是否为保护性抗体,目前倾向于有一定的保护力,但还不清楚,检不出抗-HEV IgG,不能排除HEV感染。 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GV主要经血传播,其致病性仍不很清楚。HGV可检测核酸,用PCR方法,但不很成熟,亦可用ELISA方法,检测抗-HGV,阳性表示感染或曾经感染过HEV。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检测可用核酸杂交和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亦可用免疫荧光、免疫酶、ELISA、血凝抑制等很多方法检测抗原和抗体。检出HFRSV抗原,可早期诊断HFRSV感染。用夹心ELISA检测早期出血热病人尿中的HFRSV抗原,阳性率可达90%以上。免疫荧光法检测出IgM抗体,就可进行早期诊断;而抗-HFRSV IgG在发热后3,4d出现,10,14d达高峰,可维持多年,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检测急性期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可早期诊断乙脑病毒感染。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发病3 ,4d即可产生,2周内达高峰,70,90%患者于发病3周内均可检出IgM抗体,可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非密螺旋体抗原检测 【参考值】 阴性(RPR法) 【临床意义】 本法的敏感性高,可作为初筛试验和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见于各期梅毒,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 密螺旋体抗原检测 【参考值】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小于1:25;荧光抗体试验(FTA-ABS):阴性 【临床意义】 诊断梅毒的特异性试验,可用于本病的确诊,见于各期梅毒。但感染后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较晚,也不能用作疗效观察的指标。 淋病血清学诊断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用于淋病奈瑟氏菌的鉴定,也可从患者脓性分泌物中,快度、直接检出淋病奈瑟氏菌。敏感性较高,但有时可出现假阳性。 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CT)的检测 【参考值】 测抗原:阴性;测抗体:IgA小于1:32,IgG小于1:256 【临床意义】 沙眼衣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IgA抗体滴度的增高比IgG更能反映患者正处于感染的进行期,且和衣原体的检出率高度一致。抗原的检测特异性高。IgA大于或等于1:32,IgG大于或等于1:256。阳性或增高见于新生儿肺炎、包涵体结膜炎;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女性子宫颈炎、输卵管炎等。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原、抗体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抗体阳性即病毒携带者,一般在感染后4,6周抗体出现阳性,结合淋巴细胞总数减少,CD4/8(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的比值下降可认为免疫不全。 弓形虫(To)抗体检测 【参考值】 抗体IgM、IgG:阴性 【临床意义】 弓形虫感染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的病变,也是流产和先天性畸形的原因。可引起死胎、流产和早产,并可导致畸胎,新生儿脑积水、脑钙化、智力发育滞后、视网膜及脉络膜炎。其中IgM为近期感染的指标,IgG为既往感染的指标。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CMV可引起先天性感染。妊娠期有原发性感染或复发性感染,CMV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也可通过后天接触感染或医源性感染。先天性感染致死产、流产、低体重儿、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黄疸性肝炎、肺炎、小头症、智能障碍、脑性瘫痪、癫痫、 盲、聋、发育不全等先天性畸形。儿童或成人感染是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免疫低下者,如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可以引起潜伏的CMV激活,导致全身严重的CMV感染,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肝炎、并可导致死亡。 单纯疱疹病毒(HSV ?、?)抗体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SV ?型引起上半身(口唇型)感染,HSV ?型引起下半身(生殖器型)感染。初次感染可检出IgM抗体,但再次感染也可出现一次性IgM抗体阳性。HSV还可引起疱疹型湿疹、弥散型疱疹及脑膜炎、脑炎等全身病变。也可经胎盘或产道感染儿引起先天性感染。 腺病毒(adenovirus)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腺病毒可引起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角结膜炎、咽结合膜炎、婴幼儿腹泻、出血性膀胱炎、心肌炎、脑膜炎等。 柯萨奇病毒(coxsakie virus)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柯萨奇病毒分A组和B组,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无菌性脑膜炎和轻瘫、流行性肌痛、疱疹性咽峡炎、手-口-足病、呼吸道感染、急性心肌炎和心包病、慢性心血管病、新生儿感染、糖尿病等。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和鉴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渗出性扁桃体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的检测 【参考值】 抗体IgM、IgG:阴性 【临床意义】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是儿童的多发性传染病,带状疱疹是成年人的一种散发性疾病。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治疗后病毒在脊髓后神经内造成潜伏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再度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睾晚炎、卵巢炎,有时可引起胰腺炎和听力障碍。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接种疫苗者可出现抗体 【临床意义】 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引起急性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该病毒有三个血清型。抗体IgG为中和性抗体,在病毒感染后,约发病后2,3周达高峰,1,2年内逐渐下降,持续时间很长,一直保持一定水平。恢复期与急性期抗体效价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可诊断。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cytial virus,RSV)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该病毒可引起哮喘型支气管炎(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引起麻疹,潜伏期有10d,有高热、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病程约1周,可合并脑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少数在患病数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轮状病毒(rotavirus)抗体的检测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该病毒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由粪-口传播。有水样便、呕吐、腹痛、发热症状。 链球菌感染的检测 【参考值】 抗“O”试验(ASO):?1:400(中和溶血法);?200U/L(散射比浊法);?1:400(胶乳法) 【临床意义】 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相关疾病(扁桃体炎、猩红热、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的诊断或辅助诊断。当风湿热活动、风湿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时,ASO可增高,还见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等,儿童多见。另外,A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败血症、菌血症以及心内膜炎、脑膜炎、产褥热等疾患,ASO均可增高。高胆固醇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及巨球蛋白血症的病人ASO也可增高。 肥达(Widal)反应 【参考值】 O,1:80;H,1:160;A,1:80;B,1:80;C,1:80 【临床意义】 O抗体IgM类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消失后不宜受伤寒等以外的病原菌的非特异性抗原刺激儿重新出现。H抗体为IgG类抗体,出现较晚,维持时间长达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抗原刺激儿短暂地重现。因此,若O、H抗体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伤寒或副伤寒的可能性大;如两者均低,则可能性小;若O不高而H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O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它沙门菌的感染。 外斐(Weil-Felix)反应 【参考值】 OX,1:160;OX,1:160;OX,1:160 192k 【临床意义】 用于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染、恙虫病等。阳性见于流行性斑疹伤寒、OX可19 达1:200,1:800,在恙虫病至第四周OX阳性可达80%;布氏杆菌与回归热病人也可升高。 k
本文档为【临床免疫学检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3KB
软件:Word
页数:5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