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举报
开通vip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 院 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 院 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 1 .................................................................................................................................................. 2 ...................................................................................................................... 3 1.1国有经济的概述 ........................................................................................................................... 3 1.1.1国有企业的定义 ................................................................................................................... 3 1.1.2国有企业的历史发展 ........................................................................................................... 3 1.1.3国有企业的分类 ................................................................................................................... 4 1.1.4国有企业的特征 ................................................................................................................... 5 1.1.5国有企业的不足 ................................................................................................................... 6 1.1.6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 7 1.1.7国有企业的定位 ................................................................................................................... 8 1.2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 ............................................................................. 10 1.2.1改革开放前国有经济的发展 ............................................................................................. 10 1.2.2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发展 ......................................................................................... 10 1.2.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出路 ............................................................. 12 ................................................................................ 14 2.1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革的客观依据 ............................................................................. 14 2.2多元化股权的实施基础 ............................................................................................................. 15 2.3目前国有企业股权多元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16 2.4多元化股权的实施方略 ............................................................................................................. 17 2.5国有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的战略意义 ..................................................................................... 19 .......................................................................................... 23 3.1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成效 ............................................................................................................. 23 3.2股权多元化推不开有思想观念和现实体制两方面 ................................................................. 24 .......................................................................................................................................... 26 4.1完善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对策思路 ..................................................................................... 26 ................................................................................................................................................ 28 ................................................................................................................................................ 29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从古至今,惟一不变的准则就是不断的变革。变则通,通则灵,灵则久。随 着入世,国有企业面临着各种变革,包括股权多元化改造。在变革过程中企业必 须研究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与自己经济技术量级相当企业间的竞争形势,研 究实现企业升级的可能性、具体途径、机会。在股权多元化改造过程中发现和利 用机遇、采取积极对策,迎接挑战,是企业竞争取胜,甚至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的重要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微观主体构造的必要条件,而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的必然选择。在国 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通过什么方式减持国有资本,通过什么途径构建国有企业多元化的股权格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也影响着我国经济 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多元化; 1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Summary history, the only intact criteria is the constant change. Gets the pas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spirit, the spirit. As the W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ace the options for change, including stock diversific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an enterprise must research their own position in the market, as well as their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is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of implementing an enterprise situation upgrade possibilities, specific ways and opportunities. In equity reform process in the discovery and use of the opportunity, to adopt positive measures, to meet the challenge, is an enterprise, even in moments of crises of important conditions-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s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essential micro-body constructs, and o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wnership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of equities,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during what owned capital, the way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iverse ownership pattern,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t refers not only to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s, affect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wnership; equity diversification 2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 或核拨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以及上述企业、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 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 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 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资产的投入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就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 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 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 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国有企业的分类相当 复杂。国际惯例中,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而 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国有企业,一般指单纯的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当然 法律对国家参股的企业也有所规范。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的 不同阶段都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 同。 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 节。同时,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 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 家开始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从 1945年开始,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 为国家接管。与次同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的7个迅速增 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 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部门、基础设施部门、提供公共产品部门和科技开发部门。 3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 业化,掀起了两次国有化高潮。 第一次在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它是紧随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主要矛头对着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 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 业。这次国有化高潮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 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这是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 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发展中国家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主权的潮流。在这一潮 流中,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 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手中。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 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建立较完整市场 机制的缺陷、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等方面的 国民经济体系,带动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都起 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国有经济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高度垄断,产权不清, 政企不分,管理混乱等多种弊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 家针对本国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对国有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造,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特殊法人企业由政府全额出资并明确其法人地位,由国家通过专门的法 规和政策来规范,不受公司法规范。这类国有企业被赋予强制性社会公共目 标,没有经济性目标,也就是说,它们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像国防 设施、城市公交、城市绿化、水利等,应该归入这类企业。这类企业需要由 公共财政给予补贴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 国有独资公司由政府全额出 资,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以社会公共目标为主,经济目标居次。这类企 业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企业和资源类企业,如铁路、自来水、天然气、电 力、机场等。从经济学角度,这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按边际成本或平均 成本定价,以此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谋求从消费者那里攫取更 多的剩余。 国有控股公司由政府出资控股,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兼具社会公共 目标和经济目标,以经济目标支撑社会公共目标。这类企业主要是准自然垄 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电子、汽车、医药、机场等。需要注 意的是,这类企业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通过向国家财政上交股息和红 利,间接提供公共服务。如果由于特殊环境,这类企业不得不履行一些公共 职能,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国家财政给予补偿。不过,在补偿以后,股息 和红利不能免除。当然,通过约定和核算,二者可以相抵。 国有参股公司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国家参股公司”或“政府参股公司”, 不是国有企业,政府只是普通参股者,受到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与一般竞 争性企业无疑,没有强制性社会公共目标,经济目标居主导。如果它们也提 供公共服务,那是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对 于这类企业,政府参股只是为了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除此之外,政府对这 类企业没有任何其他附加的义务。 4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为了保证各类国有企业尽最大可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应该完善两种作用 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不同权重。公共作用采用公共绩效指标,经济作用 采用财务绩效,同时辅之于其他绩效指标。公共绩效的核心指标是社会贡献 率,财务绩效的核心指标是国有资产增值率,其他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 意度、企业运营效率、企业创新能力等。 国有企业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 (1)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它是由多数人组成的组织体;(3)依 法设立,法律确认其一定权利义务。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如定义中所指出,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 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间社 会(组织与个人)投资的企业不同。 我们说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除上述定义中所明白揭示的以外,其 特殊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也有营利目的,但也有非营利性目 的,或者说它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国有企业要执行国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政策,担 负国家经济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对于有些重要行业和产品,明知 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营利,也要、或者说更需要国家投资开办企业,而等到以 后其经营能够营利或盈利率较高时,民间社会愿意投资了,这时国家倒往往 可以减少投资,甚至退出这些领域。 2、国有企业虽然是一个组织体,但它只有或主要为国家一个出资人。 这不同于合伙、合作企业和一般的公司,也不同于私人独资企业。国家作为 企业出资人,一般并不由最高国家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中央政府)直 接进行具体的投资管理和经营活动,而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分别由各级有关国家机关或其授权部门,代表国家所有权人负责具体的投 资、管理和经营活动。 3、国有企业同所有其他企业一样都必须依法设立,但它们所依据和适 用的法律有所不同。国有企业依据和适用国家制定关于国有企业特别法,虽 然它们也适用一般企业法的许多一般性规定。国有企业法同一般企业法比 较,在企业设立程序、企业的权利义务、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关系等方面,其 规定有所不同。国有企业设立的法律程序较其他企业更为严格、复杂。国有 企业往往享有许多国家给予的政策性优惠和某些特权,如某些行业经营的垄 断性、财政扶助、信贷优惠以及在资源利用、原材料供应、国家订货和产品 促销、外汇外贸等方面的优惠、亏损弥补和破产时的特殊对待等等。但同时 它也受到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性限制,承担许多特别的义务,如必须 执行国家计划、价格权限制、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限制,要优先保障国家和社 会需要,满足国家调节经济的要求,有时利微或无利也得经营等等。国家对 其他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制定其组织和活动的一般规则,要求其守法和照章 纳税,而对于国有企业,国家需要以政权和所有者双重身份进行管理,在许 多方面,国家(其代表者)要以自己为一方主体同企业和企业中关有各方直 接发生各种法律关系。在国有并实行国营情况下,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5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国有企业作为法人同一般企业法人比较,也有其特殊性。凡法人都应拥 有独立财产。一般企业法人对其财产拥有所有权,国有企业(这里指国有独 资企业)对财产只享有经营管理权,而无所有权。除法人条件上的这一区别 外,在所属法人类型上,国有企业法人也有其特殊性,法人通常可分为私法 人与公法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等。一般的企业法 人属于私法人、社团法人和营利法人;国有企业却兼具有不同类型法人的特 点。 它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资设立,由国家有关主管机关或其授权部门进行管理,在国有并国营情况下,国家还 委派国家工作人员进驻企业主持生产经营活动;它分担一定的国有管理职 能,但不同于国家机关以专司某种国家管理为本职,它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国家及其有关政府部门对它进行较为严格的管理,但毕竟不同于对一般 国家机关或其科室的管理;它的组织与活动所适用的法律具有公法性,但又 有许多私法性质的条款,并适用其他一般企业法的许多基本规定。 它是一个组织体,具有" 人的团体"的特征,但其并不必备"两个以上出资人"的条件而全部或主要由国家出资,体现出以国家拨付(投资)的"特定财产为中心"这一财团法人的性质;它具有社团法人"对于人的团体赋予权利能力"的特征,又有财团法人"对于供一定目的(用于生产经营)的特定财产赋予权能力"的性质;它有一定的人为其成员,但其作为成员并非即为股东;它有最高权力机关,但并非 为社员(股东)大会,它的机关有一定决策权,但非为全权,许多重大事项 必须经国家主管机关决定。此外,社团法人的设立须有两人以上的合同行为, 国有企业不具备这一要求;财团法人限于公益法人,不具有营利性,但国有 企业兼具有二者特点。 它一般有营利的目的,但往往不以营利为其唯一目的,有些国有企业从其开办就不是或主要不是为 了营利,而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或其他国家政策,为了国民经济的总体 和长远发展或其他方面的国家和社会利益;营利法人不仅有营利目的,而且 以其利润分配于其成员,而国有企业在实行国营时,其利润则上缴国家。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是企业,但是一种特殊企业;是法人,但是一种具 有特殊性质的法人。如果注重国有企业的营利性一面,减轻其政策性使命, 扩大它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放宽和改善政府对它的干预管理,则国有企业便 更象企业(更接近于一般企业的各项特征);作为法人,它更接近于私法人、 社团法人和营利法人。反之,则国有企业更象国家机关或其附属物;作为法 人,更接近于公法人,财团法人和公益法人。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现今国有企业的不 足之处还是不容忽视的: 大多国有企业因政府长期大力扶持,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 另外,因国有企业对自主品牌的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多年来为 外国公司生产贴牌产品,同时对国内企业造成空间压缩,影响了中国民族品 牌的发展。 6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只有打破国有股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占,政企才能分开。在股份制 企业中,应该由作为所有者(股东 )代表的董事会作出决策。无论是战略 决策,还是人事任免,都要由董事会决定,政府不得以行政力量干预。在国 家相对控股的企业中,国家的意图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如国资委) 派出的董事会来体现。在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中,决策要由相对控股者(民营 资本或外资)决定。董事会作出决策,股权大小决定董事会地位,这是股份 制企业的基本原则。无论国家是否控股,政府都不能干预董事会的决策。这 是作为一个企业独立运行的基本保证。 在建国初期,我们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拥有 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 立,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 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大多数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将其变现 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或者直接用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面上来看,国有资产 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那么,这种处置应 该同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效果。事实上,这种处置方式 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取向。但是,在这种处置方式尚没有完全 铺开之前,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首先,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虽然通过“抓大 放小”,一部分国有中小企业以租赁、承包、售出、参股等方式向产权多元 化转变。但是,进入2000年,我国的国有资产已经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构成了极其巨大而庞杂的体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 仍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大型国有企业是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中国加入WTO以后,国 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各种洋货猛烈冲击国货。尽管民 营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在技术、质量、规模等方面的显著 差距,尚不能与跨国公司抗衡,而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才是抗衡跨国公司的生 力军。如彩电行业曾是进口产品最多的市场,但是1996年四川长虹等大型彩电公司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向外国名牌展开市场争夺战,一举打破 了大屏幕彩电由外国名牌主导的格局,以致长虹的“红太阳一族”大屏幕彩 电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一。 再次,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石油、化工、机械、 电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产业中,我国七大汽车集团占全行业总产值 的66%;嘉陵、北方、轻骑、金城四大摩托车集团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上 海、东方、哈尔滨三大发电设备集团,提供国内电站设备的70%。 最后,大型国有企业仍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1997年,国有企业出口创汇额超过了外商投资企业,居于领先地位。其中,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以 销售额的1%左右投入研究与开发,有的达到2%,技术进步处于国内工业企业领先地位。 近几年,国有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大型企业盈 利,充分显示国有大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当然,我国 大型国有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一是大型企业数量少; 7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二是企业平均规模小;三是生产集中度低;四是真正的联合体、企业集团少; 五是大中小企业没有合理的分工。从技术创新来说,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年销售额之和还不抵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销售额。 我国的国有企业主体最初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归全民所有”建立起来 的,并且在接下来的三十年时间里,它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和主要 支出渠道。在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计划式管理之下,它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利润 追求,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工厂”或者说是“生产车间”。1980年以后,随着“包”字(承包制)进城,国有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实行了承包、承租经营 模式,国有企业成为承包者和承租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国家放权让利 的改革又强化了国有企业的这一功能),同时,国家财政来源于国有企业的 收入比重下降,国家财政投向于国有企业的支出也有所放缓,国有企业在一 定程度上成为“租赁工厂”。 随着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实施,市场化浪潮对国 有企业经营机制形成强烈的冲击,也对国有企业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应对 市场化竞争的需要,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主要 的是“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重组 与上市三个方面。“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主要是解决国有企业冗员过多、 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将国有企业从不合理的社会负 担中解放出来,兼解决企业急需的各种劳动力流动问题;国有企业上市特别 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客观地讲,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都已经初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样 不可否认的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国有企业困难没有根 本改观,国有企业投资仍然是财政支出的“黑洞”,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制造 者。另外,国有企业融资发展成为证券市场不能承受之重――国有企业大量 上市融资,所融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或为母公司占用,或沉淀在企业的银行账 户中,真正被企业用来进行生产经营的资金所形成的投资回报率也是相当低 下的。统计显示,(2003年第三季度季报)沪市771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5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8%;深市507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5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5% ;以2003年 10月28日收市时1254只A股加权平均股价为6.98元 计算,投资者的毛收益率小于2.25%,即使全部拿来派现,其收益率也只与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 利率相当。但这并不能对国有企业进一步在证券市场融资形成任何的妨碍, 最近发行的长江电力融资规模甚至超过了100亿元。国有企业就象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地吞噬国家财政资金,不断地从证券市场吸取资金而几乎不给 予任何的回报,所以可以称之为“海绵工厂”。 作为“国家工厂”,它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特定 历史时期的国有企业定位;作为“租赁工厂”,它是与从集中走向相对分散 的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的一种国有企业定位;这两种定位都符合当时历史条 件的需要,因而对当时的财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相对 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 “海绵工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一方 面,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投资领域必须重新界定。 8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在一般性竞争经济领域,政府投资应该逐步退出,国有企业规模要不断 减小,至少是不应该再追加投资(不管这些资金是来源于财政投资还是证券 融资);在基础性经济领域和外溢性经济领域,政府应该加强投资,扩大国 有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是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 的、市场效率非常好的自由市场,“用手投票”机制使得投资者可以参与企 业的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从而推动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用脚投票”机制 使得经营不力的企业及其经营者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因而其内在的优胜 劣汰机制可以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值。作为市场管理者同时也是国有 企业所有者的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往往会降低市场自身的效率发挥,甚 至引至市场崩溃。中国的B股市场实际上已经宣告彻底丧失资源配置功能(至 少目前是),而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也正在逐步丧失。所以,就 目前而言,一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进与退问题,二是要还证券市场一个清白 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进退问题上,“进”是重点,“退”是难点。对于新增国有 企业投资,不仅要把握投资方向,更要注重企业经营机制的再造,从而建立 起具有有效产权约束和经营激励、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投资机制和经营机 制。具体来说,在投资方向上,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 环境保护等领域投资的力度,改变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存在的严重的投资不 足的问题。 首先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领域。虽然近几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 大力实施,这方面的投资有长足的增长。但可以看出,政府在这类项目投资 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其政治要求和利润要求,而较少真正从财政角度考虑。 以江西南昌为例,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所谓的 “亮化工程”――注重城市的外包装如墙面装饰、路灯、绿化林等,城市的 实质功能并无多大改进。另外,在修路架桥的过程中,过份依赖社会资金的 投入,导致路桥收费的居高不下,无形之中增加了区域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成 本,加重了城市居民的负担。因此,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领域,一方 面要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预先优选出投资项目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提高财政资金 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减少对民间投资的依赖性, 从而淡化项目经营的利润追求,切实增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的福利。 其次,在环境保护等领域,虽然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日渐提 高,但由于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财政方面的投入则远远跟不 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出现环境保护事业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并直接妨碍 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政府可以在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的 基础上,在吸引民间资本追加投资的同时,加强政府对环保企业的直接投入。 对于需要退出的国有企业,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符合《破产法》 要求的国有企业,应该坚决予以破产;对于经营不善,但亏损不严重的企业, 可以先进行重组,同时鼓励、吸引民间资本或国外资本进行兼并、收购;对 于经营效益较好或经过重组后扭亏为盈的国有企业,可以借鉴MBO等模式进 行市场化改造,实现“国退民进”。 9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发展 的要求,国有企业应该定位在:作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以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公共产品提供等领域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新中国国有经济的整个发展历程在总体上可分为3大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56年,主要特征是对旧中国留下来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进行没收和 国有化改造;第二阶段1957-1978年,其主要特征是在曲折和波动中持续发 展;第三阶段为1979年以后,其主要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 框架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对原民族资本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的 同时,直接投资兴建了一批国有骨干企业,使原来基础极为薄弱的重化学工 业部门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又把巩固和扩大全民所有 制、加快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作为主要发展目标。而后直到1966年 “文革”开始前,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及随之而来的全面调整等曲折和波 动,国家还是集中才力、人力、物力保证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 建设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有经济之所以能在曲折和波动中获得持续发 展,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片面强调提高公有程 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和体制下,国有企业在投资、技术、物资甚至人 才人力等方面得到了比其他经济成分多得多的优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中国国有经济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通过牺牲其他经济成分和国民生活甚至 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来取得的,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极高。 我国传统的国有经济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此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在20世 纪70年代后期新的经济政治形势下,这些消极影响显现得越来越强烈,从 而对国有经济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于是,从70年代末期,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改革进程。迄今为止,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进程已经历了两 大阶段,第三阶段正在进一步深化之中。 1、1978-1986年,对我国国有企业放权让利。1978年可称为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元年。这一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进程走过了艰难的第一阶 段。这一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方式来展开的。在 传统的国有经济体制下,本应归企业拥有的各类权利被高度集中在各级政府 机构手中,企业成为了这些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很少有自 主权,从而严重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经营效益和生产效率难 以提高的最大障碍。“放权”改革就是将各级政府机构控制的有关权利下放 给企业,通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来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 10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率和经营利益。“让利”改革则包括了:?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 利润留成制度的实行,使企业利润留成水平与其实现利润总水平挂钩,促使 企业及其职工为获取更多的留成利润去努力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 率和经营效益,从而增加企业利润。但也造成诸如企业利润留成比例过低, 用于发展生产的基金太少;用环比方法计算利润留成,使利润增长更加困难 等问题,迫使国家不得不决定废止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制度的实施,对于 明确和完善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政府 对企业的过大干预、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 带来了不少问题,如调节税具有明显的“鞭打快牛”的弊端,使旨在调动企 业积极性的改革反而挫伤了企业,尤其是高效经营企业的积极性。但总体来 说,在改革初级阶段,“放权让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改革,其作用开始逐步消退,这时新的改革措施呼之欲出。 2、1987-1991,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到1986年,以放权让利为主要方式的国有经济改革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局限性更加明显,与此 同时,中 国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带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逐步形成了新旧体制双轨 并存的局面,这也要求国有经济改革寻找新的途径。在这种形势下,国务院 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 87年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将改革重点放在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上,要 “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认真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此 后,承包制作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主要形式在全国迅速展开,国有企业 改革由此步入以承包制为基本内容的第二阶段。承包制带来的经济效果是非 常显著的,然后到1991年承包制的作用已经到了极限,需要有新的改革措 施来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了。 3、1992年至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进程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明确提出 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步入全新阶段的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总进程为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并以之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因 而国有经济改革已不能局限于以往的放权让利和经营承包责任制,而必须建 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途 径,就是要建立公司制度,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一般简称为“股份制”。 在国家及有关主管门的积极倡导、推动和有效指导和规范下,股份制改革在 全国各地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地区迅速发展起来。这些企业主要采取了3种类 型:一是含企业内部职工股份的股份制企业;二是纯法人持股的股份制企业, 以上两类股份制企业占到全部股份制企业的90%以上;三是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进入1995年后,国家又把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作为整个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资产总量数据显示了自从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1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我国的国企改革自1979年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改革在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试点等阶段后,已 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经济学家的态度是不一致的。 态度的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国外经济学家主要基于统计数字判断成效,另外 国内经济学家大部分以所制定目标作为成效参照,而国外经济学家大多以过 去状况作为参照。我认为,要分析改革现状,回顾改革历程是必要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即1979年前后,国企改革启动。198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一批工业企业进行改革试点。1981-1982,开始全面推行企业经济责任制, 主要是分配上实行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自负盈亏。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宣布,国营企业将逐步实行厂长负责 制。至此,国有企业改革在人事改革方面迈出重要一步。1984年,中央指出明确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对政府 与企业关系进行界定,各级政府原则上不再经营企业,同年11月,中央决定在少数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1986年全国部分城市进行经济承包责 任制试点的基础上,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 制。1992年,国企改革又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确立在中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的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一是抓大 放小,抓好一批大中型企业,对一般小型企业要进一步放开搞活。二是建立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现有企业改组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机 制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试点和发展股份制企业,理顺企业产权关系,探索政企分开,解决试 点企业的富余人员的问题,发展并规范各种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随后,国家 又尝试在1997年进行了新的人事结构,管理结构改革。1999年,国家决定重点抓好1000家国有企业,使其发挥经济发展的骨干作用。自2000年开始,国家开始进行对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分类指导。2000后,国企改革也一直深 受重视,从研究国企改革的经济学家吴敬琏频繁亮相就可以看出来。 在经过以上几个大阶段的改革后,我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呈现出了以下 几点大的现状: (一)、基本建立的了明确的产权制度,实现了国企的政企分离。 (二)、基本上完善了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由厂长经理负责制 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 (三)、基本完成了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扩大了国有资本的可支 配范围。四、基本实现了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实行了改制。五、 完善了企业的人事制度,完善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实行了多种有效的分 配方式。六、国企的利润分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七、国有资本的监督 力度得以强化。八、实现了部分国有股份制企业的上市,扩大了国企的资本 来源。九、国企制度创新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以上几个方面现状,是由长期改革进程所积累的成果。除了上述现状以 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国企改革还具有以下特点: 12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一)、大型国企正在积极吸收境外资本,实施境外并购、战略重组,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 (二)、实行了一系列人才考核制度,实行了经营者年薪制。 (三)、在垄断行业积极引入竞争,强化国企竞争意识等。 虽然以上现状,都说明了国企改革至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是,多年 的改革进程中,也出现和积累了不少问题。下面,我想就存在的问题谈谈自 己的看法。 首先一个问题还是权责问题。虽然说几年的改革基本已经实现了政企分 开,但是,中国的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离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还有一 定的距离。政府和企业相互限制、干涉冲突的事件比比皆是。 其次一个是小型企业的改制问题。对于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改革,从结果 来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至少它能够集中力量于大中型企业,同时增强非公 经济的比重,增进经济活力。但是从过程上来说,它是失败的,企业改制黑 幕重重,多数原国企负责人上演了自己的MBO。一些企业经理先将企业由盈 转亏,迫使企业改制,再低价购回企业。改制是以公平性的严重损失和国有 资产的大量流失为代价的。 再有,国企改革中还存在巨大的人事治理结构的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 从人事结构方面来说,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缺失是主要问题。我认为, 法人治理结构由厂长经理负责制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应该有相 应管理者的转变与之相配合。实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必须要求管理者 具有现代的管理素质、管理理念,制度适应能力,分工合作能力。使管理者 真正能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听取广大股东的意见,而非一家独到。在激励 机制方面,应该再次完善对企业人员的股权激励制度,使之与个人利益相关 联,激发其积极性。 最后,我认为还存在有资产问题和改革配套问题。在现今各大国企中,存在一个普遍现 象,即资产负债率高,利息支出费用高。这种情况不仅将对今后的改革产生阻碍,对外资引 入,企业并购重组、上市产生消极影响,还增加了银行风险,政府承担坏账风险。在改革配 套方面,我国也是十分欠缺的。一是没有与改革相配套的完善的立法,致使有的改革行为无 法可依,纠纷不断。二是没有相应的下岗分流体制,养老退休体制与之乡配套,致使国企负 担沉重,改革步伐缓慢。 13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原有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的理论综述 1 马克思的股份公司理论 马克思对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分析被看作是对私有产权改革的最早的 理论阐述,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尚处于发展阶段的股份公司予以极大 的关注。他以其经典的资本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和把握。他认为:“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反抗,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 的必要性”。他主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不断的社会化。马克思的思 想突出了股份公司使其资本和生产属性发生了变化,私人资本变为社会资本,私人性生产转变为社会生产。 2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最近三、四十年来出现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对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行 了深入的挖掘,建立了系统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Coase)被看作是现代产权关系研究的鼻祖。他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把产权关 系纳入了经济学体系,从交易费用角度考察了产权问题,即整个产权理论从头到尾贯穿或隐藏着交易费用理论(张军,1994)。他认为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要通过产权界定 变更和结构安排,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改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科斯的这一产 权理论被人称作“科斯定理”。 A?阿尔奇安和H?德姆塞茨详细地论证了企业产权结构和产权制度安 排,他们认为,企业产权结构就是为了克服内部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在协作 群生产的偷懒和搭便车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安排。只有生产要素非同属于企业 主人的情况下,才能减少和消除其他因素(如劳动力)的偷懒动机。要提高劳 动生产力,就必须在产权的结构上制造一种监督装配。他们的这一理论被称 为“协作群生产假说”。 可见,上述理论研究都表明,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这些理论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现代企业产权关系为背景,为分析中国工业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中国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必然性 1 我国国有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 改革前,我国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被称为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产权结构,并由国家代表行使所有 权和经营权。这种产权结构安排,一方面,企业的财产权利集中在国家,法律上只承认国家的权利,而否定企业的权利。只承认国家是产权主体,否认企业独立的产权主体。由此决定了国家具有企业的资本投资权 经营决策权 资产的转让和处置权。使得企业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或者说成为政府超大型 科层组织中的小科层组织。将国有企业的运行完全置于国有制和指令性计划 14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的计划体制中。在这一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活力。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是代表全体人民占有企业产权,即国家作为出资人的代表,负有资本生成和保值增值的责任,对资本使用享有控制。 但国家又是非人格化的资本主体,资本主体又是“虚拟”的,这样,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对国家起不到根本的影响。资本主体的“虚拟”导致 资本利用效率的低下。资本不能自由不流动,从而引致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2 原有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有效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须要求参与市场活动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力,从而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规律的引导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即企业制度的设计要以产权激励为依据。而企业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结构,参与这种结构的各利益关系主体在结构之外难以得到的某种利益。从这个意义上 说,企业制度的选择就要借助产权结构等安排,选择产权的实现形式,是企业中的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责权对应,从而获得最大效率。 很显然,我国过去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虚拟”与“缺位”,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的。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国有企业产权 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从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来说,就是要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前奏 1 “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为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改革之初,根据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一开始 就把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 节。为了提高企业的活力,其切入点选择了“放权让利”的改革上,即扩大企业自主权,给企业更多的利益。在1978年10月,国家选择了宁江机械厂等6家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放权让利”的试点。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 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使国有企业获得了在生产 销售 资金和分配等10个方面的自主权,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供了前提。此 后,在1988年,通过试点又开始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使企业真正实现两权分离。截至88年底,全国预算内的国有工商企业有90%的实行了经营承包制。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承包制的实施,为产权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 股份制的实施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提供了前提 在沿着“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的思路推进企业制度转换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企业行为短期化和利润向个人倾斜等问题。改革与旧体制的矛盾,必然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企业财产制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寻找新的途径。 1992年我国明确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理论上突破了把政府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管理职能与社会职能相混淆的传统观念。 在实践中提出了企业资产最终所有权归国家与经济所有权归企业(即产权)的改革原则,而实现这一产权改革的最好形式是股份制。因为股份制有利于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它能够使企业产权清晰,真正实现企业法人财产制,从 15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而摆脱了资产原始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直接干预。在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公司试点和1987年各地少数企业试点的基础上,1992年股份制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大中型国有企 业大部分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实现了产权到股权的转变,为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二)国有资本退出的尝试———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实践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以后,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重要的便是股本结构单一,具体表现在国有股权占的比重过大。而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 最大股东,只是一个整体上的概念,国家把这种财产所有权让渡于企业而获 得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时,它仅是充当了一个法律意义上或者名 义上的参与者,我们称之为虚拟参与人或虚拟股东。在此情况下,国家只能委托具有独立人格化的理性人,即政府官员或者行业主管授权的个人来代理国 家行使部分股东权利,即企业控制权。而代理人并不承担最终的风险和享有 索取剩余利润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不对称,就使得代理人没有积极性来追求 财产的增值和利润的多少,他们只代表国家来选择经营者。经营者能力大小 的鉴定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不承担经济利益风险的委托人来说,他们更不会有积极性来选择优秀的经营者。没有经营能力的人会通过各种手 段来贿赂政府官员以谋得经营管理者的职位。这样二者在个人利益上达到了 双赢。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国家作为国有企业名义上的股东,没有能力真正履行一个股东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国家由于本身能力的缺陷,以致在充当国有企业的股东时导致股权的分离,即国有股东处于缺位状态。 这样一种产权格局,使得国有企业仍然缺少产权激励,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资产运营效率不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股东的缺 位,没有真正的股东行使股东的权力以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没有像美日企业中真正关心企业发展的股东。要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就必须引入多元化股东,其核心是多元化股权的投资主体问题,让有人格化的理性人来充 当投资主体,实现股东真正到位,使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得到统一。这样 他们有动力、有能力去选择和激励企业的经营者,实现有效的自然人治理。 (一)国有产权内部的变革———债转股的困境 尽管有条件地将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是当时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政策,但是债转股只是商业银行的无奈选择。政策性债转股最终是要达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的结构,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目标。但事实上,转换过程中却是以牺牲银行债权人的相当利益为代价的,结果则不可控制。政策性债转 股之所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信用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中国企业改革已进 行了20多年,但真正建立了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数量还相当有限。 缺少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微观制度基础,既是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原 因之一,又是企业债务重组后银行债权或股权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当前情 况下,债权转为股权后面临的风险更大。因为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一直步履 维艰,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普遍建立起来,还有 16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道德风险”需要防范。债权转成股权,实质是在国家股东不到位情况下国 有财产在国有企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重新分配,也是债务合约的重新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债务重组为特征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 革,实际上是在国有经济内部的经营权的重组,如处理不好,不仅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问题,反而会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运营。 (二)国有企业内部股权多元化尝试———管理层与职工持股的局限 管理层收购与职工持股是国有企业内部产权制度的改革,它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利益激励机 制。但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资本市场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的条 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收购,必然促使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和控制权优势,进行自买自卖,暗箱操作,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职工持股制度虽然是公有 制最好的是实现形式,员工内部持股的初衷在于使职工作为劳动者的同时,成为投资者,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企业 发展的动力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内部职工持股多数是通过定向募集形式,而一旦企业上市,内部职工股经过一定时期也会在资本市场上流通转让,成为社会公众股,内部职工股的开放性和流通性,使得大部分职工内部股流向 了社会,职工内部持股制度是名存实亡。还有一些公司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往往把内部职工持股仅仅作为一种集资的手段,在发行内部职工股时人为地扩 大到外部,使得企业外部有些人把持有内部股作为搞投机、发大财的一条途 径。企业内部管理层和职工持股的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和操作中的局限性,使得这种股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革亟待解决许多问题。 (三)资本市场上股权转让———股权分置的时滞与外资并购风险 目前正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股权分置改革,被看作是实现国有股通过市 场减持的重要的一步。因为通过对流通股东的对价和派送的补偿,国有股获得了流通权,为转让和减持提供了前提。但面对股市持续低迷的状况,为了减少国有股流通对股市扩容的压力,管理层在设计股权分置改革时,对国有股流通的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国有股都有个相对的封闭期,封闭期一般在1~3年。这样,国有企业的股权,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化,需有一个等待的时 间。外资并购被看作是一种快捷的国有股减持的方式,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 发育还不成熟,并购的法律制度还未建立,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 还存在着系统的风险。外资并购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产权市场不完善,并购过程存在竞争不充分和资产评估不真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这样的实际案例不少;二是外资并购冲击了民族工业,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这一弊端已经显现;三是外资的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以追求资金成本最小 化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多数外资进入了那些行业稳定,且风险较小的部门,而这些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自然垄断性行业,这样其经营目的与这些部门的公共性相悖,国家经济主权和国民经济体系相对独立性 的存在着风险。相比之下,股权分置虽然不能在短期内不能解决国有股自由 流通转让,但毕竟提供了流通的时间表,为国有企业的股权全流通,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迈出了重要的实质上的一步。 (一)国有产权内部的变革———债转股的困境 17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尽管有条件地将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是当时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政策,但是债转股只是商 业银行的无奈选择。政策性债转股最终是要达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的结构,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目标。但事实上,转换过程中却是以牺牲银行债权人的相当利益为代价的,结果则不可控制。政策性债转 股之所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信用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中国企业改革已进 行了20多年,但真正建立了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数量还相当有限。 缺少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微观制度基础,既是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原 因之一,又是企业债务重组后银行债权或股权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当前情 况下,债权转为股权后面临的风险更大。因为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一直步履 维艰,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普遍建立起来,还有“道德风险”需要防范。债权转成股权,实质是在国家股东不到位情况下国 有财产在国有企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重新分配,也是债务合约的重新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债务重组为特征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 革,实际上是在国有经济内部的经营权的重组,如处理不好,不仅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问题,反而会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运营。 (二)国有企业内部股权多元化尝试———管理层与职工持股的局限 管理层收购与职工持股是国有企业内部产权制度的改革,它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利益激励机 制。但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资本市场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的条 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收购,必然促使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和控制权优势,进行自买自卖,暗箱操作,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职工持股制度虽然是公有 制最好的是实现形式,员工内部持股的初衷在于使职工作为劳动者的同时,成为投资者,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企业 发展的动力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内部职工持股多数是通过定向募集形式,而一旦企业上市,内部职工股经过一定时期也会在资本市场上流通转让,成为社会公众股,内部职工股的开放性和流通性,使得大部分职工内部股流向 了社会,职工内部持股制度是名存实亡。还有一些公司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往往把内部职工持股仅仅作为一种集资的手段,在发行内部职工股时人为地扩 大到外部,使得企业外部有些人把持有内部股作为搞投机、发大财的一条途 径。企业内部管理层和职工持股的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和操作中的局限性,使得这种股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革亟待解决许多问题。 (三)资本市场上股权转让———股权分置的时滞与外资并购风险 目前正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股权分置改革,被看作是实现国有股通过市 场减持的重要的一步。因为通过对流通股东的对价和派送的补偿,国有股获得了流通权,为转让和减持提供了前提。但面对股市持续低迷的状况,为了减少国有股流通对股市扩容的压力,管理层在设计股权分置改革时,对国有股流通的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国有股都有个相对的封闭期,封闭期一般在1~3年。这样,国有企业的股权,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化,需有一个等待的时 间。外资并购被看作是一种快捷的国有股减持的方式,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 发育还不成熟,并购的法律制度还未建立,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 还存在着系统的风险。外资并购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产权市场不完善,并购过程存在竞争不充分和资产评估不真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这样的实际案例不少;二是外资并购冲击了民族工业,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这一 18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弊端已经显现;三是外资的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以追求资金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多数外资进入了那些行业稳定,且风险较小的 部门,而这些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自然垄断性行业,这样其经 营目的与这些部门的公共性相悖,国家经济主权和国民经济体系相对独立性 的存在着风险。相比之下,股权分置虽然不能在短期内不能解决国有股自由 流通转让,但毕竟提供了流通的时间表,为国有企业的股权全流通,从而构建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迈出了重要的实质上的一步。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 模式。 然而,这一目标模式提出已有多年,政企分开的效果却一直未能尽 如人意。 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操作中碰到了逻辑上的难题:当我们试图以一个别 的什么公司或机构比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去取代政府部门时,这个新机构固 然不是以前的政府部门了,但它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仍然要像过去的政府 部门那样,干预和过问企业,甚至比过去干预得还要多,过问得还要细。要 它不干预不过问反而不正常,反而是它的失职了。撤销一个部门,换成一个 公司;即使再撤销这个公司,换成另一个机构,政企不分还是政企不分,这 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怎么办呢? 企业股权多元化,使我们看到了政企分开的曙光。股权多元化是现代, 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的主要形 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般说来,有限责任公司相对规模较小(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一 般不超过50人),所以,就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其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主要形式是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从世界各国股份制企业的产权结构看,真正只有一个出资人的独资公 司,极少极少。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例如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 日本索尼等国际知名大公司,都是由多个股东持股,都是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是不是组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呢?答案是肯定的。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中,就有多处关于企业实行股份制和股权多元化的论述。 《决定》第三部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中指出:“国有大 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 和企业相互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 《决定》第五部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指出:“股权多元 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 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 结论不言自明:股权多元化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股权多元化有 利于从体制上实现政企分开。 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既有利于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19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又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使企业真正实现自负盈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 股权的多元化,将从体制上大大有利于企业实现政企分开。 为什么呢? 首先,股权多元化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 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人所共知,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工作已进行多年, 但截至目前,不但纳入国家改革试点的近百户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都 “改造”成了国有独资公司,而且各省市自己牵头改制的3000多家国有企 业,也绝大多数选择了国有独资公司的模式。为什么这么多企业的认识都这 么“统一”,都对“国有独资”情有独钟,而把它作为最佳选择呢?除了我 们一些同志对股权多元化在认识上还有思想顾虑外,重要原因之一是,国有 独资与股权多元化相比,是企业改制中阻力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低、操作 相对较容易的一种形式。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企业和政府当 然愿意选择国有独资公司的改制形式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全国各地不少企 业公司改制改与不改几乎一样。按职工们的说法,无非是“换一顶帽子”而 已:原来是某企业,现在叫某公司;书记兼任了董事长、总经理又由上级任 命了一次;订了几条章程,开了一个大会„„仅此而已。这样的公司制改造, 改与不改有多少本质区别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股权多元化,将是 国企改革的一次重新“ 补课”,也是国企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的必由之 路。因为要组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是不容许也不可能搞过去那一 套“换牌”模式的。它在企业的产权结构、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 机构的设立以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等方面,都必须由多个产权主体按 照公司法程序,严格操作,认真执行,来不得半点走过场的。 其次,股权多元化有利于有效地区分和“隔开”企业领导“所有者”和 “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在过去一些公司制改造中,无论是以企业原班人马 “授权经营”也好,或者是把原政府部门改造成新的“集团公司”、“资产 管理公司”也罢,企业领导往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双重身份于一身而二任焉。 上午到市政府机关开会,他或许要以经营者的身份讲讲企业的困难;可是下 午返回企业,他又不得不站在所有者的立场替政府说话。政企不分在他们这 些领导(尽管已经改了“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真可谓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你若问他们,你究竟代表企业还是代表政府?他们只能回答,既 代表企业又代表政府。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造,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之后,你是产权所有者的代表,就请以股东或董事的身份进入企业,不该对 企业日常经营进行干预就不要乱干预;你是企业经营者,就请在经营领导班 子里各就各位,该你管的你就放心大胆去管。这就叫各居其位,各负其责。 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经营者队伍,而且也有利 于实现在“产权清晰”基础上的真正的“权责明确”。 第三,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各股权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进而有效地避 免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国有独资公司因只有一个产权所有者,而这个产权所 有者又是国家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所以,产权的最终代表政府对企业的干 预是先天不可避免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他不干预反而不正常也不负责任 了。实行股权多元化后,企业“老板”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甚至更多了。这时, 国有产权的代表就变成了若干“老板”中的一个,其发言权只能与其所占的 股份相适应而不能再搞“一言堂”了。这对于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无疑是 一大制约,而且是体制上的制约,因而也是有效的、长期的制约。正因此, 20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股权多元化必将从体制上有力地推动政企分开。笔者曾调查过南方一家生机 勃勃的国有大型饮料企业。过去,这家企业因是县属小厂,所以经常受到县 里各部门的种种干预。后来,企业老总利用各种关系主动寻找到香港和国内 几家大企业参股注入资金,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从此以后, 县里的干预大大减轻了。不是不想干预,而是不能干预,想干预也没那么方 便,要受到别的股东的制约了。 股权多元化对于实现政企分开的这种体制功能,实在不可小视。双管齐 下,扎扎实实推进股权多元化 既然股权多元化是实现政企分开的一种好形式,为什么在实践中却很难 推开呢?仔细分析,既有思想观念的原因,也有现实体制的原因。 从思想观念看。过去,一提股权多元化,有人就会有意无意地把它和削 弱公有制经济联系在一起。是呀,国有独资企业是公而又公纯而又纯的公有 制和国有制,改为多方投资,股权多元化了,可不就得在国有地盘中让出一 部分给其他成分吗?这不成了削弱国有经济力量,不就是倒退吗?在这样的 观念指导下,股权多元化怎么推行得开? 从现实体制看。无论企业还是政府,以国有独资而不是股权多元化方式 搞公司制改造,是它们从各自利益出发而作出的现实选择。因为,企业搞国 有独资,一不必动产权,二不必动班子(即使动班子也不过班子成员换换帽 子),三甚至可以从 “授权经营”中享受到企业资产收益权、企业利润不 上交等等好处,企业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政府,既然机关需要精简,部门需 要撤销,那么,换成“国有独资公司” 或者“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牌子, 不是最为方便、阻力最小、成本最低吗?换一块“国有独资公司”的牌子, 精简机构的任务不就完成了,干部安排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即使部门不 改公司,下面的企业搞成国有独资,不也少了诸如债务偿还、富余职工安置 等头疼问题吗,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正因为股权多元化推不开有思想观念和现实体制两方面的原因,所以, 要推行股权多元化,也必须双管齐下,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在我国推行股权多元化的历史必然性 和现实紧迫性。纵观世界各国,除了事关国家防务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极少数 垄断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实行的都是股权多元化。我国 要搞现代企业制度,要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搞股权多元化是不应该的也 是不可能的。早搞比迟搞好,搞多点比搞少点好。从前一段各地试点和推行 的情况看,如果不把股权多元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提出来,而将大部分企业 搞成国有独资公司的话,最终很不利于在我国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到 时再来走回头路,吃夹生饭,不但改制成本大大增加,而且也延误了国企改 革的时机。 其次,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这里说的“存 量”,指的是已经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要按照中央决定精神,除“极 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的企业外,其他国有独资公司,都要进行以股权多元 化为目标的“第二次改造”。这样做,既可以促使这些企业建立真正的规范 的法人治理结构,又可以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其他成份的参股而为企业筹集发 展资金,还可以对一部分国有资产实行转让而落实中央“有进有退”的战略 部署,真可谓一石数鸟。这里的关键是,要由专门的部门抽出专人,一个企 业一个企业地落实,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补课。至于“增量”,指的是尚未 21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对于这些企业,也要按照中央决定的精神,除 “极少数”由国家独资外,其余大多数或由国家控股,或由国家参股,同时 吸收其他成分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参股,组建股权多元化 的公司,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这样,“存量”变过来了,“增量”改过 来了,以股权多元化为特征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就真正落到实处了,中央 提出的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国企改革目标, 也就真正能够实现了。 22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要求,以建立股份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化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劳动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以 及分离办社会、主辅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 展。实践证明发展壮大了国有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组织结构明显优化,技术装备大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企业 制度初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 苏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已经走在改革浪潮的前列。改革较为成功和彻底,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国内竞争、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与市场接轨的用工与 薪酬制度,实现了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通过对公 司经营业务和管理链条全面整合,实现扁平化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减少管 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降低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了运作效率和核 心竞争力,为苏盐高效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危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企引进外部股东实现股权多元化,是完善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 度、推进国企市场化运作、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条重 要途径。通过利用外部股东带进来的优质资源(好的理念、管理、技术以及 相应的资本等)建立“赛马”的竞争机制选拔人才,利用“引进一只‘狼’, 激活一群‘羊’,带出一群‘狼’”的放大效应,提高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和技术实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水平,实现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 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健康与持续发展。这是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 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权多元化的公 司。 首先,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它在企业的产权结构、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设立以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 建立等方面,都必须由多个产权主体按照公司法程序,严格操作,认真执行, 来不得半点虚假。其次,有利于有效地区分和“隔开”企业领导“所有者” 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以股东或董事的身份进入企业,企业经营者,就 在经营领导班子里各居其位,各负其责。不但有利于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 的职业经营者队伍,而且也有利于实现在“产权清晰”基础上的真正的“权 责明确”。第三,有利于各股权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进而有效地避免政 府对企业的干预。实行股权多元化后,其发言权只能与其所占的股份相适应 而不能再搞“一言堂”了。这对于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无疑是一大制约, 而且是体制上有效的、长期的制约。 我省盐业新一届班子正是对当前自身所处产业行业发展形势、前景和自身在此产业行业中市场占有率,尤其是盐业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面临专营 体制机制改革、政企分开,做出的下一步江盐发展的战略定位。我们应积极 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实行股权多元化模式。他是我省盐业改革的必然 选择,既有利于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又有利于分散经营 风险,促使企业真正实现自负盈亏。更为重要的是,将从体制上大大有利于 23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从思想观念看。成了削弱国有经济力量,从现实体制看。必动产权,必 动班子,精简机构,职工安置。棘手问题多。因此股权多元化推不开有思想 观念和现实体制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推行股权多元化,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的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苏盐就是典范,它敢为人先的进行深化企业改革改 制,在转换经营机制和资产重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 盐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学苏盐模式,早搞比迟搞好, 要把股权多元化,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提出来。从思 想上彻底解决观念转变的问题。 其次,盐业以列入国家改革重点行业,政企分离,专营主体即将进行改 革。股权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既可以促使我们盐行业建立真正的规范的法 人治理结构,又可以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其他成份的参股而为企业筹集发展资 金,由国家控股或参股,同时吸收其他成分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 企业等参股,组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以股权多元 化为特征的江盐公司制改造就真正落到实处了,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江盐改革目标,也就真正能够实现了。 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层对学习江苏省盐业先进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的重视,推进深化企 业内部改革,不是集团领导心血来潮、别出心裁,或者想标新立异,应该实 事求是地说,我省盐业的改革已经落在周边兄弟省的后面。苏盐在贯彻执行 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推进食盐 流通现代化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就是抢得了先机,扎实推进取得了成效。学 苏盐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江盐在新形势新目标下集团审时度势确立的 一项符合江盐实际的决策。 (一)、面临食盐专营改革,我们要坚定信心。要坚信我们有坚强的江 盐集团领导班子领导,一个小企业、一个家族企业,可以一个人说了算,有 一个能人就能搞好企业。搞好一个大企业必须靠班子、靠团队、靠建立好的 机制、靠制度,规范管理。学习苏盐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创新,不断建立和巩 固营销网络。从内部管理中争效益,不断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平台。从经营产 品的结构上找出路,拓展经营思路,利用现有的营销网络优势,不断开拓多 品种经营模式。 (二)、面临改革我们要学习苏盐在营销理念上,保有一种“空杯心态” 的理念。今天的成熟做法明天就有可能落伍,顾客的需求方式和需求质量也 在逐级攀升,没有什么销售方法或模式能够永久的创造繁荣。所以,应及时 清空过时、陈旧的思维与认识,为新生事物、革新制度或者创新思维的引入 留出空间。同时,清醒认识到在如今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不进和慢进都要被 淘汰 。 (三)、面临改革,我们要立足做好自己的事, 1.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职责,精减机构设置,根据市场管理不同的 需求,压缩行政管理人员和职数,充实一线经营业务和市场管理队伍,实行 扁平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24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2.改革薪酬分配,调整工资结构,向一线倾斜。统一基础工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突 出绩效工资分配,科学规范绩效考核的内容,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使机关愿意下基层,把人才、资金用在出效益的地方,用在刀刃上。 3.利用营销网络,集中资金创造条件,合理布设食盐专营连锁店(兼营 非盐商品)实行客户经理营销模式,分解人员,解决用工成本高、人员负担 重的劣势,实现最大程度的占领食盐市场空间。 4.做实现代物流配送。积极开展四就直达业务,利用盐业靠车站、码头 有较好的仓储条件、销售网络等优势,合理布局流向,有效减少环节,科学 发展物流配送。 25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国有企业走股权多元化的道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转轨过程中,一直将国有企业的改革,特别是产权结构的调整,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重中 之重。但我们过去在国有股权改革中,缺少总体的思路和战略设想,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今后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仍然要将国有经济的调整和国有 企业的改革作为重要的任务。要推进这项改革,必须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教训的 基础上,设计出进一步改革的总体战略。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与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相结合 需要具体设计出国有经济进入和退出的领域和比重,并以此确定出在各产业 和部门中,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合理的规模。在进入的领域要增持国有资本,保持其控制地位的最低资本量,发挥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和增强对整体 经济的调控能力。这些领域应该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部门。对退出的领域,要减持国有资本或国有资本完全退出其这些行业的国有企业应通过一定的方式 变为私人企业。这些领域应在很大程度上提供是私人物品。 (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相结合 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产权结构的要求,确定企业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要设 计出现代企业股权多元化的最优水平,确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合理比例,即要避免股权多于集中,有要防止股权多于分散,因为过度多元化经营往往与企业的控 股结构有关系。一方面,公司股东的控股比例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公司战略监管的 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只拥有企业很少一部分股票的小股东们,也无法对企业战略决策进行有效地监管。原因是小股东们既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也很少能够联合起来对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施加影响。西方管理研究发现,企业中分散于众多小股东手中的股票比例越大,股东们就越不容易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管,管理层就越容易滥用权力,制定一些只对自己有利的企业战略。所以国有企业股权 结构调整要有利于建立起委托人 代理人和所有人等一系列的决策 激励 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起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三)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调整要与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结合 1 转变政府职能,消除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障碍。要将政府的经济管理 社会管理和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彻底分离。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门行使国有 资产管理职能的条件下,要明确委托人与代理人,国有资产的管理人与企业的管 理人的不同职能。即使是国有资本作为主要的控股资本,也必须按照现代公司制 度的要求,来履行大股东的职责,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而不是直接管理和经营企 业。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国有企业产权的转让、拍卖和重组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国有资本的保证增值。 2 完善资本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立资本合理流动 股权正常转让的制度 环境。今后国有股权的转让严格上都必须通过资本市场,通过公开的竞价 有序的竞争 合理操作方法来实现,这样就避免了政府的拉郎配的国有资产重组,减少了内部交易事件的发生,杜绝了股权多元化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 26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市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实现股权多元化一个重要的方面。 3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为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创造一个稳定的社 会环境。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涉及到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而这是企业自身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求政府尽快建立和完善职工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为多元化的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条件。这样才 能使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最终形成企业经济活动,能够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配 置企业的生产要素,以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7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891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4 [3]钱伟荣.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第1期 [4]黎伟.转型经济中国有企业组织文化变革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2 [5]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2000 [6]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4 [7]聂正安等.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沈志渔.走出困境: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探析[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9]戚聿东,边文霞,周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制研究[M].北京:经济 管理出版社,2003,1,第1版 [10]秦瑞林.国有企业改革破难题:文化的缺陷与重构.[J].改革与发展.1999.10 28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本论文是在朱世华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分析到设 计,直至撰写和定稿,自始至终都得到了朱老师的悉心的指导和热忱的赐教。他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将永远激 励学生奋发向上。朱老师对论文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培 养了我不断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铭记于心!在我学习期间不仅传授 了做学问的秘诀,还传授了做人的准则,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衷心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给我授过课 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教会我专业知识。在此向数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 意。感谢他们三年来的辛勤栽培。同时,感谢财管071、072这个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的集体所有成员。几年来,我们相互团结、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我要把本文献给所有在我成长道路上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与朋 友们!他们的正直、善良和爱心将伴我一生! 肖辉强 二零一零年四月于中南大学 29
本文档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922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6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