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举报
开通vip

《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中): 第六章 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通讯社概述 一、通讯社的成因 二、通讯社的种类 第二节法新社(AFP) 一、哈瓦斯与哈瓦斯社 二、《通讯社条约》(1870) 第四节路透社(Reuters) 一、路透与路透社 二、三点说明 第四节美联社(AP) 一、形成时期(1848—1900) 1(电报的发明与电讯的意味 2(港口新闻联合社 二、发展时期(1900年以来) 三、美联社与客观性法则 1(由来 2(...

《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中): 第六章 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通讯社概述 一、通讯社的成因 二、通讯社的种类 第二节法新社(AFP) 一、哈瓦斯与哈瓦斯社 二、《通讯社条约》(1870) 第四节路透社(Reuters) 一、路透与路透社 二、三点说明 第四节美联社(AP) 一、形成时期(1848—1900) 1(电报的发明与电讯的意味 2(港口新闻联合社 二、发展时期(1900年以来) 三、美联社与客观性法则 1(由来 2(剖析 本章内容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本章思考题目 这一章我们先谈谈有关通讯社的基本事项,包括通讯社的起因、通讯社的种类等。然 后,再分别介绍法新社、路透社和美联社的发展情况,这三家通讯社都创建于19世纪,并 且至今仍名列世界几大通讯社。 第一节通讯社概述 一、通讯社的成因 通讯社,是一种以批量采集与批量供应新闻信息以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 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L(德弗勒与埃弗雷特?E(丹尼斯指出:“通讯社基本上有两种作 用:收集、分发消息与解释性材料。”? 通讯社诞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它和商业报刊一样,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都是适 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实际上,通讯社和商业报刊是一对历史的孪生儿,二者相 辅相成,相互为因,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所说的:“通讯社的创办既有助于办 起大宗发行的日报,同时也是继办起这种日报之后而出现的。”?不难理解,一方面正因为 商业报刊的崛起,报纸重心由政论转向新闻,对新闻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各报又不可能、 也没必要各派一套人马,奔赴世界各地采集新闻,于是就为通讯社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生 存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天地。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讯社的出现,为报业提供了丰富的新 闻,从而使以新闻为主的商业报刊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世界性通讯社的拓展,才使全球 新闻传播开始真正形成。 如果进一步从宏观的历史角度进行考量,那么通讯社又可以说是阿尔温?托夫勒所 说的“第二次浪潮”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托夫勒出身记者,曾任 《幸福》杂志副主编。1988年9月,他偕夫人来华参加国际未来学研讨会,还曾受到当 时 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接见。作为未来学家,托夫勒以《未来的冲击》(1970)、《第i次浪潮》 (1980)和《力量的转移》(1990)等三部曲闻名,而《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影响尤 大。在这部书中,托夫勒把人类文明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他所说的“三次浪潮”:第 一次浪潮是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第二三次浪潮就是当今人们所面临的信息社 会的冲击与挑战。按照托夫勒的观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分界,在于生产与消费的分 合:农业文明时代,生产与消费合二为一,比如人们耕田织布,主要就是为了自己享有,自 己消费;而工业文明时代,生产与消费分离,比如农民种粮食主要不是为了自己吃,工人 造机器更不是为了自己用,生产的目的由原先的自我消费,变成现在的互相交换一一生产 与消费发生分离。在托夫勒看来,这一分离意义重大,非比寻常,简直犹如一次惊天动地 的巨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农业文明的根基,永远埋葬了自给自足的法则。他说道:第二次 浪潮在全世界所掀起的巨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垮了一切故有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变了千百万人 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它也同样改变了整个人类的传播方式。在农业文明时代,新闻传播领域同 样受制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法则,生产与消费往往也是合二为一。比如,新闻信、传单、 小册子、报刊等“媒体”,无不是独自采写新闻,独自报道新闻,独自评说新闻,而且当时从 采写到编辑,甚至从印刷到发行差不多都是一人承担,所谓记者、编辑、主编等其实都是同 一个人。而当第一次浪潮日渐消退,第二次浪潮汹涌而来之际,这种自给自足的传播模式 便无法满足社会对信息的巨量需要,从而开始被一种全新的结构所取代。这种全新结构 的基本格局,就是工业文明的“产消”分离。具体说来,就是通讯社一类的媒体专门负责 “生产”,即采集新闻、供应新闻等,而报刊等媒体则主要致力“消费”,即购买新闻、刊登新 闻等。当然,这些媒体并不纯属“消费者”,它也拥有自己独立的生产部门,即采写新闻的 记者。但是,就整个新闻传播的大格局、大趋势而言,通讯社毕竟是以纯粹的生产者出现 的,而报刊等媒体一旦与通讯社发生联系,在新闻生产上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了。于 是,新闻传播领域的生产与消费,也开始呈现彼此分离的趋势。 另外,伴随整个社会生活的同步化、标准化、一律化等趋势,新闻传播也告别小农时代 的各行其是,而越来越趋于统一一律的专业化操作,这就是工业革命以来日渐盛行的所谓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其中包括一系列专业理念、职业操守、行业技能等。同 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一样,标准化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大批 量的产品制作。总之,把握工业文明的一系列历史大背景,则对通讯社的成因及其职责就 会看得更加清楚。 二、通讯社的种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通讯社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际通讯社。比如, 过去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所谓四大通讯社。第二类,是国家通讯社。 比如,新华社、德新社、安莎社、共同社等。第三类(是专业通讯社。专业通讯社一般鲜为 人知,这里特别介绍一下。 辛迪加 专业通讯社中最典型的,当数美国的“辛迪加”——又称为“特稿辛迪加”、“报业辛迪 加,,等。辛迪加是英文syndicate的音译。所谓syndicate,是指向若干媒体同时出售特稿 供同时发表的组织。它与一般通讯社的最大区别在于:辛迪加主要提供各种各样、五花 八门的特稿(feature),故有“特稿辛迪加”(feature syndicate)之称;而一般通讯社的主 要 产品是新闻,以及新闻类材料如背景分析、人物专访、新闻评论等。美国学者察佩克(Abe- capek),在《美国新闻界》一书里指出:“如果通讯社所发布的是社论性的专题材料而非新 闻,则那些通讯社便被称为辛迪加。”?辛迪加的特稿多属专题性材料,这些材料“专”到何 种程度呢?1954年,美国《编者与出版者》杂志曾列举了41种辛迪加的专题材料,由此可 见一斑: 1(占星术——占字术 2(汽车(关于汽车和驾驶的特写) 3(航空 4(美容(专供妇女读的各种如何使自己美化的特写,这些特写大大增加化妆品制造 商的利润) 5(书籍(包括书评、对作者的评价和在报纸上发表的长篇连载的书) 6(桥牌(纸牌游戏) 7(商业——金融(各种经济的文章、调查,以及为商人和一般读者所作的解释与预测) 8(漫画及木版画(政治漫画和滑稽连环画两种都有) 9(象棋——跳棋 10(儿童(关于抚养儿童的文章和为儿童编写的特别读物) 11(专栏(政治评论、闲话专栏、军事分析、宗教专栏等等) 12(连环画 13(社论(本文)(由著名记者和政治人物署名的政治评论以及现成的社论) 14(社论性漫画 15(时装 16(小说(短篇小说、爱情小说、冒险小说和供报纸连载的长篇小说节本) 17(补白(政治性的和幽默性的短的杂录) 18(食品(烹调法和建议的食谱) 19(园艺——耕作 20(健康 21(历史(包括新闻人物的传记、新闻中的列国志、历史上的纪念日等) 22(家务(关于如何在家庭中修整东西、室内装饰、家庭工艺等各种特写) 23(地图 24(电影(对好莱坞电影明星颂扬、电影工业和影评) 25(音乐(包括对于新唱片的评论) 26(自然 27(样子(供家庭缝纫用的附有缝纫说明的样子) 28(照相术(供照片爱好者和业余照相者阅读的特写) 29(难题——解谜 30(广播和电视(关于广播和电视明星与节目的特写) 31(宗教(关于宗教的各种材料) 32(研究(包括国会议员投票记录、盖洛普民意测验等) 33(科学 34(连载(供报纸发表的各种类型连载的材料) 35(短篇故事 36(特别专页(包括犯罪故事、图片版、冒险故事材料等) 37(体育 38(集邮 39(旅行 40(退伍军人(为美国武装部队退伍军人特写的材料) 41(妇女专页? 从以上这些辛迪加的特稿中可以看出,专业通讯社主要提供娱乐性或服务性材料,这 与一般通讯社主要提供新闻性信息颇异其趣。 下面简单谈谈辛迪加的起源。南北战争期间,有个叫安塞尔?凯洛格(Ansel N( Kellogg)的人,在威斯康星州出版了一份周报。由于人手少,每周版面很难凑齐,于是凯 洛格便与《威斯康星日报》协商,由该报向凯洛格的周报每期提供两页编好的现成版面,凯 洛格则向该报付费若干。后来,凯洛格看到向报纸提供现成版面的买卖很有前途,便放弃 办报,到芝加哥专门出售报纸的“半成品”,即一半印好而另一半空白的报纸,然后卖给那 些人手不够的小报,这些小报只需在空白部分加上本地新闻便可出版了,这就是辛迪加的 起源。现在的辛迪加早已不再出售预制的版面,而是同知名的评论家、作家、艺术家、摄影 家以及某一方面的专家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购买他们的作品,然后推销给各家新闻媒体。比如,《洛 杉矶时报》辛迪加,就曾长期订购李普曼的专栏文章,然后将这些文章卖给国内外的250 多家报章杂志。可见,辛迪加其实就是大众传播领域的一个掮客,而其大致的工作流程 如下: 首先,辛迪加必须获得材料。为获得材料,它们与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人保 持定期联系。取得材料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是秘密进行的。„„获得材料之后, 辛迪加把材料进行编辑(指书写材料和连环漫画),然后送去制作。制作人员将稿子 准备就绪,发送各媒介机构。某些辛迪加雇推销员亲自走访报社和杂志社,劝说他 们开辟新专栏或刊用新漫画。辛迪加像任何制造产品的企业一样,必须自己管理和 销售货物(特稿)。„„辛迪加要协调的因素很多,包括特稿作者之问与辛迪加之间 签订的合同以及辛迪加与订购特稿的报社之间的合同。它们也处理报纸向辛迪加 付费和辛迪加给作者、画家付稿酬等问题。此外,它们还通过登门造访、登广告和其 他途径推销自己的产品。因此,辛迪加是联系各种各样创作能力和潜在销路的多方 面组织。? 由于众多报刊同时采用通讯社的新闻报道和辛迪加的特稿材料,于是就不可避免地 造成媒体面目雷同、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美国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佛罗里达州的日报 和一个缅因州的日报区别只在天气报告栏中所报道的温度上,在其他主要方面则无区 别。”?美国新闻学者阿贝?察佩克也写道: 如果你从纽约市搭上长途火车到加利福尼亚州去,在路上每停一站就买一份报 纸,你对于美国报纸的标准化达到了多么高的程度,就会得到一种迅速而难忘的印 象。这些报纸的名称、地方新闻和第一版编排形式会有所不同,可是除此以外,你会 发现,不但一般所刊载的是从通讯社来的同样的新闻故事,而且是同样的评论,同样 的连环漫画和“人类兴趣”的特写。? 这种千篇一律的雷同现象,是通讯社与生俱来的问题。早在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即 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创建之初,大文豪巴尔扎克就已在其主编的《巴黎杂志》上撰文说: 一般人都认为巴黎有好多家报纸,但是说老实话,严格点说,全巴黎只有一家报纸,那就是 “哈瓦斯通讯社”编发的新闻稿。其实,这种千篇一律的雷同现象不足为怪,因为它正是工 业文明的一个普遍趋势,托夫勒称之为标准化、同步化等。工业社会的许多领域,往往都 体现着这一趋势。比如,标准化的劳动程序,标准化的生产产品等。再如,标准化的入学 条件,标准化的课程,标准化的考试等。与此相似,新闻报道除了标准化的内容,甚至连形 式也趋于标准化,像五个W和一个H、倒金字塔等新闻写作手法,都是标准化的结果。另 外,同步化现象在工业文明时代也十分常见。比如同时上班下班,同时上课下课,同一时 间发车,同一时间到站,等等。总之,千篇一律可谓第二次浪潮的一大社会生活趋势。所 以,作为第二次浪潮必然产物的通讯社,带来新闻传播的千篇一律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第二次浪潮的千篇一律相对,托夫勒指出第三次浪潮的特征在于注重个性。比如,第三 次浪潮即信息社会的新闻事业,将不再是大一统的、无差别的、千篇一律的,而越来越呈现 出托夫勒所谓的“非群体化”。其间,专业报刊日益增多,专业化程度日益精细;电视录像 机、有线电视等,也日益使电视观众大大分散而日益非群体化。他甚至宣称:强大而集中 的电视广播网一统天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谈到专业通讯社,不能不谈专栏作家。因为,一般通讯社主要依赖新闻记者,而专业 通讯社主要仰仗专栏作家。 专栏作家(columnist) 专栏作家既可以是作家、艺术家、画家、摄影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或某一领域 的专家。同辛迪加的特稿一样,专栏作家也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 可以说有多少种辛迪加的特稿,就有多少种专栏作家。不过,专栏作 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姑且称之为“精英型”(elite),另一类 姑且称之为“大众型”(mass)。精英型的专栏作家,以沃尔特?李普 曼(Walter Lippman)、詹姆斯?赖斯顿(James Reston)等为代表。 李普曼是美国新闻史上最负盛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其专栏《今日与明 日》(Today and Tomorrow),曾是许多国家政要和外交官的案头阅 读材料,对美国以及国际政局颇有影响。罗纳德?斯蒂尔(Ronald Steel),在《李普曼与美国世纪》一书里表明: 李普曼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他对世界事件的报道或预言方面是正确的或特别敏 锐的(他不是这样),而在于,他从一个“局内人”(这个名词是他用的)的立场反映出 美国在除越南以外毫无障碍的对全球的支配;在于他认为,他作为博学者的任务是 帮助他的同胞们“适应现实”。这个现实就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的力量。 他借助不远离公共舆论力量的技巧,来强调美国力量的道德感、现实性和利他主义, 把这种力量变得更为人所接受。? 赖斯顿的名望仅次于李普曼。1953年,他的专栏刚开始登在《纽约时报》上时,当时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还不屑地问道:这个家伙是什么人?他哪有资格告诉我该怎样治理 国家?后来,恐怕没有谁再敢这样藐视他了,事实上几届总统每天早上看的材料中,就包 括他的专栏文章。他说的一句话,在新闻界广为流传:19世纪是小说家的黄金时代,20 世纪是新闻记者的黄金时代。 如果说精英型专栏作家的主题是忧国忧民,纵论天下,那么大众型专栏作家的基调就 是服务、娱乐及消遣。借用古人比较苏东坡与柳永的妙喻,精英型专栏作家就像关西大 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放声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大叙事”;而大 众型专栏作家则如二八女郎,捻红牙板,杨柳琴,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私人 叙事”。下面就介绍一位大众型的专栏作家E(P(莱德勒。 莱德勒是一位颇有魅力与人缘的大众顾问专栏作家,她的专栏曾经通过辛迪加,刊登 在美国国内与国外一千多种报刊上。她有个孪生妹妹。小时候,姊妹俩总爱穿相似的衣 服,总是与男伴一同出游。后来,姊妹俩又一起上同一所大学,一起举行婚礼。莱德勒做 专栏作家后,她的这位孪生妹妹也主持了一个专栏,与她分庭抗礼,唱起对台戏。为此,姊 妹俩好多年都跟乌眼鸡似的,谁也不理谁。 莱德勒专栏的名称,叫做《通天晓顾问安?兰德斯》(Ann Landers),就像李普曼的专 栏名称叫《今日与明日》一样。1955年,当《通天晓顾问安?兰德斯》专栏的原作者去世 后,报名竞选新兰德斯的人有22个,其中包括一位从未出门工作,也从未发表片言只字的 中年妇女,她就是莱德勒。乍一看,她的条件显然不理想。然而,她却力挫群雄,如爆出的 黑马成为新的兰德斯。她成功的秘诀何在呢?原来她的杀手锏,就是遇到疑难问题直接 向最高权威求教。比如,考试中出了一道有关法律的问题,当时其他应试者都只顾闷着头 苦思冥想,而莱德勒却一个电话打到最高法院,请美国大法官们给予解答。考场评判员对 此非常赏识,后来莱德勒的专栏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在于她坚持不懈地向专家 讨教。 莱德勒一开始主持《通天晓顾问安?兰德斯》专栏,便决定把服务放在首位,以此作为 专栏的宗旨。她备有美国各种服务机构的有关资料,随时可以向来信请求帮助的读者释 疑解难。她的专栏文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几十年来为读者解答了数不胜数的 疑难问题,与此同时莱德勒也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知心朋友,赢得百姓的广泛信赖。权威 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位编辑说过:有许多人向她询问一些永不会向医生提出的保健 问题。莱德勒解答问题,不仅具有说服力,令人信服,而且措辞精辟,言简意赅,还不乏机 智与幽默。有一次,一个年方十五的少女给她来信抱怨说: 我最大的问题是母亲。她从早到晚唠叨个不停,老是说:“关电视。做功课。洗 脖子。直起身子站。清理你自己的房间。”我怎样才能让她住口? 那么,怎样解决这位少女的最大问题,怎样才能使她的母亲不再唠叨呢?莱德勒为她 提供了一条锦囊妙计,简直可以让她一劳永逸:“关电视。做功课。洗脖子。直起身子 站。清理你自己的房间。”还有一次,一位署名“困惑人”的读者来信问:“亲爱的安?兰德 斯:将近三十年来,你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顾问。你那些精妙的答案究竟从何而来?” 兰德斯专栏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真是一语破的,妙不可言:“亲爱的困惑人:答案来自莱 德勒。” 由于兰德斯专栏面向社会,服务大众,赢得广泛声誉,所以对她提的意见,人们都乐意 采纳。举例来说,1971年美国国会讨论一笔开展癌症研究的拨款时,她写了一篇专栏文 章予以支持,文章最后劝告读者说:“请在本栏签名,寄交你的参议员。”文章一刊出,各州 寄给自己参议员的信件顿如洪水一般涌入华盛顿,总数达100多万封。有位参议员为此 写了张纸条给兰德斯专栏,上面只有一句话:“弹劾安?兰德斯。”鉴于兰德斯专栏具有如 此巨大的号召力,里根总统曾经给兰德斯专栏去信,最后一段开玩笑地写道:“安?兰德 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已曾多次劝苏联和我们一起减少甚至取消核武器,但没 有成功。也许你的读者可以把你的专栏寄给勃列日涅夫。罗纳德?里根谨启。” 需要说明的是,像李普曼、莱德勒这样红得发紫的专栏作家并不多见,大多数专栏作 家都是默默无闻的,正如曾任美国之音台长的约翰?钱塞勒和曾任美联社华盛顿分社社 长的沃尔特?米尔斯在其合著的《记者生涯》一书中所说的:“作为专栏作家,多数人的收 人刚够糊口;只有少数人发迹。每一个大专栏作家都有几十个小的作陪衬。”? 下面开始分别介绍三家诞生于19世纪,并且至今仍然位居世界几大通讯社之列的法 新社、路透社和美联社。 第二节 法新社(AFP) 法新社的前身,是“哈瓦斯通讯社”(Agence Havas)。而哈瓦斯通讯社,是全球第一家 通讯社,其创办人就是法国人哈瓦斯(Charles Havas)。 一、哈瓦斯与哈瓦斯社 哈瓦斯诞生于北美独立战争结束的1783年。其父曾任路易 十六的书报检查官,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丢官卸职。哈瓦斯的 青少年时代,在动荡不安的大革命岁月中度过。他二十来岁时, 利用拿破仑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之机,钻空子发了一笔财,摇身 一变成为巴黎金融界的巨头。而拿破仑垮台后,哈瓦斯一夜之间 又从富翁沦为穷汉,因为他手中拥有一大笔应由拿破仑政府偿还 的债券,这些债券随着拿破仑的下野自然全部作废。哈瓦斯破产 后,穷困潦倒,狼狈不堪。当时,他上有高堂,下有幼子,侧有娇妻,一家老小眼巴巴地望着 他,嗷嗷待哺。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诉苦说:“眼下家中的日子实在难熬。吃了上顿没 下顿„„这还不算。我还有一笔二百法郎的欠款,因为无力偿还险些吃官司,多亏一位朋 友出于哥们义气挺身而出,才使我们摆脱了困境。” 为了养家糊口,1825年哈瓦斯在巴黎创办了一家新闻社。其业务就是从外国报刊上 选出法国人感兴趣的报道,然后译成法文,卖给巴黎的各家报刊。所以,它实际上是个新 闻编译社。由于哈瓦斯既有新闻敏感,又有外语能力,所以他编译的稿件比较受欢迎,他 的新闻社也就日益兴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授约翰?霍恩伯格,在《西方新闻 界的竞争》一书里写道: 为了建立一个能为他设在巴黎的新闻机构服务的记者网,他早在1925年就游 历了欧洲;他还雇佣了一些翻译、信使和职员。他的新闻的第一批订户是金融家、商 人及外交官之类的人。他专门传播股票行情和金融界感兴趣的其他新闻。? 1835年,哈瓦斯吞并几家新闻社之后,正式亮出“哈瓦斯通讯社”的招牌。于是,哈瓦 斯通讯社便成为全球第一家名正言顺的通讯社,哈瓦斯也成为通讯社鼻祖。如今,通讯社 一词agence(英语agermy),已成为全球通用语,如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而 最先将这个词用作通讯社的就是哈瓦斯。 哈瓦斯通讯社问世的19世纪30年代,正当法国商业报刊兴起之际,可谓生逢其时。 由于商业报刊以新闻为重心,从而为新闻通讯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和生存空间。当 时许多廉价报纸如《世纪报》、《新闻报》等,都是哈瓦斯社的主顾,其中《新闻报》的发行人 吉拉丹还是哈瓦斯的老朋友。为了安身立命,哈瓦斯社一开始就把“速度”奉为根本:“国 际通讯社之所以成长壮大,是因为它们服务于对高速通讯的需求。”?哈瓦斯创办通讯社 的动因之一,就在于拿破仑逝世的消息过了两个月,才从流放地圣赫那拿岛传到巴黎。不 过,哈瓦斯社创办之初,世界上既无铁路,又无电台,当时的所谓快讯,还得依靠驿马传递。 为了尽快获取与传递新闻,哈瓦斯还用过信鸽,开辟了布鲁塞尔到巴黎、伦敦到巴黎等信 鸽传讯线路。通过这种方式,哈瓦斯社当天就可获得比利时与英国的新闻,比邮局传递快 得多。哈瓦斯社发展成19世纪的一大通讯社,信鸽立下头功。以后,哈瓦斯社又相继利 用电报、火车等新科技,进一步加快新闻的传递速度。对此,巴尔扎克也说过,“世界各地 的报纸都会很快地到哈瓦斯手里”,“哈瓦斯先生比巴黎的任何人,都最先获知世界各地的 消息”。同时,巴尔扎克还写道: 除了外交机密之外,哈瓦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从收到的报刊杂志中,哈 瓦斯挑选出一些重要的文章或消息,然后编译成法文稿件。这些新闻稿件每天都要 送到首相官邸供首相早起后阅读。不仅如此,巴黎的各个报社也都加入了哈瓦斯通 讯社的供稿系统,因为各地去编译外国的新闻不如购买哈瓦斯的消息更能节约开 支„„由此诸位便可以明白,虽然你们是在不同的报纸上看到了国外的信息,其实 来源都是出于同一处。„„极而言之,可以说全巴黎只有一份报纸。 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哈瓦斯社当时还是一家外国新闻的编译社; 第二,哈瓦斯社的稿件已经开始使巴黎的报纸趋于千篇一律,面目雷同。 哈瓦斯社的事业,从1848年开始获得显著进展。因为,1848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 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巴黎也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的封建统 治,又一次建立了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废除了复辟时 代对言论出版的种种限制,一时间许多报纸纷纷创刊。据统计,第二共和国存在的短短三 年间,法国新创办的报纸达一千余家。大批新创办的报纸竞相同哈瓦斯社签订合同,订购 新闻,从而使哈瓦斯社顾客猛增,应接不暇。此外,哈瓦斯社也开始联系国外订户,积极向 海外发展。比如,沙皇俄国的宫廷就订购了哈瓦斯社的新闻稿。到19世纪60年代,哈瓦 斯社已漂洋过海,将触角伸到拉丁美洲。 也就是在1848年,哈瓦斯录用了两名德国流亡者。当时,由于革命而从德国流亡巴 黎的人,总计达到八万多,其中包括马克思和海涅。被哈瓦斯录用的两名德国流亡者,后 来都另立门户,各自成立通讯社,成为哈瓦斯的两大竞争对手,三方展开激烈的角逐。这 对哈瓦斯来说,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是始料未及。这两个先与哈瓦斯同舟共 济,后与哈瓦斯分庭抗礼的德国流亡者,一个叫沃尔夫(Bernhard Wolff),另一个叫路透 (Reuter)。沃尔夫创办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创办的英国路透社,同其师傅哈瓦斯 的哈瓦斯社鼎足而立,构成19世纪最有势力的三大通讯社。 1849年,柏林至亚琛的电报线路开通,交付使用。哈瓦斯想包下这条电报线路,以便 拓展自己的业务。可是,等到他着手去办这件事的时候,这条有利可图的线路已被人抢先 占据,哈瓦斯吃了一惊。原来抢了他生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的徒弟,后来几乎同时 “失踪”的沃尔夫和路透。沃尔夫占据了这条电报线路的柏林一端,路透则占据了亚琛一 端。对此,《路透其人和路透社》一书,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哈瓦斯得知当年的弟子抢 了自己的买卖后,非但不气恼,相反心中充满了“在腕力比赛中初次被儿子赢了的父亲才 会有的那种以输为荣、心里很爽快的失败感”。其实,这件事实际上已经拉开19世纪三大 通讯社激烈竞争的历史帷幕。不过,当时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它们的竞争首先并不在 于综合新闻方面,而在于商业资讯领域:“商业新闻、证券交易、市场行情等,构成这些通 讯社开张之际的主要业务,正如其早期的新闻信同伴——如富格家族(the Fuggers)的新 闻信。”? 二、《通讯社条约》(1870)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世纪英国 的一位外交官也说道:“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国家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国家只有永远的 利益。”这两句中外名言,十分精确地概括了19世纪三大通讯社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 哈瓦斯社、沃尔夫社与路透社的竞争,就构成通讯社历史的一部“三国演义”。而这部三国 演义的高潮,是1870年的一组《通讯社条约》(Agency Treaties)。这组条约,实际上是一 张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的路线图。根据这项条约,三大通讯社在全世界划分了各自采集新 闻与发布新闻的势力范围,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三大通讯社都拥有新闻传播的垄断权。 《通讯社条约》的出台,既标志着19世纪三大通讯社的“三国演义”达到高潮,也体现着19 世纪欧洲列强争霸世界的一个侧面。当时法国、德国与英国,是列强中势力最大、争夺最 烈的三个大国,配合三大列强的纵横捭阖,你争我夺,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和 英国的路透社,在全球新闻市场上也展开激烈争夺,而三大通讯社瓜分全球新闻市场的行 径,与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如出一辙。对此,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做了具 体论述: 通讯社是19世纪由法国的查尔斯?哈瓦斯、英国的保尔?朱利叶斯?路透和 德国的伯恩哈德?沃尔夫创建的,当时纯粹是商业手段,就像报道古罗马竞技场情 况的当地记者一样。哈瓦斯、路透和沃尔夫手下的记者们在殖民地到处奔波,以满 足企业商人为发财致富而对新闻的欲望。当时欧洲政府之间的利害关系至关重大。 英国、法国、德国为了防止殊死般的竞争,按照1869年(应为1870年——引者注)签 署的《通讯社联盟条约》,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路透社的势力范围是大英帝国下 属的国家和东亚地区;哈瓦斯社负责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帝国所属地区; 而沃尔夫社则拥有奥地利、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俄国的地域范围。? 19世纪的这个《通讯社条约》,对全球新闻传播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特别是对国际通 讯社的竞争与发展,都产生显而易见的深远影响,直到20世纪,甚至2l世纪都可在国际 新闻领域发现其历史身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的约翰?霍恩伯格教授,在 《西方新闻界的竞争》一书里就写道: 这个契约延续了半个世纪,对世界舆论的形成起了深刻的影响,对20世纪的新 闻事业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正如肯特?库珀(美联社总经理——引者注)后来写道 的那样:“路透社和哈瓦斯通讯社不让报联社(即美联社前身‘纽约报纸联合会’—— 引者注)在国外发布新闻有三个目的:(1)它们不让报联社参加竞争;(2)如果它们 想报道有关美国的新闻,它们可以随意以蔑视的态度向美国报道这种新闻;(3)它们 可以采用最有利的方式报道本国新闻而不会遭到批驳。它们自己的国家总是受到 颂扬。它们这样做的方法是,报道英国和法国国内的文明所取得的伟大进步。当 然,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将为整个世界所共享。”路透社和哈瓦斯社曾形象地报道 说,“因为有印第安人,在美国旅行是不安全的。”? 这里看起来在说19世纪的事情,实际上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情况,即不平衡、不平等 的新闻传播秩序,以及这种秩序的利弊与本质等,只不过当年的“被压迫者”,如今得势之 后早已成为当年它所抨击的“压迫者”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世纪的《通讯社条约》体系便名存实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一战后国际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挑起战端的德国成为战败国,原属德国沃尔夫社 势力范围的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由于在大战中坐收渔 利,一跃成为头号强国。随着国际政局的这种变化,德国的沃尔夫社自然一蹶不振,势力 锐减,而美国的美联社、合众社等脱颖而出,迅速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的消息, 就是由美国的合众社最先报道的。不过,合众社这一次“先”得有点过头了。第一次大战 是在11月11日上午11时结束的,而合众社提前四天即11月7日就急急忙忙地发出报 道,宣布大战结束: (合众社巴黎十一月七日电)战争已经结束,今日上午十一时,德国与协约国签 订了停战协定,三小时后停止了战争行动。据悉,福煦元帅的条件中包括预防恢复 战争行动的条款,因此,有史以来最大战争已告结束。? 当时,许多美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奔走相告,纵情庆贺,后来发现原来是空喜欢一 场,战争还在继续。为此,合众社背了多年黑锅,一直抬不起头。有人开玩笑说:“合众社 提前四天,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通讯社条约》体系名存实亡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无线通信取代有线通信。瓜 分世界新闻市场的做法,只在有线通信的时代才有可能,因为大通讯社可以凭借强大的经 济实力控制国际有线通信网络,而中小通讯社没有力量参与这种竞争。当无线通信取代 有线通信后,各家通讯社不论大小都可以迅速而便捷地将新闻传往任何地区,不必再受电 报线路的限制。于是,即使19世纪三大通讯社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若想在无线通信的时 代继续维持其垄断地位也是不可能的。因此,1934年,世界各通讯社在里加开会(里加时 属苏联,现为拉脱维亚首都),宣布正式废除《通讯社条约》以及其他所有垄断性的协定。 19世纪三大通讯社三分天下的局面至此宣告结束,三大通讯社的“三国演义”至此落下 帷幕。 下面再接着谈谈哈瓦斯社的发展情况。通讯社兴起的时期,正当有线电报问世,并且 获得广泛应用。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最先发明有线电报,1850年欧洲各国已普遍建 立有线电报网络。1866年,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又把美洲与欧洲的电报线 路连为一体。随着有线电报的飞快发展,哈瓦斯通讯社的事业也迅速发展,在提供新闻的 同时,又开始经营广告业务。它的做法是用新闻交换各报的广告版面,然后再将这些版面 卖给广告客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瓦斯社已控制法国80 %的报业广告,成为法 国最大的广告垄断组织。1930年,法国一位记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报业会议上发言 说道:“对一家报纸来说,疏远哈瓦斯通讯社实际上意味着丧失其全部的广告收入。”? 哈瓦斯通讯社创办之初是家民营机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法国政府的半官方喉舌,其 大部分经费都来自政府的变相补贴和津贴。“尽管历届法国政府在政治和个性上各有差 异,他们都把得到哈瓦斯通讯社的善意与合作看作是无价之宝。当然,这给双方都带来了 好处。其结果是,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哈瓦斯通讯社进行补贴,最终达到每年三千万法郎之 多。”?1912年,美联社企图打入自己认为属于美国势力范围的拉丁美洲,结果被垄断拉美 新闻市场的哈瓦斯社所拒绝。对此,曾为美联社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的肯特?库珀(Kent Cooper),几年后回忆起来还耿耿于怀:“哈瓦斯社,一个小小的由政府资助的法国通讯社 居然能够阻止庞大的美联社向南美发稿,这一事实实在糟糕透顶。”?事实上,这时的哈瓦 斯通讯社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通讯社,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具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的传播能量,而不是一个小小的通讯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黎晚报》一位主编就 说道: 哈瓦斯通讯社只消发一条消息,就足以在巴黎证券交易所引起一场惊乱,或在 议会发动一场可能导致政府下台的运动,引起动乱,甚至于发动战争。然而,又有谁 敢于谴责这类佞言呢?谁又能够谴责这类佞言呢?在所有毒化法国公众舆论的那 些佞言中,哈瓦斯通讯社的佞言危害性最大。而且,哈瓦斯通讯社的佞言往往被信 以为真。?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哈瓦斯社瓦解分裂,不复存在。1944年,巴黎光复后,在原哈 瓦斯社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家新的通讯社,这就是今天的法国通讯社——法新社。 第三节 路透社(Reuters) 路透社的创办人,就是新闻史上的奇人路透(Paul Julius,Reuter)。路透社的崛起与 路透传奇的一生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所以,谈及路透社,势必说到路透其人。 一、路透与路透社 路透生于1816年,比哈瓦斯小33岁。他的诞生地,是美 丽的格林童话的故乡。路透的双亲都是犹太人。他早年并不 叫路透,路透这个名字是他28岁那年在柏林放弃犹太教,改奉 基督教时重新起的。1848年,路透随大批德国流亡者来到巴 黎。当时路透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他找到哈瓦斯,想在哈瓦斯 社谋个差事。哈瓦斯对路透通英语、法语和德语三种文字比较 赏识,他正需要这种人,因为哈瓦斯社当时主要以编译外国新 闻为主。于是,哈瓦斯就收下路透做翻译,与此同时,哈瓦斯又 录用了另一位德国流亡者沃尔夫。1849年,羽毛未丰的路透迫 不及待地自立门户,同师傅哈瓦斯唱起对台戏。这时路透才33 岁,而哈瓦斯已是66岁。结果,路透虽然年轻气盛,初生牛犊 不怕虎,但毕竟不是老家伙哈瓦斯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招架不住,最后洗手不干,从 巴黎“失踪”了。时隔不久,沃尔夫也去向不明。 路透离开巴黎后,到什么地方去了?去干什么了?我们先按下不表。且说德国西部 与比利时交界处,有座历史古城,名叫亚琛。神圣罗马帝国的历代皇帝,都是在亚琛举行 加冕典礼。亚琛还有一家举世闻名的报刊博物馆,创建于两百余年前,收藏有世界各国的 十万余种报刊。就在路透从巴黎“失踪”的这一年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前整整一 百周年的那一天,亚琛到柏林的有线电报线路开通了,并交付使用。当哈瓦斯得知这个情 况,准备利用这条电报线路时,发现有人已经捷足先登,占据了这条线路。而抢了哈瓦斯 生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的徒弟沃尔夫和路透:沃尔夫占了这条线路的柏林一端,创 办了德国最早的通讯社一沃尔夫通讯社(Wolff Telegraphen Bureau),而路透占了亚琛 一端。原来路透从巴黎“失踪”后,跑到亚琛办起这家电报事务所,收集各地的股票行情、 证券交易之类的商业金融信息,然后提供给银行家、商人、投资者等。当时,巴黎到布鲁塞 尔已通电报,但布鲁塞尔到亚琛还有一段电信空白。这样一来,路透占据的亚琛便成为一 个连接巴黎与柏林的通信中继站,地位非常重要。为了加快传讯速度,路透也照搬哈瓦斯 的老办法,用信鸽来填补亚琛到布鲁塞尔之间的电信空白。如今,在路透当年电报事务所 旁边,立有一块路透纪念碑,碑上用德语写着: 保尔?朱利叶斯?路透。1816—1899。 路透通讯社的创始者。1850年,他曾在此接收用信鸽从布鲁塞尔送到这里的 消息。 这是他毕生从事的国际新闻事业工作的开端。 可惜,路透在亚琛的好景不长,他的事务所开张仅一年,亚琛到布鲁塞尔之间也通了 电报。这就意味着柏林的沃尔夫社和巴黎的哈瓦斯社,不再需要路透设在亚琛的中继站, 而可以直接联系了。路透不得不再一次放弃他的事业,这一回,他败在哈瓦斯与沃尔夫的 夹击之下。恰好这个时候,路透偶尔得知英吉利海峡正在铺设海底电缆。这项工程竣工 后,伦敦到巴黎、布鲁塞尔、柏林之间的电报线路就可连为一体。有人劝他到伦敦去经营 电讯业务,于是在亚琛经营失利的路透不由动了心。1851年,路透告别亚琛,来到英国, 在伦敦办起一家门面不大的“电报办事处”,正式亮出“路透通讯社”的招牌,路透社的历史 一般就从这一年算起。 同《泰晤士报》的崛起一样,路透社的成长与壮大,其实也同样得力于所谓“天时、地 利、人和”。因为,正是凭借大英帝国的赫赫声威,路透社的触角才得以伸展到世界许多角 落。而路透社的兴旺发达,进一步促使伦敦成为“世界新闻的中心”,从而巩固了大英帝国 的霸权地位。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欧洲帝国政府最关心的是,殖民地的新闻能 否畅行无阻地传至殖民帝国的首都,因为这些新闻可以帮助殖民帝国维系其政策,并强化 帝国之形象,同时也可独立地判断殖民地政府的管理效率,判断是否需要给予军事援助和经 济援助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路透本人的精明干练与经营有方,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 一开始,路透社的发展并不太顺利。路透社成立后一个月,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就 开通了。路透借助这条电缆,接收欧洲大陆的金融信息,然后编成“路透社快讯”,出售给 银行、交易所、贸易公司、投资公司等。也就是说,路透社最初的业务和在亚琛时期相似, 主要是提供商情,客户也主要限于商业金融界。从1851年路透社创办到1858年的七年 问,英国没有一家报纸同路透社打交道,对新闻界来说,路透社仿佛并不存在。1858年, 路透为了打破这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孤立局面,首先向伦敦的《广告晨报》展开攻势。 路透找到该报门上,主动要求免费提供两个星期的各类消息。如果两星期后客户感到满 意,那么双方再正式签订供稿合同,如果不满意,那么《广告晨报》也不损分文。这样的美 事,何妨一试?结果表明,路透提供的新闻确实多快好省,非常令人满意。从此,不但《广 告晨报》成为路透社的正式客户,而且其他报刊也相继与路透社签订合同,最后就连态度 顽固的《泰晤士报》也不得不向路透社就范。起初,《泰晤士报》是死活不肯同路透社打交 道。后来,《泰晤士报》看到各报纷纷成为路透社的客户,而且采用路透社的稿件的确既方 便又划算,如果自己再执迷不悟,那么在同其他报纸的竞争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这样, 《泰晤士报》才算无可奈何地与路透社签了合同,成为路透社的客户之一。不过,死要面子 活受罪的《泰晤士报》,签了合同还不肯放下架子,它宁肯多掏一倍的钱,也不愿在《泰晤士 报》上刊登的路透社新闻稿上注明“路透社”。也就是说,《泰晤士报》虽然订购路透社的稿 件,但刊登时却不注明路透社供稿。为此,《泰晤士报》宁愿比别人多付一倍的钱。后来, 《泰晤士报》看到同样的稿件,在其他报纸上都注明路透社供稿,自己的做法只能自欺而不 能欺人,还白白多花一倍的钱,实在冤枉,这时《泰晤士报》才不得不彻底随大流了。 攻下《泰晤士报》这座重镇后,路透社开始获得长足发展。从客观方面讲,束缚报业的 印花税恰在此时全部废除,许多新报创刊,其中不少是地方的中小报刊。这些众多的中小 报刊,无力负担昂贵的国外新闻采访费用,据说当时发一个字的电报价钱,就足够在高级 餐厅酒足饭饱美餐一顿。所以,它们只能仰仗路透社提供国外新闻,从而为路透社的发展 提供了有利的现实环境。从主观方面看,路透社始终奉行“迅速、准确、客观、公正”的座右 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比如,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路透社派出一位经验丰富、精明强干 的记者詹姆斯?麦克莱恩前往采访。当时大西洋两岸还不通电报,欧美两地的联系全靠 邮船。林肯总统被刺身亡的第二天,麦克莱恩采访到林肯的私人秘书,并写出报道,可是 当天的邮船已经起航。这时,其他记者都心安理得地等候下一班的邮船,而麦克莱恩则不 顾一切,飞快赶到码头,雇了一艘快船,出海追赶邮船。苍天不负有心人,后来居然让他追 上了。麦克莱恩就把装有报道的盒子,扔上邮船的甲板。结果,路透社提前两天发布了林 肯遇刺的详尽报道。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久而久之路透社的名声就传遍天下,甚至 “只有王冠和英国国旗能够超过它”。?由此说来,路透社确有资格吹嘘:“英国的贸易、早 期的英国电报公司事业和路透社的丰富的消息来源和声誉共同使伦敦成为世界新闻的 中心。” 路透社创办的第七个年头攻下《泰晤士报》,开始获得长足发展。又过了七年,到 1865年,路透的私人通讯社扩充为股份有限公司,路透当上公司的第一任经理。1871年, 路透社创办20周年之际,路透的出生地德国封他为男爵。到路透社创办40周年时,大英 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又准许路透世袭这一爵位。至此,路透的声望与地位已远远超过哈 瓦斯与沃尔夫。这位曾经被哈瓦斯和沃尔夫挤得无处安身的小个子犹太人,如今终于扬 眉吐气了。1899年,新世纪开始之前,路透在法国尼斯的私人公馆中去世,享年83岁。 路透去世前十余年,路透社已由路透的独子负责经营。路透的儿子与乃父不同,他对 新闻不感兴趣,只是为了继承家业,才不情愿地干起新闻。在他看来,“这个庞大的通讯社 既是一个家庭事业,也是一个家庭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而他自己的爱好是音乐,他一心想当音乐家, 甚至做了路透社总经理后,每次上班还都带着乐谱。大概因为他是这么一位酷爱音乐、感 情丰富的艺术家型人物,所以1915年当他心爱的妻子去世后,63岁的男爵就在夫人人殓 下葬的当天,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演出一场轰动一时的梁祝式爱情悲剧。他自杀前 留下的遗书令人动容,其中写道:请把我葬在我亲爱的妻子的坟墓中去„„死不能把我 们分离„„我们两个的爱的结合是永恒的。这段话让我们不由想起《长恨歌》的结语: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路透唯一的孙子比起路透的儿子来,更不愿意从事新闻工作,这对路透来说真是家门 不幸啊。路透的儿子酷爱德国古典音乐,路透的孙子则钟情德国古典哲学。德意志民族 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一是音乐,一是哲学。有鉴于此,具有德国血统的路透,其后代 一个酷爱音乐,一个热衷哲学,也就不足为怪了。路透的孙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人 伍,当了一名士兵。就在乃父自杀身亡的第二年,他在战场上牺牲。作为独子,他没有留 下后代。因此路透家族的烟火至此中断,这一年恰好是路透出生一百周年。 二、三点说明 关于路透社,还需说明三点。 第一,路透社首先是商业资讯社,其次才是新闻通讯社。路透早在亚琛经营电讯业务 的时候,他所提供的就是商业金融方面的信息。到伦敦创办路透社后,一开始他也主要是 收集和发布商情信息,当时其订户全是英国和欧洲的银行家、经纪人、商人等,与他打交道 的都是银行、交易所、贸易公司等。路透社刚创办时,就设在伦敦的股票交易所。后来,路 透社虽然从伦敦的金融中心搬到报业中心舰队街,与各家新闻机构为邻,并增加政治、军 事、外交方面的报道,但商业金融方面的信息,依然是路透社的主要业务。曾任美联社副 社长兼华盛顿分社社长的沃尔特?米尔斯在与美国之音前台长约翰?钱塞勒合著的《记 者生涯》(The News Business)一书里也指出,今天路透社最强的业务领域依然是在“国际 金融报道方面”。?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印裔英国学者达雅?屠苏(Daya Kishan Thussu),在《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里也曾就此写道: 截至1999年,路透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公司之一,主要从事买卖新闻信息 的生意,它为全球的金融市场和新闻媒体提供关于新产品的信息,包括“第一手的金 融数据和投资数据,数据的、文本的、历史的、图表的数据库系统,外加上新闻、图表、 新闻录像和新闻图片”。在1989年前的五年时间里,路透社的金融信息产品的收入占 了总数的64,,而媒介产品收入则占了总数的不到7,(Reuters Annual Report,1999)。 „„路透社在20世纪末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数据和新闻信息的提供 者,同时还拥有近2 000名记者,并在157个国家设有183个办事处。每天都有超过 300万字数的新闻在全球用23种语言出版,这些新闻的采集和编辑既服务于商业集 团,又服务于媒体单位。? 这种商情为主新闻为辅的现象,其实在西方新闻界屡见不鲜。比如,《华尔街日报》就 是一份纯粹的商情报纸,主要刊登市场行情、股票价格等,同时辅以其他新闻。再如,哈瓦 斯社和沃尔夫社,也都是从为工商界供应金融经济资讯的通讯社,发展为向新闻界供应综 合信息的新闻通讯社,而且哈瓦斯本人原来就是一位银行家。这一现象的根源,自然还在 于西方社会的商业化。在西方国家,商业是一切活动的核心,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都商 品化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活动,实际上都能找到其直接和间接的 商业动机,都不可避免地服从或服务于商业这个核心。所以,商业情报在西方至关重要, 一条消息使人发财,一则新闻使人破产,早知一分钟便可赢利,晚悉一分钟就得亏损的事 情,实在数不胜数。拿破仑战争期间,一个英国银行家就因为提前获得滑铁卢失败的消 息,在股票市场上略施手脚,便使许多人转眼之间倾家荡产,而他本人摇身一变成为腰缠 万贯的富翁。第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它的商业情报搞得好。 如今日本企业界、商业界派驻国外的情报人员,远远超过报社和通讯社的驻外记者。认识商 情在西方社会的重要地位,对路透社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商情而不是新闻,也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路透社是个纯粹的国际通讯社。也就是说,它只从事国际新闻的采访报道,至 于英国的国内新闻,则由另外一个专门的国内通讯社负责,这就是“报纸联合社”,简称报 联社(PA)。报联社成立于1868年,由英国各地的报刊联合创办。报联社与路透社曾达 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一个专管国内新闻,一个专管国际新闻,然后彼此交换。后来路透社的大部分股 票都卖给报联社,报联社便成为路透社的最大股东。如今,路透社与报联社都在同一座楼 上,即有名的舰队街85号。 舰队街(Fleet Street),是伦敦的一条街道。“提起所谓‘舰队街’,在中国(在别国 没 有!)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30年代即已常常见诸报端。因为它是英国报业中心——几 家深有影响的英国大报报馆都设在这条街上。„„很多情况下甚至与唐宁街与白金汉宫 齐名。”?可是,根据外国地名研究专家刘伉先生的考证,流传甚广的这个“舰队街”,乃是 一个误译——Fleet Street与“舰队”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呢?原来: 古条顿语中有fleutan一词,意为“水湾”,演变到后来,也写成了fleet(,就是“小 溪”、“小河”的意思。两者形同而实异(这种情况,在汉语中也不乏其例)。对此,大 一点的英语辞典都有所交代;国内出版的汉英词典向来也都分别列条。然因作“小 河”解的fleet,仅用于英国极个别地区,仿佛成了方言词,在我国更少有人注意及之, 而它偏偏就是Fleet Street得名的本来含义。 其次,从实际地理情况看,也能证明这里的fleet,原指“小溪”、“小河”,与“舰队” 毫无关系。 按伦敦的老城,即所谓“City”„„有座西门叫卢德门(Ludgate),门外有一条小 河自南而北流向泰晤士河。它又窄又浅,自古以来没有专门名字,人们只简单地称 之为“the Fleer”,用汉语说,很有几分“小水沟”的味道。为了通往市西,河上架有一 座小桥,即叫Fleet Bridge;过桥是一条略微有点歪斜的东西街,也顺势叫Fleet Street。由此可见,街以桥名,桥以河名,与“舰队”云云,就根本挨不上边了。后来随 着市政建设的发展,人们把它全部掩盖起来,改造成下水道。这么一来,桥名、街名 的来历也变得无影无踪了。 „„至于它的汉译,本着外国地名一般予以音译的通例(可译为弗利特街;如果 定要意译,不妨作“小溪街”或“小河街”。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着眼,都与“舰队”连扯 不上,绝不能译成“舰队街”。其实即使如实意译为“小溪街”之类,也并不足取,因为 命名的根据——河流不复存在,据此意译已名不副实,难免令人莫名其妙,而且容易 误解,以为这儿有小溪,或街道是小溪填平后改建的(比如《国际时事辞典》的释文中 就有“伦敦一条河滨马路”的字样,其实它与原来的Fleet河成直角相交,何来“滨” 河?现在更是与河无缘了)。何况它虽然不长(和北京东交民巷差不多,约1公里左 右),但百余年来都是伦敦市中心一条交通干线,如此意译,与它的车水马龙气派太 不相称了。所以说来说去,仍以音译为佳:叫作“弗利特街”。? 18世纪以后,“弗利特街”逐渐成为英国的新闻出版业中心,英国许多著名的新闻媒 体都设在这条街上,其中包括《泰晤士报》、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等。因此,弗利特街便成 为英国新闻界的代名词,就像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首相官邸的代名词一样。 第三,同《泰晤士报》一样,路透社的崛起与大英帝国的命运血肉相连,密不可分。19 世纪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其海外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这个庞大帝国,为 路透社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而路透社的海外信息网络,又为大英帝国建立了迅速 而高效的神经传导系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交流报告中所指出的: 通讯社对贸易和商业的进一步打开局面,把世界大大地缩小,起到了通讯社所 独有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当时是殖民主义的全盛时期,通讯社助长了殖民国家的 利益,帮助了维持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并且扩大了宗主国的商业和政治利益。? 所以,路透社虽说是私人企业,但实际上充当着英国海外扩张的舆论先驱,其国际新 闻始终配合着英国的全球战略与外交政策。在美联社的元老肯特?库珀眼里,路透社实 际上一直利用新闻报道,“把大英帝国的附属国完全投入宗主国怀抱”,“在这方面,路透社 比一度驾驭海洋的英国强大的海军为英国做得更多,也比曾经领导世界商业潮流的英国 船只做得更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艘英国海军修理舰,奉命去修复被德军潜 艇切断的海底电缆。当英国水兵把电缆的断头拉出海面以后,发现上面绑着一个小瓶子, 瓶内装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是U-25号军舰。路透社散布流言蜚语进行反德宣 传罪孽深重,上帝一定会惩罚你们!”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国的《柏林日报》 也写道:“路透社比英国海军和陆军更强大,而且更危险。” 第四节 美联社(AP) 关于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19世纪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颇为夸 张的名言:“给地球的各个角落带来光明的来源只有两个:天上的太阳和地下的美联社。” 当年,圣雄甘地也对美联社记者吉姆?米尔斯说过一句令美联社不无得意的话:“我猜 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记者。”? 当今美联社的组织机构及其名称,到1900年才固定下来。在此之前的半个世纪,美 联社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动。所以,下面就以1900年为界,把美联社的发展历史分成两 个时期予以介绍。 一、形成时期(1848—1900) 1(电报的发明与电讯的意味 1844年5月24日,是人类传播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出身画家的美国 科学家莫尔斯(Samuel F(B(Morse)在首都华盛顿,当着众多名流的面,演示了自己发明 的有线电报传输装置。当参观者到齐后,他在一只电键上摁出一串嘀嘀嗒嗒的电码,等候 在巴尔的摩城的人把这串电码翻译出来,就变成这样一 句话:“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What God hath wrounght!)刹那间,围观人群,一片欢呼。因为,这是有 史以来拍发的第一份电报,从此人类的传播活动又揭开 一页崭新的篇章。“电报则一笔勾销了人类交流过程中 时间和空间之间的障碍,使信息从时空中脱离出来,远远 超过了书写和印刷文字的传播能力。因为电子的速度并 不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而是完全脱离了人类的感官。它 把我们带人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这是人类历史 上从没有经历过的。”?不仅如此,电报的问世也对人类社 会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极而言之甚至改变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方向。对此,加拿大传播思想家马歇尔?麦克 卢汉曾经论述道: 当人生活在电子的环境中,他的本性改变了,他的私人属性融入了社团整体。 他变成了一个“大众人”(Mass Man)。大众人是在电子速度下产生的一个现象,不是 有形的量的现象。大众人最初是在无线电时代被注意到的一个现象,但是,随着电 报的出现,它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悄诞生了。? 关于这些方面的情形及论述,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里,特别是在电子媒介部分进行比 较深入的讨论,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在新闻传播与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上,莫尔斯发明的电报同400年前古登堡发明的 金属活字印刷法一样,都具有开天辟地的里程碑意义。吴伯凡先生说得好:“在人类发明 电报之前,‘通信’问题基本上等同于交通问题。”?比如,当时最快的传讯方式就是驿马快 递,所谓“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都 形象地再现了驿马快递的情景。而由于电报的出现,时空的距离被大幅度压缩,人们的生 活世界以及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感知方式,随之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变化。比 如,过去占据报纸中心的本地新闻,逐渐被遥远的外地新闻所取代。再如,以往没有多少 时效意识的新闻,被越来越“晚近”(late)的“电讯”所取代,“截稿时间”、“第一时间”的观 念,也越来越成为制约新闻的首要因素:“报纸的财富不再取决于新闻的质量和用途,而 是取决于这些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的速度。”? 对于这一变化以及相应的一系列社会历史“转型”,美国著名的媒介文化学者尼尔? 波兹曼,从其首创的媒介生态学角度做了富于哲理意味的阐述。在他看来,电报的出现不 仅仅意味着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更深层的意味还在于它彻底改变信息所负载的 内容,从而最终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体认。举例来说,与印刷术完全相反,“电报只适合于 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地 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稍加思索”。?于是,“久而久之,经电报描绘过的世 界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解释了。报纸上一行行有序而连贯的文字逐渐失去了帮 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了解’事实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因为‘了解’并 不意味着人们能够‘理解’事实的言下之意、背景知识和与其他事实的关联。电报式话语 不允许人们进行历史的回顾,也不鼓励深入的分析。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 情,而不是理解它们。”?另外,由于电报生产了大量同一般人的生活毫无关系的信息,结 果导致了他所谓的“信息一行动比”的变化。在此之前,即在口头文化与印刷文化中,信息 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促成某种行动。但是,由于电报的发明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在人 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与此同时人们将面对丧失社会和政 治活动能力的问题”。?比如, 问问自己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你可能就会更明白上文的意思了:对于解决中 东的冲突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对于解决通货膨胀、犯罪和失业问题你有何高见? 对于保护环境或降低核战争危险你有什么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石油输出 国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歧视行动计划和伊朗巴哈派教徒遭受的残暴行径,你准 备采取什么行动?我可以大胆地帮你回答:你什么也不打算做。? 总之,“在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因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 闻存在的语境。”?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历史与新闻传播的“语境”中,通讯社应 运而生:“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开辟全国第一条电报线路4年后,美联社成立了,从 此,来路不明、读者对象不定的新闻开始横扫整个国家。战争、犯罪、交通事故、火灾和水 灾„„开始成为所谓‘今日新闻’的主要内容。”? 2(港口新闻联合社 如果说商业报刊的崛起,为通讯社的问世提供了必要性,那么电报的发明,就为通讯 社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通讯社正是在历史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的双重驱动下,成长壮 大起来的,而美联社就是典型。美国商业报刊兴起的19世纪30年代,虽然需要大量提供 新闻的通讯社组织,但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通讯社还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直到电 报发明后,美联社才得以问世,而且美联社的势力也如19世纪三大通讯社一样,紧随电报 网络的伸展而步步扩张。所以,有线通信构成通讯社的现实基础,正如印刷技术构成报刊 的现实基础,无线通信构成广播电视的现实基础。 1848年,纽约的6家报纸——《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 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在纽约成立两个合作 性新闻搜集机构。第一个机构是‘港口新闻联合社’,它的记者将为各报的利益从进港船 只收集新闻。第二个机构是一个甚至并没有真正成立的松散的互助联盟——‘纽约报业 联合会’。它是第一个地区性报业联合会”。?不过,关于美联社的起源,各种说法比较混 乱,一向很不统一。另据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史》一书的讲述: 关于在1848年正式组建通讯社一说,并没有资料可以佐证。这个后来发展成 为现代美联社的组织正式创办的最确切的日期是1849年1月11日。正是在这一 天,上面提到的这6家纽约日报签署了一项协议,组成“港口新闻社”(Habor News Association)。该协议的一份副本于1967年由理查德?A(施瓦茨洛斯(Richard A( Schwarzlose)教授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手稿部所藏亨利?J(雷蒙德的文件中发现。它 提供了以往不为人知的细节内容:6个合伙人按规定共用两艘船只,在驶入纽约港 的轮船上采集新闻,共同分担费用,向纽约市以外的报纸出售新闻,还要制订成员规 章。显然是由于通过电报出售新闻的生意变得越来越重要之故,1851年,该组织签 署新的协议,改名为“电讯与综合新闻联合社”(Telegraphic and General News Association)。 “联合新闻社”(Associated Press)的名称直到1860年才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纽 约市的这个组织正是现代报业联合会(通讯社)的先驱。? 无论如何,美联社的前身就是纽约市这6家报纸组成的合作机构。它不同于前面介 绍的19世纪三大通讯社。三大通讯社都是独家经营的私人企业,而港口新闻联合社则是 合作性质的组织,不以赢利为目的,一切费用由各家平均分担。也就是说,三大通讯社是 把新闻“出售”给自己的“顾客”,而美联社则是把新闻“提供”给自己的“成员”。所以,要想 获得美联社的稿件,就得加入美联社,成为会员,并分摊费用。1856年,港口新闻联合社 又改名为“纽约联合新闻社”。 纽约联合新闻社除了为自己的会员服务,也开始向其他地方的报刊供稿。不过,它并 不是直接向各地报纸供稿,而是向各地组成的报业团体集体供稿。由于这些团体类似于 纽约联合新闻社的二级机构,所以也都冠以“联合新闻社”的名称,比如“费城联合新闻 社”、“南部联合新闻社”、“西部联合新闻社”等。其中“西部联合新闻社”的势力最大,构成 现代美联社的基础。西部联合新闻社(Western Associated Press),由美国中西部的报纸 于1862年组成,总部在美国中西部的中心芝加哥。 1882年,芝加哥又出现一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United Press)——与后来的合众 社无关。?合众社与纽约联合新闻社展开激烈竞争,结果纽约联合新闻社败北,其大多数 会员都加入合众社,其余小部分会员则与西部联合新闻社合并,于1892年成立“伊利诺伊 联合新闻社”,社址还在芝加哥。伊利诺伊是美国的一个州,芝加哥就在伊利诺伊州。随 着纽约联合新闻社的垮台和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的成立,以往纽约联合通讯社与合众社 之间的竞争,就变成现在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与合众社之问的竞争了。 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的第一任社长是斯通(M(E(Stone)。他是美联社历史上首屈一 指的元勋,由于他在创建与发展现代美联社的突出作为,我们不妨称之为“美联社之父”。 斯通主持美联社长达三十余年,奠下现代美联社的雄厚基础,使美联社由一家国内通讯社 发展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通讯社。他提出的五个W、一个H的报道模式,曾经作为标准 的新闻写作手法广为沿用。所谓五个W、一个H,是指一篇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其导语中 应包含“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处”(where)、“为何”(why) 以及“如 何”(how)等六个要素。斯通早年当过记者,也办过报纸,芝加哥第一家廉价报纸就是他创办 的。他一出任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社长,就马上赶赴欧洲,以巨大代价同当时三大通讯社签 订了独家交换新闻的合同?,从而切断合众社的国外新闻来源。1897年,合众社终于支撑不 住,宣告倒闭。另外,按照这项协议,“允许伊利诺伊联合新闻社在美国发布路透社新闻,并 与路透社和哈瓦斯社共享墨西哥和中美洲新闻,与路透社共享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新闻”。? 1898年,伊利诺伊联合新闻社卷人一场延续两年的官司。当时芝加哥的《洋际报》 (Inter Ocean),由于采用别家通讯社的稿件,伊利诺伊联合新闻社便停止向《洋际报》供 稿。《洋际报》为此向法院提出控告,经过两年审理,1900年伊利诺伊州法院做出裁定,伊 利诺伊联合新闻社必须将稿件提供给任何客户,不得有所歧视。这桩官司败诉后,为了规 避伊利诺伊州的法律,斯通便解散芝加哥的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同时在纽约成立一家新 的通讯社,这就是现在的美联社。美联社的社名Associated Press(AP),就是在这次重大 改组中leg,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斯通当选为新的美联社社长,直到1921年退休。这 一年,美联社已有2 300家报纸订户,每天传送5万字的新闻。 二、发展时期(1900年以来) 同1848年美联社的前身“港口新闻联合社”一样,1900年成立的美联社还是一家不以赢 利为目的合作社。关于这一点,美联社第一任社长斯通,有一次对董事会说得很明确: 一个全国性的新闻合作组织是这样一种机构,它属于而且只属于各个报纸。它 不出卖新闻,不谋利润,不付股息,仅仅是各报纸的代理人和公仆。参加者应该包括 一切党派、宗教界、经济界和社会界的新闻工作者,但他们对新闻事业同样热情积 极,所采集的消息应该严谨、准确、公正和完整。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曾任美联社副董事长兼华盛顿分社社长的沃尔特?米尔斯,也是这样谈及美联社: “1982年,它总共为美国的1 350来家日报和5 700多家广播电视台服务。这是个非赢利 性组织,属于它为之服务的那些报纸所共有。这些报纸并不是用户,而是该通讯社的 股东。”? 美联社的真正崛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战爆发时,美联社的订户仅有一百 来家,到1940年达到l 400家,现在则是15 000家,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大通讯社—— “美联社的高速机器每天传送约40万字,每24小时播发1 000条消息„„在美国各地,美 联社共有120多个分社”。?美联社的崛起与路透社相似,也是以美国的国力提升和全球 扩张为背景的,而美国开始在世界上崭露头角正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战前,美 联社已在国外设有采访机构,独自采集新闻。但是,依据1893年美联社与三大通讯社达 成的协定,美联社还不能向国外发布新闻。对此,现代美联社的 元老肯特?库珀,曾忿忿不平地说道:“令我震惊的是,美联社 不能把我国的新闻发布到世界其他地方。我对美联社竟屈从于 如此卑劣的新闻压制这一事实,感到痛恨不已。”?一战后,三大 通讯社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名存实亡,美联社也随星条旗一道 向海外迅速拓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联社的庞大网 络已经遍布全球。 1900年新美联社成立以来,涌现许多出类拔萃的记者。 《美国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一书,就是美联社名记者的经验谈。 全书二十多位作者全是美联社名记者,其中包括美联社的七位 “特派记者”。特派记者是美联社授予优秀记者的最高职称。所 以,这本书对了解美联社及其名记者颇有益处。特别是书中谈到的许多采访写作方面的 实际经验,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比如,“一篇报道并不是在你坐到打字机前动手写作时 才开始形成的。它的形式和质量,是在你收集将要纳入报道的各个事实的过程中确定的” (唐?怀特黑德),“一篇好的报道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唐?怀特黑德),“如果 你按照自己讲话的方式去写稿的话,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威尔?格里姆斯利),“写新闻 稿件要有类似于欣赏音乐的能力”(威廉?瑞安),“你的作品听起来越是悦耳,它就越有可 能使读者爱不释手”(阿瑟?埃弗雷特)等,都是精辟的经验之谈。这里尤需留意的是,许 多优秀记者都对文稿的听觉方面非常关注,甚至觉得一篇报道是否能够得到读者的青睐, 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其听觉方面的节奏、韵律、声音等因素的自然流畅有着 密切关系。比如,曾在合众国际社供职的记者P(斯洛扬,获得美国报纸主编协会1981年 度最佳限时报道奖后,就专门对其报道的听觉问题同人做过一番对话: 斯(指斯洛扬——引者注):你揭开了我写作的特点。我可以告诉你,我有时自 言自语地读,有时甚至还打扰周围的人——你看我多不像话。 克(指访谈者克拉克——引者注):你是在写到纸上之前,有时大声念出来吗? 斯: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是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有时,我反复默读,读得 很着迷,不知不觉就咕哝出声了,或干脆大声地嚷了出来。 克:这对于决定句子长短、语序以及韵律等有帮助吗? 斯:是的,有帮助。我是一个对声响敏感的人。我喜欢听朗诵,喜欢诗歌,朗诵 诗是对语言的一种享受。即使你是对自己默念,你也要听听顺不顺耳。? 另外,曾供职美联社纽约总部20年、如今在纽约大学教授新闻学的杰里?施瓦茨,在 其《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一书里,也对美联社的新闻业务及其相 关情况做了生动翔实的论述,值得参考。这里,谈到美联社的新闻业务情况,不能不说说 “客观性法则”。因为,美联社是这一法则的奠基者,这个被当代各种新闻媒介视为神圣法 则的“铁律”,正是由美联社最先发明并大力倡导的。 三、美联社与客观性法则 1(由来 所谓客观性法则(objectivity),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力求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 不加主观评判的一套报道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关手法。正如有的学者所概括的:“作为一 种职业意识形态,客观性包括三项承诺:独立(新闻应该不受政治压力的左右);平衡(新闻 在表现上应该不偏不倚);客观(新闻应该仅仅陈述事实,其中不能渗透主观判断)。”?还有 学者将它归结为如下三项基本内涵:事实与观点分开、不带感情色彩、力求公正平衡。? 一般认为,客观性法则是由美联社最先提出,并大加倡导的:“美联社是后来称之为 ‘客观报道’的先驱。”?刚才介绍美联社时,曾一再提到美联社是个合作性质的组织。正 是“合作”这一性质,使美联社不得不打出“客观中立”的招牌。因为,美联社的众多社员分 属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地区,利益千差万别,口味各不相同。要解决众口难调 的问题,要使美联社的全体会员满意,美联社显然只有一种选择——客观报道。也就是 说,它只能客观地报道事实,而不能加入任何观点,即使涉及观点,也得提供正反两面的看 法,力求中立、平衡、超然物外。南北战争期间,美联社派驻华盛顿的第一位记者劳伦斯? 格布莱特对此所做的说明,一直被广泛征引: 我的工作是报道事实。我得到的指示不允许我对所报道的事实作任何评论。 我发的消息是提供给不同政治色彩的报社的。编辑们说,他们能对我所提供的事实 作出自己的评论。所以我只限于采发我所认为是正当的新闻。事实证明我不是一 个信奉某种学说的政治家,我所要做的是努力保持实事求是和不偏不倚的态度。我 发的消息都只是干巴巴的事实和细节。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记者可能是为了适应 他们那个机构的口味而写消息的。我则努力排除人物和政治的因素来写消息„„? 曾任美联社总经理长达三十余年的肯特?库珀,一直到处鼓吹客观性法则。他把客 观性法则解释为“真实而公平”的新闻报道,还宣称客观性法则“作为一种至善至新的道德 观念,发展于美国,奉献于世界”。?另一位美联社总经理则将记者的公正无私与法官、律 师相提并论:“说记者不能公正无私,同说法官不能执法,或说律师因为讨厌囚犯或当事 人而不能为之作出有力的辩护,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至于“美联社之父”斯通,更是将客 观性法则具体化为“5W1H”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而且这些都成为新闻写 作的标准模式,风行全球。 由于美联社的大力倡导,在西方新闻界,客观性法则被奉为尊贵神圣的职业理念,恰 似救死扶伤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职业理念。用阿特休尔的话说:“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圣 杯应当是客观性法则。如果他缺乏这些东西,其身份就会贬低,结果就可能使其职业遭到 毁灭之灾。”?1970年,在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会刊的一篇文章中,《华盛顿明星晚报》副主编 1(威廉?希尔,甚至模仿林肯《葛底斯堡演讲》的章法,表达对客观性法则的誓词: 185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块大陆上创建了日报,她孕育于客观性之中,奉行人 人享有获得公正事实的原则。现在,我们正进行一场关于传播媒介的重大争辩,以 考验这种报纸,或者说,以考验孕育于客观性之中并奉行上述原则的传播媒介能否 长久生存。? 于是,我们看到,“在新闻媒介的交响乐中,乐队指挥挥舞着客观性这根指挥棒指挥整 个乐队”。?然而,事实却往往表明,所谓客观性法则只是一个神话——虽然美丽动人,但 与实际情形却相距甚远。下面我们就对客观性法则进行一下简略的剖析。 2(剖析 第一,“客观性”是神话——美妙而虚幻 让我们先从李普曼的《舆论学》谈起。在西方古往今来的新闻工作者中,美国记者、政 论家李普曼曾对新闻传播做过深刻而持久的思索,可以算作一位新闻哲学家吧。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李普曼与同事查尔斯?梅尔茨,对《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有关十月革命的报道 进行了一次专项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一直被人奉为国际事务方面最权威、最可信的报道, 既有偏见,又不准确,许多报道都是记者仅凭道听途说,再加想象而写成的。正如李普曼 所说,他们有关苏联的报道,“不是实际所发生的新闻,而是人们期望看到的新闻”。这一 发现使李普曼感到意外。后来,他又花了两年时间进行研究和思考,写成一部篇幅不大的 著作,这就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 李普曼在这部新闻传播的名著中,对西方的传统民主理论以及有关报界功能的看法 做了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做了全面批判。依照传统的民主理论,理性是人类行 为的基础,人们凭借理性可以自行辨别是非。所以,只要让人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他就会 对公共事务作出明智的判断。为此,新闻媒体的任务,就是客观报道新闻,充分展示事实 真相。而李普曼则发现,其实人的意见是很容易被支配的,舆论是很容易被左右的。 他说: 民主主义者把报纸看成是一种医治他们缺点的万应灵药,然而对新闻的性质和 对新闻事业的经济基础的分析似乎都表明报纸必定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并因而在不 同程度上增加了舆论的组成的不完善性。我的结论是,舆论如果是健全的,就必须 组织起来为报刊所用,不是像今天这样的情况,由报刊来组织。? 另外,在他看来,事实和真实不同,新闻和真实也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需要加以明 确区分。他写道:“新闻的作用是突出地表明一个事件,而真实的作用是把隐藏的事实显 露出来,将它们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真实的情景,人们能够根据它来行动。”?换句话说,新 闻只是地图,而真实才是疆土。依照他的观点,新闻报道充其量只能引起人们对某一事件 的关注,并不能提供全部的“真实”。为说明这一点,他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报 界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 域内”。? 不但新闻不能提供全部的事实真相,有时甚至更糟,它会不由自主地歪曲现实。为f1‘ 么呢?因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必须经过感情、习惯和偏见这个三棱镜的折射,即必须经 过李普曼所说的“刻板印象”的折射。刻板印象一词(stereotype),原为印刷行业的术语, 义为浇铸的铅板。李普曼用它来表示人们的思想如同浇铸的铅板,一旦形成,便牢固不 变。它深深根植于人的大脑,对各种外界的信息起着类似电脑“格式化”的作用。由于这 种刻板印象的作用,人们看到的世界往往不是客观的现实,而是自己心目里想要看到的主 观图景。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对于大部分 事物我们并不是先观察而后解释,而是先解释然后观察的。”?所以,即便记者是新闻事件 的目击者,他也写不出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报道,“他本人带着一些成见到出事地点去,事 后他带回来的多半是他想象的、已经真正改观了的一个事件的报道”。?确实,当刻板印 象已经形成时,人们就会注意那些支撑它的事实,而忽略与之冲突的事实。传播学的大量 研究和理论,也都证明这一点,比如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理论。越南 战争期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派了两名特使前往南越考察。两人回来向肯尼迪汇报情况, 一个说好得很,一个说糟得很。两人一起去一起回,但看法却如此对立,弄得肯尼迪不知 该相信谁的。于是,他沉默半晌,只好风趣地打圆场:你们二位去的究竟是不是同一个 国家。 尽管许多新闻工作者不可否认怀有崇高的理想和操守,但他们依旧不能摆脱刻板印 象的束缚,照样成为自己那些刻板印象的思想囚徒。另外,读者同样受制于此,用阿特休 尔的话说:“人们希望新闻媒介反映的并非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图像,而是人们心里希望看 到的那种图像。”对此,《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说得更为直率:“任何事实,都 有人自己添加的成分,都有人的一定的随意想象和一定的编造成分在内。”?《舆论学》中 举的一个有趣例子,颇能说明这一点。 在哥廷根曾召开了一次心理学会议,其间有一批据说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接受 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实验。 距正在召开会议的大厅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公共庆典活动,其中还有一个化装舞 会。突然,会议厅大门被人撞开,一个小丑冲了进来,一个持枪黑人在后面狂追。他 们在大厅中央停下撕打;小丑倒下了,黑人扑上去开枪射击,然后两人一起冲出了大 厅。整个事件持续了不到20秒钟。 会议主席要求在座各位当即写出一篇报告,因为肯定会有一次司法调查。交上 来的40篇报告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 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而且,有24篇报道纯粹 是杜撰了10,的细节描述,有10篇的杜撰率高于10,,低于10,的只有6篇。简 言之,有十分之一的报道是虚假报道。 不用说,整个事件是预先安排好的,而且煞是生动逼真。那10篇虚假报道可以 归入故事或传奇之类,24篇是半传奇,只有6篇具有接近确凿证据的价值。 这样,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件写出了一篇很负责任 的报道,却使大多数人了解到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 李普曼由此断言,“一种不带偏见的人,一种带着完全中立看法的人,在任何珍视思考 的文明世界里,都是那么不可思议的”。? 既然新闻媒介的作用仅仅在于突出某一事件而不在于提供事实真相,那么所谓的公 民可以凭借新闻媒介提供的事实真相来辨明是非做出判断的“民主假设理论”,也就大可 怀疑难以成立了。所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约翰?杜威,把《舆论学》称为“可能是 目前用文字表达的对民主制最有力的起诉”。? 第二,“客观性”是盾牌——维护现状,弃绝异端 如果我们的剖析仅仅局限于客观性是个神话——美妙而虚幻,那么这种剖析只触及 问题的表皮,对客观性法则来说并未伤筋动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一法则不仅是个美 丽迷人的神话,更重要的在于,它还是一块盾牌,一块现存体制、既定观念的挡箭牌,其意 义一在维护现状,二在弃绝异端,即阿特休尔所说的: 客观性法则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为维护其社会制度,为防止背离其意识形态的正 统观念增添了力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客观性法则绝不是科学的东西,而是视偏 见为神圣,捍卫这个制度、反对社会的突变。? 许多批评客观性法则的人都指出,所谓客观报道常常将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事实”一 次次重复,从而实际上在支持现状,维护现状。例如,“美国的报纸一边在社论版上指责参 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大搞政治迫害,一边又把他的长篇大论‘客观地’登在头版上。”?再 如,“当美国与他国发生冲突时,就没有必要反映‘双方的观点’,平等地对待争执双方,如 若那样做的话,就属于不爱国了。把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观点与其敌手相提并论的情形 是极为罕见的。当表述他的立场时,通常用明显的实例来报道他冥顽不化的错误观点。 报道有关苏联和中国领导人的观点也与这种情形相仿。”?许多西方新闻媒介正是以客观 性为由,把正统的、符合现存体制与观念的东西,作为不言而喻的既定事实一再重复。所 以,阿特休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客观性法则本身就是社会控制的一种途径”。? 传播学的许多研究也都从不同侧面显示,所谓客观性法则的虚妄及其深层动机。举 例来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把关”(gatekeeping)。简单说, 所谓把关就是处理新闻时的主观判断与选择。比如,记者在纷纭复杂的变化世界中,选择 什么事件予以报道属于把关;编辑选择哪篇稿件予以刊登,同样属于把关;一篇报道放在 什么位置,是突出,还是淡化,也是把关;甚至受众偏爱哪些媒介,注意哪些报道,以及记 住哪些内容等,都是把关。总之,在新闻传播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各种各 样的把关环节。新闻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把关环节之后,已经同实际的客观事实颇有 出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商业化媒介中,把关中最常考虑的往往是经济因素,它们“在 决定报道什么时,经济上的考虑往往超过了公众兴趣”。?这样一来,新闻报道中的世界 与现实存在的世界就愈发“阴错阳差”了。比如,就像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等所 揭示的: 当新闻的制作和传播是为了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出售女子内 衣、除臭剂和啤酒这类信息上时,很难说公民所得到的是可以影响他 们生活的那些事件的准确、客观的描述。? 鉴于客观性法则以及客观报道的缺陷与偏差——“一是它假定记 者没有情感和不带潜意识的先人之见,二是据称对复杂事件作直截了 当的报道常常会忽略大量事实真相”?,后来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报 道尝试,以求更加准确、全面、深入地反映现实及其变化,如“解释性报 道”(Interpretive Reporting)、“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 “倡导式新闻”(Advocacy Journalism)、“精确新闻”(Precision Journalism)、“新式新闻”(New Journalism)等。解释性报道兴起于1930年代,它突破了 新闻只讲“是什么”的窠臼,而开始关注新闻背后的“为什么”,即强调对新闻背景的交代和 来龙去脉的说明。调查性报道始于20世纪初美国报刊的许多“黑幕调查”与“揭丑报道”, 如“耙粪记者”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对当时美国社会严重腐败现象的深入调 查与报道。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美国国内外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丑闻曝光, 调查性报道蔚然成风,其中尤以《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 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对“水门事件”的报道最为典型。倡导式新闻盛行于20世 纪60年代和70年代,它允许记者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在诸如女性主义等问题上将自己 的政治信仰写进新闻报道:“在倡导式新闻中,记者可以表明观点,是否赞成某个事业或 目的。通过倡导式新闻的实践,记者感到他们可以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与此同时,精 确新闻也开始兴起。所谓精确,其实就是将社会科学的抽样分析、定量统计等方法运用到 新闻报道中,以使新闻看上去更加科学,从而避免传统报道的随意性:“精确新闻报道把 表格、图片和数据与作为例证的个人访问结合起来。因而精确新闻学能够从总体上更全 面、更准确地反映公众的看法。要使用这一技巧,记者必须经过训练,掌握社会科学方法, 会做全面调查、实验设计和内容分析。”?如果说精确新闻把新闻报道推向科学,那么新式 新闻则把它推向文学。所谓新式新闻,最早是由19世纪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所倡导,20 世纪60年代又重新提出。不过,后来的新式新闻同普利策所说的新式新闻不是一回事。 普利策说的是一种报业经营理念,而后来的新式新闻则是一种新闻报道模式。新式新闻 的代表人物有《华盛顿邮报》记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纽约时报》记者和普利策 新闻奖评委盖伊?塔利斯(Gay Talese)、20世纪的美国文学重镇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及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等。他们主张用小说的手法写新闻,在不背 离事实的基础上,突出叙事、对话、情景描写、心理刻画等,从而使报道达到更高层面的真 实,即“复活”现实而不仅仅是“复现”现实,所以他们的报道被称为“非虚构性小说” (nonfictional novel)。在纽约大学新闻系遴选的《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he Top 100 Works of 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20ht Century)中,就有7部新 式新闻 的代表作入选,包括杜鲁门?卡波特用6年时间完成的《冷血动物》(1965)。 为了真切了解客观性法则以及客观报道的“庐山真面目”,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一篇美 联社的报道。这篇报道出自美联社名记者约翰?罗德里克,属于人物专访,写的是中国的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从新闻写作方面看,这篇专访确为上乘之作,它通过大量鲜活、生 动、有趣的事实与细节,展现了荣毅仁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折射了新中国的历史风云。然 而,熟知中国国情及中美新闻话语差异的人,应该不难从这篇“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里察 觉其春秋笔法,也不难发现隐含于客观事实与中立叙事之中那些刻板印象的蛛丝马迹。 访荣毅仁 美联社北京电(原电无发电日期)(记者:约翰?罗德里克)如果把中国比成斯巴 达式的共产主义大湖的话,这个国家的前资本家就像是这个湖里游泳的花里胡哨的 热带鱼。今天,他们中有数千人正在为三十年前他们拒绝离开的这个国家服务,为 它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才能。 上海有一万多名原资本家,最突出的是实业家、百万富翁荣毅仁。 过去,他领导一个雇佣八万名工人、由纺织厂和面粉厂组成的资本王国。而三 十年来,他却为一个发誓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服务。 在这三十年中,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副市长和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而现在,他领 导着一个政府开办的公司,这个机构的宗旨是招徕外国资本和技术人才同中国一道 开办合营公司。 现在他手下只有五十人,其中半数是从上海招募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来,荣毅仁开创的事业对于在二十年内使中国现代化的 计划,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荣毅仁衣饰考究,举止文雅,满头卷曲的花白头发,戴着一副色镜。如同其他原 来资本家一样,他过着相当舒适的生活。 他在北京市区有一套现代化的办公室,每天,他乘坐大型的黑色高级红旗轿车 上班。下班后,他乘坐这辆轿车返回他那拥有六名仆人的舒适的家。 他的业余爱好是种植玫瑰花和收集昂贵的照相机——这同他的财力相称,据 说,他的银行存款达六百万之巨。 然而,他的月工资——相当于部长级——只折合二百六十六美元。 去年,官方正式宣布,包括荣毅仁在内的所有的资本家都已经改造成了自食其 力的劳动者。在一个劳动者当家(至少在理论上如此)的社会,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 会成为政治清洗中的替罪羊。过去,由于这种清洗,前资本家们吃尽了苦头。 同他的许多有钱的朋友一样,在1966到1976年的“文化革命”,荣毅仁身心遭 受摧残。他挨了打,家被抄,他收藏的艺术品悉数遭到破坏。 他被迫当了一名守门人,以后又接受了为期一年的洗脑。在经受这一切磨难之 后,荣毅仁依然悠然自得,乐观开朗。当领导中国的现政权物色一个人来领导中国 国际信托投资总公司的时候,这位过去的实业巨子自然成了最理想的人选。 在接受本记者采访时,他说:“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经历了动乱。但 是,我对祖国从来没有丧失信心。现在,我要亲眼看到中国的振兴。” 荣毅仁说,对他建议搞合营企业,外国公司和政府反应热烈,出乎他的意料。 尽管有关规定有待于完善,但是,已经有三十三个国家的三百家公司找上门来。 荣毅仁说,到1980年,可望签订一些合同。 荣毅仁承认,1949年共产党军队胜利进军的时候,他感到担忧。但是,他和另外 一些资本家同国民党没有瓜葛,这一点,对共产党颇有吸引力。共产党把他们称为 “民族资产阶级”,并决定用赎买的办法争取、团结他们。 新生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大银行、重工业的大部分和轻工业的一部分,但却没有 触动民族资产阶级。 当时共产党的队伍主要由衣衫褴褛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有管理工业的经验 或知识的人少得如凤毛麟角。 那时,民族资产阶级可以相当放手地发展生产。 在此以后,政府成立了公私合营企业。在那些企业中,原资本家担任经理,他们 领取高工资,还领取百分之五的股息。 十年之后,“文化革命”开始,政府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蜜月随即淹没在冰水之中。 在江青唆使下,发了疯的红卫兵向旧世界的象征发动了进攻。他们不仅抄了原资本 家的住宅,抢走他们的财产,强迫他们干低贱的活儿,而且没收了他们的存款、公债 券和金银珠宝。 去年年初——也就是江青等极端分子被捕后不到两年——政府把钱和个人财 物连同利息一道还给原资本家。 在上海,有六百名原资本家集资三千万美元,修建高层公寓,把它们卖给本地和 香港居民,所得利润上交国家,支援四化建设。? 本章内容摘要 通讯社,是一种以批量采集与批量供应新闻信息以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 通讯社诞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它和商业报刊一样,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都是适应资 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通讯社和商业报刊是一对历史的孪生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 为因。一方面正因为商业报刊的崛起,报纸重心由政论转向新闻,对新闻的需求量大大增 加,为通讯社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天地。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讯 社的出现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从而使商业报刊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可靠 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通讯社分为三类:国际通讯社,如过去的美联社、合 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等所谓四大通讯社;国家通讯社,如新华社、德新社、安莎社、共 同社等;专业通讯社。专业通讯社中最典型的,当数“辛迪加”——又称为“特稿辛迪加”、 “报业辛迪加”等。辛迪加是英文syndicate的音译。所谓syndicate,是指向若干媒体同时 出售特稿供同时发表的组织。它与一般通讯社的最大区别在于:辛迪加主要提供各种各 样、五花八门的特稿(leature),故有“特稿辛迪加”(feature syndicate)之称;而一般通 讯社 的主要产品是新闻,以及新闻类材料如背景分析、人物专访、新闻评论等。 一般通讯社主要依赖新闻记者,而专业通讯社主要仰仗专栏作家。专栏作家既可以 是作家、艺术家、画家、摄影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或某一领域的专家。同辛迪加的 特稿一样,专栏作家也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可以说有多少种辛迪加的特稿,就有多少 种专栏作家。不过,专栏作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姑且称之为“精英型”(elite), 另一类姑且称之为“大众型”(mass)。如果说精英型专栏作家的主题是忧国忧民,纵论天 下,那么大众型专栏作家的基调就是服务、娱乐及消遣。 法新社的前身,是“哈瓦斯通讯社”(Agence Havas)。哈瓦斯通讯社,是全球第一家通 讯社,其创办人就是法国人哈瓦斯(Charles Havas)。1835年,哈瓦斯吞并几家新闻社之 后,正式亮出“哈瓦斯通讯社”的招牌。于是,哈瓦斯通讯社便成为全球第一家名正言顺的 通讯社,哈瓦斯也成为通讯社鼻祖。如今,通讯社一词agence(英语agency),已成为世界 性 通用语,如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而最先将这个词用作通讯社的就是哈瓦斯。 沃尔夫创办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创办的英国路透社,同哈瓦斯的哈瓦斯社鼎 足而立,构成19世纪最有势力的三大通讯社。它们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其高潮是1870 年的一组《通讯社条约》(Agency Treaties)。这组条约,实际上是一张瓜分全球新闻市场 的路线图。根据这项条约,三大通讯社在全世界划分了各自采集新闻与发布新闻的势力 范围,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三大通讯社都拥有新闻传播的垄断权。 哈瓦斯通讯社创办之初是家民营机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法国政府的半官方喉舌,其 大部分经费都来自政府的变相补贴和津贴。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哈瓦斯社瓦解分裂, 不复存在。1944年,巴黎光复后,在原哈瓦斯社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家新的通讯社,这就是 今天的法国通讯社——法新社。 路透社的创办人,就是新闻史上的奇人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51年,路透来到 英国,在伦敦办起一家门面不大的“电报办事处”,正式亮出“路透通讯社”的招牌,路透社 的历史一般就从这一年算起。同《泰晤士报》的崛起一样,路透社的成长与壮大也得力于 “天时、地利、人和”。因为,正是凭借大英帝国的赫赫声威,路透社的触角才得以伸展到世 界许多角落。而路透社的兴旺发达,进一步促使伦敦成为“世界新闻的中心”,从而巩固了 大英帝国的霸权地位。具体讲,束缚报业的印花税恰在此时全部废除,许多新报创刊,其 中不少是地方的中小报刊。这些众多的中小报刊,无力负担昂贵的国外新闻采访费用,只 能仰仗路透社提供国外新闻,从而为路透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现实环境。另外,路透社 始终奉行迅速、准确、客观、公正的座右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从而为其长足发展奠定 基石。 关于路透社,还需说明三点。 第一,路透社首先是商业资讯社,其次才是新闻通讯社。 第二,路透社是个纯粹的国际通讯社。也就是说,它只从事国际新闻的采访报道,至 于英国的国内新闻,则由另外一个专门的国内通讯社负责,这就是“报纸联合社”,简称报 联社。报联社成立于1868年,由英国各地的报刊联合创办。报联社与路透社曾达成协 议,一个专管国内新闻,一个专管国际新闻,然后彼此交换。后来路透社的大部分股票都 卖给报联社,报联社便成为路透社的最大股东。如今,路透社与报联社都在同一座楼上, 即有名的舰队街85号。 舰队街(Fleet Street),是伦敦的一条街道。“提起所谓‘舰队街’,在中国(在别国没 有!)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30年代即已常常见诸报端。因为它是英国报业中心——几 家深有影响的英国大报报馆都设在这条街上。„„很多情况下甚至与唐宁街与白金汉宫 齐名。”可是,根据外国地名研究专家刘伉先生的考证,流传甚广的这个“舰队街”,乃是一 个误译——Fleet Street与“舰队”风马牛不相及,恰当的译名应为“弗利特街”。 18世纪以后,“弗利特街”逐渐成为英国的新闻出版业中心,英国许多著名的新闻媒 体都设在这条街上,其中包括《泰晤士报》、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等。因此,弗利特街便成 为英国新闻界的代名词,就像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首相官邸的代名词一样。 第三,同《泰晤士报》一样,路透社的崛起与大英帝国的命运血肉相连,密不可分。19 世纪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其海外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这个庞大帝国,为 路透社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而路透社的海外信息网络,又为大英帝国建立了迅速 而高效的神经传导系统。所以,路透社虽说是私人企业,但实际上充当着英国海外扩张的 舆论先驱,其国际新闻始终配合着英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当今美联社的组织机构及其名称,到1900年才固定下来。在此之前的半个世纪,美 联社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动。1848年,美国的6家报纸“决定在纽约成立两个合作性新 闻搜集机构。第一个机构是‘港口新闻联合社’,它的记者将为各报的利益从进港船只收 集新闻。第二个机构是一个甚至并没有真正成立的松散的互助联盟—一‘纽约报业联合 会’。它是第一个地区性报业联合会”。这些机构就是美联社的前身。它不同于前面介绍 的19世纪三大通讯社。三大通讯社都是独家经营的私人企业,而港口新闻联合社则是合 作性质的组织,不以赢利为目的,一切费用由各家平均分担。也就是说,三大通讯社是把 新闻“出售”给自己的“顾客”,而美联社则是把新闻“提供”给自己的“成员”。所以,要想获 得美联社的稿件,就得加入美联社,成为会员,并分摊费用。1856年,港口新闻联合社改 名为“纽约联合新闻社”。 纽约联合新闻社除了为自己的会员服务,也开始向其他地方的报刊供稿。不过,它并 不是直接向各地报纸供稿,而是向各地组成的报业团体集体供稿。由于这些团体类似于 纽约联合新闻社的二级机构,所以也都冠以“联合新闻社”的名称,比如“费城联合新闻 社”、“南部联合新闻社”、“西部联合新闻社”等。其中“西部联合新闻社”的势力最大,构成 现代美联社的基础。西部联合新闻社由美国中西部的报纸于1862年组成,总部在美国中 西部的中心芝加哥。1882年,芝加哥又出现一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United Press)——与后来的合众社无关。合众社与纽约联合新闻社展开激烈竞争,结果纽约联 合新闻社败北,其大多数会员都加入合众社,其余小部分会员则与西部联合新闻社合并, 于1892年成立“伊利诺伊联合新闻社”,社址还在芝加哥。随着纽约联合新闻社的垮台和 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的成立,以往纽约联合通讯社与合众社的竞争,就变成现在伊利诺伊 联合通讯社与合众社的竞争。 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的第一任社长是斯通(M(E(Stone)。他是美联社历史上首屈一 指的元勋,由于创建与发展现代美联社的突出作为,不妨称为“美联社之父”。斯通主持美 联社长达三十余年,奠下现代美联社的雄厚基础,使美联社由一家国内通讯社发展为世界 数一数二的大通讯社。他提出的五个W、一个H的报道模式,曾经作为标准的新闻写作 手法广为沿用。所谓五个W、一个H,是指一篇新闻报道中应包含“何人”(who)、“何事” (what)、“何时”(when)、“何处”(where)、“为何”(why)以及“如何”(how)等六个要 素。斯 通早年当过记者,也办过报纸,芝加哥第一家廉价报纸就是他创办的。他一出任伊利诺伊 联合通讯社社长,就马上赶赴欧洲,以巨大代价同当时三大通讯社签订了独家交换新闻的 合同,从而切断合众社的国外新闻来源。1897年,合众社终于支撑不住,宣告倒闭。1898 年,伊利诺伊联合新闻社卷入一场延续两年的官司。1900年这桩官司败诉后,为了规避 伊利诺伊州的法律,斯通便解散芝加哥的伊利诺伊联合通讯社,同时在纽约成立一家新的 通讯社,这就是现在的美联社。美联社的社名Associated Press(AP),就是在这次重大改 组中正式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同1848年美联社的前身“港口新闻联合社”一样,1900年成立的美联社还是一家不 以赢利为目的合作社。美联社的真正崛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联社的崛起与 路透社相似,也是以美国的国力提升和全球扩张为背景的,而美国开始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正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战前,美联社已在国外设有采访机构,独自采集新闻。 但是,依据1893年美联社与三大通讯社达成的协定,美联社还不能向国外发布新闻。一 战后,三大通讯社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名存实亡,美联社也随星条旗一道向海外迅速拓 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联社的庞大网络已经遍布全球。 所谓客观性法则(objectivity),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力求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 不加主观评判的一套报道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关做法。大致说来,它具有三项基本内容: 事实与观点分开、不带感情色彩、力求中立平衡。 一般认为,客观性法则是由美联社最先提出,并大加倡导的。因为,美联社的众多社 员分属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地区,利益千差万别,口味各不相同。要解决众口 难调的问题,要使美联社的全体会员满意,美联社它只能客观报道事实,不能加入任何观 点,即使涉及观点,也得提供正反两面的看法,力求中立、平衡、超然物外。由于美联社的 大力倡导,在西方新闻界,客观性法则被奉为尊贵神圣的职业理念,恰似救死扶伤成为医 疗卫生领域的职业理念。然而,事实往往表明,所谓客观性法则只是一个神话一虽然美 丽动人,但与实际情形却相距遥远。 第一,“客观性”是神话——美妙而虚幻 依照传统的民主理论,理性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们凭借理性就可以自行辨别是非。所 以,只要让人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他就会对公共事务作出明智的判断。为此,新闻媒体的任 务,就是客观报道新闻,充分展示事实真相。而李普曼则发现,其实人的意见是很容易被支 配的,舆论是很容易被左右的。另外,在他看来,事实和真实不同,新闻和真实也是两个根本 不同的概念,需要加以明确区分。依照他的观点,新闻报道充其量只能引起人们对某一事件 的关注,并不能提供全部的“真实”。为说明这一点,他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报界就像“探 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 不但新闻不能提供全部的事实真相,有时甚至更糟,它会不由自主地歪曲现实。因为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必须经过感情、习惯和偏见这个三棱镜的折射,必须经过李普曼所说 的“刻板印象”的折射。由于这种刻板印象的作用,人们看到的世界往往不是客观的现实, 而是自己心目里想要看到的主观图景。尽管许多新闻工作者不可否认怀有崇高的理想和 操守,但他们依旧不能摆脱其刻板印象的束缚,照样成为自己那些刻板印象的思想囚徒。 既然新闻媒介的作用仅仅在于突出某一事件而不在于提供事实真相,那么所谓的公民可 以凭借新闻媒介提供的事实真相,来辨明是非做出判断的“民主假设理论”,也就大可怀疑 难以成立了。 第二,“客观性”是盾牌——维护现状,弃绝异端 许多批评客观性法则的人都指出,所谓客观报道常常将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事实”一 次次重复,从而实际上在支持现状,维护现状。传播学的许多研究也都从不同侧面显示, 所谓客观性法则的虚妄及其深层动机。 建议参考资料 1([日]仓田保雄:《路透其人和路透社》,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2([美]约翰?钱塞勒、沃尔特?米尔斯:《记者生涯》,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3([美]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5([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本章思考题目 1(什么是通讯社?通讯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通讯社主要有哪些种类?你认为应该怎样划分通讯社的种类? 3(什么是报业辛迪加?它与通讯社有哪些异同? 4(什么是专栏作家?它与辛迪加是什么关系? 5(专栏作家可以大致分为哪些类型? 6(法新社与哈瓦斯社是什么关系?谁是全球第一家通讯社? 7(19世纪三大通讯社包括哪些? 8(《通讯社条约》是怎么回事? 9(路透社崛起的深层背景是什么? 10(路透社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11(美联社崛起的深层背景是什么? 12(什么是客观性法则?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和要求? 13(客观性法则与美联社有什么关系? 14(客观性法则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什么利弊得 失?
本文档为【《全球新闻传播史》第六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4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0
浏览量: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