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5)

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5)

举报
开通vip

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5)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4) 本文搜集自网络。发表本文非商业目的。欲了解更多详情,请登录军事网站。 “嫦娥”会“战神”,中国进入探测小行星俱乐部 中国太空飞行器首次深空近距接触并拍摄小行星 2012-12-16 12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12月13日飞离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

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5)
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4) 本文搜集自网络。发表本文非商业目的。欲了解更多详情,请登录军事网站。 “嫦娥”会“战神”,中国进入探测小行星俱乐部 中国太空飞行器首次深空近距接触并拍摄小行星 2012-12-16 12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12月13日飞离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图为12月13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时测控“嫦娥二号”飞越探测小行星任务。孙自法 摄 12月13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时测控“嫦娥二号”飞越探测小行星任务。孙自法 摄 12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12月13日飞离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国防科工局 供图 嫦娥二号在700万公里深空近距拍摄4179号小行星(图) 2012年12月15日 1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孙自法 蔡金曼 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原标题:“嫦娥二号”在700万公里深空成功探测小行星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孙自法、蔡金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15日发布消息,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再获新突破——“嫦娥二号”卫星12月13日飞离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 北京时间13日16时30分09秒,“嫦娥二号”与小行星最近相对距离达到3.2公里。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的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欧空局和日本之后第4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中国航天飞行从40万公里到700万公里以远的跨越; 为“嫦娥三号”任务新建成的喀什35米、佳木斯66米大型深空站和上海65米VLBI站提供最佳合作目标,进行空间测试和标校试验,验证了天地测控设备的正确性和协调性; 中国第一次综合利用光学天文望远镜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行轨道精确测定,进一步验证并完善了国际天文联合会对小行星的轨道观测数据;开辟了中国航天活动一次发射开展月球、L2点、小行星等多目标、多任务探测的先河。这些都为中国未来开展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短短两年间,从距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 “嫦娥二号”卫星不断创造并刷新“中国高度”,圆满实现对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小行星等多任务多目标的探测,创造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嫦娥二号”是中国科技重大专项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为将卫星潜力发挥到极致,作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单位、总指挥单位,国防科工局会同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组织专家深入论证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经工程总指挥系统批准,在“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全面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分别做出两个重要决定:一是开展飞往L2点进行科学探测的拓展试验;二是开展飞越探测小行星的再拓展试验。 拓展试验和再拓展试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卫星的科学和技术潜力,实现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飞跃。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2011年4月1日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全面实现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随即于2011年4月下旬至5月底,开展了补拍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和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拓展试验。 同年6月9日开展了第三项拓展试验——受控从月球轨道出发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8月25日起,嫦娥二号环绕L2点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地球远磁尾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的科学数据,拓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6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受控成功变轨,脱离L2点环绕轨道,飞往图塔蒂斯小行星,开展再拓展试验。 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正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将于明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完) “嫦娥2号”漫游深空 与小行星“战神”擦身而过 2012年12月16日 09:20 来源:北京晨报 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再获新突破。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以西方凯尔特人神话中“战神”图塔蒂斯命名的小行星擦身而过,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记者昨天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此次飞越探测标志着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最近相对距离3.2公里 据介绍,当日16时30分09秒,嫦娥二号与“战神”小行星最近相对距离达到3.2公里。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此次试验的成功实施,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飞行从40万公里到700万公里以远的跨越,为我国未来开展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此前,美国、欧空局和日本先后探测过小行星。 创造国际航天多个“第一” 短短两年间,从距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嫦娥二号卫星不断创造并刷新“中国高度”,实现了对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小行星等多任务、多目标的探测,创造了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包括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据悉,飞越小行星后,嫦娥二号正向更远的深空飞行,明年1月有望突破1000万公里。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正样研制进展顺利,将于明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将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 ■揭秘 “替补”为何变“先锋” 原本设计寿命仅半年的嫦娥二号卫星,已超期服役近两年,实现了从备份星到先导星、从月球探测器到太阳系探测器的成功转变。科学的规划、零窗口发射、精准的测控、创新的轨道设计,使卫星节省了大量燃料,确保了嫦娥二号的远征之旅能量充裕。 “嫦娥二号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我们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用它来弥补嫦娥一号任务的不足。”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说。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6月,反复研究论证后将嫦娥二号“升级”为嫦娥三号先导星,验证月球“软着陆”任务部分关键技术。从“绕”起步、为“落”探路的嫦娥二号,由“替补”变身“先锋”。 ■新闻背景 “战神”列入“潜在危险小行星” 小行星探测是近年来深空探测的热点之一。探测小行星工程依据交会时间、交会星地距离、速度增量、探测效果等约束条件,从包含60多万颗小行星的数据库中,最终遴选出了“战神”图塔蒂斯(编号4179)小行星作为再拓展试验探测目标。 该小行星是一颗近地小行星,长度约为4.46公里,宽度约为2.4公里,其轨道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近日点处于地球轨道附近。由于轨道周期共振,基本每四年接近地球一次,上一次接近地球是在2008年11月9日,距离约751万公里。2004年与地球最近距离仅约160万公里。因为运行时与地球距离太近,被美国航空航天局收入“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之中。 图塔蒂斯的形状及自转都极具特点,对其开展研究还有助于了解小行星在早期太阳系碰撞演化的重要科学信息。 晨报记者 韩娜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奔向月球。 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正式飞离月球。 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精确捕获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 2012年6月1日,嫦娥二号进入飞往小行星的转移轨道。 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嫦娥二号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 嫦娥二号:一颗备份星让中国迈出太空“三大步” 2012年12月17日 10:31 来源:科技日报 嫦娥二号,先后实现中国完成首次全月图、首次进入深空探索拉格朗日点、首次探索小行星三大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近日,一颗小行星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这颗被以神话中战神“图塔蒂斯”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大约每四年“路过”一次,据记载它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次仅88万公里。网友调侃:“2012世界末日是不是‘战神’惹得祸?” 世界末日只是玩笑。“战神”这次离地球700万公里,不会惹麻烦。不同的是,这次它破天荒地受到了“迎接”。12月13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远赴“战神”所经之路,与它迎面擦身而过,还首次近距离拍摄了它的身姿。 完成了与“战神”的交会,历时两年多的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自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今,该卫星从距地38万公里外的月球飞到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不断开拓创新试验任务,屡屡刷新“中国高度”,在茫茫太空中留下了耀眼的舞步。 奔月:“替补”变成“先锋” “嫦娥二号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我们原计划用它来弥补嫦娥一号任务的风险。”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表示。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二号任务方案的论证随即开始。2008年6月,国防科工局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将其定为工程二期的先导星,主要验证“软着陆”任务部分关键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指出,综合考虑探月工程一期取得的成果、工程二期的技术难度、备份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工程相关系统的条件,将嫦娥二号卫星进行技术改进,为工程二期验证新技术、降低工程实施风险更具价值。200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嫦娥二号任务。至此,从“绕”起步、为“落”而生的嫦娥二号,由“替补”变身“先锋”。 2010年10月1日,肩负着全新历史使命的嫦娥二号划破苍穹,奔向月球,在任务中实现了多项新的技术跨越:开辟了奔月时间短、卫星燃料消耗少的直接奔月轨道;验证了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实现了航天测控由S向X频段的跨越;对月面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为嫦娥三号“软着陆”任务积累了经验。 飞向L2点:探月卫星变身太阳系人造小行星 2010年12月,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嫦娥”的“归宿”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当时专家们主要提出三种建议:一是让嫦娥返回地球轨道附近;二是撞向月球为嫦娥三号落月积累经验和数据;三是远赴深空,开展拓展性试验。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吴伟仁说,为最大限度发挥卫星的作用,深化和拓展月球及深空探测成果,国防科工局组织带领工程各有关方面,对工程方案进行了系统论证。 2011年1月18日,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综合权衡卫星状态、燃料剩余、测控通信能力、技术试验与科学探测价值等因素,最终选择了最具风险也最具价值的方案——开展拓展试验。 “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补全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二是在月球背面测控无法支持情况下,用主发动机点火降轨至15公里轨道高度,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从月球轨道出发,奔向日地L2点,进行深空探测。”探月二期工程总体部部长刘彤杰介绍说。 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圆满完成,由于实现零窗口发射,火箭、卫星的高精度轨道控制,使星上剩余燃料充足,全系统状态正常稳定,拓展试验方案经专家评审和总指挥批准后随即展开。4月下旬至5月底,卫星补拍了月球南北两极漏拍点,并再次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清晰成像。6月9日,嫦娥二号受控飞离月球,奔向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新征程。 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精确飞抵L2点并进入环绕轨道,标志着三项拓展试验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欧空局和美国之后第三个造访L2点的国家和组织。此后,嫦娥二号环绕L2点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地球远磁尾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的大量科学数据。 迈向700万公里深空:嫦娥二号再创“中国高度” 2012年3月,嫦娥二号环绕L2点飞行200余天,全面完成了拓展任务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然而航天人没有停下脚步,如何发挥“嫦娥”的余热,早在酝酿之中。总师系统对若干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后,最终建议飞往更远的深空探测小行星,以充分发挥嫦娥二号卫星的科学和技术试验潜力。 依据交会时间、交会星地距离、速度增量、小行星亮度等约束条件,在已知的60多万颗小行星中,图塔蒂斯小行星被确定为嫦娥二号拓展试验探测目标。这颗近地小行星因运行时与地球距离近,被美国航空航天局列入“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 今年6月1日,已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了10个月科学探测的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脱离L2点环绕轨道,开始了中国航天史上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 这次再拓展任务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能否预测精准。工程总体组织地面应用系统及有关单位,集中国内多台天文光学望远镜,多家天文台联合攻关,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进行了连续精确测定。 为确保对嫦娥二号进行有效测控,总装备部、中电集团、中科院通力合作加紧推进喀什米35和佳木斯66米两个大型深空测控站,以及上海65米甚长线射电干涉测量站研制建设,并使三大站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空测控网正式建成。 12月13日16时30分,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并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的成功实施,使我国首次拥有了飞入行星际的探测器;首次突破并掌握了700万公里远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采用光学定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通过在卫星飞行中对我国新建成的喀什35米和佳木斯66米两个深空站和上海65米VLBI站进行标校试验,实战检验了我国深空测控、天文观测的水平和能力,为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活动,尤其是小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飞越小行星后,嫦娥二号卫星还将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从备份星到先导星,从月球探测卫星到太阳系人造小行星,原本设计寿命仅6个月的嫦娥二号,目前已经超期服役20余月。它的一次次华丽蜕变,不断将中国深空探测向前推进。(记者 付毅飞 通讯员 蔡金曼) 嫦娥二号实现多项国际第一 中国第4个探索小行星 2012年12月18日 10:20 来源:中国航空报 本报讯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日前再获新突破。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10.73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16时30分09秒,“嫦娥二号”与小行星最近相对距离达到3.2千米。交会时“嫦娥二号”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的成功实施,使我国成为第4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行控制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飞行从40万千米到700万千米以远的跨越;为“嫦娥三号”任务新建成的喀什35米、佳木斯66米大型深空站和上海65米VLBI站提供了最佳合作目标,进行空间测试和标校试验,验证了天地测控设备的正确性和协调性;是我国第一次综合利用光学天文望远镜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行轨道精确测定,进一步验证并完善了国际天文联合会对小行星的轨道观测数据;开辟了我国航天活动一次发射开展月球、L2点、小行星等多目标、多任务探测的先河。这些都为我国未来开展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2011年4月1日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全面实现了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短短两年间,从距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150万千米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千米外的小行星……“嫦娥二号”卫星不断创造并刷新“中国高度”,圆满实现了对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小行星等多任务多目标的探测,创造了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探测。(蔡金曼) 海南文昌发射场及配套工程进展顺利 中国第一艘运载火箭运输船“远望21”号下水 2012-12-05 近日,有网友在国内某造船厂内拍摄到一艘国产新型运输船下水的照片。从照片中看,该船舷号为“远望21”。据悉,这是我国第一艘用于运输大型运载火箭的船舶。目前,我国正在海南文昌建设火箭发射场,这样可以利用该地低纬度的地理优势增大火箭发射的初速度,有效提高载重量;同时火箭在发射后大部分时间在海上飞行,对陆地居民生活影响较小。但由于我国的运载火箭是在陆地上生产组装,所以需要专门的火箭运输船将组装好的火箭或火箭分段经由海上转运,而“远望21”号船担负的正式这一艰巨任务。(环球网图片) “远望21”号火箭运输船首日封(环球网图片) 海南发射场配套项目启动 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 2012年11月06日 15:12 来源:海南日报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隆重召开之际,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标志着海南文昌航天主题公园等配套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出席签约仪式并证签。 仪式上,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与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入股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并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将正式增资入股海南航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搭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海南省政府合作载体,全力推进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项目。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将与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等富有创意经验的团队合作,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主题公园。  蒋定之在致辞中指出,建设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促进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航天发射场的配套项目,文昌航天主题公园、航天生活配套服务区、航天商务配套服务区等项目的建设,不仅直接影响到航天发射场能否按期建成并投入运营,从一定意义上讲,也直接关系到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发展。 蒋定之希望航天科技集团继续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再加措施,继续给力,共同加快航天发射场配套项目建设进程。也希望国家开发银行、航天控股等今天参加签约的各个企业,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充分发挥央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强资金、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保障,科学调度、严格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争取航天发射场配套项目早日建成,为航天发射场2014年按期投入使用创造优质的服务条件。海南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征地、拆迁、水电、道路等各项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马兴瑞表示,投资建设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项目及航天主题公园是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科技领域转化应用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弘扬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推动航天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在后续的建设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与项目合作参与各方密切协作,在资金强度、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内容拓展上下功夫,力争在2013年8月前完成安置区建设;力争在2014年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飞行实验前实现主题公园一期开工。将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及航天主题公园打造成中国唯一、国际一流的旅游项目,助推海南经济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力,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出席签约仪式。(记者黄晓华) 海南发射场主要工程开工 “长征五号”在此首飞 2012年02月17日 11:47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讯(记者刘欢)昨天,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各主要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测发、测控、通信等参试设备研制整体进入攻坚阶段。 今年将成为海南航天发射场开建以来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也是发射场进入合练前的关键之年。据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表示,该发射场属完全自主创新设计,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已有酒泉、太原、西昌三个航天发射场。与这些发射场相比,海南航天发射场具有五大独特优势,分别是:纬度最低,能够发射新型大推力火箭;火箭推进剂无毒无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发射场完全对外开放,将成为航天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火箭运输过程中不经过铁路隧道,火箭直径可达5米;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好,不会对陆地人员和建筑造成威胁。 记者了解到,俗称“大火箭”的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未来将有望在海南发射场实现首飞。由于“大火箭”直径非常大,无法顺利通过隧道、桥梁,因而不能采用火车或是高速公路运输,必须靠船运送至海南。 与此同时,海南发射场还将承担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深空探测航天器、大吨位载人空间站和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我国航天发射场将形成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新格局,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海南航天发射场于2007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发射场的建设、管理任务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2009年9月正式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据悉,海南航天发射场有望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专家:海南航天发射场2013年中即可具备发射条件 2012年04月06日 09:36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泓漓 人民网西昌4月5日电 (记者 王泓漓)3月31日18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记者就有关情况采访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 主持人: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咱们中心? 孙保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经走过42年的历程,1970年底组建的,到今年我们发射了74次卫星发射任务,把70颗国内外卫星送上太空,这一次是执行的外星发射任务,法国太雷斯公司研制的,由亚太公司使用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空间合作。 中心这么多年发展,应该说,在发射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具备了发射各种型号卫星的能力,特别也是我们国家三个发射场中,唯一一个能够发射高轨道卫星的发射场。我们这么多年建设,形成了我们的一整套的为发射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它的可靠性和协调性在逐步提升。 同时,培养了一大批能够适应承担发射任务的科技人才队伍,老中青的,老的也有五六十岁的专家,最近采访的专家是40几岁,他算中年了,也有很年轻的,80后,甚至个别的还有90后,年龄跨度很大,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配套的人才队伍。 这个队伍是完成我们实验任务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同时,我们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昌航天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团结奉献,这个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是它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西昌航天人也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也叫西昌文化,大家齐心协力做航天事业的共同思想基础。 同时,西昌发射卫星中心在这里这么多年的建设,也和我们当地人民群众当地各界朋友形成了很好的友谊和团结关系。 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自治州好多彝族同胞,对我们航天事业特别支持,从初建时期帮助我们修路、盖房子,一直到现在群众为我们发射仍然做很多工作,包括为我们的火箭和卫星运输当中创造条件,让路,提供方便。 发射的时候,他们附近住的老百姓为了避免危险还要疏散,还包括我们许多电路、通信,各方面的保障,做的都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和西昌凉山人民互相谁也离不开谁,是一个非常和谐、非常好的团结关系。 主持人:我这次是第一次来西昌,一来就特别明显的感觉到,这就是一个航天城。因为我看一个楼盘就叫航天阳光什么的,到处都有航天俩字。 孙保卫:是。现在西昌发射中心,在我们当地建设发展以后,应该说,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些促进作用。因为他们这里发展旅游,许多同志都知道,这是航天城,是阳光之城,是月亮城,所以这里的环境也非常美。 所以我们老一辈当年选择在这里做发射场,很有远见的。气侯也特别怡人,四季如春,为什么选择这里做发射场?一个是纬度低,北纬28度,又是小高原,所以,发射火箭节省燃料,比较有利于发射能力的提高。 同时,刚才你讲到了,这个地方是四季如春,被称为小春城,它在成都和昆明中间,但是又靠近昆明的气侯。晴天多。所以,它适合发射的可选择的时间很多。 主持人:咱们去年中心就已经承担了很多任务了,在这里能不能简要回顾一下呢? 孙保卫:回顾一下2011年我们卫星发射任务,到现在我们还感到非常自豪,也非常高兴。因为我们西昌航天人为国家航天奉献了九次完美的航天飞行,其中有北斗组网卫星、国内通信卫星,还有国外三颗卫星,发射都很圆满,很顺利。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包括高密度任务情况下,给我们造成的工作资源的紧张,包括工作人员、科技人员的高强度工作,连轴转,有的同志好多节假日、双休日都休息不了。 也包括因为有好几发都是在雨季,这里一般分旱季和雨季,七八月份雨还是比较多,有几次都是在雨季发射,有的时候甚至有雷暴的天气,所以在这当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想的发射窗口也非常困难。 但是,去年作为每一年发射九次卫星,对我们中心是最多的,还没有过,这个实践考验了我们的整体发射能力,也锻炼了我们队伍,培养了我们的作风,我们感到还是很高兴的。 主持人:听说咱们成功发射九次以后,领导是不是给咱们一个称号啊? 孙保卫:领导对我们给了很多鼓励,叫九战九捷,或者叫完美飞行,都是给我们鼓励。我们觉得,实际上我们更多的应该想到,每次成功的背后,我们还是要找差距,就是我们在能力上,在一些工作方面,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只有这样,我们全体同志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差距,去弥补不足,这样才能够把我们后续的任务完成得更好。 因为大家知道,航天事业是高风险的事业,每一次任务,应该说,我们的目标是百分之百成功,但是,在任务之前,应该说每一次心里面都不是那么特别踏实,还是会有一些担心的。 主持人:没事要当有事来做。 孙保卫:没事当成有事,碰到各种意外的情况,都要想周到,都要做各种预案,我们宁肯这种预案没有遇上,但是对付意外事件的预案我们必须要有,这一点也是体现我们航天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持人:今天发射的长三甲火箭,我们知道携带一颗法国的卫星上天,叫亚太七号,听说这个也是咱们中心今年唯一一次的外星任务,这一次发射有什么比较重大的意义吗? 孙保卫:这次发射的亚太七号卫星是我们今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唯一一次对外发射服务,这次发射成功还有重要意义。首先是考验我们西昌发射中心对外发射能力是不是能够确保圆满,能够保证成功率。 再一次,也对我们国家的中国航天和国外,特别是和欧洲,和国外这种合作,进一步能够推进和扩大。因为使得外国朋友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国人火箭是好的,我们中国人发射能力是高的。这样使得他们能够比较放心地愿意让我们来提供为他们发射服务。 当然,我们这个发射服务当中,也会向外国朋友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也促进了和国外航天界的友谊。包括这一次发射服务之前,派雷斯卫星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我们都成为朋友,他们在大凉山生活,也很愉快。 他们对当地的饮食、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合作当中,我们对许多合作的一些程序、技术问题,都还是按照规范,都是很认真的。但是在生活上,我们都是很谈得来的朋友。很和谐,很友好。 主持人:将要发射的时候,他们会到现场来观摩吗? 孙保卫:他们一部分人员还要在岗位上参加任务,还有一部分在最佳的位置来看我们实况发射。 主持人:选择咱们中心发射,会不会有一些他们考虑的因素? 孙保卫:考虑因素就是说,刚才我讲过了,西昌发射中心还是我们国家承担高轨卫星,就是通信卫星的唯一的发射场,打像亚太七号通信卫星只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才能发射,当然我们的长征火箭,长三甲系列的,特别是长三乙、长三B推力大的火箭,有低温燃料,能够把高轨的通信卫星打入太空,打入预定轨道,当然同时也有过去我们西昌发射中心有25次对外发射的经历和经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主持人:现在咱们火箭是进入了一个高密度的发射时期,这么一个时间段,对咱们中心的一些建设任务,会不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保卫:是的。现在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在我们发射场体现出来的就是每年能排上的卫星发射任务比较多,因为现在看,我们主要的还是发射国内卫星。我们叫做高密度卫星发射,这个高密度任务对我们发射场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是机遇就是说,一个队伍,有了任务,有了更多的发射,实践当中考验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人员的素质。如果长期没有任务,这个人员的素质就很难提高。特别是高密度任务情况下,对我们的指挥人员、操作人员、专家,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水平和能力的平台。 特别是刚才说到的一些年轻人,年轻人如果来到发射场工作,一年没有几发任务,他就没有实践。现在一些年轻人到发射场,两到三年就成才了,为什么?他一年参加那么多任务,所以,应该说,机遇还是很多的,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很多。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正因为是高密度,而且每一次任务都那么重要,不管国内卫星、国外卫星,哪一个卫星都不允许你打失败,这样就对我们又是一个考验,能不能把任务都完成好,特别是任务比较密集的情况下,看我们组织的是不是科学,技术人员操作是不是准确到位,还包括我们成千上万台套的设备,是不是完全可靠,到关键的时候,掉链子了,趴窝了,还是不能很好完成任务。 主持人:火箭稍微有一个细节出问题,整个可能就出问题了。 孙保卫:看起来火箭立在那只是一个固定的物体,实际上在我们地面发射场,给它有电、气各个方面的,许许多多的技术支撑,发射之前要给它加足够的燃料,给它供电,像对一个人看病一样,对它进行全面测试,证明它是完好的,而且给它加足了燃料,才能够点火起飞,它才能够按照它的程序,我们设定的程序,去飞行。 主持人:我们刚才也回顾了去年,也展望了今年,咱们中心在发展建设当中,听到一个消息说,咱们海南要建设一个发射场,目前现在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了呢? 孙保卫:大家都很关心海南新发射场的建设,我们国家为了发展中国航天事业,2007年国家决定在海南建设新的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一个很美丽的南海边,目前这个工程在我们西昌发射中心计划协调组织下,在成千上万的参建、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们预计到2013年的6、7月份就可以把海南发射场整个工程建设完成,具备火箭合练的条件,这个发射场建成之后,对提升我们国家的航天发射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它可以发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这种大推力的火箭,可以把更大、更重的,质量更大的卫星送入太空,同时,海南发射场还将参加完成我们国家的载人空间站建设,打运输飞船,运输飞船很重,一二十吨,所以,海南新发射场建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光荣的使命,很重要的责任。我们把它建设好,然后,能够继续地把后续的任务完成好。 主持人:承担的任务都很重要。 孙保卫:是这样。 主持人:和西昌这边相比,有什么地势上的优势吗? 孙保卫:选择海南建发射场主要是基于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它那纬度低,比西昌低10度,这里是北纬28度,那是18度,这样靠近赤道,就是打航天器就会更节省燃料,加大推力,加大它的运载负荷,有效载荷。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想到海南建新发射场,就是运输条件,新型火箭比现在的火箭直径要大,达到五米,这样的话,目前铁路运输这种方法到西昌就过不来了,飞机又不能运那么超长的东西。 所以,现在主要是在天津总装厂房,通过海运运到文昌,这样能够解决运输的问题。当然还会考虑因为在海边打,所以,没有现在像在西昌打卫星还有一个落区,就是助推火箭,还有一级,要落下来,我们现在贵州、湖南一部分在落区的人民群众还要每次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做疏散,以免防止他们被砸着,将来在那就没有问题了,因为在海上。 主持人:以我不太专业的观点,我觉得在海边发射,海和火的场景一定也很美。 孙保卫:是的。会非常壮观的,本来海南岛就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我们相信海南发射场建成之后,对推进海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旅游业,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我们为海南发展建设能做点贡献,我们也感到很高兴。 主持人:再次谢谢您。我们在这里也预祝今天第50次发射也能完美成功。 孙保卫:也借这个机会,谢谢人民网,也欢迎网友们有机会到我们西昌发射中心,以后再到海南看我们的发射场,看我们的航天发射。 海南新建航天发射场 主要考虑发射航区安全问题 2012年02月06日 10:11 来源:大河网 “长征二号丙”问题已排除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余梦伦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余梦伦说,“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有望在未来五年实现首飞。今年全年预计有约20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是“神九”“神十”的发射。 去年8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卫星失利。 余梦伦说,实践十一号04卫星发射失利后,经过故障调查和审查,发现“长征二号丙”发动机支架这个不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出了问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连接部位可靠性薄弱的问题已解决。今年发射任务更多,更加密集,越是高密度多任务发射,越是要保证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余梦伦说,中国已经有酒泉、太原、西昌三个航天发射场,考虑在海南文昌建新航天发射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发射航区安全的考虑。中国已有的发射场都地处内陆,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国际局势决定的。其次,沿海发射场,可通过海运解决5米大直径箭体的运输问题。第三,海南地处低纬度地区,发射火箭时获得地球旋转的牵边速度要比西昌大,可使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载能力提高5%左右。目前,在海南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射场建设顺利,有望未来两三年能建成和投入使用。 (据新华社电)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将完全对外开放 2013年01月10日 08: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晓祺 陈秋均 原标题:海南航天发射场进关键阶段 新一代火箭料明年首飞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中国军网记者频道报道,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揽建设、管理的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目前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目前,我国已有酒泉、太原、西昌3个航天发射场,作为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将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不是已有发射场的翻版和重复。”工程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范益民介绍。 据了解,海南航天发射场将使用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深空探测航天器、大吨位载人空间站和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 同现有3个航天发射场相比,海南航天发射场具有独特优势:纬度低,发射能力强,直径达5米的火箭不用经过铁路隧道运输;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好,不会对陆地人员和建筑造成威胁;发射场完全对外开放,将成为航天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告诉记者:“当前,中心已形成同时建设管理两个发射场的格局。预计到2020年前,西昌发射场还将执行数十次卫星发射任务。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中国航天发射场将形成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新格局。” 记者从2012年珠海航展获悉,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进入大型地面验证阶段,预计2014年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特约记者陈秋均) 我国圆满完成多次国际卫星发射任务 南南合作典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成果丰硕 2012年11月04日 13: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里约热内卢11月3日电(记者王帆 拉米雷斯)中国和巴西这两个“金砖国家”虽相隔万里,但双边关系在过去数年间迅速升温,中国不但自2009年起取代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双方在以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 上世纪80年代,这两个发展中大国在空间技术等尖端科技领域的需求很大,但由于缺乏关键技术,相关发展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在这一背景下,两国在1988年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拉开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序幕。时至今日,这一项目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书,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具体负责这一项目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整合与测试实验室负责人佩德罗尼奥·达索萨回忆说:“中国的制造平台和人才储备正好弥补巴西的空缺,这是巴西同中国牵手成功的原因。” 在中巴两国整体交往算不上频繁的当时,这一总投资3亿美元的项目是两国资金、技术与人才的大胆结合,其目标是建立一套两国共享的地球资源远程监测系统,卫星拍摄到的对地观测图像应用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减灾防灾以及农业、林业、水利、测绘等众多领域。 经过10年研发,1999年10月,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发射升空,在轨运行近4年,达到预期效果。此后,两国继续推进合作项目,在2003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发射升空,经在轨测试后于次年正式交付使用。它接替01星继续为两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接下来,02B星的研制工作启动,并在2007年发射入轨,并成功获取对地观测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1月在南非召开的国际对地观测组织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宣布与非洲共享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得到了来自非洲各国的热烈欢迎。中巴空间技术合作由此超越双边合作范畴,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事业。 在巴西,中巴卫星项目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数十个研发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正在履行,投资额达数亿美元。事实上,这一项目给巴西带来的并不只有一张张对地观测图片和技术进步,还有大批高素质人才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国航天产品。 据巴西有关单位统计,中巴卫星项目截至目前已送出超过80万张对地观测图片,仅在巴西国内就有来自超过3000家企业和机构的7万多用户频繁使用这些图片和数据。 目前,巴西几乎所有环保和资源类机构都是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用户,该国不少重点资源监测项目,如甘蔗种植规划项目、森林砍伐实时监控项目、亚马孙雨林卫星监测项目等,皆是其受益者。此外,巴西还将卫星图片提供给多个南美邻国使用。 在第一阶段合作成功的鼓舞下,中巴两国政府又签署了共同研制拥有更先进传感器的新一代地球资源卫星协议。今年2月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两国政府商定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3星和04星,同时决定加强03星和04星国际数据政策方面的合作,并就编制中巴航天合作10年规划开展深入讨论。 对此,巴西空间院院长佩隆迪说:“我们认为,如果能有一套长期、稳定且具有延续性的空间技术研发规划让我们一路走下去,巴西空间技术产业能在未来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发射土耳其GK-2卫星 全年19次发射满堂红 2012-12-19 12月19日电 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特约记者张利文报道:今天零时13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今年中国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并圆满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 GK-2地球观测卫星由土耳其空间技术研究所与土耳其宇航工业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土耳其的环境保护、国土矿物资源探测普查、城市规划和灾害监测与管理等。 GK-2地球观测卫星由土耳其空间技术研究所与土耳其宇航工业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土耳其的环境保护、国土矿物资源探测普查、城市规划和灾害监测与管理等。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4次发射。 这次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是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土耳其空间技术研究所于2011年5月签署的发射服务合同实施的。 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所有航天发射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 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所有航天发射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计划,明年我国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还将发射近20颗卫星,进一步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发射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 2012年12月19日 09:47 来源:中国军网 全年19次航天发射任务实现“满堂红”,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 明年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和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 据解放军报酒泉12月19日电  记者张晓祺、特约记者张利文报道:今天零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今年我国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并圆满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 这次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是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土耳其空间技术研究所于2011年5月签署的发射服务合同实施的。GK-2地球观测卫星由土耳其空间技术研究所与土耳其宇航工业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土耳其的环境保护、国土矿物资源探测普查、城市规划和灾害监测与管理等。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4次发射。 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所有航天发射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计划,明年我国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还将发射近20颗卫星,进一步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本文档为【2012年中国航天大事记(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212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3-03-22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