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0320处理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关系

20130320处理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关系

举报
开通vip

20130320处理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关系 发 展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现 代 农 业 柯 金 川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是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也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内 容。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 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因素。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破解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这一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农村改革发展 不断发展演进,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经营体 制机制的变革,现有农村金融服...

20130320处理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关系
发 展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现 代 农 业 柯 金 川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是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也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内 容。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 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因素。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破解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这一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农村改革发展 不断发展演进,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经营体 制机制的变革,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难以适应现代农 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长期以来,以农村 信用社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 的业务重点逐渐向城镇转移,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界 定模糊,国家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效应难以得到 充分发挥。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把业务重点放在 大中城市、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按照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财务会计 制度及完全的产权抵押模式开展业务,而对点多面广的中 小企业和农村资金需求则普遍采取战略收缩策略,大量撤 离农村。有关农村产权的法律规定欠缺,农村金融信贷缺乏 担保物权,使农村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加剧。据测算,目前农 村地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只有 !"# ,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此外,农民金融知识 欠缺、农村金融人才短缺等问题,也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和 创新。 当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农村金融, 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力。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扎根农村,机制灵活,在解 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上可以大有作为。发展村镇银行应做到 “三要三不要”:在业务经营上要“小而特”,不要“大而全”;在 提供服务上要“快而细”,不要“慢而粗”;在机构布局上要“强 而精”,不要“广而滥”,着力弥补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空白。 发挥农村金融在农业产业链发展和整合中的作用。过 去,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针对农户融资难问题,而对于发 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关注 较少。发挥金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应根据农业产业 链中不同环节风险和收益的特点,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 务,通过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创新农村金融抵押形式。开展农村信贷遇到的一个难 题就是抵押权设置难以实现。在这方面应积极探索创新,比 如,可以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合作社整体授以信 用额度,由合作社提供总体担保,并对贷款农民进行初步资 格审查。这样,既可以减轻金融机构放贷工作量,又能解决 贷款抵押难题,还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信贷质量。 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发展靠人才。农村金融专业性强、要求高,尤 其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为抓手,支持各类金融 人才投身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人才待遇,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 留人,吸引更多金融人才投身于农村金融事业。 积极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发展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少国家 在探索发展中积累了经验,值得吸收借鉴。比如,印度在农村金融发展上形成了银 行、保险、互助资金合作机构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服务体系;通过实施“自助团体 联系计划”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较好地适应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 年 " 月 #$ 日 星期三 ! 理 论 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 韩 俊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 地财产权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农 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以及实现财富代际 转移的主要载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 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近年 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侵犯农民土地权 益的现象有加重趋势。农民权益易被侵犯, 根本原因是我国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 不到位,核心是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 仍存在制度缺失。这主要表现在:除了土地 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善外,征地范围过宽, 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缺乏保障;关于农民宅基地权益的法律法 规不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不全,城市 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 有,同样一块土地,由于所有制不同,在权 利设置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种 土地权利的二元格局导致集体和农民难以 分享土地长期增值收益。在现行征地制度 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和非农部门 倾斜。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需要抓 紧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项工作。一 是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 确权登记,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 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 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真正给农民吃下长效 “定心丸”。二是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落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现有土地承包 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 承包经营权权能”等各项政策。明确农户土 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期限,并赋予 农民对承包土地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占 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开展土地承包 经营权抵押试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三是 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对失地农民土地 财产权的公平补偿,鼓励地方政府对失地 农民采取集体留用地、物业置换、提高补偿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等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 的分配比例。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在 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 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 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业生产经营 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 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 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 经营体系。这两个“新”,是对做好农业农 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 体制,必须坚持把“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 服务”作为基本方向,稳定而不折腾,完善 而不跑偏。 那么,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抓什么呢? 一是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 模化、集约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 推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土地不断 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应扶持 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 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在我国人多 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应充分认识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的长期性,不能把土地流转的 多少、流转的快慢、经营规模的大小作为衡 量农村工作成绩的标准。必须坚持“依法、 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和主体地位,防止用行政手段推动土地规 模经营,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从我国 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实际出发,改造传 统农业的现实途径是大力提高家庭经营的 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应加大先进农业科技 和生产手段的推广应用,扶持发展专业大 户、专业村、专业乡。二是大力发展农民的 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面对千变万化的市 场,分散的农民没有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 位。这就需要把依法规范和加快发展新型 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的战略举措,切实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 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培育一大 批运作规范、对农民带动示范作用强的合 作社,以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农民、落实政 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发展多元 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 营组织、农村经纪人等,是新的农业经营主 体和统一服务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为农 服务、引领农民进入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 保障农民平等获得 金融服务权利 过去 $" 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 很大进展,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 显成效,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上仍显得滞 后。这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在为农 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农村政策金 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农村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刚起步,农村信用环境 不理想。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明确,农 村金融具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点,不能 把发展城市金融的办法简单移植到农村。 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 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它们对金融的需 求一般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等特 点,金融机构对其服务的交易成本比较高。 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于城 市工商业贷款而言更为突出。城市工商业 贷款中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在农 村严重缺乏。农业经营受自然和市场影响 具有高风险性,因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存 在高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着重解决好以 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在农 村的覆盖率;二是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三是重视发挥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的作用; 四是重视微型金融的独特作用。应放宽农 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重点引导各类资本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为个体工商 户、小型加工运销户、各类微型企业、规模 种植养殖户、农村经纪人、贫困人口等提供 微型金融服务。此外,应加快建立政策性农 业保险制度和多元化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 人口市民化 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 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 在目前的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农民工没 有市民身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 遇,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这种不彻底的农 业人口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 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只有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少农民、增加 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扩 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产品市场规模,才能 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 条件。不仅如此,农民工市民化将创造巨大 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提供长期动力。调查显示,目前愿意在 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高达 %$&'# ,年龄越小的 农民工越不愿意回农村,只有 (&(# 的新生 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这意味着以新 生代为主的农民工留在城镇已成为摆在我 们面前的紧迫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 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积极有序推 进。一是落户转市民沉淀一批。加快改革户 籍制度,合理设置落户条件,把符合条件的 流动人口逐步转为流入地居民。引导农业转 移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鼓励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较强、产业集聚和经济条件较好 的城镇化地区吸纳更多人口。二是常住均服 务稳定一批。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 核心消除差别待遇,推动流动人口共享发展 成果。对暂不符合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 又有常住需求的流动人口,根据权利和义务 对等原则,梯度赋权,逐步使他们在流入地 居住期间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 服务和社会权益。三是就近促转移消化一 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主体功能 区战略,特别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强农 产品主产区建设,就近消化一批农村富余劳 动力。四是留乡创新业吸附一批。以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 投入向农村倾斜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支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创业,培养新型 农民,让留乡人口安居乐业。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抓住发展现代农业 的关键环节 庄天慧 潘 坤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 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四化同 步”、城乡一体的战略要求。今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农 村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快发 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 发展活力作出了新部署。加快 发展现代农业,当前应抓住转 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 民、推进“四化同步”几个关键 环节。 重视质量效益,加快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发 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农产品供求 关系依旧偏紧,资源环境约束矛 盾凸显,体制机制创新亟待突 破,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发展现 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 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加快转 变农业发展方式。首先,坚持用 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按照规 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努力 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加大扶 持龙头企业力度,培育新的产业 化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发展多种 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构建 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从而有 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整体 竞争力。其次,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一方面,加强对农业生 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 程技术和安全高效化学投入品 的研究,特别是在作物遗传育 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良 种优化培育等方面加大研究力 度;另一方面,加快农业技术推 广体系建设,实现推广主体多元 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并着力解 决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最后一公 里”问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 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育新 型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 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具有国际视 野、科技素质、市场竞争意识和 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农民。应提 高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将农 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放 在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大农 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 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 设,尽快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应大力发展农村成 人教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充 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传 媒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中的作 用,优化整合高校、科研院所、涉 农企业、基层干部和行业能手等 教育培训资源,强化对培训机构 和师资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打造 立体化、复合式、多维度的现代 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扩 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教育培训 质量。 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进 “四化同步”。“四化同步”是新形 势下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由 之路。应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 工业化为经济支撑、以信息化为 科技助推、以城镇化为空间依 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步伐。首先,充分发 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 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现代农 业生产经营中的集成应用,加强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 信息化水平。其次,按照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促进企业特 别是乡镇企业、涉农企业做大做 强,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现代化 的支持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城 镇化的产业化引领、规模化带动 效应以及在吸引资金、更新技术 装备和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等 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城镇化与 农业现代化相协调,构建科学合 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 和生态文明格局,着力提高农业 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 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第 四,健全“四化同步”的体制机 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眼点,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 乡发展一体化。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 处理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关系 刘兴云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让广大农 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 化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 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正确 认识并妥善处理几个关系。 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我国众多的农 村人口在广阔的地域里分散居住,导致 农村单位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高、效益 低。这就需要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基础 上,增强供给的有效性和质量,最大限 度发挥农村公共产品的效益。一是积极 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加强农村小 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管理中 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工业中心、流 通中心等作用,吸引、聚集更多的人口、 工商企业和服务业,增强公共产品供给 的规模效应并提高供给质量。随着农村 小城镇的发展以及人口和经济聚集效 应的显现,进一步实行城乡统筹、以城 带乡,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实现城乡公共产 品供给一体化。二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 经营。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完善现代 农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 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以此提高农村 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效益。 主导与多元的关系。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明确政府承担 主要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改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包揽的模式。 一是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强化 政府责任,提高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和效率。同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相互 合作、多元并存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 体格局,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供给效率。 二是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改变长期以 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体制外筹资、筹 劳为主的局面,建立包括财政渠道、市 场渠道、非营利组织渠道等的多元化筹 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 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 新格局。三是实现供给模式多元化。为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益,政府可 以通过授予经营权、购买等手段,委托 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努力构建以政 府供给模式为主导、其他模式为辅助的 多元供给模式。 均等与平均的关系。对于我们这样 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处理好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均等与平均的关系 十分重要。这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一 是,强调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确 保所有农村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的基 本公共产品、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 果;二是,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农村居 民不可能毫无差别地享有公共产品,但 享有公共产品的机会和原则应该是一 致的。此外,还应特别关注农村困难群 体,满足其基本公共产品需求。 阶段与层次的关系。一定范围的农 村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具有一致性, 但由于家庭情况、富裕程度、文化水平 等不同,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具有明显 差异性。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多层次 需求,一应畅通需求表达机制,尊重农 民的话语权,了解其对公共产品的价值 偏好、需求优先次序,发挥村民自治机 制的民主决策作用,做到公共产品供给 有的放矢、物尽其用;二应实施分阶段 供给,分清供给主体职责和公共产品供 给的主次,尽量优先提供农民生产迫切 需要的公共产品,然后逐步扩大农村生 活类和农民发展类公共产品供给,使公 共产品供给发挥最大效应,推动农业现 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 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已经到了攻坚克难阶 段。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贯彻落 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决策部署,巩固“少取”成果,加大“多予”力度, 尤其是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推 向前进。
本文档为【20130320处理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个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232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0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25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