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瑞五中医儿科散剂的运用1

王瑞五中医儿科散剂的运用1

举报
开通vip

王瑞五中医儿科散剂的运用1 、 /(~。 汐'衫/ 〓 ?? ?? ΞL∫ L柔 达眠 ? ? ? ? ??rⅡ:夸扩 fy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瑞五中医儿科散剂的运用1
、 /(~。 汐'衫/ 〓 ?? ?? ΞL∫ L柔 达眠 ? ? ? ? ??rⅡ:夸扩 fy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王瑞五儿科学术特点与临床经验⋯△ 三、肝炎、腹泻⋯。¤。⋯⋯⋯⋯⋯⋯⋯⋯⋯¨¨⋯⋯⋯许靖三等 四、小儿发热治验举隅°·。⋯⋯⋯⋯⋯。。·⋯¨⋯⋯⋯⋯王悠同等 五、小儿肺炎的诊治°o。⋯⋯⋯⋯⋯⋯⋯⋯⋯⋯⋯⋯⋯⋯杨之藻 六、儿科捏积疗法⋯⋯⋯⋯⋯o。。°o¤⋯⋯o。o。o。⋯⋯⋯⋯⋯张禹德 七、外治法浅谈⋯⋯。。。⋯⋯⋯⋯⋯a?。⋯⋯⋯⋯⋯⋯⋯⋯张新建 八、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一些体会°。。⋯⋯⋯⋯⋯⋯⋯⋯°。。安 丽 九、中药治疗夜啼的体会°·¤o¤。°Φ。⋯。。Θ⋯⋯⋯⋯⋯⋯⋯¨王梅花 十、小儿泄泻的辨证治疗¨⋯⋯⋯⋯⋯?··⋯⋯⋯⋯⋯¨陈文瑛 ′ 十一、沆瀣丹在儿科临床的应用⋯¨⋯。o°°e。¨¨⋯⋯⋯冯业贺 十二、五种小儿外科病的中药治疗⋯⋯⋯°°·⋯⋯⋯⋯⋯张新建 十三、安阳市中医院儿科中药制剂介绍⋯⋯⋯⋯⋯¨邢海平等 十四、小儿水肿证治⋯⋯⋯⋯⋯⋯⋯⋯⋯⋯⋯⋯⋯⋯杨纲领等 |【 ∶!|′J=·厶⋯ (1) (20) (22》 `∷ E5>`、 (41) (47)ˉ (55) (( ( ∶(` `(F卩氵、` 》、 (s饿冫∴ ∷∶ (92) (9∵8) ∶ ∶ 裼 ? ? ?? ? ?? ??? ? ? ? ??? ?? 〓 ? ?? 旺 J’丝·ζ'犭 安阳市中医院几科常用药刺及论治规律 儿 科 常 用 药 剂 介 绍 我院儿科常用药剂,是遵循祖国医学的 基础 理论、儿科 用:药舞 镎,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根据名老中医王瑞五的丰富经验,经儿襟 医生多年反复临床实践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来的。药剂包括散剂、精制散剂、∷扛 浪、,灌 肠液等。其中散剂应用时间最长,使用 范围最广 ,品耜∷蕞邋 全,疗效最好。现简要介绍如下: i艹 :∷= i:△'茁岛茴 |尸瑕 j戋霈△ -、 儿科常用散剂 : 。j毽 (一 )疏风解表剂: 1、 消 '1i敲 / Ι组戚】紫苏叶90克 薄荷叶θ0寅 浮萍萆120克 K功能Ⅱ辛凉解表,疏风透疹。 日主治】风热表证。适用于风热感冒、急性发疹性疾患早期。 2、 消风二号 △/ Ι组成】荆芥穗90克 防风60克 白芷60克 卢 旺功能】辛温解表。 ∶′/ 《主治逻风寒表证。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无汗、头疼氵 肢体疼痛等。 ????? ??????〓 ?? ?? 〓? 8、 香苏散 【组成】藿香 苏叶 广木香 陈皮 云苓 枳壳 川朴 廿草备等份。 ∴ 【功能】发汗解表,理 气和中。 【主治Ⅱ外感兼有胃气不和,适用于胃肠型感冒。 4、 汇 雪 汇雪是-种浓缩散剂,是 由多种解表药组成的精制散剂,是我院 ∷ 经验方 (专题介绍)。 'ˉ (二 )清热解毒剂:if‰ 1、 清热散 : ^ ¨ 【组成Ⅱ犀角30克 (或 水牛角300克 ) 川连90克 滑 石90克 f、 栀子90克 ∷ 、 【功能Ⅺ清热泻火,凉 血解毒。 。 ∷ 【主治刀实热证。 2、 解热散 'I' · 【组成犭柴胡150克 黄芩150克 半夏60克/廿草60克 生姜30克 太枣zO枚 (去 核) 元参120I充 【功能Ⅺ和解少阳。 【主治】邪入少阳,寒热往来的热证。 8、 解毒散 【组成】川连90克 黄芩90克 黄柏90克 栀子150克 【功能】泻火解毒。 【主治Ⅱ一切热毒证。适用于三焦热盛,大热烦狂,痈肿疔毒, 瘀热发黄等。 ⋯ 。 2· ?? ? ? i∴4△ 解毒二号 r′ 【组成】二花 连翘 太青叶 板兰根各等份。 K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病情较轻的热毒证。 c 5、 沆瀣散 ˇ/ 【组成】薄荷gO克 川芎9克 赤芍60克 连翘60克 赏芩gO克 黄柏90克 大黄90克 枳壳压5克 黑丑sO克 槟榔75克 i’ 滑石60克 Ⅱ功能】清热解毒,泻 火导湿。 【主治】小儿胎毒。 6、 凉血散 【组成】犀角 8克 生地9克 赤芍9克 丹皮 9克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 吐衄、斑疹 、仅 i 血、尿血等。 7、 香连散 √ 【组成】广木香90克 川连90克 白芍90克 枳实90克 川朴90克 槟榔90克 【功能】清热止痢,理气导滞。 【主治】湿热泄泻及痢疾。 8、 止痢散 【组成】白头翁150克 秦皮150克 黄连120克 黄柏150克 石榴皮150克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 ? ?? ¨ 3。 【主治Ⅱ热痢下重,腹疼、里急、太便脓血,适用于湿热痢、疫 毒痢。 《三)泻下剂: 1、 牛 黄 散 y 【鲰成泗黑白二丑 太黄各等份。 丿 匮功能谗清热泻下,消积导滞。 广Ⅱ 燹主治置食积便结: ∷ 2、 三一散 匮缀燕蘑大黄12克 芒硝15宽 川朴9克 枳实 9克 廿草 8克 ~ / 匿瓒能置峻下热结。 E主治蹋阳明腑实讧,热结旁流,热厥属里热实证者。 } 8、 一捻金’ 匮组蹴瑁大黄 二丑 槟榔 人参 三棱 莪术各等份。 。 · Κ功鞲谡具有缓泻作用。 ∫ 【主治】正虚邪实便秘。 彡/ 硅、攻里散 r / 医组成】巴豆霜 5克 沉香 5克 三棱压0克 莪术犭0吏 ∶ 【=JJ能谡泻下破积9活血化瘀。 【主治月寒食冷积,便秘腹'肓 。 《四)温里散寒剂: - 置、逐寒散 猢 藏诩胡椒90克 炮姜90克 丁香60克 肉桂60克 D :重鬈:蚤 :霎露广霪虱冷痛i,虚寒泄泻。 。 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 祛 寒 散 / 【组成】人参60克 附予60克 千姜60克 白术60宽 甘草60克 【功能Ι回阳救逆,温 中散寒。 K主治彐脾肾阳虚,阳 气衰竭。 (五)滋补剞: 1、 补正散 【组成¤人参60克 黄芪210克 鹿茸30克 Ι玑能Ⅺ益气壮阳崮肾。 【主治】正气虚损9先天不足,适用于大病、久病 之后9或五 软、五迟等证。 【功能】益气健脾。 Ι主治】脾虚 ℃8、 参苓散 【组成Ⅱ人参60克 白术90克 茯苓90克 炒扁豆30克 陈皮60克 莲肉30克 意苡仁60克 山药90克 砂仁60克 廿草60克 【功能】补气健脾止泻。 占 【主治】脾虚诸讧,如 脾虚泄泻等。 4、 补血散 【组臧Ⅺ当归150克 熟地150克 白芍150克 冫元肉150克 【功能】补血调血。. 司 【主治】一切血虚证。 丿 : Ⅰ Ⅱ 5、 补阴散 · Ⅱ∶ ∵ r组成Ⅺ沙参150充 麦冬150克 生地120克 玉竹150克 花粉150克 【玟能】养阴润燥,清 热生津c ¨ 【主治Ⅱ阴虚内热证。适厢干热病伤阴、肺燥 干咳 ,久泻∴伤阴 r 等。 (六)镇惊安神熄风剂: ∶ 1、 镇惊散 / Ι组成】朱砂30克 琥珀120克 天竺黄150克 【功能】镆惊化痰,熄风安神。: Ⅱ 【主治】神志不宁,烦躁不安,惊厥抽风。 ¨ 2、 安神散 。 【组成】生熟枣仁各150克 夜交藤150克 远志150克 朱茯神150克 ' 【功能诏养心安神。 厂 ∵/ “ 【主治】小儿不眠、夜惊。 、 8、 熄风散 【组成Ⅱ天麻150克 钩藤210克 羚半角15克 仝虫75克 【功能】镇惊熄风。 【主治Ⅱ小儿抽风、惊厥。 〈七)止咳化痰剂: k 1盔萤子蚤工 0克 ′甚汪族 生石膏眦 该甘革乩Ξ ∷ 川朴60克 谷芽60克 ∷ . ∶ ∷ 【功能】宣泄郁热,清肺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j∶ 2、 川贝止咳散 【组成Ⅱ川贝1zO克 半夏95克 葶苈子95克 竹沥汕300克 : 【功能Ⅱ化痰止咳。 - 雪 ∷ ∷ ∵ 【组成】麻黄90克: 杏仁90克 _桔梗60克 廿草60克 【功能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 ˉ 【主治】风寒咳喘。 ∷ °ˇ 4、 顿咳散 ¨ 【组成】猪胆汁90克 ∴黄连60克 葶苈子150克 炙百部60克 大蒜150克 廿草150克 .∶ .∶ ˉ 【功能】清热解毒,解痉止咳。 【主治】顿咳,痰热咳嗽。 、 ˉ 5、 化痰散 : ; J 【组成彐礞石30克 沉香30克 黄芩120克 大黄120克 【功能E降火逐痰。 ¨ ¨ ¨ 【主治】实热顽痰。 - 6、 半夏散 j∷∶∷ ∷∶ 【组成习:姜,半夏9Q∶克∷干姜9⒐克 ∷细辛30克 五味:子 90克 【功能】温化寒痰Ⅱ∴、∴ Ⅱ 1Ⅱ ∷ ∶ ∶∶ ?? 【主治彐寒饮喘咳,∷痰鸣漉漉J∶ .∷ 。 t · (八)健 胃止呕止泻剡: 1、 消导镦 盯缎戚丿神曲θθ芄 山楂150充 枳壳150克 麦芽150克 摈榔60克 【功能】消食导滞。 【主治】乳食停滞,食入不消G 2、 消积散 、/ 【组成Ⅱ使君子30克 麦芽30克 陈皮30克 山揸30宽 芜荑3θ 克 川楝子30克 廿草6宽 / 【功能】消积化滞冫驱虫。 Ⅱ 【主治罗乳食停滞不消,虫积。 。 Κ功能】1售霪霪”臀督莒鼋,晏煲Tξ。 } ={∶ {氵 8、 止呕散 【组成】桔红150克 姜半夏150克 藿香150克 丁香150克 。 【功能彐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Π各种呕吐。 4、 止泻散 √ 【缉成】肉豆蔻150克 诃子120克 赤石脂θ0克 乌梅90克 、 ' 【功能彐收敛止泻。 ¨ 扌Fξl畲诨:P· 脾虚泄泻。 【组成】苍术60克 川朴60克 陈皮60克 炙甘草60克 · 猪芩00克 茯芩120克 泽泻60完 白术60克 酊主治】中焦湿滞9内停水湿-寒湿泄泻。 (九)渗湿利水剂: ∴ 1、 益元散 ˇ/ 旺绲成Ⅺ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朱砂15克 蔽功雠Ⅱ清暑利湿,兼以安神。 【主治】暑湿泄泻,烦躁不安。广 包、导赤散 /ˇ 产 盯组成屈生地150克 木通150克 竹叶150克 滑石150克 廿草150克^ 匮功能Π清热利水通淋。 灬∵ 荭主治】口疮,湿 热淋证。 Ⅱ 8、 四芩散 △/ 匮缄成Ⅱ茯苓150克 猪芩150克 泽泻150克 车前子150克 白术150克 ~ 【功能】健脾利水。 【主治】脾虚泄泻,水肿。 ∶ (十 )理气、活血、止痛剂: ‘ 1、 顺气散 ≡组成】莆皮120克 木香150克 香附150克 ′上沉香150克 茳功能Ⅱ理气止痛。 \ 旺变治屈气滞腹痛,胃 气上逆作呕。 2、 疝气撒 豳 成】肉桂60克 小茴香150克 广木香90克 亻功镩刀行气逐寒止痛¢ · 9。 '冖 、 ? ? 【主治Ⅱ疝气、小丿L腹痛⒊ .∷ '¨ ∵∷ ∷∷∶∷1∶ ∵ ∶ 8、 活血散 ∵l∫口Ⅰ∵ˉ∶ˉ∵∵ (∷ ′ K组戚屈当归150克 川芎1~50克 郁金90克 茜草uo克 【功能Ⅱ活血化瘀。∶ ∷ ∷ ∷Ⅱ∵ ∷∷,∶ 【圭淹谡气血不和。 ∷∵∶|∶∵∷ t∷∷∶∶∷∷ ∷ 压、游山方 :∷ ∶∶∵∷∷ 〈∵ ∷∷∷1∵ ’∷ˉ Κ组成】蒲黄 元胡 没药 灵脂各等份。 ∷ ∷ t ⒎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 ^, 【主治】血瘀疼痛。 ∷ (十一)驱 虫剂: ∷ ∵ 1、 驱虫散 ∷ ~∶ 【组成彐使君子30克 乌梅30克 雷丸10克 川楝子30克 ’ 槟榔30克 ∷ 【功能Ⅱ杀虫。 K主治】蛔虫、蛲虫等。 (十 二)夕卜 · 用剂: ∶∷ ∶ 1、 冰硼散 ∷ ∷ 【组成诅冰片15克 朱砂18克 硼砂150克 元明粉150克 【功能Ⅱ清热解毒,杀菌防腐占 ∷ K主治】口疮。 2、 冰黄散 :ˇ 虿绲成¤冰片 9克 黄连素 9克 大枣 4枚 《烧焦存性去核) ·I 癯蹶发罟廴营h∷Ⅰ 冖·1~0· 8、 疡毒散 ⒈幽 戚⒈滑石180克 硼酸12o克∷冰片⒊克∷薄荷·冰03克 r功能Π清热解毒,渗湿止痒: ∷ ∫∶玎圭冶Ⅱ皮肤感染、痱毒等。 ∵ ∶ ∴ 饪:止痒散 j ∷ ∷ ∵ ∷ 茁组成屈苦参150克 蛇床子150克 地肤子90克 花椒60克 元明粉60克 枯矾30克 【功能】燥湿、解毒:止痒。 ∴ ∶ 酊主治口湿疹、皮肤搔痒。 浓缩散剂: △、汇雪丹 、【组成】 ∷_ ①升麻60克 葛根60克 赤芍60克 桑叶15克 菊花s0克 杏仁30克 廿草60克 芦根60克 二花30克 连翘30克 荆芥30克 薄荷30克 防风30克 牛子60克 木通30克 竹叶30克 前胡30克 蝉蜕30克 豆豉30克 青蒿120克 枳壳30克 槟榔60克 蒲黄30克 磁石60克 ~~ 川芎60克 白芷60克 芜荽30克 大青叶30克 ②芒硝6oo克(元 明粉) ′③汇雪胎150克 寒水石硅8克 生石膏压8克 滑石压8克 羚羊角1.5克 犀角 8克 砂仁12克 冰片9克 ∶【配制⒈ 寸∴∷(1)∶ 时间:冬季十月 : ∶。 。 〈2)方法: ①按选好的第一组药物加水浸泡两至三天9再煎煮留汁适量, 滤出后加入元明粉,和 匀放冷凝结,研成粉末后即谓汇雪胎。 ②按第三组药的比例,研成极细末即成汇雪丹的剂量1每次每 岁平均0.3~0.6克,日 服三次;或每日每岁平均1~2克9分 2~8 次口服。 【瑛能】疏风解表,清 热解毒,镇惊熄风。 匿主治】一切外感热证,热毒证,惊热证。 【按语Ⅱ本方为外感热病之要方。多用于感冒、麻疹、水痘、惊 / 风的初期,具有解热的效能。 临床上我院除使用上述散剂外,根据病情的需要 9常 选用单味药与 上述散剂一并配伍应用,使遣方用药更加灵活,以提高疗效。常用的 单味药有:薄荷、生石膏、芦根、生姜皮、栝蒌仁、芒硝、车前子、 ˉ 丁香、肉桂、鸡内金、吴茱萸、蝉蜕 肚、钩 藤、葶 苈 子、金樱子、 米壳、生蒲黄等。 二、散剂的剂量、服法及注意事顼 : ⊥、散剂的剂量与服法: (1)六个月以内的乳儿每次 0。 5~1.5克9六个月以上的 每次 1.5~8克。日服zγ8次。 (2冫 一岁以后,每增加一岁,每次剂量增加1.5~8克。 ^ 《8)根据病情轻重和身体强弱,剂 量可遒当增减。 (4)每包药加水适蠹9一般以扫 ∷ ~ (5》 根据年龄计箅散剂的剂量旧 ·;∶⒉。 ‘ . 年龄越太,剂 蠹相对要小。用一种散剂,剂量相对要大;用 两种以上 散剂,剂 量相对要小。 z、 浓缩散剂的利量与服法: (1)根据浓缩的倍数而定,一般浓缩散剂为原药重量的三分之 一至四分之一,应用时按比例减少。 (z冫 六个月以内的乳儿每次0.1~0.3克9六个月至一岁的每次 o。3~0.6克。 (8)一周岁以上可按每次每岁0.5克递增。 (压 冫根据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所用散剂的多少,可 酌情 增减其剂量。 《5)浓缩散剂加温开水冲服。 8、 服药注意事项: (1)服药时间以在饭后一至两小时为宜。 (2》 不易接受者加糖矫味。 (8)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酸之类食物。 (4冫 煎煮散剂时不可煎干。 三、口眼液: 吃 1、 痰喘 1号 口服液 【组成】苏子、杏仁、陈皮等。 【功能Ⅱ化痰止咳,降 气平喘。 【主治】适用于痰喘型肺炎、支气管炎。 ∥ 一岁以上每次 5— 。13。 ∷~`21∶双解口服液 ¨ ∶∶∵ f∶ . ^ ∷ Ⅱ∷∷ ∷∷∷∷∷. 【绲成Π略。 ∵ ⋯∷∷∶∷j∶i· 贸劢能】清热泻火,解 肌退热。 ¨ ∷ ∷ ∶ ∷ △主治涠肺胃实热写丨起的壮热、烦渴:∶ ∴∶ ∷ Ⅰ ∴~∶ 旺用法】一岁以下每次口服5~m亳升,∶ 工岁以上每次10—⒛'亳 升,j每日a亠-8次j ∶ .Ⅱ >∷ ∷ ¨ / /∴ Ⅱ' 'r r、 四、灌肠液 ~ 1、 中药灌肠 I号 Κ组成Ⅱ麻黄、生石膏、太黄等。 ~∴ 、∶ 【功能】解表发汗,清里退热。 【主治月用于外感热证的辅助治疗。 鹭用法】每公斤体重8— 5毫升9保留灌肠。灌肠时药温以30— 35° C为 宜。 儿科散剂论治规律 小儿脏腑娇嫩,形 气未充,卫 外能力较差,极易外 感 时 邪 而发 病。在病理上变化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寒热虚实错杂。ˉ治疗 时要谨守病机,根据 “虚则补之”、 “实则ˉ泻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等原则进行遣方用药。 ∴ -、 热证 小儿肺娇胃薄,风热之邪最易从口鼻而入,引 起温热疾患。风 寒之邪也可入里化热,表现为热证。正如《纨科:要 略¨》所说Ⅱ/‘六 审14q ? ?? ? ? ? 气之邪皆从火化'广 :故 临床上小儿ˉ以热病为.多。∷∷ˉc ∶ ∴ 1、 热在卫表: 风热之邪侵袭肺卫,临床可出现发热、微恶寒、` 流涕七咽红、田 干I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症:治以疏风清热9可 选用消风散,临床常与活血散配合使角 '取 ‘“祛风先活血1血活风自 灭”之意。汤剂可选用银翘散加减。风热之邪不解内 :迫 干肺,f肺气不 宣,清肃失职,出现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谓 之 “风热喘咳”,可 加止咳散或化痰散,汤 剂可用麻杏石廿汤加减。 ∷∴ l∶ 小儿 “脾常不足”,外邪袭表之后,极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而出现挟呕、挟食、挟泻等证,可加止呕散、消导散、止泻散。 小儿彳神气怯弱〃、 f肝常有余”,古人云: “十个丬` 儿九个 ,易 引起神志不宁,烦躁不眠,甚者惊厥,可 加镇 惊散或熄风 2、 热在气分 (1)外邪不解,‘ 袭于少阳,出 现寒热往 来丿口苦 咽 干,苔薄 黄,脉弦数等症,应和解少阳,以解热散为主方,偏表者加消风散, 偏里者加三一散,汤剂用小柴胡汤加减。 .· (2)热 迫阳明 温热之邪内迫阳明,引 起高热烦躁、口渴喜饮、恶热、大便干、 面赤、手额发烧、苔黄、脉洪大。治以清气解毒。可选用清热散、解 毒散,汤 剂可用白虎汤加减。 “大∷便通利热自消”,故太便干者应加 三一散或牛黄散。 小儿肺脏娇嫩,热邪内迫于肺,肺气不宣,肺 热 壅 盛,r肃降失 职,引 起高热、喘咳,鼻煽,胸高抬肩,鼻孔黑烟、田唇发绀,谓 之 · 15· “肺热喘咳”。应清肺平喘,用 清热散、止咳散或化痰散。汤剂用泻 白散加减。 小儿脾胃薄弱,温热极易内遒肠胃,引 起泄泻,呕吐,谓之 “湿 热型泄泻”,可 用香连散清泻肠胃之热。呕吐者加止呕散。 “利水乃 止泻之妙法”9泄泻者加益元散或四苓散。 8、 热陷营血 (1)热陷营血 热毒内陷营珈,出 现发热9 田不甚渴,斑疹欲透”夜卧不安或血 热妄行,舌红绛9苔黄干黑9脉沉细数,治以凉血解 毒,可 用 凉血 散、解毒散。汤剂可用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 心 “主惊圭热”、 “肝常有余”、 “圭风”、 “风淫末疾”,故 温热毒邪最易内陷厥阴,引起抽搐,甚至昏迷9治 以熄风开窍,可用 熄风散或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2)阴虚发热 热邪不解,耗伤阴液,或由于泻利伤阴,阴虚生内热”引起口干 舌燥,五心烦热,神倦,面赤,甚至面颊潮红,夜 间盗汗。治以滋阴 降火,用补阴散。汤剂用青蒿鳖甲汤或竹叶石膏汤。阴虚生风,筋脉 失荞,筋惕肉润者加安神散。 点、实证 小儿肌体柔弱9抵抗力羞,邪 气易于枭张而出现邪实病象,如温 热化燥、食t只壅结等。 1、 气实 (1)温热化燥 ·16Q 小儿 “稚阴未长″,温热之邪易于化燥”燥实内结而出现日晡潮 热,太便秘绪,腹痈摁按p苔黄厚少脉实有力等症。治当清热泻下9 用三一散。 《2)痰热壅肺 热邪犯肺,灼液为痰9痰热壅肺9阻于气遒引起痰鸣、咳嗽、苔 黄腻、脉滑。治以清热化痰卢宣肺止咳。可用化痰散、止咳散、栝蒌 仁9甚者加三一散。 (8)湿热蕴蒸 湿热之邪侵入胃肠或由于饮食不洁,湿 热内生9伤于络脉佥化为 脓血而出现下痢窘迫,里 急后重,太便脓血。治当清热利湿解毒。脓 多者用香连散、三一散;血 多者用止痢散、三一散。 《4冫 食积停滞 小儿 “脾常不足”,钦食不节,暴食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中焦 而出现腹部胀满、腹痛拒按、呕吐或泄泻,或有发 热。治 当消食导 滞,用 消导散或消积散、三一散,食积化热者也可加清热散。 2、 血实 小儿脏腑妍嫩,病邪侵袭肌体”到了晚期常导致气滞血瘀而出现 腹内舯块、腹痛拒按、脉弦有力。可用活血亿瘀之法,方用活血散、 三一散 (但应防损伤正气》9汤 剂可用膈下逐瘀汤。腹 胀者 加 顺气 散,腹痛明显者加游山方。 三、寒证 小儿 “稚阳来充””外感寒邪或久居湿地9寒湿内侵均可出现寒 讧。串现腹胀作痛,食少呕吐。四肢欠温,田 不 渴。舌 苔 白9脉记 迟。应温中散寒,用祛寒散。汤抻l踽理中汤加减j 1、i寒邪入胃 引起胃气不降”上逆作呕加止呕散或生姜皮,久病者加丁香。 ∴ 2、 寒湿困脾 脾失健运,引 起泄泻,谓 之寒湿泄泻,治 以散 寒 利湿,加 止泻 散9逐寒散或加肉桂末。 8、 肺受寒邪 引起肺寒咳嗽,治 以宣肺散寒止咳9用 三拗散、半夏散、久咳者 加金樱子。 4、 寒邪在表 风寒之邪侵袭太阳之表9引 起恶寒或恶风,头 项 强痛9鼻 塞声 重,苔白9脉浮紧或浮缓。治以疏风散寒,用 消风二号、活血散。风 寒之邪不解”'外束于肺,肺气不宣,肃降失职,气不布津,聚而为痰 可出现痰鸣9加三拗散,半夏散,∶Ⅱ汤剂可用华盖散。 ∷ ' 囚、虚证: 小儿机体薄弱,~久病必虚,使正气损伤,阴 液亏损,机能减退, 热量不足,产生虚象。小儿 f脾常不足”、 “脾圭困”、 “肾圭寒” f主虚”,在疾病的晚期常累及脾肾,出现脾虚、肾虚的现象。 置、气虚: 久病失养,损耗元气,出现气短咳嗽,自 汗无力,心悸食少。腹 胀喜按,小便清频,脱肛,脉虚。 “补气”,以补正散。肺气虚而喘 耆加半戛散,i蛉蚧粉i胎盘粉;亥嗽不止者加金撄子末∴提高疗敛。 故曰:∶ ‘“咳:嗽不止金撄子?∵。脾气虚-∷泄泻p⒈脱肛者加七味散或补王ˉ “18· ˉ 散。肾虚尿频者,加益智仁,祛寒散。 2、 血虚: 失血或生血不良,如衄血七便血tⅡ 脾胃虚弱不能比水谷晴潋以生 血,以 及虫积等,均可导致血虚。出现面色苍白,唇舌爪甲淡白、脉 细等。 “补血”9用补血散。脾虚者加七味散,消 导散。有虫积者加 驱虫散。心悸不眠者,加安神散。 8、 阴虚: ∶ 温热病后期,阴 液亏耗, 口干舌燥9太便干 ,“ 养阴”,用补阴散。 4、 阳虚: ∷ 小儿 “肾气不足”、 “主寒”、 “主虚”,加 上 小 儿 “稚 阳未 、 ~ 充”最易出现阳虚的现象。口气欠温9四肢厥冷,面 色苍白,舌淡苔 ˉ 白,脉象沉迟无力等虚寒现象,甚致阳气欲竭而死亡。 “回阳救逆” 用祛寒散,汤 剂四逆汤。 ①脾阳不振: ~失其健运,大便溏泻或滑脱不禁 ,谓 之 “虚寒型泄泻〃 ,加止泻散 , 泄泻不止者加丁香,常 收到奇效,故有 “泄泻不止丁香用”之说。 , ②肾阳虚竭: 失其开合,水无所主,引 起水肿,谓 之 “阴水” ,加祛寒散、四苓 散t 〈杨之藻) ·10令 王蹴五儿科学术特点与临床经验 王瑞五先生 《188o-1968),字称 “曰叟”老人,河 南安阳内黄 ' 人氏。幼年家贫9外出谋生,投师于水冶 “木明寺”,学 医二十余 年。由于其勤奋好学9颇为师爱而尽得其传。业成之后, 先‘后在北 京、天津、郑州、安阳等地行医六十余载。三十年代曾任本市中脬学 会会长”中西医研究会理事。解放后在本市中医院工作,是本吭尢科 创始人。由于其临床经验丰富,用 药独特、医德高尚,在群众中享有 ~ 盛名。豫北地区称他是 “儿科工”,六 四年由省卫生厅授予 “河南省 ˉ 名老中医”称号。 先师精通《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等中医经典著作。同时又博∵览后世各家著作,集诸家之长 而融汇贯 ~ 通。特别是对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夏禹铸的《幼科铁镜》研 究颇深。其一生治学谨严,擅长中医儿科,首创十六种儿科散剂,临 ′ 床诊病注重 “望形体、审茴窍”,用 药善用 “宣、通、清、消”四 , 法。著有《儿科医案》、《医学格言》、《儿科临证概要》等书稿。 先后带徒十余人,并 亲自授课,l铙证讲解。为各医事业做出了贡献。 其学术特点如下: -、 儿科温病居多 先师常言:学儿科者,《 温病学》囔于《伤寒论》。盖小儿属“纯 · {il}0‘ · 阳之体” ,适用于辛凉者多,辛 温者少。对《伤寒论》之见解,认为伸 景于六气之申重视一气j英余五气论述较简。论中虽间有述及风:或溢 者,但此所谓风,乃寒中之风|此所谓温乃寒中之温也。后世刘河间 重祖热癀,主降火益水,分三僬论治9惜 其论简不畅,后人又未能阐 琪意.至清时天士著《温热论》,后世方得指针。嗣后,吴鞠通本叶氏 之学,以 其平生之心碍9穷其渊源,将温病学说条分缕析,不与六经 之邪混为一谈,但仍以抻i景六经为依据。 先师认为:叶天士。吴鞠通二家,持论平正、立法精细,对卦郛 侵袭之途径9阌述尤为明确。,伤寒之邪由毛窍而入,自 表入里9始足 太阳经,足 :太阳膀胱属水,盖寒即水之气也,故始病于此j温病之邪 由口鼻而入,由 上而下9鼻通于肺9故始于手太阴也。是以寒温之 邪,必须分清,不可混淆也。、先师认为:人体之阴阳偏胜,尤 须明 辨。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清,病寒。其为寒水之j病,则 “温之热之〃;其为火热之证氵则 “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 抵于 平,决不可珞立门户j专主一宋之论。必须辨别寒病之源由于水,热 病之源由千火,寒与温适得其反。此水火两太法门之辨,不 可不慎 也。果病伤寒者,自 当以仲景为主,应从伤寒论治,但对儿科来说, 温病学说所用之方药更符合丿L童之气体。 二、诊治麻疹的经验 先师常言,麻:疹 是·阳邪热毒,必须排出体外,疹 宜发表 宣透为 先,形 出毒解即无忧。其症属干实热居多。外发颈以透蜜为隹。临床 所见疹后潮热不退,干咳不已,两 目红胂,走马牙疳以及疹癞等证| 皆因疹毒宣泄不清所致之后患。先师认为g邪毒盛衰,辨 舌最 为重 。21 要。见形期多数舌苔中心白腻而厚,至回收期,舌苔逐渐清化,若 回 收期而苔厚白腻不化者,疹毒逗留不清之证也。如舌红无苔,系 胃阴 巳伤;如舌绛起刺,扪之无液,唇焦起裂,烦躁不安者,则 为邪已入 营。但疹点已见回收时,苔 已化清,不可再表,否 则耗阴伤气。因此 麻疹之辨舌,对诊治颇有帮助。《麻科活人全 书》说 : “身有微 汗,滋滋润润,气不粗促,身不焦热,麻 出者轻。”这是指的顺证而 言,只须护理得当,可不药而愈,治疗须顺其自然之势可矣。若病轻 药重,反伤正气。本地农村,民 间对麻疹常有不就医者 ,单 以白茅 根,煎服代茶,如果有变,才延医服药。由于白茅根性甘寒无毒,能 清肺胃之热,盖麻疹未有不咳嗽者,咳乃肺之火,胃 之热也。古人有 “脏腑之伤,惟肺为甚”与 “痘喜温暖,疹 喜清凉〃之说,明 ·李时 珍也说: “茅根良药也,世人微而忽之。”茅根味甜 可口,易 于下 咽,故在麻疹发疹期,可作为必用之引药。 推断麻疹的预后,须观察疹形色泽。凡疹点鲜明高耸者为疹毒尽 达,如果见形而平坦,则为透而未达,犹有余毒留于内脏。因此观察 麻疹之色泽及疹形,就能预知其吉凶。若麻疹不透,或一出即隐,或 高热气喘,是为逆证。如面色咣白,疹点不明,气喘泄泻,是 为险 证,皆 由于麻疹不达于表所致。历代医家对麻疹宜 “宣透”之理是一致 的,主要是对辛凉解表与辛温透表的用法不同而已。先师则遵守《幼 科准绳》所说的 “麻疹欲出已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 虚 勿用参 术,虽呕吐勿用半夏、南星辛燥之品,温补之剂均非所宜”等原则, 因此,所用药物偏于辛凉者多,而辛温者少,但不墨守陈规,如遇先 天不足,元 气虚弱之患丿L,亦采用扶正达邡之法。 。z2。 三、小儿惊风之讧治 先师对急惊风与慢惊风之分析颇详。他反对用表散之剂以治疗惊 风,因 表散往往有耗伤阴分之虞。 急惊风之病因,不外乎心火与肝胆为病,因 惊则伤 胆 ,恐 则伤 肾,凡可畏之事,猝然而至者谓之惊,若 从容而至者谓之恐,所以惊 急而恐缓也。惊之所伤,由 心涉及胆,由 胆涉及肝,遂致心君之火与 肝胆之相火,风 火相并而发。盖小儿神志未坚,胆气未充,故每遇稍 异之声,即 陡然而惊矣。但当以 “惊”为名,因 内风煽动 , 遂 加一 “风”字,因 病来迅速,叉加一 “急”字,故遂有 “急惊 风” 之 名 称。因此治疗方面不脱镇惊定怯,养 心安神,佐 以熄风化痰之法。热 盛者加廿凉清热,稍佐芳香开窍之品,若用表剂,则徒伤阴液。凡病 情危急者,先用神犀丹以治其标,然后再用汤剂,散剂辨证治其本。 如肠有宿垢,腹胀便坚,胸痞太息者,加用导滞通腑之法。 慢惊风之名称,是宋代钱仲阳立论,古称 “慢脾”。 一 般 在 呕 吐、泄泻及太病之后而形成脾胃虚损,脾虚则肝木乘之 而 得。其症 为:神 气怯弱,睡时露晴,四肢厥冷,脉象细软,大便 不 实等。所 用药物,皆属扶土温中,培本固元之剂,并无治惊之药,虽 有慢惊风 之名称,实 则不治惊也。因症中土已虚,风木内动,延久必现似惊之 状,实非因惊而起病也。前人早有 “慢惊之惊实非惊,吐泻亡阳而后 成”之论。认为此证属纯阴无阳,悉 用温运脾阳法施治。如六君子汤 加干姜,理中汤加附子,以 回阳救逆为圭。盖脾喜香燥而恶湿,喜温 而恶寒也。但先师认为伤阴亦能成慢脾风,不过方书中记载较少耳。 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说: “脾脏受损,津液消亡。”可见泻多伤 ·2s· ? ? ? ? 液,即 能伤阴,如是则当用滋阴之药矣。王孟英也说: “利不因寒, 润药在所不忌。” 四、疳积论治特点 先师刈疙移、帆论治,牦 庶、在干先天重干后天9肚 肾必须兼补。认 为历代儿科韦籍中葡强讽脾胃方面,很少考虑到脾肾两经同病问题。 不知疳积之形成,必 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荞两因相并所致,先天属肾, 后天属脾,故治疗义须膜肾茉补也。患疳积之儿,其色不华而毛发干 祜堵,血不足娃;形 不魁岩,气不足也。形不足堵温之以气,精不足 老补之彡味,此乃治疳之总则。临床所见,先天不足或断乳太早之 儿,森症六匝色澎、白,岌柱如程,形 疫口渭,菩 绒易饥,太便不实, 丬波涓长隼,住 森震气仅属旺壁,嵌泥当谚岜荞丬圭,,药饵只辅,瞩 吮瑚产母血乳艽最佳,甯L吮 贝、吮,若 不能吹,熙每日喂服血乳两盅, 两三月可愈。又疳积患儿太多津液干涸,故平时口渴,但 应控制喝 水,以淡牛奶代水为佳,另 可用新米60g,黄芪⒐g加红糖、大 枣, 有益气补血之功,如 此讥理,长期坚持,定然可愈。《幼 幼集 成 》 说: “即热堵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积者亦虚中之积,故治 积不可骤攻,∶ 治寒不宜峻温,∶ 治热不可过凉者。虽积为疳之母,而治 疳必先去积,然遇极虚者而迅攻之,则积未去而疳危矣。” 若先:天 禀赋充沛,纯以断乳后恣食肥甘杂物,或食不洁之物,感 染诸虫,·以致脾胃损伤,日 久肌肉消瘦,肚 大腹膨者9亦 称 “疳 积”。俚此|种疳积与前者病机不同,不作脾肾立论,应以脾胃论治, 圭消积化虫”调和脾胃。至于驱虫药的应用,须度其缓急,选择适应 方剂ρ先师常用之驱虫mJl,'有乌梅丸、化虫丸、化虫散等。如虫痛暴 。2双 匆 } | '作:,^哭 闹不休,头汗阵阵,面色膏白,呕哇清涎,此系∵乌梅·丸之遒:皮 症”困方中鸟梅味酸,虫得酸则伏,黄连、黄柏ˇ极苦”虫得苦而安, 附子、千姜、川椒性温而味辛9虫 因寒而动9得温则宁,其余当归、 人参不过补脾而已。故此方镇痛安蛔则有功,而对驱虫购l乏力,急者 宜之夕缓者不足。若痛不骤急或剧痛偶作,胃 气旺盛 者 ,应 以化虫 丸、化虫散为走方,因 化虫屯中之鹤虱、蓄楝、使君子、槟榔对驱虫 有独特之功。除此之外舞师处方蟋佐以炙百部 9g、 胡黄连 8g,以提 高疗效。 五、使用虫类药物的经骆 先师对一些顽固的慢性病善用虫类药物进行治疗。他认为伸景用 大黄盛虫太Ι治千血。抵当汤治蓄血,鳖 甲煎丸治疟母,蜘蛛散治疗狐 疝等病,说 明虫类药物在治疗上很早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叶天士 取法于仲景护并参照孙思邈《千金方》、许学士《本事方》用虫类药 的经验,立 “初病在经在气,久 病入血入络”之说,对积聚、疟母、 痹证、头痛、胃痛、闭经等多种慢性病,常 用虫蚁搜剔之品。奏通经 追拔之效q顿有独到之处。 先师早年受曹颖甫先生的影响9对 叶氏学说不敢荀同。后来方明 白叶氏治病,不仅以轻灵取胜,且能上穷古法,以 意化 裁”多有创 获。如应用虫类药物即其一端。他认为后入崇奉叶氏如果仅仅效法他 轻¢的工面9犹未能尽得叶氏之长。先师这一见解对温病学说之研究具 有更高的认识水平。 先师经常用蜈蚣、全蝎等治头风病岁用蕲蛇、露蜂房等治疗冈氵痹 走洼多用瘳虫、蝼蛄、蜣螂、蟋蟀等治疗积聚肿胀,效果都很妤。特 ”25届 别¨是用蜈蚣、全蝎治疗头风病,疗效非常突出,经治后很多患者从未 复发。根据历来使用蜈蚣、全蝎之经验,感到其镇痉之效不显著,而 镇痛之力特强,用之得法有立竿见影之效。川鸟与当归同用,镇痛之 力亦殊不弱,若再配合蜈蚣、全蝎,可以相得益彰。先师用 虫类药 物,多配成丸剂、散剂,服用方便。虫类药物有对胃部略微刺激的副 作用,胃纳不佳的患者,可复入山药、陈皮等健胃调气之品,以解除 其副作用,但太多患者,服之并无任何不良的反应。 1、 先师认为祖国医学的特长就在于辨证论治。有很多朴实的祖 国医学理论,均来自长期的临床实践,经整理总结,又指导着我们的 临证,特别是那些由中医的基础理论发展而来的治疗法则和规律,都 是非常宝贵的,必 须闽发它们的实际意义及应用价值,使之更进一步 丰富祖国医学这个伟大宝库。 2、 先师认为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历代医家以其各自的丰富经验 与创见,形成了各种流派,这正反映了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多 彩。但各流派之见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学者必须博采 众 长,兼 收并 蓄,胸有成竹,而无成见,这样才能开阔眼界,得心应手。 8、 先师尽毕生精力以继承发场祖国医学遗产,为人民医疗保健 事业页献殊多。特别在中医儿科方面,不但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还有 独特的小儿方药。余虽随师多年,但师逝巳久,本文仅就回忆所及, 略述梗概而已。由于笔者学识浅陋,对师说领会欠深,管窥蠡测,难 舆乖误,自 愧未能表达先师学识之禽稼。夺文呈献只意抛砖引玉,切 望同道补充指正为幸c ·2θ · 话结 (张禹德 ) 肝炎是西医病名。肝炎的许多症状都和 中医的 黄疸 、胁痛证 相 近。关于其症状早在《内经》就有记载 ,并 明确 指出其 病变 部位在 肝。后经长期的医疗实践,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逐步完善,十八世 纪初就认识到了此病的传染性及严重性。在治疗上多 根据 黄疸、胁 痛证的病理分型去辩证论治。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小 儿 病毒 性肝 炎。 【病因病理Ⅱ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常 由于感受时邪、饮食不节 (洁 ),情 志 内伤,脾 胃虚寒,内 伤不足等,损伤于肝,导致肝失疏泄,出现气滞 血瘀,横犯脾胃,湿热蕴蒸或阴虚内热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表现出相 应的临床症状。小儿乃 “纯阳之体” ,发 病之后,多 易化热9 多见湿热 蕴蒸之黄疸。 【诊断】 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当出现黄疸时,诊断较易,但由于目前对本 病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故应对流行病学9临 床衰现,实验室及其他 检查等各方面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方予确诊。 ·27·
本文档为【王瑞五中医儿科散剂的运用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724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30
浏览量: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