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盆地分析

盆地分析

举报
开通vip

盆地分析nullnull第一篇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基本原理及 盆地类型 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析null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地 二.含油气盆地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 二.盆地研究的内容和程序 三.含油气盆地分析的方法null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地(一) 三重涵义: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 (二)通常所说的“...

盆地分析
nullnull第一篇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基本原理及 盆地类型 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析null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地 二.含油气盆地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 二.盆地研究的内容和程序 三.含油气盆地分析的方法null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地(一) 三重涵义: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 (二)通常所说的“盆地分析”主要指的是沉积盆地分析; (三)“沉积盆地”概念。null (三)“沉积盆地”概念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 地在一定的地质时期中,在盆状的空间中堆积沉积物(一般认为厚度超过1000m)。null “沉积盆地”概念理解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 地三要素: 1)物质,即沉积盆地是由沉积地层组成的; 2)地质时代,即沉积盆地发生在一定的地质时代; 3)空间,即沉积盆地是具有盆状形态的地壳构造单元。null 二.含油气盆地1)含油气盆地是具备成烃要素、有过成烃过程并已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2)含油气盆地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的基本单位。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null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盆地分析的主题应是研究盆地的性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盆地的类型、盆地演化史及盆地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成矿条件(成藏要素)综合研究,以揭示盆地的含矿性(含油气性)及矿产(油气)的形成、演化、分布规律,为勘探资源提供依据。null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盆地的演化史是盆地定量分析的重点和关键; 盆地的成因分析主要是从地球动力学角度研究各类盆地的形成机理; 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是盆地分析的主要内容。 注null 二.盆地研究的内容和程序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置和盆地复合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一.岩石圈 1.关于岩石圈的概念 2.岩石圈的组成 3.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三.板块构造运动与盆地的沉降机制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固体地球具有层圈结构,自地球向地球中心的一级层圈单位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些一级层圈还包含次级的层圈结构; 现代固体地球科学认为地球表壳的构造运动主要与地壳和上地幔所构成的岩石圈的构造运动有关。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 1.关于岩石圈的概念(早期)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 1.关于岩石圈的概念(现代)现代岩石圈的概念与板块构造相联系; 要点:地球外部的刚性壳由能够独立的相互运动的不连续的板块组成,而这些板块的组合就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美国地球动力学委员会,1982)。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 1.关于岩石圈的概念(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有关岩石圈的含义至少有四种: 弹性或挠曲的岩石圈; 热岩石圈; 地震波的岩石圈:即位于覆盖范围广泛但不一定是在全球规模的地震波低速带之上的地球外壳; 化学-矿物学的岩石圈;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 2.岩石圈的组成依据:地震波速 ①岩石圈具有分层性; ②岩石圈也有明显的横向不均一性;null一.岩石圈 2.岩石圈的组成 ①根据岩石圈的分层性划分的其组成岩石圈宏观上包括被moho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上部P波波速显著增大,其下是一低速层)分隔的地壳和上地幔(或称岩石圈地幔)两大部分。null2.岩石圈的组成 ①岩石圈的分层性moho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moho面是地震速度明显跳跃的薄层,速度跳跃幅度为1.0-1.5km/s,vp为8.0-8.2km/s; 关于moho面的解释至少有两种:化学相变界面,构造界面;null2.岩石圈的组成 ①岩石圈的分层性关于moho面的解释化学相变界面,即辉长质下地壳变为榴辉岩质上地幔的界面; 构造界面,由纹层状构造引起地震波波速的不连续带(Hele﹠Thompson,1982),或是在超高静压载荷的张裂隙发育带,或是由高速与低速薄互层组成的地质过渡带;null2.岩石圈的组成 ①岩石圈的分层性岩石圈地幔Moho面之下的岩石圈地幔的地震速度vp在稳定大陆区为8.1-8.5km/s,大洋盆地区为7.9-8.5km/s; 关于岩石圈地幔的物质组成的认识也有不同的看法:“习惯型模型”,“反转模型”。null2.岩石圈的组成 ①岩石圈的分层性关于岩石圈地幔的物质组成一种解释为“习惯型模型”:认为物质成分自地壳浅层向岩石圈深部由硅铝层逐渐变为铁镁质,岩石圈地幔由纯橄榄岩,橄榄岩组成; 另一种解释称为“反转模型”,认为玄武质岩下地壳向下变为花岗岩、安山质岩石,岩石圈地幔是由榴辉质岩石组成,而地壳是榴辉质岩石演化的产物;null一.岩石圈 2.岩石圈的组成②岩石圈的横向不均一性大陆与大洋岩石圈在物质组成和地震波波速上有明显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大陆岩石圈也存在差异,大洋岩石圈的差异相对小一些。null一.岩石圈 2.岩石圈的组成根据岩石圈的横向不均一性划分的组成部分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 3.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岩石圈本身的强度在垂向上和横向上也是有变化的;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的差异十分明显(图2-1)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在“海底扩张”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全球构造学说”; 关键点:认为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包括六大板块以及一些小板块,这些岩石圈板块受地幔对流的驱动而发生大规模的相对水平运动(图2-2)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板块的相对水平运动包括三种端元模式: 离散运动,汇聚运动,走滑运动;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板块的边界类型: 离散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或增生边界(accreting plate boundary), 聚敛边界(convergantplate boundary,包括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转换边界(transform plate boundary)或稳定边界null离散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或增生边界(accreting plate boundary)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类型null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类型聚敛边界(convergantplate boundary,包括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岩石圈板块以不同类型的边界相连,并在不停的运动着,构成了全球板块构造系统(图2-2)null ①离散运动与离散边界当两个板块相对离散运动时,岩石圈深部和软流圈的熔融物质上涌并形成新大洋岩石圈,这种情况下的相邻板块的边界称为离散型边界或增生边界; 典型的离散型边界是大洋盆地扩张中心的洋中脊。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典型的离散型边界是大洋盆地扩张中心的洋中脊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大洋中脊的地形大洋中脊的地形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 ②汇聚运动与俯冲型边界大洋岩石圈板块相对于大陆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运动; 密度较大的大洋板块俯冲于密度较小的大陆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在俯冲带不断消亡,这种俯冲作用称为B型俯冲; 相邻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俯冲型边界(subduction boundary)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 ③汇聚运动与碰撞型边界两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发生相对汇聚运动; 密度基本相同的两个大陆板块在汇聚运动中发生碰撞形成造山带,而碰撞造山的表现也可以是一个大陆板块俯冲于另一个大陆板块之下,这种俯冲作用称为A型俯冲; 相邻的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碰撞型边界(collision boundary)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④走滑运动与转换断层相邻板块发生相对走滑运动时,其边界则是以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接触,称为转换边界;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转换断层转换断层是在板块离散和汇聚运动中起转换位移作用的岩石圈尺度的断层;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④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转换断层与普通的走滑断层的最大差异是其两盘的走滑位移可以突然中止,甚至突然改变走滑运动方向; 典型的转换断层是那些切错洋中脊的横断层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④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 ⑤板块动力学过程地球动力学过程: 岩石圈板块的“一分为二或化整为零”过程; 岩石圈板块的“合二为一或聚小成大”过程; 一个地区的板块动力学过程、板块构造环境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区域构造活动的基本方式。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①主动大陆边缘(活动边缘、太平洋型边缘或聚敛型大陆边缘): 由板块俯冲作用所致,通常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或大洋板块之下。 ②被动大陆边缘(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散型边缘): 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null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①主动大陆边缘在这种边缘,以垂直板块边界的挤压分量为主; 也发育伸展构造,尤其在弧后区伸展盆地是常见的; 几乎所有的俯冲边缘中,都有走滑断层系统发育,这与斜向 聚敛有关。null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①主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主动大陆边缘最重要的特征是俯冲作用产生的弧-沟系; 弧-沟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 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null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①主动大陆边缘弧-沟系的两种基本类型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 火山岛弧与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 大陆岩浆弧与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null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②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有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或称陆基)所组成。null2.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②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动力表现被动大陆边缘主要的动力表现是沉降,但沉积层序厚薄有别; 补偿性被动边缘,如北美大西洋海岸,陆架的厚度可达5-12km; 欠补偿性边缘,其陆架下厚度仅2-4km,如欧洲西部大西洋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下沉的主要原因可归因于岩石圈的拉伸变薄变冷、壳的蠕变、沉积负荷、深层变质诸因素。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三.板块构造运动与盆地的沉降机制板块构造理论强调岩石圈板块的巨大水平运动,盆地的沉降是地壳垂向运动的表现; 板块的水平运动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派生了地壳和岩石圈的垂向运动。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三.板块构造运动与盆地的沉降机制盆地的沉降机制大体可归纳为七方面:(Dickinson,1974,1976,1994;Ingersoll﹠Busby,1995) 1.伸展作用、剥蚀或岩浆侵位导致的地壳薄化作用; 2.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冷却作用; 3.地壳和岩石圈的沉积和火山的负载作用;null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三.板块构造运动与盆地的沉降机制盆地的沉降机制4.地壳和岩石圈的沉积和火山的负载作用; 5.岩石圈的板底垫托作用导致的下地壳负载作用; 6.下降岩石圈穿入软流圈的动力流; 7.高压相变导致的地壳密度增大。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举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四.小结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将盆地的分类原则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盆地赋存的大地构造位置; (二)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三)盆地的形态和构造; (四)盆地的沉降与充填; (五)盆地的含油性和含矿性。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一)盆地赋存的大地构造位置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二)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环境通常依据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环境划分为:引张型(或裂陷型)盆地、挤压型盆地、扭动型盆地和混合型盆地; 可以根据盆地形成过程中的地温梯度值(反映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参数)将盆地划分为:高温盆地 、正常温度盆地和低温盆地等。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沉积盆地的形态、规模和结构都存在很大差异,它们也可以作为划分盆地的依据。 1.依据盆地的规模; 2.依据盆地基底性质的差异; 3.基底构造变形和沉积盖层的关系。null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 1.盆地的规模 超巨型盆地(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巨型盆地(面积为50-100万平方公里) 大型盆地(面积为10-50万平方公里) 中型盆地(面积为1-10万平方公里) 小型盆地(面积≤1万平公里)null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 2.盆地基底性质的差异沉积盆地是由两个结构层次组成的,即盆地的沉积岩层和下伏的盆地基底; 盆地的基底类型:地壳结晶基底;沉积岩层经过褶皱变质作用形成的基底;早期的沉积盆地中的沉积岩层经过一定的构造变形而形成的基底。 null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 2.根据盆地基底性质差异的盆地分类结晶基底上的盆地; 变质岩基底上的盆地; 变形的沉积岩层基底之上的盆地。null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 3.根据盆地基底构造变形和沉积盖层关系的盆地分类 ①褶陷型盆地; ②断陷型盆地; ③拗陷型盆地。null(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 3.盆地基底构造变形和沉积盖层的关系 ①褶陷型盆地褶陷是指在基底褶皱基础上发育的盆地 基底向斜部位的盆地沉积盖层更厚一些,而且通常是呈平行不整合与基底岩层接触 基底背斜部位的盆地沉积盖层较薄或缺失,而且造成基底岩层的剥蚀,形成基底与盖层的微角度不整合。null(三)盆地的形态和结构 3.盆地基底构造变形和沉积盖层的关系 ②断陷型盆地断陷是指同沉积的基底断层控制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并构成盆地的某些边界; 根据基底断层的性质又可分为:同生基底正断层作为边界的“裂陷”;由同生基底逆断层作为边界的“压陷”。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四)盆地的沉降与充填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一.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四)盆地的含油气性和含矿性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1.Umbgrove的盆地分类 根据盆地形状及其周围褶皱带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并划分出亚类型(如表2-1、图2-3)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Umbgrov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2.Weeks的盆地分类 根据盆地所处的构造环境,将盆地分为活动带和稳定区两大类(如表2-2)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2.Weeks的盆地分类表2-2续表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3.Dallmus的盆地分类将所有卷入变形的或不是纯地形的盆地称为动力盆地; 动力盆地的基本类型:原生盆地、次生盆地; 实际上,原生盆地是拗陷盆地,次生盆地是断陷盆地。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 3.Dallmus的盆地分类原生盆地(primary basin):指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碟形盆地,其发展中无大型断层作用; 次生盆地(secondary basin):指那些不对称盆地,常以半地堑开始,也包括真正的地堑,在沉降中断层起了明显作用。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4. Блод(布罗德)的盆地分类据槽台学说将盆地分为三大类(如表2-3)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5.Uspenskaya的盆地分类 分类依据是稳定区和活动区,进一步的划分强调了地台内深坳陷和活动区横向坳陷(如表2-4)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6.总结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方面: ①据盆地形状及位置(如Umbgtrove); ②按构造类型:断陷、坳陷(如Dallmus); ③依据槽台论:活动区、稳定区(或地台区)。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1.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据地壳结构分为两大类,其下又分八类(表2-5,图2-4~2-14)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 这里的拉分盆地是大西洋张裂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Halbouty-Klemme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 2.Dickinson的盆地分类据板块的开合和盆地形成的地动力环境将形成盆地的环境分两类(表2-6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3.Bally的盆地分类根据新全球大地构造概念作分类; 强调盆地缝合带的关系及B俯冲带和A俯冲带的差异。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3.Bally的盆地分类巨缝合带(megasuture):是指巨型非刚性的造山带; B俯冲带:大洋岩石圈向大陆俯冲而产生的Benioff带; A俯冲带:是根据Ampferer所提出的大陆岩石圈的有限俯冲作用产生的。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B俯冲带和A俯冲带的差异A俯冲带的俯冲速率远逊于B俯冲带,有时也被译作推掩带边缘,分布如图2-14。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3.Bally的盆地分类将盆地分为三大类(如表2-7): ①位于刚性岩石圈内的盆地; ②缝合带边的盆地; ③缝合带上的盆地。null(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3.Bally的盆地分类①位于刚性岩石圈内的盆地null(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3.Bally的盆地分类②缝合带边的盆地null(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3.Bally的盆地分类③缝合带上的盆地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4.Selley的盆地分类其分类已考虑到各种板块边界及其动力学。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5.Fischer的盆地分类null还分析了可能引起或促进盆形成机理的诸因素(图2-18)(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5.Fischer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6.Poulet的盆地分类依据盆地与板块构造边界的关系(表2-9、图2-19)。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Poulet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7.Porter-McCrossan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8.Stoneley的盆地分类依据板块作用: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9.Bois的盆地分类指标:盆地聚集速率的大小;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9.Bois的盆地分类这九种盆地油气储量相差很大: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0.Kingstone的盆地分类分类基础:板块构造; 分类基本单位:旋回; 旋回:指一个构造幕期间形成的沉积,旋回间以不整合分开,相当于构造层。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0.Kingstone的盆地分类分类中考虑的地质发展史要素:①沉积旋回或沉积层序;②形成盆地的构造;③改造盆地的构造(图2-20)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0.Kingstone的盆地分类提出盆地发育的表达式: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依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将盆地分为五类(表2-14)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2.Klein的盆地分类主要分类标准: ①缘的性质; ②在板块上或板块内的位置; ③缝合带地壳性质; ④盆地形成的地动力作用。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2.Klein的盆地分类该分类既包括了描述性参数,也包括了成因方面的参数(表2-15)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3.Demaison的盆地分类主要根据是否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气; 三类:高度充满油气的盆地; 正常充满油气的盆地; 低充满油气盆地。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4.Picha的盆地分类将世界上243个沉积区分为五类:null(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 14.Picha的盆地分类认为拉分盆地仅发育在聚敛边缘: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5.X aин和SokoHob的盆地分类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划分出五种类型: ①内陆隐伏裂谷; ②古代被动边缘盆地; ③欧亚大陆北极被动边缘; ④欧亚大陆活动大陆边缘; ⑤碰撞盆地。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16.Ingersoll的盆地分类是对Dickinson的盆地分类的补充和修改; 强调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模式和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板块构造环境因素。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Ingersoll的盆地分类null二.国外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方案Ingersoll的盆地分类表2-17续表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1.朱夏的盆地分类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1.朱夏的盆地分类多旋回盆地中,多种原型往往是部分叠加一起的; 图2-22分别表示了古生代盆地、中新生代盆地和两个世代盆地的叠加。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2.叶连俊、孙枢的盆地分类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3.关士聪等的盆地分类根据盆地发展的时空辩证关系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两大类型沉积建造和后期改造各不相同(表2-18)。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从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系统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裂陷盆地;②压陷盆地;③走滑盆地 此分类与板块边界的三种基本类型和盆地边界的控盆断层一致。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①裂陷盆地最大主压应力轴是垂直的( 图2-23a)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②压陷盆地最大主压应力轴是水平的( 图2-23b)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③走滑盆地其最大主压应力轴和最小主压应力轴都是水平的( 图2-23c)null按照动力学特征,将沉积盆地划分为三大序列、12种类型,如表2-19所示。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null将克拉通内盆地视为可能是叠置在早期古裂谷盆地之上的缓慢热沉降盆地,暂置于图解中部 (图2-24)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4.刘和甫的盆地分类 表2-20列出了各个构造阶段盆地演化及其特征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5.甘克文的盆地分类按“两种世代”的观点划分了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盆地两种基本类型(表2-21、2-22)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甘克文的盆地分类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甘克文的盆地分类null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6.本书的盆地分类采用盆地成因动力学分类方案分为四大类: ①裂陷盆地;②压陷(挠曲)盆地;③扭陷盆地(或走滑盆地);④克拉通盆地。 这一方案主体思路与刘和甫类似,进一步的划分参照了Ingersoll的分类。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6.本书的盆地分类①裂陷盆地指在引张力作用下,地壳或岩石圈伸展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 控制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正断层作用或地壳减薄过程。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6.本书的盆地分类②压陷(挠曲)指在挤压力作用下,地壳或岩石圈收缩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 控制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逆断层作用或地壳增厚过程。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6.本书的盆地分类③扭陷盆地指在近水平的扭动剪切作用下,地壳或岩石圈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 控制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走滑断层作用。null三、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方案举例 6.本书的盆地分类④克拉通盆地是在大陆克拉通内部或边缘形成的拗陷盆地; 主要动力学机制:热作用。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四、小结1)各种分类方案有其优点,也存在缺陷; 2)分类时强调某一种或某些特征、属性和参数,反映应用者需求的不同和所持观点的差异; 3)研究盆地分类的原则和历史是很重要的。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类型 四、小结4)无论哪种分类,同类盆地含油气情况差别很大; 5)多数盆地动力学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但一般都有其主要动力学原因。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一.多期异类盆地叠置 二.盆地的复合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 一、多期异类盆地叠置在多期构造发展中,各期地动力环境背景、应力场依次发生转变,在不同构造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类型、不同力学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方向的沉积盆地。这就使得一个地区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相叠置或部分叠置。null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 一、多期异类盆地叠置表2-23中国中新生代构造幕和成盆期(关士聪,1989)null表2-23为原型盆地叠置关系的型式及其特征(关士聪,1989)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 一、多期异类盆地叠置null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 一、多期异类盆地叠置 盆地隆升机制1)重力因素; 2)挤压和扭压作用; 3)伸展中的重力滑动和块体旋转; 4)深部岩浆活动。 null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三节 多期盆地叠合和盆地复合 二、盆地的复合在许多大的盆地中,同一时期常常有不同类型的盆地,朱夏(1979)将此称为盆地的结合; 盆地的复合或结合现象是常见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其复合情况各异,取决于盆地与周边造山带、断裂带的相互关系及深部因素的配合。null 三.含油气盆地分析的方法第一章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含油气盆地分析的方法包括不同的层次和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图1-1)null
本文档为【盆地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751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6-10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