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翻译学_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生态翻译学_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举报
开通vip

生态翻译学_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2010年第 4 期 总第 122 期 外语研究 Fo 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10, � 4 Serial � 122 专栏:翻译研究新视角 [编者按] 本栏编发这一组文章,意在关注如何为繁荣的中国翻译研究带来一点�新意 ,以使之在深度和广 度上继续有所开拓。这里有介绍,有论述,有证明,也有质疑。读者也许会觉得其中有些理论似乎并不很� 新 , 而且也不全是� 中国特色 ,这是因为,首先,我们关注学术前沿,但并不主张赶学术时髦,我们相信禁得起一点 沉淀的东西;其次,有效的研究...

生态翻译学_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2010年第 4 期 总第 122 期 外语研究 Fo 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10, � 4 Serial � 122 专栏:翻译研究新视角 [编者按] 本栏编发这一组文章,意在关注如何为繁荣的中国翻译研究带来一点�新意 ,以使之在深度和广 度上继续有所开拓。这里有介绍,有论述,有证明,也有质疑。读者也许会觉得其中有些理论似乎并不很� 新 , 而且也不全是� 中国特色 ,这是因为,首先,我们关注学术前沿,但并不主张赶学术时髦,我们相信禁得起一点 沉淀的东西;其次,有效的研究必然基于已有成果;再其次, 我们相信学理是不分地域的,虽然研究对象和研究 方法可以具有地域特点。这几篇文章中的观点、理论、方法,如果能让读者从中得到一点新的启示,或者引发一 些认真的思考和有针对性的讨论,本期这个专栏也就算基本达到目的了。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胡庚申 (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清华大学, 北京 100084) 摘 ! 要: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 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人为因素;既 有其偶然性, 更有其必然性。本文指出, � 关联序链 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 的生态特征、� 适应/选择 的理论 体系以及� 论/学一体 的同源贯通,是生态翻译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适应选择论 ; 背景; 研究基础 中图分类号: H059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5- 7242( 2010) 04- 0062- 06 ! ! 1.引言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 2001年, 全面展开于 2009 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将我们所构 建的话语体系当作这一过程的输出结果, 那么, 这 一结果必然有其发生、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等 等。本文即集中阐述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及其 发展的基础。 2.产生的背景 2. 1 全球视野的生态思潮 首先, 它是社会文明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 一种反映。20世纪 60年代以来, 人类社会逐步开 始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1972年, 联 合国发布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将保护自然 环境提到全人类关注的高度。中国也随之开始重 视生态环境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此后接连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 与科学发展观。在这样的背景下, �生态 维度进 入包括翻译学在内的诸多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就是 时代发展的自然体现。 其次,它又是现代哲学思想转型的必然结果。 20世纪以来,在思想界与哲学领域发生了由主客 二分到主体间性、由中心到整体观念的转型。60 年代, 法国哲学家雅克 ∃德里达提出了�中心 既 可在结构之内又可在结构之外、这样�中心也就并 非中心 的重要观点 ( Derr ida 1967)。70 年代, 挪 威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了�深层次生态学 ( Deep Eco log y)的理论, 将生态学引入哲学与伦理 学领域,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 重要生态哲学理念( Naess 1973) , 此后又有美国生 态哲学家戴维∃格里芬等人的发展。这一过程显 示,当代哲学所面对的, 是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由 人类中心观到生态整体观的转向。正是这样的哲 学转向,打开了翻译研究从�翻译生态 视角综观 翻译活动的视野和思路, 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研究 路径。 2. 2华夏文明的生态智慧 �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是生命 (牟宗 三 1997: 43)。�生命体悟 可以视为华夏文化思想 的一个主流,这其中即含有对�生态 的体悟, 体现 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生态智慧。这些生态智 慧以�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 、�以人为本 、�整体 综合 为特征,包含着丰富的哲理。 �天人合一 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 ∃62∃ *! ! !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生态翻译学: 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 ( N0. 08BYY007)的一部分, 同时 亦获澳门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翻译学流派研究 :%生态翻译学派& 透视 ( RP / ESLT / 2009)的资助。 一,其重点在和谐。这种和谐是� 天和 、� 人和 、 �心和 的总合, 是主客关系的和谐圆满。天人合 一的思想体现到生态翻译学中, 首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致力 于追求译者与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在翻译过程 中,译者总是在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使翻译选 择遵循翻译生态的动态变化规律, 以此求得原文 与译文、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译文与译语文 化以及译者自身的�平和 与�平衡 。为了追求译 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译者常常运用 不同的翻译理论和各种各样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 做出最佳的适应和优化的 选择,使译者个人的身心皆融于翻译生态环境之 中,达到�思与境谐 、�情与景冥 , 从而实现�天人 合一 的艺术境界(胡庚申 2009a)。 �中庸之道 本是华夏儒家道德的最高规范。 �中庸 平衡之道作为优化决策的方法论, 不论是 用之于翻译操作过程, 还是用之于翻译理论研究, 都是适宜的。且不说翻译过程中过分的直译或意 译、异化或归化、过度诠释或欠额诠释等都是不可 取的,就是译论研究本身也需要� 允执厥中 , 不能 走向极端。 �人本 思想是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的滥觞。华 夏文明中的儒家文化, 在整体功能上强调的就是 要争取和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身心的和谐 (季羡林 2008)。由于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就 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译者问题就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又由于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译者与翻译 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 , 因此, 译者问题便成 为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在翻译研究 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就是�译者主导 的理念。 �译者主导 论不仅主张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回答 了�谁在译 的问题;而且主张翻译过程是由�译者 为中心 主导的,译者是翻译成功的根本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具有一种先天的整 体观、综合观、有机观。美国知名学者成中英曾从 方法学的视角将中国哲学和文化归纳出三个方法 论原理: �整全性原理 ( principle o f w holeness)、 �内在性原理 ( principle of internality)、�生机性 原理 ( principle of organicity) ,并认为�三者合而 观之,实可视之为中国式思考理路的方法学范例 (成中英 2005: 140)。中国古有�四方上下谓之宇, 古今往来谓之宙 之说,认为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 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 联系的整体; 宇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 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整体性思维, 它强调的是变 化和变化的规律。这对于动态的翻译生态系统来 说,隐喻类比的启迪意义颇为明显。 以上这些包含了古典形态的�自然 、�生命 、 �生存 、�中庸 、�人本 、�尚和 、�整体 等生态思 想,成为孕育和形成生态翻译学的中华智慧资源, 也是中国学者提出生态翻译学理念的重要支点。 2. 3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 随着生态学成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生态 二字有了更深的含义。在学术界, �环境主义已超 越了科学、地理、社会科学的疆界而进入了%人文 领域& ( Kerridge 1998: 5) ,人们正�努力将对文化 的关注转向更加广阔的生存环境 ( West ling 2002: 1)。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社会科学学科纷 纷开始采用生态学途径进行研究。除了生态批评 学、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等之外, 单是与翻译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语言学科就有环 境语言学、绿色语法、语言环境学与环境语言学、 语言与生态研究、语言习得生态学、语言演变生态 学、语 言多 样性 与 生物 多样 性 研究 等等。 ( Gabbar d 2000; Fill 1998/ 2001; M�hlha�sler 2003)翻译学本来就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质, 上面 这种发展状况所带来的启示和探索的欲望也成为 生态翻译学初期开始研究时的一种动力。 2. 4 �生态取向 的翻译研究 其实,国际翻译界从�生态 、�环境 、�生存 、 �适应 、�选择 等生态学视角进行研究的已经大 有人在,相关文献日渐增多。 彼得∃纽马克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分为 五大类,首当其冲的第一大类就是翻译的生态学 特征( N ewmark 1988: 95)。戴维∃卡坦则对翻译 生态文化的分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提出了翻译 的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政治环境、气候、空间 以及临时场景等等( Katan 1999: 45- 52)。米歇尔 ∃克罗宁提出要关注语种�翻译的生态 ( ecolog y o f tr anslat ion)的问题, 呼吁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之 间要保持�健康平衡 ( c. f. Phillipson 2006: 231)。 乔治 ∃斯坦纳( Steiner 1975: 235)曾将翻译 理论分成 � 普适 ( univer salist ) 理论和 � 局部 ( relat ivist )理论两大类, 并认为这种分法类似于 ∃63∃ �整体环境适应与局部环境适应问题 ( Lance & Jacky 1991: 34)。罗森纳 ∃沃伦提出, 翻译�是一 种认知和生存模式。当把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移 植到另一种语言的时候, 就像把植物或动物从一 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它们必须像个人或民 族的%适应& 和成长那样, 只有适应新环境而有所 改变才能生存下来 ( Warren 1989: 6)。沃尔夫拉 姆∃威尔斯也认为译界对翻译决策过程的研究应 当�集中关注各种环境因素,如翻译任务的特征、 客户的需求、翻译者及其决策能力等 ( W ilss 1996: 184)。 在国内, 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和论述虽尚不 多,但近来也不断有人借用�翻译生态 的术语来 讨论翻译质量、翻译理论以及翻译行业发展问题 (张明权 2005; 季羡林 2005; 崔启亮 2006)。在此 之前,也有学者提出了�人类文化演变九大(规) 律 , 其中的第一规律即�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 (辜正坤 2004: 239)。 上述翻译学者在其研究和描述中, 大都采用 �喻指 或� 实指 的方式, 使用了典型的生态学意 义上的�生态 、�环境 、�生存 、�适应 乃至�翻译 的生态 等术语和概念, 从一个侧面表明了� 生态 取向 的翻译研究已经出现。 2. 5 译论研究的缺失和局限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 目前翻译学研究 中的局限和缺失大致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生态视角翻译学的系统研究不足 从总体上看,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欠缺颇为明 显:一是散而不专, 从生态视角考察翻译的研究迄 今还只有�散论 或�偏论 , 系统的生态视角的翻 译学专题研究尚少;二是�引 而未� 发 ,一些研究 还只是停留在引用生态学相关术语或一般概念的 阶段,尚未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内涵对翻译活动给 予系统的、深入而一致的描述和阐释;三是狭隘单 一,缺乏对更多的问题做出多维度的诠释和概括; 四是未成体系, 还没有从生态视角对翻译活动进 行系统的探讨和描述并建立相应的话语体系, 因 而学术影响力不大。此外, 一些研究还只是就事 论事,没有将相关研究放在全球性的生态趋势和 学术思潮的时代背景下综观考察和研究。因此总 体上看,从生态学视角系统探讨翻译学的专题系 统研究仍显不足。 ( 2) �文化转向 研究中若干议题的忽视 就译学发展而言, 研究视野的�文化转向 具 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 � 文化转向 的翻译研究 中也或有某些局限和盲点。� 目前的文化研究与 翻译研究的结合还有很多内容未被涉及, 深度也 有待于加强 (吕俊, 侯向群 2006: 113)。譬如, 尽 管译者生存境遇和译者能力发展对翻译学研究举 足轻重,但对之系统研究却并不是�文化转向 的 中心议题; 尽管翻译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及其之 间的相互关系对翻译学研究至关重要, 但对之系 统研究却并不是� 文化转向 的关注焦点; 尽管翻 译发展与人类认知演变对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 但对之系统研究却并不是�文化转向 的重点取 向;尽管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和协调性研 究等对翻译学研究势在必行, 但对之系统研究却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文化转向 的主攻目标,等等。 ( 3) 跨学科整合研究中的内在共同基础研究 欠缺 除上述之外, 近年来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论及 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 其中不 乏洞见,但总体而言, 对相关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 及其整合基础等还缺乏深入的探讨。这样, 如果 仍然只是停留在某单一学科内�自转 , 或只是诸 多相关学科的累加, �从各门学科各自为政地进行 探索,往往影响总体研究的成效 (方梦之 1999: 19) ,即使声称是对翻译学研究的整合, 因缺少相 关学科公共的基础和一致的归宿, 也难以真正地 达到综观整合。 总之,在全球性生态思潮的影响之下, 由于中 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启发、相关领域学科发展的激 励以及译学界生态取向翻译研究的促进, 再加上 现有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与缺失所产生需要, 生 态翻译学便应运而生。 3. 发展的基础 3. 1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立论基础 3. 1. 1 �关联序链 的认知路径 翻译(翻译生态)与自然界(自然生态)之间有 着内在的关联。笔者(胡庚申 2004: 60- 62)曾图 示了一条从�翻译 到�自然界 ( 2004年书中为%生 物界& , 这里改变的原因可参见本文 3. 2节)的具有 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可称为� 关 联序链 ( the sequence chain) , 其含义为: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 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积淀, 而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一 ∃64∃ 部分;反过来, 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成员, 长期的 人类交际活动形成文化, 文化以语言为媒介传播, 语言不通就需要翻译。这样一来, 从翻译活动到 自然界活动、以及从自然界活动到翻译活动之间 的内在联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 1: 翻译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互联关系 这一�关联序链 体现了人类认知视野扩展和 理性进步的基本路径, 它符合人类认知能力演化 的基本规律,同时具有互动性和递进性的特征, 可 以说勾勒出了人类认知视野递进衍展的逻辑序列 和内在的指向机制。翻译研究的重心从翻译本身 到语言、到文化、到人类生态, 其间不断反复、互 动,正好反映出这一走向及其特征。 通过�翻译 ∋语言 ∋文化 ∋人类 ∋自然界 的 �关联序链 , 可以看出翻译活动与生物自然界之 间的互联关系, 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 统之间共通互动的基本特征。这种互联关系和共 通互动特征, 不仅能揭示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 间的关联性,更重要的是, 还能使两者之间存在相 互联系的中介或某种程度的类似或同构成为可 能。 3. 1. 2�类似/同构 的生态特征 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在许多方面具有类似性 和同构性。 首先, 自然生态强调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翻译生态也是这样。翻译生态 系统内各相关利益者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双向互 动联系和重叠交叉现象, 这使翻译生态系统构成 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 而且不同翻译生态系统 之间也相互影响和互动。 其次,在自然界中,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 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 衡。翻译生态也是如此。由于以译者为代表的 �翻译群落 的思维方式、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翻 译理念、审美标准、实践经验等等不同, 又由于翻 译文本类型、读者需求、接受文化、流通渠道、规范 环境等等的差异,这些主客观、内外部环境的不同 和差异必然会造成�翻译群落 主体的不同的适应 与选择,他们必须动态地调整自己, 以适应整体翻 译生态环境,达至平衡。(胡庚申 2009a: 6; 2009b) 第三,互利共生是一种生物间的互惠关系, 通 常存在于不同种类的个体之间。这种规律, 不论 是自然生态还是翻译生态,都是共同的或相同的。 在翻译生态中, 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 有意 识、有目的的活动, 可以对翻译生态环境发挥促 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如加强翻译产业宏 观管理、制订翻译学术研究规范、拓展翻译教育训 练空间、提升翻译群体社会地位等等)。总之, 两 个生态体系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 第四,两个生态体系中都有类似的适用原则。 如在自然生态中,竞争排斥原则是适用的: 两个物 种对同一种资源和空间的利用越相似, 其生态重 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 两 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 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翻译界也有类似的情形, 如不同体裁译品的评价标准也有不同, 相互之间 的可比度较小, 但同类题材译品的可比度就会增 大,竞争也自然会加剧。 第五,两个生态体系存在着很多类似现象, 又 有很多类似的运作方式。例如, 在自然生态中有 着�无数而美妙的相互适应 ( , 而在翻译生态里, 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大量�适应 、�选择 、� 生存 、 �淘汰 现象。翻译是一连串优化选择的决定过 程,译文则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结果。 综上所述, 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类似 性和系统特征方面的同构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些 既表明自然生态与翻译生态之间有相似的规律可 循,反过来也进一步表明, 适用于自然生态的某些 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翻译生态。翻译生态与自然生 态所具有的类似和同构特征, 使之成为生态翻译 学研究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 3. 1. 3 �适应/选择 的理论体系 以上第 2点已经涉及翻译中的适应/选择现 象。由于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翻译适 应选择论的主要内容。 翻译适应选择论 (胡庚申 2001, 2004) 将达尔 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 学说引入翻译研 究,将翻译定义为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活动 ; 同时,将翻译的�语境 扩展到�翻译生态环 境 ,其内涵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 , 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 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 ∃65∃ 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翻译过程被描述为由译 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 对于译者 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 适应中有选择, 即适应 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 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是 其主题概念,可以回答�何为译 的问题; �译者主导 、�译者中心 是其核心理念, 可以 回答�谁在译 的问题; �汰弱留强 / �求存择优 、�选择性适应 / �适 应性选择 是翻译的主导方法, 可以回答� 怎样译 的问题; 而�适者生存 、� 强者长存 , 特别是� 译有所 为 (即翻译行为的动因) , 则是翻译的原始目的, 又可以回答�为何译 的问题。 上述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探讨和描 述,对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来说具有举足 轻重的意义,原因是,它将在宏观的生态理性指导 下,作为生态翻译学的中观系统理论而进一步地 扩展和重构,进而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中 坚 。 3. 2 �论/学一体 的同源贯通 作为上一节的继续, 这里的�论 即翻译适应 选择论,这里的�学 即生态翻译学。 就生态翻译学的沿革、发展而言, 论/学贯通、 论/学一体的理路发掘, 可以说是生态翻译学发展 的一个突破。 现对这一发展过程作如下阐释。 翻译适应选择论本质上是生态学路径的, 这 一点从 2001年起步时就定位了, 此后的研究也是 依照这一路径发展的。然而,在 2003- 2004年之 后的研究中,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 择 学说与生态学之间关系的梳理较为欠缺, 而对 所依托的两个学科即生物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 也未作深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适应选 择论理据的进一步拓展, 也导致了后来生态翻译 学构建过程中的种种困惑, 特别是翻译适应选择 论与生态翻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前后两者之 间如何名正言顺地�衔接 的问题, 等等。 �解惑 的目的在于弥补前期研究的不足和进 一步的深入探究。接下来的文献研究, 令人豁然 开朗: 许多早期的生态学家都把生态学的起源归功 于达尔文提出的以�自然选择 为代表的进化思 想。达尔文的传世之作∀物种起源#也可以认为是 生态学的先驱著作。达尔文作为生态学思想的伟 大倡导者, 就在于他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的演进。 (王如松, 周鸿 2004: 77) 环境是多样化的, 并且是不断变化的, 生物对 环境的适应性也是多样化和变化的, 正是环境与 生物之间的这种生态关系,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而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也是巨大的, 如绿色植物 的作用,生物的进化反过来也在促进环境的变化, 生物和环境是协同进化的。所以, �如果我们把达 尔文称为生态学的祖师爷, 一点也不过分 (同 上)。 生态学最早的发展是从植物生态学开始的, 随之是动物生态学, 所以早期的生态学被定义为 �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 的生物学分支科学 ( Neufeldt 1996: 429)。但现 代意义上的生态学, 其特点既不是孤立地研究生 物有机体,也不是孤立地研究环境,而是研究生物 有机体与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辩证统一关系。 以上梳理表明, 以生物进化论作为重要理论 启示来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和后续发展的生态翻 译学,两者是�同源 的, 相互之间是一种继承的关 系,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种追根探源的推衍, 这种更深层次的学理 发掘,对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来说, 可谓意义重大。 原因是,如果从本质上更紧密、更具体地将翻译适 应选择论研究与生态学途径�衔接 起来, 就可以 在宏观生态理念的观照之下, 使前期翻译适应选 择论的�中观和微观 研究与宏观的整体翻译体系 研究�打通 和�对接 , 使宏观的译学整体构架研 究、中观的翻译系统理论研究、微观的翻译文本操 作研究实现一以贯之。 4. 结论 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 既有全球因素, 又 有中国因素; 既有外部因素, 又有内部因素; 既有 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 初应运而生,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 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立论基础是其客观性、存 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前提和理据。其中的逻辑 理路是: 如果没有�关联序链 的启示和指向, 那 么,就不可能思考翻译活动 (翻译生态)与自然界 ∃66∃ (自然生态)关联和共通问题; 如果没有翻译活动 (翻译生态)与自然界(自然生态)类似性和同构性 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那么, 就不可能将适用于自然 界的�适应/选择 学说引入到翻译学的研究中去; 如果没有将�适应/选择 学说引入翻译学研究, 那 么,就不可能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体系; 如 果没有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 那 么,就不可能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宏观生态理念、中 观本体理论、微观文本操作的生态翻译学的�三层 次 研究; 最后, 如果没有生态翻译学的�三层次 研究,那么,相对完整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构 建也就难以实现了。这是一个由较小到较大、由 局部到整体、由不太系统到比较系统的、循序渐进 的发展过程。 注释: ( 出自达尔文为∀物种起源# 1860 年第二版写的序� 本书 第一版刊行前,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 , 周建 人、叶笃庄、方宗熙译。见天涯在线书库, http: )w ww . tianyabook. com/ w aiguo/ wuzhongqiyuan/ xu1. htm, 2010 - 7- 14 下载。 参考文献: [ 1 ] Derr ida, Jacques. 1967. L a Voix et le Phenomene [ M ] . Par is: PUF. [ 2 ] Fill, A . 1998. Eco linguist ics ∗ State of the art [ C] ) A. F ill & P. M�hlha�sler . 2001.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 L anguage, Ecology and Env ir onment . London: Continuum. [ 3 ] Gabbard, R . 2007. Ecolinguistics: The future of linguist ics [ EB/ OL ] . htt p: ) w ww . ecoling. net. ( accessed 2007- 05- 16) [ 4 ] Katan, David. 1999. T rans lating Cultures [ M ] . Manchester: St . Jerome Publishing . [ 5 ] Ker ridge, R . 1998. Intr oduction [ C] ) R. Kerr idge & N. Sammells. Wr iting the Envir onment: Ecocr iticism and L iterature . L ondon: Zed Books: 1- 9. [ 6 ] Lance, H . & M . Jacky. 1991. Red ef ining T ranslation: The Var iational A pp roach [ M ] . L ondon/ New Yo rk: Routledge. [ 7 ] M�hlha�sler , P. 2003. L anguage of Env ir onment , Env ir onment of L anguage: A Cour se in Ecoling uistics [ M ] . L ondon & New York: Paul & Co Pub Consor tium. [ 8 ] Naess, A rne. 1973. The sha llow and the deep, long- range ecolog y movement: A summary [ J ] . I nquiry ( 16) : 95- 100. [ 9 ] Neufeldt, V icto ria. 1996. Webster�s N ew Wor ld Colleg e Dictionar y [ M ] . 2nd ed. New Yo rk & Cleveland: MacM illian. [ 10] New mark, Peter . 1988. A Tex tbook of T ranslation [ M ] . L ondon/ Tor onto/ Sydney : P rentice- Hall. [ 11] Phillipson, Rober t. 2006. Rev iew of M ichael Cronin, %T ranslation and G lobalization& [ J] . L anguage P olicy ( 5) : 227- 232. [ 12 ] St einer , Geo rg e. 1975. A f ter B abel : A sp ects of Language & Trans lation [ M ] . Oxfo rd/ New Yo rk: OUP. [ 13] War ren, R. 1989. T he A r t of T ranslation : Voices f r om the F ield [ M ] . Boston: No rtheastern University P ress. [ 14 ] Westling , L . Introduction [ C ] ) J. Parham. The Env ir onmental T rad ition in English L iter ature . H ampshire: A 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 8. [ 15] W ilss, W . 1996. K now ledg e and S kills in T ranslato r Behavior [ M ] .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 16]成中英. 2005.从中西互释中挺立: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 化的新定位[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7]崔启亮.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与分析[ EB/ OL ] . http: ) w w w. teacherwong . com/ zxxx / Show Article. asp? A r ticle ID= 389. ( accessed 2006- 08- 25) [ 18]方梦之. 1999. 翻译新论与实践[ M ] . 青岛: 青岛出版 社. [ 19]辜正坤. 2004.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 M ] . 北京: 清华大 学出版社. [ 20]胡庚申. 2001.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 Z] . 国际译联第 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香港. [ 21]胡庚申. 2004.翻译适应选择论[ M ] . 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 [ 22]胡庚申. 2009a.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J] . 外国语 ( 2) : 47- 53. [ 23]胡庚申. 2009b.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生态体系 [ Z] . 翻译学学科理论构建高层论坛, 青岛. [ 24]季羡林. 2005. 听季羡林先生谈翻译 (李景端采访 ) [ N] . 光明日报, 2005- 03- 17. [ 25]季羡林. 2008.忆往述怀[ 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6]吕俊, 侯向群. 2006.翻译学 ∗ ∗ ∗ 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7]牟宗三. 1997.中国哲学十九讲[ M ] . 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 [ 28]王如松, 周鸿. 2004. 人与生态学 [ M ] .昆明:云南人民 出版社. [ 29]张明权. 2005. 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 J] . 北京第 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 : 6- 9. 收稿日期: 2010- 06- 01 作者简介: 胡庚申, 博士, 澳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 学教授。研究方向: 生态翻译学, 国际跨文化语用学, 英语 语言文化教学。 (责任编辑: 杨晓荣) ∃67∃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The Output and Input Frequency Effects on L2 Acquisition of English Prosodic Features ! by CHEN Hua & SUN Xin�ping, p. 1 This paper repor ts a study in w hich 16 co lleg e students as L2 learners of Eng lish classif ied into 4 groups w ere asked to listen at differ ent t imes to 8 dialogues read by a nat iv e speaker and to read the dialogues at dif ferent times afterw ards follow ed by interv iew s. Results show that input f requency does have a po sit ive ef fect on Chinese EFL lear ners� pro sodic segmenting, w hile output f requency doesn�t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 ference betw een input / output frequency and intonat ion focus; no signif icant dif ference betw een input/ output f requency and tones w as found in the present study. Nucleus placement ( informat ion focus) , list ing , v ocat ives, and adver bials of time and place at the end of an intonation unit seem to be the most dif ficult features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to acquire. Po ssible reasons w ere also explored, w hich suggest that explicit inst ruct 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tudents in order to raise their aw areness and to help them realize the st ress rules and tone pat terns of English. Key w ords: f requency effect ; prosodic features; L2 acquisit 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eaning in Phonemic Variation: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 by ZHOU H ong�y ing, p. 41 Phonem ic var iat ion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actualizations of the same phoneme in different contex ts, including f ree variat ion due to dif ferent phonet ic env ir onments and dialectal variat ion due to part icular situat ional contexts such as the regional and social backg round of the speaker. T he dialectal v ar iat ion is among the socially diagnost ic features. T his paper deals w ith the second type of phonem ic variat ion fr om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 ive, in contrast w ith the approaches from Saussurian st ructuralism, Systemic Funct ional Grammar and sociolinguist ics. Key w ords: Saussurian st ructuralism; Systemic Funct ional Grammar; socio linguist ics; cognit iv e sociolinguist ics; phonemic variation Eco�translatology: Backgrounds and Bases for its Development ! by HU Geng�shen, p. 6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utside factors facilitat ing the incept ion of eco�t ranslatolog y and the bases on which eco�t ranslato logical studies can be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t ranslation studies, � the sequence chain of epistemic evolut ion o f human beings, the aff inity and isomorphism betw een translat ional and natur al ecosystems and the discoveries in the r esearch appro ach to t ranslat ion as adaptat ion and select ion consist of the basis of eco�t ranslato logy . Key w ords: eco�t ranslato logy ; t ranslat ion as adaptat ion and select ion; backg round; r esearch basis Translation Studies: A Theological Understanding ! by REN Dong�sheng, p. 68 Theolog y as a serious discipline has a long histo ry in the w estern culture, and hence a theolo gical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tr anslat ion. Based on a surv ey of the r esearch r esults from the theolo gical perspect ive of w o rd theory and redempt ive funct ion of t ranslat ing act , this paper reveals the theolo gical discourse o f t ranslat ion studies in the West , follow ed by a summary of the Bible translat ion theories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f rom the above analysis for t 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Key w ords: tr anslat ion studies; a theolog ical understanding ; redempt ive funct ion; Bible t ranslat ion theories ∃112∃
本文档为【生态翻译学_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99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6-20
浏览量: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