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医理筋疗法临床应用价值

回医理筋疗法临床应用价值

举报
开通vip

回医理筋疗法临床应用价值回医理筋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马惠昇医学博士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学概述 回医药学是我国回族先民在继承古代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华传统医药学的精髓,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学,是东西方医药文化高度融合的结晶。 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多样的诊疗技术,芳香祛病的香熏疗法,清净真一的养生保健方法等,至今仍被世人广为采用。回医药学——东西方医药学高度结合的产物古希腊、罗马医药学古印度医药学波斯医药学阿拉伯民族医药学伊斯兰宗教哲学中医药学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中国传统医药学第一次东...

回医理筋疗法临床应用价值
回医理筋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马惠昇医学博士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学概述 回医药学是我国回族先民在继承古代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华传统医药学的精髓,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学,是东西方医药文化高度融合的结晶。 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多样的诊疗技术,芳香祛病的香熏疗法,清净真一的养生保健方法等,至今仍被世人广为采用。回医药学——东西方医药学高度结合的产物古希腊、罗马医药学古印度医药学波斯医药学阿拉伯民族医药学伊斯兰宗教哲学中医药学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中国传统医药学第一次东西合璧回医药学第二次东西合璧回医药的传入——丝绸之路回医药特色诊疗方法 中国回族在一千多年的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回族医药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至今尚存在的独特的民间疗法。回回民族为同疾病抗争,摸索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诊疗方法,尤其是一些特色外治法(如理筋、正骨、放血、吹药、点眼等),至今在回回民间仍有不少使用者。 这些朴素的民间疗法简单易行,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确有疗效,便于推广,尤其在我国边远地区,缺医少药,这些医术疗法对回族与其他民族人民身体健康仍起着积极的作用。回医八疗 回医理筋疗法 回医药棒疗法 回医刺络疗法 金针疗法 回医香疗法 回医火疗法 回医鼻疗法 回医脐疗法 回医理筋疗法是回族医学治疗筋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具有效果好、疗程短、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颇具回族特性,对各类筋伤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各类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疼痛、骨折、脱位等)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梳理“筋伤”理论及回医理筋疗法临床应用价值,对提高回医筋伤临床诊疗水平和促进回医理筋疗法的推广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医理筋疗法回医理筋疗法渊源 回医理筋疗法是阿拉伯医疗技术中国化的典型代表,是回族医学诊疗技术遗留至今为数不多的宝贵遗产。 源于阿拉伯医疗技术 源于中国传统医疗技术 源于民间:家族或师徒口授相传少有文字记载及传承图谱《回回药方》残卷第34卷《回回药方》全书共34卷,现残存4卷,其中第34卷分:折伤、针灸、汤火伤、棒疮、齿伤六门十类。折伤门包括:伤损类、接骨类、骨脱出类。 《回回药方》的文字语言包括波斯语、阿拉伯语及中国民间方言、口语等。 整理发现,《回回药方》中的理筋治疗方法既源于阿拉伯医疗技术,也源于中国传统医疗技术,同时从书中大篇幅的方言、白话文描述来看,回医理筋疗法更是源于回族民间治疗技法。回医理筋疗法简介 回医理筋疗法是以筋伤理论为依据,运用回医理筋手法、回医理筋器械对筋伤部位施以适当治疗方法,并配合回医特色药物内外治法,按照三步理筋原则,松解肌筋,理筋止痛,正骨顺筋,治疗筋伤的一种回医筋伤治疗方法。 回医理筋疗法主要技术包括手法理筋技术和器械理筋技术。 手法理筋技术:包括理筋手法和正骨手法十余类30余种,如触按类、摩捋类、推刮类、拿捏类、弹拨类、揉搓类、点压类、振颤类、滚摇类、扳旋类、牵抖类、叩击类等10余类,每类手法又分2~5种。 器械理筋技术:包括有骨诊棒、理筋棒、刮痧板、火罐、刺络针等理筋技术20余种,每种理筋器械各有其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理筋技巧,应用于全身各部,各种筋伤疼痛都可使用。回医筋伤疗法的特点 回医理筋疗法广泛应用于筋伤疾病的治疗,在缓解筋伤疼痛,改善运动功能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理筋通络,解痉止痛:理筋手法可抑制痉挛,软化或消除结节、条索、松解,松解粘连,进而调节神经及体液调节,激发人体自愈能力来修复病灶。 筋骨并重:骨错缝筋出槽多是筋伤后期的结果,治疗时宜精确定位,松筋正骨,筋骨并重,使骨正筋柔。颈部筋伤回族理筋技术操作回医对“筋”的认识 筋的概念广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说文解字》:“筋者,肉之力也。”筋,就是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在人体中,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产生力量并有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非骨骼肌莫属。所以,狭义的筋,是指骨骼肌。 广义的筋指除骨骼之外的所有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椎间盘、软骨、神经、血管等称。回医对“筋”的认识 筋与韧带:“筋”涉及解剖学中的韧带、肌腱。在关节被动牵拉状态下,关节主要结构及其附属结构均参与其中,但关节损伤者先伤其筋,尤其是关节韧带、肌腱在骨骼的附着点处,因承受较大应力容易受损。 筋痛点:筋在伸缩运动时,其应力点多在筋的起止点(即肌肉在骨骼的附着点)处,回医称作“筋痛点”。 筋痛点及其附属结构:筋痛部位的附属结构常常是劳损损伤最早发生的部位。因此回医临床治疗筋伤尤其重视筋痛点的治疗,同时围绕筋痛点及其附属结构进行针对性治疗,常常能达到术毕痛消的神奇效果。回医对“筋”的认识 筋与运动损伤:筋的收缩能够产生必需的生理活动,而非生理的运动又可以造成筋的损伤。 筋痛点与筋痛线:当筋肉附着的一端出现关节疼痛时,往往在筋肉另一端也会伴有轻重不等的损伤。这样,就出现了在疼痛关节远端的疼痛点。将两点沿筋肉走向相连,则成为一条痛点连线。而这一连线也恰恰是筋肉的运动力线。 筋痛面:筋肉主动运动不仅是主动肌,而且有固定、协同肌参与。协同肌损伤的痛点就分布在主动肌力线的两旁,这些病痛点与主动肌力线上痛点往往就会形成“疼痛面”。 筋痛体:关节运动除了主动肌和协同肌,尚有拮抗肌参与。当损伤发生时,其症状会出现在肢体对侧,疼痛向立体方向发展,形成“疼痛体”。筋经与肌筋膜链张拉整体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肌筋膜及其显微结构肌筋膜一个调控和分配全身机械力学反应的网络系统,是人体三大网络系统之一。支撑、固定、通行气血构成人体三大网络人体三大网络神经网络——数码信号---数秒体液调节——化学信号---数分钟~数小时纤维网络——机械信号---音速调整、代偿---可数天到数年)三个系统相互作用:肌肉对神经的逆行冲动传导,自律运动对血管经络:发育同源或接近的组织间的神经-体液-纤维网络协同关系。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筋、骨,很少关注肌筋膜的纤维网络,由内而外,无尽的网。颈椎“筋伤致病”的证据对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传统观点认为骨质病变是形成颈椎病的主要因素,强调颈椎间盘变性、骨赘形成、椎体移位、椎间孔缩小等病理改变,治疗上针对骨质病变施行手术,因此有学者将这种传统认识称之为“骨性学说” 颈椎病发病的低龄化现象,这些年轻患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都不能提示有颈椎间盘变性及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不符性。 针对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的治疗措施,如针灸、针刀、封闭、拔罐、手法、中医外敷、理疗等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对于骨性学说不能解释的以上临床现象,从筋伤(肌肉等软组织)角度则能得到满意的解释。随着近年来颈椎病机理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将目光转向颈椎的肌肉等软组织病变的研究。颈椎“筋伤致病”的证据现代不少实验研究也证实颈部经筋病变可致颈椎病的发生: 程少丹等通过特殊的支架使家兔保持低头屈曲位45°,3个月后成功制作了颈椎病动物模型,模型家兔颈肌出现萎缩变性、肌纤维断裂,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表明肌肉慢性损伤能导致颈椎病。 武震等使家兔长期处于低头位环境造成椎旁肌损伤,从而引起动力平衡失调,结果造成家兔颈椎X线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及关节突骨质增生。 研究显示家兔处于长期低头位环境可造成椎间盘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有后突趋势,终板关节软骨结构明显破坏。切除大鼠颈背部肌群后,可见胶原酶活性、丝氨酸酶活性明显增高,椎间盘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明显减少。回医筋伤病理回医病机西医病理经筋尽筋处筋结点横络、筋结病灶点津液渗出肌肉、肌腱保护性结蹄组织(滑液囊、脂肪垫、神经纤维管、腱鞘、韧带)反复损伤,纤维化、瘢痕循环障碍炎性渗出疼痛现代医学对“筋”的研究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病因:证实了椎管内外软组织因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损伤形成的病变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是颈肩腰腿痛的主要发病机理。 病理:认为一种是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损伤形成的原发性发病因素,另一种是疼痛引起的肌痉挛(早期发病因素)和肌挛缩(晚期激发因素)。并概括为“痛则不松,不松则痛”。 治疗:确立了“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软组织疼痛治疗原则。筋伤的治疗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经络学说 原林《筋膜学》 黄敬伟《经筋疗法》 薛立功《中国经筋学》 传统中医针灸推拿 拉伸疗法 小针刀等微创回医理筋疗法从筋论治颈肩腰腿疼痛特点:根据“经筋失衡—筋结致痛”的致病机理,制定“疏筋解结”的治疗原则,规范整理回医“三步理筋”技术。技术关键:准确定位“经筋”分布的“筋结点”,结合经筋理论和筋膜链功能,施以适当的治疗。因此找到“筋结点”是回医理筋疗法的关键所在。颈部筋伤颈椎病 颈椎病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权威统计数据显示,约有80%的人在一生的某一时刻罹患颈痛或腰痛。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颈椎病虽不致命,但却对患者造成严重痛苦,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颈椎病发病现状如何?40~50岁的发病率为20%。60岁以上者达50%,70岁以上则更高。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等发生病变,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直接或间接刺激颈椎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颈项疼痛肩背困重头痛头昏视物不清眩晕耳鸣失眠心慌臂痛手麻四肢无力颈椎主要解剖结构有哪些? 骨性结构 韧带与肌肉 脊髓、神经及血管寰椎枢椎隆椎*颈椎横突都有孔;2~6棘突都分叉;3~7椎缘呈钩状;颈六横突结节大;颈七棘突特别长横突棘肌、横突棘肌(颈半棘肌)、横突棘肌(头半棘肌)和竖脊肌、头夹肌、斜方肌哪些原因能引发颈椎病? 内因:退变——年龄、性别、体质 外因:损伤——急性、慢性 其他原因:感染、发育不全、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骨质增生是颈椎病的一个病理表现,但并非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有骨质增生,更不要把骨质增生等同于颈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少,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度较大的颈、腰关节。损伤的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颈椎骨质增生就是颈椎病吗?颈椎病的发病过程是怎样的?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就是构成颈椎的关键组织发生退变,颈椎生理功能逐渐弱化,颈椎稳定性逐渐丢失的过程。 在颈椎病的早期,由于长期伏案、高枕而眠、沉迷于电脑桌前、强大的工作压力等因素,颈椎周围的肌肉会发生劳损,使力量和耐力下降,再在致炎致痛机制的作用下导致颈部疼痛的发生;如果疼痛长期不愈,便形成颈型颈椎病。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责任组织应该是肌肉和韧带。以慢性疼痛和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为特点。颈椎病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就是构成颈椎的关键组织发生退变,颈椎生理功能逐渐弱化,颈椎稳定性逐渐丢失的过程。 如果颈型颈椎病治疗不力,颈部肌力、耐力下降将更加严重,韧带松弛,维系骨关节结构的静态稳定作用下降,就会有椎间不稳、椎动脉受刺激而发生头晕症状,这一类型颈椎病叫做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要特点。颈椎病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就是构成颈椎的关键组织发生退变,颈椎生理功能逐渐弱化,颈椎稳定性逐渐丢失的过程。 颈部肌筋的损伤病变往往会导致颈椎不稳,以进而累及交感神经,出现视物模糊、鼻塞、心悸、头晕、血压高等症状,叫做交感型颈椎病。颈椎病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就是构成颈椎的关键组织发生退变,颈椎生理功能逐渐弱化,颈椎稳定性逐渐丢失的过程。 由于颈椎间盘、软组织等退变,造成颈椎不稳,致使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就会产生呈神经根型分布的肢体麻木、肌肉疼痛等症状,这种类型颈椎病叫做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就是构成颈椎的关键组织发生退变,颈椎生理功能逐渐弱化,颈椎稳定性逐渐丢失的过程。 如果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黄韧带骨化等压迫到脊髓,就会产生不规则感觉障碍、四肢无力、麻木、走路脚底有踩棉花感、大小便无力甚至失禁等症状,轻微外伤就会导致瘫痪,这一类型颈椎病叫做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颈型(骨关节软组织型)-颈部僵硬不适、疼痛 神经根型-上肢疼痛麻木 椎动脉型-头昏、眩晕、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型-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脊髓型-下肢无力,步态笨拙(踩棉花感) 混合型-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年轻人:曲度变直、颈椎失稳——多表现为颈型颈椎病不同年龄段颈椎病的发病有何特点?中年人:突出的椎间盘或退变组织常常直接或间接刺激颈椎周围相关神经、血管。多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为主不同年龄段颈椎病的发病有何特点?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比较严重。不同年龄段颈椎病的发病有何特点?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为常见表现且严重,容易复发;脊髓型颈椎病在这个年龄段并不少见。颈椎病应该做哪些检查?X线检查CT、磁共振成像检查TCD、椎动脉造影肌电图 通过X线片可以了解到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错位等。 另外,影像学检查结果只能参考,不能代替诊断结果。X线检查是非常必要的,CT、核磁不能代替正侧位片了解颈椎曲度和椎体错位情况 张口位片可以了解第1、2颈椎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正常异常 动力位片(即过屈过伸位)是了解颈椎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斜位片判定椎间孔中神经受压的情况CT、磁共振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显示清晰,使医生清楚了解到脊髓是否受压及受压的情况一般治疗牵引针灸推拿治疗物理治疗注射疗法药物治疗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技术急性期应休息局部热敷避免颈部多活动、避免卧位看电视等不良体位避免颈部受凉。调整枕头,舒适为度一、颈椎病一般治疗颌枕带牵引,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牵引姿势以头部略向前倾为宜牵引重量可逐渐增大到6~8kg隔日或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本法不适宜于脊髓型二、颈椎病牵引治疗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2~3个,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0.8~1.2寸。肩髃、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放射。留针: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三、颈椎病针灸治疗用红外线、透热、超短波、感应电及中药离子透入、熏洗、磁疗等。曲安奈德10mg、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15ml,颈肩局部激痛点或肌筋起止点。四、颈椎病物理治疗、注射治疗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治以活血化淤、舒筋通络,方用舒筋汤加减。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治以除湿化瘀、温经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减。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治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宜补益气血,方用归脾汤加减。五、颈椎病药物治疗技术颈椎病回医理筋技术 理筋步骤 理筋原则 三步九法手法理筋 三步六法器械理筋 操作方法 操作时间 操作方法 操作时间 第一步 松解肌筋 推筋 2分钟 扫散 2分钟 揉筋 2分钟 理推 2分钟 拿筋 2分钟 第二步 理筋止痛 点穴 2分钟 点颤 2分钟 拨筋 2分钟 拨揉 2分钟 按筋 2分钟 第三步 正骨顺筋 拔筋 1分钟 捶振 1分钟 折筋 1分钟 刮推 1分钟 抖筋 1分钟颈椎病回医理筋技术 理筋步骤 理筋原则 三步九法手法理筋 三步六法器械理筋 操作方法 操作时间 操作方法 操作时间 第一步 松解肌筋 推筋 2分钟 扫散 2分钟 揉筋 2分钟 理推 2分钟 拿筋 2分钟 第二步 理筋止痛 点穴 2分钟 点颤 2分钟 拨筋 2分钟 拨揉 2分钟 按筋 2分钟 第三步 正骨顺筋 拔筋 1分钟 捶振 1分钟 折筋 1分钟 刮推 1分钟 抖筋 1分钟颈椎病三步九法手法理筋技术腰部筋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指腰椎间盘退变、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或突出,其突出部分及变性的纤维环压迫、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及脊髓,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或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症状。发病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回医“筋伤”范畴。 该病多见于青壮年,20-50岁,以L4/5、L5/S1为好发节段。解剖椎体间连接:  椎间盘(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  关节突关节  韧带(前纵及后纵韧带,黄韧带,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  肌肉(骶棘肌,腰背肌,腹肌等)*病因腰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和直接病因。其诱因有腰部扭伤、慢性劳损(包括长期重体力劳动、弯腰工作、坐姿不当、震动等)及寒冷刺激;其他相关因素还有腰骶部畸形等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腰骶痛 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股神经) 马尾综合征 下肢麻或/和冷凉 间歇性跛行 肌肉萎缩或瘫痪症状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 坐骨神经痛: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产生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增加水肿,从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 马尾神经受压: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体征 腰椎侧突 腰部活动受限 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神经系统表现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反射异常治疗目的 松解肌筋,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 缓解椎间盘周围压力 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 加强气血循行,促使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腰突症非手术治疗方法针灸治疗物理治疗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腰突症技术一、腰突症针灸治疗方法1、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2、配穴:依据下肢疼痛感觉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3、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0寸,边刺边问患者感觉,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或环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2.0~3.0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诸穴均力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二、腰突症的物理治疗1、使用中频治疗仪、消炎止痛仪、磁热治疗仪、中药熏洗仪、拔罐疗法等均可取得很好的疗效。2、刮痧治疗: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三、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本技术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取代镇痛剂。 1、本法适应症:①年龄20~65岁之间的患者。②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件有根性痛者。③疼痛程度评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3分者。④只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2、禁忌症: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③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症,干性坐骨神经痛者,肿瘤、结核、腰椎滑脱。④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不伴有根性疼痛患者。 3、特色:疗效确切,选穴少,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取代镇痛剂。三、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4、具体操作:①针具选用“三元牌”针灸针:0.30mm×3寸②患者取侧卧位。③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三、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4、具体操作:④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进入皮下,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刺入,进针长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360~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min。每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每48小时针刺一次。三、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5、操作注意事项及意外处理:①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滞针。②临床以卧位为主以避免晕针。③严格消毒,避免滞针。④晕针、滞针按常规处理即可。三、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视频四、腰突症回医理筋技术腰突症的回医理筋治疗,遵循经筋理论中“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在回族民间“三步理筋”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其方法是在准确定位筋伤病灶的基础上,运用三步理筋手法,达到松筋理筋顺筋的治疗目的。施术时常用用拇指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指合力作为查筋方法,查找筋伤部位“筋结点”,通过与正常经筋的对比和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筋伤病灶的“筋结点”。然后针对筋伤病灶,先用松筋手法松解肌筋;然后“以灶为腧”,施以弹拨,点颤,理筋止痛;最后正骨顺筋。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腰突症疗效可靠,操作方便,安全无风险,是回医治疗腰突症的首选方法。腰突症回医理筋疗法治疗技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手法理筋技术,第二部分是器械理筋技术。五、腰突症回医理筋技术 理筋步骤 理筋原则 三步九法手法理筋 三步六法器械理筋 操作方法 操作时间 操作方法 操作时间 第一步 松解肌筋 滚筋 2分钟 扫散舒筋 1分钟 揉筋 2分钟 推经通络 1分钟 拿筋 2分钟 第二步 理筋止痛 点筋结 2分钟 点筋止痛 1分钟 拨筋结 2分钟 拨筋散结 1分钟 松髋晃腰 2分钟 第三步 正骨顺筋 扳腰正骨 1分钟 正骨捶筋 1分钟 屈腰松筋 1分钟 刮筋推络 1分钟 压髋顺筋 1分钟*颈椎横突都有孔;2~6棘突都分叉;3~7椎缘呈钩状;颈六横突结节大;颈七棘突特别长横突棘肌、横突棘肌(颈半棘肌)、横突棘肌(头半棘肌)和竖脊肌、头夹肌、斜方肌*
本文档为【回医理筋疗法临床应用价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DNSJDS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8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09-0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