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7.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7.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举报
开通vip

27.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第4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cademicJoumalofS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u1.2oo5No.4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常平仓和义仓是元代主要的备荒仓储,曾对元代备灾救荒事业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总体态势而言,元代常平义仓的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呈屡兴屡废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元朝吏治的败坏以及仓储本身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弊端。诸如常平义仓之类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废弛,与元朝...

27.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005年7月第4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cademicJoumalofS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u1.2oo5No.4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常平仓和义仓是元代主要的备荒仓储,曾对元代备灾救荒事业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总体态势而言,元代常平义仓的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呈屡兴屡废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元朝吏治的败坏以及仓储本身管理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方面存在着弊端。诸如常平义仓之类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废弛,与元朝的灭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键词:常平仓;义仓;元朝;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K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03(2005)04-0093-04仓储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备荒手段,历来受到学界关注,迄今为止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隋唐及明清,其他时段的研究则尚显薄弱,元代的仓储制度更是如此。就笔者所见,除王颞曾对元代粮仓作过介绍以外,尚未有关于元代备荒仓储的专门研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可以对元代仓储制度的演变有较为清楚的了解,而且可以加深对元朝灭亡原因的认识。为此,本文拟对元代主要的备荒仓储——常平仓和义仓略作申论,其他种类的仓储留待他文。一、元代常平义仓的兴起和作用元代的粮仓,种类繁多,据王颞统计,至少可分为六种类型,它们的管理方式和职能各有不同。其中,常平仓和义仓专为备荒所建,因此常合称为“常平义仓”。《元史·食货志》称“常平起于汉之耿寿昌,义仓起于唐之戴胄”。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常平仓的源头上溯到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所立“平籴法”,而义仓的出现也在唐代之前,至少隋文帝时已有义仓设立⋯【晷。常平仓和义仓虽都为备荒救灾而设,但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区别。就元代而言,常平仓为官方出资建立,设立于城市,其救济方法主要为“平粜”,即“丰年米贱,官为增价籴之;歉年米贵。官为减价粜之”L2Jl暑。起到稳定物价和救济灾民的作用。义仓虽也由官方推行,但其积谷来自民间,设立于乡村,其救济方法为无偿赈给,即“社置一仓,以社长主之,丰年每亲丁纳粟五斗,驱丁二斗,无粟听纳杂色,歉年就给社民”【2Jl誊。常平仓和义仓一为官设,一为民办,两者相互补充,救济面覆盖了城乡广大地区。如果办理得当,的确可以对备荒救灾事业发挥较大的作用,所以元人认为“为政之要,惠民之本,必积蓄为先。公私积蓄既丰,虽有凶荒,不能为害”⋯。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元代的常平义仓大多建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o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常平义仓的存在。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十一月,已有“发常平仓赈益都、济南、滨棣饥民”的记利;而至元三年(1266)时,户部尚书马亨也曾“建言立常平、义仓,谓备荒之具,宜亟举行。而时以财用不足,止设义仓”【2Jl薯l∞。说明此时义仓也已设立。据元代官修政书《经世大典》序录记载,“国朝自至元六年诏立义仓于乡社,又置常平仓于路府,使饥不损民,丰不伤农,粟直不低昂,而民无菜色,诚救荒之良法也”⋯⋯。自此之后,元代的常平义仓逐渐得到普及,并在备荒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各地“随路常平仓I爿嵌斛”Jl薯2”,常平仓开始大规模建立,其粜本(积粮)有和籴、河仓拨支粮、和铁课籴粮等几个主要来源,“于是(至元)八年以和籴粮及诸河仓所拨粮贮焉。二十三年(1286)定铁法,又以铁课籴粮充焉”【6Jl薯3。此外,元中央官府为充实常平仓,也将“各处没官财产,系官赃罚,阙官子粒,并入粟补官散济不尽钞数”等拨作粜本,让其发挥“谷贱则增价以籴,收稿日期:2005一O1—07作者简介:黄鸿山(1977一),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①王颧:‘元代粮仓考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一文曾从总体上介绍了元代的各种仓储制度,其中部分涉及了常平义仓的内容,但并未作深入考察。·93·贵则减价以粜,随宜以济其民”的作用。世祖在位期问常平仓积谷数曾达80余万石J(卷3。官府除提供粜本之外,还兴建了大批常平仓仓廒。至元九年(1272)正月,全国各处“奉旨添盖(常平)仓廒,仰各路总管府摘差正官及坐去造作人员,催督起盖,每间约储粮千石,合用木物,令人匠从实计料,估直于各路见在官钱支买,会计铁数就于附近炉冶开造,工匠先尽系官投下内差拨,如不敷,于军民站赤诸色户内补差,其夫役止令各路于本管旁近丁多之家借倩(债),官为日支钱米”。以此为契机,元代的常平仓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总计原有廒房一千五百二十间,今添盖六百九十间”_8l(巷1“’,总数达到2210间之多。此时元朝尚未统一全国,因此常平仓只是设立于其统治地区,包括腹里(中书省)的贞定路、沼磁路、彰德路、东平府、博州路、济宁路、曹州、德州、濮州、顺德路、大名路、河间路、顺天路、济南路、太原路、平阳路、中都路、冠州和辽阳行省的南阳府、河南行省的归德府和南京路。元攻灭南宋、统一全国之后,也曾多次下诏,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各地设立常平仓,原南宋统治地区的常平仓也得到了恢复和建立。镇江路的常平仓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复建Jc巷l,庆元路(今属浙江)的下属各县也都在至正年间建立了常平仓‘巷。义仓的设立则与元朝推行的社制密切相关。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颁布立社法令:“诸县所属村疃凡五十家立为一社,不以是何诸色人等,并行立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如一村五十家以上只为一社,增至百家者另设社长一员,如不及五十家者与附近村分相并为一社。若地远人稀不能相并者,斟酌各处地面各村自为一社听,或三村五村并为一社,仍于酌中村内选立社长。”在立社条文中,元朝政府要求各地以社为单位,实行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植树灭蝗等举措。同时,为备荒起见,也令各社设立义仓:“每社立义仓,社长主之,如遇丰年收成去处,各家验口数,每口留粟一斗,若无粟,抵斗存留杂色物料,以备歉岁就给各人自行食用,官司并不得拘检借贷动支,经过军马亦不得强行取要。社长明置文历,如欲聚集收顿或各家顿放,听从民便,社长与社户从长商议,如法收贮,须要不致损害。如遇天灾凶岁,不收去处或本社内有不收之家,不在存留之限。”_5J(卷2元代义仓与常平仓等官办仓储相比,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赈济便利。虽然常平仓一般规模较大、积谷数量较多,但设于城市,往往不便救济乡村灾民。义仓则立于村社,掌管于社长,“丰年则验口而收,荒旱则随人而给”l7J(卷6,赈济颇为方便;二是不费官方财力。常平仓的建立运营,需要官府出资兴修仓廒、买谷存放以及派任专人管理,所费不菲,使官府疲于应付。义仓则由民间自积,减轻了官府的负担。至元三年马亨请设常平义仓,“而时以财用不足,止设义仓”卷¨‘。义仓的优点由此可略窥一斑。正因为义仓具备上述优点,元朝政府推行义仓可谓不·94.遗余力。朝廷多次重申义仓条令,要求各地遵行,元代义仓由此得到广泛普及。据《至顺镇江志》记载,元代镇江路设立的义仓达96所,其中绝大多数设于乡村,“录事司二所,丹徒县乡都三十二所,丹阳县市及乡都二十二所,金坛县市及乡都四十所”l9剐。其他各地也大多兴办了义仓。《元史)ae记载了不少义仓赈济的事例。从时间上看,义仓自元世祖时始设,至元顺帝初期尚普遍存在;从空间上看,无论是在其统治中心的蠡州、河间、保定(今属河北)、德州、泰安(今属山东),还是地处湖广的道州、永兴,或是甘肃的巩昌、成州,甚或东南沿海的江浙,乃至处于岭南边陲的临贺(今属广西),都有义仓的分布。由此可见,元代义仓的设立是相当普遍的。其历年积粮数量虽难以查考,但从《元史》中出现的零星记载也可略知一二,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二月,大司农上报各地“积义粮三十一万五千五百余石”¨副。常平义仓的建立,对元代赈灾救荒事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元史》中就记载了大量的常平义仓赈济事例,尽管《元史》仓促成书,舛误极多,且所载赈济事件亦未必全面精确,但我们还是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了解到元代常平义仓赈济的大致情况和发展趋势。如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武平路饥荒,就曾“发常平仓米万五千石”l2J(剐;而顺帝元统二年(1334),杭州、镇江、嘉兴、常州、松江、江阴六地义仓储粮赈济饥民达572000户之多JI巷3;顺帝至元三年(1337)三月,溧阳州一地义仓也救济饥民69200人都。这些事例说明,元代常平义仓的管理一度相当有效,其积谷的规模和数量也相当可观,在赈灾救荒事业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表明,如果常平义仓办理得当,的确是备荒良策。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官方设立的仓储,元代常平仓虽为救荒而设,却还具有供应军需的功能。元世祖至元年间任监察御史的王恽在论及常平仓之利时曾经说过:“至若军旅调度,粮饷为先,比岁军兴,动以和籴,若常平一立,除屯田粮及正税外,复有百万余石之谷,积于中而壮于外。时和岁丰,民无所仰。推以济军,虽调度加倍,民无和籴之扰,军免阙食之虞。”都其同时代人,曾任济宁路总管、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等地方官职的胡祗通也认为“(常平仓)一岁积蓄得三年之储,设遇凶岁,可以纾忧,军不阙食,民无流饿”0¨_(卷。这些虽是建议或设想,但从王恽后来所言“(常平仓谷)近年以来,起运尽绝,甚非朝廷恤民救荒本意”来看,常平仓谷用于军需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JI。二、元代常平义仓的衰落及其原因虽然元代的常平义仓一度在救灾备荒事业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平义仓逐渐衰败。尽管元中央政府屡次下诏推行,但还是出现了旋兴旋废之势。早在元世祖至元末年,常平义仓就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胡祗通在《论积贮》中提到:“常平仓既立,即今空无一粟”,“公私仓廪箧笥皆无蓄积剩余,丰稔则不能支岁用,若遇尧汤之水旱,则人相食矣”【to](卷。王恽也在《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中指出:“常平仓设自至元八年,随路收贮斛粟,共约八十余万。今仓廪久空,起运具存,甚非朝廷救荒恤民本意。”_6J(这都说明设立不久的常平仓已初显颓态。与此同时,义仓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续文献通考》记载:“自至元六年立义仓,后至末年,各社仓多空乏。”l】l_’时人赵天麟曾对此作过评论:“至元六年八月间圣旨条画内一款,该每社立一义仓,社长主之⋯⋯臣窃见自是以来二十余年于今矣,然而社仓多有空空如也之处”,以致“顷年以来,水旱相仍,蝗螟蔽天,饥馑涛臻,四方迭苦转互就食,隆冬盛暑,道途之中,缀属不绝,维持保抱,妇泣于后,子号于前,老弱不能远移,而殍者众矣”卷’。有鉴于此,元朝历代皇帝都曾下诏要求设立常平义仓,下诏立常平仓的年份有至大二年(1309)、天历二年(1329)、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和至正三年(1343);要求立义仓的年份则有皇庆二年(1313)、延祜四年(1317)、泰定二年(1325),但是,均未起到显著作用,仍然是屡兴屡废0至顺二年修成的《经世大典》序录中就有这样的感叹:‘常平义仓)今名虽存而实废焉,申明举行则在乎人耳!”_4JI卷元代常平义仓的彻底衰落当在元顺帝在位后期,这从《元史》中常平义仓的赈济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可知大概。常平义仓赈济事例发生的最后年份是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此后直至元朝灭亡的二十多年问,再也没有出现常平义仓赈济的记录。而此时正是元代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也是最需要常平义仓赈济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常平义仓的“缺席”,只能说明它们已经彻底衰落了。纵观有元一代,常平义仓出现了屡兴屡废的局面,虽然它们对元代的救灾备荒事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成效并不十分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隋况,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政治腐败是常平义仓衰败的最根本原因。元代诸帝中,除世祖之外,多属昏庸无能之辈,不是沉湎酒色、不思进取,就是争权夺利、同室操戈。上行下效,元代官场异常黑暗。尤其是元代中叶之后,因国库空虚,朝廷大规模地卖官鬻爵,更使得朝政混乱,吏治败坏,虎狼横行。元代的常平仓本来自官方,由官方管理,故受吏治腐败的影响尤为严重。官员对于仓储轻则漠不关心,视条令为具文,重则挪移百端,从中渔利。胡祗通就曾指出,元代“诸仓粮腐烂”的原因是“官非其人,收受不精,仓廒不整,曝晾不时”。。,更甚者则“移粜本以为他用,及至上司或差官盘点或移文催征,往往仓惶失措,或私券而赔贷于富家,或低价而收买于铺户,粜未足而虚作数,藏未久而泪变损坏”¨。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发生于元代常平仓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官府发粜本建仓时,“省府发降粜本,在各路则减刻于府吏之手,县不能得全数,在各县则减刻于县吏之手,乡都不能得全数”;丰年买谷存仓时,“省府明文丰年收粜本,分派乡都为里首者,阴符吏弊,云某人当领钞若干,某户当纳谷若干,吏辈从而渔猎之。受甲之赇则移于乙,得乙之赇则移于丙,及其姓氏已定,则家家被扰无遗矣”;歉年赈粜时,“已发仓之际,其司县贪猾之吏,市井俭巧之徒,与夫权豪势要之强有力者,往往诡立姓名,悉空其仓而粜之,而阎闾田野困穷无聊之民,虽一夫不得与焉”¨。贪官污吏对常平仓的侵蚀无孔不入。义仓虽不由官府直接掌控,元朝政府甚至规定:“官司并不得拘检借贷动支,经过军马亦不得强行取要。”_5J(卷2似乎难以侵蚀。但由于政治腐败,缺少监管,贪官污吏往往和社长狼狈为奸、侵渔义仓,致使义仓难以保全。至治元年(1321),监察御史在论及江西行省义仓时就曾说“切详义仓诚为拯荒之要,今主典之人,多有侵食借用,虚申数目。其当该提点正官置之不问。”¨而胡祗通在《民间疾苦状》中也指出,“社长并不益民,止助贪污官府鸠敛钱物,侵剥细民”,故应“合行罢去”ll0_(卷。元人侯有造则这样评价义仓:“义仓之设,已历四十年之久,各社之长擅自出纳,名实相诬,殊无成效。”_】5_【巷其次,元代的常平义仓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也是导致它们衰落的重要原因。一是仓粮并不专门备荒。如前所述,常平仓积谷除了灾年平粜以外,也供作军需。这固然有利于元朝政府筹措军粮,但挪用既多,必然使常平仓的备荒功能受到损害。元世祖在位时王恽就曾说过:“窃见至元八年设立常平仓,验随路户数,收贮米粟约八十万石,以备缓急接济支用。近年以来,起运尽绝,甚非朝廷恤民救荒本意。”_6JI卷义仓的情况也是如此。至元二十八年(1291)三月诏日:“义仓旧例,丰年蓄其有余,歉岁补其不足。前年使民运赴河仓,有失设置义仓初意。今后照依原行法度收贮,以备饥岁,官司不得拘检。”将义仓应得粟粮“运赴河仓”,无异于釜底抽薪,不利于义仓的运营。如前所述,至元二十五年(1288)各地尚存义粮三十一万五千五百余石,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时,却只剩“义粮九万九千九百六十石”了16)。二是委人不当。常平仓本系官仓,由官府设仓官进行管理。元代仓官待遇欠佳,而且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重大,人多不愿就选¨。义仓掌管于社长之手,社长一职,利少事繁,从元世祖后期开始,一些地区还将各种科差强加于社长之身,使得一般人不愿充任,被指派者不是伙同贪官污吏共同侵渔乡民,就是“多有逃亡事故”。迫不得已,有时只好以“妇人小儿”和“年小愚呆之人”顶替J(卷2。义仓管理废坏至此,前景可想而知。三、结语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最不稳定的朝代之一,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这种情况下,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使矛盾更加激化,成为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导火线。元·95·顺帝至正年间,黄河屡次泛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时任参议中书省事的陈思谦曾如此倡议:“所在盗起,盖由岁饥民贫,宜大发仓廪赈之,以收人心,仍分布重兵镇抚中夏。”L2JI暑4¨这说明诸如常平义仓之类的备灾救荒制度,在当时条件下,正是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良方。但综上所述,有元一代的常平义仓建设,呈现出屡兴屡废的局面,成效并不显著,至正年间更已彻底衰落。不久之后,元王朝最终崩溃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应该说这与元代备灾救荒制度的废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建立了包括仓储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救济制度和机构,用于救济灾民和各种社会弱势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便是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其得到有效办理,运营良好,往往是民生安定、社会稳定之时,如办理不力,以致名存实亡甚或荡然无存时,则多是社会矛盾尖锐、动荡不安的时期,此刻也正是农民起义的多发时节。揆诸元代常平义仓的兴废,或许我们可以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这种调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有所认识。参考文献:[1]杜佑.通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7.[3]张光大.救荒活民类要·救荒一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赵世延等.经世大典序录[A].苏天爵.元文类[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大元圣政国朝典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王恽.秋涧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王元恭.至正四明续志·赋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8]永乐大典·仓[M].济南:齐鲁书社,1996.[9]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公廨[M].台北:华文书局,1968.[10]胡祗通.论积贮[A].紫山大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市籴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2]杨士奇,黄淮等.历代名臣奏议·荒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卢琦.建言常平[A].圭峰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4]新集至正条例·仓库[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5]侯有造.重修庙学记[A].嘉靖夏邑志[M].转引白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J].历史研究,1965(4)[16]王颞.元代粮仓考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2).(责任编辑:许周鹣)ResearchontheChangpingandYiGranaryintheYuanDynastyHUANGHong—shanAbstract:theChangpingGranaryandYiGranaryalethemainGranariespreparingfornaturaldisasters.Theyhadexertedsomepositiveeffectinpreparingfordisasters.Therefore,aswereviewedthemingeneral,wefoundthattheirpracticaleffectWash’tnoticeableandbecamelaxsoonduetothebadadministrationofofficialsandthegranarysystem’Sownshortcomings.Thetraditionalsocialsecuritysystem’Slaxationsuchastheseaneswascl0selyconnectedwiththedeclineoftheYuanDynasty.Keyword:theChangpingGranary,theYiGranary,theYuanDynasty,socialsecurity·96·
本文档为【27.元代常平义仓研究-黄鸿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培训考核小魏子
叉车专业培训老师
格式:pdf
大小:22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历史学
上传时间:2020-01-26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