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

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

举报
开通vip

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金陵科技学院动物性食品卫生学(AnimalDerivedFoodHygiene)主讲人:方光远联系方式:18913805362电子邮箱:fgy@jit.edu.com第四章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第一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第二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寄生虫药物残留第三节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第四节动物性食品中其他药物残留第五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第一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 一、概述抗生素(antibiotics)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

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
金陵科技学院动物性食品卫生学(AnimalDerivedFoodHygiene)主讲人:方光远联系方式:18913805362电子邮箱:fgy@jit.edu.com第四章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第一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第二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寄生虫药物残留第三节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第四节动物性食品中其他药物残留第五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第一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 一、概述抗生素(antibiotics)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目前在动物生产中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氯霉素类等。(一)、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的来源(1)治疗动物疾病,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2)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而大量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3)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人为地在动物性食品中添加抗生素。(1)过敏与变态反应(hypersensitivityandallergyreaction)过敏和变态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有关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遗传性有关,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无关。青霉素、磺胺、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潜在威胁较大。(2)毒性作用(toxiceffect)链霉素对脑神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造成耳聋,对过敏胎儿更为严重;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抗生素残留的危害(3)细菌耐药性(antibioticresistance)细菌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生素产生了耐受性。(4)三致作用:致畸(teratogeniceffect)、致癌(carcinogeniceffect)和致突变作用(mutageniceffect)。由于某些种类的抗生素对人体具有上述的各种危害作用,所以在必须应用抗生素的食品动物,应遵守休药期。不同的动物、同一动物体的不同部位,其抗生素残留期并不一样,一般在肌肉中残留期短,在脏器中残留期长,因此必须严格规定其相应的休药期和应用限制。2003年5月22日,我国农业部第278号公告确定了202种兽药品种的停药期(休药期),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三)食品动物使用抗生素的休药期二、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antibiotics)的结构特点是含有自然界中鲜见的β-内酰胺基母核,按照母核结构的差异可分为青霉素类(penicillins,PE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rins,CEPs)(又称为先锋霉素类)、头霉菌素类(oxacephems)(又称为甲氧头孢)、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和单环β-内酰胺类(monobactams)。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发展迅速,品种很多。近30年来推出了效能更强、副作用小的各种半合成药物,如广谱、耐酶、耐酸、长效的半合成青霉素和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国是青霉素使用大国,有很多兽医习惯使用青霉素,不管动物发生了什么传染病或局部感染,首先使用青霉素,直到发现用药后疗效不好或无效时,才更换其他抗菌药物。尤其是奶牛发生乳房炎时,兽医们习惯单独将青霉素或与其他抗生素一起注入到奶牛的乳房内,进行所谓的封闭治疗。如果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这样生产的牛乳中就会残留大量的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被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这类药物对人的毒副作用虽然很小,但因过敏反应(如青霉素能引起人的过敏反应,发生荨麻疹、呼吸困难及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和细菌产生的耐药性等原因,许多国家对动物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在食品中残留进行了严格的监控。三、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antibiotics,AG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形成的苷,按其来源可分为由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族、卡那霉素族和新霉素族,由小单孢菌产生的庆大霉素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强,在兽医临床中使用很广泛,尤其是一些兽医习惯于将青霉素和链霉素合用,作为治疗动物传染病的首选药物,有的兽医喜欢单独使用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所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情况亦较严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30S亚基),引起tRNA在翻译mRNA上的密码时出现错误,使合成异常的蛋白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AGs属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不易被吸收,故一般注射给药。主要经肾脏排泄,肾组织中浓度较高。耳毒性和肾脏毒性是AGs共有的毒副作用。AGs能选择性地损害第8对脑神经,导致前庭和耳蜗神经损伤,前者多见于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后者多见于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肾毒性主要表现为近端肾曲小管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卡那霉素、紫苏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肾毒性较大。婴幼儿对AGs敏感,AGs能透过胎盘损害胎儿听觉。由于毒副作用和容易产生耐药性,链霉素族已被停用。四、四环素类药物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化学结构上为氢化并四苯环衍生物,故称为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由放线菌属产生。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Tetracycline,TC),土霉素(即氧四环素)(Oxytetracyclin,OTC)、金霉素(即氯四环素)(Chlortetracycline,CTC)、去甲基金霉素(Demeclocycline),以及半合成脱氧土霉素(即强力霉素)(Doxycycline)、甲烯土霉素(Mechacycline)和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易与强酸、强碱形成盐类。临床上一般用其盐酸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TCs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立克次体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与核糖体30S亚基的末端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在畜禽生产中,TCs被广泛作为药物添加剂,用于防治肠道感染和促生长,容易诱导耐药菌株和在畜产品中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为1mg/kg时,对人不产生毒性作用,残留量为5~7mg/kg时则有毒性。土霉素也可在乳中排出,在用药后48h仍可检出。强力霉素和二甲胺四环素等在组织中残留时间长,应限制其对食品动物的使用。这类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的正常平衡失调,形成二重感染,造成中毒性胃肠炎,并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另外,治疗剂量的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具有致畸作用。五、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antibiotics,MALs)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抗支原体活性和低毒性;结构中含有十二元、十四元或十六元内酯环母核,并通过苷键连接有1~3个中性或碱性糖链。绝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链霉菌属产生,少数是由小单孢菌属产生。目前已发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达100多种。常用的主要有红霉素(Erythromycin,ERM)、泰乐菌素(Tylosin,TYL)、北里霉素(kitasamycin,KIT)、替米考星(Tilmicosin,TIL)、竹桃霉素(Oleandomycin,OLD)、螺旋霉素(Spiramycin,SPM)等。目前这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和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药物。特别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低剂量下具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因此亦是重要的药物添加剂。MALs的毒性低,畜产品中MALs残留的主要问题是引起过敏和携带耐药因子的菌株的扩散。MALs一般口服吸收良好,在体内分布广泛,一般肝>肺>肾>血浆,肌肉和脂肪中浓度最低。给药途径对残留分布有影响,如泰乐菌素口服时肝组织残留水平最高,而注射时肾组织残留水平最高。另外,注射部位常保持高浓度的MALs残留。在体内螺旋霉素排泄最慢,其次是泰乐菌素,竹桃霉素排泄最快。MALs残留监控中一般选择肝脏为靶组织,原形药物为标示残留物,个别药物(如螺旋霉素)需同时测定代谢产物。MALs残留浓度通常在0.05~0.2mg/kg范围内。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ols,CAPs)包括氯霉素(CAP)及其衍生物,又称为胺酰醇类(amphenicols),是由委内瑞拉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广谱抗生素,也是第一种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抗生素,其化学名称为D-苏阿型-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胺基-1,3-丙二醇(简称氯胺丙醇)。氯霉素为广谱抗生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对各种立克次体、原虫及部分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霉素自1948年上市以来,一直是治疗伤寒、副伤寒和沙门氏菌病的首选药物,对乳房炎也有很好的疗效。由于氯霉素在治疗动物疾病中有较好的疗效,曾是兽医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但因其毒副作用强,能抑制造血机能,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2002年农业部第193号公告中将氯霉素及其盐、酯类制剂列为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取而代之的是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但基层兽医仍在相当范围内使用,应该引起注意。七、肽类抗生素残留肽类抗生素(peptideantibiotics,PTs)是衍生自氨基酸的一类抗生素的总称。绝大部分由放线菌产生,少数由真菌产生。但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PTs一般只有6种,即杆菌肽(BAT)、粘杆菌肽(CLS)、多黏菌素B(PLM-B)、多黏菌素(VGM)、恩拉霉素(ENR)、硫肽菌素(THP)等。肽类抗生素中,不同的抗生素所具有的抗菌作用不同,可分别对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原虫的感染,对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牛乳腺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小剂量时抑菌,大剂量时杀菌。肤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多黏菌素类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功能,而杆菌肽则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肽类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能够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在肠道内肽类抗生素几乎不被吸收,仅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动物采食后在体内一般无残留;在饲料中长期添加肽类抗生素,细菌不易获得耐药性,使用效果稳定。但缺点为毒性较大,除对细菌细胞膜损伤外,对动物细胞膜也起作用,主要对肾、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八、磺胺类药物残留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人工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其特点是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便于保存,制剂多,价格低,因此,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广泛。1、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来源: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2、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的过敏、中毒和导致耐药性菌的产生。其他不良作用还有引起造血系统障碍,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九、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药物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广谱抗菌药物。属吡酮酸衍生物(pyridonecarboxylic,PCAs),俗称喹诺酮类。1962年美国发现了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萘啶酸(Nalidixic,NAL),称为第一代喹诺酮类。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吡哌酸(Pipemidicacid,PIP)、氟喹酸(Flumequine,FLU)等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20世纪80年代研究出了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除吡酮酸结构外,新喹诺酮类的共同特点是喹啉环(个别为萘啶环)的C6为上有氟原子,C7为上连接哌嗪基或吡咯基,亦称为6-氟喹诺酮类或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目前国内外已批准用于动物的FQs包括诺氟沙星(亦称为氟哌酸)(Norfloxacin,NOR)、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F)、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氧氟沙星(Ofloxacin,OFL)、单诺沙星(Danoflocin,DAN)和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MAR)等。喹诺酮类为细菌DNA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又称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该酶是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A2B2),主要催化染色体或质粒DNA发生拓扑学转变。任何引起TopoⅡ活性改变的因素对细菌都可能是致命的。喹诺酮类通过抑制TopoⅡ亚单位A而呈现强的杀菌活性。目前,喹诺酮类巳成为兽医临床和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大量用于治疗、预防动物感染和促生长,其残留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QNs的毒副作用比较小,但推荐剂量有时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能与诱发组胺释放有关),高剂量可出现类似γ-氨基丁酸的中枢抑制效应,或幼龄动物和马的荷重关节面出现水疱甚至糜烂。引起光敏反应几乎是所有QNs的副作用。QNs在尿中可能形成结晶。能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并用可诱发惊厥。人们关注QNs是否可能具有致癌或遗传毒性。实验室研究表明,恩诺沙星(ENR)在实验动物中显示一定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作用,奥啉酸(OXO)和萘啶酸(NAL)对大鼠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十、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抗菌药物,具有强大的抗菌力,且抗菌范围广,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感染都有效,某些品种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尚有抗球虫作用。该类药物很少产生耐药性,与磺胺类、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但内服后在体内排泄较快,血中浓度低,故不作为全身抗感染用。硝基呋喃类药物主要包括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西林等,这些药物以前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犊牛和仔猪的传染病。此外,呋喃唑酮也可用于火鸡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的防治。在动物生产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也常用作促生长剂。然而,长期使用硝基呋喃类药物可导致在食品动物组织中残留。饲料中添加硝基呋喃类药物可预防畜禽疾病,促进其健康生长。但是随着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来源于治疗动物疾病、词料中药物添加剂和人为滥用硝基呋喃类药物。产生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规范使用硝基呋喃类药物、不遵守休药期和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作为促生长剂。鉴于硝基呋喃类药物具有“三致”作用,我国已禁止在食品动物使用。第二节动物性食品中抗寄生虫药物残留一、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苯并咪唑类药物(benzimidazoles,BZs)是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第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抗蠕虫药,特别是对胃肠线虫具有很强的驱杀作用,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在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苯并咪唑类药物主要有丙硫咪唑(阿苯达唑,Albendazole,ALB)、硫苯咪唑(Fenbendazole,FEN),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THI)等。BZs对动物体内各种寄生线虫、绦虫(包括幼虫和虫卵)有很强的驱杀作用,部分品种(如丙硫咪唑、三氯苯唑)亦对肝片吸虫有效。BZs抗蠕虫作用的机理是抑制胞浆内的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对动物具有三个方面的毒性作用:其一是由于长期而持久地残留于肝脏,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其二是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主要是硫苯咪唑、丁苯咪唑、丙硫咪唑、硫苯氨酯等对实验动物和食品动物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可导致怀孕动物流产、胚胎死亡和诱发各种胚胎畸形(主要为各种骨骼畸形),以绵羊、家兔、小鼠和大鼠比较敏感;其三是致突变效应,目前仅发现苯唑氨基甲酸甲酯对哺乳动物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二、聚醚类药物残留聚醚类抗生素(polyetherantibiotics,PEs)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具有离子载体性质的抗生素(故又称polyetherionophores)。绝大多数PEs为放线菌目的链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1971年礼来公司推出第一个商品化的Pes-莫能菌素,PEs作为一族新的抗生素从此蓬勃发展起来,并且成为近20年来使用的主导抗球虫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PEs有莫能菌素(Monensin,MON)、盐霉素(Salinomycin,SAL)、甲基盐霉素(Narasin,NAR)、马杜霉素(Maduramicin,MAD)等。聚醚类抗生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物。PEs均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在消化道内易被机体吸收。PEs在体内分布很广,其中肝组织和脂肪中总残留物浓度最高,其次为肾、肌肉和血浆。一般来讲,原形药物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而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肝组织。各种PEs在禽蛋中的分布差异很大,以拉沙洛菌素在禽蛋中残留量最高,其次是盐霉素,莫能菌素残留量最低。除不遵守休药期和超剂量给药外,不合理的生产过程导致的饲料交叉污染亦是造成PEs在畜产品中残留的重要原因。大部分PEs在毒理学上属高毒或剧毒物质,高剂量的PEs主要通过干扰动物细胞的离子平衡和能量代谢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使细胞发生变性或坏死。一些对ATP依赖性强的组织如心肌、膈肌等最敏感。PEs最明显的效应是引起血管舒张,特别是诱发心脏冠状动脉扩张和血流量增加,当心脏局部发生缺血时,代偿性机制巳使局部保持最大程度的供血量,PEs诱发的广泛性冠状动脉扩张将引起缺血部位的动脉血流改道,使局部缺氧加重,病情恶化。三、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阿维菌素类药物(avermectins,AVMs)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是不具有一般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作用而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作为一种抗寄生虫药,作用机制独特,其杀虫活性之强和杀虫谱之广均堪称划时代的,被誉为近20年来抗寄生虫药物研究的重大突破。爱比菌素(Abamectic,ABA)和伊维菌素(Ivemectin,IVR)是本类药物的重要代表。IVR和ABA是目前兽医临床上用量最大的抗寄生虫药,ABA亦用于作物。每千克体重0.2~0.4mg的剂量对各种寄生线虫和节肢动物即具有很强的抑杀作用。各种AVMs无论口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都能很快被吸收,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少量经肾脏排泄。肝组织中浓度最高且消除缓慢,其次是脂肪,脑组织最低。IVR和ABA可经乳腺排泄,故禁止用于泌乳牛。宿主动物急性中毒的机制仍不明确。哺乳动物对AVMs的耐受性显然较无脊椎动物高得多。一方面哺乳动物可能缺乏高亲和性的AVMs结合位点(尚未发现有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另一方面其GABA系统分布在中枢,高分子质量的AVMs难以透过血脑屏障扩散。但是,按WHO五级分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AVMs仍属高毒化合物。特殊毒性试验中AVMs未显示出任何选择性的毒性作用,最大未观察到作用剂量(NOAEL)为每千克体重0.2mg。应注意的是,AVMs使用广泛,中间敏感性差异大,食品动物组织中AVMs残留仍需受到关注。第三节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β-兴奋剂残留 激素残留(hormoneresidue)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以及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等,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其畜产品的产量,结果导致所用激素在动物产品中残留。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性激素类、生长激素等两大类。一、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类残留(一)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性激素的种类1、内源性性激素:包括睾酮、孕酮、雌酮、17β-雌二醇等。2、人工合成类固醇激素:包括丙酸睾酮、甲烯雌醇、苯甲酸雌二醇、醋酸群勃龙等。3、人工合成的非类固醇激素:包括有己烯雌酚、己烷雌酚等。(二)性激素类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已将性激素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对于大家畜来说是一项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使用性激素类化合物后,牛羊增重可提高20%左右,胴体品质得到改善,瘦肉率增高,饲料转化率也相应提高,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养殖效益。美、英等国曾大量使用已烯雌酚等作为肉牛增重剂,我国也曾大量使用已烯雌酚埋植剂、注射剂等,在一定时期内对养殖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三)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类固醇激素化合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对人体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雌性激素能引起女性早熟、男性女性化,雄性激素化合物能导致男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性男性化等;②诱发癌症,如长期经食物吃进雌激素可引起子宫癌、乳腺癌、睾丸肿瘤、白血病等,③对人的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二、动物性食品中生长激素激素残留(一)生长激素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情况一般认为,动物生长激素通过两种方式发挥其生理作用。其一是直接作用,即动物生长激素直接作用于肝脏、脂肪组织、肌肉等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并促进脂肪的分解。其二是间接作用,即动物生长激素通过动物体内肝脏产生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以内分泌的方式来调控动物的物质代谢。(二)用生长激素可能造成的危害1、使用生长激素对动物的危害(1)使用生长激素大大增加动物热应激的发生率。(2)研究证实,BST具有直接的致酮病的毒副作用。2、使用生长激素可能对人体的危害(1)大量使用牛生长激素,使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生长激素的“三致”作用、组织残留以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性尚缺乏足够的资料证实,如是否促进幼儿早熟、诱发妇女乳腺癌等仍表示怀疑。三、动物性食品中-兴奋剂残留-兴奋剂全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Adrenergicagonist,-AA),又叫-激动剂。-兴奋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的总称。-兴奋剂主要有克伦特罗(clenbuterol)(又称克喘素,俗称瘦肉精)、沙丁胺醇(salbutamol)(又称舒喘宁)等。(一)使用中-兴奋剂可能造成的危害1、使用-兴奋剂对动物的危害(1)-兴奋剂对动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给动物使用后显著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动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呼吸加剧,体温上升,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2)使用-兴奋剂还能影响胴体品质。2、-兴奋剂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食用了具有较高残留浓度克伦特罗的动物产品后,会出现心跳加快、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头痛等中毒症状。同时克伦特罗还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内产生蓄积,从而对子代产生严重的危害。第四节动物性食品中其他药物残留(一)允许使用,但在动物性食品中规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如阿散酸、倍他米松、安乃近等。(二)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氯丙嗪、地西泮、甲硝唑等。(三)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氨苯砜、林丹、安眠酮等。第五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一、加强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管理二、严格规定和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和兽药允许残留量标准三、对药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四、建立并完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监控体系复习思考题1、名词:兽药残留、细菌的耐药性。2、抗生素残留对人体有哪些危害?3、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残留的危害有哪些?Thankyou!
本文档为【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监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5362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85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20-04-01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