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文化性格 探索与争鸣魏 , 论月刊 年第 期 “ 信 ” 与 中 国 大化性格 王艳勤 湖北大学 人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摘要 中国语境中的 “ 信 ” 有诚信和信任双重含义 , 忽略其 中的任何一方 , 生搬硬套西方的信任理论来研究 中国人的人际信任 , 都将不 可避免地出现误差 在前近代 , 诚信较信任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 近代以 来 , 信任逐渐 获取了与诚信同等程度的重视 。 “ 信 ” 与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以及 家族性等特征互为 因果 , 后者是前者赖 以存在的 土壤 , 前者是后者的集中表现 。 关键词 ...

中国文化性格
探索与争鸣魏 , 论月刊 年第 期 “ 信 ” 与 中 国 大化性格 王艳勤 湖北大学 人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摘要 中国语境中的 “ 信 ” 有诚信和信任双重含义 , 忽略其 中的任何一方 , 生搬硬套西方的信任理论来研究 中国人的人际信任 , 都将不 可避免地出现误差 在前近代 , 诚信较信任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 近代以 来 , 信任逐渐 获取了与诚信同等程度的重视 。 “ 信 ” 与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以及 家族性等特征互为 因果 , 后者是前者赖 以存在的 土壤 , 前者是后者的集中表现 。 关键词 诚信 信任 伦理 —政治型文化 家族文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一 一 。 本文拟立足于中国文化土壤 , 考察中国语境中 “ 信 ” 的内 涵 , 探讨 “ 信 ” 与中国文化独特品性的内在关系 。 一 、 中国语境中的 ‘ 信 ” 诚信 十 信任 长期以来 , 人们已经习惯于将 “信 ” 理解为信任 实际上 , “ 信任 ” 一词在中国之使用大概始于近代 , 它 与前近代中国语 境中的 “信 ” 决然不能划等号 。 中国语境中的 “ 信 ” 有两重含 义 诚信 与信任 、 , 而且在使用 中中国人更强调前者 。对中国人而言 , 失却诚信根本谈不上信 任 。 因此 , 当我们在中国是高初始信任度国家还是低初始信任 度社会之间做出任何一种决断时 , 尤其是当我们对信任进行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时 , 只谈信任而无涉诚信 , 我们的结论都是 不完全的 。 信 , 诚也 , 从人言 。 《说文解字 》 汉语中的 “ 信 ” 字 , 从 人 、从言 , 可见其本意是指言语真实 、 诚实无欺 。 在古语中 , “信 ” 常与 “ 诚 ” 、 “ 实 ” 等连用 , 只是在晚近的用法中 , “ 信 ” 才常常与 “任 ” 、 “ 赖 ” 等连用 。也即诚信在古代中国具有 比信 任更为重要的地位 , 直到近世以来 , 信任才与诚信获得了同等 重要的地位 。 诚信之重要 , 集中体现在诚与信的不可分割 匕 “ 信 ” 为 五常之一 , “诚 ” 则是 “ 五常之本 , 百行之源也 ” ‘月 , 换言之 , 诚 是信的根本 。 “ 诚则信矣 , 信则诚矣 ” , 诚与信是一而二 、 二而 一的 。 “ 推之以诚 , 则不言而信 ” 口 , , 有了诚恳的态度 , 诚信已经 不言 自明 。 相反 , “ 不诚者失信 ” , 不够诚实则会导致失信于 人 。 “ 诚是 自然底实 , 信是做人底实 ” 阎 , 诚是信的天然条件 。 正所谓 “ 实言实行实心 , 无不孚人之理 ” , 诚信指言行两 个方面 , 以 “ 实言 ” 为基点 , 以 “ 实行 ” 为 目标 , 以 “ 实心 ” 为根 本 。 “ 实言 ” 是 “ 信 ” 的出发点 。 “ 言之所以为言者 , 信也 。 言 而不信 , 何以为言 ” 门诚信是言之所以为言的前提 。 诚信之言 还是君子与小人的一大区别所在 , “ 君子之言 , 信而有征 ” , “小人之言 , 膺而无征 ” 。 “ 或问信 , 曰 ‘ 不食其言 ” ’ 「, 。 除 了诚信的态度 , 言语的信实不虚之外 , 信守诺言也是 “ 实言 ” 的内在要求 。这实际上已经关涉到信的行为层 。如果说言语上 的信实是信最基本的要求 , 行为上的信实则是信的最主要的 目标 。 “ 言而不行 , 言而无信也 ” 伪 , 只说不做 , 言行不一致 , 就 是言而无信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轻诺寡信 , 轻易许下诺言的往 往会因不能遵守或兑现诺言而成为不讲信用的人 。 “须是表 里皆实 , 无一毫之伪 ” ‘’ , 实言与实行相辅相成 , 缺一即为不够 诚信 。 “ 实言 ” 、 “ 实行 ” 的根本在于 “ 实心 ” , “ 养心莫善于 诚 ” ”刁 , 诚心是修身养性 、 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 。实心或诚心 也即通常所说的肝胆相照 , “ 以真实肝胆待人 , 事虽未必成 功 , 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 , 人即一时受惑 , 日 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 , 诚信不是偶然的事情 , 而是一种一以 贯之的为人处世之道 。 从上述 “ 诚信 ” 的基本内涵看 , 它一方面是一种 自律 , 要 求 自己诚实 , 讲真话 , 办实事 , 相应地也要求他人对 自己报以 诚恳的态度 另一方面是一种 自警 , 告诫 自己不要轻易许诺 、 轻信人言。 很自然 , “信 ” 由此生发出诚信而外的第二层含义 —“信任 ” 。 关于中国人的人际信任 , 众多的研究认为中国属低信任 度国家 。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福山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 家的信任文化所作的 比较研究 。实际 上 , 对于中国人当中存在 的普遍不信任现象 , 早在传教士初人中国时就已经深有感触 。 明恩溥以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指出 , “ 信 ” 在 “ 五常 ” 中处于 末位 , 在天朝帝国中是最末一位的德行 。他着重指出了 中国人 的互相猜疑和言而无信 , 从城镇到乡村 , 从家庭到商场 , 从亲 人到陌生人 , 中国人都被发现是缺乏信任的 。 叫 与此相反 , 也有研究表明 , 中国人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那 样互不信任 。 年 , 由英格哈特的 “ 世界价值研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结 果发现 , 在被调查的 个国家中 , 中国相信大多数人值得信 任的 比例高达 , 仅次于瑞典 、挪威 、 芬兰 , 排列第四 , 不仅 高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 , 也高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西 方发达国家 。这个结果使英格哈特大惑不解 , 以为 自己的调查 方式出 了问题 。 无独有偶 , 年 日本学者针对同一问题再 次在中国进行了调查 , 他们的结果虽然比英格哈特的要低一 探索与争鸣攘理论月刊 年第 期 些 , 但仍然要高于所有非民主国家和新兴民主国家 。 年 , 英格哈特进行了新一轮的 “ 世界价值调查 ” , 调查面涵盖 个国家和地区 , 中国也包括在内 。 结果与前两次的大同小异 , 仍有超过 的中国人说 , 他们相信大多数人值得信任 。 习 上述研究成果的截然相反 , 原因是复杂的 。尽管我们不能 简单地认定谁是谁非 , 但无可否认的是 , 信任是 “ 信 ” 的另 一 重含义 。 并且 , 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 信任渐渐 凸显 , 与诚信一样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 二 、 “ 信 ” 与 中国文化性格 伦理 —政治型文化 家族文化 中国语境中 “信 ” 的两重涵义 , 既导源于中国文化独特的 气候与土壤中 , 也成为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基本范 畴 , 二者互为因果 。 “ 信 ” 与伦理 —政治型文化 。 一般认为 , 中国文化是伦 理 —政治型的 , 是一种伦理本位 。 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文化 基础便是伦理要求渗透到政治生活当中的体现 。 伦理本位的 基本维度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道德性 。 中国人 “ 信 ” 的观念中 , 包含着强烈的道德要求 。 诚信首 先表现为一种道德自律 , 要求 自己 以诚待人 , 对得起天地良 心 。反过来 , 也要求他人以诚待己 。这在中国人的心 目中是合乎 人情 、 理所当然的 。 这种观念与中国文化中 “报 ” 的观念有关 , 讲究对等交换 , 以诚报诚 。 “ 以诚感人者 , 人亦诚而言 。 ” “鸣注 而言之 , 自己不诚信的也不可能期望别人对 自己 的诚信 。 “ 人 不信我 , 非特人之不信 , 己之不信可知矣 。 ” ‘曰他人对 自己诚 信与否 , 可以反观自己的信誉 。 “信 ” 的要求反映在政治领域 , 则要求以诚治国 。 “ 君臣有义矣 , 不诚则不能相临 ” , 欲君临 天下 , 君臣之间必须讲究诚信 , 不能欺上瞒下 , 这才是君臣之 义 。 从本质上而言 , 以诚治国也就是以德治国 , 诚信是君臣相 处之道 。 相对于诚信的道德性 , 信任的义务性色彩则比较浓厚 。 当 然 , 这种义务并不履行于所有社会成员之间 , 而是在遵循人伦 秩序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家庭 、 君臣 、朋友等有限的范围内 , 此 种义务被自觉地履行 。 在政治生活中 , 强调用人不疑 , 疑人不 用 。 对于陌生人 , 中国人则比较缺乏信任 , 反而表现为一种防 人意识 。 防人 , 首先是防他人的言语不实 。 “信言不美 , 美言不 信 ” ,翎 ,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不能相信 “ 莫信直中直 , 须防人 不仁 ” ‘圳 , 过于直白 、 表面正经的话不能相信 “ 闻毁不可速 信 , 要看毁人者与毁于人者之人品 , 考察之年 。闻一毁言 , 如获 洪壁 , 不暇计所从来 , 枉人多矣 。 ” 低毁他人的话不能轻易 相信 , 而是要看低毁者与被低毁者的人品如何 。除了言行上加 强提防外 , 主要的是要有防人之心 。 “ 害人之心不可有 , 防人 之心不可无 ” ‘刀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警句 。 其它诸如 “人心难 测 , 海水难量 ” ‘习 、 “ 人面咫尺 , 心隔千里 ” 四 、 “ 画虎画皮难画 骨 , 知人知面不知心 ” 阅等众多的谚语 、 格言 、 警句都教导人 们不要轻信人心 。 “信 ” 与家族文化 。 中国社会是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 家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 与此相应 , 家人在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圈 中也处于核心地位 , 家人之间的关系构 成支配其他人际关系和社会天系的基本关系 。 梁漱溟在谈到中国社会的 “ 本位 ” 问题时说 , 中国社会的 伦理本位归根结底是 一 种关系本位 。 “ 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 人 与彼一人之相 互关系 , 而忽视社会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 。 · · ⋯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 , 而从乎其关系 , 彼此相互交 换 其重点实在放在关系 卜了 、 伦理本位者 , 关系本位也 。 ” 阴 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呈现出差序格局的特点 , 由此 , 中国的信 任格局 也呈现为差序格局 、 许娘光曾提出 “ 情境中心 ” 概念 , 认为 中国人 “ 情境中 心 ” 态度取向以持久地把近亲连结在家庭和宗族纽带之中为 特点 , 并表现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 。 中国人重关系 , 尤重家庭关系 。具体言之 , 中国人在心理上把自己周围的人分 为 自己人和外人 。 自己人之间没有过多的礼仪客套 , 亲密无 间 很多时候不分彼此 , 利益 一致 。 对外人则是保持一定的距 离 , 小心翼翼 。 导致这种差异的关键即在于 “ 信 ” 。 同时 , 在 自 己人 与外人的两大分野当中 , 也是区别对待 , 仍依关系的远近 而决定信任度的高低 。 由于在关系格局基础上还有信任度的 纵向差别 , 信任的差序格局较之于关系格局更为复杂 。 参考文献 周敦颐 《周子全书 · 通书 · 诚下 》 冈 《二程集 · 河南程氏遗书 》卷二十五 , 王通 《中说 · 周公 》 《诸葛亮集 》卷三《便宜十六策 · 阴察 》中华书局 朱熹 《朱子语类 》卷六 】 明 吕冲 《呻吟语 · 务实 》 · 《毅梁传 · 倍公二十二年 》 《左传 · 昭会八年 》 网 扬雄 《法言 · 重黎 》《法言义疏 》本 中华书局 , 吴兢 《贞观政要 · 诚信 》 ‘ 川朱熹 《朱子语类 》卷六十九 《荀子 · 不 苟 》 · 清 金兰 生 《格言联壁 · 处事 》 美」明恩溥 中国人的素质 秦悦 译 , 学林出版社 , 巧 王韶光 , 刘欲 信任的基础 一种理性的解释 二社会学 , 」王 良《心 斋语录 · 勉仁方 》 【 杜怒 ‘ 体论 》, 《群书治要 》卷四十八 , 《丛书集成 初编 》本 , 中华书局 , 丘 《老子 》 《醒世姻缘传 · 第九十六回 明 洪应明 《菜根谭 · 概论 》 扛 明 凌漂初 《二刻拍案惊奇 》 明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 》 元 孟汉卿《智勘魔合罗 》 , 梁漱溟 · 中国文化要义 , 上海 学林出版社 , 许娘光 宗族 、 种族 】俱乐部 , 华夏 出版社 , 贵任编辑 张国强 ·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性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579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0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3-26
浏览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