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

举报
开通vip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济噌吃YUEWGGUANGJIHOSPITAL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YUEVA'MGGUAHGJlHQ^FfTAL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眩晕诊疗规范GF-08腰痛诊疗规范GF-09痹症诊疗规范GF-10面瘫诊疗规范GF-11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传统康...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
©%"济噌吃YUEWGGUANGJIHOSPITAL临床科室诊疗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YUEVA'MGGUAHGJlHQ^FfTAL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眩晕诊疗规范GF-08腰痛诊疗规范GF-09痹症诊疗规范GF-10面瘫诊疗规范GF-11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995年版)”。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誉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1)(2)(3)(4)(5)急性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疾病分期1.2.3.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证候诊断除水印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二、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急性期急性期是指发病两周以内。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意识状态的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由来白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评定。康复方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康复训练。避免患侧肢体输液。在药物的使用不排除同时发挥传统康复方法的优势,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针刺、指针、鼻饲中药等治疗。(二)软瘫期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此期可以进行肌力评定,但须注意防止评定的姿势和方法引发痉挛的出现。2.康复方案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H级。其功能特点为中风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软瘫期的治疗原则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同时注意预防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除水印巨刺法本期的传统康复治疗首选巨刺法即健侧取穴的方法,利用健侧经气,在针刺刺激下调动患侧经络中残存之真气,共同驱除同经之邪气,使瘫侧受损的功能得以恢复,潜在的运动能力得以发挥。这种刺激健侧的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中风后偏瘫早期低位中枢控制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通过健侧用力收缩来使患侧肌张力提高。传统手法首选叩击法或拍法作用于患侧,叩击或拍打时手掌应尽量放柔软,慢拍快提,顺序从下到上,频率约100次/分钟,以皮肤发热潮红为度。若伴有患侧上肢肿胀,可选用滚法治疗,顺序从下到上。注意:各关节特别是肩关节、腕关节不宜使用拔伸法、扳法、抖法,以免造成韧带、肌肉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功能训练维持床上正确体位:软瘫期积极维持床上正确体位。同时坐位或站立时应注意支持偏瘫侧上肢,尽量避免牵拉肩关节。被动活动:若病人不能作主动活动,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在进行训练时,训练时手法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对于已经出现有关节疼痛的病人,训练前可作热敷等止痛治疗。注意保护肩关节、髓关节。床上训练: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指导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物理因子治疗:应用中医诊疗设备智能通络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等物理治疗,提高肌肉张力,20分钟/次,1次/日。作业治疗:这一时期作业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配合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其他手段提高患者躯体及肢体的肌力和肌张力,使其尽快从卧床期过渡到离床期,并能独立地完成一部分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脱衣、穿袜子等,恢复一定的白理能力,从而建立和增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信心。痉挛期1.康复评定分别运用改良Ashworth量表、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Index量表评定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除水印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2.康复方案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HI~IV阶段。此期的功能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随意运动时伴随共同运动的方式出现。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针刺以“拮抗肌取穴”为基本原则。传统手法治疗:不同的肌群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调节患肢肌肉和神经功能,诱发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动运动和分离运动的完成,提高整体功能的恢复。中药外治:活血伸筋搽剂外用功能训练:抑制协同运动模式,训练随意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分离运动。抗痉挛手法: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模式(RIP)训练、关节活动度的保持以及痉挛肌肉的静态牵张等。针对痉挛可采用牵拉、挤压、快速摩擦等方法来降低患者上肢的肌张力。感觉刺激:根据Rood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抑制痉挛,如轻轻地压缩关节,在肌腱附着点上加压,用坚定的轻的压力对后支支配的皮表(脊旁肌的皮表)进行推摩,持续的牵张,缓慢地将患者从仰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中温刺激,不感觉热的局部温浴,热湿敷等。治疗性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OT:利用负重练习或在负重状态下的作业活动降低患侧上肢的肌痉挛。进行如持球、持棒等动作进行针对协同运动的练习。此外,还可选择抗痉挛的支具,其中常用支具有针对手指屈曲、腕掌屈曲痉挛的分指板、充气压力夹板。PT:痉挛机治疗仪治疗患肢:每日1次;淋巴循环治疗仪治疗患肢:每日1次。物理因子治疗: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磁振热治疗仪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分离运动,20分钟/次,1次/日。相对恢复期康复评定此期评定的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可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障碍,调整康复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方法,为患者回到家庭和社区做好准备。心理和认知功能的评定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加以选择应用。康复方案本期相对恢复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V~VI阶段。此期的功能特点为肌痉挛轻微甚至完全消失,能进行脱离协同模式的白由运动,甚至能进行协调的单关节运动。治疗上应在继续训练患者肌力肌耐力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培养,鼓励小组训练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放弃或减少功能锻炼,已有的功能极易退化。功能训练:在继续训练患者肌力肌耐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要原则。训练内容有提高协调性、速度的作业治疗和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治疗。在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可适当配合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方法,以达到协同提高肌力、解除功能训练后肌疲劳的目的。按照“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选穴、针刺。三、护理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情绪激动、用力咳嗽和排便等。血压控制需适当,避免过高或过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和周血压等。饮食:宜清淡,忌肥甘、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海鱼,戒烟酒。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四、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少91吮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少46吮90%病残程度为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少18吮45%病残程度为1级〜3级。无效:项指标无改变、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咖内。五、出院标准: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可出院。院外进行康复治疗及门诊随访。GF-02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除水印一、诊断(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2)(3)程度。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结合病史和体检情况、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二)证候诊断头部内伤恢复期:急性期过后生命体征稳定1-2周后(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头部内伤恢复期中医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yT001.1-94)。瘀阻脑络: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痰浊上蒙: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皖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肝阳上扰: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苔黄,脉弦数。心脾两虚: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仲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肾精不足: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舌淡或红,脉沉细。二、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0/T001.1-94)。除水印1.2.3.治愈好转:神志清醒,症状改善,生活基本白理或部分白理。未愈神志清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日常工作。症状无改善。(三)评价方法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根据不同的功能障碍,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1.意识障碍评价认知功能评价言语功能评价根据Glasgow昏迷量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或MMS评价。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2.3.或构音障碍检查表。吞咽功能评价:洼田饮水试验评价。运动功能评价:根据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分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状况,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肌张力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三、康复治疗昏愦期(早期康复治疗)适用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仍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1)维持合理体位颅脑外伤较严重时,常需较长时间的卧床,由于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受损,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异常的卧位姿势易加重患者运动功能的障碍,以致影响恢复期的运动功能康复。(2)促醒治疗针刺治疗: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刺血疗法或灸法治疗为主,配合中医诊疗设备针刺手法针疗仪。亲人谈话:家属可选择1-2个患者喜欢和关心的话题,也可挑选讲故事、读报给患者听的形式唤起患者的记忆。肢体运动和皮肤刺激:肢体被动运动和皮肤刺激对大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由治疗师或患者家属每天对患者四肢关节做被动运动,并且从肢体的远端至近端的皮肤进行刺激,刺激的方法可以用质地柔软的毛刷或牙刷轻轻地刷动。预防并发症:以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为常见。除水印1)定时翻身、改换姿位。)拍痰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充气气垫,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每日至少一次全身热水擦身,大小便后必须用热毛巾擦干净。4)尽早活动:一旦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应指导和帮助病人尽早开始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肢体主动活动和躯体的翻动等。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坐位练习,再过渡到直立练习。清醒期急性期过后,生命体征已稳定1-2周后,可以认为病情已稳定,即可开始恢复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1)针刺治疗恢复期患者常表现为神志异常,头痛、头昏、智力障碍、失眠、失语、吞咽障碍、肢体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患者。针刺治疗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填精益髓”头针配合体针,结合放血疗法或灸法为主,配合中医诊疗设备针刺手法针疗仪。(2)运动功能训练头部内伤后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肢体瘫痪。运动基本功能的训练有恢复与增强肌力练习、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练习、抗肌痉挛的训练、ADL训练。恢复与增强肌力练习肌力0-1级:采用被动运动、推拿和低频直流电刺激,以增加局部瘫痪肌肉区域的血供,减缓肌肉的萎缩。在相应穴位上做针灸治疗。肌力1-2级: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肌力3级:继续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法。肌力4级:依靠肌肉的主动收缩练习来增强肌力。包括等张收缩或等张运动,等长收缩或等速收缩练习。改善关节活动度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关节牵引和固定法等。抗肌痉挛练习1)早期坐位与坐位平衡训练。坐位角度逐步增加,开始不要太大,时间也不要太长。训练半坐位时宜同时保护患侧上肢因软瘫而引起的肩关节半脱位,将前臂以三角巾向颈部吊起,在无靠背能白行支撑时,可在坐稳后由四方推动病人,训练保持平衡而不倒下,此时即具有躯体平衡能力。)床上动作训练。与坐位训练同时可进行床上动作训练,翻身、移动、搭桥与躯干活动等。在翻身训练时,病人屈肘,用健手托住病手,将健腿插入病腿下方,在躯干旋转同时,用健腿抬动病腿即可转向健侧。移动训练时,平卧,先将健足插向病足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健足侧移动,同时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后再将头移向健侧。搭桥运动训练,两下肢屈膝,由家人或工作人员扶持使两膝并拢,两脚心朝床面而立,另一人扶定膝部或拍打臀部,以后嘱病人抬起臀部,如此形成桥形,此动作可对抗肩退缩和上臂内旋,便于置入便盆,躯干活动训练,姿势同上,只不抬起臀部,然后左右摆动,当向左摆时,病人头、肩朝向右侧;向右摆时,头、肩朝向左。此种髓、肩反向活动有利于减轻躯干肌肉痉挛。)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患肢负重训练:患者取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双上肢Botath握手伸肘,肩充分前伸,躯干前倾,抬头,向前、向患侧方向触及目标物,将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坐一站起训练:患者坐直,足尖于膝盖成一直线,上肢像上述负重训练,髓关节尽量屈曲,让重心从臀部慢慢转移到双足上而站立。站立平衡训练:先站起立于床边,然后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间站立,让患者逐渐脱离支撑,重心移向患侧,训练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在实施站立平衡训练,最后达到站立位的三级平衡。4)步行训练恢复步行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先进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再到徒手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重点是纠正划圈步态。手杖和扶持下的步行:对不能回复独立步行或老年稳定性差的患者,可给与使用手杖的训练。上、下楼梯的训练:正确的上下楼梯的训练方法是上楼先上健腿,后上患腿;下楼先下患腿,再下健腿。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如站立相时,患腿负重能力差,在体重转换的过程中,患腿缺乏平衡反应的能力,应重点训练患腿的负重能力,如摆动相时,患腿不能很好的屈曲,应练习幅度较小的屈伸交替进行YUEVAMGGUANGJiHOSP^Al除水印福侧膝关节的独立运动,在摆动相时患膝能完成屈曲而向前迈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起居、进食和盥洗能力的训练,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需要配置一些支具才能完成进食和盥洗等工作。(3)认知障碍的康复辨证施治:根据认知障碍的程度不同(RIA分级标康复治疗: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觉醒和注意障碍、学习和记忆障碍及问题解决能力障碍等。准),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早期(n、m):对患者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觉醒能力,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中期(IV、V):减少患者的定向障碍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力、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和学习能力。后期(VI、vn):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能力,提高在中期各种功能的技巧,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记忆能力训练:采用PQRS_fe。P表示先预习(preview)要记住的内容;Q表示向白己提问(question)与内容有关的问题;R表示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read)资料;S表示反复陈述(state)阅读过的资料;T表示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检验(test)白己的记忆。注意力训练:选用猜测训练。即取两个透明玻璃杯和一个弹球,在患者注视下,治疗师将一透明玻璃杯扣在弹球上,让患者指出有弹球的杯子,反复数次,无误后就改用不透明的杯子,重复上述过程。思维能力训练:采用读报纸、排列数字、物品分类法。如给患者一张列有30项物品名称的清单,并告知这30项物品都分别属几个大类(如食品、字典、衣服),要求患者给予分类。如不能进行,可给予帮助。回答正确后,再要求对上述清单中的某类物品进行更细的分类,如初步分为食品后,再细分是植物、肉、奶品等。(4)感知障碍的治疗包括失认症和失用症。康复训练的方法是采用反复多次的训练,通过给予患者特定的感觉刺激,使大脑对感觉输入产生较深影响,提高感知能力。单侧视觉失认训练教会患者对着镜子进行视觉扫描,转头向一侧看。利用粗糙布料、YUEVAMGGUANGJiHOSP^Al除水印顽刺激患者偏瘫侧。同时通过改变环境使患者注意力偏向偏瘫侧,如将电视机置于患者偏瘫侧。视觉空间失认训练首先让患者了解白己的缺陷,通过使用其他感觉,如触觉或缓慢地审视物体来进行代偿。同时对环境加以改造,如将衣服分类存放,每一抽屉中仅放几件衣服;在轮椅的刹车把上贴上色带;还可使用语言性提示和触摸,多次重复进行练习。空间关系辨认训练先练习患者与治疗师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再练习按要求摆放物品,并描述两种物品的不同位置。经过针对性的训练,患者的感觉功能将有改善。言语功能障碍的治疗头部内伤病的部分患者会出现失语或不完全失语。针刺治疗言语训练: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在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障碍和书写障碍。在功能训练方面要坚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针对这四个方面障碍的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心理与情感障碍治疗中药汤剂:醒神开郁、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处方选用谭子虎醒神开郁汤加减应用,药物:石菖蒲、郁金、人参、当归、炒枣仁、山茱萸、五味子、川萼、丹参、灵芝。全方具有醒神开郁、扶正固本的功效。心理治疗:主要由心理医师进行。同时,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进行积极配合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五行音乐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证选择音乐,通过患者体感神经和听觉,达到调治情志的治疗目的。癫痫的处理中药汤剂。服用卡马西平等片剂。恢复期适用于头部内伤病患者经过临床处理和正规的早期和清醒期的康复治疗后,仍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根据障碍评估情况康复治疗。©%"济度吃YUEVA'iGGUANGJIHOSPITAL强化作业治疗,重返社会。矫形器和辅助器具的应用:根据需要配用矫形器、各种助行工具、轮椅、白助具等。GF-03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称为颈椎病。相当于中医“项痹病、眩晕病”范围。一、诊断本病种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9条,第65款进行诊断。二、中医治疗方案除水印颈椎病的病变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其发生、发展、愈后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故应将其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诊治。我院临床以推拿、中药、牵引为主,随症配合其他辅助治疗2-3项。(一)分期界定按照颈椎病的病情演变过程和临床实际治疗情况,分期根据发病治疗时间及病情轻重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急性期的治疗时间基本为3-5天,患者病情急性发作,表现为颈项疼痛、上肢反射疼痛麻木、下肢行走不稳、持物无力或眩晕症状严重,颈部活动明显受限;缓解期的治疗时间为10天(第4-14天),此期患者处于病情迁延期或是急性发作期经治疗,疼痛或眩晕等症状得到缓解,颈部活动有所改善;康复期为第3周,此期患者经治疗疼痛或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明显改善,但仍不耐疲劳。(二)分期分型治疗1.急性期颈椎病症状复杂,但此期常出现严重的疼痛、眩晕、颈椎功能严重受限,或急性脊髓受压的症状体征。“急则治其标”,此期治疗目的是迅速解除颈项背部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血管痉挛,缓解疼痛、眩晕等症状。总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活血、镇痛定眩(1)应急措施:床边先行手法拔伸牵引2-3分钟,缓解症状,调整颈部垫枕角度,续以枕颌带牵引,重量3-5kg,持续牵引1-2小时,间隔休息30分钟。点按后溪、落枕、昆仑、太溪、曲池、缺盆、中府穴,强刺激量,每穴约30秒,2次/日。(2)随症加减:颈项疼痛或伴上肢反射疼痛麻木、活动受限。a有受寒史,表现颈项疼痛僵硬,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之风寒阻络者,在项背部行擦法、加强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以祛风散寒,配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b伴后枕部疼痛予拿风池、点揉风府,摩拳后枕部,3-5分钟;c巅顶头痛予拿五经、点按百会,2-3分钟;d偏头痛明显者,予调整第2、3颈椎后关节,点揉风池、率谷、太阳穴及扫散法,3-5分钟;YUEVAMGGUANGJiHOSP^Al除水印一e伴上肢麻木疼痛者,予床边牵引制动,牵引角度及重量应调整到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为度,牵引角度一般前屈15-30°,常选择短时间(10分钟)的重牵(8-10kg)至疼痛明显减轻后改为较长时间的轻重量(3-5kg)牵引,牵引时间每次30-60分钟,每天2-3f颈椎后关节错位引起疼痛、活动受限,予牵引下正骨法。头晕目眩,伴恶心欲呕,卧床不起常规手法:头颈部点穴手法:点按风池、风府、百会,每穴各1分钟,以向头部传导为佳。开天门、拿五经、扫散太阳各3-5遍。上颈椎错位予轻柔微调手法纠正错位。仰卧位间歇拔伸法3-5次。a伴欲呕或呕吐,劳累后诱发,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或浮滑,痰湿上扰予桂枝加葛根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b伴口苦咽干,受风寒后诱发,舌淡苔薄白,脉弦或浮弦考虑少阳不利予桂枝加葛根汤小柴胡汤为主加减c必要时静滴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或口服抗眩晕中西药物。出现脊髓受压症状、体征:下肢行走不稳、持物无力、束胸感,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a严格卧床制动。b床边牵引(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呈串珠样改变者慎用)。C手法治疗建议由高年主治医师以上完成,以点穴通络解痉、拔伸调曲减压。20分钟。3-7天。d微波无热量或微热量1盼钟,或电脑中频e必要时静滴甘露醇、七叶皂贰钠等脱水药物2.缓解期(治疗第4-14天)疼痛或眩晕等症状患者处于病情迁延期或是急性发作期经治疗,减轻,颈部活动有所改善。此期治疗可充分发挥推拿手法理筋正骨的优势,调整颈椎内外动静力学平衡。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发挥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和中医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标本兼治”。⑴常规推拿治疗:治则:舒筋通络、整脊调衡目的:充分松解颈项背部肌肉,调整颈椎结构序列、曲度,达到新的动静力学平衡。YUEVAMGGUANGJiHOSP^Al除水印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坐位、俯卧位、侧卧位或仰卧位,以患者感觉舒适及便于治疗操作为宜。理筋:务.从风池穴到颈根部,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应的拿捏法在后项部上下往返操作3-5遍。滚法、掌揉颈项背部约5分钟至项背部微微发热。c.弹拨颈背夹脊位置椎旁肌,由浅入深,反复3遍。d.患者侧卧位:用拇指或大鱼际按揉法,沿颈脊旁0.5寸至上背部,颈脊旁1.5寸至项部至肩峰,及乳突开始沿两侧横突位置至缺盆穴3-5遍,使颈肩部紧张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整脊:复式拔伸整脊法患者仰卧位,施术者双手分持患者颈项部,拇指前置于下颌骨,四指后置于项后,分别取头颈部中立位、前屈位10°与前屈位20进行纵向拔伸,每一组拔伸均为纵向拔伸30秒,间歇10秒,间歇时以双手四指在颈后部、横突部轻轻揉动,重复3次。取前屈角度拔伸时应加大拔伸力度。结束时以双手在颈部做揉法1分钟。或选择性施以坐位牵颈摇头法、侧卧位摇正法、短杠杆微调手法等,手法总以轻巧、沉稳为度。(2)随症加减风寒湿痹阻:主症:颈项强痛,或伴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兼症:恶寒畏风;舌、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手法加减:务.患者取正坐位,医者立于其前侧,用拇指点按患者后溪、风府、风池、大椎,酸胀为度,意以祛太阳之风邪,散寒通络止痛;同时嘱患者主动做颈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或侧屈等运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b.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从上往下,反复3遍。c.直擦督脉及膀胱经,横擦项背部,透热为度,另外配合拔罐、热敷可获得良效。气滞血瘀:主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兼症:肢体麻木;舌、脉象:舌质暗脉弦。©%"济度吃YUEVA'iGGUANGJIHOSPITAL手法加减:务.点揉大椎、肩井、膈俞、天宗、心俞、膻中,弹拨极泉、少海酸胀为度。b.弹拨棘突旁夹脊位置椎旁肌,在颈背棘突旁触及条索、结节可予重点弹拨以化瘀散络。推法、掌推法:顺脊柱两旁颈、背肌作推法,由浅入深。另可配合走罐,刮痞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痰湿阻络:主症:颈部疼痛,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兼症:四肢麻木不仁,纳呆或肥胖;舌、脉象: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手法加减:头颈部点穴手法:点按风池、风府、百会,点揉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膈腌、丰隆等穴,每穴各1分钟,开天门、拿五经、扫散太阳各3-5遍。搓摩胁肋以疏肝健脾化痰,约1分钟。摩腹以健脾和胃化痰,约5-10分钟。肝肾不足:主症:颈部酸痛,眩晕头痛,病程日久;兼症: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脉象:舌质红,少津,脉弦。手法加减:点揉肝俞、肾俞、足三里、夹脊、八修等穴。拳背扣击颈背部督脉,膀胱经,以振奋阳气,大椎穴为重点。掌擦颈背腰部,直擦督脉、膀胱经,横擦肾俞、八修透热为度,以温经通络,补肝肾,强筋骨。气血亏虚:主症:颈部酸痛,头晕目眩;兼症:面色咪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脉象:舌质淡,少苔,脉细弱。手法加减:点揉脾俞、胃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平推背部,从上往下,反复3遍。捏脊3-5遍、摩腹5-10分钟。气虚血瘀:主症:颈部酸痛,头晕头痛;兼症: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脉象: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手法加减:点揉脾俞、胃俞、隔俞、天宗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弹拨棘突旁夹脊位置椎旁肌,在颈背棘突旁触及条索、结节可予重点弹拨以化瘀散络。推法、掌推法:顺脊柱两旁颈、背肌作推法,由浅入深。摩腹5-10分钟。气虚湿盛:主症:颈项酸痛,上肢沉重麻木,酒食后加剧;兼症:以重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舌、脉象:舌淡,苔厚,脉弦滑。手法加减:点揉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膈脆T、丰隆等穴,每穴各1分钟。搓摩胁肋以疏肝健脾化痰,约1分钟。摩腹以健脾化湿,约5-10分钟。中药汤剂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虽多,但最基本的表现多围绕着“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而展开。而该处病变正属太阳之病,病理变化可归结为邪犯太阳,营卫不和,经输不利。颈椎病虽多,诱因亦繁,然皆以太阳之营卫不和,经输不利为基本病变。针对此基本病机,治当调和营卫,解肌舒经,桂枝加葛根汤是为贴切。故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化裁可作为颈椎病辨病论治的基础方,用于各个证型。风寒湿痹阻:主症:颈项强痛,或伴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兼症: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治法:疏风散寒祛湿通络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气滞血瘀:主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兼症: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除水印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痰湿阻络:主症:颈部疼痛,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兼症:四肢麻木不仁,纳呆或肥胖;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治法:健脾化湿祛痰通络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肝肾不足:主症:颈部酸痛,眩晕头痛,病程日久;兼症: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质红,少津,脉弦。治法:补益肝肾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偏阳虚合右归丸加减,偏阴虚合左归丸加减气血亏虚:主症:颈部酸痛,头晕目眩;兼症:面色咪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气虚血瘀:主症:颈部酸痛,头晕头痛;兼症:四肢麻木,倦怠乏力,遇劳则甚;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治法:益气养血佐以温通血脉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合黄芷桂枝五物汤加减气虚湿盛:主症:颈项酸痛,上肢沉重麻木,洒食后加剧;兼症:以重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舌淡,苔厚,脉弦滑。治法:益气化湿、通络止痛治疗:桂枝加葛根汤合防己黄芷汤加减(4)颈椎牵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可选用坐位或仰卧位用枕颌四头带牵引。根据病变部位确定牵引角度,牵引时间约20分钟。牵引重量可从6kg开始,按患者适应情况逐渐增加至10kg。对上段颈椎(颈1-颈3)采用垂直牵引,持续20分钟。对中下段颈椎(颈4-颈7)采用前屈位牵引,持续20分钟。1天1次,10次为1疗程。禁忌:身体虚弱无法耐受牵引者;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呈串珠样除水印改变者。其他辅助治疗针刺根据症状所累及的部位,按照“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相应穴位针刺。取穴:风池,大椎,肩井,夹脊a转侧不利:夕卜关,阳陵泉b俯仰不利:后溪,昆仑c头晕:太冲,三阴交d胸闷,出汗,心悸:内关,公孙e头晕,血压偏底:百会加灸f双下肢无力:足三里,阳陵泉理疗及局部外敷常用方法有中药配方湿热敷、高频电疗法、超声疗法、低频脉冲、磁热疗法等,可随症选择性应用。穴位注射可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黄芷注射液、复方骨肽、神经营养药(弥可保、VitB1、VitB12、胞二磷胆碱)等,针对颈背部痛点、阳性反应点或穴位注射治疗,对消除疼痛或条索、结节等阳性反应点有效。中成药制剂康复期患者颈椎病的症状基本消失,但仍不耐劳作容易发作。此期亦可作为预防颈椎病发生的治未病措施。针对本期存在的颈椎局部紊乱初平,新的平衡刚刚建立,或未发病者内存有导致颈椎局部紊乱的因素,此期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隐患,强化正气,防止已病者复发、未病者发病,故期治疗亦要突出二点,一是“舒”,即用舒筋活络的方法,使经脉通畅、经输和利,气血调和,颈椎柔顺。二是“固”,即通过扶助正气、调和阴阳,稳固颈椎的正常结构和加强颈椎的功能。常规推拿治疗治则:通督强脊,扶阳固本目的:消除颈项背肌疲劳,增强颈椎的功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操作:YUEVAMGGUANGJiHOSP^Al除水印一①指揉、弹拨颈项背部督脉、夹脊、膀胱经三条线,反复3遍,重点针对阳性反应点。掌揉法、滚法等手法以放松颈项背部肌肉约5-10分钟。在颈肩部肌肉充分放松的前提下施间歇拔伸、摇法或其它整脊手法以滑利关节。直擦督脉及膀胱经,横擦项背部,透热为度以强筋壮骨。颈椎功能锻炼颈椎医疗操:对各型症状缓解期、康复期或术后康复均可应用。模仿白然界一些动物的形体活动,如苍龟缩颈、大鹏展翅、白鹅引颈等,使项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舒缩、伸展,以利于消除项背部肌肉的疲劳。具体描述如下:使项30次为苍龟缩颈:如乌龟将头颈缩回躯体一样。双臂下垂,置于体后,同时极度耸肩、扩胸,头颈后仰,下缩,两目直视头顶正上方,背部肌肉强力收缩持续5秒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连续做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肩臂大鹏展翅:双臂外展,双手十指交叉,掌心扣于头后部,向前下用力压头、头项部用力后仰,以相对抗。持续5秒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白鹅引颈:如天鹅伸展长颈吞食。在矢状面上以下须引领头颈,做前伸、后缩的环状活动。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三、疗效评估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四、出院标准通过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可认为显效,可以办理出院,并出院后随访治。GF-04脊髓损伤病康复诊疗规范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一、康复住院标准伤后经临床治疗,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并符合下列条件:脊柱稳定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2-3周,仍有神经功能障碍。脊柱不稳定者,经手术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后4-6周,仍有神经功能障碍。上颈段脊髓损伤者,经临床治疗6-8周,脊柱稳定,无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二、康复住院时限颈髓损伤康复住院时间不超过6个月。胸髓损伤康复住院时间不超过4个月。腰髓损伤、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康复住院时间不超过2个月。患者已到出院时间,仍有康复治疗价值者,或仍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经申请批准后可以继续住院治疗。、临床检查一)一般检查三大检查常规。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心、肺功能检查。(二)选择性检查(有适应证并经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批准)膀胱镜适应征:脊髓损伤后膀胱结石、血尿等。泌尿系造影检查适应征:反复泌尿系感染或其它无法预料的临床情况需要。膀胱容量测定适应征: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脊柱或脊髓CT或MRI检查适应征:因病情变化需要进一步确定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时。四、临床治疗(一)临床常规治疗中医特色康复治疗(1)针刺治疗:以疏通督脉为原则,选损伤平面上下2-3个华佗夹脊穴、背俞穴以及肢体阳明经穴为主,并辨证加减。1)气虚血瘀: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通畅,正气得以扶助,使机体功能得以恢复。取手足阳经穴位,以达调和经脉、滋生气血作用。取穴:上肢:肩昏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躯干:脾俞。2)肝肾亏虚证型:滋养肝肾,通经活络。一般刺病侧穴位,病程较久者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取穴:百会、肾俞、太溪、悬钟(2)推拿治疗:以疏通督脉、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久病多用补法,手法宜轻,延续性临床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应用、合并感染时选用抗生素等。五、医疗康复(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躯体功能评价脊髓损伤ASIA标准评分、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感觉评价、牵张反射评价、平衡功能评价、肢体形态评价、疼痛评价、上肢功能评价(四肢瘫患者适用)、日常生活活动(ADD评价、功能独立程度评价、泌尿功能评价、性功能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精神心理评价情绪评价、人格评价等。(二)康复治疗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A.胸1以上平面脊髓损伤(四肢瘫)急性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肌肉牵伸、上肢残存肌肉的肌力训练、呼吸训练等。VUEVA'MGGUANG』HOSPlTAI除水印一早期康复阶段主要进行血管舒缩训练(包括由仰卧至坐起,由床边坐至坐轮椅,向倾斜床过渡等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垫上平衡训练、轮椅上的平衡训练)、转移训练(包括床至轮椅和轮椅至床的转移训练)、同时继续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肌肉牵伸、上肢残存肌肉的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康复后期除了继续进行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转移训练以外,主要进行轮椅操作训练、站立训练(通过电动起立床、辅助器具和治疗师的帮助)。B.胸1及胸1以下平面脊髓损伤(截瘫)急性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肌肉牵伸、躯干残存肌肉和双上肢的肌力训练、呼吸训练等。早期康复阶段主要进行血管舒缩训练(包括由仰卧至坐起,由床边坐至坐轮椅,向倾斜床过渡等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垫上平衡训练、轮椅上的平衡训练)、转移训练(包括床至轮椅、轮椅至床的转移、轮椅到凳或凳到轮椅的转移、轮椅到地和地到轮椅的转移)、轮椅操作训练、同时继续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肌肉牵伸、躯干残存肌肉和双上肢的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康复后期除了继续进行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转移训练以外,主要进行站立训练(通过辅助器具或治疗师的帮助)、步行训练(借助重心转移式步行矫形器RG。膝踝足KAFCM踝足矫形器AFC^)、耐力增强后可以进行跨越障碍,上下台阶,摔倒及摔倒后起立等训练。(2)物理因子治疗:早期:选用超短波疗法、气压治疗、磁疗法、直流电疗法等,循经走行,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消除局部水肿,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中期:红外线、蜡疗、生物反馈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等。血不能白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热疗可促进气血运行,气血循经走行,则运行通畅,故上述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淤血阻滞经络,降低肌张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恢复期:选用紫外线、激光、红外线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压疮的预防和治疗。作业治疗rUEGUAMGJiH0$PaTAI除水印一(1)床边训练:早期进行良肢位摆放,并行床边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内容包括床上翻身、坐位平衡、进食、修饰。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首先进行床上翻身及坐位平衡训练,当可独立维持坐位并独立翻身时进行卧位到坐位转移训练,同时加强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到达或接近II级后可进行轮椅与床、厕座、椅之间的转移训练和穿衣训练、入厕训练、洗澡训练。轮椅训练:进行轮椅上减压、平地驱动、转移训练(轮椅与床、椅、厕座、浴缸、交通工具等的转移),上肢功能比较好的患者进行上下斜坡训练,截瘫患者需进行大轮平衡技术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强化截瘫患者上肢肌力和增强四肢瘫患者上肢的残存肌力、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ROM,四肢瘫患者进行手灵活性训练。耐力训练:进行必要的耐力训练,四肢瘫患者还需要进行呼吸训练。辅助器具配置及使用训练:配置辅助器具并对患者进行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功能训练指导: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家居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六、康复恢复的预期目标:颈髓损伤:根据患者功能情况选配高靠背轮椅或普通轮椅,上颈髓损伤可选配电动轮椅。早期活动时可配戴颈托,对需要的患者可配置手功能位矫形器、踝足矫形器(AFQ等,多数患者需要进食、穿衣、打电话、书写等白助具,座便器、洗澡椅可根据情况选用。胸1-4脊髓损伤:常规配置普通轮椅、座便器、洗澡椅、拾物器。符合条件者可配备截瘫步行矫形器(RGO^)或髓膝踝足矫形器(HKAFQ,配合助行架、拐杖、腰围等进行治疗性站立和步行。多数患者夜间需要踝足矫形器(AFQ维持足部功能位。胸5-腰2脊髓损伤: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截瘫步行矫形器(RGQ或膝踝足矫形器(KAFQ配合步行架、拐杖、腰围等进行功能性步行,夜间使用踝足矫形器(AFQ维持足部功能位。轮椅、座便器、洗澡椅可根据情况选用。腰3及以下脊髓损伤:多数应用踝足矫形器(AFO、四脚拐或手杖等可独立步行,但部分患者仍需要轮椅、座便器、洗澡椅。七、康复出院标准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并具备下列条件:1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控制。3回归家庭或社区的条件已成熟。GF-05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内/外固定稳定,无出血征象和伤口感染,有行走或关节活动障碍,并符合下列条件:单纯性四肢骨折,术后1-2周。复杂性骨折伤经过手术治疗,伤口术后已拆线或初步愈合,病情稳定1-2周后,或需n期手术,但近期等待期间需康复治疗者。单纯外固定治疗的无异位骨折,或行单臂外固定支架者,外固定后1-2周骨折后行全髓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2周,病情稳定。合并有内脏损伤经治疗病情已稳定。除水印二、康复住院时限单纯性四肢骨折康复住院时间不超过2个月;复杂性骨折康复期住院时间不超过3个月。如果已到出院时间,但病情仍需继续康复住院者,经申请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三大常规检查常规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相关部位X线检查。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1.2.3.4.5.(二)选择性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机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适应征:合并或疑有周围神经损伤时。肺功能检查适应征:疑有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合理制康复运动处方。胸片检查适应征:复杂性骨折或伤后长期卧床者。(三)特需检查CT或MRI检查:X片无法判断,需要明确诊断时。2.3.4.核素扫描检查:CT不能明确的诊断时。四肢多普勒血流图检查:疑有四肢血管功能障碍时。骨密度测定:因骨折导致的骨质疏松、疼痛等。四、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对功能的影响情况选择相应治疗:药物治疗:促进骨折愈合药物及钙剂的选用;合并神经损伤者可用神经营养物;合并感染者可使用维生素;疼痛者予以止痛治疗。2.3.4.5.小夹板,矫形器应用;用于骨折不稳定时。换药:用于有创面的骨折或合并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骨折已愈合但内固定影响康复训练者,可手术拆除内固定。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者可行药物、手术等治疗。除水印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可行畸形矫治或功能重建手术。中医中药治疗:(二)常见并发征处理周围神经损伤:见相关章节。深静脉血栓:可早期予以溶栓、抗凝药物、物理因子治疗等,6.7.1.2.必要时请专科会诊或转诊治疗。骨化性肌炎(异位骨化):药物、手法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对确因骨化性肌炎影响患者关节活动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影响关节活鹊墓强楞?lt;/DIV>创伤性关节炎:发病早期合并疼痛时可减少运动量,必要时予以药物镇痛、物理因子治疗、水疗、中药治疗。五、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五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躯体功能评价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反射评价、肢体形态评价、疼痛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D评价,上肢骨折者须进行上肢功能评价、手功能评价,下肢骨折者需进行平衡功能评价、步态分析。精神心理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二)康复治疗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进行骨折肢体相关肌肉的等长肌等张肌力训练、被动运动、牵伸、CP儒。随着骨折的稳定,进行骨折肢体的力量练习,若关节伴有被动关节活动度受限或疼痛,则对涉及关节进行关节松动术。若下肢骨折影响步行能力,则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减重步行训练、步态训练等。严重多发性骨折、胸廓骨折、长期卧床患者还需进行全身耐力训练和呼吸训练。(2)物理因子治疗:早期选用直流电疗法、热敷、蜡疗、红外线、光电浴、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电磁波治疗等,以促进血肿吸收,消除肿胀和减轻疼痛。中后期选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功能性电刺激(FE0、干扰电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以改善肌肉营养状态,延缓肌萎缩。(3)水疗:有条件可进行水中运动治疗,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行训练。作业治疗上肢骨折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家务劳动训练,合并感觉障碍者需进行感觉训练。选阿是穴为主,配合止痛活血、通经络等作用曲池;尺挠骨:曲池、合谷;股骨:血海、髀解溪。配穴: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中医康复治疗针刺治疗:的穴位。肱骨:肩昏禺、关;胫腓骨:足三里、阿是穴位置:骨折中心,即断端之间。主穴,每次均取阿是穴及交替选用骨折上下端穴位之一,配穴,交替用健侧之二穴(每次各取一上肢穴和一下肢穴)。得气后,接通直流电针仪。局部穴位;骨折中心即阿是穴接负极,余穴接正极;全身配穴:上肢接正极,下肢接负极。电流量20〜40微安,或以病人有针感,肌肉明显收缩为度,连续波,频率2~3次/秒。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推拿治疗:以祛瘀消肿、通经活络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其他治疗:电针、艾灸、火罐、中药治疗等。辅助技术矫形器:根据损伤情况,主要应用骨折固定矫形器(臂套筒式矫形器、长/段臂绞链矫形器、舟骨骨折绞形器、指骨骨折绞形器、腕固定矫形器等)、功能位绞形器、功能训练矫形器;下肢骨折者可配置相应部位的免荷式矫形器或固定式矫形器。其他辅助器具:存在肢体肿胀者需制作压力肢套或压力衣,下肢骨折者可选用腋杖、肘杖、手杖等助行器,部分患者需使用轮椅和座便器、洗澡椅。六、康复护理规范康复护理评估YUEVAMGJiHOSPlTAI皮肤状况、皮肤感觉、潜在安全因素、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定。康复护理体位护理:根据不同的骨折部位给予正确的体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指导。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房内选择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度、激力、负重、步行等延续性训练。并发征的防治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如摔伤、烫伤等)、废用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患肢肿胀、疼痛及各类感染的护理。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七、康复出院标准生命体正平稳,病情稳定,并符合以下条件:已达到康复住院时限。功能障碍经综合康复治疗达到预期目标。无严重并发征或并发征已控制。GF-06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住院标准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1-2周后,生命体征稳定,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合并骨折后,X光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无神经卡压征象或筋膜腔综合征,暂无再次手术探查治疗指征;合并软组织损伤已基本愈合;无其他康复禁忌征。二、康复住院时限康复住院时限不超过三个月。以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需继续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三、临床检查规范(一)常规检查三大常规检查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血性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二)选择性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F波、H反射等。适应征:需进一步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性质者。四、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到药物治疗、药物对征治疗。中药治疗。(二)常见并发征处理YUEVAMGGUANGJiHOSP^Al除水印二水肿:药物及物理因子治疗,并予以抬高患肢、温水浴、弹力绷带应用、向心向心性按摩等治疗。软缩:水疗、患肢主动被动活动,必要时佩戴矫形器。继发性外伤(感觉丧失部位的烫伤、肌无力导致的意外损伤)抗感染药物、物理因子治疗(超短波、微波、紫外线、激光等)。五、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五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躯体功能评价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感觉评价肢体形态评价、日常生活平价、疼痛评价、辅助器具使用训练,上肢神经损伤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评价、手功能评价,下肢神经损伤者须进行平衡功能评价、步态分析等。精神心理评价情绪评价、人格评价等。(二)康复治疗规范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主要训练包括功能位维持、被动运动、牵伸肌力及耐力训练、感觉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消除肿胀:选用热敷、蜡疗、紫外线、电光浴、超短波、电磁波治疗等。促进组织再生:选用直流电例子导入疗法、超短波、紫外线、激光治疗等延缓肌萎缩:选用神经肌肉电刺激(MMES经皮神经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
本文档为【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裴裴老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5KB
软件:Word
页数:49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2-16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