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材料科学基础-第9章-塑性变形

材料科学基础-第9章-塑性变形

举报
开通vip

材料科学基础-第9章-塑性变形第九章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1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123金属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4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金属的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29.1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9.1.1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塑性阶段弹性阶段颈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P:载荷A0:原始横截面积 l:试样变形后长度l0:试样原始长度 3    应变应变0.2有屈服点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无屈服点工程应力-应变曲线49.1.2真应力应变曲线9.1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59.2金属的塑性变形9.2.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一、滑移1、滑移线和滑移带工业纯铜中的滑移带6滑移带形成...

材料科学基础-第9章-塑性变形
第九章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1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123金属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4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金属的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29.1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9.1.1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塑性阶段弹性阶段颈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P:载荷A0:原始横截面积 l:试样变形后长度l0:试样原始长度 3    应变应变0.2有屈服点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无屈服点工程应力-应变曲线49.1.2真应力应变曲线9.1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59.2金属的塑性变形9.2.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一、滑移1、滑移线和滑移带工业纯铜中的滑移带6滑移带形成示意图9.2金属的塑性变形79.2金属的塑性变形2、滑移系滑移面:晶体滑移时沿某一特定晶面进行(通常为最密排晶面)。滑移系滑移方向:晶体滑移时沿滑移面的某特定晶体学方向进行(通常为最密排晶向)。滑移系:每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89.2金属的塑性变形(1)面心立方滑移面{111}滑移方向<110>滑移系共12个99.2金属的塑性变形(2)体心立方滑移面不稳定,低温时多为{112},中温时多为{110},高温时多为{123};滑移方向很稳定:<111>;滑移系可能有12~48个。滑移系:12滑移系:12滑移系:24109.2金属的塑性变形(3)密排六方滑移方向一般都是<110>;滑移面与轴比有关:c/a≥1.633时,{0001}为最密排面,滑移系为{0001}<110>,共3个;当c/a<1.633时,{0001}不再是密排面,滑移面将变为柱面{100}或斜面{101},滑移系分别为3个和6个。 滑移系:3一般来说,fcc和bcc中滑移系较多,比hcp塑性好;bcc中虽然滑移系的数目较多,但滑移面的密排程度比fcc低,且滑移方向较少,故塑性不如fcc。11一些金属的滑移系12取向因子 临界分切应力: 9.2金属的塑性变形3、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晶体中的某滑移系是否开动,决定于沿此滑移系分切应力的大小,当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滑移才能发生。13临界分切应力宏观:使晶体开始变形的最低切应力。微观:使位错不断增殖和运动的力。为一材料常数:与材料本性、试验温度、形变速率等相关;与加载方向等无关。大、小——取向软、硬=90o或=90o,不发生滑移;==45o时,,达到最大,最小。 14镁晶体拉伸屈服应力与晶体取向的关系9.2金属的塑性变形154、滑移时晶面的转动9.2金属的塑性变形4、滑移时晶面的转动拉伸时,晶面转动使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都逐渐与应力轴平行。16自由滑移受限制的滑移179.2金属的塑性变形压缩时的晶面转动18压缩时的晶面转动压缩时,晶面转动使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都逐渐与应力轴垂直。19单轴拉伸时晶体转动的力偶9.2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面(包括滑移方向)趋向拉伸轴方向转动。滑移面上,滑移方向趋向切应力方向转动。拉伸变形时晶面的转动使增大原<45o,滑移使趋近45o,分切应力逐渐增加(几何软化)原≥45o,滑移使远离45o,分切应力逐渐减小(几何硬化)  205、复滑移滑移过程能够沿两个以上滑移系同时或交替进行,这种滑移过程就称为复滑移,又称多滑移。9.2金属的塑性变形219.2金属的塑性变形立方晶体(001)标准投影图fcc晶体滑移系229.2金属的塑性变形fcc晶体滑移的超越现象23例题:当面心立方晶体拉伸时,根据下图所给的立方晶体(001)标准投影图回答:(a)拉伸沿P点所代表的方向进行时,哪个滑移系首先开动?(b)拉伸轴平行于[001]时,共有几个滑移系可能开动,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246、交滑移9.2金属的塑性变形宏观:两个或两个以上滑移面沿着同一个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进行滑移的现象。微观:螺位错在不改变滑移方向的情况下,改变滑移面引起的。259.2金属的塑性变形26双交滑移9.2金属的塑性变形思考:交滑移和层错能的关系277、滑移的位错机制宏观上晶体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微观上克服位错运动阻力的外力,包括:点阵阻力(派-纳力);F-R源开动阻力;与其它位错的交互作用阻力;长程交互力:克服弹性作用阻力;短程交互力:切割林位错(扭折、割阶)阻力;位错交割后形成的割阶与扭折;位错与其他缺陷发生交互作用。9.2金属的塑性变形28二、孪生9.2金属的塑性变形镁合金变形过程中的孪生2930孪生: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均匀切变的过程。孪生部分与原晶体形成镜面对称。9.2金属的塑性变形变形前孪生31孪晶(twin):晶体中原子排列以某一晶面成镜面对称部分的合称。9.2金属的塑性变形32变形前9.2金属的塑性变形1、孪生过程形成条件:滑移系较少的密排六方晶体(如Mg、Zn);低温(如Cu在4.2K);高应变速率(如Fe爆炸变形)。滑移不均匀切变没有位相变化孪生不均匀切变没有位相变化331、孪生的形成过程9.2金属的塑性变形Fcc晶体孪生变形示意图349.2金属的塑性变形孪晶界切变距离 切变晶体仍然保持面心立方结构位向发生变化359.2金属的塑性变形36孪生几何学球状晶体,孪生面K1;上半球均匀切变方向η1;孪生要素:K1、η1、K2、η2;9.2金属的塑性变形379.2金属的塑性变形382、孪晶的形成形变孪晶:形变过程中形成,在金相形貌上一般呈现透镜片状,多数发源于晶界,终止于晶内,又称机械孪晶。9.2金属的塑性变形锌和铁经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形变孪晶399.2金属的塑性变形铜单晶在4.2K的拉伸曲线40退火孪晶:变形金属在退火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孪晶组织,与形变孪晶相比,一般孪晶界面平直,且孪晶片较厚。9.2金属的塑性变形铜晶体中的退火孪晶组织413、孪生的位错机制9.2金属的塑性变形面心立方晶体中孪晶的形成42 a/6[112]-9.2金属的塑性变形 孪生的孪生的极轴机制434、滑移和孪生的比较1)相同点:宏观上,都是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剪切变形;微观上,都是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是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的移动过程;均不会改变晶体结构;从机制上看,都是位错运动结果。9.2金属的塑性变形442)不同点:9.2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不改变晶体的位相;全位错运动的结果;不均匀切变过程;比较平缓,应力-应变曲线较光滑、连续;临界分切应力值较小;切变较大,取决于晶体的塑性;孪生改变晶体的位相;不全位错运动的结果;均匀切变过程;发生迅速,应力-应变曲线呈锯齿状;临界分切应力值大;切变较小,取决于晶体结构;459.2金属的塑性变形三、晶体的扭折469.1.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Zn单晶与多晶拉伸9.2金属的塑性变形9.2.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7一、多晶体变形的特点1、相邻晶粒的相互协调性多晶体中晶粒取向随机性变形不一致相邻晶粒的相互协调性对独立滑移系的要求(5个)9.2金属的塑性变形482、晶界的影响双晶拉伸位错塞积9.2金属的塑性变形493、晶粒尺寸与强度的关系霍尔-佩奇(Hall-Patch)关系:9.2金属的塑性变形细晶是唯一既提高强度也增加塑形的强化方式。提高塑形:变形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50等强温度9.2金属的塑性变形51二、屈服1、屈服现象9.2金属的塑性变形529.2金属的塑性变形532、应变时效现象时效后9.2金属的塑性变形543、屈服现象的解释1)气团理论:在固溶体中,溶质或杂质原子在晶体中造成点阵畸变,溶质原子的应力场和位错应力场会发生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是溶质原子将聚集在位错线附近,形成溶质原子气团,即所谓的柯垂尔(Cottrell)气团。可以解释大部分晶体中出现的屈服现象。9.2金属的塑性变形552)位错理论材料的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p是与晶体中可动位错密度m、位错运动平均速度v以及位错的柏氏矢量b成正比,即:可见,具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开始变形前,晶体中的可动位错密度rm较低;②随着塑性变形的发生,位错能够迅速增殖;③应力敏感因子m'较低。9.2金属的塑性变形569.1.3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一、固溶体的塑性变形1)固溶强化强度、硬度随溶质含量增加而增加,而塑性指标则相反9.2金属的塑性变形57溶质原子的加入通常同时提高了屈服强度和整个应力-应变曲线的水平,并使材料的加工硬化速率增高铝溶有镁后的应力-应变曲线9.2金属的塑性变形58不同溶质的强化效果不同溶入合金元素对铜单晶临界分切应力的影响9.2金属的塑性变形59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溶质原子的浓度。浓度越高,一般其强化效果也越好,但并不是线性关系,低浓度时显著;②原子尺寸因素。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其强化作用越好,但通常原子尺寸相差较大时,溶质原子的溶解度也很低;③溶质原子类型。间隙型溶质原子的强化效果好于置换型,特别是体心立方晶体中的间隙原子;④相对价因素(电子因素)。溶质原子与基体金属的价电子数相差越大,固溶强化效果越显著,9.2金属的塑性变形60电子浓度对Cu固溶体屈服应力的影响9.2金属的塑性变形61固溶强化是由于多方面的作用引起的,包括:①溶质原子与位错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趋向于在位错周围的聚集分布,称为溶质原子气团,也就是柯垂耳气团,它将对位错的运动起到钉扎作用,从而阻碍位错运动;9.2金属的塑性变形62②静电交互作用溶质原子的额外自由电子从点阵压缩区移向拉伸区,并使压缩区呈正电.而拉伸区呈负电,即形成了局部静电偶极。研究表明,在钢中这种强化效果仅为弹性交互作用的1/3—1/6,且不受温度影响。9.2金属的塑性变形63③化学交互作用与铃木气团这与晶体中的扩展位错有关,由于层错能与化学成分相关,因此晶体中层错区的成分与其它地方存在一定差别,这种成分的偏聚也会导致位错运动受阻,而且层错能下降会导致层错区增宽,这也会产生强化作用。化学交互作用引发的固溶强化效果,较弹性交互作用低一个数量级,但由于其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在高温形变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9.2金属的塑性变形649.2金属的塑性变形2)有序强化超结构有序畴65二、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9.2金属的塑性变形聚合型合金弥散型合金661、聚合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对聚合型两相合金而言,如果两个相都具有塑性,则合金的塑性变形决定于两相的比例:如果应变相等,则对一定应变时合金的平均流变应力为:sm=f1s1+f2s2如果应力相等,则对于一定应力时合金的平均应变为:em=f1e1+f2e29.2金属的塑性变形672、弥散分布型合金的塑性变形当第二相以弥散分布形式存在时,一般将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沉淀强化或时效强化:强化相颗粒通过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沉淀析出弥散强化:借助粉末冶金或其它方法加入9.2金属的塑性变形681)不可变形颗粒的强化作用9.2金属的塑性变形69根据位错理论,位错弯曲至半径R时所需切应力为:而当R为颗粒间距的一半时,所需切应力最小:这就是奥罗万(Orowan)机制9.2金属的塑性变形702)可变形颗粒的强化作用当第二相颗粒为可变形颗粒时,位错将切过,此时强化作用主要决定于粒子本身的性质以及其与基体的联系:9.2金属的塑性变形719.2金属的塑性变形①位错切过颗粒后,在其表面产生b大小的台阶,增加了颗粒与基体两者间界面,需要相应的能量;②如果颗粒为有序结构,将在滑移面上产生反相畴界,从而导致有序强化;③由于两相的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当位错切过颗粒后,在滑移面上导致原子错配,需要额外作功;P-N力不同造成阻力;④颗粒周围存在弹性应力场(由于颗粒与基体的比容差别,而且颗粒与基体之间往往保持共格或半共格结合)与位错交互作用,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72Al-1.6%Cu合金9.2金属的塑性变形739.2金属的塑性变形749.2.4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一、显微组织的变化铜经不同程度冷轧后的光学显微组织30%,50%,99%(3000×)9.2金属的塑性变形75二、亚结构的变化位错密度:从退火的106~1010/cm2增至1011-1012/cm2。30%压缩率(30000×)50%压缩率(30000×)99%压缩率(30000×)9.2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层错能的关系?铜经不同程度冷轧后的透射电镜相76三、性能的变化加工硬化;其他性能变化9.2金属的塑性变形779.2金属的塑性变形单晶体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三个典型阶段789.2金属的塑性变形三种常见结构的纯金属单晶体处于软取向时的应力-应变曲线79四、形变织构(择优取向)形变织构:当塑性变形量不断增加时,多晶体中原本取向随机的各个晶粒由于转动会逐渐调整到其取向趋于一致,这种经过强烈变形后的多晶体材料形成了择优取向。丝织构:拉拔过程中形成,其主要特征是各晶粒的某一晶向趋向于与拔丝方向平行,一般这种织构也就以相关方向表示。如铝拉丝为<111>织构,而冷拉铁丝为<110>织构;板织构:板织构主要是在轧板时形成,其主要特征为各晶粒的某一晶面和晶向趋向于与轧面和轧向平行,一般这种织构也就以相关面和方向表示。如冷轧黄铜的{110},<112>织构。9.2金属的塑性变形809.2金属的塑性变形81五、残余应力来源:形变过程中残留在材料内部的应力;实质:是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不均匀变形引起的。类型:宏观、微观、点阵畸变第一类内应力,又称宏观残余应力,作用范围工件尺度;第二类内应力,又称微观残余应力,作用范围晶粒尺度;第三类内应力,又称点阵畸变,作用范围点阵尺度,由于在形变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点阵缺陷所致,这部分能量占整个储存能中的绝大部分。9.2金属的塑性变形829.3回复与再结晶83回复: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在金相显微镜中无明显变化;再结晶: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晶粒长大:再结晶结束后晶粒的长大过程。9.3回复与再结晶一、组织变化849.3回复与再结晶85二、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储存能是变形金属加热时发生回复与再结晶的驱动力9.3回复与再结晶86三、性能的变化9.3回复与再结晶三、性能变化879.3.1冷变形晶体的回复一、回复的去应力作用在回复阶段,第一类内应力基本可以消除,造成加工硬化的第三类内应力变化很少,而第二类内应力的消除程度则介于一、三类内应力之间。去应力退火;例:弹壳黄铜的应力腐蚀9.3回复与再结晶88二、回复动力学9.3回复与再结晶二、回复动力学屈服应力回复率回复过程在加热后立刻开始,没有孕育期;回复开始的速率很大,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直至趋于零;加热温度越高,最终回复程度也越高;变形量越大,初始晶粒尺寸越小,都有助于加快回复速率。89三、回复机制(1)低温回复(0.1-0.3Tm)因温度较低,原子活动能力有限,一般局限于点缺陷的运动,通过空位迁移至晶界、位错或与间隙原子结合而消失,使冷变形过程中形成的过饱和空位浓度下降。9.3回复与再结晶点缺陷运动(空位)移至晶界、位错处空位——间隙原子空位聚集(空位群、对)消失缺陷密度降低90(2)中温回复(0.3-0.5Tm)原子活动能力增强,位错也被激活,在内应力作用下开始滑移,部分异号位错发生抵消,密度略有降低。 位错滑移异号位错相遇而抵销位错缠结重新排列亚晶粒长大位错密度降低91(3)高温回复(>0.5Tm)变形金属的回复机制主要与位错的攀移运动有关,最终通过滑移和攀移使得位错从同一滑移面变为在不同滑移面上竖直排列的位错墙,以降低总畸变能.(3)高温回复(>0.5Tm)位错攀移(+滑移)位错垂直排列(亚晶界)多边化(亚晶粒)弹性畸变能降低。92回复过程中的位错攀移与滑移9.3回复与再结晶93位错在多边化过程中重新分布9.3回复与再结晶949.3.2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一、再结晶晶核的形成与长大(与相变相区别)(1)晶界弓出形核机制对于变形程度较小的金属(一般小于20%),再结晶晶核往往采用弓出形核机制生成。9.3回复与再结晶95弓出方式形核的条件对球面:若晶界弓出段两端a、b固定,且值恒定,则开始阶段随ab弓出弯曲,r逐渐减小、G值增大。当r达到最小值(r=ab/2=L)时,G将达到最大值。此后,若继续弓出,由于r的增大而G减小,于是,晶界将自发地向前推移。因此,一段长为2L的晶界,其弓出形核的能量条件为G<0,即:Es≥2/L9.3回复与再结晶969.3回复与再结晶97(2)亚晶形核机制亚晶合并形核机制9.3回复与再结晶98(2)亚晶形核机制亚晶直接长大形核机制(3)再结晶晶核的长大驱动力:储存能晶界总是背离其曲率中心方向移动9.3回复与再结晶99二、再结晶动力学同一变形度的Fe-0.03C-0.5Mn-0.19Nb合金冷轧80%在不同温度等温退火后的再结晶曲线9.3回复与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分数再结晶过程存在着孕育期;并且刚开始再结晶速度很小,然后逐渐加快,直至再结晶分数约50%时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温度越高,最再结晶转变速度越快。100再结晶温度:加热时间越长,再结晶温度便越低。这样,再结晶温度便是个不确定的值。由于再结晶可以随相关条件不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为便于比较不同材料的再结晶情况,一般工业上所说的再结晶温度是指经较大冷变形量(>70%)的金属,在1h完成再结晶体积分数95%所对应的温度。实验表明,对许多工业纯金属而言,在上述条件下,再结晶温度TR与其熔点Tm间有如下关系:TR≈(0.35-0.45)Tm。在实际应用中,退火的温度要比再结晶温度高些。9.3回复与再结晶101三、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1)变形程度9.3回复与再结晶102(2)原始晶粒尺寸原始晶粒越小,则由于晶界较多,其变形抗力愈大,形变后的储存能较高,因此再结晶温度降低。此外,再结晶形核通常是在原晶粒边界处发生,所以原始晶粒尺寸愈小,所形成的再结晶晶粒更小,而再结晶温度也降低。(3)微量溶质原子9.3回复与再结晶103(4)第二相颗粒多数情况下,合金中的第二相为硬脆的化合物,在冷变形过程中,一般不考虑其变形,所以合金的再结晶也主要发生在基体上,这些第二相颗粒对基体再结晶的影响主要由第二相的尺寸和分布决定。当第二相颗粒较粗时,变形时位错会绕过颗粒,并在颗粒周围留下位错环,或塞积在颗粒附近,从而造成颗粒周围畸变严重,因此会促进再结晶,降低再结晶温度;当第二相颗粒细小,分布均匀时,不会使位错发生明显聚集,因此对再结晶形核作用不大,相反,其对再结晶晶核的长大过程中的位错运动和晶界迁移起一种阻碍作用,因此使得再结晶过程更加困难,提高再结晶温度。9.3回复与再结晶104四、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符合约翰逊-梅厄方程:1、变形度的影响9.3回复与再结晶1052、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影响9.3回复与再结晶106(3)原始晶粒大小晶界附近区域的形变情况比较复杂,因而这些区域的局部储存能较高,使晶核易于形成。细晶粒金属的晶界面积大,所以储存能高的区域多,形成的再结晶核心也多,故使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减小。(4)杂质金属中杂质的存在可提高强度,因此在同样的形变量下,杂质将增大冷形变金属中的储存能,从而使再结晶时的u/I值减小。另一方面,杂质对降低界面的迁移能力是极为有效的,这就是说,它会降低再结晶完成后晶粒的长大速率。所以,金属中的杂质将会使再结晶后的晶粒变小。9.3回复与再结晶1079.3.3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正常长大:大多数晶粒长大速率相差不多,几乎是均匀长大;异常长大:少数晶粒突发性的不均匀长大,也称二次再结晶。一、晶粒的正常长大(1)长大方式再结晶完成后,新等轴晶已完全接触,形变储存能已完全释放,但在继续保温或升高温度情况下的长大是依靠大角度晶界的移动并吞食其它晶粒实现的。(2)长大的驱动力晶粒长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晶界迁移过程,从宏观上来看,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界面能的降低,而从晶粒尺度来看,驱动力主要是由于晶界的界面曲率所造成的。有时也将晶粒长大称之为粗化。9.3回复与再结晶108二、二次再结晶(异常晶粒长大)Mg-3Al-0.8Zn合金退火组织a正常再结晶,b晶粒长大,c二次再结晶9.3回复与再结晶109二次再结晶的一般规律:①二次再结晶中形成的大晶粒不是重新形核后长大的,它们是初次再结晶中形成的某些特殊晶粒的继续长大。②开始时长大得很慢,只是在长大到某一临界尺寸以后才迅速长大。可以认为在二次再结晶开始之前,有一个孕育期。③二次再结晶完成以后,有时也有明显的织构。这种织构总是和初次再结晶得到的织构明显地不同。④要发生二次再结晶,加热温度必须在某一温度以上。通常最大的晶粒尺寸是在加热温度刚刚超过这一温度时得到的。当加热温度更高时,得到的二次再结晶晶粒的尺寸反而较小。⑤和正常的晶粒长大一样,二次再结晶助驱动力也是晶界能。晶粒的异常长大一般是在晶粒正常长大过程被分散相粒子、织构或表面热蚀沟等强烈阻碍情况下发生的。9.3回复与再结晶110晶界的影响---热蚀沟9.3回复与再结晶111颗粒相的影响---Fe-3%Si合金冷轧退火晶粒尺寸变化情况无MnS含MnS9.3回复与再结晶1129.3.4再结晶织构与退火孪晶一、再结晶织构定义:在再结晶后组织中形成的择优取向两种观点:择优形核理论和择优长大理论择优形核:当变形量较大的金属组织存在变形织构时,由于各亚晶的位向相近,而使再结晶形核具有择优取向,并经长大形成与原有织构相一致的再结晶织构择优长大:再结晶晶核的取向大都无规则,只有某些具有特殊位向的晶核才可能迅速向变形基体中长大,即形成了再结晶织构。这是因为晶界的迁移速度与晶界两侧晶粒的位向差有关。当基体存在变形织构时,大多数晶粒取向相近,不易长大。只有与变形织构呈特殊位向关系的部分晶核的晶界有很高的迁移速度。9.3回复与再结晶113二、退火孪晶9.3回复与再结晶二、退火孪晶114面心立方金属中形成退火孪晶时{111}面上的堆垛次序9.3回复与再结晶115(2)晶界的影响9.3回复与再结晶116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9.4.1金属的热变形(自学)热变形:即热加工,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变形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1179.4.2蠕变一、现象材料受持续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二、蠕变曲线I、减速蠕变阶段;II、恒定蠕变阶段;III、加速蠕变阶段。在低温(<0.3Tm)、低应力下实际上不存在蠕变第III阶段,而且第II阶段的蠕变速率接近于零;在高温(>0.8Tm)、高应力下主要是蠕变第III阶段,而第II阶段几乎不存在。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118三、机理I、位错滑移II、亚晶形成III、晶界形变蠕变的热激活理论: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1199.4.2超塑性晶体在某种条件下表现出特别大的均匀塑性变形而不产生缩颈,我们就称这个材料具有超塑性。一、正常组织超塑性的条件1、材料具有细小等轴的原始组织;如0.5-5um2、在高温下变形;如(0.5-0.65)Tm;3、低应变速率和高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应变速率:10-2-10-4s-1,应变速率敏感系数:0.5≤m≤0.7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120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121一些例外,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如:1、Fe3Al粗晶粒超塑性,尺寸10-100um;2、镁合金高应变速率超塑性,速率1s-19.4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122
本文档为【材料科学基础-第9章-塑性变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哟YOU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122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3-09-0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