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PAGEPAGE1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学说《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思想的发展为经,按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初步发展——列宁,继承创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新闻思想发展为序,依次展开大师们的新闻观点;以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述及经典论著的内容分析为纬,简明介绍这些新闻经典的写作时代、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研究主体:马克思创始人及其经典作家。      ...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PAGEPAGE1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学说《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思想的发展为经,按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初步发展——列宁,继承创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新闻思想发展为序,依次展开大师们的新闻观点;以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述及经典论著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分析为纬,简明介绍这些新闻经典的写作时代、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研究主体:马克思创始人及其经典作家。         研究客体:人类一切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事业,其中以工人报刊活动和党的新闻事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新闻传播活动(学术渊源)→新闻学(理论描述)新闻活动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新闻传播活动源于人类社会交往,以新闻信息的传递与收受为主要目的和内容,人类特有的经常性社会活动。新闻学则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建立在新闻活动实践基础上。当代新闻活动以新闻从业人员为主所进行的采制与传播新闻信息的职务性活动。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 1.气味。2.发光。3.超声波。4.动作。5.声音。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人类语言: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劳动: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传播手段向语言过渡,是人类新闻传播活动不朽的里程碑。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人类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属于统治阶层的特权。中国最早文明造纸术的见证:西汉纸埃及莎草纸、中国丝絮纸、墨西哥玛雅纸文字演变:象形再现→语音系统,图画表达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字母示意具体声音。    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传播发生了重大革命——“书写方法”有了质的飞跃。现在,讯息可以大量复制,也就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马克思称其为“人类文明的杠杆”。到了19世纪30年代,快速印刷技术同现代报纸的基本概念相结合,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被称为“便士报”的大众化报纸——才粉墨登场。20世纪随电影、广播电视的发明与普及,新闻信息传播与一般信息传播划清界限。新闻教育是新闻学形成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新闻教育为传授新闻传播知识,展示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它有三个使命:1.向社会大众普及新闻传播知识;2.对有志于新闻传播的学子进行新闻就业训练;3.为在岗的新闻从业者提供职业终身教育。德国新闻教育创立发展:1.1676年德国学者克里斯岑*韦斯——区别真伪新闻。          2.1688年丹尼尔*哈特奈克——强调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后果)          3.1690年托比亚斯*朴瑟——世界上第一份关于报纸的论文——提出新闻价值。         4.1845年普尔兹——世界上第一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美国新闻教育:(南北战争是罗伯特*李将军倡议创办新闻学专业在大学)       1.1869年华盛顿—李大学举办印刷工兼编辑训练班。       2.1872年应用新闻学和人文学       3.1873年堪萨斯大学开始传授印刷知识       4.189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新闻学       5.1898年密苏里州报业学会建议在该州大学建立新闻学院       6.1903年俄克拉荷马州的中央州立大学新闻系建立       7.1908年密苏里大学开办美国第一所独立的新闻学院       8.1909年现代意义上的四年制新闻教育在伊利诺伊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创立       9.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成立,由美国报人普利策捐资成立。      10.1935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第一所新闻研究生院。美国新闻学教育之父:布莱耶 他把现代大学的理论融入新闻教育,更强调人文综合素质培养,根据禁锢主义思潮面对实际问题提出三点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使大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教育中。2.向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灌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强调大学新闻教育和新闻业务的密切合作。美国的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大致渐次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报学阶段、新闻学阶段、大众传播学阶段。英国:1919年成立伦敦新闻函授学院,同年成立伦敦大学新闻学院。法国:1924年成立里昂大学高级新闻学院。马克思初期新闻教育:言传身教、指导点拨中国:19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既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发端,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滥觞。 徐宝璜《新闻学》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1926 国民大学报学系)《中国报学史》为此,新闻学三大分支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形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事物普遍联系——人类交往的必要性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体相互联系、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空间上诸多个体共同活动,时间上诸多个体的连续活动,同时互动性和连续性表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第二节 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存在决定意识——新闻传播本质   新闻传播的本源是物质的东西是事实(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人类在自然交往中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新闻的特性(新鲜性、重要性等)是由新闻所报道,所反映的事实目标自身决定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新闻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们反映和评论外部世界的产物。新闻传播的客体主要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闻传播者和他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有着直接的依赖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者不仅生产新闻作品,也为新闻作品培育读者、观众和听众,同时,也为从事这种新闻生产培养着新闻工作者自身,为新闻生产的再生产和扩大生产培育着更多、更优秀的新闻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谈到新闻传播者发挥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作用时,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又要求社会为新闻传播者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提供有力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支持。第三节 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对立统一——制约新闻传播机制新闻传播与接受的各种信息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事物及其每个矛盾目标侧面的公开披露。用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运动走向;全面观察,处理各种矛盾;注意质量互变,把握好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公正、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传播的机制,是由对立统一法则规定的,其实施过程中,受到对立统一法则的制约。坚持辩证法,运用对立统一法则指导新闻传播活动:         1.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事物运动的走向。          2.对立统一法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全面地观察事物,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系。          3.对立统一法则还要求新闻传播者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          4.客观、全面、公正、真实地报道新闻,成为中外新闻传播者必须遵循的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者必须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的影响,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无误地反映、报道和评说每一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第四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新闻事业性质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新闻传播事业是上层建筑,但不是政治上层建筑即国家机器,而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形式。当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因而也就有两种主要新闻传播事业——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口号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党性原则。列宁关于党的报刊任务和党的报刊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的论述,是我们今天认识和规范党领导下的新闻传播事业性质和功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闻传播事业研究视角1.哲学上:属于上层建筑,以新闻手段能动的反映与服务经济基础。2.政治学:阶级的统治工具。3.经济学:具有商品的属性,有特殊性,消费精神内容,新闻传播事业也是一种企业。4.文化:是大众文化系下的子系统,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通过文化进行控制。第五节 人民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新闻事业的动力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人民新闻事业的动力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首创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新闻传播事业是人民群众联合起来的事业的观点,规定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开门办报方针。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新闻传播者忠诚地为人民服务,努力为读者工作。3.马克思主义经典要求新闻传播者要谦逊,要努力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立的背景和条件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封建经济的解体会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勃兴,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资产阶级反抗活动的加剧,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社会文化基础。《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而第一国际的成立,又标志着他们的新闻思想由民主报刊思想、工人报刊思想而进入无产阶级党报思想新阶段。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思想影响最深刻、最直接的是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新闻观点的哲学基础。第二节:理论传承: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的学说与观点的理论体系。必要条件:理论积累  充分条件:历史条件1.理论积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问世之前唯一的无产阶级新闻传播观)A早期空想主义者关于精神交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6——17世纪发轫期——以人文主义和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为武器  a进行信息传播、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  b主张人际交往中民主平等  c采用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   代表人物及作品托马斯·莫尔(英)1516《乌托邦》第一副展示空想社会主义蓝图,首次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论证人类精神交往的意义。   维拉斯《塞瓦兰人的历史》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太阳城》预告“黄金时代的来临”  早期理论后来直接用于报刊实践,但其不成熟与无产阶级当时尚未掌握新闻传播工具相适应。B法国空想主义者的报刊活动、舆论与宣传观点(英→法)   a启蒙思想、用“理性”论平等民主   b探索新闻传播的原则《自然法则》摩莱里 法制蓝图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早运用法律武器保障真实报道的尝试。   c报刊成为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 巴贝夫直接创办报刊《出版自由报》(《人民代言人报》)是报刊第一次成为革命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开创了新闻传播史新纪元。(法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战斗口号)C三大空想主义者的新闻主张、报刊经验(工人运动的直接产物)“真正的文化英雄”a高度重视后舆论作用b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及影响社会的生活作用c揭露批评资产阶级报刊和资产阶级出版自由口号的虚伪性  圣西门  称舆论为世界女王 办政党报的主张  傅立叶  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把记者和作家变成了挣钱的、失却良心的工具鞭挞了资本主义出版自由政策。  欧文    《“新和谐”公社组织法》  卡贝——描绘完整的报刊理想卡贝是空想社会主义这中描绘完整的报刊理想的人。他说在那个名为“伊加利亚”的新社会里,已经接近根除资产阶级社会报刊界的种种弊病原因:1.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制度,根本消除了报纸间毫无意义的互相敌视的基础。2.只许每一个公社出版一种报纸,就是公社报,每省只许有一种省报,全国过性的报纸也只有一家。3.把报纸的编辑任务委托给由人民或者他们的代表选举出来的公务人员,他们公正无私,有一定的任期,而且可以随时撤换。报纸只是一种书面记录,记者只报道,不发表议论。报纸表达了我们的公众舆论。D马克思同时代人关于报刊的性质功能,报刊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论述  布朗基——革命坚定性  魏特林——出版自由《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其空社会主义学说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他关于出版自由的论述,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最高成就。1.首先指出言论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意义。2.对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实质作了分析。3.只有消灭私有制以后,才有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的出版自由。4.马克思和恩格斯评介他为欧洲无产阶级的理论家。  德萨米——用革命手段争取言论自由(比较有科学根据的法国共产主义者)第三节 新闻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长期的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历史条件一定社会现象总是有相应的社会关系所引起的,是时代需要而产生的。A政治经济动因:【马】资本主义勃兴,反抗活动加剧【列】沙皇专制——俄国社会主义【毛】半封建半殖民——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B文化教育背景:   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最深刻最直接)及同时代思想政治论述,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C新闻工作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家”《莱茵报》——早期新闻思想,思想核心是革命民主主义文化范畴的人民报刊与自由报刊思想。《新莱茵报》——成熟阶段的报刊思想,思想核心是工人报刊思想,同时关于党报思想的若干原理和原则也开始提出。《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是党报思想形成时期列宁:由于马克思在于不仅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且在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出版人民的报刊,发挥报刊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作用。三阶段:办报建党、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强调党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证党和政府的报刊的性质作用,提出报刊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教育工具。关于无线电广播事业并将其运用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毛泽东:1949年之前,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工作者的修养,论证报刊同党组织、同群众、同实际工作的关系。1949年之后,强调党和政府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毛泽东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和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二、对新闻的认识1.变动产生新闻。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2.新闻有层次变化。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3.新闻时效性。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4.新闻真实。马克思将这个比喻为一个词叫做报纸的有机运动。有机的就是不能分割的,连续的。报纸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个报道有差误,而后面的连续报道就自然而然的纠正前面的差误。这不是报纸的错误,这是报纸的职业特征。最终的报道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最终的报道都不真实,那就是报纸的错误了。5.“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三、党报思想“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党报理论成为他们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2.新闻自由时一定历史下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4.新闻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5.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这些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理论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口号,是促进近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在党内和公民群体内应实行普遍的新闻自由,应遵循下列原则: 1.工人阶级必须充分利用新闻自由等民主形式。 2.党内民主离不开党内新闻自由。 3.必须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即媒介的采访、报道和发布权利;人民对国家大事的知晓权利;媒介和人民群众监督和批评公仆的权利;守法的、有公共道德的团体和公民在条件成熟时创办和经营媒介的权利。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 随着世界观与报刊实践的深化,马恩思想经历由民主报刊思想(准备阶段)——工人报刊思想(《共产党宣言》出版以后工人报刊思想形成,标志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立)——在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和无产阶级报刊蓬勃发展的推动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的党报思想,它标志着他们新闻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初步发展。第一节       《莱茵报》时期新闻论著   《莱茵报》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1.总体上没有超出民主主义文化范畴。2.从政治说,他们还是革命民主主义战士;3.从报刊活动上说,他们从事的是民主报刊实质上仍属于民主报刊思想这一时期他们是从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两个议题研究的。    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一、关于自由报刊的论述自由报刊的命题,是马克思于1942年3月26日至4月26日撰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他说自由报刊的本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刚毅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由报刊的观点是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出版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1.什么是自由?a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自由是普遍的,与每个人相关的,而与个人无关。报刊是自由的表现形式,报刊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公民抽象的自由通过报刊自由体现。《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b公民自由?自由主体是公民c提出“自由”的前提:人们具有理性,在理性思考人的现状,理性是自由的前提。d具体做法:反对自身的、自由的侵犯e自由报刊也就是人民报刊。2.1841普鲁士政府颁布新书报检查令,加大限制写作自由。《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用理性武器批判新法令的虚伪与反动。A指出新法令用“严肃与谦逊”的笔调限制出版自由(笔调)B追求倾向法律,取消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倾向)C剥夺报刊的批评监督权(功能)D官方认可的人担任编辑,造成政府垄断(才能)《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A是马克思同书报检查制度的社会基础激烈冲突的产物。B体现出马克思强调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权利中的地位与作用。C没有新闻出版自由,一切自由都是泡影。否定了出版自由,也就否定了自由。D书报检查制度是政府垄断的批评,是徒有法律形式的不合法的奴隶制度,是反对人类成熟的工具,是防备和压制自由的警察手段,是党派争夺私利的武器。——如何实现新闻自由?提出用新闻出版法来取代书报检查法新闻出版法的特点和要求:  新闻出版法就是保障新闻出版自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法律的认可。新闻出版法中自由是惩罚者,在书报检查法中自由时被惩罚者。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法律自由和人民自由的概念。论证自由报刊的人民性:(1)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2)自由报刊是人民在自几面前的毫无忌惮的忏悔。(3)自由报刊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自我审视是智慧的首要条件。(4)自由报刊是国家精神。(5)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流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马克思揭示出自由出版物的人民倾向性:它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展示人民的内心境界,人民借助它实现人民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所以他认为:真正的报刊既是自由的报刊,又是人民的报刊。自由报刊思想概括:1.自由报刊是人类精神自由表现的产物,是有原则地、大无畏地以自由的人们的语言来说话,把希望和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并对这些东西作出自己的判决,让国王能够听到人民真正呼声的报刊。2.自由报刊不仅有自由报道的权利,而且还承担着对社会事件发表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义务。3.自由报刊是自由与独立的报刊,同任何形式的(物质和精神的)书报检查制度不相容。4.自由报刊具有舆论监督和社会批评的功能,包括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与监督。5.自由报刊不是挣钱的行业,作家不能为挣钱而写作,不能奉命说话语写作。6.自由报刊执行独立的办报方针,不受撰稿人干扰。7.自由报刊由于绝对自由的需要,不署名。二、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它们不围绕上流社会和个别人旋转,它们的对立面是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时代的非自由报刊。《莱茵报》时期提出人民报刊思想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1.最主要的动因,是德国封建专制政权实行思想禁锢,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2.提出人民报刊思想的直接动因,是《莱茵报》就《莱比锡总汇报》被查封事件同当局发生的冲突。3.人民报刊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接受它的类本质思想的结果。人的权威和人的类本质观点,在人民报刊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这一报刊思想的灵魂和基础。4.人民报刊思想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撰写的《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和它围绕《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所撰写的一系列批驳性文章中,以及恩格斯《普鲁士出版法批判》人民报刊思想的主要内容:1.就内容说,人民报刊应着重报道本国的事件,把人民目光从国外引向国内,集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成为人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把人民同国家和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2.就性质说,人民报刊应当成为人民的喉舌,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这是人民报刊思想的灵魂。3.就社会使命说,人民报刊一方面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和思想方法加以不偏不倚的评价和批评,使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平等地批评对方的原则和要求。另一方面,人民报刊又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是人民在自己面前公开忏悔。(简言之,对当局者来说,人民报刊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对人民来说,它又是人民自己的教科书。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是报刊的使命。4.就报刊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说,人民报刊通过对事实的真实报道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而正是人民的依赖,人民报刊才得以存在和发展。5.从发行看,人民报刊以方便群众为宗旨。6.从历史看,人民报刊具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独立个性即历史个性。马克思提出了人民报刊自由发展的两个条件:1.外部即客观条件:毫不阻碍,独立自主;2.内部即主观条件:各向一面,各成一行。人民报刊为了按历史个性所决定的独立方针办报,一要以人民的意愿而不是官僚的前提为出发点,二要摆脱私人利益以及有关私人利益需求的纠缠。三、《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评价主要是: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两种观点组成了思想主体。这种思想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前进的特点。1.《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顺应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潮流,吸收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其他思想家的思想成果,体现了人民群众政治解放和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愿望,总结了《莱茵报》等民主报刊和国外资产阶级报刊的经验,正确地规定了人民报刊和自由办刊的使命、作用和特点。2.《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第一次提出了自由报刊的人民性,清算了黑格尔轻视和蔑视人民群众的贱民思想。3.《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准备阶段,他粗线条地勾勒了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基本范畴,预示了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探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宝库的一个入口4.(不足)还存在唯心主义色彩、在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无法通过经济学的深刻剖析来阐述问题的实质。第二节 《新莱茵报》时期的新闻论著《新莱茵报》——革命无产阶级的最好机关报正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了第一批作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喉舌、旗帜、武器和阵地的工人报刊。一、《德法年鉴》的办报方针《德法年鉴》德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刊物,采取独立方针的杂志,马克思已完成由唯心到唯物,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三大工人起义——无产阶级工人报刊,马克思工人报刊思想是从总结各国工人报刊的经验,指导工人报刊的实践中形成的。   恩格斯同赫斯等人筹备出版《社会明镜》。它们合拟的创刊词——致读者和撰稿人的信,体现了恩格斯当时的办报思想。1845年4月,恩格斯也搬到了布鲁塞尔和马克思并肩作战共同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无产阶级第一个通讯社)写了报刊活动中的第一个反对机会主义派别的文件《反克利盖的通告》1.马克思摒弃从理论回到理论的路径,找到世界本身的原理,为世界阐发新原理。     认识世界的基础:为世界阐发新原理     落脚点:现实斗争 给它一个真正都真的口号。     认识世界的目的:行动与斗争     杂志的目的(方针):对当代斗争和愿望做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在自我阐明中说明世界的物质性,斗争与行动的原因,认识世界的方式、目的。杂志是帮工人阶级认识世界的手段。   最早表达对党的报刊性质、任务的认识:《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批判敌对势力,探讨实现民主制的可能性二、《新莱茵报》的灵魂《新莱茵报》的政治纲领有两个要点: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和对俄国进行一场包括恢复波兰的战争。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亲身调查的第一手材料     提出无产阶级新闻记者:实地调查法、书面资料详尽、重社会科学研究,并不追求抽象认知为最高目的,抽象认知是帮助更好的梳理日常生活的武器。   《新莱茵报》实现了《德法年鉴》的办报方针。《德法年鉴》理论上准备,科学的唯物论证中,加上当时工人运动的催动,《新莱茵报》时期工人报刊思想形成。《新莱茵报》表现出刊物的性质,服务于现实的工人革命,报刊与革命斗争密不可分,首要任务是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   《新莱茵报》副标题:民主派机关报(策略上考虑)策略:扩大报刊发挥作用的环境,使各种斗争因素都聚集于无产阶级,把报刊领导权置于无产阶级手中,把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通过报刊普及。红线:无产阶级革命立场,《新莱茵报》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立场决定对反动派毫不妥协,以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为首要任务。报纸能干预运动,能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反映当前整个局势,使人民和人民报刊联系。“战法”风格:嘲笑、讽刺三、马克思工人报刊思想:  A工人报刊的性质任务: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中心,它是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武器。 a工人运动中心。办报是革命的一部分,报刊活动与工人运动密不可分,报刊赋有启蒙工人觉悟,领导工人运动。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有效的方法,给工人阶级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全面报到局势中,要指出内部缺点,落实全面、客观、真实、公正的报道。报刊本身可成为革命的领导机关,办报人可为领导者。工人报刊作为新型的上层建筑,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团结和教育工人群众,孜孜不倦的揭露反动当局,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1.工人报刊要启蒙工人的觉悟,向工人再现工人当牛做马的艰苦情景,控诉资产阶级对工人的重重盘剥,启发和唤醒工人阶级起来斗争,推翻这个吃人的罪恶制度。2.为了广泛联合工人群众,必须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这就是:报刊要向工人介绍当前的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有效的方法,给工人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3.工人报刊还应向读者提供活生生的、真实的、全面的生活图景,使工人了解整个局势,把握事件的全过程。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提出了报刊在流通中的社会价值问题。他说“当报刊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他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工具;它是国家的第三种权力。每篇文章都署名,就是报纸仅仅成了或多或少知名人士的作品集。每一篇文章都降到了报纸广告的水平。在撰稿人自由报道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条件下,报刊是舆论的真诚表达与交流,是可以依赖的社会舆论工具,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是不同于政府也不同于公民的第三种权力,这是马克思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报刊社会价值的正确解释。b改造旧世界的武器,报刊揭露抨击反动派,针砭时政,干预运动。工人报刊要无情地揭露和抨击无产阶级的敌人。为此,他们要求工人报刊干预运动,针砭时政,鲜明地表明对事变的态度。   工人报刊的喉舌作用表现在:当革命不断掀起高潮,夺取敌人一个又一个堡垒的时候,工人报刊是冲锋陷阵的号角,而当革命被反革命镇压,工人报刊暂时仍占据着岗位的时候,工人报刊依然不能退缩,应该勇敢地为被压迫者辩护,为英雄们戴上桂冠(这是工人报刊的权利,是工人报刊执行自己使命的一种特权)。 B工人报刊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报纸必备的,办报必须贯彻。a要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立场不是抽象的存在,而表现在具体的采访报道编辑中。党报是党组织的一部分,立场是党的第一生命。b立足事实报道事实,既要有明确的性质,又要用事实进行宣传。c采取灵活的策略。d组织工人共同办报,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革命力量办报,通讯员网、撰稿人网。C加强工人报刊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素质修养,注意文风,编辑部制度。他们特别注意在工人报刊工作者中倡导嘲笑和讽刺的手法。在指出编辑部工作制度时,恩格斯强调指出总编辑负责制的重要性。在编辑业务上,主张先做好组织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为报纸供稿,其次才着手进行具体的编辑业务。主要包括:1.根据质量而不是根据作者的头衔选稿件        2.指出稿件不足之处让作者自行修改        3.确保稿件的时效性        4.文字上要就修饰,赋予优美的形式和适当的格式。D新闻出版自由作为政治口号提出,是近代科学推动社会发展的结果,新闻出版自由是由资产阶级提出,为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利益服务,并对整个人类精神发展起着杠杆作用的伟大口号。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对人类有推动作用,但虚伪性明显。无产阶级应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斗争。强力和自由是同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闻出版自由问题上的至理名言。   自由:a19世纪70 自由博爱平等(人类理性的体现、唯心)        b《共产宣言》问世后,科学的世界观,自由是历史范畴、阶级范畴。              新闻出版自由,标志着马克斯新闻学的确立。民主报刊时报刊属于第三因素,纯理性的仲裁人,用批判精神来阐明国家大事和国家机构人的活动。工人报刊时是无产阶级斗争武器,具有阶级性倾向、党派倾向。报刊任务给人们必须的支柱的新原则,破坏现存制度。6.评价《新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工人报刊思想1是《莱茵报》民主报刊思想发展的结果,《新莱茵报》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由观,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观。它奠定了马恩新闻思想的基础,但在许多方面不够成熟全面。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确立还成为它初期的主体;质变:共产主义代替革命民主主义,唯物代替唯心,民主运动到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初步克服其他派别走上独立自主的阶级。在民主报刊思想阶段,马克思对报刊的社会属性有一个典型的概括——第三个因素。他们把报刊当作在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间进行评判的纯理性的仲裁人。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初期的基础,深化发展。《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先后成立,无产阶级政治机关报纷纷创办,作为对这种新的报刊实践经验总结的党报思想也随即问世。党报思想是报刊思想的新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三节 《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新闻论著第一国际于1864年成立之后,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报》(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为代表的各国工人党报,为他们党报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实践经验。一、马恩党报思想的提出1.机关报《共产主义杂志》试刊号提出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宗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促使无产阶级解放尽快实现,鼓舞一切被压迫者联合起来。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新莱茵报》思想得到发扬光大,为马克思党报思想打基础。《社》是对《新莱茵报》继承发展,明确提出报刊是党活动中心,传达着党的立场,指导工人运动。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个民族国家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847正义者同盟——没专门的机关报,一个政党是难以存在的《共产主义杂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世纪70把党报看做政党存在的标志,看做联系工人的组织中心、思想中心1871法国工人起义→巴黎公社→马克思唯一一次无产阶级专政实践.提出对人民实行普遍的自由,对敌对势力实行封闭。党报思想开始为大多数工人运动活动家接受并用以指导党报实践,主要有:1.每个社会主义的报刊都是第一国际的中心,是党的中心。2.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就是它的定期报刊数量不断增加。3.每一张党的报刊的出版,总是意味着党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些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报思想已经形成。党报思想的形成,既是他们对一系列党报工作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又是反对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办报方针的结晶。二、《社会民主党人报》和马恩的新闻论著《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机关报,是《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生效时期在德国境外出版的周报。这份党报是马恩党报思想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由于马恩毫不妥协的批评与斗争,这份报最后终于拟定并坚持了正确的办报纲领和方针。恩格斯后来欣慰的称其为“无疑是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报纸”“是德国党的旗帜”。在他的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斗争,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确立了这样的关系原则:党的领导机构在道义上拥有领导党的机关报的权力,但必须建立在党的道德和党的纲领的基础之上;党报也拥有监督和批评党的领导机构的权力,但同样必须建立在党的道德和党的纲领的基础之上。 《苏黎世三人团的宣言》中马克思痛斥了机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企图让工人阶级把自己的解放寄托于资产者的领导,这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十足的背叛。这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白色恐怖面前,不是采取坚决反对的立场,而是要求全面地和解;不是对政府和资产阶级作斗争,而是企图争取他们,说服他们;不是反抗从上面来的迫害,而是想逆来顺受。这是把阶级斗争一笔勾销的机会主义纲领。无产阶级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要求批判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和改良主义。《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就报纸的性质与地位、资金来源,编辑人选进行论述。1.马恩指出,党的新机关报必须是政治性的机关报,因而它要明确地,鲜明地打着党的旗帜前进,严格地执行党的纲领。为此,必须为党的机关报拟定正确的、革命的纲领与方针。2.马恩指出,党的新机关报应有经过考验的真正的社会民主党人担任编辑,而不能让那些资产阶级和极左分子把持党的舆论机关。3.马恩对新机关报的财政基础即资金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有谁掌握钱袋,归根结底是由谁指导报纸方针具有原则意义的问题。三、马克思党报思想的提出:党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党报的性质:工人政党力量的象征与标志,用党的武器和党的阵地来概括党报的性质,是马恩的一贯思想,是他们表述党报性质经常使用的词语。同时,他们还常常用“政治中心”、“组织中心”来表述党报的性质。2.党报的使命:(1)阐述党的政治纲领马恩认为,党的报刊作为党的武器和阵地,其首要使命是阐述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党的政治纲领是党的旗帜,也是党报的灵魂。党组织加强对党报的领导,党报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目的都是一个:更好地阐述和贯彻党的政治纲领。党报要忠实地履行阐述党的政治纲领的重大使命,不仅政治上要坚定,要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而且要有正确的策略,要讲究战术。(2)监督党的领导马恩指出,监督党的领导,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是党的报刊又一个使命。在党报思想阶段,他们在继续要求党报开展对反动当局的揭露的同时,强调指出要把监督党的领导人,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看作党报的一种神圣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并且认为这种公开的批评是工人运动的要素,是党巩固壮大,具有战斗力的前提。马恩主张利用党的报刊对党的领导人进行公开监督和公开批评基于三点考虑:1.当时党已经有力量经受公开批评的打击,已经坚强到足以用自己的力量通过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2.群众有能力开展批评并使这种批评受到良好的效果;3.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袖人物进行民主监督,是包括党报工作者在内的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根据多年的党报工作经验,他们对党报如何正确履行批评监督的使命提出了以下原则:1.党报开展监督批评,要公正和坦率2.党报批评不能违背党的道德、党的纲领和党的既定策略;3.党报批评要注意不使敌人获得“窥视内幕”的机会;4.进行党报批评还要注意把个别领导人的错误和整个党的错误区分开,分清责任。(3)用科学原理武装工人普及科学原理,开展理论斗争,是党报的又一个重要使命。马恩总结了当时党报的宣传经验:1.必须确保理论宣传的科学性;2.理论宣传要实事求是、联系实际;3.要特别重视杂志在科学原理宣传中的优势,办好党的理论刊物。他们指出杂志在普及科学原理中具有特殊功能: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学派和观点,由详尽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这都是身着“轻便时装”的报纸难以做到的。(4)党报业务指导思想:1、要更多地依靠工人办好党的报刊,组织培养工人通讯员,设立工人发行网。2、让工人执掌钱袋,由工人集资办党报。3、党报报刊要满足读者的需要。(5)党报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立场、责任感、纪律、策略、调查研究四、评价党报思想:马恩在《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新闻思想即党报思想,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科学观点处于成熟时期、无产阶级运动处于政党建设新阶段的报刊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已经走完民主报刊——工人报刊——党的报刊三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任务已告最终完成。评价:1.这一时期的党报思想,是马恩的建党学说和党报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战胜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思潮,反对一系列机会主义的报刊活动的结晶。成为马恩新闻思想发展中的最高阶段、最高成就。     2.《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形成的党报思想经过各国党报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新闻思想,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如德国党的中央机关报:《民主周报》—《人民国家报》—《前进报》—《社会民主党人报》几个阶段)     3.马恩以后的工人政党的报刊事业,以至整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表明,他们的党报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将与世长存。     4.《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党报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党的建设的具体条件和党报发展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这种思想的某些方面和某些表述,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第四节 马恩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一、信息传递: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形式二、报刊是主体反映客体的产物三、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倾向性四、舆论和舆论载体五、报刊的分工和报刊的有机运动 传播学名词解释:热媒介:指传递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着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如广播、书籍、报刊等。冷媒介:指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收看电视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容器人”:日本,中野收。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不同于舆论领袖,意见领袖的一般特点是:1)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2)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3)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对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性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传播媒介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意见领袖的存在.新闻事业:是人们通过新闻机构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含有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的思想主张的素质。报刊的有机运动马克思提出的一个新闻术语,用以说明报刊是通过一个有机的运动过程来逐步揭示事物真相,全面报道客观事实这一观点。1843年,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写道:“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时发展着的各种观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观点有时有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出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报纸的这种工作只是为它的一个工作人员准备材料,让他把材料组成一个统一点整体。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不是由某一个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Y;wx 这一术语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通常用于论证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发展到高层次的必要产物。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党都要借助各种手段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阶级性和党派性。党性原则是代表和体现政党利益的基本原则。三字方针★★——1954年,毛泽东提出了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是开展好,新闻批评要讲究正确的原则和方法的问题。管,就是新闻批评的领导和管理问题,要把这件事管起来。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丹丹陪你去流浪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6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22-01-10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