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LEKIBMstandardizationoffice【IBM5AB-LEKIBMK08-LEKIBM2C】建材行业分析报告〖核心观点〗1、建材行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主要的子行业为水泥、玻璃、陶瓷。2、对水泥行业形势判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扩张仍将加速,立窑企业的生产空间会越来越小;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延续,供求缺口将会扩大,价格上升阻力很大;行业经济效益仍将在低位运行;行业的发展将会对大型企业集团非常有利,大者恒大,大者愈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东北三省,西北地区蕴藏着更多的机会。建议重点关...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LEKIBMstandardizationoffice【IBM5AB-LEKIBMK08-LEKIBM2C】建材行业分析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1、建材行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主要的子行业为水泥、玻璃、陶瓷。2、对水泥行业形势判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扩张仍将加速,立窑企业的生产空间会越来越小;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延续,供求缺口将会扩大,价格上升阻力很大;行业经济效益仍将在低位运行;行业的发展将会对大型企业集团非常有利,大者恒大,大者愈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东北三省,西北地区蕴藏着更多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海螺水泥、亚泰集团。3、对玻璃行业形势判断: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产品价格、行业盈利水平将长期低位运行,行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高档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生产商面临着一定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南玻科控。4、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形势判断:机会主要存在于高档产品、西部地区、产品出口之中;今明两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有可能会回落,这将会对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需求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此行业不建议关注。5、其他子行业上市公司中建议关注北新建材。〖行业指数图〗重要声明:本报告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文中内容力求准确可靠,但不对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任何承诺。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入市后果自负。目 录TOC\o"1-3"\h\z一.建材行业3(一)行业分类3(二)行业特点3(三)子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4(四)2002年建材行业运行状况4二.水泥业5(一)产品分析5(二)行业特征6(三)行业影响因素7(四)行业运行状况分析9(五)上市公司评价16三. 玻璃业21(一)产品分析21(二)政策环境22(三)行业运行状况分析23(四)上市公司评价26四.陶瓷业28(一)产品分析28(二)政策环境29(三)行业运行状况分析29(四)上市公司评价31五.其他32(一)行业分析32(二)重点上市公司评价――北新建材32                                  六.附录建材类上市公司一览表...................34建材行业(一)行业分类建材产品包括建筑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具体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砖瓦、石材、石棉云母等耐火材料以及其他建材产品。但其中最主要的产品为水泥、玻璃、陶瓷三类。2001年、2002年这三大子行业对建材行业销售收入的总贡献都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对建材行业利润的总贡献保持在50%左右,它们在建材行业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报告对建材行业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子行业。(二)行业特点1、周期性建材行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包括能源、运输、采矿、设备制造等产业,其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等产业,同时又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从建材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建材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建材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建材行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2、投资拉动性建材产品是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城市设施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建材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建材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建材工业增长率的关系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建材行业的低谷出现在1998年,此后处于复苏阶段之中。自1999年以来,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越来越趋于相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建材工出厂价格指数变化率。这一指标与其他指标的走势基本上相背离。自1994年以来,建材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近年来价格变化幅度有所减弱,相对于其他指标表现更为稳定。(三)子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材行业的各子行业由于都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息息相关。所以它们之间体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它们在需求量、产量、利润方面的趋同性并不一致。总的来说,需求量方面的趋同性较强,产量次之,利润方面的趋同性最弱。建材各子行业的需求量直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影响,所以较为一致。产量变化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供求规律的自发调节往往体现出过度反应的特点,即产量的增长速度往往大于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我国的地方利益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往往使这一调整具有某种刚性,即产能增加多减少少。产量变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它的变化方向大体与需求量变化方向一致。并且由于国家越来越注意到建材产品产量增长的盲目性而不断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产量与需求量变化的趋同性正在逐渐提高。利润的变化要复杂得多,它不只受到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影响,也要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建材行业各子行业中的供求关系各不相同,生产成本也千差万别,所以它们的利润变化趋同性较差。(四)2002年建材行业运行状况2002年是我国建材工业各子行业全部盈利,经济运行质量要明显好于2001年。1、产销稳步增长多年来,我国水泥、玻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全国建材行业统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7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主要建材产品产量绝大部分都有不同幅度增长。水泥总产量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平板玻璃总产量亿重箱,同比增长近%。玻璃纤维纱、石膏板、建筑陶瓷、花岗石板材、加气混凝土制品等建材产品的增长幅度在18-42%之间。在产量增长的同时,销售也得到相应的增长。销售产值(现价)5111亿元,同比增长%;平均产销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完成销售收入3580亿元,同比增长%。2、经济效益提高2002年盈亏相抵后全行业盈利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建筑用玻璃制品业虽然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但到年底也终于结束长达11个月的亏损,实现盈利亿元。3、进出口形势喜中有忧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大顺差,进出口商品总额7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商品总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出口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建筑卫生陶瓷类增长73-142%,平板玻璃增长66%。但同时水泥出口同比下降16%;汽车用挡风玻璃等深加工玻璃由于受国外反倾销影响出口增幅也有明显下降,降幅为5%。4、私营和小型企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国有及控股企业整体表现不尽人意2002年,私营和小型建材企业不变价产值、销售收入均分别增长29%和21%,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3%、38%。国有及国有控股建材企业经济增长明显落后整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亿元,同比增长%,亏损面达35%。但同时,一批国家重点建材企业集团,如安徽海螺、北京金隅、河北冀东、湖北华新等大型建材集团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同比利润增长幅度20-97%。5、东部沿海省市表现良好东部沿海省市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势头良好,经济效益显着高于全国建材行业平均水平。最为典型的是山东、安徽两省,产值分别增长%、%,销售收入分别增长%、%,利润分别增长%、%。6、燃料价格上涨,建材价格低迷2002年水泥企业煤炭到厂价格平均较上年上涨30元左右,而水泥价格总体水平仍处低谷;玻璃企业吨重油进厂价格已涨至1800元,对玻璃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尽管玻璃价格也有所回升,但总体水平偏低。水泥业(一)产品分析在进行行业分析之前,首先对水泥这一产品进行简要分析。水泥的制造流程为把四种原料石灰石(约占75%-85%)、粘土、硅砂、铁矿经适当比例研磨成粉称为生料,再置于高温(1500度左右)窑中(分为立窑、旋窑等)烧制成为熟料(较生料不易受潮),再经研磨并加入适量的石膏即成为水泥成品。图示如下:竖井采矿综合库:硅砂、铁矿、粘土、石灰石生料磨生料库高温窑熟料库石膏库水泥磨水泥库高温窑可以分为立窑和旋窑。相比较而言,立窑生产出的水泥具有能耗大、生产率低、含碱量高、强度低、质量差、粉尘污染严重等缺点,世界各国已基本禁用立窑水泥。我国从1997年起对立窑水泥生产进行总量控制,要求各地一律不准新建和扩建立窑水泥。旋窑工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新型干法(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预分解窑和其他回转窑(立波尔、湿法、中空等)。其中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更为先进,为我国行业主管部门所大力提倡。水泥产品可以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即普通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在2001年4月1日国家正式启动的水泥新标准中,普通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依强度等级与不同的标号相对应。普通水泥的标号为(R表示为早强型水泥),硅酸盐水泥的标号为。(二)行业特征水泥行业在体现出周期性和投资拉动性特征之外,还表现出以下特征:1、水泥是地域性行业由于水泥产品是一种不宜长途运输的物资,因此其市场拓展较易受销售半径的限制。这个特点使得即使大厂商也只能占据本地区市场。上市公司纷纷以本地、本省为基础划地而治,形成群雄割据局面。这虽然保证了本地公司产品的销路,并降低了运输费用,但是另一方面各自对本地区市场的独占不利于公司的横向发展。2、水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行业,附加值较低水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行业,附加值较低。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建设的高峰期已过,水泥需求量减少,加之人工成本、能源消耗、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水泥生产呈萎缩的趋势。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基本建设的高峰期,水泥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且劳动力成本低,人均能耗低,环保要求低,所以我国的水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二)行业影响因素1、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体现在需求量和产量两方面。从发生影响的顺序来看,先需求量,进而通过供需规律影响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需求量的影响从2001年水泥消费比例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占了总消费量的55%。“十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年度投资增长率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22-2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以上。据统计分析,“九五”期间,每亿元基建投资消耗水泥万吨,投资的增长将有效带动水泥的消费需求。据初步测算,2005年全国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电力等7部门对水泥的需求量将达到2亿多吨。“十五”期间,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奥运场馆建设都是值得关注的项目,它们将会对水泥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加快,这也会带动水泥需求的增长。但具体到2003年而言,由于200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达到了30%,商品房的销售增长率和销售价格增长率都低于投资开发增长率,部分地区市场有过热苗头,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开始。预计2003年与水泥需求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投资将会低于2002年30%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与产量的关系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年之前,水泥产量的高速增长期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的高速增长期基本吻合。1995年之后,这一规律有失效的迹象,水泥产量呈现出稳定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1995年之前,对市场需求的估计过于乐观,从而导致了生产能力扩张过速。在“九五”开始时,水泥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水泥行业自1996年开始连续四年亏损,对此国家采取了“控制总量”的措施。下一部分中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国家行业政策“九五”期间,我国对水泥行业采取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措施,并重点开展了新型干法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优化设计、低投资、国产化”工作。“九五”期间,我国实现淘汰小水泥窑3069座,压减落后生产能力6335万吨。“九五”期末,我国实现旋窑水泥产量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比重为%;水泥散装率达到%,散装量比1995年增长了近一倍;改扩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从1000余元/吨降到400--500元/吨,采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企业在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十五”时期,随着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和混凝土标号的提高,水泥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由于采用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可减少水泥用量30%以上,可配制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水泥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所以以后政策调控的目标将会沿着这个方向展开。具体的目标为高标优质水泥产量由6000万吨提高到2亿吨,新型干法优质水泥比重由10%提高到20%,特种水泥3%,水泥散装率30%;具体措施包括按照“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散装水泥在总产量中的比例,支持日产2000吨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十五”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中对行业组织结构调整也有具体规定;水泥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由“九五”期末的年产10万吨提高到25万吨,前10家水泥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由5%提高到17%。在这一背景下,政策将会向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倾斜,它们将会巩固并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3、WTO从关税方面看,加入WTO对我国水泥工业的影响不大。我国对水泥产品征收的关税水平并不高,目前的水泥进口关税仅为8%,加入WTO后降低关税对国内水泥市场的影响甚微。从进出口配额限制来看,加入WTO后国内外资水泥企业的出口比例约定取消,这些外资水泥企业既占有我国资源的优势,又享受到在国内生产的相对低成本,这些企业生产的水泥将转为内销,会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国外投资来看,由于水泥生产销售具有地域性,以及我国水泥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的优势,加入WTO后不会出现国外大量水泥产品直接涌入国内市场的局面。外资更可能采取的策略是直接投资或收购兼并,从而可能会有大量的境外资金通过我国的资本市场流入水泥行业。4、煤炭价格目前我国水泥生产能耗水平较高,煤炭成本占水泥产品生产成本30%左右,平均吨熟料热耗折标准煤约146千克,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多。不同生产工艺的能耗水平也各不相同(见下表),例如我国水泥工业的平均热耗比国内目前新型干法的平均热耗高27%。所以燃料(主要是煤炭)价格对水泥企业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就整个行业来说,国内水泥行业年消耗煤炭近1亿吨,占煤炭总产量的1/10,仅次于电力与冶金行业。我国各类水泥窑平均吨熟料耗标煤情况表窑型预分解窑机立窑立波尔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平均热耗(kg)115160160208243146由于出口激增与关闭小煤矿,令国内煤炭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煤炭消耗第三大户,水泥行业已出现煤炭供应严重短缺的局面。2002年水泥企业煤炭到厂价格平均较上年上涨30元左右,这给水泥生产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5、混凝土的技术进步及商品混凝土的普及水泥对建材行业来说是成品,但对建筑行业来说仅仅是半成品,是混凝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长期以来水泥生产与混凝土生产相分离的现象,未来随着人们对混凝土技术进步及水泥应用技术的重视,水泥需求的差异化将逐步显现,对混凝土相适应的水泥产品的需求量将显着增加,但会使水泥总需求量减少,因为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了大量磨细渣粉掺合料,这种矿渣微粉可替代混凝土中30%~40%的水泥用量,并能改变混凝土的多种性能。因此,我们在研究水泥总需求量时应考虑混凝土掺合料及混凝土技术进步对水泥总需求量减少的影响。(四)行业运行状况分析1、产销量显着提升,但产量增长的主体是小水泥,并且存在产能过剩的危险1995-2001年我国水泥产销概况见下表,可以说这一阶段我国水泥行业表现出逐年攀高、稳步增长的情形。2002年这一趋势继续延续,但水泥产量有了更为明显的上升。2002年,我国水泥总产量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17年居世界第一。水泥的销售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除了2月份外,水泥的销售率保持在95%-110%之间。但是考虑到我国设定的“十五”产量目标是6亿吨,现在的产量水平偏高。对产量进行结构分析,我们发现产量增长的主体是小水泥。在2002年1-10月,大中型企业水泥产量同比增加2600万吨,增幅为%,而小型企业产量同比增加4100万吨,增幅为%。从企业数量来看,大中型企业增加仅为4家,而小型企业增加了98家。同期小型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仅为8万吨,与中型企业的18万吨、大型企业的93万吨相差显着。2002年1-10月大中小型水泥生产企业产量及利润情况见下表。项目类型水泥产量(万吨)占总产量(%)实现利润(亿元)占总利润(%)大型12412中型15049小型29744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小型企业的总产量要大于大中型企业,而效益则远逊。从我国政策导向也可以看出,小水泥属于压缩、淘汰的范畴,但是由于行业回暖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落后的小水泥出现死灰复燃的局面。2、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但水泥产品仍属微利行业2002年我国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但行业利润水平仍然偏低,销售利润率仅为%,每吨水泥的利润仅为元。从这几年水泥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水泥产品价格近几年一直在低位徘徊。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资产负债率降低导致财务费用率降低的影响,利润水平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从2000年起,水泥价格逐年小幅攀升,2000年9月整个行业实现扭亏,整体运行质量得到较大改善。2002年1-11月水泥混合平均出厂价格走势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泥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并且1-8月处于下跌趋势之中。从影响水泥价格的因素来看,产量控制起主导作用。生产能力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对水泥价格的上涨造成压力,而总量控制的政策(如果严格执行的话)会对水泥价格构成支撑。例如,2001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水泥国家标准,占水泥总量29%的325#水泥将被逐步淘汰,这在一定时期内为水泥价格的稳定乃至提升提供助力。在此期间,一些大型水泥企业的规模优势已经逐步显现,企业规模与企业盈利能力同步增长。但是,目前行业盈利的增长仍主要依靠产量的增长,水泥产品供大于求的形势依然存在,受数量众多、效益较差的小型企业的影响,整个行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将是微利行业。3、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重显着提升,但产能增加过速,将会对水泥行业未来效益进一步改善造成压力“十五”规划中提出,在此期间我国要新增预分解窑水泥生产能力6000万吨。从2001年、2002年的情况来看,仅两年就已经超额实现了这一目标。两年间,我国新投产的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达到107条,新增水泥生产能力6182万吨。预分解窑生产能力达到总生产能力的17%以上。与此同时,预分解窑水泥的产量比重也在逐渐提高,见下图。但是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迅速扩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在出现。首先,在所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中,规模偏小的所占比重过大。2002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状况见下表。规模(t/d)条数熟料能力(万吨/年)10002684220005310250014108532001994000112450004620合计513080注:1000t/d级生产线中有1条700t/d,2条1200t/d,2条1300t/d和1条1500t/d。我国制定的发展预分解窑生产线的方针为优先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熟料生产线,鼓励发展日产2000吨级以上熟料生产线。而2002年新增的1000t/d级生产线竟然有26条之多。其次,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速度很难与之相适应。我国“十五”规划中要求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亿吨,考虑到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增长速度,这一淘汰目标即使实现,我国水泥供过于求的局面也会加剧。再次,目前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增长有加速的趋势。我国水泥工业已由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预计“十五”期间我国水泥增长速度将进一步降低,预计这一期间需求量将比较稳定,2005的需求量为6亿±亿吨。考虑到2002年巨大的产量(亿吨),考虑到2002年水泥熟料较小的净出口量(1-11月仅万吨),水泥供需缺口扩大的趋势已经确立。即使新型干法水泥是我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它的发展速度也要适当控制。4、行业产能集中趋势得以延续2001、2002年以来,受国家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政策的影响,我国的水泥产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机会,水泥企业大者恒大的趋势已经确立。从世界范围来看,水泥行业是规模效益明显、行业集中程度很高的行业。截至2001年,拉法基、Holcim等世界10大公司所控制的水泥年生产能力达亿吨,平均规模为7050万吨。其中仅拉法基一家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亿吨,约相当于我国水泥年总产量的1/5。在欧洲市场,拉法基等6家大公司控制了全欧近一半的份额。我国水泥企业与这些世界行业巨头产能差距还很明显。下表显示了2001年全球十大水泥企业与我国十大水泥企业的产能对比。全球我国企业名称国家产能企业名称地区产能销售量Lafarge(拉法基)法国15,500海螺集团安徽1,2361,338Holcim瑞士15,000渤海集团河北780848Cemex墨西哥9,900天山集团新疆490545Heidelberg德国9,900华新水泥湖北500425Italcementi意大利5,500中联水泥集团中新集团450377Taiheiyo日本5,000太平洋日本408344RMC英国2,800北京金隅北京330306Dyckerhoff德国2,800山水水泥山东330222TheSiamCementGroup泰国2,300福建水泥福建250214Cimpor葡萄牙1,800亚泰吉林260202我国的水泥行业也在向这一方向发展。水泥行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前10家水泥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由5%提高到17%,“十五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技术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支持9大集团(即安徽海螺、渤海集团、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新集团、济南山水、新疆天山、湖南韶峰、福建水泥、吉林亚泰)的发展,力求在2005年使它们的产能比重由1999年的%提高到16%。为了提高自身的产能集中度,大型企业集团频频展开并购活动。如安徽海螺收购海螺水泥公司、铜陵水泥公司、宁波粉磨站、湖南雪峰水泥厂;吉林亚泰兼并双阳水泥厂;冀东水泥收购松江水泥厂;天山股份收购新疆屯河水泥经营资产、鄯善水泥厂、巴州水泥厂、新疆塔里木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天山多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帕米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天水股份收购天津建材集团1000T/D水泥生产线等。这些并购活动与新建、扩建、改建生产线的浪潮一起,使大型企业集团的产能迅速扩大。部分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2002年的产能变化以及预计2005年产能见下图。这些大型水泥集团的急剧膨胀使其在所辖地域已具备了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水泥市场具备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我国水泥地区市场垄断局面已初步形成。5、各地区发展状况各不相同2002年,共有12个省的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见下表。2002年全国水泥产量排行表(单位:万吨)排名省市产量1山东2江苏3广东4河北5浙江6河南7四川8湖北9湖南10安徽11广西12辽宁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水泥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南方沿海、长江中下游及三角洲、西南等地区。我国各地区产能分析见下表。地区包括省市预计2005年需求量占1999年产能比例产能分析南方沿海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生产能力过剩量最突出的地区。只有海南存在一定缺口,其他地区能力都远大于需求长江三角洲及中下游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上海缺口较大,湖北基本平衡,其他地区能力均大于需求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天津产需存在较大缺口,辽宁基本平衡,山东、河北产能远大于需求。黄河中游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中西部地区%内蒙中西部地区存在缺口,陕西基本平衡,河南、山西产能大于需求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该地区产需存在一定缺口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贵州基本平衡,西藏略有缺口,重庆、四川、云南能力大于需求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宁夏产需基本平衡,青海、新疆略有缺口注:信息取自水泥行业“十五”规划由上表所揭示的信息,结合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各省市的交通条件考虑,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地区市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东北三省,西北地区。6、出口形势并不乐观2002年我国出口水泥497万吨,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2002年继续增长缓慢,国际建设规模不会有大的增长,国际水泥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水泥的出口量。另外,以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菲律宾、墨西哥以及Lafarge、CEMEX、Heidelberg等跨国水泥集团以低价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我国水泥出口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我国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及管理使原、燃材料价格上涨,水泥成本增加,从而消弱我国水泥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长期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呈现出四大、五低、四多、四少的现象。四大产品产量大,企业数量大,职工队伍大,能源消耗大五低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市场应变能力低、经济效益低四多立窑水泥过多、小型企业过多、低标号水泥比例低、技术落后企业多四少高质量旋窑水泥过少、现代化大型企业比例少、高标号水泥比例少、技术先进企业少 从2002年行业运行情况来看,这些现象虽有所改善,但仍缺乏实质性改变。可以对行业的未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扩张仍将加速,立窑企业的生产空间会越来越小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延续,供求缺口将会扩大。价格上升阻力很大。行业经济效益仍将在低位运行。行业的发展将会对大型企业集团非常有利,它们的市场份额将会扩大,大者恒大,大者愈大。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东北三省,西北地区蕴藏着更多的机会。(五)上市公司评价1、整体分析目前两市共有水泥上市公司20家,分别为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冀东水泥、华新水泥、巢东股份、亚泰集团、福建水泥、太行股份、四川双马、秦岭水泥、牡丹江、江西水泥、尖峰集团、四川金顶、狮头股份、天水股份、西水股份、大同水泥、祁连山、天鹅股份。其中冀东水泥、太行股份都属于渤海集团。从2002年1-10的产量状况来看,这20家上市公司中有16家产量在全国前50名之内。其中,产量位于前10的上市公司如下。行业内排名企业名称商标水泥产量(万吨)1安徽海螺集团海螺2新疆天山股份天山3唐山冀东水泥股份盾石4华新水泥股份公司堡垒10巢东水泥股份巢湖/东关由此可见,水泥类上市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很强。截止到2003年4月23日,共有18家公司公布2002年年报。下面根据2002年年报对这18家上市公司从规模、股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状况、偿债水平、管理效率等方面对水泥类上市公司进行整体分析。(1)规模股票代码股票名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资产总额(万元)股东权益(万元)000401冀东水泥000673大同水泥000877天山股份000935四川双马000965天水股份600173牡丹江600217秦岭水泥600291西水股份600539狮头股份600553太行股份600585海螺水泥600668尖峰集团600678四川金顶600720祁连山600801华新水泥600802福建水泥600829天鹅股份600881亚泰集团平均值可以看到,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普遍规模较大。其中冀东水泥、海螺水泥、亚泰集团规模最大。(2)股本结构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总股本(万股)流通A股(万股)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股/户)000401冀东水泥000673大同水泥000877天山股份000935四川双马000965天水股份600173牡丹江600217秦岭水泥600291西水股份600539狮头股份600553太行股份600585海螺水泥600668尖峰集团600678四川金顶600720祁连山600801华新水泥600802福建水泥600829天鹅股份600881亚泰集团平均值 可以看出,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流通股本水平适中,其中最大的是冀东水泥、海螺水泥、亚泰集团。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筹码集中程度较低,其中筹码集中程度最高、庄股特征比较明显的是秦岭水泥、天鹅股份。(3)盈利能力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每股加权收益(元)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000401冀东水泥000673大同水泥000877天山股份000935四川双马000965天水股份600173牡丹江600217秦岭水泥600291西水股份600539狮头股份600553太行股份600585海螺水泥600668尖峰集团600678四川金顶600720祁连山600801华新水泥600802福建水泥600829天鹅股份600881亚泰集团平均值 可以看出,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其中,天山股份、太行股份、海螺水泥、亚泰集团的盈利能力较强。(4)其他指标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每股现金净流量(元)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元)应收帐款周转率(次)存货周转率(次)流动比率(倍)速动比率(倍)利息保障倍数(倍)资产负债比率(%)000401冀东水泥000673大同水泥000877天山股份000935四川双马000965天水股份600173牡丹江600217秦岭水泥600291西水股份600539狮头股份600553太行股份600585海螺水泥600668尖峰集团600678四川金顶600720祁连山600801华新水泥600802福建水泥600829天鹅股份600881亚泰集团平均值 可以看到,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来说,现金流状况较差,管理效率一般,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但整体偿债能力尚可。其中,现金流状况较好的是太行股份、海螺水泥、天鹅股份、亚泰集团,管理效率较高的是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偿债能力较强的是大同水泥、狮头股份。2、重点上市公司(1)选择标准结合前面分析,对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按照如下标准进行筛选:产能居于行业前列,产能扩充前景看好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量比重较大位于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九大集团之列盈利能力较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内蒙古,东北三省,或西北地区根据上述标准筛选出的公司是海螺水泥、天山股份、亚泰集团。由于天山股份与新疆德隆的关系,所以把这家公司也排除出重点关注公司范围。(2)海螺水泥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海螺水泥是我国最大最强的水泥生产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它基本上都能排在行业首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的规模之下,海螺水泥仍然保持了居于行业前列的利润率水平和发展速度,它的竞争优势还在不断扩大。海螺水泥具有如下优势:具有区位优势。安徽海螺水泥所在的安徽省是我国石灰石储量最大且品质最优良的省份,其中海螺水泥占60%。在海螺水泥的六大熟料生产基地中,宁国、铜陵、芜湖及荻港地区拥有约40亿吨优质石灰石资源,具有生产优质水泥的先天资源优势。海螺水泥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华东,这一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且这一区域中的上海具有较大的供需缺口。另外,安徽省具有比较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有利于降低海螺水泥的运输成本。具有技术优势。海螺水泥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也是我国最大的高标号水泥生产商。海螺水泥90%的生产线均系技术先进的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生产。公司研制的特种水泥,如无磁水泥应用于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工程,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具有战略优势。长期以来,海螺水泥采取扩张战略。它在1998年开创的“熟料基地+粉磨站”的海螺模式是最有希望整合中国水泥业的发展战略之一。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建立熟料生产基地、粉磨厂、中转库或销售公司三大部分。在熟料基地建设方面,公司原拥有宁国、白马山两个老生产基地,上市以后在长江沿岸陆续开辟荻港、铜陵、枞阳、池州四个大型熟料生产基地。在粉磨厂建设方面,公司将粉磨厂建设与市场开拓密切配合起来,当销售战略目标区域确定后,在此区域内选择沿江、沿海、沿铁路的缺乏资源、但市场需求旺盛的城市,并购当地的中小水泥厂,将其改建、扩建成粉磨厂,然后将生产基地的熟料运至此处,就地取材进行掺杂、粉磨,制成最后的水泥产品,面向当地销售,这样海螺水泥突破了水泥工业运输半径的限制,大大扩展了销售区域。目前公司已经在上海、张家港、泰州、蚌埠、南京、上虞分别投产了水泥粉磨生产线。而在没有生产点或产量接续不上的区域,则采取建立中转库和销售公司的策略。另外,海螺水泥为基金公司所青睐,见十大股东表(2002年末)。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持股比例1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香港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3泰和基金%4丰和价值%5河南财政%6鹏华成长%7通干基金%8华安创新%9安信基金%10嘉实成长%(3)亚泰集团亚泰集团是一家尝试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但是水泥生产仍然是它最主要的业务。见公司的业务结构表(2002年末)。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元)所占比例(%)主营业务利润(元)所占比例(%)水泥业717,867,271,260,房地产业421,663,91,133,医药业100,352,41,620,商贸业74,214,27,612,其他167,968,33,430,合计1,482,065,465,056,在多元化经营的产业中,水泥业和房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公司的房地产业将会增加对水泥产品的需求,为水泥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亚泰集团的水泥业务主要是通过其子公司吉林亚泰水泥有限公司展开的,吉林亚泰水泥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年可生产水泥260万吨,近年来产量产能都处于全国十名左右。2002年,亚泰水泥业共生产水泥万吨,销售水泥万吨,长春市场占有率为64%。从水泥行业“十五”规划中可以看出,东北市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供不应求的区域市场之一,作为这一区域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九大集团中唯一的东北企业,亚泰水泥面临着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亚泰集团也确实像预期中的那样在不断巩固并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2002年4月,亚泰水泥四期工程正式启动,竣工后,公司将新增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55万吨。公司也在积极开拓吉林之外的其他东北区域市场。2002年公司启动的黑龙江海伦粉磨站项目将有效解决海伦及周边地区高标号水泥不足的问题,对公司水泥产业拓展黑龙江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2002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营业利润增长%,税后利润增长%(增速较慢主要是由于所得税税率由15%调整为33%)。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也引人瞩目。2002年公司三费水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比例分别由2001年的%、%、%下降为%、%、%。从水泥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价格战是始终与之相伴的。公司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公司产品在价格竞争中保持优势。另外,亚泰集团也是基金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所青睐的水泥企业。见十大股东表(2002年末)。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持股比例1长春市财政局%2辽源市财政局%3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4鸿阳证券投资基金%5金鑫证券投资基金%6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7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8金盛证券投资基金%9裕华证券投资基金%10罗鹰%三.玻璃业(一)产品分析平板玻璃是我国重要的建材工业产品,平板玻璃及其加工制品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拥有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玻璃工业体系。平板玻璃按工艺分可分为浮法玻璃、普通平板玻璃。目前,浮法玻璃工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浮法玻璃产品已成为我国平板玻璃的主导产品,其应用领域很广,主要用于汽车、火车、飞机、船舶、高级建筑及玻璃深加工方面。普通平板玻璃包括:垂直引上法、格法和小平拉法生产的玻璃。垂直引上和格法玻璃由于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产品质量不如浮法玻璃,主要用于民用建筑、普通制镜等方面。而小平拉玻璃是一种十分简陋,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玻璃波筋(光学变形)严重,颜色深,气泡、麻点、砂粒、划伤等缺陷多,玻璃质脆,极易破碎,这种玻璃在我国平板玻璃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和产品短缺的时期有一定的市场。平板玻璃按用途分可以分为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和特殊产品。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筑玻璃所占比重最大。见下图。我国的情况与此类似。数据来源:美国freedonia集团公司(二)政策环境1、行业政策“九五”期间,淘汰质量低劣的“小玻璃”成为调整平板玻璃工业结构的一项首要任务,到2000底,已关闭淘汰小玻璃生产线187条,压减落后生产能力2592万重量箱。同期,在政策引导之下,产业技术升级步伐也在加快。浮法工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96年起便跃升为主导地位。2000年,我国有69条浮法生产线,占世界浮法生产线的四分之一,其中8条生产线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皮尔金顿和PPG浮法工艺技术,可年产优质浮法玻璃2150万重量箱。 “十五”期间所作的行业规划可以看作是“九五”时期行业政策的延续和深化。这一时期的年产量目标为亿重量箱;产品结构目标为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占平板玻璃总生产能力的比重大于80%,优质浮法玻璃产量6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原片的二次加工率达到30%;组织结构调整目标为发展2-3个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形成3-5个区域性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生产基地,使之成为行业主体和中坚力量。这一时期具体的行业调整措施包括:继续进行技术结构调整,“十五”初期,要完成淘汰所有小平拉及淘汰四机以下垂直引上的任务,“十五”中后期要淘汰六机和九机引上生产线或将其改造为浮法生产线;大力发展玻璃二次加工产业,以新技术、新产品扩大市场,使其成为玻璃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生产集中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WTO整体而言,玻璃行业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玻璃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低档领域,与国外竞争者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加入WTO反而有助于我国玻璃产品的出口。相比较而言,我国玻璃深加工产品受到的影响会大一些。加入WTO的五年内,玻璃深加工产品的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18%-25%下降到10%左右,国内企业的相对价格优势将被逐步削弱。(三)行业运行状况分析1、产量增加迅速,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有加剧倾向长期以来,我国玻璃行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1995年末,玻璃行业效益开始走下坡路,1996年全行业已处于亏损边缘。1997年开始的连续三年,玻璃全行业出现了超过13亿元的亏损。造成全国玻璃行业全线亏损的原因是市场出现绝对性的供大于求。在行业亏损的三年中,国家建材局大力整治小玻璃生产线,限制新批浮法玻璃生产线,压缩了部分产能。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使1995-2000年间平板玻璃产量增长平缓,平均保持在3%左右。进入“十五”期间以来,大量的生产线开始上马(见下表)。投产日期浮法生产线数量(条)生产能力(万重量箱)---2000年69142832001—2002上半年183981在建筹建项目176470总计10424734平板玻璃产量增长速度有加快趋势。2000年平板玻璃产量增长%,2001年平板玻璃产量增长%,2002年平板玻璃总产量达亿重量箱,同比增长近%,各月产量较2001年同期都有显着增长。我国“十五”规划中对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量的估计为平板玻璃亿亿重量箱(可能有些保守),即使考虑到出口因素,我国目前的产量产能相对于未来的需求也是远远过剩的。即使我们换一种相对乐观的观点来估计玻璃的需求量,我国今后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都将大大增加对平板玻璃的需求。但是这样的需求增长速度还是无法跟得上目前的产能产量的增长速度。2、价格出现阶段性回升,但进一步提升压力很大,行业效益逐级递减2000年是玻璃行业衰退后复兴的第一年,价格较前一年有50%以上的增长。由于玻璃行业又再次涌入大量资金投资浮法玻璃生产线,产量增长远远超过需求的增长,玻璃市场价格再度开始滑落。2001年平均价格较2000年下降了16%,2002年上半年又继续下滑10%。2002年1-11月玻璃价格走势见下图。可以看出,2002年1-7月,平板玻璃的平均价格呈现出下降趋势。8月以后,平板玻璃的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回升。回升的原因是:5月,国家建材局颁布了《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平板玻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暂行规定》,并且在行业内开展行业自律和反低价倾销工作;国家实行了宏观调控,严格限制新线上马;燃料重油价格上涨,至年底吨重油进厂价格已涨至1800元,玻璃生产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但是,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并不能改变供过于求的行业现实,预计未来平板玻璃的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平板玻璃的价格走势直接影响到行业的盈利水平。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价格对此进行了估计。见下表。规模吨/日年产量万箱/年不含税价格元/重箱单位变动成本元/重箱固定总成本万元/年年利润万元/年照原设定利润变动万元/年敏感系数原设定500270563545001170产量提高10%而价格不变500297563545001737增加567价格提高10%而产量不变5002703545002682增加1512注: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数/参考数(产量或价格)变动百分数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提高玻璃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而言,价格提高比产量提高更为有效。从平板玻璃行业的利润水平变动来看,2000年,行业出现回暖,取得了亿元的盈利,成为建材行业盈利大户。但是,随着价格的下跌,2001年行业盈利也大幅下降,仅为亿元,2002年1-11月亏损亿元。由于2002年最后几个月的价格上升,平板玻璃行业最终在年底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建筑用玻璃制品业虽然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但到年底也终于结束长达11个月的亏损,实现盈利亿元。由于前面预计未来平板玻璃的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再结合玻璃行业利润水平历史轨迹,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未来玻璃行业仍将在微利或亏损状态中运行。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行业重组开始进行,但只是试探性的我国现有平板玻璃企业300多家,其中浮法玻璃生产企业60多家,其余都是使用将要淘汰的垂直引上及小平拉工艺的厂家。在2000年前,我国玻璃企业曾一度达到600多家。这与美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只有6家、日本3家、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各1家相比,我国的玻璃企业数量过多,全球最大的产能被高度分散,必然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和价格的相互竞争。我国玻璃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发展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生产集中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和企业整合,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形成若干个大型平板玻璃企业集团。这一进程目前已经开始。2002年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耀华玻璃集团收购沈阳星光集团玻璃企业,福耀集团收购通玻集团,北疆集团收购黑龙江北方玻璃有限公司。虽然这一进程已经开始,但只是尝试探索性的,大规模的行业重组还有待时日。并且由于地方、部门条块分割的存在,大规模行业重组的前景现在来看还很模糊。4、细分市场中存在机会虽然我国玻璃行业总量过剩,但是主要集中在中低档玻璃市场中。高档浮法玻璃只占国内总产量的12%左右,还不能满足市场对高档优质浮法玻璃的需求。因此虽然我国玻璃总产量严重过剩,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2001年我国全年进口平板玻璃2447万平方米,2002年1-11月进口平板玻璃2543万平方米。另外,加工玻璃产业作为平板玻璃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态势已初露端倪。随着市场消费结构层次的升级,建筑、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加工玻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浮法生产线的投产也为发展加工玻璃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仅在建筑和汽车两大支柱行业中深加工玻璃的使用已近100亿元产值。在各种深加工玻璃产品中,未来市场前景较好的有应用于建筑及装饰行业的镀膜玻璃、夹层玻璃、钢化、半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应用于汽车等行业的钢化玻璃。5、出口形势喜人,但存在国外反倾销风险2002年全年我国平板玻璃出口增长66%,形势喜人。从2002年1-11月的数据来看,我国平板玻璃出口21559万美元,同比增长63%,而同期进口11451万美元,同比仅增长%。但在喜人的形势中也有阴影存在。2001年底,加拿大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涉及中国4家生产企业,包括福建福耀、深圳奔迅、深圳信义、东莞港湾。2002年8月30日最终裁定中国汽车玻璃没有在加拿大市场构成倾销,没有对加拿大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者实质性损害威胁。虽然此次争议以中方获胜结束,但是它还是对我国深加工玻璃行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2003年3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的福耀集团等7家企业在美国市场低价倾销汽车挡风玻璃。这就意味着从4月1日开始,出口美国的中国汽车挡风玻璃要多交10%左右的关税。这一裁决对我国玻璃出口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002年,我国汽车用挡风玻璃等深加工玻璃由于受国外反倾销影响出口增幅有明显下降,降幅为5%。6、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玻璃行业中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总量偏多,优质偏少;企业偏多,强企偏少;内销偏多,出口偏少;政策偏多,落实偏少。从近期的运行状况来看,总量偏多、优质偏少;企业偏多、强企偏少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内销偏多、出口偏少的现象有很大改善,政策偏多、落实偏少的现象将来会怎样,现在还很难判断,因为行业政策的执行本身就缺乏连续性、一贯性。1995-2002年间行业的起起落落可以很清楚的解释这一点。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对行业未来发展做出如下基本判断:供过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产品价格、行业盈利水平将长期低位运行。行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高档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生产商面临着一定的机会。(四)上市公司评价1、整体分析玻璃行业共有8家上市公司,包括耀华玻璃、洛阳玻璃、
本文档为【建材行业分析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龙
人民教师
格式:doc
大小:354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2-05-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