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举报
开通vip

最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PAGE14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教材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及欣赏分析三拍子的歌曲,重点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上做比拟,使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的三拍子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视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难点一、正确地表现?彩色的中国?的音乐情绪。二、正确感受、体验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风格。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PPT课件等班级学情分析同学们对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

最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PAGE14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教材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及欣赏分析三拍子的歌曲,重点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上做比拟,使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的三拍子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视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难点一、正确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彩色的中国?的音乐情绪。二、正确感受、体验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风格。教学准备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多媒体设备,钢琴,PPT课件等班级学情分析同学们对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对音乐的乐理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课后修改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复习器乐合奏曲?哆来咪?导入新课介绍歌唱的根本要求及歌唱的根本姿势介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及领唱聆听歌曲?彩色的中国?1、引导学生按照三拍子指挥图示随音乐进行划拍,用声断气不断的歌唱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唱好友休止符的乐句,并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2、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3、分组学唱歌曲的简谱。4、轻声、有感情的朗诵歌词。5、学唱歌曲,齐唱全曲。6、分组练习副歌局部的二声部。7、完整的合唱全曲。六、学习根本指挥图示七、音乐练习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重点练习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2抄写歌曲的后11小节,讨论它们与前奏的关系,并从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说说这段音乐在整首歌曲中的作用。八、拓展活动聆听歌曲,标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及装饰音的名称,随音响边划拍边唱开始局部。九、课堂小结?歌唱祖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三、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和?多情的土地?寻选自2022年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开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祖国处处好。?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歌曲通篇采用e小调,旋律抒情流畅、优美感人,情感真挚、耐人寻味。上下两大段旋律相同,结构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语言化的旋律,演唱时如同对亲人轻声地诉说。第四句旋律连续上行,并采用三连音以增加急迫与冲动不舍、焦灼与真切思念的情绪。歌曲在B乐段开始发出深切的感慨,感慨助词“啊〞的两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处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处理,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我拥抱……〞和“我捧起……〞两句更是耐人寻味、真挚动人,其旋律的流畅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结束句在钢琴伴奏与人声交替互补、渐行渐弱、渐行渐远中结束。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听一听,他的旋律、歌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是什么歌曲?〔1〕我的中国心〔2〕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答复听完后的感受。教师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主要表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祖国幸福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彩色的中国?。新课讲授2、教师找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3、教师通过PPT来展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宝岛台湾,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4、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欣赏,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5、教师教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1〕休止符,后半拍出来。〔2〕向学生讲解反复记号和跳跃记号。6、学生自行演唱,提醒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视情况跟随伴奏〕。当然,表现祖国美好,热爱家乡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十分深情的歌曲。?彩色的中国?比拟欢快、愉悦,而这首?多情的土地?就比拟抒情,优美感人,表现了对家乡、对生育养育自己地方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7、教师简介施光南8、欣赏?多情的土地?。五、延伸拓展现在,同学们都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下,我们当然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为今天美好生活作出奉献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最后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德华的?中国人?。?歌唱祖国?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根本风格。2、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3、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热情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4、把握歌曲的根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5、通过学唱?爱我中华?,欣赏?走向复兴?,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兴盛的前提,激发学生发奋向睥精神风貌。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歌曲来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2、?爱我中华?音域跨度大,准确把握大跳时的音准,以及演唱时的精神气氛。三、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拟熟悉,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开展。前12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但第二局部音域跨度较大,速度快,学生很不容易掌握音准,可放慢速度,比照、模仿来解决。?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该歌曲的曲作者为印青;词作者为李维福。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几幅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哪个民族?〔采用抢答方式〕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学生答复,教师通过PPT总结有哪些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因此我们要团结起来,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千言万语会聚在一首歌曲里,今天,就让我们去学习这首?爱我中华?。2、教师播放?爱我中华?视频片段,让学生在后面跟唱一下。3、教师介绍歌曲作者—)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2022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著名歌曲歌词:?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夕阳红?等。曲徐沛东〔1954~〕,著名词曲作者,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70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79年毕业,同年回福州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1985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版了100多盘个人作品专辑。包括?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亚洲雄风?、?辣妹子?、?爱我中华?等。?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方,“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那么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开展显得很大气。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阔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学唱。音乐大局部学生很熟悉,根本会唱,因此教师只对个别音域跨度比拟大的地方做一个提醒和教唱。那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团结起来,热爱自己的国家。而接下来的一首歌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振兴我们的国家,让我们中国走向富强。它就是———?走向复兴?。5教师简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走向复兴?是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歌曲?走向复兴?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学生2500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6、教师播放?走向复兴?MV,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感受其进行曲式的风格,充满自豪、刚毅、威武雄壮的感情和气势。五、延伸拓展总结这一单元学唱和欣赏过的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并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印象。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3.教育学生珍惜友谊。二、过程与方法1. 先欣赏,学生感受音乐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旋律有所感知。2. 然后学唱歌曲,学会之后尝试加进身体律动和打击乐。三、知识与技能1. 学习三拍子的击拍图式。2. 用三解铁、木鱼、沙锤、铃鼓、响指为?青年友谊圆舞曲?伴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并参与音乐表现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2. 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及参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教学资源1.多媒体音乐室2.VCD?圆舞曲?舞蹈片段3.打击乐器:三解铁、木鱼、沙锤、铃鼓、响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入室就坐〔播放音乐〕,检查人数,师生问好。教学活动2二、发声练习〔断音和连音练习〕1=D3/4321│321〢mimimima教学活动3三、听音练习:〔老师在琴上弹出不同高度的音,学生用la模唱。〕1=C51〢36〢15〢41〢53〢教学活动4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1.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2、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3、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教学活动5五、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1、学唱谱:〔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2〕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3〕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注意断和连。2、学唱词:〔1〕朗读理解词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2〕学生进行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伴奏。3、表演唱:〔1〕加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强弱弱规律进行延长。〔2〕加打击乐进行演唱。教学活动6六、小结:学生畅谈学习感受。第二课时?溜冰圆舞曲?教学目标: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教学重点、难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教具准备:多媒体、碰铃、红纸、黄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刚刚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刚刚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二、新授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教师:这是这段旋律的的简谱,我把它弹奏一下,同学们看谱〔出示简谱〕〔加两小节前奏〕教师:我们跟着钢琴唱一唱,前面有两小节前奏〔教师说1、2、3、1、2、齐,齐字后开始唱、稍慢〕〔教师指出每四小节换气、3音归到后面乐句〕〔指出后稍加速再唱〕教师:唱得不错!下面我跟着旋律画圈,请同学们观察在每小节的哪拍上我开始画圈?〔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师画圈〕教师: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教师:真不错!第一拍,每一小节画一个圈。拿出右手,一起来画一画。手拿高一点、握球状、逆时针画。第一句预备起〔师唱一起画〕教师:跟着音乐来画〔播放主题A〕教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可以怎样画?〔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B〕教师:〔根椐学生的手势教师概括,为什么可以这样画?〔生答,速度上快了〕教师:刚刚那段是长音〔教师画圈唱〕而这段看它的简谱,用了短促的八分音符。它的音写得也很有规律,第一行5161的反复,第二行5262的反复,第一小节只有两拍,其它是三拍,这个小节叫不完全小节。跟着钢琴来唱一唱。齐字以后开始〔教师数123齐〕提速也唱一遍。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段旋律我画三角形行不行?〔播放主题B师画〕教师:行不行?〔生答,行〕而且第一拍要画重一点。〔师演示123、123〕圆舞曲的特点是不是重音落在第一拍上。一起来画一画〔播放主题B〕教师:刚刚的两段旋律是第一小圆舞曲的两个主题,我们完整地把第一小圆舞曲来听一遍。〔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一起做动作〕教师:〔听后问〕旋律有反复吗?〔生答,有〕如果两个主题分别用AB表示,那这局部的结构是?〔生答ABA〕教师:请同学们听第二小圆舞曲,思考:第二小圆舞曲和第一小圆舞曲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答,更欢快、活泼)(教师:力度上更强了)我都用了这个动作,来看它的谱,音从中音区到高音区到两个点的高音区又到低音区,跨度很大,表现的是溜冰者什么动作?〔旋转、腾空、跳跃〕教师: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播放音乐〕教师:第二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是描绘溜冰者身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声音〔师唱,哒……,一起来做〕教师:两小节后开始,总共六小节〕再来一次教师:再完整的来听第二小圆舞曲教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答,ABA〕教师:也是ABA的结构。那第三和第四小圆舞曲也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构呢?〔听了以后才能下结论〕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凳子下的卡纸。当音乐出现时用右手举起红纸,第二个主题出现时仍然用右手举起黄纸,如果有反复再举起第二张红纸,你的右手上应该是三张纸,没有反复就是红黄两张。先听第三小圆舞曲〔播放第三小圆舞曲〕教师:〔师做动作〕手上都拿了两张,它的结构是——〔AB〕教师:好,继续听第四小圆舞曲〔播放第四小圆舞曲〕教师:它的结构是〔ABA〕太简单了!请同学们把卡纸放回凳子下。教师:我们来回忆一下,四个小圆舞曲哪个结构是AB?(生答,第三)其它都是ABA的结构。〔点击图标〕其实在四个小圆舞曲前还有一段由圆号演奏、节奏自由、描绘美丽冬景的序奏。来听序奏,请同学们分辩,序奏的旋律跟哪个主题很像?〔播放序奏〕教师:〔生答,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完整的来欣赏这首乐曲。如果你能听出第一小圆舞曲,举起一个手指,第二小圆舞曲两个,第三三个、第四四个。举起后可以把手放下,专注地听音乐。〔再现一小、三小、结尾时提醒〕教师:我觉察同学们在第一小圆舞曲出现时都能准确判断了,它是怎样唱的?〔师生同唱〕拓展教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屏幕,括号里的字应该填什么?找找规律〔多媒体出示:〔〕游芳草地,〔〕咏荷花池,〔〕饮菊花茶,〔〕吟白雪诗〕教师:〔春夏秋冬〕今天我们欣赏的溜冰圆舞曲是冬天的圆舞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听春夏秋的圆舞曲分别是?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皇帝圆舞曲?〔屏幕出示〕教师: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教师鞠躬〕下课!第三课时课题:?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解、分析、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波尔卡和探戈的概念和特点,体验力度、速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合作的愉悦过程中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认识二种舞曲体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对舞曲音乐和相关文化感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熟悉作曲家及作品的音乐体裁。教学难点:感受、体验、理解乐曲的内涵。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竖笛、小军鼓教学过程:导言,同学们,请你们展示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音乐家施特劳斯、安德森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舞蹈的世界,来感受舞曲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知识讲解:波尔卡,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只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探戈,19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开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既受到了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探戈的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强调切分节奏,音乐情绪多为惆怅、哀伤的。这可能与大批欧洲移民强烈的思乡情绪密切相关。音乐家简介: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育,168首圆舞曲,200首其他舞曲,40部进行曲,16部轻歌剧。代表作品:?兰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安德森:美国作曲家,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代表作品:?打字机?、?兰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另人快乐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带着以下问题完整聆听作品。1、乐曲留给你的总印象是怎样的?它属于哪种音乐题材?从大的范围看,它属于管弦乐;从具体的音乐说它属于波尔卡。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2、乐曲可分为几个局部?其中有没有相同或根本相同的局部?每局部的音乐情绪如何?分段聆听乐曲。熟悉个局部的音乐主题,深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其表现的生活内容,思考乐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复听全曲,展开想象,结合乐曲思考并讨论:结合图片创作音乐,表现音乐。可以以打击乐器,自制乐器和自然音响为主。?蓝色的探戈?是一首著名的轻音乐舞曲。人们称之为布鲁斯,布鲁斯的内容主要是表达黑人被贩卖到欧洲后的痛苦、忧郁、哀伤的心情的。结合探戈舞的表演录象,在欣赏时,引导学生分辨乐曲有几个主题,有没有风格相近的内容,它们各重复了几变。要感受、体验、理解、判断乐曲不同局部的音乐风格及美感。教学回忆:第四课时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教学目的感受琵琶魅力,领略彝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我们一道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欣赏开心辞典".为了加强大家的合作与竞争性,分四个小组——小丫组、小鸡组、小猫组、小狗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好,准备,开始,请——听——题:"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中所描写的乐器是:A古筝B古琴C琵琶D扬琴.正确答案:琵琶.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个片段,请问白居易是我国那里人?A杭州,B太原,C长安,D济南.正确答案:太原.3、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已有:A3000年,B2000年,C1000年.正确答案:1000年.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首琵琶曲.二、初听(官能欣赏)请同学们全身放松,安静倾听(播放音乐)……这首乐曲民族风味浓郁,它属于:A西洋,B汉族,C瑶族,D彝族.正确答案:彝族.彝族文化悠久而兴旺,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著名长诗?阿诗玛?、舞蹈?阿细跳月?、民歌?彝族山歌?等.民歌简练朴实,比喻形象,曲调辽阔明快,缠绵悠长.请问彝族在我国最大的居住地是:A四川,B广东,C云南,D贵州.正确答案:四川.琵琶的音色如何、技巧有那些?高音区明亮,低音区厚重,技巧有抡指、泛音、滑音、琶音、扫弦等.琵琶曲的性质有两种,此曲为:A武曲,B文曲.正确答案:文曲.复听(情感欣赏)请同学们安静欣赏(播放音乐)以小组为单位畅谈听后感——情绪、情感、情景、情节……教师小结: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有相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王惠然(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上海市人.曾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奏家、教员.主要作品有?春到沂河?、?幸福渠?、?月下欢舞?、?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彝族舞曲?等.作品是作者1956年随彝族、苗族马帮一起爬山涉水,头顶蓝天,脚踩白云,包揽了巍峨雄姿的山川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山寨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载歌载舞的各种场景有感而发……请为该曲起名字.该曲的曲名是:A?芦笙恋歌?,B?月下欢歌?,C?彝族舞曲?,D?瑶族舞曲?.正确答案C.再听(理智欣赏)该作品的调式是:A大调式,B小调式,C宫调式,D羽调式.正确答案:D2、该作品的曲式是A盘旋曲式,B复三部曲式,C变奏曲式,D奏鸣曲式.正确答案B.音乐欣赏"三字经"——多听(反复听)、多唱(主题)、多看(有关欣赏资料).作品主题视唱(见教材)听音乐做律动、作文、作画.课堂小结.先请学生小结……教师小结:音乐不象文字那么具体明了,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用文字给予提示,又不能完全依赖文字.对于无标题音乐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尽,音乐始"用文字和语言是难以表述音乐的.毛泽东和贝多芬就不愿人们对其作品有过多诠释.因此,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有太大的顾虑,你认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银杯?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歌声问好。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看书:学习什么是“中国民歌〞?并能理解。〕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新课内容:1、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小结〕歌曲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蒙古人民过着自由,舒畅,美好的生活,那么对于这样美丽的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答复。(课件从蒙古族的居住,运动,饮食,音乐,舞蹈,语言,服装,礼节,等方面收集的图片。)3、〔小结,〕给予评价。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一定很有特点,今天我们共同学唱一首蒙古民歌?银杯?,听一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聆听〔播放歌曲视频〕4、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5、视唱旋律。6、随琴单旋律演唱。讲解:〔1〕“X.X〞、“XXX〞节奏。〔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闰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7、自由读词。“赛勒日外咚赛〞是什么意思?8、填词,有感情地演唱。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9、学习长调、短调。〔播放课件〕师:比拟银杯是长调,还是短调?10、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学习和理解,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情感上有了更多了解。让我们再用优美、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学生齐唱。四、小结师: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唱?牧歌?。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根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教学过程:(一)唱歌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示的。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方:1、2小节,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姐根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采用跟随录音(C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巨结肠等方式进行。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二)欣赏1.?牧歌?(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概念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变的无伴奏合唱?牧歌?。(2)播放录音。(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族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答复,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他没有伴奏乐器,但有人生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2.?万马奔腾?向学生介绍: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拟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拟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播放录音参看教科书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三)小结?欧洲风情?教学目标: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的一段歌词,并能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及?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小提琴、西班牙吉他的音色,初步了解有关吉他的音乐知识。〔四〕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为聆听到的音乐画旋律线或图形谱。二、教材分析〔一〕?桑塔。露琪亚?1、?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又称“那坡里〞〕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歌词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难以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的伴奏模仿着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三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为这首歌大大增色。可谓是雅俗共赏的、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2、船歌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产生与开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重要的关系。贡都拉的船身狭长,首尾均都翘起,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艄公喜欢穿黑白相间的服装,关上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用单桨划船。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这就是威尼斯船歌。这种歌曲的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或12/8拍,给人以摇晃的感觉。其情绪色彩也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帕瓦罗蒂〔1935——〕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其音色晶莹、明亮、富有穿透力。4、多明戈〔1941——〕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其音色饱满华美、坚强有力。5、卡雷拉斯〔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其音色流畅抒情、清峻柔美。〔二〕?伏尔加船夫曲?1、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调调性,适合男低音演唱。?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炽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2、夏里亚宾〔1873——1938〕俄国男低音歌唱家。?伦敦德里小调?伦敦德里又名“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伦敦德里小调?又名?伦敦德里之歌?或?爱尔兰民歌?。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辞别?改编而成的。原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写成,大调式、4/4拍。其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见课本旋律线图〕。其旋律纯朴动人,充满了温柔平和的气氛。其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见课本旋律线图下两行〕。其旋律显得高昂、色彩较为明亮、带有明显的颂扬性。整个音乐充满了热爱生活以及憧憬未来的美好感情。小提琴曲将原曲在上下音分别呈现一遍,然后加以变化后重复,最后回到原来的情绪上结束全曲。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歌唱性强的优势,因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1、中世纪时,由阿拉伯及北非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城建立了格拉纳达王国。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盖起了阿尔罕布拉宫。在这座中世纪的宫殿里,珍藏着闻名于世的壁画——这是古代伊斯兰文化的珍贵遗产。15世纪时,西班牙人开展复国运动,摩尔统治者被赶出了西班牙。但是,格拉纳达王国的遗址及阿尔罕布拉宫中珍藏的壁画却成为后世旅游的胜地和观光的对象。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1852——1909〕曾到阿尔罕布拉宫游览。他对那古老的宫殿建筑和华美的壁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而在1896年创作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首传世之作。?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结构形式是:A+B+尾声〔即单二部曲式带尾声〕。吉他。中世纪时,摩尔人将一种拨弦乐器传入西班牙。随后,逐步定型为今天的西班牙吉他〔简称吉他〕。与它同类的乐器还有意大利吉他、班杜里亚琴、西滕琴、班卓琴、夏威夷吉他〔横置在膝上演奏的吉他。用金属按弦器代替手指按弦,并在琴弦上滑动奏出旋律〕。第1课学唱?桑塔.露琪亚?一、要把唱好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以下手段:聆听帕瓦罗蒂、多明戈及卡雷拉斯的演唱录音。也可以聆听我国歌唱家的演唱录音。目的是激发起学生的歌唱兴趣,并为学生体验与掌握歌曲的风格、进一步分析认识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做好准备。歌曲中的变化音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困难,可以采用先直接唱歌词,此后再唱歌谱的方法或伴随琴声歌唱的方法予以解决。但切忌脱离艺术表现的专业性技能训练将学生束缚住。演唱中要有一些摇荡的律动感。必要时,可鼓励学生将身体随着歌曲的节拍自然地活动起来。要求学生背唱歌词,至少要背唱一段。条件允许的话,可用英文演唱歌曲。要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演唱形式并试验其演唱效果。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本歌有联系的相关文化。如:船歌、意大利的地理情况、威尼斯水城、贡都拉船、著名歌唱家及斯卡拉蒂歌剧院等。其中,有的内容可由学生在课上或在课下进行交流。第2课?伏尔加船夫曲?对作品应完整地聆听,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艺术整体留有深刻的印象。二、要抓住以下重点: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如:力度层次的演变特点、劳动号子式的固定音型、男低音的音色……〕,歌曲的主题思想〔踏平世上的不平路〕。聆听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完整地聆听、复听。聆听中,随着录音之力度变化,要求学生用劳动号子式的因定音型伴唱。参照列宾的油画,讨论歌曲的内容。利用歌曲片段引导学生做即兴表演。第3课?伦敦德里小调??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一、对每个作品都应完整地聆听,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艺术整体留有深刻的印象。聆听?伦敦德里小调?时,可先唱一唱原曲。在此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分析讨论其结构形式,高潮在哪里,最富激情的乐句是哪一句,为聆听完整的乐曲打下根底。在聆听全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原曲重复了几遍;每次出现时音乐的表现方式如何。〔是哪个音区?是单旋律还是有和音?是连音奏法还是有断奏?〕聆听?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聆听全曲,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情绪、乐曲结构等。其中,应注意两段旋律呈现的次数,尾声与前两段旋律有什么联系,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轮指奏法、分解和弦伴奏〕。〔3〕引导学生检索、讨论有关吉他的文化知识。  ?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歌好比春江水?  动:律动、创编  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民歌,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歌曲旋律自由,音域只有六度,歌曲中大量运用既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  1、听过聆听比照,了解山歌的特点,形成初步的印象。  2、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体验音乐发生的奇妙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师生合作演绎歌曲,体验合作的乐趣。  4、了解、认识、掌握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上波音记号。  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歌曲中衬词的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风格特征。  3、上波音记号、跨小节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听两首歌曲片段,说一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歌好比春江水?,指名答复】  生:…  师:第一首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第二首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两首都是民歌中的山歌,正如同学们所说,。山歌的特点是: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  【课件:山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此环节中,我选取特点鲜明的两首山歌,让学生聆听,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聆听比照,发现两首歌曲的共性,揭示山歌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模仿当地方言提示〔四川话:是撒子地方的山歌哦?〕 【课件: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四川人看到太阳出来为什么如此快乐呢?其实这和四川多雾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系,人们看见太阳出来驱散雾气,带来好的天气,心情自然非常快乐。  二、解决难点  1、师:让我们站在山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山那边的人吧〔同学们和老师做回声练习〕  【课件: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欧浪罗、上山岗欧罗罗】教师示范,提示强弱的变化f—p,练习。  【设计意图:模仿是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可以积累感性经验,为表现音乐和创造能力的开展打下根底。此环节中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回声的效果,经过自身的实践,将理性的特点上升到感性的阶段,进一步感受到山歌的特点。运用歌曲中的歌词作为演绎回声的内容,是对歌曲的初步体验,为接下来歌曲教学埋下伏笔】  2、师:山里的人们听到了太阳出来的好消息,拿起了工具,大家一起去劳动了。  〔1〕你能按照节奏读读这句话吗?  【课件:xxxx|xxx0】  大家一起去劳动  〔2〕老师稍作变化,你会读吗?  ︵  【课件:xxxx|xxx0】  大家一起劳动  “起〞的时间变长了,学生尝试边划拍边读,老师及时示范与纠正。  〔3〕老师讲解:跨小节切分节奏  【课件:跨小节切分节奏】  〔4〕再次读一读,注意重音。  【设计意图:将难点单独提炼,通过严、手、嘴三方面比照,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其中的变化,并且理解速度快,知识掌握牢固。在解决难点的同时也学会了新的知识点:跨小节切分节奏】  三、歌曲教学  1、师:考考大家,在歌曲找一找,那里有跨小节切分节奏?  【课件:出示大歌谱并播放歌曲范唱】   【课件:用色块标出】  【设计意图:现学现用,稳固知识。将所学的跨小节切分节奏,在听范唱中学生自主找寻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歌曲教学与音乐知识学习稳固相辅相成,一举两得】  2、学习:“喜洋洋欧郎罗〞这一句  〔1〕唱歌谱  〔2〕参加歌词  〔3〕注意休止  学习:“喜洋洋欧郎罗〞这一句  〔4〕唱歌谱  〔5〕参加歌词  〔6〕句尾长音3拍  3、师:师生接龙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感受合作的乐趣】  4、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括号里德词,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师:这叫衬词,有了衬词的参加歌曲变得更加热闹,在这里是模仿人们呼唤牛羊的声音和敲锣打鼓的声音,也是这首歌的特色。〔老师范读一句去掉衬词的歌词,学生比照与感受〕  5、师:看来衬词的作用还真不小,那我们可得唱好它。  〔单独练习每个衬词,提示“扯〞读cai〕  【设计意图:要想将歌曲表现好,除了难点的解决外,更重要的是歌曲风格的把握。这首歌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衬词,衬词占据了歌曲的一大局部,可见衬词唱的好坏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  6、让我们再次合作,仔细听一听,老师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先唱,老师后唱,在上波音的地方加上手势〕  7、师:你听得很仔细,这个音上面有一个记号,叫上波音记号。  【课件:上波音记号】  指导练习演唱上波音:这里唱成232  【设计意图:在师生合作完成歌曲演唱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唱的同时仔细聆听,请同学找出不同点,也就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上波音记号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耳朵,养成好的聆听习惯,而且是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8、跟老师的琴声分乐句模唱歌谱  9、完整演唱歌词的第一段。纠正缺乏之处。  【课件:出示第一段歌词】  10、同学们第一段已经唱的很棒了,下面让我们把其余的几段歌词学一学,唱一唱。  【课件:其余四段歌词】  11、同学们学得很快,下面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分段〕来表现歌曲  五、拓展  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这首歌曲不同的情感,就在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著名的导演王光利就以这首歌为主题拍摄了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播放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正是将这首歌贯穿始终,知识前后所表达的寓意不同而已。通过欣赏让学生从另一方面理解音乐的作用:同一首歌用不同的情绪表达出来,既可以催人泪下,也可以催人奋进。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挖掘出音乐的内涵。】  六、结束语  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在此时已经成为四川人情感的载体,给予他们勇气、希望和力量,同学们希望这首歌成为你努力学习的动力,最后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同学们再见!?军民大生产?教学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和聆听?连连夯?,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歌曲。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音组成的节奏。教学用具:电子琴、教学光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曲子,听的时候注意一下歌曲的风格和特点。〔1〕用多媒体播放?摇篮曲?。问: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呢?〔曲调柔和、舒缓〕〔2〕用多媒体播放一首劳动号子。问: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呢?〔旋律豪迈、亢奋、铿锵有力〕二、教授新课?军民大生产?介绍作品这首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简介作曲家、戏剧家张寒晖,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再一次感受歌曲。〔多媒体播放?军民大生产?的视频〕跟着音乐,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教唱歌曲〔1〕师:请同学们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老师读“领〞的局部〔注意:按节奏读歌词〕。〔读1、2段歌词〕〔2〕师:请同学们按节奏朗读3——5段歌词。〔3〕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的歌谱吧!〔跟琴唱谱〕〔4〕师:请同学们跟着琴来唱唱第一、二两段歌词。〔5〕师:唱得真不错!下面,我们跟着歌曲录音,自己来学唱3——5段。〔6〕歌曲处理:师:这首歌曲是陕甘宁边区军民踊跃投入开荒大生产的热烈场面,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和声音表现当时人们冲动的积极地心情?〔洪亮、有弹性,乐观、快乐的心情〕〔7〕师: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唱唱,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让我们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去吧!〔分大组轮唱〕介绍劳动号子师: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号子?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即兴创作。师:谁知道号子的特点和作用呢?号子的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效劳,节奏规整,强弱鲜明。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欣赏?连连夯?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号子——?连连夯?,它属于打夯号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什么是打夯?打夯:在建筑建筑物时打地基用的工具,在现在已经被及其所取代,打夯是一种重体力劳动,不仅要求劳动者有力量,同时还要相互协调,共同合作。2、聆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具有什么特点?节奏鲜明、铿锵、活泼,歌曲旋律健壮豪迈亢奋、铿锵有力、热烈欢跃。3、看图,介绍书上的两种打夯形式。5、模仿活动:三、四个人为一组,模仿任意一种打夯的动作,要求跟着音乐节奏,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最协调。歌词创编:劳动号子是人民边劳做时边编唱的歌曲,现在同学们也来当一回编创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劳动场景可以进行创编,比方:拔河、大扫除、值日、运动会、我们比比比那个小组编创的有好听、又有特色?在创编之前我为大家创编一段作为参考:同学们所创编的乐曲合起来是不是就成为一首完整的乐曲了,在………………的时候就可以唱起这首歌,同学们的热情肯定非常高涨!
本文档为【最新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assyy
本人从事施工专职安全员多年,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资料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格式:doc
大小:68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7-3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