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课)

2022-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课)

举报
开通vip

2022-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课)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1.种子发芽实验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教学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教学准备苹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2022-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课)
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种子发芽实验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教学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教学准备苹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导入(3)分教学提示:出示从中间切开的苹果剖面。)大家看到苹果中间几颗小小的黑色物体了吗?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预设:苹果的种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条件吗?(预设:需要。)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阳光;……)PPT课件将学生引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揭示了课题。导学探究(12)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绿豆种子。)如果想要这些绿豆种子发芽,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呢?(预设:水、阳光、土壤和空气。)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如何用实验去验证呢? 激发学生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兴趣。  导学探究(12)分2.追问: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如何用实验去验证呢?(预设: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另一部分不种在土壤里,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交流:请大家分组讨论,如何探究土壤是否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引导学生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确定研究方案,并参考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P2的实验计划范例写出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 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讨论两组实验条件的异同,再通过对实验细节的分析,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测评反馈(8)分对于种子发芽必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呢?请大家组内商量选定一个其他条件,讨论并制订实验计划。  小结拓展(5)分我们需要设置两个实验组来进行对比,而且在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像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种子发芽的条件:土壤、水、空气、温度、阳光…… 持续性观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的条件:土壤、水、空气、温度、阳光……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2.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相关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3)分揭题: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我们又能发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开一场“集体探讨会”。(板书: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出示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活动的相关照片。PPT课件生营造“集体研讨”的氛围。导学探究(12)分1.布置任务:请大家翻看上节课课后的实验观察记录,回顾观察到的现象并从“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三方面整理数据。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组内展开讨论。 通过组内研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导学探究(12)分1.布置任务:请做相同实验的小组互相交流数据,并汇总在实验记2.活动:指导学生组内交流,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录表中。4.展示:课件出示做不同实验的小组的汇总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梳理在探索二中达成的共识,并开展集体汇报。 让学生在分享各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认识。测评反馈(8)分1.提问: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从全班研讨中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基于多个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概括。 本环节将研讨和探索相融合,使实验发现和实验数据的交流活动更有效。 小结拓展(5)分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学生质疑. 本环节将研讨和探索相融合,使实验发现和实验数据的交流活动更有效板书设计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3.绿豆苗的生长课时共()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3.设计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并记录绿豆苗的生长状况。教学重点设计探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认识光合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及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植物能适应环境。教学准备提前一周准备的绿豆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3)分1.引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谁来说说是哪些条件?(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阳光不是必需条件吗?(预设:阳光不是必需条件,土壤也不是。)PPT课件先引导学生回顾绿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预设:需要。)导学探究(12)分1.揭题: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板书:绿豆苗的生长)设计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 再引发学生对“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导学探究(12)分2.提问:要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们需要进行什么实验?(预设: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预设:设置至少两组实验,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注意同时要确保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实给各小组分发阳光下生长的绿豆苗和黑暗处生长的绿豆苗,引导学生从“高度”“茎、叶的颜色”和“茎的粗细”三个角度进行比较观察,并形成自己的解释。验方案 拓展实验是延续“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本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测评反馈(8)分观察完两组绿豆苗,大家有什么发现?(预设:阳光下的绿豆苗生长得更好。)这说明了什么?(预设: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到底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资料,了解空气以及光对植物的作用。  小结拓展(5)分小结:植物的叶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养料,所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资料,了解空气以及光对植物的作用。 板书设计1.3绿豆苗的生长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4蚯蚓的选择课时共()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能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教学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教学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举例说明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教学准备其他动物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3)分前面三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的发芽和生长条件,请大家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空气、土壤、阳光和适宜的温度。PPT课件由植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类推动物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导学探究(12)分1.由此看来,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那么动物也是这样吗?(教学提示:出示蚯蚓的图片。)根据自己的经验,你们认为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呢?请大家进行组内讨论。 设问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导学探究(12)分2.提问:刚刚大多数同学认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我们用对比实验验证,那么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3.改变的条件是光照,不变的条件是空气和潮湿的环境。)该如何进行实验呢?4.3.提问:盒子的内部为什么要涂成黑色?分发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动手之前先动脑,应该成为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基本行为习惯。测评反馈(8)分观察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1.提问:接下来我们要用对比实验验证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那么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又分别是什么?阅读其他动物的相关资料,思考这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实验技能 小结拓展(5)分小结:大多数蚯蚓待在铺有湿润泥土的一端,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拓展:小组内每位成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用“××动物能适应××的环境是因为××”的句式在组内分享。 青蛙能适应潮湿的水洼是因为潮湿的环境可以让它的皮肤保持湿润板书设计4蚯蚓的选择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5当环境改变了课时共()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知道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教学重点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发现动物的许多适应环境的行为都与“食物”有关。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3)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青蛙的图片。)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冬天呢?板书:当环境改变了)预设:能看见,但是比较少。因为青蛙要产卵,春天小蝌蚪比较常见。PPT课件引导学生基于原有认知来分析青蛙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行为导学探究(12)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1与青蛙有关的4幅图片。)大家认为这4幅图分别描述了青蛙的什么行为?图1中的青蛙在挖洞;图2中的青蛙在洞里冬眠;图3是正在成长的青蛙,还是蝌蚪形态;图4中的青蛙在捕食。) 使学生初步认识环境与动物行为之间的联系,也为学生后面进行的自主交流做示范。  导学探究(12)分讲解:在大家的印象里,春天有什么特点?(预设:天气开始变暖,草木开始发芽……)没错,这样的气候正适合青蛙卵孵化,而且很多虫卵也开始孵化成幼虫,为青蛙提供充足的食物。这就是我们在春天能看到很多小蝌蚪而很少看见青蛙的原因,所以春天对应图3。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将青蛙的行为和季节对应起来。 对于拓展部分提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研讨加专家建议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的共识。测评反馈(8)分那么,其他季节能为青蛙提供哪些生存所需的条件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通过分析、研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建构概念。 小结拓展(5)分小结:我们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的季节能给青蛙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所以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出现不同的行为。说收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6.食物链和食物网课时共()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2.知道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学重点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教学准备动物的食性介绍资料、教学课件、“模拟食物网游戏”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3)分提问:你们的绿豆苗长得怎么样了?(预设:长高、长大了,生出了很多绿叶,但是叶子上有一些小洞。)你们认为这些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带领学生到绿豆苗圃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生物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PPT课件带领学生到绿豆苗圃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生物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导学探究(12)分认识食物链1.讲解:刚刚我们猜测绿豆苗的叶片可能被蚜虫吃掉,而蚜虫又可能被瓢虫吃掉,它们之间便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所以绿豆苗、蚜虫、瓢虫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绿豆苗→蚜虫→瓢虫。 适时地进行补充讲解,顺利地引出本课主题。  导学探究(12)分提问:观察一下,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联系在一起像什么?(预设:像一张网。)仔细观察这张网,还有什么发现?(预设:有的生物会被很多种动物吃,有些动物能以多种生物为食。)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所以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通过模拟食物网的游戏,引导学生在“结网”和“破网”的过程中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同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测评反馈(8)分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呈现的网状关系,称为食物网。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麻雀可能会因为食物变少也大量减少;蚜虫可能会因为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导致绿豆苗被大量迫害;…… 给学生提供绿豆苗丛中多种动植物图片以及这些生物的食性介绍资料, 小结拓展(5)分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学生说收获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中找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板书设计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食物网: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构成的网状联系。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会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课题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课时共()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知道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教学重点建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难点论述生态瓶的设计理由,通过论证完善设计图,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和反思。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3)分揭题:动物给植物提供肥料,植物给动物提供生存的氧气,我们把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的。预设:蚯蚓可以给绿豆苗松土;绿豆苗给动物们制造氧气和食物,并提供栖息地;小鸟的粪便给绿豆苗提供肥料;…PPT课件帮助学生建构“生物群落”概念,起到聚焦的作用。导学探究(12)分认识生态系统1.提问:绿豆苗周围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预设:阳光、水、温度、空气等。)这些非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 出示学生一直跟踪观察的绿豆苗丛图片,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  导学探究(12)分设计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1.过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设计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来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这样的生态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要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达到平衡,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那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吗?该如何满足它们的需要?(教学提示:出示植物生长习性,动物食性、生长周期以及繁殖的资料。) 给学生提供任务单,明确任务要求,引导学生改变生物数量或非生物条件,观察改变后的生态瓶状况的变化。测评反馈(8)分交流:请养殖意向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大家在组内讨论设计生态瓶需要考虑的问题。请大家根据资料内容,先完成自己的设想。  小结拓展(5)分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物种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系统:群落里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整体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生态瓶中小鱼的生存的是(     )。A.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生态瓶的光照时间C.生态瓶的水量D.生态瓶中生物的大小 板书设计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群落: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物种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系统:群落里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整体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课题2.1船的历史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知道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与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PPT课件独木舟制作方法视频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揭题:从两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船在不断地发展,它们的功能及性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船的历史。(板书:船的历史)出示先进的“东风号”图片‘说说了解到的。PPT课件先出示小船的图片唤醒学生对船的原有认知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交流关于船的知识1.过渡:相信大家都有乘船的经历,或者对船有一定的了解。说说关于船,你们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交流对船的认识(教学提示:引导学生从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角度描述。)和想研究的问题,并将内容简洁地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探索二:了解船的发展历史1.过渡:大家知道的关于船的知识真不少!想研究的内容也很多样。那么,我们先从船的发展历史开始研究。学生交流通过组内讨论,调动学生关于船的前认知;阅读6种典型船的相关资料,导学探究(20)分2.活动:出示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现代轮船和潜艇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认真阅读。3.提问: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们发现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4.提问:大家用独木舟负载重物的情况如何?反馈引导学生思考“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测评反馈(10)分课本23页课后题1、2、3提。完成作业通过介绍我国船舶的发展历史,布置课后自主学习我国航空母舰发展小结拓展(5)分简单介绍中国船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让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说收获板书设计2.1船的历史船的发展:船体材料、动力系统、构造、载重量等明显进步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等缺点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课题2.2用浮的材料造船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知道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学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教学准备PPT课件独木舟模型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揭题:古人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制造了独木舟。今天,我们也来研究用浮的材料造船。(板书:用浮的材料造船)学生读聚焦。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1.过渡:上节课,我们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在活动中你们发现了独木舟有什么不足?(预设: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可装载的货物也有限。)如果可以,你们打算怎么改进独木舟?(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它的底部面积。)观看视频,动手操作。通过测试,让学生发现竹筏模型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改进埋下伏笔。导学探究(20)分探索二:测试竹筏模型的载重量1.过渡:各小组都制作好了各自的竹筏模型,那么你们的竹筏模型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接下来,让我们测试一下。2.提问:你们打算怎么测试?(预设: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据装载的螺母数量来判断竹筏的载重量大小。)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借鉴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优点,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让课堂知识得以延伸,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勤于动手的能力。测评反馈(10)分课本25页1、2、3题.完成作业小结拓展(5)分小结: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改变船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说收获板书设计2.2用浮的材料造船独木舟          竹筏体积小         体积大载重量小          载重量大不稳定          稳定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2.3用沉的材料造船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3.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教学难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学准备PPT课件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橡皮泥。)你们认识这种材料吗?(预设:认识,它是橡皮泥。)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怎样呢?(教学提示:演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1.提问:橡皮泥在水中会下沉,你们有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预设:把橡皮泥做成船型、碗形、荷叶形、空心饺子形等。)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铝箔。)这种材料是铝箔,生活中通常用它盛装食物。铝箔和橡皮泥一样,放到水中会下沉,是沉的材料。3.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讨论分别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的方案,并绘制设计图。要求船至少可以装载20个垫圈,并且不会沉入水中。活动:分发材料,指导各组学生根据设计图分别用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和相同大小的铝箔造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认识到要使船实现一定的载重量,需要不断改进设计,提高制作技术。导学探究(20)分探索二: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的载重量1.过渡:我们已经成功地用橡皮泥和铝箔造出了船,下面我们来测试它们是否达标。2.活动:指导各组学生测试船的载重量,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提醒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小船,使船的载重量增加。3.提问: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能浮在水面上呢?请大家再次将船放在水中,并用手按一按,有什么感觉?(预设:感觉到手被向上托起。)播放船的稳定性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总结出结论,并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入体会形状对船只稳定性的影响。测评反馈(10)分完成课后研讨。小结拓展(5)分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船的底部越宽阔,稳定性越高。板书设计用沉的材料做船沉的材料做成船型体积增大浮力增大船的形状影响船的稳定性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2.4增加船的载重量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2.能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学重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难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如何增加船的载重量。(板书:增加船的载重量)读聚焦,明目标。引发学生对造船技术与人们生活、生产需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铝箔。)分别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们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预设:增大船的体积;增大船的底面积;增加船舷高度。)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三艘底面积不同的船,并画出设计图。从增大船的体积到船舱分格结构,学生的小船模型逐渐趋向原型,由此让学生深切体会不断改进船只的必要性。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铝箔。)分别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们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预设:增大船的体积;增大船的底面积;增加船舷高度。)探索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体积探索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三艘底面积不同的船,并画出设计图。播放铝箔船制作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指导学生分组测试,并将结果汇总到班级记录表。通过出示设计图模板并播放铝箔船的制作方法视频,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并测试铝箔船。测评反馈(10)分完成课后作业小结拓展(5)分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4增加船的载重量船的载重量跟它的体积有关,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船舱分格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5.给船装上动力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2.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解决给船装上动力的问题。教学难点实验验证舵对船行进方向的控制作用。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关于船舵的介绍和安装方法的视频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关于船的发展史图片。)在船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动力是怎样发展的?(预设:人力—风力—机械动力。)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给我们的小船装上动力。(板书:给船装上动力)教学课件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给小船装上风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简易的模型船。)我们可以用什么给小船提供动力?(预设:风帆;橡皮筋;电动机;……)2.过渡:(教学提示:出示卡纸、竹筷、橡皮筋、小水轮等材料。)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你们能设计动力装置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吗?探索二: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1.过渡:帆船的缺点是不能提供持续的动力,我们怎么解决动力的持续供给问题呢?(预设:给船装上发动机和螺旋桨。)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小船的动力装置。教学课件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三:如何让船在行驶中保持一定的方向1.过渡: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那么,该如何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呢?(教学提示:播放关于船舵的介绍和安装方法的视频。)2.提问:通过视频,你们了解到船舵有什么功能?(预设:船舵可以控制船的行驶方向。)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船舵如何控制船的行驶方向。指导学生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教学课件在认识船的动力发展史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测评反馈(10)分1.拓展:出示潜艇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2“潜艇”资料。2.提问:潜艇是如何控制沉浮的?教学课件小结拓展(5)分船的动力发展:人力→风力→机械动力机械动力可以让小船持续行驶船舵可控制船的航向:船舵左偏―→船向左偏转说收获板书设计5给船装上动力船的动力发展:人力→风力→机械动力机械动力可以让小船持续行驶船舵可控制船的航向:船舵左偏―→船向左偏转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6.只做我们的小船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明确任务后,能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艘小船。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或实物。能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教学重点按照要求和材料条件进行设计,绘制设计图。教学难点绘制、修改小船的设计图。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一、明确任务1课件出示本单元船的图片,回顾前5课的内容。2.揭示课题,提出任务:我们也要设计我们的小船(板书课题)导学探究(20)分聚焦:要设计一艘船,我们必须要先做些什么?(出示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本节课我们将完成明确问题、制定方案两个流程。3.明确要求:我们来看看设计的小船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要求并认识老师所提供的材料)1.在设计小船时,我们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课件)明确任务确定小船设计方案知道设计小船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的材料、船的结构特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系统等因素。导学探究(20)分1.确定了设计方案,在制作小船前工程师们还必须要绘制小船的设计图,请大家发挥小组的智慧把小船的设计图画在工程日志上,要求画两幅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并标注材料和结构等。2.可以参考工程日志中的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进行修改调整,让你的设计的小船更合理、更科学、更美观。3.学生分组绘制小船设计图。绘制小船设计图交流方案知道工程师的工作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产品,解决实际问题。测评反馈(10)分小组修改设计方案,完成工程日志二稿。小结拓展(5)分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6.设计我们的小船流程: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能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小船。能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能从多个角度评价小船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小船教学难点小船的改进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一、明确任务1课件出示部分小组的设计方案。明确测试标准:至少达成三项指标:①载重量达到200克。②有自己的动力系统。③能行驶一段距离。导学探究(20)分2.揭示课题,提出任务: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板书课题)二、制作小船1.提问:怎样的制作步骤是比较合理的?(组织方式、制作步骤、制作要求)2.明确要求: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小船,及时调整相应的设计图与经费。学生制作小船。学生制作小船。课件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建立质量和成本等意识。导学探究(20)分三、测试与评估小船1.呈现完整的评价标准。(课件出示:完整的评价标准)2.测试小船,并记录三项指标达成情况,完成工程日志(六)。3.根据活动手册《评价标准》,完成小组内自评。4.通过测试后,交流:小船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是如何改进或我们打算如何改进?改进自己的小船设计,给《小船做一张名片》,完成工程日志(七)小船使用说明书。在制作小船的活动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做”的过程与乐趣,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习惯。测评反馈(10)分1.自选挑战新项目:①欣赏图片,挑战一艘大型纸船。②自建一艘功能性更强的小船。小结拓展(5)分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1.小船制作步骤2.至少完成三个指标: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3.1地球-宇宙的奇迹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2.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教学重点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教学难点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教学准备PPT课件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图、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1.视频激趣(播放神州十三号出舱视频)导学探究(20)分探索活动1:“梳理我们认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聚焦: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呢?(1)小组交流互动(2)及时记录,不断补充。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有很多相关的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导学探究(20)分探索活动2:“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1)出示视频: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2)出示资料卡:关于地球的一些知识。阅读材料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但可能会忽视如温度、能源、大气层对有害的宇宙辐射的阻隔等。测评反馈(10)分三、研讨:1.设计宇宙空间站理解地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宇宙空间站,是一颗独特的星球小结拓展(5)分说说本节课的收获.自由说.板书设计地球——宇宙的奇迹地球:氧气水土壤(粮食)岩石(矿产)生物资源温度事宜,气候稳定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2.知道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教学重点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板书: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说说由那些问题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请大家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完成记录表。各组挑选一种环境问题并利用气泡图进行梳理,完成后依次展示、讲解。】通过列举环境问题,并对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导学探究(20)分探索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播放有关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探索三: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各组挑选一种环境问题并利用气泡图进行梳理,完成后依次展示、讲解。】通过列举环境问题,并对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测评反馈(10)分研讨汇报课后问题小结拓展(5)分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紧缺、全球变暖……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3.3珍惜水资源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2.知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3.知道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教学重点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难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教学准备所在地区的人均月用水量数据、滴灌技术相关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板书:珍惜水资源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认识水资源是宝贵的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显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担忧水资源的问题呢?探索二:家庭用水调查阅读教材P43~44图文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并分组讨论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首先介绍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然后用图片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聚焦本课的核心问题。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三: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播放滴灌视频,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滴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当前先进的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球上的水资源状况:淡水资源少,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多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珍惜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推进节水措施,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通过介绍当今社会的节水、防污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促进学生建立节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测评反馈(10)分研讨汇报课后题。小结拓展(5)分说说本节课收获。板书设计3.3珍惜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淡水资源少,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多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珍惜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推进节水措施,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等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4.解决垃圾问题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2.知道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3.知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教学重点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揭题: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怎样解决垃圾问题呢?换看多张垃圾堆和垃圾场的视频PPT导学探究(20)分调查垃圾问题1.过渡:要解决垃圾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垃圾: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垃圾的信息,并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3.提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和丢弃垃圾,通过调查,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了吗?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大多数都会进入垃圾填埋场,而填埋垃圾并没有完全解决垃圾问题,我们仍要寻找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PPT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大多数都会进入垃圾填埋场,而填埋垃圾并没有完全解决垃圾问题,我们仍要寻找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导学探究(20)分家庭生活垃圾统计过渡:垃圾来源复杂,我们先从身边的垃圾了解起。2.活动:指导学生估算全班、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及所在城市(地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3.小结:一个城市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数量就如此庞大,那么全世界一天会有多少垃圾产生呢?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有助于解决垃圾问题。PPT通过调查与交流,让学生明确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测评反馈(10)分垃圾问题: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处理困难设计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解决方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PPT小结拓展(5)分指导学生做一个堆肥箱。PPT板书设计4解决垃圾问题板书垃圾问题: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处理困难设计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解决方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教学反思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年级课题合理利用能源课时共(7)课时第(5)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有一些能源是有限的。2.知道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3.知道要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教学重点研讨能源的利用过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关注能源问题。教学难点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透明密封袋、温度计、计时器。火力发电的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6)分1.引入: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家里停电或停燃气的情况?(预设:有;没有。)如果没有了电和燃气,会发生什么状况?(预设:没有了电,所有家用电器都不能使用,夜晚将一片漆黑;没有了燃气,我们将无法做饭、烧水,生活会很不方便。)2.提问:电和燃气都属于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能源呢?如果停止能源供应会发生什么状况?(预设:开车、做饭、看电影等都使用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这些都无法实现。)我们每天使用的电、燃气都源于什么?它们来自哪里?(预设:电来自发电厂;燃气来自燃气公司。)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通过提问使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能源的广泛使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确定使用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后,聚焦本课主题导学探究(25)分探索一: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9“2017年我国的电能来源”饼状图和小资料。2.提问:大家获得了什么信息?(预设:电能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目前的电能来源多样,但火电占最大比重。)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火力发电的视频。)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在什么问题?(预设: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最终会枯竭;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问题”,并将结果汇总于记录表中。5.小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和能源有着密切关系,而传统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后会枯竭,并且长期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会加剧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关注并解决能源问题。探索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1.活动:我们知道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会引发温室效应,什么是温室效应?请大家阅读教材P50图文资料。2.布置任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温室效应”,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教学提示: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温室气体就像密封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到达地球表面,又能阻止地球一部分热量的散发,从而使地表附近大气温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探索三:探寻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案1.过渡:化石能源有限,而且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环境,加剧温室效应。因此,我们要探寻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从节约每一度电做起。2.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51“节约每一度电”资料。3.提问:研究人员发现,一台1.5匹的空调,如果夏天温度调高1℃,每天运行10小时,可节省约1.8度电。按照这个数据,一个季度(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电?(预设:1.8×90=162度。)4.讲解:每一度电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以及排放废弃物,所以节约用电相当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此外,新技术的利用也可以让我们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消耗。5.活动:出示相同亮度的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的耗能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数据并对比,了解新技术的节能效果。6.过渡:为了应对能源危机,除了节约用电、利用新技术节能,我们还要开发新能源。(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1“开发新能源”资料。)7.小结:新能源是目前尚未广泛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它们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8.提问: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预设:随手关灯;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空调;建议家里使用新能源;……)9.小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能源的供给。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枯竭将会引发能源危机,且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习惯。通过阅读资料、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而且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环境。通过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并阅读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感受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并关注新能源。导学探究测评反馈(8)分1.过渡:大家已经了解了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那你们知道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吗?(预设:我们小区存在噪声污染,如大音量播放广场舞音乐;学校里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如用完水不拧紧水龙头;……)2.布置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拜访相关人员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小结拓展(1)分板书设计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科学年级五课题6.让资源再生课时共()课时第()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利用,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2.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教学重点模拟再生纸的制作,研讨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的意义。教学难点谈谈对资源再利用的看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1.教师展示:出示玻璃瓶、塑料瓶上的循环标志。学生观察学生交流PPT导学探究(20)分二、探索:(一)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材料准备: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或相关视频]1.教师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或播放相关的视频。2.学生阅读、观看,了解中国古法造纸的一般流程。3.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试着做一张再生纸。确定“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的制作程序,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分工。分组制作体验书写
本文档为【2022-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c1899
一线教师
格式:doc
大小:282KB
软件:Word
页数:88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3-01-2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