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材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材精选文库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目录前言3导论3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4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4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5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5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5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5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6第三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6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6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6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7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材
精选文库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目录前言3导论3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4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4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5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5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5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5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6第三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6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6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6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7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7第一节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7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7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8第二节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8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8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8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9第三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9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9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9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错误!未定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签。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四、人口系统五、自然环境系统第二节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一、社会有机体二、经济社会形态三、技术社会形态第三节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一、整体性原则二、结构性原则三、层次性原则四、开放性原则14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14第一节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方法14一、矛盾与问题14二、社会矛盾的普遍性14三、社会的基本矛盾14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15第二节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15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15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16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16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16第三节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16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16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17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18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18第一节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18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19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19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0第二节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20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20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20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20第三节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20一、历史主义的方法21二、科学预见的方法22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23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23第一节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23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23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5三、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26第二节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6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27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28三、“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28第三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8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30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30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31第六章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31第一节真理与价值31一、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性与价值性33二、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34三、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35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35第二节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35一、社会认知的特点37二、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38三、社会认知的概括、综合39第三节社会评价及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39一、社会进步的评价40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41三、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42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世界视野42第一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42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43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5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46第二节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46一、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47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涵义和特点48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49第三节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50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50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51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52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导论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使得人们很难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人们正确解释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伟大变革。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与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把握相伴相随、同生共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认识方式和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了解人文社会学科及其方法论的历史演变、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1、人类认识社会的第一种方式:“神话”方式神话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是远古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那时的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久,认识能力很低,主要是借助于原始思维对社会进行认知,其认识成果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以“讲故事”等方式流传。在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占据统治地位,“天启真理”至高无上,领悟上帝的旨意成为社会认识的主要目的,神学与经典诠释成为中世纪社会认识的主导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类智慧与人的自主意识。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发展和壮大,人类理性逐渐觉醒,先后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名义上是要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是要创造和张扬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家们要求人们以理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取代神权,高扬理性与个性,提倡创造和践行,这是人类本性的一次重新塑造和思想的大解放。启蒙运动进一步彰显了理性的作用,弘扬了社会批判精神,为资本主义和近代工业社会开辟了发展道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成果和学科范式。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兴起,其实证性研究方法也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使得社会科学逐步分化并朝着实证化方向发展。自然实证主义的有效性使人们相信: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凭借实证化的研究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实证认识方式是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对于促进社会历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有重大历史意义。理性的过度张扬带来了对于非理性因素的忽视和压抑,引发了对于人的情感、意志、欲望和个性等等的特别关注,这为社会认识中的人本主义的认识方式提供了可能。人本主义把个人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主张从独特的个人出发来理解人以及人的世界,哲学必须把人的生存问题作为根本问题。人本主义哲学,如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人格主义等,强调人的非理性而反对理性,把理性置于非理性的统摄之中。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它在当代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为目标,以实证性研究方法为手段,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自然科学在人类科学研究、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文学科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它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是其主干学科。人文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社会科学形成于近代,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它们在科学的研究社会和改造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就学科定位而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别较大而与人文学科相近。本书所说的社会科学实际上亦包括人文学科在内。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回溯与反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构建、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达到提升社会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人类文明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社会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在认识社会和提升自我认识方面的进步。社会科学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预见功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的意思。《墨子·天志》篇把以“规”度量圆形之法称作圆法,把以“矩”度量方形之法称作方法。“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是从这里来的。在西方,“方法”一词源于希腊文,由“Κατάμήκοςτης”(沿着)和“Οδική”(道路)两个词组成,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今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在科学的探索活动中,研究方法为人们提供规范、原则、程序等等,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着主体对客体把握的广度、深度和正确程度。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由它们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差别性则要求社会科学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在当代,科学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愈来愈呈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批判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克服以往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客观实际而形成起来的,它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尽管在社会认识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狭小的生产规模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使得它们在总体上不可能给社会历史以真正科学的说明。即使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难以避免地陷入历史唯心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开启了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吸收人类几千年思想文化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趋势,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唯心主义就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了。如同达尔文发现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观的这种深刻变革,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在人类社会认识史上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变革:“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路从未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产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到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以理论体系不断的自我更新和研究方法不断的自我改进,科学揭示社会历史在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反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第二,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并在观念中能动地创造和建构起社会历史发展的未来理想图景,在真理认识、功能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把握人在社会认识中的自觉能动性,特别要着力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第三,整体性原则。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对社会的研究纳入到自然—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赋予社会认识活动以宏观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现实的、活动着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把各种分散、零碎的社会现象看作社会总体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织结构,特别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具体地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任何社会现象都应当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和时间特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考察,作出定性、定量和定时的分析与判断,从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具体了解和掌握。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要着力分析各阶级、阶层之间具体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揭示阶级社会的特殊矛盾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探寻不同阶级、阶层在经济上的不同地位,用以解释他们在社会政治权力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第五,发展性原则。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每一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研究社会现象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再现社会现象的过程及其本质。我们既要重视对社会系统进行稳态研究,又要重视对社会系统进行动态研究。第三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积极推动其与时俱进,是自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是深化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是人类思想史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群众等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地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列宁说:“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中包括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等主要流派。科学主义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建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体系。人文主义突出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性质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根本区别,主张运用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否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及其行动是社会运动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主张从个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整体主义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结构功能主义主张借鉴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揭示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物理系统相同的结构和机制。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悠久的历史,就其积极的方面来看,它有许多积极的成果,特别是在微观层次和操作层面有许多科学合理的因素,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展示出自己所特有的开放性的科学体系。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今世界的面貌,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面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缜密的思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4、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5、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因此,立足人的实践活动研究社会,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解释人类历史的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在上述三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在上述三种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实践活动具有主导的作用。人的生存依赖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们要生存,需要吃穿住行,为此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人们的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所以,人类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实践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人们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使外部世界发生了变化。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再次,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实践活动高于理论活动,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思想和现实的统一。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从实践的需要出发,我们“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理论研究的走向,决定理论研究的价值。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的生长点,也是理论的出发点。没有实践需要,不可能有理论的产生。“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实践的需要不仅是理论产生的基础,也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落后于实践和时代的理论,便不可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句话同样适应于社会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尔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统一我们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节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就是超越经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过程,就是从经验中发现规律、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材料中引出观点的过程,就是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邓小平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经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只有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的“两起两落”,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真正认识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科学研究既要重视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重视总结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在不同时空的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拒绝研究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只承认自己的经验,是十足的狭隘经验主义;拒绝研究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是十足的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主观主义。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从实际出发,还是从原则、概念、定义或主观想象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和唯心主义研究方法的本质区别。恩格斯在批判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先验论时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真正的原则产生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末尾,是它的结果。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就必须做到观察的客观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来理解事物。”。客观事实既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研究。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要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而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列宁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搜集材料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历史的和现实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正面的和反面的,主要的和次要的,愈丰富愈好。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抓住本质,抓住规律,抓住全局。第三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谓确定性,就是只能以实践的结果论是非,而不能以本本论是非,不能以圣人论是非,不能以权威论是非,不能以长官意志论是非,不能以自我感觉论是非。某一认识即使不能被一时的实践证实或证伪,最终也必将被无限发展的实践所证实或证伪。从最终的、本源性的意义上来说,实践标准具有唯一性,这是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可靠性的意义上来说,实践标准具有权威性,实践最终能够检验出一个认识是不是真理。所谓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实践都无法摆脱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列宁说:“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一个过程,任何真理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即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过程。为此时此地之实践检验是真理的论断,在彼时彼地就未必是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坚持;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及时地加以纠正;对那些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是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是修正错误的过程,是发现真理的过程,也是发展真理的过程。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永无止境。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坚持科学就必须破除迷信。毛泽东说:“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否则社会科学研究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同时又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4、如何理解从实际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5、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第一节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大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由此对此唯物史观作了一个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论述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一、生产力系统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大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渗透性要素等子系统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资料是传递人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和物的系统。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要素。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当科学还处于知识形态未加入生产过程以前,它只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它通过技术环节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其他要素中,如物化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改变和提高生产资料的性质和水平;用科学知识武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和生产技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组织管理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管理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协调运转,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力系统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它具有能动性,是“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要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管理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二、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的方式,通过人对物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别生产关系类型的根本标志。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不同分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在各种生产活动和生产部门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生产组织和生产活动的不同岗位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由于分工的不同人们在生产中处于不同地位,相互之间存在着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指的是社会产品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既要用于个人的生活消费,又要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还要用于社会的公共需要。从而分配关系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初次分配,以及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会范围内所作的二次分配。生产关系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上层建筑系统马克思主义把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称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把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政治法律设施主要包括政权机构、政党组织、军警组织、法庭监狱等。政治法律制度指国家的管理形式、组织形式、行使权力的制度和法律规定等,包括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及相关的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章等。思想上层建筑又称为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当然,并非所有社会意识形式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不属于上层建筑。而大部分社会科学,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构成了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系统中,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思想上层建筑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在上层建筑中,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政治。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政权,更是上层建筑系统中的核心力量。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政治主要指阶级关系,而规定和调整阶级关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政权,由那一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决定着国家和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国家、法律体现了在经济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的思想也是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内部,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通过政治来反映经济。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种情况体现的就是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四、人口系统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没有人口的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没有一定数量、质量的人口,社会发展水平就会受到制约。人口的增速、人口性别的比例、人口年龄构成的比例、居民受教育的程度等等,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五、自然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自然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和自然资源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资源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根据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活动的作用,把它们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提供生产资料的自然富源。他认为,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认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最直接地受到生活资料富源的制约;而工业的发展与劳动资料富源密切相关,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资源,成为工业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人类社会有重要影响。在当代,气温变暖、气候异常,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应对气温变暖、气候异常、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第二节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一、社会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作社会有机体。马克思将这个概念用于社会,着重强调的也是社会系统不同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强调社会在其长期发展中同样表现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实体。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所包括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着的社会要素,大体包括如下方面:人口和自然地理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的,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这些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将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运用和体现于社会有机体的分析中。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谈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时他分析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就不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互相间的一定关系。”他强调说“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另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强调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二、经济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按照这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三、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看,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技术社会形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由于在石器时代,主要产业是渔业和狩猎业,因此这个时代又可称作渔猎社会。在铜器和铁器时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因而这一时代又被称之为农业社会。在蒸汽和电气时代,机器大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工业成为主要产业,因此这个时代又被称为工业社会。在电子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社会的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取得主导地位,这个时代又被称为信息社会。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又表现为如下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即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机动性作用。它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提出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的任务,又要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我们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追求,都是以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所作出的科学结论。第三节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一、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表明,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的“非加和性”,即“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深刻揭示了系统的整体性。他在研究城市功能时指出:“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种独立的有机体。”他在研究生产的协作时分析指出,协作把“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的力量”。他还援引一位研究协作的经济学家的话说:“如果我们把数学上整体等于它各部分的总和这一原理应用于我们的主题上,那就是错误的”。由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造成了彼此活动的限制、彼此属性间的筛选以及某些协同的功能,由此而形成了系统的新质态——系统的整体性能。这种整体性能是由部分相互作用而在整体层次上涌现的,为个别组成部分或它们的机械加和所不具有。这就是系统整体性形成的基本原因。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的整体性研究,重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研究,通过系统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社会系统具有而各个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整体属性。社会大系统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相互联系组成的。只有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出发,研究和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解决认识和实践中某些方面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我们才能使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社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决定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社会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社会结构的研究,重视社会结构变化如何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其结合的方式不同,就使社会区分为不同的形态,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表明了社会形态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大量事实都说明,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结构变化了,系统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的规律性现象。结构性原则启发我们,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合理的结构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不合理的结构造成系统功能的内耗,只有通过结构的合理化,才能实现系统的功能优化。在当代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结构性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各类系系统结构的研究。如对知识结构、领导班子结构、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等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三、层次性原则系统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系统和子系统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不仅系统可以看作是更高层次上较大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子系统也可以看作是由更低层次上要素所组成的系统。马克思是首先对社会系统的结构进行层次分析的学者,他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正如有机体和组成它的细胞之间还具有各种功能系统、器官、组织等层次一样,从社会系统到它的基本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例如在社会大系统的第一级层次上,存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人口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heyimshan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20-09-05
浏览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