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举报
开通vip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黄建欣,马敬然摘要:城市高架桥的建成虽然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但伴随产生的桥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在城市发展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时期,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桥下空间这一城市资源,并改造为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和公众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日益重要的议题。本文以广州东濠涌改造为例,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其改造前后环境变化与使用情况变化。研究发现东濠涌改造方式对优化公共空间、社区交流和城市资源与功能的丰富...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黄建欣,马敬然摘要:城市高架桥的建成虽然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但伴随产生的桥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在城市发展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时期,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桥下空间这一城市资源,并改造为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和公众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日益重要的议题。本文以广州东濠涌改造为例,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其改造前后环境变化与使用情况变化。研究发现东濠涌改造方式对优化公共空间、社区交流和城市资源与功能的丰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制定创新管理机制、探讨开发利用模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建议,希望能为高架桥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提出可参考的借鉴措施。关键词:高架桥,桥下空间,城市资源,开发利用,东濠涌1引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阶段,高架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市政设施,已逐渐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1]。高架桥的建成,虽然能为城市缓解部分交通压力从而打破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改变城市原有的肌理与空间形态,严重割裂城市各片区的联系,并阻碍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与使用。目前我国许多高架桥下空间环境恶劣、缺少设计与利用,且由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给城市空间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可小觑的消极作用。为此,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高架桥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并探讨如何挖掘其空间发展潜力[2],使之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与交往需求的公共空间,从而转变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空间资源。针对高架桥下空间,部分研究围绕更新策略、人性化、剩余空间等角度展开研究[3-5],总结该空间使用现状的不足与相应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或优化手法。也有研究根据国内外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形式进行分类[2,6],或针对其中一种使用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探讨桥下空间建设为公共停车场的管理方式[7]。近年来学者对杭州、上海、宁波、合肥等城市进行实证研究,探讨高架桥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形式,并针对各城市的情况提出优化策略[8-11]。韩国首尔清溪川改造为公共空间的实践,为我国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12,13]。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我国从增量扩张式发展到存量优化式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此转型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4]。“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渐减少土地增量开发,要使城市已有资源利用最大化[15]。基于该政策与契机,我国各城市应盘点高架桥下空间这一重要的城市资源,并将其改造为可共享利用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而解决我国公共空间供给不足的现状。本文以广州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为例,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及相关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对东濠涌高架桥下及其周边空间改造前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最后以东濠涌改造为例,针对有效利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资源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力求为我国合理改造与优化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提供可参考的范式。2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前后环境变化东濠涌于明代被开凿为广州护城河,主要承担保卫城市、提供生活用水资源和水运等功能,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6]。1918年广州大规模的拆城墙、建马路的城市建设活动,使东濠涌逐渐变为只剩排水泄洪的功能。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发展交通网络,1993年投资建成现在的东濠涌双层高架道路[17],其建成割裂了城市的肌理、破坏原有社区氛围并使河涌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城市景观。2009年开始,为响应亚运期间大力整治河涌的政策,广州市相关部门对东濠涌进行了两期综合整治[18],使其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并成为广州河涌整治的典范之一。2.1改造前环境情况2001年,广州市政府通过投资截污工程来保护麓湖的水质,这使得原本排入麓湖的生活污水改经东濠涌流出珠江口;加上河涌周边工厂的工业污水污染,使其水质下降和水体发臭,整体环境堪忧[17](图2-1)。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日照不足、通风效果差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使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它失去昔日的鸟语花香和生气盎然,东濠涌自身的吸引力也逐渐下降。综合来说,改造前河涌两岸生态环境恶化、景观视线受阻、河道功能的退化和建筑立面凌乱(图2-2),不仅严重阻碍居民正常的生活与交流,还损害社区的活力和城市的形象。图2-1:东濠涌改造前河涌现状图2-2:东濠涌改造前河涌两岸建筑来源:网络照片来源:网络照片2.2改造后环境情况2.2.1空间开敞性东濠涌高架桥为双层高架结构,其下层高架桥顶板与地面的高差为6米,其宽度约为16米(图2-3)。高架桥桥下空间宽高比约为2.67,空间封闭感弱,适合改造为开敞的公共开放空间。在垂直界面上,圆柱形桥墩直径约为1米,两个桥墩间距为8米;桥墩的形式和间隔的疏密使空间的空气流动性增强,同时增加阳光的照射面积,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图2-4)。另外,高架桥桥面对下部空间的遮阳挡雨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岭南地区常年温度较高且降雨量较大,桥面可以有效遮挡烈日的照射和防风避雨,良好的环境延长了桥下空间活动的时间和增加了空间利用方式。再者,东濠涌与高架桥线性的走向一致,形成了方向感很强的连续性空间,有利于提升空间层次感并增加趣味性。图2-3:东濠涌桥下空间特征图2-4:东濠涌桥下空间现状来源:作者自绘来源:作者自摄2.2.2周边设施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及周边设施的建设具有多样性,能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的需要。针对青少年,设置了教育培训班、篮球场和其他运动场所;针对成年人,设置超市和杂货店等商铺以及健身房等;针对老年人,设置肉菜市场、健身器材和老人大学。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在河岸边增设一座由民国时期旧民居改造而成的东濠涌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680㎡[19]。它采取照片、音频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市民展示广州河涌的历史演变历程以及东濠涌“发展—衰落—复兴”的改造成果。此外,博物馆的设计遵循“修旧如旧”的①原则,在使用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材料、色彩搭配与建造手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修复越秀桥、荣华桥、三寿桥等6座历史名桥。在东濠涌两岸整治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对沿岸杂乱及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但沿用了糯米栏、猪栏、糙米街等街名作为历史发展的印记。2.2.3水环境东濠涌改造前,周边居民垃圾杂乱投放使河涌臭不可闻。现政府每年投资400-500百万①用于东濠涌水质的整治,包括净水工程、植物种植与管理和河道生态修复等。此次的水质改造工程以生态保护为原则,除了满足城市基本的防洪排涝的功能外,还恢复河涌的自然生态能力并加强其净化能力,最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性与弹性的发展。东濠涌的改造除了改善水质外,还十分重视河涌社会功能的建设,即通过亲水平台、亲水步道和自然驳岸等设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河涌设计上:①通过堤岸下沉、利用高差和植物的配置的方式,将河岸与嘈杂的城市道路隔开,保证环境的质量与使用者的安全。②将硬质岸线改造为可达性高的台阶与步道,并放养鱼苗和配种喜水喜阴植物[16],这不仅提高河岸的亲水性,而且保证其生态功能。③东濠涌的叠水瀑布、错落有致的石块和鹅卵石等景观,一方面可吸引市民前来参观与活动,另一方面能形成局部微气候,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④在对构筑物进行设计时,使用了独具岭南风情的建筑元素与建筑风格(如文溪亭使用歇山顶的建构方式和灰塑彩绘的手法[18]),彰显岭南水乡文化。2.2.4绿化景观改造后东濠涌及周边的绿化景观有了极大的改善,其绿化率、植物种类及数量和绿化设施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和提升周边用地价值,还有助于转变东濠涌的形象——从“脏、乱、臭”到“舒适、怡人”,并逐渐吸引公众前往活动。东濠涌改造过程中,尊重已有植物,将30棵大树保留;并以大树为核心,新建多处具有不同特色的小广场供公众使用。在植物种植与配置方面,根据当地的植物生长特性、气候特点、水文环境和岭南风情,营造出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和颜色丰富的植物群落。首先,根据广州炎热的气候特点,选择种植树体高大(高度10米以上)和冠幅较大的乔木,能有效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同时,搭配多种植株相较矮小(不超过6米)的灌木丛,如蜘蛛兰、石榴、桂花、天门冬、紫薇和勒杜鹃等,不仅与乔木在不同高度空间层次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还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各异的形态丰富河岸景观(图2-5)。在岭南水乡景观营造方面,在河涌沿岸路段种植木棉花(广州市花)、垂柳、荔枝、榕树、芒果等,尽显岭南风情和水乡风貌。在部分堤岸旁,利用高架桥下部空间的高差,设计垂直绿化(图2-6),种植不同种类的绿化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和勒杜鹃等。另外,东濠涌绿化改造与广州市绿道建设相结合。改造过程中,将绿道规划也纳为改造项目,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多元、更生态和更舒适的公共空间。绿道两侧结合乔木、灌木和花草配置,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图2-7)。同时,在绿道沿线的主要节点增加市民活动广场、健身设施、休息家具等,为公共提供多种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选择,使东濠涌成为集合园林绿化、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多项功能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图2-5:植物搭配图2-6:垂直绿化图2-7:绿化改造来源:作者自摄来源:作者自摄来源:作者自摄2.2.5公共设施及标志系统在改造过程中,东濠涌增添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并完善标志系统,使其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第一,政府新建一座补水泵站,用于将珠江水净化后再投入使用;每天调水补水16小时,总量13万吨,实现东濠涌水质净化和水量补给,使其水质和水量能保证公①众戏水安全并提高舒适度。第二,为了让公众了解东濠涌改造的历史,政府建设东濠涌博物馆。第三,为了更好服务公众,东濠涌新增设多项公共服务设施和标志设施,如自行车停放站、垃圾桶、卫生间、座椅、宠物厕所、路灯、指示牌、绿道标志和景点指引等。第四,政府希望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能共享东濠涌改造成果,为此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包括无障碍通道、平台、卫生间和盲文标识等。2.2.6商业空间改造前由于环境恶劣、高架桥割裂社区联系以及桥下空间道路连接不足,使东濠涌沿岸商业氛围不足。改造时,商业与河岸整治、绿化景观和休闲设施相结合,将东濠涌景观引入至商业空间,塑造岭南水乡的商业氛围。利用植物种植,减少高架桥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对商业的影响。同时通过步行楼梯将商业与亲水平台、广场和娱乐设施相连接,形成活跃的河岸商业氛围。这不仅活化高架桥周边土地的利用、增加土地商业价值并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而且有助于促进居民与东濠涌的互动并提高其吸引力。2.3小结东濠涌桥下空间改造前,呈现“脏、乱、臭”的恶劣环境质量。通过设施建设、水环境营造、绿化景观设计、增添标志设施和优化商业空间,改造后的东濠涌桥下空间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以及公共设施的完善和使用功能的多样化,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和服务能力的公共空间。3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前后使用情况变化在查阅相关文献和东濠涌博物馆展示的相关资料,对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有了基础的了解后,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调研方法调查周边居民对改造前后的感受及其相关数据。在问卷调查方面,共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94%。在随机访谈方面,在调研场地随机选择公众进行深度访谈交流,了解东濠涌改造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直接获取访谈者对改造后东濠涌的最真实感受。同时对多年参与东濠涌志愿者服务的工作人员、当地居民和商家进行访谈,了解东濠涌改造前后环境与使用情况的变化。3.1使用人群对比改造后,东濠涌使用人群从单一变为多元。改造前后使用人群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使用人群的年龄、职业、居住情况和结伴方式均有所变化。第一,年龄结构(图3-1)。东濠涌改造前使用人群以在河岸两侧休息闲聊的中老年人为主,20岁以下的使用者较少;而改造后中青幼年的比例明显提升,年龄结构变得丰富且相对均衡。这说明东濠涌改造设计吸引周边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幼儿园的学生及家长前来游玩。第二,职业(图3-2)。改造前以退休人员为主,部分则为途径东濠涌前往上班的就业人员;改造后以退休人员、就业人员和学生为主,且三者比例相当。第三,居住情况。改造前,在东濠涌及周边活动的人群绝大部分为居住在周边社区的居民;改造后使用人群虽然还是以周边社区居民为主,但是慕名而去的市内外游客明显增多。第四,结伴方式(图3-3)。改造前,使用者一般为独自穿过桥下空间,或是与同事上下班。改造后与家人和朋友结伴的人数增多,独自经过的人数下降。总体来说,东濠涌改造有助于使使用人群结构从单一、不稳定到多元、均衡转变。说明东濠涌改造后环境得以改善并提升了自身的价值,从而逐渐吸引公众且促进人与人、社区间的交流与互动。3.2使用时间对比(1)活动时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改造后东濠涌公众活动时间明显增长(图3-4)。改造前,居民主要是步行快速通过东濠涌,所以逗留时间较短,绝大部分的使用者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改造后,东濠涌休闲娱乐的功能增强,因此使用者活动时间也增长。使用者活动时间以1到2个小时为主;其次是逗留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30分钟到1个小时和低于30分钟。同时,东濠涌使用者数量在工作日下午、周末和节假日这3个时间段最为集中。这表明改造后的休闲环境,已吸引不少公众将它作为假日休闲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濠涌舒适度和可驻留性较强。(2)活动频率活动频率有显著的提升。改造前有48.5%的市民从不到东濠涌活动,每天都来的仅占5.2%。改造后,每周前往东濠涌活动时间在3天以上(含3天)的人数达到72%;偶尔来或从不来的人数降低到16%。3.3活动类型对比东濠涌活动类型变为多样化。改造前,活动类型主要以路过(占61%)为主,活动类型单一。改造后,使用者在东濠涌进行闲坐休息(32%)、身体锻炼(21.5%)、家庭聚会(17.2%)、下棋聊天(12.2%)和戏水(11%)等活动大幅度提高。证明环境改善、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有利于东濠涌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并更好地服务公众。3.4使用者满意度对比东濠涌改造提高了使用者的满意度。改造前,河涌脏臭使公众不愿逗留;在访谈中,部分居民曾对恶臭的河涌充满怨言,希望政府能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造后,有接近85%的公众对东濠涌总体使用表示满意与认可。商铺老板表示,“我对东濠涌的整治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最起码不会有恶臭。以前我都只能在里面小巷子做生意,现在多了很多人活动、玩耍,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一名退休阿姨说,“这里整治后经常带孙子过来玩,他可以在这里玩水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我也可以跟老街坊聊聊天,挺开心挺好的”。总体而言,东濠涌的改造给使用者带来积极的影响,且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与活动的公共空间。3.5小结通过对比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前后使用情况变化可以发现,改造后其使用人群的类型从单一变为多元、活动时间明显加长、活动频率得到提升、活动类型变为多样化、公众的满意度显著提高。证明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成功改造为一个吸引公众前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同时,这不仅有利促进公众的交流,同时提高了城市未利用资源的使用率,实证了将桥下空间改造为公共空间的有效性。4结论4.1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的意义综合分析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前后环境变化与使用情况变化,该案例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1)优化公共空间,促进社区交流。改造前,东濠涌高架桥下空间环境质量恶劣,使东濠涌无法成为良好的公共空间,从而降低河岸东西两侧社区的联系,对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活动产生影响。改造后,整治与改善高架桥下部空间的环境,同时增加联系东西侧社区的步道;提高该片区的道路网可达性与居民的心理可达性,最终重新梳理了城市的肌理和脉络并促进更多的社区交流。(2)盘点城市资源,丰富城市功能。高架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但伴随而来的是桥下消极空间的产生;合理利用闲置的桥下空间,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使用率,并为公众创造丰富多样、功能混合的公共空间,为公众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东濠涌改造为周边社区的主要活动场所,盘点并活化了城市剩余空间,重塑了社区交往空间,为该片区居民生活提供新的模式。(3)成功的改造案例,提供更新范例与思路。国内外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形式可分为4大类:①公共用途,包括停车场、体育活动场所、休闲场所、服务设施。②交通用途。③商业用途。④其他用途,例如澡堂、殡仪馆和录音间等[2]。由于城市用地的匮乏和人们对公共空间需求的逐渐上升,开发利用高架桥下部空间的资源,将其改造为适合公众娱乐休闲和交往的公共空间日益受到关注[20]。东濠涌改造利用其区位优势和高架桥遮阳降温的特点,结合水系、绿化景观、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成功将其打造为公众满意的公共空间。这种改造模式可为我国高架桥下空间利用与改造更新提供很好的范例与思路。4.2启示我国可结合东濠涌改造的经验,积极盘点高架桥下部空间未被利用的城市资源,将其活化为公共空间。具体为我国高架桥下部空间改造利用提出以下建议。(1)制定创新管理机制。桥下空间的改造利用涉及城市规划、路政、工商、市政、防灾和社区等多个部门[8];因而要相互协调部门工作与各方利益,制定统一管理的创新管理平台。同时,利用该平台有效提高高架桥下空间改造的效率与质量,分别在前期调研、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方案审批、使用反馈与方案完善等阶段起作用。在前期调研,各部门可通过该管理平台共享桥下空间利用现状与问题等信息资源,从而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为了便于管理,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并提供技术指导,用于提高桥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的规范性。另外,政府应定期收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并将数据录入管理平台,从而不断调整与细化方案,使其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2)因地制宜,积极探讨不同桥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东濠涌改造结合场地环境、桥下空间特征、当地气候、地理区位、相关政策和公众需求等因素,将桥下空间规划为服务市民的公共空间。在高架桥下空间改造时,要根据其特征、周边土地开发现状及公众需求等,确定该空间开发利用的模式,避免照搬照套。同时,在确定开发模式前,应根据城市已有规划方案和周边环境,合理制定桥下空间规划与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11]。例如:在人口集中但活动空间不足的市区,将桥下空间规划为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停车位配套不足的区域,规划为停车场;在区位条件优越但用地不足的区域,改造为商业用途等。另外,应合理选择种植品种,既符合当地气候与文化风情,又有利于桥下空间环境的提升。最后,桥下空间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城市特色、文化与精神,与城市已有景观相协调,并营造一个趣味、亲切、彰显城市个性的空间。(3)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东濠涌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来完善桥下空间的功能,从而提高其服务能力与吸引力。同样,将消极使用的高架桥下空间改造为积极的公共空间,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厕所、无障碍设施、座椅广场、运动器械和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环卫、消防、电力、给排水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绿色、舒适和功能多样化的桥下空间,最终增强自身吸引力并促进公众的使用与交流。在设计手法方面,高架桥下空间的设计可借鉴东濠涌的经验,将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符号运用于设计中,体现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具体来说,应提取当地文化要素,并将其运用于各类设施中,如标志牌、休息亭、绿道建设,使其与城市人文景观相融合,从而促进该城市区域的文化活力。注释①:资料来源:东濠涌博物馆展示参考文献[1]韩晓丽,齐江涛.高架桥主导空间利用初探——以济宁中央商务区济徐高速架空空地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06):148-149.[2]曾春霞.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资源利用探索[J].规划师,2010(S2):159-162.[3]刘一瑶,徐苗,陈瑞.立交桥下“失落空间”的非正规性发展及其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杨公桥立交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05):42-51.[4]孔帅.从人性化角度浅析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再利用——以天津市千里堤桥桥下空间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7(26):41-42.[5]路妍桢,王浩源,王鹏.城市高架桥下剩余空间的优化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6(08):182-185.[6]秦肖,朱益军,王晓阳.浅议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J].浙江建筑,2013(10):8-12.[7]莫伟丽,金建锋.城市高架桥下公共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7(36):25-26.[8]戴显荣,饶传坤,肖卫星.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06):723-730.[9]王长宇,庞颖.上海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初探[J].山西建筑,2016(04):12-14.[10]张晓斌.合理开发利用城市高架桥下的空间资源——兼论宁波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初步设想[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07):17-19.[11]徐婷,王根杰,王云萍,等.合肥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04):43-45.[12]冷红,袁青.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兴改造[J].国际城市规划,2007(04):43-47.[13]王军,王淑燕,李海燕,等.韩国清溪川的生态化整治对中国河道治理的启示[J].中国发展,2009(03):15-18.[14]葛天阳,阳建强,后文君.基于存量规划的更新型城市设计——以郑州京广路地段为例[J].城市规划,2017(07):62-71.[1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16]任秀玉.广州河涌景观变更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影响分析——以东濠涌改造为例[J].2011.[17]吴隽宇.棕水变绿水——广州市东濠涌水环境及景观改造综合整治工程研究[J].华中建筑,2012(12):126-130,133.[18]姚炜.旧城改造中城市河道的景观营造--以东濠涌二期综合整治景观绿化建设为例[J].现代园艺,2016(9):107-109.[19]刘锋.广州东濠涌整治的回顾与前瞻[J].绿色科技,2011(06):15-17.[20]肖开名,苏剑鸣.从城市公共空间角度看待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J].工程与建设,2011(03):314-316.作者简介黄建欣,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在读研究生马敬然,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在读研究生
本文档为【公共空间视角下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模式探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德玛西亚队长
多年规划设计工作经验
格式:ppt
大小:24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0-09-28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