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脉管系统1 ppt课件

脉管系统1 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脉管系统1 ppt课件2010级临床医学等《系统解剖学》理论课脉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心一、心的位置、外形及毗邻二、心腔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脉管系统【目的要求】一.总论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2.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3.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了解其结构特点。4.掌握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及功能意义。5.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二.心1.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及外形。2.熟悉心腔的概念及血流方向。3.掌握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及左心室的位置、分部及出入口。4.掌握卵圆窝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脉管系统1 ppt课件
2010级临床医学等《系统解剖学》理论课脉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心一、心的位置、外形及毗邻二、心腔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脉管系统【目的要求】一.总论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2.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3.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了解其结构特点。4.掌握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及功能意义。5.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二.心1.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及外形。2.熟悉心腔的概念及血流方向。3.掌握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及左心室的位置、分部及出入口。4.掌握卵圆窝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了解Koch(郭霍)三角的位置。5.掌握三尖瓣复合体的组成及作用。6.掌握肺动脉瓣环及肺动脉瓣的概念及作用。7.掌握二尖瓣复合体的组成及作用。8.掌握主动脉瓣环及主动脉瓣的概念及作用。脉管系统(循环系统)vascularsystem主讲人:陆奎顺脉管系统:是密封的管道系统,与外界不相通。心血管系统:容纳流动的血液淋巴系统:容纳流动淋巴脉管系统的组成★★★1、运输营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供其新陈代谢。2、运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3、运输激素到靶器官。4、参加机体的免疫机制。5、分泌激素:(1)心肌细胞产生和分泌心钠素、肾素及血管紧张素及脑钠素等。(2)心的神经产生和分泌降钙素相关的肽及血管活性肠肽。(3)血管平滑肌合成和分泌内皮素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脉管系统的功能★(一)心脏Heart: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器官,是连通出入心脏的动、静脉的枢纽,被房室间隔分为左、右半心,互不相通。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第一节总论一、心血管的组成心脏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右半心(静脉心)借右房室口相通右心室肺动脉口心脏不相通左心房肺动脉干左半心(动脉心)借左房室口相通左心室主动脉口主动脉右半心容纳静脉血(含二氧碳多的血),称静脉心。左半心容纳动脉血(含氧丰富的血),称动脉心。右心房和右心室经右房室口相通,右心室经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左心房和左心室经左房室口相通,左心室经主动口通主动脉。主动脉动脉:导血出心的血管血管静脉:导血入心的血管毛细血管:动、静脉之的微细血管,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二)血管动脉Artery(A)导血出心的血管,起于心室,发出分支,遍布全身。动脉的结构特点:管壁构造从内至外依次为内膜、中膜、外膜;中膜主要含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大动脉以弹力纤维为主;中、小动脉以平滑肌为主。★静脉vein(V):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接受属支,最后注入心房。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薄、腔大、弹性小、容血量大。★毛细血管Capillary:介于动、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平均直径6~8μm。除软骨、角膜、晶状体、毛发、被覆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管壁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构成,通透性大,其内的血流缓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场所。★二、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血液经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回到心脏的过程,称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动、静脉血分流。肺循环(小循环)★★★:当心室收缩时,右心室的静脉血→肺动脉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各级分支→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肺泡内的氧进入肺泡毛细血管,而肺泡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此交换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的主要功能: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将二氧化碳交换给肺泡,由呼吸系统排出。“”表示进入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动脉血→主动口脉→主动脉及各级分支→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毛细血管内的氧和营物质进入组织和细胞,而组织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进入毛细血管,经此交换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冠状窦→右心房。体循环(大循环)★★★:“”表示进入体循环的主要功能以动脉血滋养全身组织和细胞,又将全身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运输到右心房。将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尿酸及多余的水等运输到肾,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肺泡毛细血管全身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的动脉血主动脉及其分支小V中V大V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右心室的静脉血组织和细胞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口主动脉口O2CO2代谢产物营养物质肺泡CO2O2肺循环体循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大、小循环同时进行三、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血管吻合:在血管中,除毛细血管起连通作用外,还借吻管连通,称血管吻合。血管吻合动脉间吻合静脉间吻合:动、静脉吻合交通支吻合侧副支和返支吻合(侧副吻合)动脉弓吻合动脉网吻合远比动脉丰富,除具有和动脉相似的血管吻合形式外,常在脏器周围或壁内形成静脉丛。侧副支和返支吻合(侧副吻合)血管吻合的意义:动脉间吻合的意义:缩短循环时间和调节血流量。动、静脉吻合的意义:具有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的作用。在体内许多部位(如指尖、趾端、唇、鼻、外耳皮肤、生殖勃起组织等处)存在动、静脉吻合。静脉间吻合的意义:以保证在脏器扩大或脏壁受压时血流畅通。侧支循环:当某一动脉主干阻塞时,血液可经侧副吻合流入受阻部位的远侧端,称侧支循环,使原分布区域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不至于发生坏死。终动脉、功能性动脉:终动脉:体内少数器官的动脉与相邻动脉之间无吻合,这种动脉称终动脉,如视网膜中央动脉。功能性动脉:如果某一动脉与邻近的动脉虽有吻合,但当该动脉阻塞后,邻近动脉不足以代偿其血液供应,这种动脉称功能性动脉。第二节心脏一、心的位置、毗邻和外形★★★(一)心的位置和毗邻1、位置: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与身体长轴成45°角,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脏2、毗邻:前面与胸骨和左侧第2~6肋软骨相对后面与5~8胸椎相对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方连出入心底的大血管下方邻膈心脏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左、右心室的分界线是心房和心室的分界线左、右心房的分界线(二)心的外形★★★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一尖:心尖一底:心底两面三缘:左缘、右缘、下缘心脏大小似本人拳头男性心脏重284±50克,女性心脏重258±49克心脏超过350克者为异常膈面(下面)胸肋面(前面)心尖:圆钝、游离,朝向左前下方,与左胸前壁接近,故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心底:由左心房的大部分和右心房的小部分构成,有上、下腔静脉分别从上、下方进入右心房;有左、右肺静脉分别从两侧进入左心房,后面隔心包后壁与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等毗邻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房室交点两面、四沟前面下面左缘右缘下缘心尖切迹心脏的三缘由右心房构成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由左心室和左心耳构成心腔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二、心腔的概念及血流方向血流方向:右心房的血液→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主动脉及其分支→体循环的毛细血管→体循环的静脉→右心房。左心室占2~5点左心房占11~1点右心房占8~11点右心室占5~8点用钟表表示心脏各腔的位置(一)右心房Rightatrium1、位置★★★:位于心腔的最上部,腔大,壁薄,平均厚0.2cm。右心耳:右心房前方呈锥形的突起部分,附着于主动脉弓根部的右侧。2、右心房分部及出入口★★★固有心房:由原始心房演变而来,腔面粗糙不平,有梳状肌右心房分部以界嵴为界腔静脉窦:由原始的静脉窦演变而成,腔面光滑右心房梳状肌左心耳上腔静脉口入口下腔静脉口右心房出入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卵圆窝★★★: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下部的浅窝,称卵圆窝,由胚胎时期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房间隔缺损多在此处发生。胎儿出生后5~7个月卵圆孔关闭,如出生后一年以后不闭合,是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卵圆孔未闭)。卵圆窝脐带脐静脉脐静导管下腔静脉右心房Koch(郭霍)三角★: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间隙,其内膜下容纳房室结。Todaro(托达罗)腱★:自下腔静脉口经房间隔至右纤维三角的一个腱性结构。(二)右心室Rightventricle入口:右房室口2.右心室出、入口出口:肺动脉口肺动脉口1.位置★★★:位于右心房的下方,壁厚0.3~0.4cm★★★流入道(窦部)从右房室口到右心室尖。3.分部以室上嵴为界流出道(漏斗部、动脉圆锥)从室上嵴到肺动脉口。室上嵴右心房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1)右心室流入道的结构★★★右房室口:有三尖瓣附着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前尖隔侧尖后尖三尖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①三尖瓣环:围绕在右房室口周缘的致密结缔组织环,供三尖瓣和心肌附着,保持右房室口的形态大小。②三尖瓣:附着于三尖瓣环上的三个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分为前尖瓣、后尖瓣和隔侧尖瓣,关开右房室口。三尖瓣开放:右心房的静血经右房室口进入右心室。三尖瓣关闭:封闭右房室口,防止右心室的静脉血逆流入右心房。③腱索:连接房室瓣和乳头肌的结缔组织细索。④乳头肌:由心室壁突入心室腔的乳头状肌隆起。右心室乳头肌分前、后、内三组。左心室的乳头肌分前、后两组⑥隔缘肉柱(节制索、节制带):从室间隔右侧连于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的弓形肉柱,称隔缘肉柱,其内有房室束的右束支通过,防止右心室过度扩张。⑤肉柱:流入道室壁纵横交错的柱形肌隆起①肺动脉口:有肺动脉瓣附着②肺动脉瓣环:围绕在肺动口周缘的纤维环,称肺动脉瓣环,供肺动脉瓣和心肌的附着,保持肺动口的形态和大小。(2)右心室流出道的结构★★★③肺动脉瓣:附着于肺动脉瓣环上呈半月形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分为前半月瓣、左半月瓣和右半月瓣,关开肺动脉口。肺动脉瓣开放:右心室的静脉血经肺动脉口进入肺动脉干。肺动脉瓣关闭:防止肺动脉干内的静脉血逆流入右心室。肺动脉窦:肺动脉壁和肺动脉瓣之间的腔隙。肺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1.位置★★★:左心房位于右心房左后方,壁厚0.3cm。左心耳:左心房前部的突起,附着于肺动脉根部的左侧,因邻近二尖瓣,是心脏手术常用的切口部位。★(三)左心房Leftatrium前部:左心耳,腔面上有发达的梳状肌2.左心房分部左心房窦(固有心房):腔面光滑。左肺静脉口(一对)3、左心房的入口右肺静脉口(一对)4、左心房的出口:左房室口★★★★★★★★★(四)左心室Leftventricle1、位置★★★:左心室位于左心房的前下方,壁厚0.9~1.2cm,约为右心室壁厚的3倍。流入道(窦部)2、左心室分部以二尖瓣前瓣为界★★★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流入道流出道左心室右心室5、左心室流入道的结构★★★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左房室口:有二尖瓣附着:二尖瓣复合体肉柱乳头肌腱索(1)二尖瓣环:围绕在左房室口周缘的致密结缔组织环,供二尖瓣和心肌附着,保持左房室口的形态大小。(2)二尖瓣:附着于二尖瓣环上的两个三角形的瓣膜,称二尖瓣,分为前尖瓣和后尖瓣,关、开左房室口。二尖瓣开放:左心房的动脉血经左房室口进入左心室二尖瓣关闭:封闭左房室口,防止左心室的动脉血逆流入左心房。(3)腱索:连接二尖瓣和乳头肌的细索(4)头肌:从左心室壁突入左心室腔的乳突状肌隆起,分为前、后乳头肌。后乳头肌后乳头肌二尖瓣前瓣二尖瓣后瓣(1)主动脉瓣环:环绕主动口的致密结缔组织环,供主动脉瓣和心肌附着,保持主动脉口的形态和大小。(2)主动脉瓣:附着于主动脉环上呈半月形的三个瓣膜,称主动脉瓣,分左半月瓣、右半月瓣后半月瓣,关、开主动脉口:6、左心室流出道的结构★★★主动脉窦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开放:左心室内的动脉血经主动口进入主动脉。主动脉瓣关闭:防止主动脉内的动脉血逆流入左心室。主动窦:主动脉瓣与主动壁之间的腔隙,称主动脉窦,分为左、右、后三个窦。左、右主动脉窦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主动窦1、三尖瓣复合体和肺动脉瓣的整体作用:当右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受血流的冲击互相对合,封闭右房室口。由于乳头肌收缩拉紧腱索和三尖瓣,使三尖瓣紧密闭合而不致于翻向右心房,防止右心室的血液向右心房逆流。此时,右心室的压力增高,迫使血液冲开肺动脉瓣,右心室内的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干。小结当右心室舒张时,肺动脉窦被肺动脉干逆流的血液充满,促使肺动脉瓣关闭肺动脉口,防止肺动脉干的静脉血逆流入右心室。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受血流的冲击互相对合,封闭左房室口,由于乳头肌收缩,拉紧腱索和二尖瓣,使二尖瓣紧密闭合而不致于翻向左心房,防止左心室的动脉血逆流入左心房,此时,左心室的压力增高,迫使血液冲开主动脉瓣,左心室的动脉血射入主动脉。2、二尖瓣复合体和主动脉瓣的整体作用当左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窦被主动脉倒流的血液冲盈,促使主动脉瓣关闭主动脉口,防止主动脉的血液逆流入左心室。
本文档为【脉管系统1 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平平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68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2-07-30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