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举报
开通vip

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PAGE\*MERGEFORMAT1卫生部疾病控制局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1年修订版全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力生副主任委员: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委员陈鲁原陈伟伟初少莉高润霖顾东风黄峻蒋雄京孔灵芝李勇李南方李舜伟李小鹰李新立林金秀刘力生刘梅林马淑平米杰潘长玉孙宁玲唐新华王文王海燕王继光王拥军王增武吴兆苏许樟荣严晓...

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PAGE\*MERGEFORMAT1卫生部疾病控制局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1年修订版全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力生副主任委员: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委员陈鲁原陈伟伟初少莉高润霖顾东风黄峻蒋雄京孔灵芝李勇李南方李舜伟李小鹰李新立林金秀刘力生刘梅林马淑平米杰潘长玉孙宁玲唐新华王文王海燕王继光王拥军王增武吴兆苏许樟荣严晓伟姚崇华游凯袁洪曾正陪张维忠张宇清赵冬赵文华朱俊朱鼎良朱曼路诸骏仁祝之明张新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学术委员会委员陈春明陈兰英戴闺柱戴玉华方圻冯建章盖铭英高平进龚兰生顾复生管廷瑞郭静萱洪昭光胡大一华琦黄振文霍勇纪宝华姜一农金宏义雷正龙李广平李光伟李一石林善锬林曙光刘国树宁田海戚文航钱荣立沈璐华孙明陶军汪道文王克安王兴宇魏岗之吴海英吴可贵吴锡桂吴印生向红丁谢晋湘徐成斌杨天伦杨艳敏余国膺张麟张训张运张廷杰赵连友PAGE\*MERGEFORMAT3序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近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以高血压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21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为促进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纳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3年实施方案,截至2021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万高血压患者;同时?全国高血压社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管理?工程管理的50万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管理满1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到达70%。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组织有关专家对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修订工作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结果和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专家屡次讨论,历时2年,于2021年底完稿。2021年修订版?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病人标准化管理入手,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努力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2021年修订版?指南?保存了以往指南的合理局部,更新了局部观念,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章节。指出应对高血压患者全面检查评估,根据患者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强调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强调长期平稳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强调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指南?不仅适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对患者及关注健康的公众也有指导意义。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团体及新闻媒体等积极宣传、推广和贯彻新?指南?,为全面推动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事业,遏制心脑血管病的增长态势而共同努力!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21年3月11日前言中国高血压指南2021年修订版是在2005年的根底上,根据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和循证医学研究的进展,并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指南,广泛征求意见,由近百位专家集体讨论和编写,历时两年完成的。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比照1991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和2002全国营养调查数据,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由26.3%提高到了30.2%,治疗率由12.1%提高到24.7%,而控制率那么由2.8%提高到6.1%。对于有上亿高血压患者的中国,这意味着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人数十年内增加了近3千万,血压控制到达目标水平的人数增加了6百万。在许多高血压防治研究社区的管理人群中,高血压控制率已达60%以上。同期高血压的最主要并发症-脑卒中的死亡率也在我国局部城市中老年人口中以每年3%的速度平稳下降。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兴旺国家相比仍非常低,特别是经济文化开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遥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脑卒中死亡率在农村地区已超过城市。目前我国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也有约3千万没有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没有到达目标水平。高血压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及时修订并推广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指导医护人员及基层医疗效劳机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管理率及控制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制定相应的卫生效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修订过程中,多位专家提供了对于指南如何实施,如何切合我国国情的真知灼见。其中包括:(1)对高血压防治的趋势与思考,高血压防治的整合,跨学科合作及战线前移。(2)组织长期临床观察性研究以总结出适应我国人群的危险分层。(3)针对我国人群60%为盐敏感型及饮食高钠低钾的特点建议开展限盐补钾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学术团体和企业联合启动了以限盐为主的健康行动。(4)我国有研究提示,高血压人群中75%伴有高同型半胱胺酸,而叶酸可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胺酸的浓度,预防卒中。高血压大型随机临床试验已充分说明降压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但在修订指南中仍有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如:降压目标及多种危险因素如何综合处理,临床试验不可能全部答复,有时试验结果互相矛盾,因此只能依靠医者的智慧从荟萃分析或其他证据中寻找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如2003年Wald曾提出叶酸可用于一级预防,被此后几个试验否认,最近经过再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叶酸终于被纳入卒中预防指南。对高血压伴糖尿病、脑血管病等高危患者的降压目标有较多争议。在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结果面世之前,唯有经过多学科专家的认真讨论、剧烈争辩及少数服从多数的妥协,达成共识。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之外,还应根据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进行危险分层。危险分层仍沿用2005年中国指南的方法,将高血压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临床疾患综合评估,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策略与估计预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因此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合并存在的临床疾病。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水平。群体高血压防治首先是提高知晓率,并根据指南的要求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阻滞剂等几种药物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对特殊人群的防治中增加了儿童高血压章节,鼓励从儿童教育入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早发现易患儿童。此次修订还增加了鉴别继发性高血压的篇幅,以适应开展防治工作的需要。2021指南最大的挑战是推广实施,指南制订之后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解读和各种便于临床医生日常应用指南的工具得到临床实践的接纳,从而进一步落实到社区和人群。需要有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协调,为此本次修订的推广方案含有更为具体的相关政策和策略的建议,以便在有条件的社区和省市率先实施,使指南切实发挥其指导防治的作用。指南不是教科书,而是重视指导和可操作性的文件,指南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地将诊治方案分为标准、根本和优化〔推荐〕三个级别来推广应用。指南修订特别是其推广实施过程,是新的挑战,但也为我们组织研究新课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今后的研究如希望能切实影响临床科学与实践那么必须包含对于心血管事件链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解决几个困扰专家和医生的心血管干预策略的实际问题才能使指南与时俱进,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指南修订委员会主席刘力生2021-3-28目录: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1.2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1.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4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2.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2.1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2.2各种血压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2.3我国人群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特点3.诊断性评估3.1病史3.2体格检查3.3实验室检查3.4血压测量:3.5评估靶器官损害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5,据有4.1按血压水平分类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5.高血压的治疗5.1治疗目标5.2治疗策略5.3非药物治疗5.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5.5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5.6高血压治疗随诊及记录6.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6.1老年高血压6.2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6.3妊娠高血压6.4高血压伴脑卒中6.5高血压伴冠心病6.6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6.6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疾病6.7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8代谢综合症6.9外周血管病的降压治疗6.10难治性高血压的处理6.11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6.12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高血压防治的对策和策略8.高血压的社区防治9.继发性高血压9.1肾实质性高血压9.2内分泌性高血压9.3肾动脉狭窄9.4主动脉缩窄9.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9.6药物性高血压10.指南的推广与实施11.编后语12.致谢附件1.分级推荐要点:1:202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4.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为130/80mmHg以下。5.钙拮抗剂、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ß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6.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7.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8.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1000万,对处于正常高值血压范围内的高血压易患人群,应特别注意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发生。9.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10.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标准管理、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过去50年,我国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各次调查的总人数、年龄、诊断标准及患病粗率,见表1-1。虽然各次调查的规模、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但根本上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明显上升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表1-1我国四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年份调查地区年龄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高血压患病粗率〔%〕1958195913省、市≥15不统一739,2045.111979198029省、市、自治区≥15≥160/95mmHg为确诊高血压,140-159/90-95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4,012,128310,2027.73199130省、市、自治区≥15≥140/90mmHg及两周内服用降压药者950,356129,03913.58200230省、市、自治区≥18〔≥15〕≥140/90mmHg及两周内服用降压药者272,02351,14018.8〔17.7〕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轻度高血压占60%以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120/80mmHg〕所占比例不到1/2。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年,已经从1991年的29%增加到2002年的34%,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估计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1.2.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通常,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拟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可能与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以及北方人群盐摄入量较高有关;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一些差异,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患病率较高,而生活在南方或非高原地区的壮族、苗族和彝族等患病率那么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尚未发现各民族之间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差异。1.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1.高钠、低钾膳食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说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大局部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1.3.2.超重和肥胖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开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在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到达25%-30%。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1.3.3.饮酒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那么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在我国饮酒的人数众多,局部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应重视长期过量饮酒对血压和高血压发生的影响。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发作。1.3.4.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1.3.5.其它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要点2: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按2021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推算,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拟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一些差异。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较低,分别低于50%、40%和10%。1.4.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两次较大规模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抽样调查〔表1-2〕以及15组人群1992-2005年期间三次调查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近年来,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进步趋势,但仍分别低于50%,40%和10%。农村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经济欠兴旺地区低于较兴旺地区。表1-2我国两次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地区年份年龄〔岁〕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率〔%〕高血压控制率〔%〕30省市1991≥15950,356129,03926.312.12.830省市2002≥18272,02351,10430.224.76.12.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2.1.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在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为根底的前瞻性观察研究荟萃分析中,平均随访12年,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血压从115/75mmHg到185/11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在包括中国13个人群的亚太队列研究〔APCSC〕中,诊室血压水平也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而且,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关系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每升高10mmHg收缩压,亚洲人群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只分别增加24%与21%。长期随访发现,随着诊室血压升高,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在重度高血压,ESRD发生率是正常血压者的11倍以上,即使血压在正常高值水平也达1.9倍。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监测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研究还发现,不仅血压的平均值很重要,血压的昼夜节律以及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期间的血压变异也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预测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生。。要点3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不管采用哪种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均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2.2.各种血压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血压参数是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AP〕和脉压〔PP〕。采用常用的克氏音/袖带法测量血压,可直接测量一个心动周期中的最高压力SBP与最低压力DBP,根据SBP与DBP,可进一步计算出MAP与PP。因此,长期以来,直接测量的SBP与DBP是主要的评估血压的参数。但由于MAP及PP分别与外周血管阻力及大动脉弹性功能密切相关,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因此,近来引起重视。总体而言,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SBP或DBP优于MAP或PP;用SBP与DBP联合或MAP与PP联合优于任一单项参数;SBP与DBP联合又优于MAP与PP联合。对冠心病事件而言,在年轻人群,DBP的预测价值高于SBP;而在50岁以上人群,SBP的预测价值开始超越DBP;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收缩压进一步升高,而舒张压那么呈下降趋势,因而,脉搏压升高,并成为最强的冠心病事件预测因子。2.3.我国人群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特点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每年300万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人群监测数据还显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事件的年发病率为50/10万,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比值,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5~8: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1:1。近年来,尽管冠心病事件有上升趋势,但脑卒中发病率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这提示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对于制订更有效的减少我国人群心血管风险的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我国积累了人群心血管病防治的经验。七十年代开始,我国首钢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人群防治工作,使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降低,九十年代被WHO推荐为开展中国家的防治模式。3.诊断性评估诊断性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⑴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⑵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⑶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作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程度,以指导诊断与治疗。3.1.病史应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以下内容:〔1〕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2〕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最高水平,是否接受过降压治疗及其疗效与副作用;〔3〕病症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病症及治疗情况;〔4〕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病症: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提示肾实质性高血压;有无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低血钾表现,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无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提示嗜铬细胞瘤。〔5〕生活方式: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以及体重变化等情况。〔6〕药物引起高血压:是否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生胃酮、滴鼻药、可卡因、安非他明、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促红细胞生长素、环孢菌素以及中药甘草等。〔7〕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及有无精神创伤史。3.2.体格检查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体格检查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定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观察有无库欣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触诊甲状腺;全面的心肺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3.3.实验室检查根本工程: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推荐工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时测定〕、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工程〕、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眼底检查、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选择工程:对疑心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工程: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睡眠呼吸监测等。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要点4高血压患者诊断性评估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3.4.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统一标准进行测量,目前仍是评估血压水平和临床诊断高血压并进行分级的常用方法。动态血压监测(ABPM)那么通常由自动的血压测量仪器完成,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防止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因此,既可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也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家庭血压监测〔HBPM〕通常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这时又称自测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但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因为测量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因而,也可以防止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或降压治疗效应,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相比更易实现,与家庭血压相比更易控制质量,因此,仍是目前评估血压水平的主要方法。但如果能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24小时动态血压为诊治依据。3.4.1.诊室血压具体方法和要求如下: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BHS和AAMI、ESH〕的电子血压计。使用大小适宜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成年人的臂围25cm-35cm,可使用气囊长22cm-26cm、宽12cm的标准规格袖带(目前国内商品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的规格:长22cm,宽12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要点5血压测量的步骤要求受试者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开始测量。选择定期校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使用气囊长22cm-26cm、宽12cm的标准规格袖带。测量坐位时的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以Korotkoff第I音和第V音〔消失音〕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至少间隔1-2分钟测量两次,假设两次测量结果差异比拟大〔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首诊时要测量两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对疑似有体位性低血压,应测量直立位后血压。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受试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疑心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到达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和第V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可以柯氏音第IV时相〔变音〕为舒张压。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采用毫米汞柱〔mmHg〕,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lmmHg=0.133kPa。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位数值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并应注意防止末位数偏好。3.4.2.动态血压具体使用方法和指征如下:使用经BHS、AAMI和/或ESH方案验证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并每年至少1次与水银柱血压计进行读数校准,采用Y或T型管与袖带连通,两者的血压平均读数应5mmHg。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20或30分钟。通常夜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0分钟。血压读数应到达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目前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是24小时、白天(清醒活动)和夜间(睡眠)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以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升高幅度(晨峰)。24小时、白天与夜间血压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其诊断标准包括:24小时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20%:杓型;10%:非杓型。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以收缩压为准。血压晨峰: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此外,通过计算24小时监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关系,可评估大动脉的弹性功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特别是脑卒中风险。动态血压监测也可用于评估降压疗效。主要观察24小时、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是否到达治疗目标,即24小时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mmHg,且夜间血压120/70mmHg。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等。随着其价格的下降,动态血压监测将在临床工作中更广泛应用。3.4.3.家庭血压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适宜的血压测量仪器,并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BHS和AAMI、ESH〕。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相对应。测量方案:目前还没有一致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间长期变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根底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要点6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诊室血压目前仍是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常用方法。动态血压监测不仅用于高血压的诊断评估,还可: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家庭血压监测不仅可测量长期血压变异,也可防止白大衣效应,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补充。家庭血压测量,有利于了解常态下的血压水平;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达标率3.5评估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心、脑、肾或血管等〕的识别,对于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早期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血压到最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整个疾病过程中,亚临床靶器官损伤是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采用相对简便、花费较少、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在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无病症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3.5.1.心脏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近来有报道,aVL导联R波电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密切相关,甚至在高血压不伴有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也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胸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轮廓、大动脉及肺循环情况。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厚和舒张期心力衰竭方面优于心电图。必要时采用其他诊断方法: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A〕,心脏同位素显像,运动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3.5.2.血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大动脉硬度增加预测并评估心血管风险的证据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踝/臂血压指数〔ABI〕,能有效筛查外周动脉疾病,评估心血管风险。3.5.3.肾脏肾脏损害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或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已被证实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或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最正确,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也可接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一项判断肾脏功能的简便而且敏感的指标,可采用“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DRD〕〞公式,或者我国学者提出的MDRD改进公式来计算。eGFR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对心血管风险可能也有一定预测价值。3.5.4.眼底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反映小血管病变情况。常规眼底镜检查的高血压眼底改变,按Keith-Wagener和Backer四级分类法,3级或4级高血压眼底对判断预后有价值。高分辨率眼底成像系统有望成为检查眼底小血管病变的工具。3.5.5.脑头颅MRA或CTA有助于发现腔隙性病灶或脑血管狭窄、钙化和斑块病变。HYPERLINK"://hudong/wiki/%E7%BB%8F%E9%A2%85%E5%A4%9A%E6%99%AE%E5%8B%92"\t"_blank"\o"经颅多普勒"经颅多普勒HYPERLINK"://hudong/wiki/%E8%B6%85%E5%A3%B0%E6%B3%A2"\t"_blank"\o"超声波"超声〔HYPERLINK"://hudong/wiki/TCD"\t"_blank"\o"TCD"TCD〕对诊断HYPERLINK"://hudong/wiki/%E8%84%91%E8%A1%80%E7%AE%A1%E7%97%89%E6%8C%9B"\t"_blank"\o"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有一定帮助。目前认知功能的筛查评估主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5,据有4.1.按血压水平分类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结果确定。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血压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人群中诊室血压水平呈连续正态分布,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因此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是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来确定的。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4-1〕。表4-1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分类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由于诊室血压测量的次数较少,血压又具有明显波动性,在不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数周内屡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如有条件,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难以预测,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水平不仅可以评估,也应当评估。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大局部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有利于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有利于采用优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有利于确立适宜的血压控制目标,有利于实施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本指南仍采用2005年指南的分层原那么和根本内容,将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四个层次,见表4-2。根据以往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施情况和有关研究进展,对影响风险分层的内容作了局部修改,见表4-3。将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列为影响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将判定腹型肥胖的腰围标准改为:男性≥90cm女性≥85cm;将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和踝/臂血压指数0.9等列为影响分层的靶器官损害指标。要点7高血压分类与分层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一般需要非同日测量2-3次来判断血压升高及其分级,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心血管风险分层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四个层次。3级高血压伴1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临床心、脑血管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属于心血管风险很高危患者。表4-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其他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高危高危很高危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表4-3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TOD〕伴临床疾患·高血压〔1-3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mmol/L〔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左心室肥厚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或Cornell>2440mm·mms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女120g/m2·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选择使用〕·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男性133mol/L(1.5mg/dL)女性124mol/L(1.4mg/dL)蛋白尿〔300mg/24h〕·外周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餐后血糖:≥11.1mmol/L(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踝/臂血压指数<0.9〔*选择使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mol/L〔1.3-1.5mg/dL〕,女性107-124mol/L〔1.2-1.4mg/dL〕·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30mg/g〔3.5mg/mmol〕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BMI:体质量指数。5.高血压的治疗5.1.治疗目标:目前,全国统一的医疗效劳与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成,而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开展水平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指南设定标准与根本两个治疗目标。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根底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到达治疗目标,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根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根底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平安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次使用,使血压到达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高血压治疗的根本原那么: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定期测量血压;标准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假设还兼有临床情况,那么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很大范围内呈连续性,即便在低于140/90mmHg的所谓正常血压范围内也没有明显的最低危险阈值。因此,应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最近,对既往的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在高危患者中,虽然经过降压、调脂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患者的心血管“剩余危险〞仍然很高,长期预后难以根本改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进行更早期的有效干预,即对低、中危患者进行更积极治疗,并对检出的各种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进行有效治疗,以预防或延缓此类患者的疾病开展进入高危阶段。对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范围的人群,降压治疗可以预防或延缓高血压发生,但降压治疗是否能够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尚需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要点7治疗目标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需要治疗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5.2.治疗策略5.2.1.按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分层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总体危险,并在危险分层的根底上作出治疗决策。很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治疗;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中危病人:先对患者的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进行为期数周的观察,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低危病人: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反复测量血压,尽可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见图1.高危初诊高血压评估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患很高危wei危危危中危低危立即开始药物治疗监测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1个月监测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3个月收缩压≥140舒张压≥90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
本文档为【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火烈鸟6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5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医药类考试
上传时间:2022-03-21
浏览量: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