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举报
开通vip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张晓雯 (成都市社科院编辑部, 四川成都610023) ·旅游城市· 提 要: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如何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产业是关系到 一个国家、地区旅游有元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西藏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其开发利 用初见成效,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 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张晓雯 (成都市社科院编辑部, 四川成都610023) ·旅游城市· 提 要: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如何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产业是关系到 一个国家、地区旅游有元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西藏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其开发利 用初见成效,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 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42(2007)02—79一()4收稿日期:2006—12—21 作者简介:张晓雯(1968一),女,成都市社科院编辑部,副研究员。 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 国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如何标民族之新,立民族之异来吸 引大量游客,已成为各国旅游事业相互竞争的一种有效手 段。据最近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 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 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事业 的日益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 风俗的再现,更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求 新、求异、求乐、求知、求刺激的心理需求。旅游者通过民俗 旅游活动,可以亲自体验旅游当地民众的民俗生活,了解和 感悟到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 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自然而然地达到“得至美而游乎 至乐”的最高境界。因此,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 开发的灵魂,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 性,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一 西藏藏族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 源 藏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勤劳朴实、智慧勇敢的 藏民族创造了世界文明的藏族古老文化,具有古朴、粗犷、神 奇、多彩的特色,在中国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成为当 今世界上的一门独特的社会科学——西藏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民俗文 化的分类中,人们习惯把各种表现形式大体上分为物质民俗 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两大类。西藏物质民俗文化主要包括 西藏的风光、建筑、服饰、饮食、交通、生产等;精神民俗文化, 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医药、节日、婚礼、丧葬等方面。 它们在远古中诞生,具有悠久的历史轨迹。西藏林芝和昌都 地区新石器的发掘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早在四五千年前,这些地区就出现 了原始文化,并有大量、丰富的遗存。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吐 蕃王朝,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藏文。现存的史料表明: 西藏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料的数量在全国仅次于汉文,居第二 位。它翔实而雄辩地向世人展示了藏民族文化的广度、深度 和厚度。 (一)西藏文化具有淳厚的高原气息、浓重的乡土特质和 明丽的雪域色彩。它的建筑艺术、历史著作、文学著作、佛教 经典、壁画、唐卡、雕塑,以至于哲学、藏医学、天文历算、音 乐、舞蹈、藏戏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西藏拥有世界上 海拔最高地区的自然景观;有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它足以与荷马史诗相媲美,而数量却远远胜过 于它;西藏有世界上最高的宫殿、最高的历史博物馆——布 达拉宫;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铜佛——扎什伦布寺的强巴 佛,参观游览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开启了解藏文化宝 库最好的钥匙。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特色,首先是它的地域性。西藏地 处世界屋脊,总面积占全国的1/8,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横贯全境。它拥有世 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有世界上最 高的大湖——纳木措湖,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 江和世界上最宽广的草原——羌塘草原。这独特的自然地 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高原文化,因而在西藏的广大地区形成 79 万方数据 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牧区文化,或称作游牧文化。古朴的黑白 色帐篷、长毛拖地的牦牛和山羊、醇香的奶茶、酥油、高亢的 牧歌、豪放的锅庄舞等,成了这一文化的突出表象。 (三)西藏众多的群山和巨石,为藏族的建筑特色提供了 充足的物质基础。地方最高政权机构和寺庙往往建在当地 的高山之巅,无论是宫廷建筑、寺庙建筑,还是城乡民居,都 以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成为西藏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 (四)西藏的服饰和饮食也充满了地域特点。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装着藏袍和食用糌粑是藏民族在西藏高原数千年 的生活实践中选择确定的最佳生活方式。藏族服饰是青藏 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技 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 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 区内可以说“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 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藏袍肥大、温 暖,袖子可以自由脱下,反映了藏族同胞对高原昼夜温差变 化大、冬季严寒气候特点的适应性。而食用糌粑则是适应了 高原作物生长期长、牧民生活流动性大、燃料缺乏的特点。 (五)西藏的民俗文化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藏族是一 个几乎全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藏传佛教在世界上自 古流传至今不衰,顶礼膜拜者摩肩接踵,每年为诸佛添灯所 耗酥油的花费难以计算。漫游西藏大地,在高山之巅、绿野 荒原,到处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经幡和堆积如山的马尼堆; 在乡村城镇、寺庙经院,到处香烟缭绕,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让人感到自己置身于浓重的宗教氛围之中。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藏传佛教已经深深地融于藏民族的生活之中,构成了 西藏文化的主体,使西藏的一切人文景观无不带着藏传佛教 的痕迹。而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 发,以朝圣、做弥撤、烧香拜佛和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 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 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 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 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殿)、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 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 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因而作为 佛教圣地的西藏,大力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 承、传播、交流和研究。佛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 成、共同发展的。 总之,西藏古朴、神奇的民俗文化建筑在无与伦比的沃 土之上,独特的风俗、丰富的内涵,呈现了光怪陆离的景象, 增添了独具特色的雪域风情,足以使任何有幸身临其境的人 叹为观止,它形象而真切地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历史文化 80 和多彩风姿,为开展西藏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由于旅游开 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 差别的可能性,加之当前西藏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 在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破坏了现有资源 的“文脉”(文化脉络)和文化特色的问题。因此,在旅游开发 工作中,应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 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着重保护 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的民俗 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低效益甚至 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 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 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二是项目 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 策关键。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 右,开业时间相近(均在1991年底),199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36亿元和630万元,199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亿元和 691万元,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 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区位是关键,前者处于口岸城 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众多,且项目内 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 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 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 由于西藏旅游资源具有品位高、配套性投资大、自然和人文 生态十分脆弱、产品开发周期长等特点,因此,民俗文化的旅 游开发应慎选区位与主要客源区,应尽量在交通相对便利的 地方,避免遍地开花式的乱开发。如培育、完善以拉萨、日喀 则、山南为中心的文化、古迹、民俗风情旅游线。如果距离偏 远,应尽量与其它较具吸引力的景点组合成旅游线路,如拉 萨一林芝一加查一泽当一拉萨的东环线;拉萨一日喀则一江 孜一拉萨的西环线;向南有拉萨一珠峰一樟木的中尼公路旅 游线;向北有包括纳木措和那曲草原在内的青藏公路旅游 线;向西有阿里——神山圣湖朝圣游等旅游主打线路。通过 这些主要旅游线路的开发、完善,带动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推 动各大旅游区建设和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此外,应特别注 重发挥龙头企业在机制、资金、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优势, 全面提升行业的技术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 获利能力,推动西藏旅游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 化。 (三)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要统筹人与自然和 万方数据 谐发展,有效保护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民俗旅 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开发过度,不注重保护 就会枯竭乃至消失。为了避免“发展性破坏”,拥有民俗旅游 资源的当地政府,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民俗旅游资源调 查,统筹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确定民 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环境的现状,规划 旅游接待量,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制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避免无效投资、低水平建设,把 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这样 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 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科学定位开发模式 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体现民 俗文化特色的适当形式。根据国内外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 现状与经验,结合本地民俗资源的内容与特点,西藏民俗文 化旅游资源开发可采取以下五种模式: l、静态开发。指以游客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多 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③。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博 物馆、民俗文化村等均属此种类型。 2、动态开发。即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民俗环境中 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 纺织、竞技、曲艺和其他的生活、劳作或游戏活动,从中亲身 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自然地极尽游 兴。 3、产品开发。在这方面西藏更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开 发中要坚持特色原则、有文化内涵原则、便于携带及档次兼 顾的原则,切忌雷同化和低品位开发,以便形成稳定的旅游 商品生产基地和高档次的旅游购物中心。 4、主题式开发。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 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5、原生自然式开发。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 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 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 容,以此种原汁原味的模式开发旅游业。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体开发。 l、重点开发特色独具的区域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 包罗万象,种类庞杂,分布广泛。无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开发。 因此要摸清西藏民俗旅游资源的家底,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 规划、安排。选择重点开发的民俗资源可考虑以下几个因 寒:(1)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具有垄断优势;(2)具备一 定规模,有较大的环境容量;(3)距离中心城市较近;(4)交通 较便利;(5)与质量较高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资源相距较 近,能实现优势互补。 2、认真办好民俗节庆活动。民俗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 集中对外展示的机会和场合,由于这些活动历史悠久、有深 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因此,虽然持续时间一 般不长,但由于媒体的关注报道、外地游人商旅的参与,成为 促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因此,要办好从各个侧面展 示了雪域高原城市、乡村的不同民俗文化的民族节庆,如藏 历新年、拉萨雪顿节、江孜达玛节、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节等节 El,使无数海内外游客从中深切感受到西藏文化、艺术的神 奇魅力。以此加强民族节庆与旅游业的结合,使民俗节庆成 为旅游活动的亮点,使参与活动的外地人成为旅游者,尽量 延长参观停留的时间,并本着群众自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的原则。 3、高品位开发,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这是事 关西藏旅游业是否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西藏民俗文化底 蕴丰厚,只有高品位开发,才能使民俗旅游走上康庄大道,在 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提倡和尽量 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注意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保 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4、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既包括专 业表演人才,又包括管理人才和研究人员,特别是民俗文化 学和旅游学人才。 5、研究客源市场的民俗心态,继续加大对民俗旅游的宣 传、推介和促销力度。客源市场的民俗心态研究透了,旅游 资源的开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供需对口。例如韩国人受我 国民俗文化影响很深,过我国汉族传统的春节、清明和中秋 等节It,宗教民俗方面的信仰佛教之风盛行。故可相应开发 节日旅游和佛教旅游。近年来,西藏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 介、促销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例如多次组团到国内外 举行旅游说明会和推介会,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 借电视剧、电影播放之机推介民俗风情游路线等。这些成功 的措施要在坚持的前提下创新,例如可利用互联网及申办高 规格的国际会议来宣传西藏的民俗旅游产品。 6、大力弘扬民俗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要以政府和媒 体的力量,宣传优秀的民俗文化,向公众进行民族传统道德 教育,强化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使少数民族群众辩证地 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传承民族文 化优秀传统,使之发扬光大。 总之,要在对西藏民俗旅游资源价值充分认识的基础 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发、利用和保护好西藏的民俗 文化资源,使民俗旅游成为西藏旅游的拳头产品。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论四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西南民 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10期,41页. 81 万方数据 [2]陈南江、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 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 [3]阎友兵.论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湘潭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01.第1期,135页. [4]侯宣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初探——以广 西为中心[OL].WWW.salamacn.net. AProbeintotheTourismResourceoftheTibetanFolkCulture ZhangXiaowen (EditorialDepartment,Chengdu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engdu,Sichuan610023,China) Abstracts:Folkculturei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tourismindustryisimportantstrategicresources.Andhowto usesuchresourcestodeveloptourismindustryisaveryimportantissuedecidingeitherSUCCESSorfailureintouristattrac- tion,presentationoflocalfeaturesandethniccharacteristicsofaregionorevenacountry.Tibet,asaprovincerichin touristresourcesoffolkculture,canonlysucceedinitstourismdevelopmentbyadheringtothescientificconceptofde- velopment,unifiedplanninganddeploying,choosingscientificdevelopmentmodelandthorougIllygoingontheroadto 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a rightbalancebetweentheprotectionoffolkloreandcultureandthedevelopmentof tourismCallbereachedtomaximizethesocialandeconomicbenefits. Keywords:Tibet;folkculture;tourismresource;development (上接78页) 的开发与保护,合理控制旅游规模,严格旅游设施建设 项目的环境管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生态旅游活动,积极推进水、气、垃圾 和噪声污染防治,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是促 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生态旅游 的开发者和当地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用好国家 给予的财政金融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3]黄萍,杜通平等.文化生态村:四川民族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有效模式[j].农村经济.2005,(1). - [2]颜文洪.姜育新.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开发前提分析 [J]。农村经济。2004.(12). [4]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光明日报 .1998—05—23. [5]秦其文.湘鄂渝黔边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地域研 究与开发.2004.(8).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重点 研究课题(编号:LY05一一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 一。) ResearchonSustainableEco—tourismDevelopmentof OurMinorityAreasfromaFinancialAngleofView JinShubin,HuangPing (Economics&TradeDepartment,ChengduUniversi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Sichuan,Chengdu610103,China)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m,peoplebegintolaymuchmoreimportancetoeco—tourismdevelop— mentofChina’Sminorityareas。Buttheoretically,theresearchonsustainableeco—tourismdevelopmentofourminority areasstartedtoolatetomatchtheincreasingdemandofthestatusquo.Therefore,thisarticle,fromthefinancialpolicy angle.trieshardtoresearchonhowtokeepa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ourminorityareas. Keywords:eco—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financialangleofview;zoologyintheminorityareas 82 万方数据 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作者: 张晓雯, Zhang Xiaowen 作者单位: 成都市社科院,编辑部,四川,成都,610023 刊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7(2) 被引用次数: 4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雪梅 论四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0(10) 2.陈南江;吴月照 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 1998(05) 3.阎友兵 论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期刊论文]-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1) 4.侯宣杰 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初探--以广西为中心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 次珍.Ci Zhen 试论开发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意义[期刊论文]-西藏科技2007(6) 2. 张晓娟 西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求实2006(z3) 3. 高恩林.吕琳莉 西藏林芝地区工布藏族民俗旅游开发浅析[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2008,7(29) 4. 顾惠雅 西藏民俗文化与西藏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之管见[期刊论文]-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5(6) 5. 安玉琴.徐爱燕.刘静静.An Yuqin.Xu Aiyan.Liu Jingjing 西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探析[期刊论文]-西藏大 学学报2009,24(4) 6. 觉安拉姆.阿贵.泽勇.泽仁卓玛 青藏铁路对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西藏大学学报 2010,25(1) 7. 王川 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评《西藏民俗文化》[期刊论文]-中国藏学2004(2) 8. 吴安娜.WU An-na 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期刊论文]-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z1) 9. 朱桂凤 论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期刊论文]-学术交流2006(11) 引证文献(4条) 1.罗柏言.张应平 民族饮食文化与伊犁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哈萨克族为例[期刊论文]-中国商贸 2009(11) 2.别刊·哈纳哈提.张应平 伊犁河谷旅游业中哈萨克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对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13) 3.曹水群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藏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期刊论文]-西藏发展论坛 2010(5) 4.曹水群 西藏地区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和谐互动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ddxxb-shkxb200702026.aspx
本文档为【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022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30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