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举报
开通vip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tclsevers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2—2016) 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二○一三年八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1" 第一章 总 论 1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2" 1.1 规划背景 1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3" 1.2 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 1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4" 1.3 规划定位 2 HYPERLINK \l...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tclsevers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2—2016) 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二○一三年八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1" 第一章 总 论 1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2" 1.1 规划背景 1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3" 1.2 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 1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4" 1.3 规划定位 2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5" 1.4 规划编制依据 2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6" 1.5 规划范围 4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7" 1.6 规划期限 4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8" 第二章 流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与保护形势 5 HYPERLINK \l "_Toc362905089" 2.1 赛里木湖概况 5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0" 2.2 生态环境现状 6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1" 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7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2"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7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3" 2.5 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0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4" 2.6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13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5"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15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6" 3.1 指导思想 15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7" 3.2 基本原则 15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8" 3.3 规划目标 16 HYPERLINK \l "_Toc362905099" 第四章 主要任务与分区治理布局 18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0" 4.1 构建主动保护与预防体系,有效保护现有良好生态系统 18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1" 4.2 加强退牧还草与草畜平衡,促进草地修养生息 24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2" 4.3 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生态系统不断改善 26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3" 4.4 加强流域各类污染源治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0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4" 4.5 实施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旅游活动环境影响 32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5" 4.6 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方式 32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6" 4.7 严格控制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降低流域环境风险 33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7" 4.8 强化流域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生态安全监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34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8" 第五章 重点工程与投资 35 HYPERLINK \l "_Toc362905109" 5.1 流域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工程 35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0" 5.2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35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1" 5.3 污染防治工程 38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2" 5.4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9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3" 5.5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40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4" 5.6 投资估算 41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5" 第六章 保障措施 42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6" 6.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42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7" 6.2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执法 43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8" 6.3 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项目建设 43 HYPERLINK \l "_Toc362905119" 6.4 强化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 43 HYPERLINK \l "_Toc362905120" 6.5 严格管理,推进规划实施 44 HYPERLINK \l "_Toc362905121" 附表一 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项目表 45 附表一: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图一:赛里木湖规划区生态功能分区图 附图二:草地禁牧工程分布图 附图三:草地生态修复工程分布图 附图四:湖滨退化土地修复与建设工程分布图 附图五:生态固岸工程分布图 附图六:入湖河流(沟道)生态建设工程分布图 附图七:环湖道路局部沟道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分布图 附图八:垃圾、污水收集和清运设施配套项目分布图 附图九: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布图 附图十:畜禽养殖污染控制项目分布图 附图十一: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分布图 附件一:规划编制说明 附件二:规划评审意见修改说明 第一章 总 论 1.1 规划背景 2007年6月10日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对我国几大湖泊的生态安全问题,要逐一进行评价,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2011年,财政部和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开展我国环境良好湖库的生态保育试点工作,推动了我国湖泊(水库)保护思路由原有的“先污染,后治理”向“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转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我区良好湖泊生态保育试点工作,专项设立了新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专项资金,并先后启动了我区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喀纳斯湖和乌伦古湖4个湖泊的生态试点工作,并要求各纳入试点的湖泊均需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此,自治区环保厅和财政厅向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下达了“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任务。博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试点工作,迅速成立了“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的各项工作,并委托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负责承担编制《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任务。 1.2 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 赛里木湖为天山北坡西部最大的一个高山湖泊,是博尔塔拉——伊犁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博尔塔拉——伊犁区域乃至整个北疆地区的气候、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004年1月赛里木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名胜区,对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加强保护,既是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也是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对整个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更潜在地影响着北疆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进而影响新疆来之不易的稳定大局。 赛里木湖流域目前总体生态环境良好,水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均较低,各类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整。流域草地面积为729.92平方公里,占流域陆地总面积的77.12%,是新疆主要的草场之一,历史上一直是博州及伊犁州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生息之地。但上世纪60年代以来,草场的实际载畜量不断上升,加之区内草场和旅游场所使用权属的地方分割,缺乏对整个区域有效统一的管理机制,使得逐渐兴起的旅游活动及草场畜禽养殖难以达到科学、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统一的管理,致使区域生态环境呈现逐年退化态势,局部区域较为严重。 未来随着区域旅游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赛里木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和利用强度将进一步加大,高强度旅游建设及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和局部生态退化现状将极大增加赛里木湖生态退化、水质降低的风险。为此,迫切需要尽快开展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以其为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实现对流域内现有良好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对已有生态环境问题实施有效防治,并能够建立起统一有效的流域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协调未来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赛里木湖生态保持良性发展,湖泊水质持续改善,维护当地人民安居乐业和长治久安,促进区域“生态文明”。 1.3 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有关赛里木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划,重点以赛里木湖水质保护、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主,是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规划是指导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方案编制,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保障湖泊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 1.4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4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2月22日); (13)《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4 号); (15)《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2〕19号); (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 (17)《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 (18)《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48号令); (19)《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 58); (20)《中国湿地保护行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2008); (2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2月1日); (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风景名胜区条例”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73号)); (24)《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 (25)《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GB3838-2002); (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7)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总站生字[2001]090号); (28)《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 (29)《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 号); (30)《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含减排)“十二五”规划》; (31)《博乐市博乐市现代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草业发展规划》(2012年); (34)《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7-2020年)》; (35)《赛里木湖风景名胜景区总体规划》; (36)《新疆赛里木湖旅游区5A提升规划》。 1.5 规划范围 规划的范围为整个赛里木湖流域,面积共计1408平方公里,包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温泉县、兵团农五师,伊犁地区霍城县、农四师等管辖、借用和正在使用的所有夏牧场和旅游景区等。 1.6 规划期限 本次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方案的规划水平年为2011年,执行时间为:2012年至2016年。 第二章 流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与保护形势 2.1 赛里木湖概况 (一)湖泊流域概况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冷水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地处博乐市西南端,流域集水面积1408平方公里,目前湖面海拔2071.0米,最大湖长(东西长)29.5公里,最大湖宽(南北宽)23.4公里,水域面积平为均458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 (二)湖泊变迁 早期的赛里木湖面积比现代大约1/3,水深至少比现在增加50-80米,且早期为外泄湖,当时应为淡水。后曾有多次变化,水位时升时降,但变化幅度不大,近200年来水位变化在3-5米上下。晚更新世以来,湖水量开始减少,逐渐形成闭塞无出口的山间湖泊以后,水质发生了变化,平均矿化度2.5-3.0克/升,且湖边、中部、表层及下层基本相同,为微咸湖。 (三)水文与水系 环湖分布有10条主要常流河流水沟和20余条季节性小沟,主要发源于赛里木湖西北中部、高山区、伊克查干赛根郭勒区域,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398万m3。总体上,湖西部和西北部河流是赛里木湖主要补给河流,东部和北部河流的入湖水量为不足6%。湖泊无地表出口,全靠自然蒸发维持水量动态平衡。除西北部的查干郭勒等少数河沟能以地表径流直接入注赛里木湖外,其余绝大部分的沟泉,在出山口后不久,全部渗入地下,再以潜流形式补给赛里木湖。 (四)社会经济现状 赛里木湖地区无工业企业,流域西北部的喇嘛苏沟东侧分布有喇嘛苏铜矿矿床,预测储量为150万吨,目前尚未进行规模化开采和加工。牧业、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是目前赛里木湖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据测算2011年赛里木湖流域内的牧业年产值为18535万元,水产养殖业产值为860万元,旅游业3336万元;三产比例为:85.3:0:14.7,以畜禽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流域内大部分景区由博州赛管委管理,但松树头景区现由伊犁霍城县使用和管理。按照赛里木湖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量,湖泊总计可以提供鱼产力1188-1936吨,但适宜养殖量不应超过500吨,目前的捕获量为每年100吨左右。 赛里木湖流域是新疆最大的夏草场之一,草场总面积为130.65万亩,历史上一直是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生息之地,现为博州、农五师和伊犁州霍城县、农四师(借用)四地共同使用的天然夏牧场;其中,博乐市使用56.34万亩、温泉县32.39万亩、伊犁州使用28.68万亩、农五师使用12.61万亩、农四师使用0.63万亩。 2.2 生态环境现状 (一)生态系统特征 赛里木湖流域属于天山山地干旱草原—针叶林生态区,天山北坡森林草原水源涵养生态亚区,天山北坡西段赛里木湖及周边自然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从湖泊到周边高山带,分布有完整的山地植物垂直带谱,从下至上依次为荒漠草原带、干草原带、真草原带、草甸草原带、云杉林带、亚高山草原带、高山稀疏植被带和冰雪带。区内林地面积为91.01平方公里,草地面积为729.92平方公里,陆地林草植被总覆盖率高达86.74%,受西北部山地的植被垂直带比较完整,草甸植被发育良好,盖度大,产草量高。 目前,赛里木湖流域目前总体生态环境总体良好,各类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整,但区内夏牧场20世纪80年代就已严重超载,致使草地局部退化严重,引发了较为突出的局部生态环境问题,如局部草地生态退化、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生物栖息地干扰、草原虫鼠害等均有加剧的态势,且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和风险也逐渐增加。 (二)湿地资源状况 赛里木湖湿地类型丰富,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是全国173处重要的湿地之一。流域湿地总面积541.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41.6%;其中湖面45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5.2%;湿草甸面积为58.90平方公里,苔草沼泽湿地面积为7.89平方公里,淡水泡面积为4.5平方公里,河流、溪泉12.31 平方公里。赛里木湖湿地具有孤岛性、多变性、贫营养、矿化度高、原生湿地特征减弱等特点。 (二)生物多样性现状 赛里木湖流域生物资源丰富,区域共有植物639种,分属于58科288属,其中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流域所在区域为我国动物区系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分布型有北方型、东北型、中亚型和高地型,其中亚型为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沼动物群、森林草原动物群、荒漠动物群等3种不同的生态类群。目前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是天鹅及其它迁徙水鸟的天然夏季栖息地、觅食场所和迁徙路径,被称为“鸟类天然乐园”。 (三)湖泊水生生态现状 赛里木湖共有浮游植物65种(属),分属于6个门,其中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居多。浮游动物共计19种属,其中原生动物6种属,轮虫8种属,枝角类3种属,桡足类2种属。湖泊内大型水生植物较少,在点将台近岸区、湖西南沿岸和湖中岛湾等处,发现有大量沉没于水中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inn。赛里木湖浮游和底栖生物是赛湖冷水鱼的重要饵料。 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质现状 2000年以前来赛里木湖水质较稳定,各项指标变化不大,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都极低。2012年湖泊大部分水质指标能达到Ⅱ类,氨氮、总磷平均可达到Ⅲ类,总氮则部分为Ⅳ-Ⅴ类,为湖泊水环境主要的超标因子。有机类和营养盐类指标均呈现湖周区域高于湖心的趋势,在湖西南的松树头附近、东南三台附近及北部赛北堡附近有集中高值区。全湖营养状态均为贫营养水平,部分区域接近中营养水平下限。 (二)污染物排放现状 2012年赛里木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化学需氧量16744.3吨,氨氮2634.3吨,总氮5821.1吨,总磷1581.8吨。在所排放的污染物中,进入赛里木湖水体的化学需氧量8678.6吨,氨氮852.1吨,总氮1969.2吨,总磷358.4吨;总氮、总磷的入湖量分别超过允许入湖量(总氮为1493.7吨、总磷为275.2吨)的33.4%和31.4%。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较严重 目前赛里木流域内111.45万亩的夏草场,退化面积已达70万亩以上,占该区草场面积约62.8%。主要退化区域包括:西部草原包括达镇香班牧场、阿热勒托海牧场沿湖37.62平方公里的范围,高覆盖度草地退化为中覆盖度草地;南部草原有9.14 平方公里的高覆盖度草地变为中覆盖度草地,有17.65 平方公里的高覆盖度草地变为低覆盖度草地;东北部草原退化面积约为11.85平方公里,部分地区已呈荒漠化景象。环赛湖周边50-500米不等的区域内湖滨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地表植被退化、裸露和沙漠化现象,沙化区域已达到250公顷,退化湖滨带达到3100公顷以上。 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流域内主要草场内草地植被矮化现象明显,羊茅种群不断减退,甚至退出;苔草、百里香(Thymus mongolic us)等耐牧性和抗旱性更强的种类逐渐成为草地的主要建群种;湖东部和湖北部沿岸部分土地以禾本科为主的优良牧草成份明显减少,杂类草的成份逐年增多;与1963年同期(7月)相比,2007年草地牧草存量下降了55.8% -70.3%。 (二)流域源头汇水有林地局部退化,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赛里木湖流域现有有林地面积约7557公顷,与1986年相比,目前区内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天然有林地退化面积达684.72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区低海拔处、松树头、赛北堡附近区域及松树头-萨尔巴斯套南部山林地带,导致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三)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环湖道路两侧局部土壤侵蚀严重。在环湖公路两侧过路涵桥及附近区域,形成局部土壤侵蚀严重量较严重的沟道侵蚀区,致使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在整个东部环湖公路两侧大规模分布,湖北和湖西地区也有分布。一些工程建设遗留了大量的砂石坑、土坎等,破坏了景区内的原始地貌。 (2)湖岸侵蚀加剧,威胁湖泊水质和环湖设施。局部湖岸在湖浪冲蚀下形成崩塌侵蚀陡岸,不断被侵蚀、坍塌,其中湖东和湖南岸侵蚀严重,湖岸线大面积崩塌,大量崩塌的泥沙被带入湖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湖泊水质;同时,湖东侧的老环湖公路已经因湖岸侵蚀坍塌而消失,目前湖岸坍塌和侵蚀已经开始威胁新的环湖公路东段及312国道近湖南区域。 (3)西海草原沟壑水土流失急剧增加。与1986年相比, 2010年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5.46 平方公里,尤其以西海草原发展最为剧烈,目前该地区已沟壑遍布,由原来仅为数不多的几条发展为现今的30多条,部分沟道有连片的趋势;沟道侵蚀加剧在将大量土壤、泥沙带入湖泊的同时,也带入大量土壤盐分和畜禽污染物。 (四)珍稀生物栖息地受到较大干扰 赛里木湖流域栖息有我国许多特有的西北荒漠、森林、山地及河沼野生动植物物种。由于流域大部分区域存在过度放牧、无序旅游等人为活动,较严重干扰了这些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目前,对人类活动较为敏感的鹅喉羚在本区基本消失,大型有蹄动物如盘羊、北山羊和食肉动物雪豹和猞猁都分布在远离人为活动的高海拔山地;在湖边湿草甸、沼泽地栖息、觅食的鸟类(特别是天鹅)受到日益增多的湖周无序旅游人员和车辆惊扰,鸟类栖息地受到威胁。 赛里木湖草场经常受到蝗虫、老鼠、草原毒害草及生物灾害的威胁,近年来尤为严重;2001年赛里木湖边缘草场蝗虫密度达到了每平方米500至1000只之多,每亩草场鼠洞也达12-90个,牧草受啮齿类动物啃食较严重,并导致动物疫病频发,由于食物链断裂造成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因饥饿或染病而亡。 (五)湖泊及入湖水体水质不容乐观 (1)近年来湖泊水质呈现退化趋势。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赛里木湖年均总氮、氨氮浓度上升趋势显著,总磷浓度有先降低后小幅增加;卡森综合营养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矿化度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与湖泊水量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高锰酸盐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态势;湖泊水质总体呈现退化趋势。 (2)湖泊营养盐污染已开始显现。2012年湖泊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监测点总氮、总磷和氟化物劣于Ⅲ类,达到Ⅳ-Ⅴ类,其中氟化物超标与当地的气候与地质条件等背景有关,氮、磷超标则表明湖泊受营养盐污染的影响显现。 (3)湖滨、入湖河流水质较差。对赛里木湖湖滨样点监测结果表明,湖滨部分监测点位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超过Ⅲ类标准,达到Ⅳ类;氨氮为Ⅲ类,其余指标均能达到Ⅱ类。对4个主要入湖河流的监测结果表明,河流水体中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超标较为普遍;其中总氮超Ⅴ类,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Ⅳ类,湖滨及入湖河流水质超标较普遍。 (六)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博州环境监测站仅对赛里木湖五个点位三十二个项目每年监测二次,对入湖河流流量、湖水的农药残留、富营养化、湖滨生态、土壤等监测都是空白;且赛里木湖流域环境监管、环境应急及信息化等能力基本空白,使得对流域特殊生态问题(如水水化学、水环境变化、湖泊水位增加、面积扩张、湖底形态变化及原因等)的研究缺乏有效的长系列基础数据支撑,难以应对未来区域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的可能发生的变化。 (七)流域生态环境面临较大的退化风险 赛里木湖近3年的生态安全指数(SESI)评价结果为二级,尚处于安全状态;但是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有突破二级水平的态势。规划期间,随着旅游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将建设和实施一大批旅游服务设施,赛里木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影响流域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水土资源开发强度等指标均呈快速增加态势,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的压力和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2.5 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一)草地超载过牧严重,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50年来赛里木湖地区草地的放牧强度持续上升。据调查测算,赛里木湖111.45万亩草场的理论载畜量为21.18万羊单位,目前草场的实际载畜量达到50.8万羊单位,超载率为139.8%;其中,环湖50.48万亩草场的超载率达297%,其它区域草场超载47.8%。并且,除借用赛里木湖区域草场外,伊犁州还借用了博州温泉县、博乐市的部分草场,牲畜的春秋季转场均通过赛里木湖区,由于转场牲畜数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对所经区域草地的破坏较大。大面积的超载过牧和大量牲畜以传统方式经湖区转场,是导致流域各类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进而引发湖滨草地裸露、沙化,西海草原水土流失加剧,草原虫鼠害泛滥,流域草地植被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 有限区域内大规模畜禽养殖排泄物,也成为湖泊及入湖河流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污染的主要来源。经测算,流域80%以上入湖的化学需氧量、氨氮,90%以上入湖总氮、总磷均来自流域内分散养殖的畜禽;尤其近湖区极高的养殖密度,破坏滨湖草地生态系统,致使其消纳、利用、转化和固持畜禽粪尿污染物能力极大降低,导致大量分散畜禽养殖污染源来不及被草地系统转化和利用就经春夏融雪和降雨径流冲刷,直接进入或通过河流、沟道系统间接进入湖体,造成流域水体氮、磷污染。 (二)乱砍滥伐、牧业干预使得天然有林地面积降低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赛里木湖周围有上千户牧民,牧民烧柴、建蒙古包等均采伐附近的林木, 50多年的采伐量不少于25000立方米;牲畜肯食和践踏也使得森林下线树木的生长受到较大影响。一定程度上的乱砍滥伐,牧业干预等使得天然有林地面积缩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加剧了流域源头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流域清水产流能力有所减弱。 (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加剧水土流失和生物栖息地干扰 近年来赛里木湖流域内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道路建设工程,如赛果高速路及环湖公路等工程。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砂石料弃坑,破坏了区内原始风貌,并成为新的土壤侵蚀源。 环湖公路围湖而建,湖周原始地貌为坡面草地,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连续性坡面草地景观的断裂,对于以坡面形式分散进入湖泊的大量地表径流,改为以集中沟道的方式进入,加剧了水流对局部土壤的侵蚀,同时削弱了草地缓冲带对地表水体的净化作用。目前,在赛里木湖东部环湖公路的过水涵洞有多处地表裸露和较严重的土壤侵蚀区,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急需尽快治理。温泉县至312国道的县乡道路经环湖东路傍湖而过,大量社会车辆经该道路进入湖区,车辆的尾气、噪声及随意停靠观看禽鸟等不仅辗压草场,而且严重惊扰了禽鸟栖息。 (四)地质与气候因素导致湖岸坍塌 赛里木湖的北部以岗吉格山山脊线与博尔塔拉河流流域为界,由于断裂线的控制,山体逼进湖东北岸,山麓洪积扇形成;近年来湖水呈缓慢上升趋势,加之湖区常年有风,导致湖东、湖北部及湖西南岸边常年受风浪击打和水力侵蚀,湖岸不断被侵蚀、坍塌并不断扩展。 (五)旅游、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缺失或不足,威胁区域环境质量 目前,流域内旅游、生活污染控制水平仍然偏低,生活区和旅游景区配套的污水、垃圾收集和安全处置等污染治理设施还较缺乏。景区综合服务基地有1个日处理能力为200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但长期未能正常运行,收集的流域各类污水均经简单沉淀后以地渗方式排放,其中的污染物可间接随地下潜流进入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景区没有专门的垃圾卫生填埋,垃圾以旅游生活垃圾为主,由于距离博乐市垃圾填埋场路程较远,各类垃圾经收集压缩后就近简易填埋至流域外附近区域,对周遭环境造成加大影响,并有影响赛里木湖水质的风险。 随着近年来旅游人数的增加,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量也快速增加,现有污水和垃圾收集和处置设施的缺乏或不足,使得现有各主要景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就地掩埋的情况难以消除。 (六)部分区域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无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较大 2004年以前,景区旅游设施建设较为无序,多数设施在湖周随意搭建;对游客缺乏合理引导和管制,游客、车辆任意践踏、碾压草场现象严重。近年来,博州赛管委严格控制了景区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旅游带给湖泊的环境压力。但因管理不畅,在核心景区内仍有大量无序建设的简易服务接待设施集中分布于松树头沿湖及沿公路一带,规模小,设备简陋,距离湖岸很近,均无统一的电力、环卫、给水、排水及排污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多采用自然蒸发或渗坑渗透方式,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对该区域的环境和湖体水质的影响均较显著。且目前在三台仍然有16户牧民、经营户和道班等仍未拆迁整治,影响景观和环境。 (七)生态游览设施严重缺乏,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干扰 赛里木湖管委会于2008年7月起彻底取缔了湖面游船经营及观光车、自驾车等项目,仅保留了马队、快照等对湖体基本没有污染的项目,将旅游活动对流域生态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主要景点和环湖区域限制游人的木栈道、游步道、观景平台、观鸟平台等设施及配套环保设施基本没有,导致大量游人在进入景区后随意性较大,踩踏草地、进入野生禽鸟栖息地、湖滨湿草甸和沼泽湿地,随意丢弃垃圾等现象较为普遍,对沿湖区域各景点,湖泊水质和湖周湿地功能及水鸟栖息地等造成较大影响,需要重点加以设施完善。 (八)水产养殖缺乏科学依据和指导,对水质构成威胁 上世纪90年代,高白鲑等冷水鱼在赛里木湖饲养成功,近年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随之湖泊水生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经调查研究,与2000年相比,2010年赛里木湖浮游植物由0.436毫克每升上升到0.69毫克每升,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则由0.3225 毫克每升下降到0.2457毫克每升,并认为与水产养殖规模急剧扩大导致鱼类排泄物增加和人工饵料的投放增加等有关。 冷水鱼养殖和加工业将作为未来赛里木湖生态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必将形成一定养殖和加工规模,然而由于缺乏对赛里木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本底构成和演变过程长期观测和研究,湖泊水域生态合理鱼类养殖容量研究,湖泊营养物质循环及迁移转化规律等各方面的研究,难以合理确定在保护湖泊水生态不致破坏的情况下,赛里木湖合理冷水鱼养殖规模、布局和养殖方式,难以提出合理可行的冷水渔业养殖污染预防和控制对策。 (九)统一完整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缺乏,环境管理不畅 由于历史原因,赛里木湖流域内土地、草场等的权属较为复杂,除大部分区域属博州管辖外,西部及西南部一些区域目前主要由伊犁州霍城县使用,博州政府监管较难;流域内部分土地和草场还隶属于两个州的部分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在管理上也较为困难。使用和管理跨界使得赛里木湖相关利益团体很难将保护意识变成保护行动,必将极大阻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十)流域发展方式不尽合理 流域目前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畜牧业为主,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长期超载过牧、渔业养殖、旅游业缺乏规模化和规范化、逐渐增加的建设活动等,导致流域未来生态环境退化和水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2.6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根据对赛里木湖流域人口、国民经济、污染负荷及水土资源等预测结果,规划期间影响赛里木湖生态安全的入湖污染负荷、社会经济、水土资源开发强度等指标均呈现增加趋势。在不采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划预测,至2016年进入赛里木湖的污染物负荷降低导致水体环境质量略呈上升态势,CODcr和CODmn能保持II类、氨氮、TP保持III类标准,TN指标仍为Ⅳ类(表2.1)。湖泊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若继续下降,则安全等级将会突破二级,湖泊生态安全存在较大的风险。 表2.1 2016年赛里木湖水质预测结果(不实施规划工程) 单位:mg/L 年份 CODMn 氨氮 TN TP TDS(g/L) 2011 2.12 0.71 1.35 0.05 2.82 2016 1.97 0.66 1.34 0.04 2.82 2016年水质等级 II III IV III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以改善赛里木湖水质,维持湖泊生态健康为根本目标,以“一湖一策”、“防治并举、保护优先”为基本核心,以“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自然保护”为基本抓手,贯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环保工作基本方针,以湖泊流域保护工程为依托,以政策措施为保障,引导建立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统一、长效机制,努力保持赛里木湖流域自然生态功能,保护生物栖息地和湖泊生态景观,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3.2 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针对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系统整体良好现状,积极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主动保护和预防退化体系和机制,使得区域环境保护进一步向“责任明确、决策科学、主动预防、保障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坚持湖泊主导功能原则。赛里木湖水体主导功能是保持湖泊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水质保护,区域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其次是生态旅游。以保持赛里木湖生态功能为目标,重点解决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维护和湖泊水质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污染防治等问题。 (三)分区管理,分类分级保护原则。以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体环境改善为主线,以区域重要生态系统维护和水体水质保护为核心,结合赛里木湖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现状特征,及湖泊生态功能等和水质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区域生态功能和主体功能划分、分区管理和分区、分级保护。 (四)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原则。坚持向湖泊区域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促进赛里木湖流域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牧业生产、旅游开发间的关系。 (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注重引导赛里木湖流域制定因地制宜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策略,针对赛里木湖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现状、水环境问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实事求是提出湖泊生态环境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保护对策措施,提出合理可行的水环境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预防对策。 3.3 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6年,赛里木湖水质达到并保持Ⅲ类水平,主要入湖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保持湖泊的贫营养状态;流域重点生态退化区域基本得到修复,重点水土流失区得到治理,野生生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发展态势;流域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极大加强,有利于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得以构建。 (二) 具体目标 (1)流域水质目标 湖泊总氮、总磷达到并保持Ⅲ类,全湖保持贫营养状态;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总氮达到并保持Ⅳ类,化学需氧量达到并保持Ⅲ类。 (2)流域生态目标 现有水源涵养天然林、草地和湖滨带得以休养生息,退化湖滨湿地、草地及重点沟壑侵蚀区均得以重新构建、修复或控制,特有生物栖息地保护得到加强。 (3)污染控制目标 入湖总氮在2011年基础上削减35%,总磷削减32%;流域内固定居民点和旅游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率达到100%,处理效果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区内各类生活垃圾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长效机制目标 建立起包括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保障、工作考核制度、监督监管、科学决策和齐抓共管、生态补偿、科技支撑、环保育人等各方面内容,并以政策、文件等具体形式体现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长效管理和协调机制。 (5)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目标 博州环境监察支队和博州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局的监察能力分别达到环境保护部提出的西部地区环境监察能力二级和三级标准;博州环保局和博乐市环保局环境监测及环境应急能力分别达到环境保护部提出的西部区域环境监测二级站和三级站标准,博州环保局和博乐市环保局共同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赛里木湖流域环境信息化平台。 第四章 主要任务与分区治理布局 4.1 构建主动保护与预防体系,有效保护现有良好生态系统 (一)实施生态功能分区保护与管理 根据赛里木湖生态系统特征和资源分布特点,参借《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对资源及保护的分区,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特性,及赛里木湖水体作为重要保护对象的基础上,将赛里木湖流域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湖泊生态保护核心区、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和东部生态建设功能区。按照各功能区的生态定位、环境管制和保护要求进行保护、管理和建设,重点强化湖泊生态保护核心区和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的保护,及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生态屏障功能的优化。 专栏1 赛里木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特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赛里木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分为4个:湖泊生态保护核心区、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和东部生态建设功能区。 (1)湖泊生态保护核心区 包括赛里木湖水体,和以湖泊水域线(为湖泊最高控制水位)为基线向四周延伸至湿地公园核心区界而划定的区域,面积约598.51平方公里。 主要生态功能:湖泊生态保护、鸟类栖息地保护、湖滨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水产养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湖泊氮、磷超标,湖周过量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态旅游设施缺乏、无序旅游和设施建设等带来的污染,野生禽鸟生物栖息地干扰和湖滨湿地、草地系统退化(土地裸露、沙化、弃坑等),局部水土流失加剧等。 环境管制要求:①禁止牲畜放牧;②禁止向水体投放人工饵料;③禁止污染型水上娱乐等开发项目;④禁止从事水上餐饮经营活动;⑤禁止任何土地开发项目;⑥禁止向水体和土地排放污水和垃圾;⑦除设置必需的生态步行和游赏马道线路及观景平台、观鸟屋等设施外,严禁建设其他任何可能污染水质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设施;⑧不得安排住宿床位;⑨严格控制游人容量。 重点保护和建设方向:湖泊水质和湖滨湿地严格保护,入湖氮、磷污染负荷控制,湖滨湿地系统恢复,湖滨草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修复,局部水土流失控制,野生禽鸟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设施建设等。 (2)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 指西北部包括查干郭勒冰川等在内的流域主要山地水源涵养区域,由沟谷溪涧、草地、森林、裸岩等自然环境要素构成,面积约320.29平方公里。 主要生态功能:水源涵养、原生生态环境保持、限制性生态旅游。本区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态环境较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部分草地超载过牧、林草地系统部分退化。 环境管制要求:①按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的保护标准和要求对该区域进行管理;②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草的任何行为;③禁止任何与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④游人不得进入该区域活动(查干郭勒景区允许有条件进入);⑤禁止违法选矿、采矿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野生动物的活动;⑥除在查干郭勒景区设置必需的生态旅游设施外,区内严禁建设其他任何人工设施。 重点保护和建设方向:草场草畜平衡,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抚育,水源涵养草地抚育,查干郭勒景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 (3)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 包括赛里木湖西部、南部草原游牧地带、松树头-萨尔巴斯套南部山林地带、赛里木湖东北部草地山林地带,总面积326.87平方公里。 主要生态功能:主要生态功能为生态屏障功能保障,水土保持,生态游牧,生态旅游。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超载过牧、林草地系统退化、西海草原沟道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水质有机污染和营养盐氮污染等。 环境管制要求:①禁止超载放牧;②禁止建设与风景名胜区规划无关的任何人工设施;③禁止建设增加水土流失的项目;④禁止砍伐森林,破坏草场的行为;⑤禁止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重点保护和建设方向:草场草畜平衡,退化林、草地生态抚育,局部沟道水土流失控制,生态旅游设施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控制。 (4)东部生态建设功能区 包括赛里木湖东北湖岸地区-三台地区-萨尔巴斯套北部地区确定为蓝线优化区,总面积172.12 平方公里。 主要生态功能:生态旅游及服务,生态建设。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草地超载过牧,林草地系统部分退化,景区和生活区环境较差等。 环境管制要求:①禁止超载放牧;②禁止建设与风景名胜区规划无关的任何人工设施;③禁止建设增加水土流失的项目;④禁止其他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重点保护和建设方向:在该区域突出流域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重点,对旅游基地建设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调控;规范各类建设活动,降低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干扰或破坏;针对未来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压力,逐步实施各类垃圾、污水全部收集和有效处理和合理处置,杜绝任何生活及旅游污染源进入流域地表及地下水体。 赛里木湖全流域环境保护要求:①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② 新建工业企业和项目(冷水鱼加工除外);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④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⑤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⑥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⑦向水体直接倾倒各类垃圾、污水;⑧人畜随意践踏,车辆任意碾压草地;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明文禁止的其他行为。   (二)实施流域主体功能分类管理 为保障赛里木湖生态安全,根据各区域的生态功能,将流域再次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按各类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环境管制原则,确定其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生态建设重点、环境准入要求、环境监管与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环境分类指导和管理,形成与区域生态环境特点、资源禀赋以及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空间开发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限制开发区”主要为流域的湖泊生态保护核心区、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该区应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其范围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实施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区内只允许适度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和为保护生态而实施的必要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同时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治理现有和未来的旅游、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各类点、面污染源;实施湖泊生态保护核心区禁牧,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区草畜平衡;开展湖周重要缓冲区草地生态修复与建设、西海草原与环湖路两侧区域沟道水土流失防治,加强区域天然水源涵林、草地的抚育和生物栖息地的保护等,实施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优化开发区”主要为流域的东部生态建设功能区。该区域禁止任何工业项目,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要求,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所有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防范,合理调控旅游基地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严禁无序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区内因旅游和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废弃物全部收集和安全处置,降低旅游建设和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干扰或破坏。 (三)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通过组建专门的流域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颁布和实施必要流域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制定能够促进流域环境保护有序开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建立健全政府负总责、部门齐抓共管、环保统一监管、财政逐步保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提高各级决策部门执行环境政策的协调性,建立健全法规条例、科学决策、科技支撑、生态补偿等各项生态保护机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长效管理和协调机制。 (1)建立流域环境保护的有效沟通、协调与决策机制 ①建立明确的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组织领导 为确保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期持续性推进,成立跨区域的“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跨区域协调和相关重大问题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建立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措施,监督推进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②形成有效的流域环境保护沟通、协调机制 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针对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流域环境保护沟通协调与决策制度,以规章条例或政府文件等具体形式,明确博州和伊犁州各自在流域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中的义务、职责与分工,及两个州不同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出现地方环境问题纠纷时的协商、协调办法和沟通解决方式。 ③形成流域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 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从区内外聘请相关领域的环境保护专家,组成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决策专家组,并编制“赛里木湖流域重点项目环境保护决策办法”,明确区域限批政策,和将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环境风险评估等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对重大决策(政策)、重点项目开展充分的环境影响论证等要求,对区域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均需要遵照该办法,并由“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对其环境保护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决策,从决策源头控制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构建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机制 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导下,由博州人民政府、伊犁州人民政府根据赛里木湖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与要求,共同组织编制“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提请自治区人大以立法的形式,颁布实施该条例,明确赛里木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各级政府、部分的职责分工,环境管制要求、监督管理责任及违法责任等,确保喀纳斯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同时,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博州及伊犁州畜牧、草原等行政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赛里木湖流域天然草地资源的时、空优化利用格局,从天然草地特性和自然规律出发,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应性放牧利用制度。 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责成博州和伊犁州政府联合出台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保障措施,将赛里木湖环境保护所需地方资金投入分别纳入各地区财政支出的必须内容,并保证逐年增加,且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并探索建立有利于赛里木湖流域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 (3)建立科学有效的流域环境监督监管机制 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由博州人民政府、伊犁州人民政府根据赛里木湖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与要求,及赛里木湖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环境监管模式,制定赛里木湖流域环境监督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明确博州和伊犁州环境、景区管委会、林业、畜牧、草原及其他相关部门在流域环境监察、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责任和义务,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要求各相关监管机构联合对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予以定期公告,接受公众监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相关政府和部门,各部门应遵照执行。 (4)强化工作考核制度 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由博州人民政府、伊犁州人民政府根据赛里木湖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与要求,联合制定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办法,将各使用区域草地退牧与草畜平衡、景区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与恢复、污染物总量减排、水质改善、合理调控发展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目标、任务明确并具体化,纳入到地方政府各级领导班子的年度政绩考核体系中,明确问责和责任追究办法,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地方政府领导,进行问责和责任追究。 (5)建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机制 各级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需加强赛里木湖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基础性、前瞻性、应用性、对策性的研究。在“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责成相关单位,对促进赛里木湖流域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各项研究工作进行梳理,联合国内外的优势科研团队,对相关问题开展广泛研究工作,为流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首先,应系统开展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基础调查工作,摸清赛里木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流域污染排放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压力状况,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及流域已经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作用,为赛里木湖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效果评价提供可靠、有
本文档为【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95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5KB
软件:Word
页数:55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3-12-16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