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班讲义03-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班讲义03-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举报
开通vip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班讲义03-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1.货币的本质   (1)定义: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具体含义   A.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B.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班讲义03-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四章 货币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货币发行      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1.货币的本质   (1)定义: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具体含义   A.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B.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C.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2.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新型: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流通的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是非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高级阶段为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金属货币流通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货币材料:贱金属——贵金属;第二,以金属的自然形态(金属块货币)流通——铸币流通。   (2)代用货币   A.定义: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代用货币是实物货币的价值符号,其本身的内在价值低于额定价值。代用货币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B.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银行券的主要特征:   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   其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由各家商业银行凭自己的信誉和能力发行,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3)信用货币   A.定义: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工具或者债权债务凭证。   B.现代信用货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C.特征:(多选题)   ●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人称电子货币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之后的“第三代货币”。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   A.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B.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成为流通中商品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币值以流通中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C.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如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A.规定本位币的名称、单位及其划分,货币名称通常是以习惯形成的。   B.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就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不同;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的价格标准就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角、分,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A.本位币   在金属货币流通下,一般规定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在当代纸币流通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自行印制、变造和故意毁损货币。   无论是金属本位币还是纸币本位币,各国都规定本位币是无限法偿的。   B.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为不足值货币,规定为有限法偿货币。   在纸币本位制下,有的国家规定为有限法偿,如美国;有的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中国。   (4)发行保证制度   在代用货币形态下,以金属准备制度、商业信用保证和国家信用保证作为货币发行保证;   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大多数国家不再规定发行制度保证。只有少数国家(地区)由于特殊背景和历史原因,用外汇作为货币发行的保证。   2.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 主要内容 (1)银本位制 A.以白银为本位货币材料,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之分 B.银两本位:不铸造银币,以银两为单位,货币以银块形式流通的制度 C.银币本位:以白银为币材,铸造银圆流通的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A.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B.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各按其所含金银重量的市场比价进行流通,国家不规定两者之间的兑换比率。存在金价格和银价格(双重价格) C.双本位制 ● 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金银按固定比价流通 ●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金银复本位制中,采用双本位制时,在两种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3)金本位制 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A.金币本位制(典型的金本位制):黄金为法定的本位货币金属,银币则退居于辅币地位。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和辅币等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金币本位制保持了货币流通的稳定 B.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的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4)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作为流通货币。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也不同任何贵金属挂钩,并且集中由中央银行发行,独立行使货币各主要职能 A.黄金非货币化。流通中的现金(称之为通货)是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和硬币。黄金退出国内流通领域,仅作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最后清偿手段 B.货币供给的信用化。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通过信贷程序进行,并且非现金周转广泛发展 C.货币的多样化   3.我国的货币制度: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采取不兑现纸币的形式。   (3)人民币是我国(内地)唯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损毁人民币及其信誉的行为。   (4)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通进行管理。   (5)人民币出入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货币发行   1.货币层次   现实中的货币既包括流通领域内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货币资产的流动性)   A.M0=流通中货币   B.狭义的货币量:M1= M0+单位活期存款   C.广义的货币量:M2= 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2.货币供给机制   (1)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2)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A.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是社会资金运动的组织和管理部门,要承担向社会提供充足的货币资金的责任。   B.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   C.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3)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A.商业银行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B.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限制:   ●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   (4)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A.基础货币(B)   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称为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货币乘数(k)   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货币乘数)取决于:   ●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的比重;   ●货币结构比重: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的比重。   货币乘数(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重)   C.货币供应量(M)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即M=B×k    第十五章 信用与金融中介      一、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1.信用的定义、存在的前提及本质特征   (1)信用的定义   A.信用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乃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   B.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存在的基本前提(两个):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3)信用的本质特征   A.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   B.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C.信用反映了经济主体的支付愿望和支付能力。   2.信用的作用   (1)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紧缩——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   (3)信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工具。   (4)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可预测性。   3.信用的形式 分类标准 主要类型 (1)按债权人与债务人结合的特点分类 A.直接信用: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不需要中介 又叫直接金融、直接融资;包括:预付或赊销商品形式的商业信用、发行及买卖有价证券形式(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公司信用、国家信用 B.间接信用:通过各种金融中介进行借贷活动的信用方式。又叫间接金融、间接融资 (2)按不同主体分类的信用形式 A.商业信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包括赊销、预付和分期付款等;二是指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以解决自身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主要是采取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的形式 B.银行信用:银行通过存、放款形式的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 C.国家信用:一国政府向本国居民举借债务,以解决国库收支临时性、季节性的不一致或者弥补国库赤字的信用形式 D.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或者银行以商品或者货币的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主要形式:一是工商企业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的商品信用;二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性质的信用   4.征信的定义和功能   (1)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2)征信最基本的功能   A.了解、调查、验证他人的信用;B.降低授信方的风险。      二、金融中介   主要类型 类型 主要类别 内容 银行类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 A.也称货币当局。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 B.主要职能 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二是维护金融稳定、三是提供金融服务 (2)商业银行 A.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它是经营完全信用业务(如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机构,是金融体系最为核心的部分 B.主要职能(三个):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3)政策性银行 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    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等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1)商业保险公司 专门经营保险或再保险业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保险的基本职能:经济补偿职能和保险金给付职能;保险的派生职能:融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投资职能 保险业务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国际保险业遵循“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保险公司分为人身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运用于长期证券投资(如投资于公司债券和股票、市政债券、政府公债,以及发放不抵押贷款、保险单贷款等) (2)投资银行 A.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提供长期性投资信贷业务和与工商企业投资有关的融资中介服务的专业性银行机构 B.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股票和债券来筹集,一般不吸收存款 (3)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的特点。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 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对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资产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公司 (4)财务公司 国外的财务公司:一般不能吸收存款,只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准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通过向商业银行借款、持股的母公司拨款及在公开市场出售商业票据等方式筹措 (5)信用合作组织 信用合作社,是城乡居民集资合股而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合作社社员办理存、放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三、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我国当前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和基本情况   (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是我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2)政策性银行   1994年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   (3)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主力军,都已转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功上市。还有一些我国较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   (4)保险公司   主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遵循   “分业经营”原则,接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5)投资银行、证券公司   1995年设立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1999年设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后来陆续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接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6)基金管理公司   珠信基金是我国最早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与实施,是基金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7)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一、金融体系   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1)由货币制度所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货币流通;   (2)金融中介——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3)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   (4)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   (5)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信用制度、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      二、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1)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4个):聚敛、配置、调节、反映。   2.构成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4个):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主体、交易价格。   (1)交易对象——货币资金   (2)交易工具——市场上流通的各种金融工具   (3)交易主体   个人或者家庭——买方、卖方   工商企业——首先是筹资人,投资人   政府部门——资金需求者   金融机构——中介   中央银行——交易方、管理者   (4)交易价格——利率、汇率、保险费率、股价   3.金融市场的分类 分类标准 主要类别 (1)按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 (1)货币市场:所流通的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内。如短期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2)资本市场:供应长期货币资本,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需求,所流通的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上。如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等。 (2)按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的不同 (1)一级市场又称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通过金融工具的发行来融通资金的市场。金融工具的发行方式有两种:定向发行(私募发行)、公开发行(公募发行)。 (2)二级市场又称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买卖、转让已发行金融工具的市场。金融工具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方式有:交易场所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3)按照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 (1)现货市场:一般在成交后1-5个交易日内付款交割。 (2)期货市场:在成交日之后按合约所规定的日期交割。金融期货市场具有锁定和规避金融市场风险、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3) 期权市场:金融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期权费用后,取得在特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利。 (4)按金融交易的地理区域不同 (1)国内金融市场:作用范围仅限于一国之内的市场,包括全国性的以本币计值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和一国范围内的地方性金融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跨越国界进行的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国际交易的场所。   三、金融工具与利率   1.金融工具的特征(4个):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A.期限性:债务人必须在信用凭证所载明的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期限内清偿债务。金融工具具有不同期限、可转换。   B.流动性:金融工具在极短时间内变卖为现金而不至于亏损的能力。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因素:偿还期限和债务人信誉程度。   C.风险性:持有金融工具能否按期收回本利,特别是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风险分为两类:一是违约风险:债务人不能按时归还本息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因银行利率上升所导致的金融工具价格下跌。   D.收益性——收益率:利息或股息收入与预付本金的比率。   三种计算方式: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当期收益率:票面收益与该金融工具购买时的市价的比率。   实际收益率:平均收益率,实际保留金融工具期间所获得的实际年平均收益与该金融工具购买时市价的比率。   E.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   风险性与期限性呈正相关关系;   收益性与期限性、风险性呈正相关关系;   风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收益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2.金融工具的种类 种类 主要内容 (1)短期金融工具 (1)国库券一般为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 (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定期存款凭证。 (3)票据:具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契约,是约定由债务人按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能够转让流通的债权、债务证书。票据包括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2)长期金融工具 主要指各类证券,证券又称为“有价证券”,是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证书。包括:A.股票: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的股份资本所有权的书面凭证。是一种所有权证书,而不是债券证书。 B.公司债券:股份公司直接向社会集资,为解决自身积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C.银行债券:银行为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吸收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 D.长期政府债券:由政府发行的,向本国居民筹集资金以解决自身财政需要的有价证券。主要指公债。 (3)衍生金融工具 (1)期货和期权 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的交易。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 期权交易是一种协议,协议一方拥有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资产的权利,协议的另一方则承担在约定时期内卖出或买进这种资产的义务。期权有两个基本要素:价格和时间。 (2)互换。交易中交易商出于筹资或避险等不同需要,在交易的期限、利率、币种等方面进行的对换。包括期限互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   3.利率   (1)利率的定义: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对借贷本金额之比,简称利率。   (2)利率的计算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A.公式:利率=利息额/(借贷本金额×期限)   B.计息方法:单利计息方法、复利计息方法   单利计息方法:仅以原有本金计息的方式。本金加利息=本金×(1+利率×期限)   (3)利率的种类 分类标准 主要内容 (1)基准利率 也称中心利率是指在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能够带动和影响其他各种利率的利率;一般由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掌握。 (2)按照利率的管理体制 可分为市场利率和计划(官方)利率。 (3)按在信贷期限内利率是否能变动 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4)按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可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4)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6个)   A.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限,零则是利率的最低限;   B.货币资金供求关系:货币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则利率上升;   C.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D.历史的沿革;   E.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F.国际金融市场利率。   4.利息的本质和作用   (1)利息的本质:是由借款者支付给贷款者的超过借贷本金的价值。利息就是出借资金的报酬或者使用资金的代价。债权方让渡资金的使用权,债务方获得资金的使用权。   (2)利息的价值判断作用主要表现在:   利息是衡量不同时期货币资金实际价值的尺度;   利息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一、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概念和分类   (1)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主要是指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和外币票据。   广义的外汇是指可以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包括: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⑤其他外汇资产。这里使用的就是广义的外汇概念。   (2)外汇的分类——按买卖的交割期限划分   即期外汇,又称现汇,在外汇成交后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   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按协定的汇率签订买卖合同,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的外汇。   (3)外汇的三个特征——外汇三性   外汇一般指自由外汇,但并不是所有外国货币都是自由外汇。一种货币成为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外汇三性):①外币性;②可兑换性;③普遍接受性。   2.国际货币的概念与条件   概念: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用作计价结算、投资储备的货币。   条件:首先是可兑换货币,即自由外汇;其次是货币发行国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该货币币值稳定。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是主要的国际货币。   3.汇率的定义   汇率是指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也称汇价。   4.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采取的就是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升值,本币贬值。(2)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同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5.汇率的报价方法   (1)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汇率一般计算到五位数。对于大多数货币,1点通常是0.0001货币单位;对于币值较小的货币如日元,1点就是0.01货币单位。   (2)汇率的报价方法: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从报价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说的。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出口汇率。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进口汇率。   银行贱买贵卖,也就是说银行的买入价低于卖出价。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汇率分析中常用的是中间汇率。  在银行外汇牌价中,还有一种现钞汇率。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现钞的买卖价差要大于现汇。一般说来,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外汇买入价,而现钞卖出价与外汇卖出价相同。   6.汇率的种类   (1)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外汇按买卖的交割期限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即期汇率—现汇汇率;远期汇率—期汇汇率   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称货币远期升水;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便宜,称货币远期贴水;如果货币的期汇和现汇相等,称平价。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汇率。大多数国家选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7.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需求小于供给,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如果一国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贬值;反之则趋于升值。   通货膨胀率上升,本币贬值。通货膨胀率下降,本币升值。   (3)相对利率   高利率使货币升值(本币升值),反之(低利率)则使货币贬值(本币贬值)。(提高利率使得货币升值,降低利率使得货币贬值)   紧缩银根,本币升值;放松银根,本币贬值。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极为显著(最为显著)。   (4)总需求与总供给   当一国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呈贬值趋势。当一国总供给增长快于总需求时,本币呈升值趋势。   (5)市场预期   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最终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8.汇率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   A.购买力平价: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呈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B.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   C.绝对购买力平价   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公式(e表示直接标价法的汇率, Pd和P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水平的绝对水平)   e=Pd/Pf   D.相对购买力平价   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   公式( e0、et分别表示即期汇率和报告期汇率,PId和PIf分别表示报告期本国和外国的一般物价指数)   et/e0=PId/PIf   E.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2)利率平价理论   A.利率平价理论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探讨汇率,考察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特别是对短期汇率变动的影响。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未抛补利率平价。   B.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表明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相应地外汇升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相应地外汇贴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二、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3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我国加上储备资产,共4项)。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主要不同是我国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项目、资金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等四项。   A.经常账户(3项):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   货物和服务:货物是指通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采用离岸价格(FOB)计价;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收益(包括职工收益和投资收益):职工收益是指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支付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   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   B.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是指不是生产出来的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源)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的所有权转移。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类。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其他衍生金融工具);   其他投资——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负债;   储备资产——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   2.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是针对不同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上出现的局部差额而言的。贷方余额表明顺差,借方余额表示逆差。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有:贸易差额、经常差额、综合差额。   (1)贸易差额:即货物进出口差额,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顺差说明实际资源从国内向国外净转移;逆差表明实际资源从国外向国内净转移。   (3)综合差额:考察除储备资产以外的所有项目的状况。该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   3.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四个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   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借款抵消超额外汇供求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减少外汇储备或临时向外借款,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弥补外汇供给缺口;顺差时,货币当局增加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汇,消除超额外汇供给。(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逆差时,采取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顺差时,宜采取扩张的货币财政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3)汇率政策   政府运用汇率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表现为对本国货币实行法定升值或法定贬值;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或明或暗地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   逆差时,采取使本币贬值的措施;顺差时,采取使本币升值的措施。(4)直接管制措施   直接管制措施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恢复国际收支均衡。
本文档为【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班讲义03-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80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4-02-11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