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举报
开通vip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文章编号:0255—2930(2005)01—0072—03 中图分类号 :R245.81 文献标识码 :A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卓廉士 周 力 汪 珊 黄学宽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0050) Chines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Jan.2005,Vo1.25 No.1 [摘 要] 目的:探讨 日本江户时代名 医后藤省所著之《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方法:通过对 日本 宝 历十三年之 日本中立斋刻本之学术思想进行研 究,辨其渊源,明其 旨归。结...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文章编号:0255—2930(2005)01—0072—03 中图分类号 :R245.81 文献标识码 :A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卓廉士 周 力 汪 珊 黄学宽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0050) Chines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Jan.2005,Vo1.25 No.1 [摘 要] 目的:探讨 日本江户时代名 医后藤省所著之《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方法:通过对 日本 宝 历十三年之 日本中立斋刻本之学术思想进行研 究,辨其渊源,明其 旨归。结论:《艾灸通说》在 艾叶 的加工、艾绒的制作、艾炷的大小都有一定的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其学术思想如小炷多灸,中病即止 ;艾火性 质并非燥热,而是温润和平,不但寒证可灸,热证 亦可施灸;灸治于外,神应于中等观点,今天在临床 上仍然有指导意义。 [主题词] 针灸学/历史;日本 The point of view of moxibustion in the book,A General Survey of Moxibustion ZHUO Lian—shi,ZHOU Li,WANG Shah,HUANG Xue-kuan (College of TC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Chongqing 4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academic point of view of the book,A General Survey of Moxibustion.Meth- ods Study academic thought of the book and clarify academic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ok.Conclusion Processing of argyi leaf,manufacture of mugwort floss and size of moxa cone have a certain technique standards in the book.The book indicates that small cones should be used with more times of moxibustion.and the properties of mugwort floss are not dry and heat,but are warm and moist and mild,moxibustion not only can be used tO treat cold syndrome but also can be used tO treat heat syndrome;the body can response tO the external moxibustion.The above points of view have still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nowadays. KEY WORDS Acupuncture Moxibuction Science/hist;Japan 《艾灸通说》l】 是 日本江户时代名医后藤 艮山 (1659~1733年)之弟子 、门人对其学术观点之笔录 (见图 1)。后藤 艮山是德川I中期医家,名达,字 有 成 ,俗称佐一郎 ,号 艮山。他天生聪明伶俐 ,自幼人 林大学头门下研习儒家经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后 又师从 当时名医牧 村 b寿,27岁出道 ,悬壶于京都 ,俗称彦兵卫,改号 为养庵。“行医二十年 间,名声大噪”,各地的病人 , 不远跋涉,接踵 于门。 艮山认为“万病在于一气 留 滞”,治 疗要诀 在 于“气 顺”。 艮山的次 子后藤 省 (1696~1738年),字仲介 ,号椿庵 ,继承家业,以灸 治扬名天下 。后藤省去世后 ,其子后藤敏(字求之 , 号慕庵,又号衡阳)继承祖业 ,诊治之余 ,整理、编辑 先祖遗著 ,并于 日本宝历十三年 (1762年)——中国 乾隆二十七年 ,将《艾灸通说》刊行于世l2]。 《艾灸通说》传人 中国后,湮没于中国医著的浩 翰书海之中,声闻一度不彰,直到上世纪才逐渐被一 些针灸辞书或讲义收录引用,注意到它的学术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校级基金资助 :XB200219 第一作者简介 :卓廉士(1 952一),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e-mail:zhuo1828@sina.corn 图 1 《艾 灸通 说》书 影 如《中医古籍珍本提要》就称 它“在 (关于艾灸治病 的)10个部分 的阐述中都有一些独到见解”_3]。下 面介绍该书在灸疗方面的独到之处。 1 藏艾三年,捻卷成炷 孟子说 :“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新鲜艾叶内 含挥发性油质较多,灸时火力过强 ,“易伤人肌脉” (《本草纲 目》),故历来以收藏 3年 以上者为上 品。 对此 ,后藤采取先贮藏后加工的方法。其法是“四五 月间 ,连茎刈取,曝干收 叶”(《艾 灸通说 ·制法精 +..1l 料 一 史 一 与 一 献一 文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针灸 2005年 1月第 25卷第 1期 粗》),并不立即加工 ,而是先予贮藏,经“二三年后取 出”,再予捣碎加工 。这与我国采收当年即予加工的 方法有所不同,好处是加工前能将霉变者剔除,减少 了无用功 ,加工后可立即使用。久藏的艾叶是否霉 变,仅仅观其色泽 ,闻其气味,并不能完全判定 ,必须 经过“口嚼”,尝其是否有霉烂 味才能确定,如艾叶 “口嚼气味俱脱者 ,慎勿用之”(《制法精粗》),这应该 是来 自实践的经验之谈。 后藤为制作艾绒制定 了十分细致的质量标准 : 选出洁净者,放入石臼中,用木杵捣碎 ,筛去杂梗、泥 砂 ,再晒再捣,所谓“筛去黑滓十次,风 日透干亦 十 次”(《制法精粗》),直至艾绒颜 色淡黄 ,质地细软, “柔烂如绵”与“印色胎”(古代印泥由上等艾绒、蓖麻 油及红色颜料如朱砂一类制成)者毫无二致,才能充 作药用。这种艾绒易于燃烧 ,气味芳香,温暖透达 , 能发挥温通经脉 、行气活血、散寒除积之功。 艾炷的卷 制——“燃艾”(《艾灸通说 ·艾 炷大 小》),看似简单其实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 捻得太紧,艾炷内部可因挤压反弹而松胀 ,致使在燃 烧过程中火势突然猛烈,病人“苦热难堪”,(《艾炷大 小》),不能忍受。后藤的方法是 :先将艾绒烘干,再 用“纸卷压转”,使之“细长如火叉状”,用时用剪刀剪 取,使艾炷的一头呈斜尖型,另一头平直,将纸揭去 后,艾炷齐 整,“毛茨 不起 ”“根 下平 正”(《艾炷 大 小》)。这种方法制作简便 ,艾炷不松不紧,火气温 和,徐而不急,不致爆烈扩展 ,延及非灸组织 ,使人较 易忍受灼痛。现在 ,虽已很少使用直接灸法,但这种 火气温和持久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隔姜、隔蒜等间接 灸 ,而后藤制艾过程中所具的巧思,也颇具启迪性。 2 小炷多灸,中病即止 后藤认 为,艾炷 大小均 “以 鼠粪麦粒 大为则” (《艾炷大小》),即艾炷底部直径约 6~8 mm 为宜。 孙思邈说 :“灸不三分 ,是谓徒冤 ,炷务大也”(《千金 方》卷二十九),故隋唐以来,艾炷有“务大”的倾 向。 后藤认为艾炷不可偏大。他说,“自予观之 ,大者痛 楚苦恼 ,不可堪也”(《艾炷大小》),病人难 以坚持治 疗 。故灸疗治病宜以小炷多壮为原则。对此,他力 辟古人陈说,提出 自己的看法 。如王执中说“腹中疝 瘕痃癖伏梁等,唯须大艾炷”(《针灸资生经》),此语 被广为引述 ,而大炷治积则被普遍遵从。后藤从 自 己的经验中认识到“今治积聚沉痼 ,乃炷小而壮数多 者,为胜于炷大而壮少者矣”(《艾炷大小》),即或深 积大聚,须用大炷,也宜先予小炷进 行试探 ,“须渐 粗”,每壮递增之,让病人在逐渐适应中增加灸灼量 。 《说文》的灸字有“长久当灼之意”(《艾灸通说 · 灸数多少》),故灸疗之炷数应不厌其多,尤其对于 “瘕 、疝 、滞患、痼疾 、坏证”(《艾炷大小》)一类慢性疾 患,“灸数不多,无因决敌”(《灸数多少》),有时甚至 于成千累万,才能起到温通血脉、行气活血 、散寒除 积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伤食、卒痱、疝痛 、虫痛、 妇人难产、d,JL惊痫”(《艾灸通说 ·灸法异同》)一类 急性病证,需要艾火摧城拔寨 ,也宜多灸,“以治为 期”。历来 中医在灸炷的多少上采取预拟壮数的方 法 ,古书中不乏“发热 ,灸大椎二 十壮;牙痛,灸合谷 三十壮”一类记载。后藤认为,预拟壮数刻板而不识 通变,施灸 一 如用药 ,也 应 “以知 为住 ”(《艾 炷 大 小》),中病即止 ,同时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对灸治中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当洞烛机先,有所防范,“宜早 就事斟量之”。 3 灸治于外,神应于中 《素问 ·汤液醪醴》说 :“针石,道也。精神不进 , 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针刺要通过体内“神气”发 挥作用。后藤认为,灸疗同样如此。盖疾病发生乃 “元气疲于大寇 ,不 自能冲阵”(《灸数多少》),而艾灸 之功在于扶助元气 ,“元气扶伤 ,勃然与之戮力,遂以 去其邪”,故灸治于外,神应于中;元气存则神能使 气 ,气行血畅则阴阳调和,自能愈疾。所以,无论怎 样“沉滞久痼”之疾,只要元气尚存 ,都可以外引灸火 为“援兵”,“保元气于险地”,在这种情况下,扶元益 气 ,须 日积月累,以期“元气得势”,发挥作用 ,则“自 可以补充其诸虚不足之地也”,切不可“二报 、三报 , 不得其效”,便轻易放弃治疗。反之,如果元气大亏, 神不使气 ,病人“就虚分死”,预后会十分恶劣。 “凡病者 ,惟元气之所当 自治者也”。艾灸治病 就是调动体内自身具有的抗病能力 ,或予鼓舞,或予 培养,故灸疗过程 中,应 以固护元气为圭臬 ,存得元 气则存得生机 ,所 以,对于症情轻微之疾 ,则不宜施 灸 ,因为火气入经 ,病受少而人受多 ,反而戕害元气, 此时唯须“避风寒、节饮食 、省思虑、远房欲”(均引 自 《灸数多少》),俟元气恢复,其疾 自愈。这些议论,皆 是灸疗大有体味之谈。 4 艾火非燥,火无良毒 《灵枢 ·官能》说:“阴阳皆虚 ,火 自当之。”艾灸 能升提中气,温养元气,补阴和阳,故疾无论寒热 ,证 无论虚实,都可以施以艾灸治疗 。后藤说 :“今之医 家,谓以灸干耗血精者,何足以语治病养生之术哉 !” (《艾灸通说 ·艾火非燥 》)那种认为艾灸之性大热, 耗人津血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其实 ,艾火热而非燥 , 温而能润,“孤行虽微,内治有力”,能够解表通里 ,消 积化滞,活血化瘀 ,攻去瘕疝 ,并能促进消化,增进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hines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Jan.2005,Vo1.25 No.1 以及“血精元气虚乏”,阴阳两虚诸不足者,均可用 果使医生“束手就 困,大觉妨碍”,耽误治疗,贻害病 之 。甚至“浮数之脉”(均引 自《艾火非燥》),阳热实 人。他直言无忌地对古代名医提 出批评 ,这无疑来 证 ,亦可酌情施为。后藤对艾火性质“非燥”的定性 , 自治病救人的道德勇气;但是,另一方面,他认为在 对于消除艾火燥热的偏见至今仍然不乏积极意义。 大风、大寒 、大暑 、大雨 、雷电、虹霓之时不宜施灸,因 自古有火源不同,性能则异之说。如松、柏 、橘、 为此时 自然界阴阳之气逆乱,灸之可能导致气逆、血 榆、枳、桑、枣等八木之火 ,因其燃烧过于猛烈,还可 滞等后遗症。当然,如遇紧急情况,当用则用,救人 能发出明火,会“伤血脉肌肉骨髓”(《黄帝虾蟆经 ‘ 为急 ,则不当拘此 。 另外 ,他认为中国 自宋明以来流 辨灸火木法》),故不宜于用来 作为艾灸点火之用。 行的五运六气之说 ,“皆是杜撰无用之言 ‘绝无益乎 后藤认为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饶氏艾灸唯以五 医事,,(《答植木举 因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 治疗 火为良,然榆、枣即古之所忌,已在五火 中”,所以,无 过程中念咒 、颂经 、魇胜等法均与愈疾无关,应当摈 论使用何种物件点火 ,都与“戛金击石”所 引之火没 弃 。 他提倡一类有利于益元气、养精神的方法,如灸 有什么实质性区别,盖火乃“附物为体”,其燃烧之徐 前静养 、禁房事 ,灸后“远眺高山大岭以开畅郁气,, 急,则应视其“所受之物”而定 ,即使真有所谓“太 阳 (《灸法异同》)等 。 看来 ,他从 中国“拿来”医学的时 真火”或者“圣火”,“若点之艾上,即艾火也”(均引 自 候着实是运用了脑髓 ,有些眼光,有所取舍的。 《艾灸通说 ·火无良毒》)。可见,后藤讲实用不尚虚 还需注意 ,后藤灸疗观点是围绕着他“万病在于 谈 ,格物致知之功高于同代的同侪之上。 一 气留滞,,的学术思想展开的。艾灸治病在于“艾火 5 立足临床 ,破除迷信 彻内 ,开郁通滞,,(《艾灸通说 .灸疮要发》),能产生 在诊断方面,后藤强调四诊合参,并认为那种迷 极强的 顺气,,作用 ,诚如《灵枢 .官能》所论艾灸的 信切脉“取一不及三”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他将切 作用那样 :“上气不足 ,推而扬之 ,下气不足,积而从 诊进一步分为“切脉”和“按腹”,其中以“按腹 为第 之” ,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行气通郁之功 一 ,切脉为第二”,对腹部触诊给予特别的重视 ,这似 是针石难以比拟的 。 这一认识或许能使今天针灸学 譬 于 冀 部 享 : ,lf也 科的同仁,当针刺之声名远播而艾灸日渐凌夷之际 补妻 ‘ 法 ’ n :’ ‘ :’苎 所 和 。 一 诊 。“候背”之法 ,一可用于诊断 ,如脏腑疾病可在相 ‘ 土 ‘ 应背俞穴上_发现敏感点;二财借以探明穴位。谈到 灸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日 关于诊断的体会时,他说 ,大凡诊断之法,存乎操作 本宝历十三年 ,中立斋刻本 者心手之间,其中要妙,即使父子之间也“不可相传” 2 日本人名大事典(第二分册) . 东京 :平凡社 ,覆刻版第一 (均引 自《艾灸通说 ·答植木举 因书》),只有在实践 刷发刊(日文),1979:605 中摸索 、体会 、积累经验 ,才能运用 自如。 3 余瀛鳌,傅景华.中医古籍珍本提要.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中国埋线针疗专业培训常年招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103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5
浏览量: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