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学概论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学概论复习资料教育学——行动与体验 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以出现在教育及其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为研究对象,是阐释教育意义,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发展的一门学科。 2.教育现象是指教育中所发生的一切教育情景和教育事实。这里特指学校的教育实践。 3.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3. 教育问题: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 4.教育学的基本任务 (1)解释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2)规范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学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学——行动与体验 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以出现在教育及其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为研究对象,是阐释教育意义,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发展的一门学科。 2.教育现象是指教育中所发生的一切教育情景和教育事实。这里特指学校的教育实践。 3.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3. 教育问题: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 4.教育学的基本任务 (1)解释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2)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素质。(3)提升教师经验,发展教育理论。 5.《学记》是中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它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 5.体验的形式:回忆体验、活动体验、情境体验 6.古罗马演说家、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碧《学记》晚约300年,被认为是古代西方第一步系统的教育方法论著作。 7.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理论上概括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学年制,论述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教育学科的初步基础。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步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专著。 8.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到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的过程中,赫尔巴特有不朽得功绩,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实现了菲斯太洛奇的:教育心理化“口号。西方认为19世纪的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学的创始人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也被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是美国的杜威,他被认为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他在《民主与教育》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评,并试图吧“民主”与“科学试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他们在教育上的意义。 10.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动向 第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模式与方法多样化。从单一学校教育扩大到老年教育、终身教育;不仅研究学校教育,还研究社会教育;既有量的研究,也有质的研究。 第二,教育学走向高度的综合与分化,出现跨学科的交流与边缘学科的发展。如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生态学等。 第三,走向教育实践。教育学研究对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的高度关注,使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紧密。 11.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国际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信息化 11.教育学行动与体验的价值追求 (一)走进教育生活,直面教育问题。 (二)构筑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桥梁。 (三)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 12.教育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接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 教育的构成要素: 受教育者:学生、各种有关的的学习者 教育影响: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以及教育组织形式等 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合乎母的的发展和变化。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但不仅仅是教师,还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 13.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等级性。 第二,工具性。 第三,专制性。 第四,教育与劳动生产相脱离。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整个教育融合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之中,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现象 (2)没有文字、书籍和专门的教师。人们依靠把生产、生活经验物化在工具上和记忆在头脑中通过言传身教传给下一代 (3)教育面对全体以儿童,只在学习内容上存在男女儿童之间的微小差别 14.全民教育化的基本内容 全民教育化的提出得益于教育民主化的倡导。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收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机会均等。 (2)教育管理民主化。 (3)教学民主化 15.什么是终身教育化?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法国的教育家朗格朗是其主要代表人物。在现代社会中,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之间相互交叉与融合,其基本特征是除了全民享有教育权力之外,人人拥有想学习、能学习并终身学习的机会与可能。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16.教育目的的界定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接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即它是人们对接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待,是人们希望接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了何种变化,或者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换言之,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是广义教育的具体化。 16.教育目的厘定的主要依据: 教育目的厘定的主要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需求、人的发展和具体指导思想。首先,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必须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要服从社会的发展,所以,教育目的的制约受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制约,收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制约。其次,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本身也就不复存在。最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制定的。 17.什么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两者围绕如何看待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教育中各自地位及关系而形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观,是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儿童的本性,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本,强调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观。 18.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分别是什么?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人自身的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心的一种关于教育目的的人文主义主张。 科学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主张。 19.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2)政治制约着教育制度(3)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形成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3)教育可以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20.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经济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经济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制约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内容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学校教育是实现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3)教育促进了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的更新 21.什么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既受到社会制约,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首先,教育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同时,也与其他各种形式的精神活动和思想形式发生密切的联系。 其次,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有自身发展的继承关系。 最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经济发展往往具有不平衡性,有时超前,有时落后。 22. 人的发展的典型特征:是指人类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 (1)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表现在身心两个方面的发展,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有顺序性。 (2)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发展是一个随时间推移而展开的过程,会呈现某个典型特征。 (3)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人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但不同年龄阶段中人的发展出现不平横的特点。 (4)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是在共同的心理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彼此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不完全相同。 (5)人的发展具有互补性。人总是作为一个总体存在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相互协调的关系。 22.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1)生物性因素(2)生活环境(3)社会文化(4)人的社会活动 关键期:就是人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者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认母关键期)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和社会全体成员以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精神、道德、性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必然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旧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其次,大工业的本性客观上需要人全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首先,要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与消灭私有制互为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单纯的生产劳动和单纯的教育都不能使人全面发展,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各自的片面性,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人。 23.学生具有什么属性? (1)主体性。主体指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性指个人具有自觉认识客体,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动的改变客体的属性。 (2)发展性。学生是一个未完成的个体,相对于成人而言,学生是一个未成熟的人,使学生具有发展的生机。 (3)独特性。表现在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人。 24.学生发展的内涵 学生发展是以学校生活为主导影响下实现的发展,是学生的潜力转变为显能,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过程。可以作三个层面的表述:学生发展是学生个体性的发展;学生发展是学生群体性的发展;学生发展是学生精神性的发展。 25.社会生活的创建与体验 社会生活实现学生个体性向群体性的变化,体现出个体对群体中“善”的追求。 主要内容: (1)增强课堂活动的社会意识 (2)突出学生在组织性活动中的参与性 (3)强化学校人际交往的主指导性。 26、如何实现学生的发展? 1、学生生活与学生的发展: (1)学习生活对学生发展的实现: 1、认识范围的扩撒;2、认知能力的增强;3、学习情感的丰富。 (2)学习生活的创建与体验: 1、学习生活要以认识世界为目标,而不能仅以获得知识为归宿。 2、学习生活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构建学生的主观世界。 3、学习生活以探究活动为基础,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 2、社会生活与学生发展: (1)社会生活对学生发展的实现: 1、认识社会;2、建立人际关系。 (2)社会生活的创建与体验: 1、曾强课堂活动的社会意识; 2、突出学生在组织性活动中的参与性; 3、强化学校人际交往的指导性。 3、精神生活与学生的发展: (1)精神生活对学生发展的实现: 1、形成学校生活的意义;2、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3、完善精神生活的方式。 (2)精神生活的创建与体验: 1、曾强学习生活的人文品质;2、重视读书与交流;3、关注生活体验。 26.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一)知识 (1)深厚的本体性知识(2)广博的条件性知识(3)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二)能力 (1)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能力(2)指导学生的能力(3)沟通交流的能力(4)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道德 (1)爱的品质(2)责任感(3)公正的品质 (四)观念 (1)科学的教学观(2)科学的学习观(3)科学的学生观(4)科学的人才质量观 (五)身心素质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耐受性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目聪明、声音洪亮等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必须要学会自我调适:一是教师要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塑造健康的体魄;二是教师要合理休息,科学用脑;三是教师要与外界保持联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四是教师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合理宣泄和积极的自我暗示。 26.那些因素影响教师的发展:一、社会因素二、学校因素(1)学校的物质条件(2)学校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3)学校的文化环境。三、个人因素(1)家庭(2)经历(3)价值观(4)个性品质。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或教师任教学科的相关知识,包括学科的体系框架、学科中各逻辑知识点的内容以及学科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等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只是、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 27.教师的职业各个阶段与策略 一、教师职业定向阶段: 策略:1、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2、学习相关理论 3、训练教学技能 二、教师职业适应阶段: 策略:1、师徒结对 2、承担教学工作 3、参与班级管理 4、参与教研活动 三、教师职业调整阶段: 策略:1、开展教学反思, 2、参加案例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竞赛 四、教师职业成熟阶段: 策略:1、开发教学案例, 2、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3、开展课题研究 27.教师职业定向的主要策略 (1)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影响选择。 (3)训练教学技能。 28.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它是学校借以实现其培养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认为课程是静态的、预设的,是知识经验体系。 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29.课程流派的三大流派 (1)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彻底否定各种以科学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 (2)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它热衷于追求教育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3)社会改造课程理论。社会主义改造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30.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3)与学生和学校的教育特点相适应 31.形成性评价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性评价分别是什么? 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这种评价结果可用于改进、修订和发展课程。 总结性评价旨在获得所生产课程质量的总的情形,它通常是在项目完全编制好后和在学校范围或学区范围实施了以后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则为课程在试行或实施告一段落后的评价。 32.教学活动含义 狭义的教学活动则是特指发生在学校教育领域之内的,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围绕共同的内容,借助一定的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展开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教学活动的基本类型:课堂教学活动、校外参观见习、实地践习 3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是指什么?内容是什么? 含义: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主体间性表达的是一种个体间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个体独立性,同时他又含蕴着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群体性。 内容表现: (1)平等对话。彼此聆听讲述的平等关系。 (2)互相尊重。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 (3)共同分享。师生共享知识的过程。 (4)彼此批判。师生、生生之间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看待知识,才能真正地掌握真理和获得智慧。 34.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1)只是呈现的策略 (2)信息沟通的策略。包含问答和讨论。 (3)巩固知识的策略 35.行动与体验的形式、重要作用 (1、​ (1、采访2、小组汇报3、看电影4、同学回忆) 我经历了什么行动与体验 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一 、 也就是说在你上课的过程中做过什么课堂活动、如小组出案例,分析。然后由同学们讨论,得出问题后想本小组提出,再由本小组回答。通过此次活动你有什么体验,学到了什么。或是根据题目要求做回答。结合你本学期的活动,谈谈你对行动与体验的认识,对你学习的启发? 二、或是请你谈谈你的老师。 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成长的要求、学生发展的形式、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教师成长的策略。 35.用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分析《美国讲灰姑娘故事》这则案例 教学的含义、本质;是否拓展教学资源;教师成长的启发 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认识: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影响人的社会活动 (3) 教育是有意识传授社会经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1、教学活动的主体:(1)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 2、教学活动内容 3、教学活动技术手段 教学活动的本质含义 1、从教学活动的目的来说,教学活动具有教育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具有思想性,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具有“育人”的功能。 2、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教学活动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集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和塑造性格等功能于一体。 3、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说,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应该是平实的、贴近师生的真是生活,防止课的浮躁、华而不实、远离教学实际。
本文档为【教育学概论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934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3-06
浏览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