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举报
开通vip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邱国潮 段 进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 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 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 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关键词...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邱国潮 段 进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 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 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 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关键词:国外城市形态学 学派 发展 ISUF 整合 经典案例 剖析 Compendium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Qiu Guochao Duan Jin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uld be explored i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which in turn formed three themes gradually: Conspectus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and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The first reflected in spatial dimension the outlines of research outcomes of several hundreds of urban morphological scholars in several dozens of countries;the second presented in temporal dimension the evolution of both ideas and theories of three inter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main schools of urban morphology having gained acknowledgement and many other current schools;and the last selected a dozen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oroughly, which were some nodes of large numbers interweaved spatio-temporally. Key words: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 development ISUF integrate analyze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1 引言 1899 年德国人文地理学家 O.Schlüter 发表的著名论文《城镇平面布局(Über den Grundriss der Städte)》,标志着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我们从 2005 年春季就开始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研 究国外城市形态学进展。收集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大量相关资料以及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认为可以从三个不 同方面来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展,并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 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涵盖主要国家、主要学科、代表人 物、核心思想以及典型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国际性的城市形态学 三大传统学派——英国 Conzen 学派、意大利 Muratori-Caniggia 学派和法国 Versailles 学派——以 及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则选择 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我们通过“城市 形态学发展历史”(后者的共同背景)和上述三个主题就可以系统地梳理国外城市形态学理论、发展 和应用。 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 城市形态学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大致分为城镇平面图作为研究主题、二战之前的研究、二战以后的理论更新以及当代研 究的整合等四个阶段(B.Gauthiez,2004:71-89;A.V.Moudon,1997:3-10)。 2.1 城镇平面图作为研究主题 长期以来苦心地经营和传播可靠的城市地形图和平面图,就直接导致城市形态科学研究的蓬勃发 展。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 A.Q.Quincy 早在 1832 年就提出研究平面图来更好理解城镇历史的有效性; 德语国家的城镇平面图研究也沿着其他一些方向发展。法国历史学家 J.Fritz 在 1894 年发表的《德 国城镇设施(Deutsche Stadtanlagen)》当中首次研究城镇平面图,将城镇布局主要分成两类并进行 解释,然后依照平面图类型对德国城镇进行分类。这标志着 J.Fritz 在城镇平面图研究方面取得巨大 进步,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对于城市形态学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 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建筑师在它的强烈影响下对城市形态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直接导致城市形态学 的新发展。 2.2 二战之前的研究 在二战之前,尤其是在 1899-1928 年之内,城市地理学在德国城市形态学中占主导地位,O.Schl üter 及其学生 W.Geisler、R.Martiny 和 H.Bobek 以及 H.Hassinger 等地理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 时,J.Kretzschmar、P.J.Meier、E.Schradar、W.Christaller、S.Passarge、R.Gradmann、O.Leixner、 J.Gantner、W.Gerlach、H.Sauerteig 和 E.Lichtenberger 等学者也对城市形态研究作出了一些有益 的贡献,H.Louis1936年提出了城市边缘带(städtrandzone)概念。J.Fritz的思想也影响了P.Lavedan、 M.Poëte 和 J.Hugueney 等法国学者;而意大利的研究也沿着类似的趋势发展,地理学家、建筑师和规 划师的工作处在最前沿,一些地图集、著作和城镇规划文本都包含了大量的城镇平面图及其分析。 2.3 二战以后的理论更新 二战以后的几十年既见证了德国传统研究的延续性;又见证了 Conzen 学派和 Muratori-Caniggia 学派这两个新兴学派的同时发展,它们都相互独立地在本国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德裔英国城市 地理学家 M.R.G.Conzen(1907-2000)和意大利建筑师 S.Muratori(1910-1973)作为学派领袖人物而在 城市形态学领域中显得特别突出,他们既创立了学派又积极传播自己的思想。 M.R.G.Conzen1971 年退休以后,Conzen 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靠 1974 年成立的伯明翰大学城市 形态研究小组(UMRG)来完成,M.R.G.Conzen、J.W.R.Whitehand、T.R.Slater、P.J.Larkham、K.S.Kropf 和 K.Lilley 等学者成为小组核心成员。 G.Caniggia 继承 S.Muratori 的研究传统,并发展为“发展类型学(process typology)”,他的 特殊贡献在于:将建筑类型作为城市形态的要素根源而特别关注,并分析发生在理想类型中的变化。 象 S.Muratori 一样,G.Caniggia 不仅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还将毕生精力投入建筑学和建 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筑的潜心研究当中。自 1987 年以来,G.Cataldi、G.L.Maffei、M.G.Corsini、P.Maretto、G.Strappa 和其他学者一起继续延续这种传统。 法国城市形态学也在多方面取得进展,法国 Versailles 学派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由 建筑师 P.Panerai 和 J.CasteX 与社会学家 J.-C.Depaule 一起创建,声称起源于意大利建筑师 S.Muratori 以及 C.Aymonino 和 A.Rossi,并深受社会学家 H.Lefebvre 的影响。他们与意大利、西班 牙和拉丁美洲的研究者建立起密切联系,而且 J.CasteX 和 P.Panerai 的早期刊物在整个欧洲建筑团 体中影响相当大。他们随后详细的城市形态研究,有助于在法国准备下一代城市形态学者。 另外,许多其他研究者也同样为更新、完善和创新城市形态学理论作出不同贡献,例如 K.Lynch 的“心智地图”和好城市形态性能指标、A.Rapoport 的环境行为、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结构、C.Alexander 为代表的结构主义、L.Mumford 为代表的城市历史研究、B.Hillier 的空间句法、M.Batty 和 P.A.Longery 的分形技术,等等。 2.4 当代研究的整合 城市形态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Urban Form,ISUF) 1996 年的正式成立,标志 着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入一个广泛交流和融合的新阶段:包括三大学派在内的 ISUF 谱系已经形成,城 市形态学研究整合大势所趋,学派之间交流强度日益增加,新一代城市形态学者迅速形成,三个学派 以及各流派之间的比较工作急待开展。 3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进展 欧洲是城市形态学发源地。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聚焦在早期德国(1928 年以前)、英国、意大利 和法国当中,它们的贡献尤其突出。 德国城市形态学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范围广泛。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以前; 在二十世纪头三十多年内非常专注城市形态学研究,城镇平面图成为分析城镇布局和建筑构造 (fabric)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城市形态形成研究成为英国Conzen传统的先驱。随后几十年内就黯然 失色,不过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再次作出许多创新性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城市形态形成传统;城 镇布局、建筑类型、建筑构造以及城市边缘带等经典方法;城镇区域类型、大陆和次大陆尺度上文化 形成的城市类型以及城市变化和保护等(B.Hofmeister,2004:3-12;H.Heineberg,2007:5-24)。 英国城市形态学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比较独特,研究一直聚焦在地理学上,Conzen 思想导致地 理学家形成一些研究思路。其中三条研究思路最为重要:城镇景观变化的性质和数量、与变化过程有 关的行为主体(agent)以及对这些变化的管理。此外,定量分析、类型形态学以及人文主义等方面 的研究者也作出了巨大贡献(P.J.Larkham,2006:117-141;A.Petruccioli,1998:160-177)。 意大利城市形态学研究和城市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在二十世纪才一起出现和发展,它们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共享 “类型”概念;都主张在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在建筑学和城市化传统内部建 立起牢固的关系。在整个二十世纪,研究一直聚焦在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工作上,主要研究方向按 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照一些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及其代表人物或者代表思想分别为:G.Giovannoni 的古城中心区、 G.Pagano 的乡村聚居区、Muratori-Caniggia 学派的发展类型学、功能主义、辨证综合、C.Aymonino 的调整理论以及 A.Rossi 的城市形态共存思想等七个方面。地理学研究与实践却一直遵循着不同于建 筑学的思路,主要成就反映在地理学家 U.Toschi 的启蒙研究、城镇平面演化历史重构以及城市形态 形成等三方面(N.Marzot,2002:59-73;M.L.Sturani,2003:40-42)。 法国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来自建筑学院内部,而且主要完成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以来的这段 时间内。集中讨论三方面的成就:城镇规划历史和城市地方志历史等两种编年史学传统、二十世纪上 半叶建筑学领域所完成的一些研究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建筑学以及其他学科所从事的研究工 作(M.Darin,1998:63-76)。 西班牙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由地理学者完成,研究方向主要为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规划历史、城 市地理学、建筑学以及一些跨学科探索等(J.Vilagrasa,1998:35-44)。 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大洋洲国家,都属于典型的欧洲殖民地,城镇 在殖民前基本上处于萌芽阶段,只是在殖民后才基本上从零开始,按照殖民者国家法规、采用格网原 则来布局城镇,然后再逐步发展和演化。因而它们的城镇形态历史和特征与欧洲城镇形成强烈反差。 一些非洲国家也属于这种情形。 美国比较重视城市形态学研究,地理学、建筑历史、城市历史、考古学、景观建筑学、建筑学、 城市规划和“美国研究”等诸多学科对美国城市形态学研究贡献相当大。研究方向主要为:城镇规划 实践演进、城市形态的综合解释与文化价值、城市形态的一般结构与特征、建筑类型分布、郊区形态。 另外,一大批学者在城市设计、郊区化、新城市主义、生态、环境意象、环境行为和人文主义等研究 领域为现代以来的城市形态学发展作出了独特而又巨大的贡献(M.P.Conzen,2001:3-14)。 加拿大城市形态学研究得益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研究者的巨大贡献,主要工作在建筑学、城市 规划、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当中,一直主要由两个很大程度上相互隔离的阵营完成:一个是主 要来自魁北克省(Quebéc)的建筑师/规划师,他们将形态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工作在意大利 Muratori-Caniggia学派的发展类型学传统当中;另一个主要是母语为英语的城市地理学家和历史地 理学家,将城市形态和城市形态形成看作一些外部力量的产物(J.Gilliland & P.Gauthier,2006,: 51-66)。 澳大利亚城市形态学研究可以作为大洋洲的代表,是一个相对新颖而又尚未开发的领域,从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主要由城市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零散地进行。许多 研究一直涉及最初城镇平面图以及这些平面布局如何一直影响乡村城镇、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和城市 形态细节等方面随后的演化(A.Siksna,2006:89-100)。 阿拉伯地区城市形态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截然不同的特征:地域广阔、历史上反复多变;城 市起源不同;生长模式各异;现代都面临着城市形态转换的难题。在阐明传统伊斯兰文化中城市形态 研究的层次、议题以及建议以后,就将研究方向聚焦在城市形态历史、城市形态形成因素、形态要素 和特征以及城市形态学转换等方面上。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波兰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聚焦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镇平面及其形态形成以及十九世纪 城市中心区形态学演化等方面上;爱尔兰城市形态学研究则主要聚焦在城镇形态历史比较、城镇平面 图分析、城镇景观保护和古镇地图集项目等方面上;荷兰城市形态学研究则专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 型的应用;日本城市形态学研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才起步,主要关注日本传统城堡城镇形态学 特征及其工业化时代的转换过程以及利用遥感和 GIS 等技术来分析城市街区的形态学属性;而巴西一 直比较缺乏城市形态学研究和实践(这也代表拉丁美洲地区的现状),研究重点为建筑类型学、聚居 区布局和城市形态模型。 4 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 为数众多的城市形态学学者一直以全球的城镇形态为工作对象,进行大量的理论探索、完成无数 的实证研究、形成众多的城市形态学流派。其中,三大城市形态学学派最具影响力。 英国Conzen学派衍生于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城市形态学研究,由M.R.G.Conzen1960 年创立于泰恩河 上游纽卡斯尔(Newcastle upon Tyne)大学,以同年发表的著名专论《诺森伯兰郡阿尼克镇:城镇 平面分析研究(Alnwick,Northumberland: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为标志。Conzen学 派的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M.R.G.Conzen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悠久的中欧国家(尤其是德国) 城市形态形成理论渊源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以城镇平面 三要素、边缘带、租地权、形态框架、形态时期、城镇景观保护与管理等核心概念为基础的Conzen思 想。以UMRG成员为主的学派其他核心人物和外围代表人物对于Conzen思想的整合、发展以及全球性广 泛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onzen学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时期(1960 年以前)、发展时期 (1960-1974 年)和成熟时期(1974 年至今)等三个时期。J.W.R.Whitehand在M.R.G.Conzen2000 年 逝世后成为学派继承人,而Conzen学派可以作为完整学派的一个典型代表。 意大利 Muratori-Caniggia 学派由 S.Muratori 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创立于罗马大学,它的 形成深受法国类型学、意大利哲学和建筑学的智力熏陶以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Muratori-Caniggia 学派主要由 S.Muratori 的一些学生和助手组成,他们期望城市形态研究作为一种 基础,来明确表达建筑设计理论。追随者们在对待类型学分析对于当代设计实践的价值方面存在着严 重分歧:以 G.Caniggia、G.L.Maffei、G.Cataldi 和 P.Maretto 为代表的追随者将它看作是成功实践 的一种基本学科框架;而 C.Aymonino 和 A.Rossi 则分化出来,重点研究类型形态学,形成一个独特 的类型形态学流派。S.Muratori1973 年猝死后,他的学生和助手被迫离开罗马大学,飘零在意大利的 许多大学,继续传播、复兴和光大 Muratori 思想,并以国际都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Centro Internazionale per lo Studio dei Processi Urbani e Territoriali,即 CISPUT)为依托。学派 从 G.Caniggia 逝世后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Muratori-Caniggia 学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时 期(1950 年以前)、发展时期(1950-1987 年)和成熟时期(1987 年至今)等三个时期以及所叠加的 一个分化阶段;典型特征就是先后具有两位学派领袖、学派在发展时期分化出一个流派。 法国 Versailles 学派由 J.Castex、P.Panera 和 J-C.DePaule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创立于凡尔 5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赛建筑学院。学派领袖以及其他代表人物创建了具有法国特色的类型形态学,它对于城市建设理论和 城市设计理论都具有重要价值,也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究那些涉及人类及其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的议题。Versailles 学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和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至今)等两个时期;典型特征就是由三位核心人物共同组成学派领袖,学 派发育尚未成熟。 环境意象、环境行为、可持续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历史、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现代城市形 态学主要流派以及空间句法、分形、元胞自动机、多个体模拟和地理空间技术等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 主要方面的研究者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他们的发展历程、基本思想(及/或)原理以及主要方 法彼此不同,主要在于代表人物独特的贡献。这些研究有望在未来一方面更新原有理论和方法;另一 方面进一步深入(或者与其他相结合),形成新的流派乃至学派。 城市形态国际研讨会(ISUF)1996 年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入全新的整合阶段,许 多研究者正凭借由每年一次的 ISUF 和论文集、每年两期的《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和 ISUF 官方网站共同搭建的研究平台,分享资源、沟通思想、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城市形态学学科的完善和 发展。ISUF 成员已经在一致的理论基础上共同关注一些关键性主题,也已经将主要的思想和方法进行 了分类。城市形态正逐渐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城市形态学研究正沿着整合方向前进;城市形态学 流派的发展充满活力。 5 国外城市形态经典案例 为数众多的学者已经以全球的城镇形态为工作对象,完成了无数的实证研究。这里主要关注相互 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对城市形态学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典实证研究。 H.Hassinger 在 1927 年完成的巴塞尔(Basel)实证研究中,比较注重用地和建筑利用以及居住 密度来拓宽地理学视野,将单独的建筑类型以及用地和建筑利用类型合并,填图时利用不同的颜色、 线型和点型来表现不同类型。其中,平面分类和建筑填图成为后来 M.R.G.Conzen 城镇平面分析的基 础(H.Hassinger,1927:103-130)。 在1936年完成的大柏林市实证研究中,H.Louis首次提出并定义城市边缘带概念,然后将它应用 到柏林市当中,识别出内、中、外三个边缘带。M.R.G.Conzen和J.W.R.Whitehand在此基础上进行发 展,使它成为地理学城市形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H.Louis,1936:146-171)。 在1978年完成的工业时代英国城镇形态学实证研究中,M.R.G.Conzen将研究触角从传统的中世纪 古镇延伸到现代的工业城镇,主要研究工业化时代英国城镇景观特征及其形成、转换和增加过程,认 为十八、十九世纪的独特环境不仅造就了现存城镇景观空前的扩张和重新形成,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全 新的城镇景观;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和爱德华时代巨大的覆盖范围成为工业时代城镇景观最突出的特 征;城镇景观一致性的增加和个性的削弱则是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总趋势(J.W.R.Whitehand,1981: 87-126)。 在 1988 年完成的古镇路德洛(Ludlow)实证研究中,M.R.G.Conzen 首先识别出路德洛(Lodelow) 6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古镇区位和城镇平面、建筑构造和用地模型等三个系统性形态综合体,认为它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精确地划定具有五“级”——平面图类型区、建筑类型区、用地区、它们的组合以及形成的 形态地区——的等级结构的界线。认为两种社会动机和相应的社会行动在城镇景观发展中同时起作 用,它们成为古镇景观创造和长期变化的人文行动主体。最后将路德洛(Lodelow)的期城镇景观发展 划分为中世纪开端、Dinham 单元、大街单元、十二世纪晚期的城镇扩张、宽阔街道-磨坊街道单元和 城墙、中世纪后期、早期现代以及 Victoria 时代和二十世纪等八个时期(M.R.G.Conzen,1988: 253-272)。 在 1988 年完成的英国小型城镇斯温顿(Swindon)用地形态实证研究中,M.Batty 和 P.A.Longley 量测各种用地和地块的不规则性。将用地地块的周长和面积数字化来描述平面形态,引进了各种方法, 按照分形维度的概念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形态的不规则程度。研究表明未来应该导向更加分解的用地不规则性量测方 法(M.Batty & P.A.Longley,1988:461-488)。 在 1990 年完成的城镇平面比较研究中,M.P.Conzen 采用父亲的城镇平面分析方法分析波士顿 (Boston)和奥马哈(Omaha)的城市平面特征、形态时期以及土地清册实践在美国城市建筑过程中 发挥影响的范围和类型之后,得出五项结果:城市内部的细分非常普遍、非常广泛、类型变化非常大; 土地销售与建筑开发的分离导致产生大量超级地块以及分散而又远非同质的城市格网模型;CBD 商业 演化引起附近住宅地区的强大压力导致持续的充填和替换;城市核心区二十世纪早期以前的现代化在 土地清册合理化方面展示了公共的和私人的努力;两座城市的平面图词汇随着时间的过去扩充得非常 快。而且还发现:发生在它们中的形态形成变化,加强了基地特征在压缩或者分散生长方面的巨大重 要性;创建历史和开发时间长度的差异将两座城市清楚地区分开来(T.R.Slater,1990:142-170)。 在 2001 年完成的街道网络实证研究中,日本学者 Yasushi Asami、Cihangir Istek 和土耳其学 者 Ayse Sema Kubat 以 14 座土耳其城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分析、图论以及空间句法的 一些指数来量测街道网络模型的传统特征、分析传统土耳其街道网络的“真正”本质,再采用三个判 别式函数将传统城市从其他城市中区分出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土耳其城市的街道网络具有与众不 同的特征;与空间句法相关的一些指数有力地区别街道网络的传统特征,由空间句法发展的一些指数 有效地表现街道网络模型的特色 (Y.Asami, C.Istek & A.S.Kubat,2001:777-795)。 在 2004 年完成的伯明翰市边缘带实证研究中,J.W.R.Whitehand 和 N.J.Morton 聚焦在二十世纪 下半叶该市的爱德华时代边缘带上,主要探索用地强度的压力、规划政策和规划决策之间的关系、开 发商和地方当局之间以及地方当局内部之间非正式讨论的作用、第三方在景观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等四 个主题 (J.W.R.Whitehan & N.J.Morton,:2004:275-289)。 在 2005 年完成的意大利基奥贾坎泰尔里岛(Isola dei Cantieri,Chioggia)实证研究中, M.Maretto 尝试将基奥贾(Chioggia)的历史性中心在类型-形态学上解释为更广阔的泻湖人文景观的 一部分作为出发点,认为聚居区的类型-形态学解释可以代表着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点;回归到 经验数据可以代表新型城市设计策略的一种可靠基础。利用城市形态学工具,在颇有历史价值的城市 地区内设计一个新城区,使它深深地扎根在这部分威尼斯泻湖的建筑历史当中(M.Maretto,2005: 7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9-44)。 以遥感和 GIS 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在 2005 年完成的实证研究中,日本学 者 Hiroyki 和 Manabu Omae 以城市景观模型为基础、以东京市中心区的几个街区为研究基地、利用各 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来研究城市街区的形态学属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位投影面积的表面积和体 积、建筑密度、建筑平均高度、建筑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以及建筑物平均体积等六个形态学属性都起重 要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和地理分布(Hiroyuki Yoshida & Manabu Omae,2005: 223-247)。 6 结语 国际性和多学科性无疑已成为城市形态学的典型特征。而我们却只以英、德、法、意大利和汉等 语言的文献为主,至今尚未涉及其他语言;学科边界、学科斜视的广泛存在,导致很难全面覆盖研究 成果。所以尽管竭尽全力,我们不会认为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更何况还遗漏许多重要信息。因此惟望 抛砖引玉、博得方家斧正、以便日后完善;惟望唤起大家关注城市形态学(尤其是国外城市形态学) 研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形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8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参考文献 [1] http://odur.let.rug.nl/ ekoster/isuf2 [2] B.Gauthiez.The history of urban morphology[J].Urban Morphology,2004,8(2):71-89 [3] A.V.Moudon.Urban morphology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J].Urban Morphology, 1997 (1):3-10 [4] B.Hofmeister.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Germany[J].Urban Morphology,2004,8(1):3-12 [5] H.Heineberg. German geographical urban morphology in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framework[J].Urban Morphology, 2007, 11(1):5-24 [6] P.J.Larkham.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Great Britain[J].Urban Morphology,2006,10(2):117-141 [7] A.Petruccioli,ed. Typological Process and Design Theory[C.MIT, Cambridge [8] N.Marzot.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Italy[J].Urban Morphology,2002,6(2):59-73 [9] M.L.Sturani.Urban morphology in the Italian tradition of geographical studies[J].Urban Morphology, 2003,7(1):40-42 [10] M.Darin.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France[J].Urban Morphology,1998,2(2):63-76 [11] J.Vilagrasa.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Spain[J].Urban Morphology,1998,2(1):35-44 [12] M.P.Conzen.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J] .Urban Morphology,2001,5(1): 3-14 [13] J.Gilliland,P.Gauthier. 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Canada[J].Urban Morphology, 2006, 10(1): 51-66 [14] A.Siksna. 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Australia[J].Urban Morphology, 2006, 10(2):89-100 [15] T.R.Slater ed. The built form of Western cities [C] . Leicester, England: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 [16] M.R.G.Conzen. Alnwick, Northumberland: 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J] .Transactions and Paper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60(27) [17] J.W.R.Whitehand ed. The urban landscap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apers by M.R.G.Conzen[C] .London, England: Academic Press.1981 [18] M.P.Conzen, ed. Thinking About Urban Form[C] . Bern:Peter Lang AG,2004. [19] J.W.R.Whitehand. British urban morphology: the Conzenian tradition[J] .Urban Morphology, 2001, 5(2): 103-109 [20] J.W.R.Whitehand, P.J.Larkham,eds. Urban landscap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C] .London, Britain: Routledge. 1992 [21] http://www.gees.bham.ac.uk/research/umrg [22] M.P.Conzen.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the urban landscape[C].In: K.W.Butzer ed.Dimensions of human geography: essays on some familiar and neglected themes.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Chicago),1978(186):128-65 [23] J.Castex. Histoire de la forme urbaine[C] . In: . J.Castex, J.-L.Cohen, and J.-Ch.Depaule eds. Histoire urbaine, anthropologie de □ espace. Pari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1995, 77-117 [24] G.Cataldi. From Muratori to Caniggia: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talian school of design typology[J].Urban Morphology, 2003, 7(1):19-34 [25] G.G.Cataldi L.Maffei, P.Vaccaro. Saverio Muratori and the Italian school of planning typology [J].Urban Morphology, 2002, 6(1):3-14 [26] G.G.Cataldi L Maffei, P.Vaccaro, et al. The Italia school of process typology(The Caniggian School)[J].Urban Morphology, 1997, 1(1):49-63 [27] Ph.Panerai, J.Castex, J-Ch.Depaule, et al. Urban Forms: 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Urban Block [M]. Oxford, Britai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4 [28] B. Hillier, J.Hanson.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Cambridge,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29] B. Hillier. Space is the machine[M].Cambridge,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9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30] M.Batty, P.A.Longley. Fractal cities: a geometry of form and function[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4 [31] K.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 USA: MIT Press.1960 [32] K.Lynch. Good city form[M].Cambridge, USA: MIT Press.1981 [33] A. Rapoport.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M].New York, USA: Pergamon Press. 1977 [34] A.Rapoport.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M].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2 [35] J.Gilliland, P.Gauthier. Mapping urban morphology: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interpret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urban form[J].Urban Morphology, 2006, 10(1): 41-50 [36] H.Hassinger. Basel: ein geographisches Städtebild[J]. Beitage Zur oberrheinischen Landeskunde. Karlsruher Geographentag, Festschrift. 1927. 103-130 [37] H.Louis. Die geographische Gliederung von Gross-Berlin[C] . Länderkundliche Forschung Krebs-Festschrift. 1936. 146-171 [38] M.R.G.Conzen.Morphogenesis, morphological regions and secular human agency in the historic townscape[C].In: Dietrich Denecke,Gareth Shaw eds. Urban Historical Geograph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53-272 [39] M.Batty, P.A.Longley. The morphology of urban land us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1988, 15: 461-488 [40] Y.Asami, C.Istek, A.S.Kuba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eet networks in the traditional Turkish urban form[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2001, 28: 777-795 [41] J.W.R.Whitehan,N.J.Morton. Urban morphology and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fringe belts [J].Cities, 2004,21(4):275-289 [42] M.Maretto.Urban morphology as a basis for urban design[J].Urban Morphology,2005,9(1):29-44 [43] Hiroyuki Yoshida, Manabu Omae.An approach for analysis of urban morphology: Methods to derive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city blocks by using an urban landscape model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J].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5(29):223-247 稿件名称: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作者姓名:邱国潮 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通讯地址:江苏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邮政编码:210096 联系电话:13915985657 电子邮箱:qgc0906@126.com 作者姓名:段进 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职务职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0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作者: 邱国潮, 段进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段进.Duan Jin 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期刊论文]-规划师2005,21(7) 2. 蒋朝晖.JIANG Zhao-hui 从形态学角度浅议城市路网模式[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2006,21(4) 3. 段进.邱国潮.DUAN Jin.QIU Guochao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2008(5) 4. 段进.薛松.Duan Jin.Xue Song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遗存片断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以连云港凤凰古城保护开发为例[期刊论文]-城 市建筑2006(12) 5. 段进 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以南京市市民调查为实证[期刊论文]-规划师2002,18(1) 6. 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学派、发展与启示[学位论文]2009 7. 李杨 城市形态学的起源与在中国的发展研究[学位论文]2006 8. 段进.张勇强.雒建利 产业与空间发展新模式——苏州相城区概念规划(中标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2,20(1) 9. 何子张.段进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城市设计方法--以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规划为例[期刊论文]-规划师2005,21(1) 10. 肖明.段进 南京城市特色公众意向调查分析[期刊论文]-规划师2003,19(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43949.aspx
本文档为【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47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3-19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