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集成版

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集成版

举报
开通vip

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集成版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南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拥有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等2007万公顷的森林土地面积。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商品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14.3亿立米,全省森林覆盖率43.6%。同时,是我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发挥着贮碳、制氧、涵养和调节水源等重要的生态效益。丰富的森林资源曾为我省和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目前,我省的各类木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计有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牡丹江、哈尔滨等几个地市,分别隶属于省森工总局、大兴安岭林管局...

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集成版
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指南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拥有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等2007万公顷的森林土地面积。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商品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14.3亿立米,全省森林覆盖率43.6%。同时,是我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发挥着贮碳、制氧、涵养和调节水源等重要的生态效益。丰富的森林资源曾为我省和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目前,我省的各类木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计有户,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牡丹江、哈尔滨等几个地市,分别隶属于省森工总局、大兴安岭林管局、伊春林管局和各地方林业局系统。投资主体有国有森工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个人独自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生产加工企业原材料来源有各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生产调拨、俄罗斯进口、企业自行采购等几个主要渠道;原材料种类主要有落叶松、红松、白松、樟子松、桦木、柞木、杨木、椴木、水曲柳、榆木、色木等品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各种规格的锯材、刨光材、集成材、家具料半成品、卫生筷子、雪糕柄、食品签、细木工板、胶合板、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密度板、刨花板、实木复合地板等;产品除满足国内生产、生活消费市场外,相当一部分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我省的森林资源几十年来受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的影响,由于过度开发和无序生产,造成森林资源锐减、森林材质下降的林业“两危”现象。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实施了“天然林保护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的发展战略。我省各地也采取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林权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原木不出局、就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一系列振兴林产工业的新举措,培植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后续经济税源。现就以普遍拥有的锯材加工行业为主,其他精深加工产品行业为辅的8个细目行业纳税指标体系作以说明。附件1:锯材加工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我省木制品行业中锯材加工是传统的、基础的工业产业,企业原料供应、生产经营、销售市场连续性、稳定性较好。各地锯材产品平均产销率90%以上。随着“原木不出局、延长产业链”经济策略的实施,锯材加工行业将会长期存在和稳步发展,是一项重要经济税源发展行业。一、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材种主要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木、杨木、白松、红松、水曲柳、柞木、椴木、榆木、色木等。原料来源有林业局统一调拨优等材、普通原木、火烧木、薪碳材,企业自行购买、收购的山场采伐剩余物和贮木场造材截头剩余物,原材料价格逐年上升。2、产成品——加工的锯材产品主要有各种规格的方材、板材和小料。有的锯材产品直接销往上海、河北、山西等外地市场用于建筑、装修、家具,有的用于本企业刨光板、集成材、细目工板、高中密度板、刨花板的精深加工。3、生产设备——主要采用圆锯、带锯、截锯等机械设备。(二)工艺流程原材料选购→倒运→归楞→造材→上料→截锯→分选→码垛→入库二、税收管理难点(一)主要的进项税凭证为原木发票,因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所以真假票上识别困难。另外农产品收购凭证仍然自行填开,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限于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的匮乏,生产出的各类产品结构、数量、库存难于准确计量。(三)由于该行业产品很多直接进入外地生产消费市场,存在不开发票、现金交易或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隐瞒销售收入难以查处。产品销售的时间、种类、价格、数量难于及时准确监控。(四)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行为的数量难以准确掌握,如纳税人将产品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及对外赠送等。(五)有的纳税人与外地企业属联营关系,结算时间、方式、定价确定有一定难度。(六)承接零星带料加工业务的结算情况难以掌控。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五)承担带料加工业务未如实入帐申报。(六)将主产品——板方材按副产品——小材小料入库、销售、结算、申报,且其边角余料的处理、利用是否不纳入帐务核算。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1、纳税人“一户式”档案信息;2、测算期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3、“金税工程”、综合征管软件、综合数据管理等网络系统;4、纳税人财务帐簿报表核算资料,及直接与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生产经营的车间主任、销售经理、核算员、技术员等调查了解、分析比对取得的情况和信息;5、第三方信息。(1)通过林业局掌握拨材的计划、材质、渠道、价格、数量、结算方式等。(2)通过资源局掌握各期产品销售的时间、数量等。(3)通过林产工业公司获取生产进度、库存数量、料费消耗行业定额标准、成本利润情况等。(4)通过木材调运处掌握各类产品销售的形势、渠道、价格、方式、数量等。(5)通过供电和劳动部门获取各期直接生产耗电量、人工费标准等。6、比邻地区同行业相关数据信息。对全省和省外同行业信息采集比对,通过评估产生的税负、投入产出、电耗等作为参照和借鉴。7、国家和各级政府公布的政策变动等宏观经济信息和行业指标信息。(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锯材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5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率平均税负——4.81%,最低下限3.29%。2、投入产出率⑴材质①标准地拨材(18㎝以上):69.83%,最低下限63%。②综合剩余物:42.78%,最低下限39%。⑵材种以兴安落叶松、红松、椴木、白松出材率为基点,水曲柳低5个百分点,桦木出材率少7个百分点,柞木、榆木少10个百分点,杨木、樟松出材率多2个百分点。⑶产品结构标准地拨材=(板方材+小材小料+边角余料+锯末)÷投入原材料数量×100%=板方材49%+小材小料21%+边角余料20%+锯沫8%=98%3、电力定额消耗指标⑴加工标准材每立米成品耗电量:11.44千瓦/千瓦,幅度10千瓦/立米——14千瓦/立米⑵加工剩余物每立米成品耗电量:24.35千瓦/立米,20千瓦/立米——30千瓦/立米4、人工费定额指标经测算加工每立米原材料人工费:47.45元/立米,幅度35元/立米-55元/立米5、成本利润率平均成本利润率为12.88%,幅度10%——18%(三)指标峰值考虑的因素1、税收负担率:纳税评估主要是对一个企业纳税能力的评估,而最能反映纳税能力的指标就是税收负担率。所以,我们依据纳税评估的“假定理论”,借鉴外地先进的评估经验,在当期原材料全部投入生产、没有中间产品和期末库存产品、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的环境下,测算的税收负担率。实行购进扣税法政策下的原料、产品库存的大小变动和季节性生产对各期税收负担率产生一定的影响。2、投入产出率:木材生产加工行业工艺比较简单,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形成生产链条短,投入产出相对直观,可有效控制企业的产品库存与销售数量。原材料的材种、材质、径级,产品的不同规格等对投入产出率有一定的影响。3、电力定额:根据生产工艺和采用机械设备情况,主要的能耗是生产用电。所以把电耗作为一项监控指标,量化耗电量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形成可用的单位产品耗电定额。但在运用本指标时要注意季节性影响(冬季高于其他季节)。4、人工费定额:鉴于锯材加工企业逐步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各环节生产定额管理和委托生产、工费承包管理形式的普遍采用,生产环节各要素中人工费支出的量化程度和与产品产量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渐加强,为人工费支付定额核算奠定基础,可以通过生产全过程或某个环节的人工费支出监控产品的产量。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县、区由南向北呈递增趋势,城区企业高于乡镇、林场企业;不同的季节有一定的差异——秋季和冬季高于春季、夏季。5、成本利润率:通过价差对比,反映销售价格、数量、收入及成本要素的真实性。同时与税收负担率相照应,并为下一步进行企业所得税评估打下基础。对产品单一的企业尤其适用。原材料购进和产成品销售价格异常涨落及变动的幅度是否同步对本指标影响较大。(四)采用的评估方法1、税负分析法:通过税负异常,不仅“找问题”,主要来“找方向”,重点审查进项税金、销项税金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异常变化情况。2、投入产出法:根据产出率和投入生产原材料数量,推算产量、清点库存、倒挤销量,计算销售收入,与企业申报的销售额相比较,发现可能存在的少计收入、虚列进项的问题。3、能源消耗法:可以通过供电局第三方抄表信息和企业取得电费发票,掌握企业评估期的生产耗电总量,与单位产品耗电定额相比较,推算出评估期产品生产入库、销售申报的数量是否准确。4、工时耗用法:通过劳动部门批复的工资单、劳动保险费收据、企业考勤记录表、生产核算记录、职工工资支付单、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申报汇算底稿等确定核实纳税人实际支付的人工费数量,与加工每立米原材料人工费定额比较分析,推算出评估期的产品生产入库数量和申报销售数量的准确程度。5、经营成本推算法:企业的产品成本利润率可以从企业申报的损益表中获得,也可以从企业的其他财务资料中取得,确定嫌疑。通过价差对比,反映销售价格、数量、收入及成本要素的真实性,对产品单一的企业尤其适用。五、约谈和实地核查要点(一)数据信息采集。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按着前面提到的信息来源渠道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应科学设计好《纳税评估信息采集表》,明确信息采集的范围、方式、渠道、时间和时限。附: 纳税人纳税评估信息采集表(锯材加工)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纳税识别号   企业性质   税源管理部门   法定代表人   财务负责人   生产经营项目   经营地点   信息采集渠道   信息所属期   税收与经营信息 申报纳税信息 期初留抵税金 当期原材料进项税金 当期其他项目进项税金 当期发生进项税额转出 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               原料购投信息 当期购入种类 当期购入数量 当期购入价格 期初库存数量 期初库存价格 本期投入数量 期末库存数量 落叶松             樟子松             桦木             杨木             产品产销信息 当期产品种类 产品数量 产品成本 期初数量 期初成本 当期销售数量 当期销售价格 当期销售收入 期末库存数量 期末库存成本 板方材                   小材小料                   其他                   能耗物耗信息 当期生产发生的电力数量 当期生产发生的人工费 其他需采集的信息               采集人签字   其他备注事项   采集日期   (二)案头审核分析。根据纳税评估所属期,对纳税评估对象《数据信息采集表》和纳税申报资料、财务报表资料等进行归集、汇总、审核、分析,制作《纳税评估案头审核分析表》。附: 纳税评估案头审核分析表(锯材加工)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纳税识别号 企业性质 税源管理部门 法定代表人 财务负责人 生产经营项目 经营地点 数据信息来源   评估所属期   企业信息指标对比分析 税收负担率 评估期应纳税额 评估期应税收入 评估期税收负担率 行业负担率预警值参数 差异率或差异额 是否异常 案头分析处置意见 投入产出率 当期投入生产原料数量 当期生产产成品数量 当期投入产出率 行业预警值参数 差异率或差异额 是否异常 案头分析处置意见 耗电定额 当期耗用电力数量 当期生产产成品数量 当期产品耗用电力定额 行业预警值参数 差异率或差异额 是否异常 案头分析处置意见 人工费定额 当期发生人工费数量 当期投入生产原材料数量 当期原料人工费定额 行业预警值参数 差异率或差异额 是否异常 案头分析处置意见 成本利润率 当期产品销售成本 当期产品销售收入 当期产品成本利润率 行业预警值参数 差异率或差异额 是否异常 案头分析处置意见 案头审核人签字   备注事项   案头审核日期   (三)税务约谈与实地核查要点。木制品行业评估约谈核查要点 评估指标 指标值 预警值 约谈、核查要点 税收负担率 <3.29% 1、原料进项税金是否异常:原材料数量、价格、渠道;2、其他进项是否比例合理;3、销项税金是否异常:少计销售收入、同期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库存产品数量是否异常。 投入产出率 <63%(预警值详细见上) 1、投入生产原材料的径级、种类、质量是否变化;2、设备、工艺、技术及其他因素是否变化。 电耗定额指标 >14千瓦/立米 1、电力结算时间、方式、政策是否异常;2、企业的线路、设备、工艺是否异常;3、企业的核算是否准确、规范。 人工费定额指标 >55元/立米 1、用工的人工费标准、地点、季节是否变化;2、设备、工艺、技术及其他因素是否变化。3、企业的核算是否准确、规范。 成本利润率 <10% 1、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是否异常增高;2、其他购进项目费用是否异常;3、销售价格是否变动和关联企业定价异常情况。 其他约谈、核查事项 (四)纳税评估处理的方法。各县区局成立纳税评估审核评议组或审理委员会统一研究处理纳税评估结果。分情况采取4种处理方法:1、对案头分析、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环节作出的《纳税评估认定结论》进行审查,无异议的同意结论意见。2、对案头分析、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环节作出的《纳税评估认定结论》进行审查,有异议,认为尚有一定疑点又没有违章事实证据的,转入继续跟踪、评估监控。3、对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环节制作的《纳税评估情况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审查分析,有疑点问题被查清,证据确凿但未涉嫌偷骗税的疑点问题的,填发《限期改正通知书》,责成纳税人按规定补缴税款及滞纳金。4、对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环节制作的《纳税评估情况报告》审查分析,有疑点问题被查清,证据确凿,涉嫌偷骗税的疑点问题的,制作《纳税评估案件移交通知书》,转稽查部门查处。六、典型案例A市××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一)企业概况某木业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厂房500平方米,锯材车间4套锯,烘干车间2个烘干窑,主要产品是板方材(规格料),是粗加工产品,板材年产量8500立方米,产品主要销往宁波、上海等地。采购原木以在绥芬河边贸公司采购为主,在当地林业局采购为辅。(二)产品工艺流程由于产品是板材,生产工艺简单,该公司设有两个生产车间,锯材车间和干燥车间,原木经锯材车间带锯加工成湿板,经烘干车间烘干成干板,对外销售。(三)评估指标分析按照企业的生产情况,与行业标准对比,形成评估指标分析表:产品名称:板方材 原材料类别 出材率(或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的数量) 加工单位产品的耗电量 毛利率 行业标准 该企业情况 行业标准 该企业情况 行业标准 该企业情况 椴木 67% 51.84% 22度/M3 28度/M3 8% 3.10% 曲柳 64% 51.77% 22度/M3 27度/M3 8% 桦木 60% 56.74% 22度/M3 28.7度/M3 8% 55.72% 榆木 58% 41.71% 22度/M3 27度/M3 8% -91.79% 白松 68% 68.27% 22度/M3 21度/M3 8% -20.05% 柞木 57% 61.00% 22度/M3 21度/M3 8% 6.43% 落叶松 67% 55.23% 22度/M3 28.1度/M3 8% 4.16% 红松 67% 46.42% 22度/M3 28度/M3 8% 1.43%(四)检查方法此次检查采取检查帐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成本核算记录进行检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虚报成本、瞒报收入的情况,核实企业计算的毛利率是否准确;深入到生产车间,测算产品出材率和单位耗电量。并按照行业的标准耗电量和出材率,对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作了评估,并与企业申报的情况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出材率的测算,按照行业标准出材率测算,应该生产板方材5686m³,而账面反映生产板方材4642m³,总量相差1044m³。通过耗电量测算,按照每加工一立方米原木耗电22度的行业标准,应该加工原木9360m³,比照该企业平均64.70%出材率,应该生产板方材6056m³,与企业4642m³的板方材相比,总量相差1414m³。通过毛利率测算,按照8%毛利率的行业标准测算,该企业应该有销售利润444875元,比企业帐面上高出202521元。(五)问题及处理由于购买板方材的相当数量的用户是直接消费者,不需要取得发票,该企业的出材率、耗电量、毛利率与行业标准相比都异常,所以我们怀疑该企业存在未开发票的销售额没有申报纳税的问题,而企业对评估工作又不配合,所以移交稽查局立案查处。稽查局反馈稽查结论:该企业少计销售收入185万元,补交增值税11.3万元,罚款6万元。B市××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一)案头审核1、选案背景B市共有木材加工企业(包括个体)300余户,年加工量在60万立方米左右,年销售收入在25000万元左右,年纳税额在600万元左右,占该市税收收入的15%,行业平均税负在2.4%,比全国同行业平均税负低1.2百分点。通过横向比较分析,B市木材加工行业平均税负差距较大,最高达5%,而最低只有0.18%。由此可见木材加工行业管理工作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2、对象筛选针对以上情况,B市把木材加工行业作为纳税评估的工作重点之一,对该行业企业税负情况进行了测算排序,通过筛选,发现B市一户木材加工厂2006年1---6月份增值税税负率只有1.88%,在当地税负率较低,被列为评估对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数据如下:××木材加工厂,成立10余年,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产品:板方材(规格板)2006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 生产产品 销售收入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 税负率 主产品销售收入 副产品收入 板方材 870,000.00 9,000.00 149,430.00 132,937.00 12,493.00 1.88% 合计 870,000.00 9,000.00 149,430.00 132,937.00 12,493.00 1.88% 期初库存原木(针叶) 本期购入 本期生产耗用 本期生产耗电(度) 生产工人工资(元) 本期入库主产品 本期入库副产品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度数 金额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60 57000 1040 988000 1000 826500 10000 7000 50000 600 859838 20 28661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说明,该企业税负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税负。3、分析基础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板方材(规格板),评估人员首先从综合征管软件中查询企业2006年1---6月份年度的纳税申报表、附表、财务报表发票领购使用情况,采集企业金税工程报表、认证数据,利用日常监控掌握的企业产销情况,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通过五项指标测算,企业的毛利率,原木单位产品耗用指标,投入产出指标,能耗指标,工资指标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从而推算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4、指标选择根据该企业的经营特点,毛利率、投入产出、能耗指标、工资指标。(1)毛利率=×100%=2.43%(2)税负率=×100%=1.88%(3)主产品出材率==60%(4)副产品出材率==2%(5)测算期原木耗用数量==1000(6)测算期原木实际耗用数量=测算期生产人员工资总额÷测算期生产人员工资单位定额=10005、疑点列举(1)增值税税负率仅为1.88%,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税3.6%负,低于1.72百分点。(2)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8%,低5.57百分点。(3)该企出材率为60%,同行业平均出材率为64%。(4)该企业单位能耗为,加工每立方米原木耗电10度,行业平均值为9度。(5)该企业生产人员工资计算指标为50元,本地行业标准为45元。(二)约谈举证1、约谈缘由通过以上案头分析,评估小组认为该企业有几方面疑点,有必要通过约谈,让企业对上述疑点举证。2、约谈计划及安排根据企业存在的疑点,向企业发出《纳税评估约谈事项通知书》,指出异常涉税指标,并要求企业对评估指标确定的问题进行举证。在规定日期两名税源管理人员与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进行了当面约谈,约谈围绕案头分析疑点逐一展开。(约谈笔录附后)3、约谈结论经约谈举证评估人员得出以下结论:(1)对疑点一的解释影响企业税负1.65%,企业可达税负3.53%,但与全国与全省税负相比还有差距。(2)对行业出材率企业认可,按国家综合出材率指标66%,B市林管局综合出材率指标为65%,该企业实际出材率能达到行业标准。(3)能耗指标企业认可。平均每8—10度加工一立方米原木。(冬季、夏季平均)评估人员按每加工一立方米耗电9度。(4)工资指标企业也认可。按B市区域300余户加工企业工资标准每加工一立方米工资含量为45元。4、处理结果通过约谈举证及案头分析,疑点问题基本得到了确认,企业共计补缴增值税18,334.97元,同时加收滞纳金2218.53元。此后,企业按期足额缴纳了税款,企业税收负担由原来的1.88%达到了3.53%。基本接近2006年上半年全国平均税负。附件2:雪糕柄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生产加工雪糕柄产品的原料来源主要是林业局统一调拨的优等桦木和普通桦木,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雪条棒、压舌板、雪糕勺、热狗棒等。部分产品企业自营出口,一部分直接销往国内消费市场,少部分企业将毛坯产品倒运外地继续加工、挑选、包装。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外销市场形势看好。但随着近两年原材料价格上涨,2006年出口退税率下降和2007年7月1日取消出口退税,对该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原料来源主要是林业局统一调拨的优等桦木和普通桦木。(2)产成品——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雪条棒、压舌板、雪糕勺、热狗棒等。部分产品企业自营出口,一部分直接销往国内消费市场,少部分企业将毛坯产品倒运外地继续加工、挑选、包装。(3)主要生产设备包括:旋切机、冲切机、烘干机、磨光机、面取机、挑选机、蒸煮罐、烙印机。(二)主要工艺毛坯:原料→截段→装锅→蒸煮→扒皮→旋切→刻切→烘干→入库成品:原料→截段→装锅→蒸煮→扒皮→旋切→刻切→烘干→磨光→精选→检验→打包→入库精加成品:原料→截段→装锅→蒸煮→扒皮→旋切→刻切→烘干→磨光→精选→面取→烫字→再磨光→再精选→检验→打包→入库二、税收管理难点(一)主要的进项税凭证原木发票,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由于该行业产品部分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存在不开发票、现金交易或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隐瞒销售收入难以查处。(三)由于该行业产品直接自营出口,出口转内销业务的核算和取消出口退税后外销按内销结算如何有效控制是个问题。(四)生产毛坯产品企业移送外地继续加工有关联交易嫌疑,在核算时间、方式、产品定价确定上有一定难度。(五)木芯、树皮及边脚余料的核算、处置、使用的计量控制比较困难。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对产生的下脚废料和木芯私自销售不计帐。(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五)混淆内外销领用包装物数量比例,外销业务按内销货物结算而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同锯材加工)(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雪糕柄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6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率经测算,这类企业平均税负8.81%,幅度7.6%-11.37%。2、投入产出率经测算:3.53立米/吨,幅度:3.4立米/吨-3.7立米/吨。产品规格114㎜×10㎜×2㎜——71箱/T——14公斤/箱产品规格114㎜×7㎜×2.35㎜——75箱/T—13.33公斤/箱3、电力定额消耗指标经测算,每吨成品耗电量⑴毛坯——95千瓦/T⑵成品——275.67千瓦/T,幅度260千瓦/T-285千瓦/T⑶精加成品——430千瓦/T4、人工费定额指标经测算:1,319.14元/T,幅度1260元/T——1415元/T5、包装物消耗指标产品规格114㎜×10㎜×2㎜→71箱/T→14公斤/箱产品规格114㎜×7㎜×2.35㎜→75箱/T→13.33公斤/箱10万支/箱,包装物损耗率2%6、成本利润率经测算,成本利润率为12%——15%(三)指标峰值考虑的因素(同锯材加工)(四)采用的评估方法(同锯材加工)五、约谈和实地核查要点(参考锯材加工)附件3:卫生筷子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卫生筷子生产在我省已有20多年历史,是传统的林产工业生产行业,是一次性消耗森林资源较为严重的产业。部分产品直接进入国内消费市场,部分产品主要通过大连口岸出口外销。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政策限制,2006年4月1日消费税开征,使这一行业面临萎缩和转产形势。一、行业特点和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主要以优质和普通桦木、杨木为主进行生产加工,部分圆棒筷子使用落叶松原料,原材料由林业局调拨销售给企业。(2)产成品——种类、规格比较专业、单一,各企业主要定型生产1——2种规格卫生筷子,少数兼营其他品种或多业经营。(3)生产设备——主要是蒸煮罐、旋切机、刻切机、倒角机等。(二)工艺流程——卫生筷子厂工艺流程图(列举)原材料→造段→装锅→蒸煮→扒皮→上段→旋板→刻切→初选→烘干→消毒→挑选→包装→成品入库二、税收管理难点(一)主要的进项税凭证有原木发票,因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原材料的材质不同造成产成品的出材率不同,致使产出率有一定的浮动。(三)产成品的等级划分界限比率难以固定,串等销售现象、忽略等外品销售现象不好控制。(四)销售收入的真实性难于确定,部分产成品用于本地饮食服务行业的销售或赠送,有的直接进入外地饮食消费市场,存在现金交易和不开具发票现象,对其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准确性难于核实。(五)木芯、树皮及边脚余料的核算、处置、使用计量控制困难。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对产生的下脚废料和木芯私自销售不计帐。(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如原材料入帐,产成品少入或不入库,原材料、产成品均不入帐。(五)混淆产品等级数量比例,混等按等外产品货物结算而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同锯材加工)(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卫生筷子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6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率经测算,这类企业平均税负率6.74%,下限6%。2、投入产出指标经测算:⑴桦木——产品规格203㎜×4.1㎜×10.1㎜出材率:10箱—12箱/㎡,5000双/箱⑵扬木——产品规格180㎜×4.1㎜×10.1㎜出材率:10箱—12箱/㎡,5000双/箱⑶等级比率——1等-3等(混等)4等品5等品↓↓↓7箱3箱2箱3、电耗控产指标经测算,3.39千瓦/箱,幅度:3.0千瓦——4.3千瓦/箱4、包装物控产指标单位产品使用包装物定额=1.02个/袋,损耗率2%。5、人工费控产指标经测算:16.43元/袋,幅度12元/袋-20元/袋。6、成本利润率监控指标经测算,平均成本利润率为12.9%,幅度10%——15%(三)指标峰值考虑的因素(同锯材加工)(四)采用的评估方法(同锯材加工)五、约谈和实地核查要点(参考锯材加工)六、典型案例大兴安岭××企业纳税评估案例大兴安岭某区××木制品厂是个人独资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指接材、削片、卫生筷子等产品,注册资金40万元,从业人数135人。通过信息采集和案头分析,发现该企业20××年度有关经济税收指标异常,列入纳税评估对象。(一)纳税评估疑点经过纳税信息采集和案头审核分析(《卫生筷子信息采集表》《案头分析表》略),发现下列疑点:(1)农产品原木发票抵扣进项税金超过50%;(2)应纳税金28,159.42元,应税销售额120,0149.58元,税收负担率2.35%,低于行业最低6%的峰值;(3)原材料投入产出平均9.45袋/立米原木,低于标准11袋/立米原木。(4)成本售价对比,成本利润率4.77%,低于峰值5标准下限5.23个百分点。(二)进行约谈举证找企业法人代表、财务人员分别进行约谈:(1)该企业介绍主要生产一次性卫生筷子,消耗大量桦木原料,由林业局统一开具发票,统一由林业局贮木场调拨,只是消耗少量的辅助材料和包装物及部分电力,所以抵扣的原木原料进项税比例偏大,达到83.6%,排除了虚增、虚抵的情况。(2)该企业介绍2006年原材料涨价,国家出台限制政策,控制出口,当年4月1日新开征消费税等,影响销售市场,销售价格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不同步,库存产品数量增多,造成当期税负率偏低和成本利润率大幅下降。对原料涨价和产品库存情况待实地核查。(3)对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投入产出偏低的问题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解释不清,没有正当理由。需现场调查核实。(三)现场实地调查经查企业购进原材料发票和年度间横向比对,确实存在2006年购进桦木每立米由650元提高为750元,上涨15.8%。经查原料、产品检尺小票、台帐、库存等原始记录,受市场影响期末库存11717袋比期初库存1855袋增加6.3倍,形成税负偏抵现象较为正常。但通过期初库存产品、当期生产产品、当期销售产品的数量比对,仍然无法断定企业投入产出偏低的原因。经评估组研究可能企业存在产品不入帐,偷税的嫌疑,建议转稽查进一步查处。(四)税务稽查检查处理稽查局接到纳税评估转办传递单后,立即启动稽查程序。经到林业局资源部门开出的运输证明和铁路发车数量核对,发现有600袋产品存在误差。经公路木材检查站记录和再次对该企业法人代表询问取证,在事实面前该企业承认从公路私销600袋未作销纳税。每袋产品同期销售价格77.5元,少计销售收入46,500元,偷逃增值税7,905元,消费税2,325元。按稽查程序除补缴所偷的增值税、消费税外,按日加收0.05%的滞纳金,并处以所偷税款1倍的罚款,对其他纳税人起到一定的教育和震慑作用。(五)本案启示与点评要善于运用各类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从多个指标互相印证查找违法违章线索。附件4:食品签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食品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除部分竹木产品外,主要是各类木制品食品签占据需求市场。虽然消耗一定的木材资源,因其替代原料缺少和无法循环利用,国家尚未出台强令性限制政策。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该行业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潜力。有的产品直接销往本地和外界消费市场,有的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国外,有的销售半成品继续深加工。该行业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项经济税源。一、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食品签生产要求的原料质量和种类比较高,主要是林业局地拨优等桦木和普通桦木,从成本核算考虑极少使用剩余物原料。松木材质没有桦木“纤维柔软”加工易碾碎,成品率低;杨木材质又没有桦木的“硬度”,不适于使用。(2)产成品——种类、规格比较专业、单一,各企业主要定型生产1——2种规格的食品签,少数兼营其他品种或多业经营。有的直接用原木生产出终端产成品,有的生产食品板和食品棒半成品,有的外购食品板半成品继续加工产成品。(3)生产设备——主要是蒸煮罐、出棒机、旋切机、刻切机、磨尖机等。(二)工艺流程原材料→造椴→装锅→蒸煮→扒皮→旋切→切板→烘干→打包→抽棒→磨光→锯椴→磨尖→分选→包装→入库→产成品二、税收管理难点(一)主要的进项税凭证是原木发票,因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原材料的材质不同造成产成品的出材率不同,致使产出率有一定的浮动,而这个指标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三)部分产成品用于本地居民家庭直接消费,用于本地饮食服务行业的使用或各类赠送等业务的销售难于控制。(四)有的直接进入外地消费市场,存在现金交易和不开具发票现象,对其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准确性难于核实。(五)木芯、树皮及边脚余料的核算、处置、使用计量困难。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对产生的下脚废料和木芯私自销售不计帐。(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如原材料入帐,产成品少入或不入库,原材料、产成品均不入帐。(五)混淆产品等级数量比例,混等按等外产品货物结算而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同锯材加工)(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雪糕柄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6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率经测算:平均税负4.72%,下限为4%2、投入产出率经测算:平均10.35箱/立米,下限10箱。⑴3立米原木→1T单板⑵2.7T单板→1T食品签⑶83箱/T3、电耗控产指标经测算,每箱成品耗电量7千瓦——9千瓦/箱4、包装物控产指标单位产品使用包装物定额=1.02套/箱,(1纸箱+10小盒)/套,损耗率2%5、人工费控产指标经测算:21.5元/箱,幅度:20元/箱-23箱。6、成本利润率经测算,平均成本利润率为5.93%,%5——10%(三)指标峰值考虑的因素(同锯材加工)(四)采用的评估方法(同锯材加工)五、约谈和实地核查要点(参考锯材加工)附件5:密度纤维板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以林区各种剩余物为主要原料,运用一定高技术手段生产的密度板产品是我区的新兴产业。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享受国家税收“即征即退”优惠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林区生态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合理保护。一、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主要利用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及树头、枝丫、板皮、木板子、锯末等一切可利用剩废资源。(2)产成品——主要是122㎝×244㎝×15㎜和122㎝×244㎝×12㎜规格的中密度板,高密度板也即将开始立项投产。产品主要用于复合地板集材、家具生产、装饰、装潢等,市场需求较旺。(3)生产设备——削片机、热磨机、压机、砂光机等。(二)工艺流程板方材→销售↑原料→截锯→余物削片→热磨→施胶→烘干→铺装→预压→热压→凉板→齐边↓↓小料→加工细木工板↓成品入库→选等→砂光二、税收管理难点(一)进项税凭证中有的为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的原木发票,;有的为农产品收购发票,因收购的各种剩余物及废料品种、规格、渠道多而杂,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同时又兼营其他应税项目。免税产品与应税产品之间原料投入、财务核算等的监控是个难点。(三)密度板产品分4个等级界限,各等级之间的数量比例、销售价格确定困难。(四)部分产成品零星用于本地企业单位家具生产、办公装修工程,用于居民装饰装修项目,用于赠送等难于控制。(五)有的直接进入外地消费市场,存在现金交易和不开具发票现象,对其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准确性难于核实。(六)有的招商引资企业与外地关联企业之间发生业务联系,结算价格、数量、方式难于确定政策界限。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对产生的下脚废料和木芯私自销售不计帐。(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如原材料入帐,产成品少入或不入库,原材料、产成品均不入帐。(五)混淆产品等级数量比例,高等按低等、等外销售不入帐从而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六)超范围享受优惠政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应负担进项税金转为其他应税项目开具。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同锯材加工)(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密度板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6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率经测算,企业平均税负3.39%。2、投入产出指标经测算⑴原材料(实心)→层级削片→中密度板↓↓↓1.6立米-2立米→5-5.4立米→1立米⑵(优等品+1级品+合格品)85%+(等外品)15%=100%3、电耗控产指标平均电耗260.53千瓦/立米,幅度240千瓦-280千瓦/立米。4、胶耗控产指标经测算:159.5公斤/立米,幅度150公斤-170公斤/立米。5、人工费控产指标经测算:54.53元/立米,幅度45元/立米-65元/立米。6、成本利润率经测算,成本利润率为1.39%。(三)指标峰值考虑的因素(同锯材加工)(四)采用的评估方法(同锯材加工)五、约谈和实地核查要点(参考锯材加工)附件6:胶合板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胶合板生产加工是我省的传统林产工业产业,其各种规格的产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稳定的需求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一、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主要是地拨的桦木、杨木、落叶松。少部分使用剩余物。(2)产成品——胶合板、建筑模板、半成品单板。胶合板、模板规格主要有183㎝×91.5㎝×12㎜122㎝×244㎝×12㎜。主要用于实木复合地板集材、建筑用模板、家具生产、室内外装潢等。(3)生产设备——单板旋切机、单板干燥机、涂胶机、热压机、锯边机、砂光机等。(二)工艺流程原材料→造段→蒸煮→扒皮→旋切→干燥→剪切→分选单板→修补→组坯→涂胶→摆板→热压→裁边→砂光→分选成品→检验→成品入库二、税收管理难点(一)主要的进项税凭证是原木发票,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原材料的材质不同造成产成品的出材率不同,致使产出率有一定的浮动,这一指标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三)部分产成品用于本企业改扩建和其他非应税项目以及赠送等视同销售行为难于控制。(四)部分产成品零星用于本地建筑、维修工程,用于居民装饰装修项目难于控制。(五)有的直接进入外地消费市场,存在现金交易和不开具发票现象,对其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准确性难于核实。(六)有的招商引资企业与外地关联企业之间发生业务联系,结算价格、数量、方式难于核实。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对产生的下脚废料和木芯私自销售不计帐。(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如原材料入帐,产成品少入或不入库,原材料、产成品均不入帐。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同锯材加工)(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胶合板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6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率经测算:平均税负率7.82%,下限7%。2、投入产出指标经测算:平均出材率43.75%,下限40%。(2.5立米原木→2.04立米木段→1.2立米单板→1立米胶合板,单板→成品的压缩损失率10%、裁边损失率7%)3、电耗控产指标经测算:平均电耗115千瓦/立米,幅度110千瓦-120千瓦/立米。4、胶耗控产指标经测算:平均胶耗89公斤/立米,行业标准99公斤/立米。5、人工费控产指标经测算:平均247.5元/立米,幅度240元/立米-260元/立米。6、成本利润率经测算,平均成本利润率为14.77%,幅度10%-20%。(三)指标峰值考虑的因素(同锯材加工)(四)采用的评估方法(同锯材加工)五、纳税评估的操作实务(参考锯材加工)附件7:刨光材、集成材生产加工行业增值税纳税指标体系说明刨光材、集成材是锯材粗加工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新兴的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先进,附加值高。除满足国内生产消费市场需求外,产品还打入国外市场。从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刨光材、集成材将成为推动我省林产工业大发展的强势产业,是一项具有潜力的经济税源。一、行业特点及工艺流程(一)行业特点(1)原材料——林业局地拨或外购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桦木、柞木、榆木、色木等。少部分使用材质较好的剩余物。(2)产成品——单层集成板材、三层集成板材及各种刨光材。产品除部分在国内销售外,大部分直接出口日本、韩国、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生产设备——四面刨、拼扳机、大型刨切机、全自动指接机、砂光机、直线锯等国产、进口现代化机械设备。(二)生产工艺⑴刨光材原材料→锯材→烘干→选料→截锯→两面刨→指接→刨光(四面刨)→成品⑵集成材刨光材→刷胶→排版→拼板机拼装→压光→修补→砂光→成品二、税收管理难点(一)主要的进项税凭证为原木发票,没有纳入“金税工程”税控系统监控,原材料购进的数量、价格、材质难以及时准确控制。(二)限于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的匮乏,生产出的各类产品结构、数量、库存难于准确计量。(三)由于该行业产品部分直接进入国内市场,产品销售的时间、种类、价格、数量难于及时准确监控。(四)产品外销口岸信息和出口转内销部分的掌控不及时、不全面。(五)用于主产品之外的小材小料及边脚余料的核算、处置、使用难以准确控制。三、偷税的主要手段(一)虚增、虚抵进项税:企业通过取得假发票的形式虚增当期进项税额,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这种进项税的虚抵不仅包括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电力、辅助材料及运费等方面也存在这种隐患。(二)隐瞒销售收入:对当期销售、自用及赠送的产品采用隐瞒或转移销售收入的方法减少当期销项税金。对产生的下脚废料私自销售不计帐。(三)关联企业问题:销方与购方为关联企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转移定价和利润的情况。(四)体外循环不入帐:如原材料入帐,产成品少入或不入库,原材料、产成品均不入帐。(五)承接带料加工业务不如实入帐申报。(六)出口转内销业务、超期结汇业务不及时准确入帐。四、评估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信息来源(同锯材加工)(二)指标体系的设定根据刨光材、集成材产品生产的特点、工艺和税收监控难点,设定6项监控指标:1、税收负担指标刨光材税负参数:平均税负9.64%,幅度6.88%-12.01%集成材税负参数:平均税负7.41%,幅度5.92%-8.44%2、投入产出指标⑴刨光材产出率:4立米标准材→2立米板方材→1立米刨光材⑵集成材产出率:5立米标准材→2.5立板方材→1立米集成材3、能耗控产指标⑴加工刨光材每立米成品耗电量:平均电耗244.13千瓦/立米幅度235千瓦/立米-260千瓦/立米⑵加工集成材每立米成品耗电量:平均电耗288.27
本文档为【木制品生产加工行业-集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诺诺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3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19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