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艾司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举报
开通vip

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PAGE/NUMPAGESPAGE1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小花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8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5倍,小花和妈妈各是多少岁?王大伯家有公鸡、母鸡共303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2倍,公鸡和母鸡各多少只?小明买大本和小本共25本,其中大本的本数比小本的本数的2倍少2本,大本和小本各是多少?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多30个。师、徒各生产多少个?两个粮仓共存粮2200千...

艾司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PAGE/NUMPAGESPAGE1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小花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8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5倍,小花和妈妈各是多少岁?王大伯家有公鸡、母鸡共303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2倍,公鸡和母鸡各多少只?小明买大本和小本共25本,其中大本的本数比小本的本数的2倍少2本,大本和小本各是多少?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多30个。师、徒各生产多少个?两个粮仓共存粮2200千克,由乙仓运出210千克,甲仓存的粮食是乙仓的2倍多10千克,甲仓库和乙仓库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千克?甲乙粮仓共存粮2668吨,如果把甲仓存的粮食放到乙仓15吨,两仓库的粮食就一样多了,甲、乙粮仓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吨?两个数相除,商4余10,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274,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小妹铅笔的支数是小哥的2倍,她从中拿出45支捐给了希望工程,正好是两人支数的总和的一半,小妹原有铅笔多少支?三个饲养场共养2700头牛,第二饲养场养牛的头数是第一饲养场的2倍,第三饲养场养的头数是第二饲养场的3倍,三个饲养场各养牛多少头?乙两个粮仓存粮380吨,后来从甲仓运出50吨,给乙仓运进30吨,这时甲仓存粮是乙仓的2倍,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某校共有学生5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则男生、女生各多少人?12.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40,甲数除以乙数,丙数除以甲数,商都是2。乙数是多少?今年哥俩的岁数加起来是66岁,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的2倍,哥哥今年多少岁?三堆苹果共有140个,第二堆的苹果数是第一堆的2倍,第三堆的苹果数是第二堆的2倍,问三堆苹果各有多少个?三堆苹果共有130个,第二堆的苹果数是第一堆的3倍,第三堆的苹果数是第二堆的2倍多10个,问三堆苹果各有多少个?少先队一、二、三中队共植树200棵,二中队植树的棵数是一中队的2倍,三中队植树的棵数比一、二中队之和多2棵,三个中队各植树多少棵?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3个排球,共用去107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少3元,每个足球和排球各多少元?书架上放了一些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2本,如果从第一层拿走6本。第二层的本数是第一层的4倍。求第一层原来有多少本书?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你能迅速填出它们的答案吗?(1)甲是乙的4倍,甲乙的和是()倍(2)小明有5张卡片,小红是小明的2倍,小红和小明一共()张。(3)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存粮的2倍,丙仓存粮是甲仓的3倍,丙仓存粮是乙仓的()倍。(4)师傅生产的零件比徒弟多2倍,师傅生产的零件是徒弟的()倍。想一想,画一画,你能发现有什么特征?小明一共有36本课外书,其中故事书是科技书的2倍,故事书,科技书各有多少本?李华买了12本练习奔和方格本,练习本是方格本的3倍,练习本,方格本各买了多少本?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共24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某专业户养鸡、鸭共480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这个专业户养鸡、鸭各多少只?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27个,其中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倍。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3倍。二、三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上?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正好是红糖的5倍,已知白糖和红糖共有180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3倍。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从乙桶倒入多少千克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本数是哥哥的2倍?小华有笔30枝,小明有笔15只,问小明给几枝给小华后,小华的枝数是小明的8倍?甲桶有油150千克,乙桶有油90千克,要使甲桶油是乙桶的3倍,需要从乙桶中倒入多少千克到甲桶?4、甲、乙两个油桶共有油160千克,如果把乙桶中的油注入甲桶20千克,这时甲桶的油等于乙桶油的3倍。甲、乙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小明有书18本,小芳有书8本,现在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数是小芳的2倍?水池有水69吨,乙水池有水36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第一车间有工人45人,第二车间有工人36人,从第一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二车间,第二车间的人数就是第一车间的8倍?中年级有72人参加义务劳动,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0千克,苹果是梨的一半,两种水果各运来多少千克?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PAGEPAGE/NUMPAGESPAGE6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重点: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酸碱中和的反应的探究过程【学习目标集成】  1.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式为:H++OH-=H2O。  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要点诠释】  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非常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说明中和反应常常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叫中和反应,如果只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知识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氢氧化铝一来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来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Al(OH)3+3HCl=AlCl3+3H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碱性的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3.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Ca(OH)2+H2SO4=CaSO4+2H2O知识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2.pH的取值范围    pH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4:    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中性。    也可用坐标来表示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要点诠释】  1.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但不能确定是酸的溶液或碱的溶液。  2.注意酸(碱)、酸性(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和联系。  3.pH是溶液中所含H+的浓度或OH-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则碱性越强,pH越大;当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  4.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OH-,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知识点四:测定溶液pH的方法  测定溶液的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要点诠释】  1.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溶液会使待测溶液受取污染。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  3.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  4.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使用。。[规律方法指导]  1.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鉴别,用石蕊或酚酞。  酸碱度指溶液酸碱的程度,定量的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大小,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  2.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  酸性溶液pH小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碱性溶液pH大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液的pH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3.中和反应用于医疗  利用中和反应来减弱病痛,但要注意所用的酸或碱必须是弱酸或弱碱,如果用的是强酸或强碱,中和相应的碱或酸后剩余的酸和碱会对人体产生腐蚀。例如: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氢氧化铝,而不能用强碱氢氧化钠。[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考查中和反应概念  例1.图28-2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变式1】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变式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SO3+2NaOH=Na2SO4+H2O B.CaO+2HCl=CaCl2+H2O  C.2NaOH+H2SO4=Na2SO4+2H2OD.Cu(OH)2CuO+H2O类型二:考查中和反应实验  例2:在实验室用15mL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  (2)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______________,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当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是常加入酚酞来指示反应的进行。    【变式3】小静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静从烧杯中取出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你变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另外选择试剂或药品)并填写下表。试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变式4】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  (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有______________。类型三:考查中和反应的实际中的应用  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变式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变式6】(2011.湖北咸宁)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类型四:考查溶液的pH  例4:小阳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物质肥皂水雨水食盐水柠檬汁洗涤剂pH10.25.97.02.512.2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变式7】如图28-3表示的是常见物质的近似PH。这些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图28-3  A.醋 B.苹果汁 C.西瓜汁 D.肥皂水  【变式8】向10mLpH=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典型习题:1.右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C.B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2.(咸宁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A.pH试纸B.铜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3.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实验反思与总结: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______判断反应终点。4.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_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______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5.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______,C的用途是______(只要写一种)。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6.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______性;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_。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碳酸钠溶液【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①NaClNa2CO3;②NaClCaCl2和NaOH;③NaClNa2CO3和NaOH;④?..【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实验操作【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7.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A.胆汁()B.唾液()C.血液()D.胃液(7.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8.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其中呈碱性的是A.牙膏B.胡萝卜C.橘子D.食醋9.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轻的是?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钙?(2014北京)11.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12.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D.向pH=12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13.根据学科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14.物质X可发生“X+酸→盐+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A.FeB.CO2C.H2SO4D.NaOH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C.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基本的句法结构---句法结构之英语词性和句子成分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基本的句法结构---句法结构之英语词性和句子成分PAGE/NUMPAGES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基本的句法结构---句法结构之英语词性和句子成分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基本的句法结构。十大词类与八大句子成分的关系(1)十大词类:据 英语单词 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高考英语单词3500记忆高中3500个英语单词表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小学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把英语单词分为10个类别,就是10大词类: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根据部分词类具有的共同特征,又将十大词类分为两大部分:实词: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特征:具有完整的词义;能够在句子中独立充当句子成分。虚词: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特征:没有完整的意思;不能够在句子中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和实词搭配,才能充当句子成分。十大词类和八大句子成分实词汉语名称英语名称用途例词句法作用名词n.(noun)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boy,book,table,man主、表、宾、补、定、同代词pron.(pronoun)代替名词、形容词或数词I,you,it,we,their主、表、补、定、同数词num.(numeral)表示数量和顺序one,two,twenty,third,fifth主、表、宾、定、同动词v.(verb)表示动作或状态work,works,working,worked,towork主、谓、表、宾、补、定、状形容词adj.(adjective)修饰名词,表示人、物的特征red,long,old,good表、定、宾补副词adv.(adverb)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here,very,often,weekly表、状虚词冠词art.(article)用在名词前,说明名词指的人、物a(an),the介词prep.(preposition)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其它词的关系in,after,under,on连词conj.(conjunction)连接词与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and,if,but,because感叹词interj.(interjection)表示说话时的感情或口气oh,er,ough,um,ouch(2)八大句子成分:句子成分:组成英语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成分。英语的句子最多由八个句子成分组成,即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以及同位语。★主语:概念:句子的主体,发出动作的人或物,表示所说的是谁或是什么。位置:主语一般在句首,特殊句型中在句末(如用it充当形式宾语,把真正的主语放在后面)。构成:由名词(短语)、代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或从句充当。例:Henryisagoodboy.亨利是个好孩子。Heranaway.他跑掉了。Tolearnaforeignlanguageisnoteasy.学习一门外语不容易。DrivingtoBeijingisnotdifficult.开车去北京不难。Whathashappenedprovesthatourpolicyisright.发生的一切证明我们的政策是对的。Whetherwe’llgodependsontheweather.我们是否去要看天气。★谓语:概念:说明主语的动作、特征、状态等的句子成分,叫做谓语。位置:谓语动词通常位于主语之后,特殊句型(倒装句)位于主语之前。构成: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动词分为:实义动词、连系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实义动词或系动词连用)实义动词分为及物动词(vt.)和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直接接宾语,不及物动词需加介词才能接宾语。连系动词(系动词后面的成分称为表语):五类系动词:be动词(am,is,are,was,were,have/hasbeen,hadbeen)“保持”:keep,stay,remain“看起来像/似乎”:look,seem,appear“变化”:become,get,turn,go,grow,come,fall..感官动词:smell,taste,sound,look,feel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must,haveto,shall(should),will(would),dare,need,oughtto等。情态动词无人称和数的变化;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其后的动词原形构成谓语。例如:WegotoschoolfromMondaytoFriday.我们周一至周五上学。Iwenttothezooyesterday.昨天我去了动物园。Somechildrenaskedforcolddrinks.有些孩子要喝冷饮。Ishallgotoseehimtomorrow.明天我要去看他。Imustaskhertoteachmetoswim.我一定得请她教我游泳。WelookedforMr.Wilsonyesterday.我们昨天找过威尔逊先生。HetookpartinthemeetinglastSaturday.他上周六参加了会议。★宾语:概念:动词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及物动词以及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后都必须带宾语。介词之后的宾语叫介词宾语。位置:动词宾语位于及物动词之后;介词宾语位于介词之后。构成: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代词、数词、-ing形式、动词不定式和从句等均可作宾语。例如:Theteacheraskedthestudentstofinishthehomeworkafterclass.老师让学生们课下完成作业。HewantedtobuythatT-shirt.他想买那件T恤衫。Theyarehavingapartyinthegarden.他们正在花园里开聚会。Idon’tknowwhentheywillarrive.我不知道他们何时到达。Hewassurprisedatwhatshesaid.Sheisquickatlearninglanguages.★双宾语:英语中,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接两个宾语,动作的承受者,即指物的叫做直接宾语,动作是为谁做的或是对谁做的,即指人的叫做间接宾语,这两个宾语称为“双宾语”。例:Passmethesalt,please.把盐递给我。thesalt(直接宾语),me(间接宾语)Theyaskedmetosingthemasong.他们要我给他们唱一支歌。asong(直接宾语),them(间接宾语)。间接宾语后置:间接宾语也可以放在直接宾语的后面,这时候需要在间接宾语之前分别加两个介词:for或to.具体用哪一个介词,主要取决于句子的谓语动词。例:I’lllendyousomethingtoread.→I’lllendsomethingtoreadtoyou.我要借点什么东西给你看。Ihopeyouwilldomeafavor.→Ihopeyouwilldoafavorforme.我希望你能帮我做一件事。以下这类双宾语动词如果间接宾语后置,要求在间接宾语之前加“to”。give,show,send,bring,offer,read,pass,lend,leave,hand,tell,return,write,pay,throw,allow,wish,teach,promise,award,accord,grant,owe,refuse,deny等。以下这类双宾语动词如果间接宾语后置,要求在间接宾语之前加“for”。make,buy,do,fetch,get,paint,play,save,reserve,spare,order,cook,sing,find等。双宾语的注意事项在下面情况下用to或for引起的短语比用间接宾语好1.当直接宾语是人称代词时I’llsendittoyoutomorrow.比较(I’llsendyouthebook.)我明天给你送来。ThisbookisMr.Wang’s.Pleasegiveittohim.这是王先生的书,请给他。2.当间接宾语比直接宾语长时Wearegoingtosingsomesongsforourfriends.比较(Singusasong.)我们将为我们的朋友唱支歌。Onthebus,sheoftengivesherseattotheoldperson.在公共汽车上,她经常给老年人让座。3.当间接宾语受到强调时Bringthelettertome,nottoHenry.把信交给我,不是给亨利。We’dbetterhandthedocumentstohimdirectly.我们最好把文件直接交给他。Mothercooksmealsforuseveryday.母亲每天都给我们做饭。★宾语补足语:概念:用以补充说明宾语,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复合宾语的句子成分,叫做宾语补足语。英语中有些及物动词接了宾语之后还需接宾语补足语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有关情况,否则句子意思就不完整。位置:通常情况位于宾语之后。构成:可以做宾语补足语的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以及介词短语等。例:Youmustkeeptheroomcleanandtidy.你必须保持房间干净和整洁。Peoplesawhimrunningaway.人们看到他跑了。Don’tleaveyourcarthere.It’snotaparkingarea.别把你的车停在那儿,那不是停车场。Letmeputthisbagonthedesk.让我把这个包放在桌子上。宾语补足语和宾语的关系:由于宾语补足语对宾语进行补充说明,因此,与宾语或是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或是逻辑上的主表或动宾(即被动)关系。如:Hemadeuslaugh.他使我们哈哈大笑。★表语:概念: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状态等的句子成分,是表语。位置:位于联系动词之后,与联系动词构成复合谓语。(系动词之后的成分成为表语。)构成:可作表语的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以及从句等。例如:Africaisabigcontinent.非洲是个大洲。Thatremainsapuzzletome.这对我还是个难题。Thatcomputerismine.那台电脑是我的。Ifeelmuchbettertoday.我今天感觉好多了。Herjobissellingcomputers.她的工作是销售电脑。Thepatientisoutofdanger.病人脱险了。Imustbeoffnow.现在我得走了。Thisiswhathesaid.这就是他所说的话。★定语:修饰名词概念: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的句子成分,汉语中常用“……的”表示。位置:单个词的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成分前,短语或从句位于所修饰词之后。定语后置情况:定语修饰some,any,every,no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如:something、nothing)时,通常后置,即放在所修饰的词的后面。当不定式、分词短语作定语或从句作定语时,定语通常后置。构成:充当定语的词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表将来)、介词短语、动名词、分词或分词短语(现在分词表主动/正在,过去分词表被动/已经),以及从句。例:Istillgotmuchworktodo.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Thewomaninthebluecoatismymother.那个穿蓝色外套的人是我妈妈。Whatasunnyday!多晴朗的天!It’sabouttenminutes’walkfromhere.距这里大约步行十分钟。TheboyyouwillknowisTom.你将认识的男孩叫汤姆。Tellthechildrenplayingoutsidenottomaketoomuchnoise.Tom,wearingbeautifulclothes,followedmedownthehill.IborrowedabookwrittenbyMarkTwainfromthelibrary.★状语:概念: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句子成分,称为状语。状语用来说明动作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让步、原因、方式、程度、目的、结果等。位置: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很灵活,常见情况为:通常在句子基本结构之后,强调时放在句首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之前表示时间、地点、目的的状语一般位于句子两头,强调时放在句首。地点状语一般须在时间状语之前。一些表示不确定时间(如:often)或程度(如:almost)的副词状语通常位于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后,动词之前。构成:可用作状语的有副词、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以及从句等。例:Theboyreallyneedsapen.男孩真的需要一支钢笔。(程度状语)Youshouldoftendoexerciseifyouwanttokeepfit.若想健美,你就应该经常锻炼。(频率状语)Davidrunsveryfast.戴维跑得非常快。(时间状语)Hecametoseemeyesterday.他昨天来看我。(目的状语)Sheoftenworksinherofficetillmidnight.她经常在办公室工作到半夜。(地点状语)Hestaredatmeasifseeingmeforthefirsttime.(方式状语)★同位语:概念:同位语是在名词或代词之后并列另一个名词或代词,对前者加以解释或说明的句子成分。它近乎于后置定语,对前面的名词或代词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前面的词是“谁”、是“什么”等。位置:位于所补充说明的词之前或之后。构成:同位语通常由名词、数词、代词或从句担当。例如:Mr.Smith,ournewteacher,isverykindtous.Mr.Johnsoncaresforusstudentsverymuch.Hereadallkindsofbooks,ancientandmodern,Chineseandforeign.TheGreatWall,oneofthewondersintheworld,attractsalargenumberofforeignfriends.WeexpressedthehopethattheywouldcomeandvisitChinaagain.Ihavenoideawhetherhewillagreewithus.Theyhaven’tsolvedtheproblemwhatwentwrongwhiththemachine.同位语与定语的区别:同位语是对前面的名词或代词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前面的词是“谁”、是“什么”等;而定语则是对被修饰的词起限制或修饰的作用。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区别1)、同位语从句是对先行词的补充说明,它要表明的是一件事、一个物或一个人;而定语从句是对先行词的修饰限定,它要表明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或人。2)、同位语从句的连接词只起连接作用,不具体指代先行词;而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即在从句中担任明确的句子成分又明确指代先行词。3)、同位语从句的先行词和同位语从句可以变成主系表结构;而定语从句不能。4)、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和关系形容词可以化成介词加which/whom的形式;而同位语从句不能。5)、在when,where,why等连接副词引导的同位语从句中,其先行词不是时间、地点或原因名词;而在它们引导的定语从句中,先行词必须是时间、地点或原因名词。其它连接词也是这样。例如:Next,let’stalkaboutthematterwhowillgototheconference.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事谁去开会。(同位语从句)Next,let’stalkaboutthepersonwhowillgototheconference.下面我们来谈谈去开会的人选。(定语从句)Thequestioniswhowillgototheconference.问题是谁去开会。(表语从句。这个句子是正确的,而第二个句子就不能这么变了。)Ihavenoideawhenhewasborn.我不知道他什么时间出生的。(同位语从句)Idon’tknowthetimewhenhewasborn.我不知道他出生的时间。(定语从句)长难句分析Astudyoftravelers_________(conduct)bythewebsiteTripAdvisornamesYangshuoasoneofthetop10destinationsintheworld.Thedesert,whichalreadyoccupyapproximatelyafourthoftheEarth’slandsurface,haveinrecentdecadesbeenincreasingatanalarmingpace.Theexpansionofdesertlikeconditionsintoareaswheretheydidnotpreviouslyexistiscalleddesertification.Ithasbeenestimated(predicted)thatanadditionalone-fourthoftheEarth’slandsurfaceisthreatenedbythisprocess.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测试题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测试题PAGEPAGE/NUMPAGESPAGE1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测试题第六章力和机械测试卷(g=10N/kg)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学校要安装升旗杆,下列简单机械中,适合安装在旗杆顶端的是( )A.杠杆B.动滑轮C.定滑轮D.斜面2.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第6题图3、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撒些灰渣4.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6.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是( )A.小于200NB.等于200NC.大于200ND.大于300N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7.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350g,它的重力是_____N,施力物体是,方向。8.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9.人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打滑,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填“前”或“后”)的.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填“增大”或“减少”)摩擦的。10.一个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该杠杆是________杠杆,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若此杠杆受到的阻力是60N,则当动力为________N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1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因此把力的、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12.某同学在体育锻炼时,推出一个重为40N的铅球A,请在图中作出这铅球A的重力的图示。13.在图中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14.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四、实验题(每空3分,共24分)15.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请补充完整。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0.242.00.1221.50.10.5(3)分析上表,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1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6分)(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着水平桌面滑动。(2)由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有关。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17.如图所示是桥头常挂的一种警示标志牌,它表示什么含义?请计算该桥承受的最大重力是多大?18.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100千克的均匀硬棒AB,要保持水平,在B端至少要加多大的力?学生选课系统数据流图学生选课系统数据流图PAGE/NUMPAGES学生选课系统数据流图学生选课系统数据流图图1-1学生选课系统关联图图1-2学生选课系统顶层图图1-3管理员登录数据流图图1-4教师登录数据流图图1-5学生登录数据流图图1-6排课过程数据流图图1-7选课过程数据流图分诊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分诊制度PAGE/NUMPAGES分诊制度导医分诊制度为保证分诊的公正和公平,促进科室间的的团结和协作,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维护医院的整体利益,避免由科室之间扯皮而造成病人对医生和医院不信任,损害医院的整体形象,特制定本细节,请相关人员遵照执行。一:严格的分诊制度1:导医分诊时要尊重患者的选择医生就诊或直接与医生预约就诊的权利,除以上患者外的新挂号病人,按一人一个分诊,不得跳号。2:属于该科室病人,经挂号接诊交流后不看病不消费的病人(如:咨询,开诊断证明等),也算该科室的新挂号,不予补号(说明:按概率这种情况各科室都会出现,但这种原因真实性不好求证,防止个别科室以此为借口退号,有损公平原则)3:属于我泌尿专科疾病(含皮肤性病),但因我院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达不到或无法收治的(如,腹股沟疝,隐睾症等)也算新挂号。(说明:同第二条说明)4:咨询电话时间顺序一人一个原则转接,并登记在册(来电时间,转接科室,患者电话)。经某医生咨询成功预约患者来挂号就诊的,此号不列入分诊。5:对于原科室的复诊老病人,其余诊室不能随意接诊。(如遇医疗纠纷以及特殊处理情况除外)6:特殊人群(如年龄60以上,16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本着一人一个的原则,也算一个号。60以上,全身状态不佳者,本着对病人负责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则,导医请医生下来为病人接诊,不得随意推诿病人。7:医生休假,脱岗等情况(复诊病人由助理处理),新病人或咨询电话由在岗值班医生全部接诊及接听,不在岗医生不给予补号。8:中午(12-14点)或晚上(19-21点)值班时接诊新挂号不算分诊,非值班时间原则上按一人一个分诊。9:科室如更换医生,原科室老病人继续留在该诊室就诊,如病人要求选择医生的除外。10:凡入院看病着均需挂号(含咨询),且列入分诊。11:挂号后进入科室就诊的病人,非特殊情况不予退号。(院长签字)二:其他要求再科学细致的分诊制度,在分诊制度中也可能出现例外,如遇特殊情况,由院长或主任根据事实情况进行认定处理。导医分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细致,认真,公平公正分诊,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我是阅读小书虫我是阅读小书虫PAGE/NUMPAGES我是阅读小书虫我是阅读小书虫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五(4)班罗子华指导老师:李碧霞“阅读小书虫”是妈妈送给我的绰号。因为我一看起书来,就有火一般的热情,常常扑到书里,有时候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在我的眼里,那一本本书是我们成长的加油站。实在是太神奇了!我刚拿起一本书,便不知不觉地走进书的世界,转眼间就走进了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可以几秒中去参观一件件艺术精品;也可以过几分钟后便潜入海底与海豚打闹。我就毫无顾忌的进了书的海洋,玩它个天昏地暗……????其实,我家还有只大“书虫”——那就是博览群书的爸爸。有时,我俩都会不约而同的看同一本书。怎么办呢?每次我都能使出招数,让爸爸答应先让我过瘾再让给他。可谁知一进书海,我就把约定“晒”在一旁,什么约法三章,全都抛到九宵云外了!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除了我,便只剩下“哗啦哗啦”直响的翻书声了。而爸爸他什么时候笑意浓浓的静悄悄地走了,我全然不知。吃饭的时候到了,但我依然沉浸在书中。爸爸硬拉我吃饭,我急冲冲地把饭扒扒完又回到了书房。妈妈无可奈何地说:“小书虫”又犯病了……???唉!有什么办法哟!书是历史的见证,书是我们精神的养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标……书里的天地实在是太迷人了。而我,也将在书上走更远的路。朋友,你愿意与我同行吗?评语:此文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详细描写了与爸爸争着看同一本书的场面,生活化、趣味化,形象生动,一幅和谐的家庭阅读场景跃然纸上,让我们除了有读那本书的欲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妈妈叫他“小书虫”不是平白无故的,因为,他常常阅读忘记吃饭、睡觉。而作者为什么那么爱阅读呢?除了从书中可以获取知识、遨游世界,体验快乐外,我想,家庭的熏陶也是很重要的。高分子第一、二、四章习题高分子第一、二、四章习题PAGE/NUMPAGES高分子第一、二、四章习题第一章习题(绪论)1—1、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a、组分A:质量=10g,分子量=30000;b、组分B:质量=5g,分子量=70000;c、组分C:质量=1g,分子量=100000习题(缩聚与逐步聚合)2—1、通过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得21.3g聚己二酰己二胺试样中含有2.50?10-3mol羧基。根据这一数据,计算得数均分子量为8520。计算时需作什么假定?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的可靠性?如该假定不可靠,怎样由实验来测定正确的值?上述计算时需假设:聚己二酰己二胺由二元胺和二元酸反应制得,每个大分子链平均只含一个羧基,且羧基数和胺基数相等。可以通过测定大分子链端基的COOH和NH2摩尔数以及大分子的摩尔数来验证假设的可靠性,如果大分子的摩尔数等于COOH和NH2的一半时,就可假定此假设的可靠性。用气相渗透压法可较准确地测定数均分子量,得到大分子的摩尔数。碱滴定法测得羧基基团数、红外光谱法测得羟基基团数2—2、羟基酸HO-(CH2)4-COOH进行线形缩聚,测得产物的质均分子量为18,400g/mol-1,试计算:a.羧基已经醌化的百分比b.数均聚合度c.结构单元数2—5、由1mol丁二醇和1mol己二酸合成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聚酯,(1)两基团数完全相等,忽略端基对Mn的影响,求终止缩聚的反应程度P。(2)在缩聚过程中,如果有0.5%(摩尔分数)的丁二醇脱水成乙烯而损失,求达到同样反应程度时的数均分子量。(3)如何补偿丁二醇脱水损失,才能获得同一Mn的缩聚物?(4)假定原始混合物中羧基的总浓度为2mol,其中1.0%为醋酸,无其它因素影响两基团数比,求获同一Mn时所需的反应程度。2—6、166℃乙二醇与乙二酸缩聚,测得不同时间下的羧基反应程度如下:a.求对羧基浓度的反应级数,判断自催化或酸催化b.求速率常数,浓度以[COOH]mol/kg反应物计,解答:当反应为外加酸催化反应时,有故有由图可知1/(1-p)与t不成线性关系,故不为外加酸催化反应。当该反应为自催化反应中的三级反应,则有2—7、在酸催化和自催化聚酯化反应中,假定k`=10-1kg·mol-1·min-1,k=10-3kg2·eq-2·min-l,[Na]0=l0eq·kg-1(eq为当量),反应程度p=0.2、0.4、0.6、0.8、0.9、0.95、0.99、0.995,试计算:(1)基团a未反应的概率[Na]/[Na]0;(2)数均聚合度Xn;(3)所需的时间。解从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得知酸催化为2级反应,自催化为3级反应。不同反应程度下基团的未反应概率、数均聚合度及所需的反应时间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1)基团a未反应的概率:[Na]/[N
本文档为【艾司西酞普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美丽的老师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28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2-02-23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