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

举报
开通vip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测量器材中不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是()A.钢卷尺B.米尺C.天平D.软尺2.测量某一物件长度时,记录了以下四个数据,其中肯定记录错误的数据是()c3.下列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m21角1角1角11角012cm345cm012cm...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单元 初级会计实务单元训练题天津单元检测卷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测量器材中不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是()A.钢卷尺B.米尺C.天平D.软尺2.测量某一物件长度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以下四个数据,其中肯定记录错误的数据是()c3.下列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m21角1角1角11角012cm345cm012cm04.常用的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的排列次序的是()CABA.dm、cm、mm、μm、mB.cm、dm、mm、μm、mC.μm、mm、cm、dm、mD.m、dm、cm、mm、μm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凑近3m的是()A.兵乓球的直径B.拳头的宽度C.黑板的长度D.保温瓶的高度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个数据是可能的(A.24cm7.相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除去能够做到没有误差D)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除去误差D.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能够防止8.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C.将刻度尺放正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选项是()A.1.8m=1.8×1000=1800mmB.1.8m=1.8m×1000=1800mmC.1.8m=1.8m×1000mm=1800mmD.1.8m=1.8×1000mm=1800mm10.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A.分度值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B.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C.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钢卷尺D.分度值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11.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1()A.某原子的半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D.地球的半径12.要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认真地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多次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张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100张1元纸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求出一个1张1元纸币的厚度.非选择题(共46分)13.填上适合的单位:一其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_;一本物理课本长3_________;一场足球赛约90________赛完;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所用时间是约9.72________.14.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进行实查收集凭证、、沟通合作、评估。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把个原子一个挨一个的排列起来,长度是1mm。达成下列单位换算:28dm=m0.36km=m30mm=μm0.5m=cm第17题图17.在图中,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18.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7.52厘米,17.52厘米,17.53厘米,17.51厘米,更凑近于真切值的数据是厘米,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实验室准备的待测物体和测量工具分红下面两列,请根据实际测量要求把待测物体和合用的测量工具用直线连结起来。课桌的长度分度值是分米的卷尺一本书的厚度分度值是厘米的米尺排球场的长度分度值是毫米的三角尺光年是胸怀星球间距离的长度单位,1光年即光在121年内所经过的距离,其大小为9.46×10km,地球与某星体间的距离是1.892×1014km=_________光年。21.用如下图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第21题图2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5______________(填单位)。22.从2008年6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限塑令”正式开始实施.所谓”限塑令”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dm”、”cm”、”mm”)的塑料购物袋;实施”限塑令”的目的是.小明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地点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右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是℃,乙的示数是℃。2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很细的、平均的铜丝的直径时,可将细铜丝拉直并________地绕在一根圆铅笔上,然后用刻度尺测出n圈的总长度L,最后用此总长度L除以________,可得出该细铜丝的直径________.给你一张纸、一只大头针和一把刻度尺,怎样测量一个圆柱体的周长?小明和小聪同学达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沟通议论: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相关?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相关;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相关。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相关;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相关;小明和小聪同学对猜想2进行了实验探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控制因素杯子的容积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较小/100ml133等因素均相同,中等/150ml133仅有杯子的容积不同较大/200ml132⑴请将实验记录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中的空格补充完整。....3⑵剖析小明和小聪同学的实验数据,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翔距离、飞翔速度及飞翔稳定性等。他们议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下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⑴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你认为应当选择编号为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照实验。⑵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次序,重复三次。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论:其中操作上简略可行的是同学的方案。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提出两条建议:羽毛球品牌羽毛断落根数A燕子0B燕子2C燕子8D江山燕0E江山燕4F江山燕828.某人用直径为80厘米的铁环,绕操场转动一周,若铁环恰巧转动80圈,求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4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优秀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有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沟通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显然不切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质量约50kg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3.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船舱4.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地点,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5.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经过行程的多少”来描绘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一些成语来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绘运动快慢的方法最邻近的是()A.离弦之箭B.风弛电擎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6.速度是3km/h的运动物体是()A.火车B.战斗机C.通讯卫星D.散步的人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下图,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5D经过5秒,甲、乙两车经过的行程均为10米。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达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旌旗和邻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下图。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能够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9.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能够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翔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10.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s内经过40m的行程,那么它前6s内的速度是()A.5m/sB.10m/sC.20m/sD.无法确定你一定听闻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对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2.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时,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t甲∶t乙=1∶5,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行程之比为()A.1∶5B.5∶1C.2∶15D.15∶2二.非选择题13.上海的发展日异月新,不久前国内首座开启式旋转景观桥在北外滩建成。该桥长约22米,一辆摩托车以10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经过此桥,需秒;以桥为参照物,摩托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五一假期,小明与父亲母亲乘长途汽车出门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边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重庆市政府2006年度“八大民心工程”之首的重点建设项目——万开(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于2006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一辆“长安”小汽车从万州开往开县,行程缩短为原来的1/2,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原来需2小时的行程,现在只需小时到达。当它以72km/h的速度经过西南地域最长的隧道——铁峰山2号隧道需要301秒钟,则隧道长米。616.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现了第六次大加速。这次加速的最大亮点是使用了“和谐”号动车组,这种新型动车组的车厢下部布置有多组电动机.郑州至北京的D134次列车运行的总里程为689km,运行时间以5h计算,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是km/h。17.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加速.这次大加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右表: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距离D92次8:34开15:31开840km13:49到D93次到20:39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min,它的平均速度为km/h。18.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加速。新的列车外形如下图,它从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可达200km/h,若南京到上海全程为300km,则列车经过这段距离需要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光景飞奔而过,这是以为参照物.19.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2008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km/h=m/s,车辆匀速经过整个大桥需h。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20.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填“运动”或“静止”)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填“运动”或“静止”)的.2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约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流传速度是m/s。22.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第23题图第24题图“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cm/s。某人乘出租车时获得一张天津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如下图,此人乘车时间为;该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km/h。平时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下图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5题图B.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第26题图⑴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⑵两物体都做运动。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经过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下图的行程与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⑴⑵第27题图⑶28.新能源和生态环保是本世纪人们关注的两大热点。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域使用如下图的路灯,这种装置能把能转变为电能。29.如下图,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抵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抵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第28题图求:⑴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⑵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⑶若轿车仍以该速度持续匀速行驶,从B地抵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8屋檐下有一木质直角三角架(如下图),已知AB=3m,BC=4m,抓抓猫逮到跑跑鼠后,在A点让跑跑鼠逃脱,跑跑鼠沿ABC路线以3.5m/s的平均速度拼命逃跑,抓抓猫选择AC路线同时开始追赶并恰幸亏C点再次逮到跑跑鼠.问:(1)抓抓猫和跑跑鼠何者平均速度大?抓抓猫平均速度多大?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焚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域?第三章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经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需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D.超声波的频次很低,所以人听不到2.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大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一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一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歌词3.对于声音的流传,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流传B.声音的流传能够没有介质C.声音的流传速度在任何介质中都相同D.声音的流传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相关有一种电子牙刷,如下图,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洁净又舒服。对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流传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第4题图D.超声波能传达能量如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施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能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太空中噪声太大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施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邻近流传如下图,兰兰做相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脸颊,9图1-5目的是为了()感觉发声音叉的振动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流传速度听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拦这一武器的袭击,只需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绝缘物质8.以下举措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灵活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经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A.导电性好B.导热性好C.传声性能好D.硬度大10.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抽气甲乙丙丁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能够减小噪声污染乙图中,击鼓时使劲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经过手指在弦上按压地点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11.当气温是15℃时,你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你到障碍物的距离起码为()A.340mB.170mC.34mD.17m12.路旁电话亭多数是用玻璃制成的,这主假如因为()A.能较好的吸收声音B.能较好的反射声音C.不能流传声音D.以上都不对二.非选择题13.如下图,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单能在空气中流传,也能在中流传;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甲乙丙14.讲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经过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假如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不同。15.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经过_______传播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__,若长此过去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流传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⑴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⑵声音在水中的流传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⑶在月球上,声音不能流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自己制做了一个哨子,如下图,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头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能够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能够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星期天,小明要试一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19.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经过流传到我们耳中的。20.我们应当防止在民众场所大声吵闹,在民众场所大声吵闹会产生污染,这里大声吵闹的“高”是指声音的,“闻其声知其人”是指声音的(后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下图,将两个频次相同的音叉凑近放在桌上,敲击其中一个使其发声,然后将橡皮锤压在此音叉上,使它停止振动。我们会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地震波的流传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流传速度分别约为3.7×103m/s和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察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察站的地震波形式是(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流传到观察站的时间约为s.23.人耳能划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秒以上.某人对着山崖大叫一声,经11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概是__________m.(v声=340m/s)用挺直的纸,剪成圆片,中间钻一个洞,粘牢在纸筒的一端,用塑料薄膜包拢纸筒的另一端,并有橡皮筋扎牢它。在纸筒前点一枝蜡烛,拿起纸筒让小洞对着火焰,击打纸筒的另一端,让其发声,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声音能________________。吼猴是世界上喊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示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说明声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拥有能量”或“传达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经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能够提大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下表听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声音流传的一些规律,请认真剖析,说出其中的两种。一些物质的声速物质声速/(m/s)物质声速/(m/s)空气(15℃)340空气(25℃)346软木500煤油(25℃)1324蒸馏水1497海水(25℃)1531铜3750枫木4110铝5000铁、钢5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_________和图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图_________和图_________。把钢尺在讲堂上进行了如下图实践活动,请你认真察看这图,想想,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⑴小红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探究什么?⑵利用该图还能够进行哪些相关声音的探究实验(举2例)12身边的器材有:一个闹钟、一个纸盒、待比较的材料(泡沫塑料、硬纸板、木板、玻璃)、一把长尺,设计实验论证以上四种材料的隔音性能。请达成设计方案:实验步骤:把闹钟放在纸盒中,盖上所测材料,然后从听到最响声音的地点开始,慢慢远离纸盒。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把实验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泡沫塑料硬纸板木板玻璃能听到最弱声音的实际距离0.9m0.5m0.4m0.6m从表中数据能够看出,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大海中该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的流传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甲乙两人为了测量声音在铁中的流传速度,甲在铁管一端敲打一下,乙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传来的声音,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测得两次声响相隔0.28s。已知铁管长102m,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则声音在铁中的流传速度大概是多少?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下图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第1题图ABCD晓聪和小明每日都要照镜子。对于平面镜里像的大小,有着不同的见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实验来探究。在测量像的大小时,手不能伸到镜子里去测,怎样能测出镜子里像的大小和确定像的地点呢?他们进行。就“在测量像的大小时,手不能伸到镜子里去测,怎样来测出镜子中的像的大小和确定像的地点呢?”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定C.进行实验D.剖析议论得出结论3.如下图,能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的是()13第3题图如下图,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点时,能够在C点处的光屏上获得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现保持凸透镜的地点不变,把蜡烛放至C点,要在光屏上获得烛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放在图中的()A.AB之间B.A点C.A点的左侧D.B点的右侧第4题图哈尔滨市有很多擦皮鞋者,有一次小明尝试擦皮鞋的滋味,他把皮鞋擦过油此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频频擦几下,结果越擦越亮,这是由于()油反光性能比皮鞋的好,频频擦能够使鞋油平均散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油的颜色比皮鞋的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频频擦可使鞋油填充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圆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D.频频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6.小明认真察看了右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光在同一种平均的介质中沿直线流传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第6题图下列表达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形“影”不离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立竿见“影”如下图,沉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涨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列图中的()ABCD第8题图9.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认真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14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获得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渐渐变小11.下列相关光学知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湖岸风景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照相机底片上体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光的折射现象D.空中楼阁是光沿直线流传产生的12.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芒凌乱无章,因此不按照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匠师傅察看木板是否圆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流传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当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第9题图u跟)太阳光紫光二.非选择题红屏漫反射下列看到的现象中①池水映明月、②空中楼阁现象、③万花筒中有美丽的图案、④中ABCD午树荫下的亮斑、⑤用试衣镜试衣服、⑥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⑦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⑧透过露珠会看到美丽的花朵、⑨潜望镜看物体、⑩潭清疑水浅.在他们看到的光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属于光的直线流传现象的是.(以上填序号)14、如图2-8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这一现象属于光的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的缘故。15.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组成,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它会将光沿原路反射回去,以便惹起司机的注意。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处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惹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镜,它能使太阳光。16.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m;现将一块和镜而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边lm处如图2-6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肴到白己的像。15五一”黄金周,小明到达青山环绕、绿水拥簇的九寨沟,站在拦河坝上,俯视清澈沉静的水面,看到“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小明看到的“鸟”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看到的“鱼”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一束激光在空气中流传2秒钟,经过的行程约为___________m;当这束激光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__度。19.察看图,小红手拿透镜对着窗外的大树,在白纸上看到了大树的像,她拿的是_______透镜。这一成像规律的应用是___________。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够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摄像头(“凑近”、“远离”)。察看照片能够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张伟同学课外利用底部有一个小孔的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如下图,则他在半透明的纸上看到的像是(“圆形的光斑”或“蜡烛的正立像”或“蜡烛的倒立像”).22.根据近视眼成因及改正方法,在如下图方框内画出改正所需的透镜并达成光路图.23.如图11所示,OA'是光芒AO的折射光芒,请在图中画出光芒BO的折射光芒OB'(大概方向)。24.如下图,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折射光芒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进出射光芒及其相应的反射光芒和折射光芒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获得两条反射光芒,如下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点,确定光源S的地点并达成光路图。1626.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厚玻璃板前,如下图②将光屏放到像的地点,不透过玻璃板,直接察看光屏上有无像③将另一支完全同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地点,察看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并确定像的地点④有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如下列图:孙悦得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一定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0.3cm这一结论5.6cm⑴请你针对孙悦同学实验回答用玻璃板而不采用平面镜的原因5.6cm是什么。8.5cm⑵请你指出孙悦同学在探究中的不足或不妥之处,并加以更正。如下图,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采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⑴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⑵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⑶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地点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⑷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地点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2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⑴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体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__cm。⑵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7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地点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地点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倒立、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⑶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地点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的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邻近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从头变的清晰,此成像过程就是的改正原理.17第五章物态变化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结现象2.下列温度最凑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坦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淆物的温度18第7题图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涨,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繁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对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的是()A.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饶B.地球上淡水散布很不平均C.大量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D.浪费水的现象依旧严重存在5.下表是1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域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A.水烧开后水壶嘴喷出“白气”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7.对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体温计示数的正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能够走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能够走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能够使劲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使劲甩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洁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对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19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邻近10.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有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结放热防备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早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热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11.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举措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生活处处有物理,留意察看皆学识.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珠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显然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很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二.非选择题如下图,温度计甲的分度值是______,示数为__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用酒精灯加热其中一滴水,如下图,察看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下图,察看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_相关.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下图,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可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假名称).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好多物体碰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20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快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下列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沸点酒精酒精78A水100B煤油150C第17题图第18题图18.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会出现两个现象.现象一:瓶内的水结冰并且“多”了;现象二: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一:现象二:19.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这样能够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仍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认真察看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涨,碰到冷的蒸笼罩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好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假如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今年春夏云南遭遇了千载难逢的旱灾,农民用地膜覆盖的方法抗旱保苗,这样做能够减少水分的.地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如下图,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察看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能够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持续吸热,沸点是___________,看图剖析还能够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23.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点,取了200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相关数据.21时间/min0123456789水温/℃90929496979899999999⑴下列图中,表示水正在沸腾的图是.⑵根据表中数据剖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⑶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如果要适合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⑷试剖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⑸晶体熔化过程与液体沸腾过程的相像之处是24.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酷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断,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采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平均和迟缓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甲乙丙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⑴图乙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⑵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持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物理兴趣小组在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中,使用了如下图装置:⑴用酒精灯对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出,能够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在离管口很近处(选填“能”或“不能)”).⑵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第25题图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⑶剖析、概括上述实验现象,所获得的结论是.26.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结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大意,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剖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m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989185807969797571676461⑴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该物质凝结后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22⑶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致使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采用表中的_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淆物和开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第23题图液柱达到的地点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下图,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____.28.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相关?【猜想与假定】经过察看下列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相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相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经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是否相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沟通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第28题图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23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凑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480千克×107千克C.8000克吨只有量筒,要取出21g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下面几个阐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cm3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cm3的汽油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cm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3.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结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将铁丝经过拉伸机拉长某同学在称一物体的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若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是100g,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为2g,则物体的质量应为()A.102gB.98gC.104gD.96g5.对于密度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以上说法均不对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7.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相关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D.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8.对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器是2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75g氧气,则瓶中节余氧气的密度为()A.20kg/m3333B.10kg/mC.5kg/m10.、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BA.5∶2B.2∶5C.1∶2D.2∶124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正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倡导12.冰的密度为0.9克/厘米3,一块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是1米3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体积是1米3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体积是0.9米3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是0.9米3二.非选择题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说明质量与________无关,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说明密度与物质的_________相关。14.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
本文档为【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啄木鸟教育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7-07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