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易象与_周易_卦象的源流关系

八字易象与_周易_卦象的源流关系

举报
开通vip

八字易象与_周易_卦象的源流关系  周易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总第七十七期)   收稿日期 :2005208227 作者简介 :何丽野 ,男 ,哲学硕士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所长。 八字易象与《周易》卦象的源流关系 何 丽 野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 :在易学象数发展史的研究中 ,八字易象是相当重要却又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八字易象主要用于术数 ,它是由文字 组成的阴阳五行之象 ,既是自然界之象 ,也是人体和社会家庭之象。八字易象来源于《易》之...

八字易象与_周易_卦象的源流关系
 周易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总第七十七期)   收稿日期 :2005208227 作者简介 :何丽野 ,男 ,哲学硕士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所长。 八字易象与《周易》卦象的源流关系 何 丽 野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 :在易学象数发展史的研究中 ,八字易象是相当重要却又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八字易象主要用于术数 ,它是由文字 组成的阴阳五行之象 ,既是自然界之象 ,也是人体和社会家庭之象。八字易象来源于《易》之卦象 ,但又在一些方面发展了易 象的哲学思想。在把阴阳与五行结合上 ,在阴阳各自不同的性质上 ,八字易象又有不同于《易》之卦象的地方。 关键词 :术数 ;八字易象 ;阴阳五行 ;周易 ;卦象 中图分类号 :B221 ;B99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3882 (2006) 0320012207 The relationship of origi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images in Zhouyi and those in the Ba zi system H E Li2y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 ration , Zhejiang Indust rial & Commercial University , Hangzhou 310035 , China)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2number in the Yi2ology , the images in the B a z i (literally , eight2 character , referring to the four element s of one’s birth of the year , month , date , and two2hour ,each of which is expressed with two characters : one is represented by a ti an gan , heavenly stem ; the other is by a di z hi , earthly branch)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has always been neglected. The images in the B a z i sys2 tem , which are mainly used in divination ,are Yin2y ang and Five2element images exposed by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Not only do they reveal the natural law but symbolize the circumstances of human body , society , and family in which one lives. The images in the B a z i system originated f rom the images in the Yi2olo2 gy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latter’s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Concerning the merging of Yin2y ang and Five2 element ,and different att ributes of Yin and Yang ,the images in the B a z i system differ f rom the images of the Yi system. Key words :divination ;the images in the B a z i system ; Yin2y ang & Five2element ; Zhouy i ;images of the hexa2 grams and trigrams   在各种术数易象中 ,八字易象是在中国民间 影响颇大 ,且源远流长的一种。其源头在唐李虚 中 (《李虚中命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后至五代 (一说为宋代) 徐子 平创立“正五行”八字易象 (《渊海子平》) 、经过明 代万民英 (《三命通会》) 、宋代京图、明代刘基、清 代任铁樵 (《滴天髓》) 等人 ,历经千余年 (约公元 806 年至清道光年间)的完善发展 ,终于形成了术 数中蔚为大观的八字易象一派。 八字易象本源于《周易》,但在许多方面又不 同于《周易》,也可以说是发展了《周易》之卦象 ,成 为易学史上集阴阳五行为一体的、体现出系统与 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易象。 一 八字易象的形式与传统《周易》卦象不同 ,它 不是以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组成 ,而是以汉字组 成象。这汉字所象征的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代 2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表的阴阳五行之气。 中国古代阴阳五行之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 是以符号组成。如六十四卦象、河图洛书之象、太 极图象等等 ;另一种是以文字组成的象。如《洪 范》所表达的五行之象 :“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 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又如《黄帝内经》表 达的五行之象 :“东方生风 ,风生木 ,木生酸 ,酸生 肝 , ⋯⋯南方生热 ,热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 ⋯⋯ 中央生湿 ,湿生土 ,土生甘 ,甘生脾 , ⋯⋯西方生 燥 ,燥生金 ,金生辛 ,辛生肺 , ⋯⋯北方生寒 ,寒生 水 ,水生咸 ,咸生肾。”(《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不 过两者也常常共同使用。例如《易经》的六十四卦 象均伴有文字的卦辞、爻辞等。 八字之易象属于第二种象。八字虽是以汉字 组成 ,但它不是由概念、判断构成的推理 ,而是给 出一个图象。汉字在这里其实只是一种象征符 号 ,并不是一般的语言 ,也不是句子。它只是组成 一个象。 辛卯 丙申 乙未 丁酉 甲午 癸巳 庚午 壬辰 辛卯 丙子 庚寅 己丑   这是一个完整的八字。八字易象是以年、月、 日、时的天干地支一共八个字按从上到下的方式 排列。所以称八字易象。其中 ,日柱中的“庚”即 为日主 (主体) ,代表出生之人。其余年、月、时的 天干地支及日主所坐地支与日主相互进行生克制 化的作用。旁边的行为大运 ,再加上小运、流年 (一般不列出) ,都分别与八字本身进行阴阳五行 之气的交换。   正如《周易》学研究卦象关心的是其中体现出 来的哲学辩证思想、历史文化意义一样 ,我们所要 着重研究的也只是八字的“象”所体现出来的古代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世界观和思维方法 ,以及八字 的象中所包含的历史及其文化意义。 八字这个“象”既被认为是对自然事物抽象 的、概括的反映 ,同时又被认为是自然、社会、人体 和人事的系统组成要素、结构、运动方式的反映。 在这点上 ,八字的象与《周易》的象是一致的。《系 辞下》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 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 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 万物之情。”八字易象的经典《三命通会》也说 :“六 十甲子圣人不过借其象以明其理 ,而五行性情、材 质、形色、功用无不曲尽而造化无余蕴矣。”(《论纳 音取象》篇) 。并且还认为 ,这个象规律与人世规 律是一致的 :“甲子纳音象 ,圣人喻之 ,亦如人一世 之事也。”(《总论纳音》篇) 当然 ,它这里指的是纳 音之象 ,不是指后来徐子平的八字易象 ,但后来的 八字易象思维也确实是沿着“以象表理”这样一条 道路走的。 八字易象的符号象征意义是 : 首先 ,它象征自然界的阴阳五行。六十甲子 的天干地支分别固定地代表自然界五行中的某一 行。如十天干中 ,甲乙为木 ,丙丁为火 ,庚辛为金 , 壬癸为水 ,戊己为土 ;十二地支中 ,辰、戌、丑、未为 土 ,寅、卯为木 ,巳、午为火 ,亥、子为水 ,申、酉为 金。天干地支又分属阴阳。天干为阳 ,地支为阴。 木火为阳 ,金水为阴。 其次 ,它象征着人类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根 据八字天干地支中的五行与“日主”(我) 形成的 生、克、比的关系的不同 ,又分别象征家庭中的不 同亲属和不同的社会关系。如“我克”者为父亲、 妻子、财产 ,“克我”者、“我生”者为正官、七杀、儿 女 ,“生我”者为父母亲 ,与“我”同类者为兄弟姐妹 等等。 再次 ,它还象征人体。以十天干为例 ,甲代表 胆和头 ,乙代表肝和颈 ,丙为小肠 ,丁为心 ,戊为 胃 ,己为脾 ,庚为大肠 ,辛为肺 ,壬为膀胱、三焦 ,癸 为肾、心包络 ,等等。 这样 ,八字就构成一个“象”,一个反映自然界 生态环境的 ,反映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 ,反映人 体的“象”。这样 ,从一个术数的易象中 ,我们看到 的却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社会、家庭、人体的结 构和关系的认识。从这些认识中就体现出一定的 哲学思维。冯友兰先生在论《周易》时曾说过 ,《周 易》六十四卦是中国人的“宇宙代数式”,卦象不过 是“空套子”,八字易象也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什 么说八字易象具有哲学和文化意义的原因。 “象”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 , 汉字本身就是一个“象”。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 传统哲学思维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象”来 思维。但八字的象与《周易》的象和中医的象不 同 ,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 ,八字 3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易象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说它具体 ,是与《周易》的象相比而言。以爻 来说 ,《周易》的爻 ,是高度抽象概括的象征性符 号 ,它以阴阳二爻把世上万事万物概括为对立统 一的两个方面 ,然后又反过来用这两个对立统一 方面的性质、功能、相互作用、运动变化来象征自 然界、人类社会的一切过程与现象。应该说它达 到了最大限度的抽象 ,不可能再抽象了。以卦象 来说 ,一个乾卦 ,就包含天、君主、男人、父亲、金玉 等多种多样的具体事物。有时候就很难知道它指 的是哪个事物。朱熹说 :“易难看 ,不比他书。易 说一个物 ,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 子语类》卷四)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八字不一样。 八字由天干地支组成的“象”,反映的是具体的、实 际存在的年、月、日、时。它反映的是一个客观存 在的、特定的时空关系。这与《周易》的“说一个物 非真是一个物”不同。再如 ,传统五行是抽象的五 行 ,八字易象中的五行则分为各种不同的具体事 物。如甲木为参天大树 ,为雷 ;乙木为花草 ,为风 ; 丙火为太阳 ,为电 ;丁火为星光 ,为灯火 ;戊土为高 原 ,为山 ;己土为田园 ,为湿土 ;庚金为风霜 ,为金 属矿藏 ;辛金为珠玉 ,亦为矿藏 ;壬水为江河湖海 之水 ,为云 ,癸水为雨露 ,为泉水。《三命通会》对 十天干的象征还有一个总的概括 ,谓之曰 :“五阳 皆出乎自然而为先天 ,五阴皆系乎人事而为后 天。”(《论天干阴阳生死》篇)所以说八字的象是具 体的。 说它抽象 ,是相对于中医的“藏象”而言。中 医的“藏象”也由阴阳五行组成。它们所代表的是 具体的人体器官。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阴阳五 行 ,代表的是很具体的脏腑。心、肝、肺、肾、脾为 阴 ,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为阳 ,心为火 ,肺 为金 ,肝为木 ,肾为水 ,脾为土 ,另外还以五行分属 自然界的四季 ,等等。中医之象的具体 ,一方面克 服了《周易》之象由于抽象而带来的太过玄虚之 病 ,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其反映对象仅限于人体和 自然界 ,而不包括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领域。而八 字易象不仅认为年月日时这一时间截面中有着阴 阳五行之气 ,并且这种以天干地支所代表的阴阳 五行之气既象征自然界 ,也象征个人的一生与身 体 ,还象征社会与家庭以及精神生活的领域。这 就更具普遍性了。 二 八字易象与其它术数一样 ,起源于《周易》。 这是较为普遍的看法。《四库全书》的编纂者认 为 :“术数之兴 ,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 ,不出乎阴 阳五行 ,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 ,傅以杂说 耳。”八字易象术士们也是这样认为。《李虚中命 书》说 :“阴阳之机括于五行 ,五行之体依于八卦。” (中卷)《三命通会》认为 :“纳音与《易》纳甲同法。” (《总论纳音》篇)《滴天髓》说 :“贞元之理 ,河图洛 书之旨也。河图洛书之旨 ,即先后天卦位之易也。 ⋯⋯贞元之理 ,原于纳甲 ,纳甲之象 ,出于八卦。” (《滴天髓 ·贞元》) 不过 ,当代一些学者却往往又努力要划清《周 易》与八字易象等其它术数的界限。如说 :“不少 人认为数术是《周易》的应用 ,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 ⋯⋯不同的数术同《周易》的关系也很不相同 ,大 都是一种外在的关系。”[1 ]这也许是出于对《周易》 的爱护尊重 ,希望人们不要仅仅从术数的角度看 待《周易》,而要着重其文化、哲学的思想内涵。用 心虽好 ,却大可不必。八卦本来就是占筮用的 , 《易经》本来就是占筮之书。况且 ,在中国古代 ,占 筮也是“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 ,方术之士也是一 种正当职业。许多士大夫、知识分子与术士们过 从甚密 ,有些人自己对占筮也很在行。所以 ,对 《周易》占筮的历史和功能 ,我们不必“为尊者讳”。 当然 ,我们也不能望文生义 ,仅根据《周易》中的概 念、术语被大量使用在术数易象里就断定它们本 为一派 ,仍然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八字易象与《周易》卦象的继承发展的关系 , 主要表现在它与京房易的关系上。 八字易象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 八字是纳音术。后期的八字是以徐子平的正五行 为主。纳音术现在不太有人用了。但在《李虚中 命书》、《渊海子平》和《三命通会》等著作中均有介 绍。纳音术也是用的象 ,不过它的象与后来的八 字易象不一样。后来的正五行之象是八字为一个 整体的象 ,纳音术不同 ,它是每柱为一个象 ,四柱 就是四个象。它是用四个象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来断定人事吉凶的。四个象也就是四柱 ,就是其 最小的分析单位。关于纳音术的起源 ,《渊海子 平》认为其起源于鬼谷子 ,另有些资料认为纳音为 黄帝所创 ,《汉志》中已有记载。正式用于推命 ,不 4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知为何人所创。以笔者查阅的范围来看 ,《李虚中 命书》可以视为源头。从它以后 ,至《渊海子平》作 了一些改进 ,此后就定了型 ,再没有什么发展了。 纳音术的特点是它以纳音取象。关于以纳音 取象的思想与方法的来源 ,《三命通会》中有一个 说法 :“尝观《笔谈》论六十甲子纳音 ,本六十律。 旋相为宫 ,法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 ,乾纳甲 , 坤纳癸 ,始于乾而终于坤 ,纳音始于金。金 ,乾也。 终于土。土 ,坤也。五行之中 ,惟有金铸而为器 , 则音响彰。纳音所以先金。”(《总论纳音》篇)这里 说的六十律 ,是指古乐有十二律 ,每律有商、角、 羽、徵、宫五音 ,合六十律。五音合五行。商为金 , 角为木 ,羽为水 ,徵为火 ,宫为土。八字易象不管 是纳音还是正五行 ,都来源于京房易。在西汉年 间 ,易学家京房对《易》的占筮方法作了一次较大 的改进。这次改进被称为“纳甲法”。他将八卦的 次序重新排列 ,并以八宫排列六十四卦。他还将 六十四卦分为阴阳两组 ,再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分为阴阳两组 ,以居奇数位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 组 ,居偶数位的乙丁己辛癸为阴干组。以居奇数 位的地支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组 ,居偶数位的丑 卯巳未酉亥为阴支组。然后以阳卦纳阳干阳支 , 以阴卦纳阴干阴支 ,乾、震、坎、艮四阳卦 ,六爻纳 支均为子寅辰午申戌 ;坤、巽、离、兑四阴卦 ,纳支 均为丑卯巳未酉亥。如此便形成一个全新的、阴 阳与五行相结合的卦象。然后根据各卦的五行属 性 ,如乾、兑属金 ,震、巽属木 ,坤、艮属土 ,离属火 , 坎属水 ,定出各爻五行与卦之间的生克关系。如 乾为金卦 ,那么子水为“我生”,寅木为“我克”,辰 土为“生我”,午火为“克我”。根据这种生克关系 定出“六亲”:生我者为父母 ,我生者为子孙 ,同类 者为兄弟 ,克我者为官鬼 ,我克者为妻财。并且定 出世爻和应爻。此种排列法为后来的八字易象提 供了一个雏形。甚至可以说 ,八字就是从京房易 的各卦阴阳五行排列方式而来的。 首先 ,京房易中以八纯卦五行属性为主 ,以其 与卦生克关系确定“六亲”的做法 ,与八字易象确 定六亲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唯京房易的“我生” 者为子孙 ,而八字易象的“我生”者为食神伤官 , “我克”者 ,京房易为妻财 ,而八字易象中“我克”者 还包括父亲。“克我”者 ,京房易中为官鬼 ,而八字 易象中“克我”者还包括儿女。 其次 ,京房易以世爻为己 ,以应爻为他人的做 法 ,与八字易象中以日干为“日主”的做法有异曲 同工之妙 ,都是注意到了“我”在整个象的价值关 系中的主体性地位。 再次 ,京房易十分重视在卦象之外的日建、月 建、太岁即时间的作用。这在传统《周易》中是没 有的。《黄金策》讲 :“日辰为六爻之主宰 ,喜灭项 以安刘。月建乃万卜之提纲 ,岂可助纣为虐 ,最恶 者岁君 ,宜静而不宜动。”《增删卜易》说 :“月建即 月令 ,掌一月之权 ,司三旬之令。一月三十日内 , 当权得令。操持万卜之提纲 ,巡察六爻之善恶 ,能 助卦爻之衰弱 ,能挫爻象之旺强。制服动变之爻 , 扶起飞伏之用。月建乃当权之王 ,即万卜以之为 纲领。”“日辰为六爻之主宰 ,司四时之旺相 ,前项 言月令三旬之令 , ⋯⋯独日辰不然 ,四时俱旺 ,操 生杀之大权 ,与日建同功。”(《月建日建》篇) 认为 年 (太岁) 、月、日均能对卦中各爻起生、克、合、化 的作用 ,这就是看到了时空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应该说八字易象之重视大运、流年、小运 ,其源头 是在这里。 第四 ,京房易根据求筮者所欲知之事 ,定出用 神、喜神、忌神、仇神。测者的任务 ,就是从这“四 神”的生克关系 ,外加世应二爻的位置变化 ,来断 定所测之事的前途 ,基本上是不用卦辞和爻辞的。 八字易象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根据用神来判断八 字格局与性质。唯用神的确定 ,八字与京房易不 同。八字的用神不是固定的 ,是根据阴阳五行全 局的需要来确定的。而京房易的用神是相对固定 的。八字易象的用神 ,对八字全局阴阳五行起平 衡补救作用 ,京房易的用神 ,是指求筮者欲知之 事 ,无此作用。京房易的各爻并不联成一个系统 的整体 ,例如动爻变出之爻只对本位之爻发生作 用 ,不能生克它爻 ,安静之爻在卦中不对其它各爻 起生克作用 ,等等。而八字易象中的每一个天干 地支都对其它天干地支发生作用。 三 八字易象与《周易》思想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阴阳辩证观 《周易》阴阳辩证思想认为阴阳为天地之本。 天地万物都由阴阳组成 ,阴阳的变化就是万事万 物的变化。世界万物的运动都可以概括为阴与阳 两种性质、两种功能的对立统一。 5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八字易象与《周易》的阴阳观基本一致。八字 易象当中既有认阴阳为天地之本的 ,也有认五行 为天地之本的。较早期的著作如《李虚中命书》、 《渊海子平》、《三命通会》往往在论天地起源时先 讲五行。如《渊海子平》讲“太易生水”,“水数一”, 而后讲五行中包含阴阳。《李虚中命书》也有这样 的说法。但后来的八字易象著作往往先讲阴阳 , 如《玄机赋》说 :“太极判为天地 ,一气分有阴阳。” 清代的《子平真诠》说 :“天地之间 ,一气而已。惟 有动静 ,遂分阴阳。⋯⋯盖有阴阳 ,因生五行。” (《论十干十二支》)但不管是先有五行还是先有阴 阳 ,八字易象都认为天地万物具有阴阳两种性质 , 十天干十二地支和五行都被纳入阴阳对立统一的 模式。凡被列为“阳”者 ,被赋予动、刚、速的性质 与功能 ,被列为“阴”者 ,被赋予静、柔、慢的性质与 功能。任铁樵说 :“五阳之性刚健 , ⋯⋯五阴之性 柔顺。”(《滴天髓 ·天干》) 又说 :“阳支动且强 ,阴 支静且专。”(《滴天髓 ·地支》) 与《周易》相同 ,八字易象认为阴阳除了对立 之外还有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事物的组成皆有 阴阳的互相配合支持。以八字的天干地支来说 , 就是天干地支之间要互相支持 ,天地要相交。《滴 天髓评注》说 :“天全一气 ,不可使地德之莫载 ;地 合三物 ,不可使天道之莫容。”任铁樵注云 :“地支 不载者 ,地支与天干无生化也。⋯⋯即全受克于 地支 ,或反克地支 ,或天干不顾地支。或地支不顾 天干 ,皆为不载也。⋯⋯必须地支之气上升 ,天干 之气下降 ,则流通生化 ,而不至于偏枯。⋯⋯又得 岁运安顿 ,非富亦贵矣。如无升降之情 ,反有冲克 之势 ,皆为偏枯而贫贱矣。”(《干支总论》) 以八字 的阴阳五行组成来说 ,就是要既有木火之阳 ,又有 金水之阴。“天道有寒暖 ,发育万物。人道行之 , 不可过也。”刘基注云 :“阴支为寒 ,阳支为暖 ,西北 为寒 ,东南为暖。金水为寒 ,木火为暖。得气之 寒 ,遇暖而发。得气之暖 ,逢寒而成。”任铁樵注 云 :“寒虽甚 ,要暖有气 ,暖虽至 ,要寒有根。则能 生成万物。”(《滴天髓评注 ·寒暖》) 但八字易象的阴阳观念与《周易》的阴阳观念 也有一个明显的不同 ,就是《周易》是崇阳抑阴、阳 尊阴卑的。而八字易象的阴阳之间是互相平等 , 并无崇抑、尊卑之分。 八字易象中的阴阳观念一般没有以阳为君 子 ,阴为小人的说法。也没有阳一定要在什么位 置 ,阴一定要在什么位置 ,方为“中正”的观念。诚 然 ,八字中有“五阳从气不从势 ,五阴从势无情义” (《滴天髓评注 ·天干》)的说法。但这主要是指五 行在“从局”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也有人对此作了 一些发挥 ,说 :“五阳之性刚健 ,故不畏财煞 ,而有 恻隐之心 ,其处世不苟且 ;五阴之性柔顺 ,故见势 忘义 ,而有鄙吝之心 ,其处世多骄谄。”又说 :“大抵 趋利忘义之徒 ,皆阴气之为戾也。豪侠慷慨之人 , 皆阳气之独钟。”(同上)但这些说法并没有得到主 要的八字易象书如《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的印 证 ,也没有得到八字易象术士们的支持。例如清 代术士沈孝瞻著、民国术士徐乐吾注的《子平真诠 评注》一书同样引用了《滴天髓评注》中的这一句 话 ,便丝毫未涉及人物性格 ,只论五行之气在“从 局”中的不同作用。实际上任铁樵自己也说 ,人品 之端邪 ,关键是“要在气势顺正 ,四柱五行停匀 ,庶 不偏倚 ,自无损人利己之心”(《滴天髓评注 ·天 干》) ,与阴阳并没有什么关系。 2. 中庸之道 《周易》是很强调“中庸”的。如推八卦的“二、 五”位为“中”,阳爻为“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为 “柔中之德”。若阴居二位 ,阳处五位 ,则为既“中” 且“正”,称为“中正”,以“中”与“正”相比 ,“中”德 又优于“正”。凡二、五之爻 ,卦辞一般都较好 ,尤 其以五爻为好 ,如“飞龙在天”,往往是一卦中所象 征的事物最好的阶段。过与不及都不行。事物发 展过了头 ,物极必反 ,到上九就“亢龙有悔”了。所 以《易传 ·文言》说 :“‘亢’之为言也 ,知进而不知 退 ,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不知丧。”主张要将进 退、存亡、得失等对立的两极结合起来考虑 ,行“中 庸”之道 ,如此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八字易象也有“中庸”思想 ,也同样表现在对 事物发展阶段的认识评价上。八字易象把十天干 的发展过程分为胎、养、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 旺、衰、病、死、墓、绝等十二个阶段。八字易象认 为事物发展的最好阶段是“临官”,相当于八卦中 的“九五”、“六五”之爻位。八字易象又称这个阶 段为“禄”———仅从其名称便可得知它在八字易象 中的地位价值。八字易象认为 ,命中带禄 ,不管是 拱禄、建禄、向禄、专禄 ,都是比较好的 ,因其“既盛 而未极 ,则温柔和畅”(《三命通会 ·论羊刃》) 。即 是说事物发展还留有一定余地。“帝旺”阶段为事 物发展到了顶点 ,相当于《周易》中的“上九”、“上 六”之爻。但八字易象也不欣赏这个顶点阶段 ,又 6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将这个阶段称为“阳刃”———容易伤人的意思。 “言旺越其分 ,故险。”(《三命通会 ·论阳刃》)事物 发展过了头 ,就是危险。事物发展到了顶点 ,其中 已经蕴含着向下的转折。在八字中 ,至事物发展 的最高阶段“帝旺”,紧接着就是事物衰败的“衰、 病、死”阶段。但在事物发展的最低阶段“绝”当 中 ,虽然事物下降到了极点 ,却已有“受气之胞”, 已经孕育着生机了。如甲木“绝”于申 ,但申中含 壬水 ,可滋养甲木 ,事实上事物已经呈现出转机 了。所以《李虚中命书》讲 :“极也反也 ,五行之常 体 ;生也殒也 ,万物之自然。”注云 :“是谓死合生之 本 ,生合死之源。”(下卷)任铁樵说 :“过于寒者 ,反 以无暖为美 ;过于暖者 ,反以无寒为宜也。盖寒极 暖之机 ,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生 ,阳极则 阴生。此天地自然之理也。”(《滴天髓评注 ·寒 暖》)这就是物极必反的思想。 八字易象还认为 ,如果五行中有某几行“太旺 太衰”,那么 ,“旺中有衰者存 ,衰中有旺者存”。但 如果某几行极旺极衰 ,那么“旺之极者不可损 ,衰 之极者不可益”(《滴天髓评注 ·衰旺》) 。民国术 士袁树珊曾称赞《滴天髓评注》:“其论五行生克衰 旺颠倒之理 ,固极玄妙 ,而尤以旺者宜克 ,旺极宜 泄 ;弱者宜生 ,弱极宜克二条最为精湛。”(第 31 页) [2 ]指的也就是《滴天髓评注》对“中庸之道”的 独特阐发。 八字的中庸思想 ,还表现在对事物整个系统 结构上 ,要求阴阳平衡 ,五气中和。凡出现阴阳某 一行、或五行中某一行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 ,就要 纠偏 ,予以平衡。阴与阳的好和坏 ,有用无用 ,主 要看它们能否对八字的全局起平衡补救的作用。 至于它们本身却无所谓好坏。任铁樵说 :“阳之 生 ,必有阴之位。阳主生物 ,非阴无以成。形不 成 ,亦虚生。阴主成物 ,非阳无以生。质不生 ,何 由成 ? 惟阴阳中和变化 ,乃能发育万物。若有一 阳而无阴以成之 ,有一阴而无阳以生之 ,是谓鳏 寡 ,无生成之意也。”(《滴天髓 ·寒暖》) 这样方能 维持整个系统生生不息的运转。 3.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的观 点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国内学术界尚有 不同的看法。不过一般都认为《周易》是“天人合 一”思想的源头。《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有 : (1)认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起源于自然界 的运行规律。《周易》“天人合一”的一个基本思 想 ,就是把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宗法制度如“三 纲五常”、“三从四德”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规律。《系辞下》说 :“易之为书也 ,广大悉 备。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这三者又是 一致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 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种“规律”的客观性又 是由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决定、来保证的 ,因而是 不可改变的。《系辞上》说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由于天在上 ,地在下 ,天一 地二 ,天刚地柔 ,而天又象征君主、男人、父亲 ,所 以男人为贵、女人为卑 ;君主为贵 ,臣子为卑 ;父亲 为贵 ,儿女为卑。 (2)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与自然界的规 律是相同的。《易经》当中各卦常以自然现象来比 拟人事。一般凡符合自然光明、向上、欣欣向荣的 规律的卦象 ,往往预示着人事的亨通。如“火天大 有”卦 ,《彖传》解释“大有”为“柔得尊位大中 ,而上 下应之 ,曰大有 ,其德刚健而文明 ,应乎天而时行 , 是以元亨”。反之 ,像“地火明夷”、“天地否”等卦 , 它们是自然界黑暗、向下、收缩的过程的体现 ,其 所蕴含的意味也往往为不吉。如“地火明夷”卦 , 太阳西落 ,天昏地暗 ,《周易正义》说 :“此卦日入地 中 ,‘明夷’之象施之人事 ,暗主在上 ,明臣在下 ,不 敢显其明智 ,亦‘明夷’之义也。”所以卦辞曰 :“利 艰贞。”“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 ,抑在下位 , 则宜自艰 ,无干事政 ,以避小人之害也。”(《周易集 解》) (3) 因此 ,认为君子的言行要模仿自然、学习 自然 ,因为人本质上是与自然同一的。《系辞下》 认为八卦就起源于古圣人对自然的观察模仿 :“古 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 地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所 谓“通神明之德”就是向自然学习 ,“天行健 ,君子 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象 传》) 。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大多根据自然现象 作出判断 ,最后指示君子应仿效自然 ,或是“自昭 明德”(自我彰显光明之德 ———晋卦) ,或是“用晦 而明”(不表现自己 ,韬光养晦 ———明夷卦)等等。 八字易象的基本思想同样是天人合一的。这 种天人合一思想 ,既有与《周易》相同的一面 ,也有 不相同的一面。早期的八字易象 (即《李虚中命 书》、《渊海子平》时期)往往多用财官、神煞等断命 , 7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对八字本身与自然界的关系论述较少 ,后期的八字 易象 ,尤其是《滴天髓评注》在这方面论述较多。 (1)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是一致的。 首先 ,八字易象认为自然界与人来自于同一 个本原 ,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生是一小宇宙 ,宇宙 是一大人生 ;人体是一小宇宙 ,宇宙是一大人体。 《三命通会》讲 :“夫一气浑沦 ,形质未离 ,孰为阴 阳 ? 太始既肇 ,裂一为三 ,倏息乃分 ,天得之而轻 清为阳 ,地得之而重浊为阴。人位于天地之中 ,享 阴阳中和之气。故此轻清者为十干 ,主禄。谓之 天元 ,重浊者为十二支 ,主身 ,谓之地元。天地多 正其位 ,成才于两间者 ,乃所谓人也。故支中所藏 者主命 ,谓之人元 ,名为司事之神 ,以命术言之为 月令。”(《论人元司事》篇)《滴天髓评注》讲 :“万物 莫不得五行而戴天履地 ,唯人得五行之全 ,故为 贵。”任铁樵注 :“凡物莫不得五行。戴天履地 ,即 羽毛鳞介 ,亦各得五行专气而生。⋯⋯惟人属土 , 土居中央 ,乃木火金水中气所成 ,独是五行之全 , 为贵。”(《人道》篇) 其次 ,八字易象认为人事规律与自然规律是 一致的。《滴天髓评注》开头几个标题“天道”、“地 道”、“人道”、“知命”,就很明显地点出了人的命运 与自然界规律的关系。要先明了“天道”、“地道” (即自然规律) ,然后才能了解“人道”(人世间的规 律) ,然后才能“知命”(知道人的命运) 。《滴天髓 评注》的第一句话就是 :“欲识三元万法宗 ,先观帝 载与神功。”刘基注 :“天有阴阳 ,故春木、夏火、秋 金、冬水、季土 ,随时显其神功 ,命中天地人三元之 理 ,悉本于此。”任铁樵注 :“干为天元 ,支为地元 , 支中所藏为人元。人之禀命 ,万有不齐 ,总不越此 三元之理 ,所谓万法宗也。阴阳本乎太极 ,是谓帝 载。五行播于四时 ,是谓神功。乃三才之统系 ,万 物之本原 ,《滴天髓》首明天道如此。”(《天道》篇) 这就是说 ,要了解人的命运 ,先要了解自然界 的阴阳变化 ,五行相生相克 ,了解不同的季节 ,不 同的五行分别所起的不同作用 ,这就是“三元之 理”。从八字实测操作来看 ,一般说来 ,凡是象征 自然界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八字 ,往往也同时就 是好的命运的八字。凡是象征自然界天寒地冻 , 或是烈日炎炎 ,或是万物萧瑟、草木枯萎的八字 , 往往也就是命运不好的八字。凡八字中发生变 化 ,一般也多用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自然关 系来解释。   (2)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在这方面 ,八字易象与《周易》一样 ,也认为社 会的伦理道德来自于自然规律 ,不过八字易象关 于道德的论述与《周易》不同。八字易象认为其主 要根据来自于五行及其生克关系。五行中含有道 德的因素。《李虚中命书》就讲 :“智仁礼义信 ,水 木火土金。”注云 :“水即言智 ,木则近仁 ,火则主 礼 ,土则主信 ,金则主义。”(中卷)这个观点也不是 八字易象的发明。从术数来说 ,早在战国时期产 生的相术就讲五行主五义。不过八字易象还进一 步认为 ,五行衰旺生克不同会带来道德的变化。 如水得水多 ,则“沉潜伏溺 ,小巧多权 ,苗而不秀 , 声誉汪洋”。金得金多 ,则“刚直尚勇 ,见义必为 , 过不自知 ,忘仁好义 ,思礼好胜”(中卷) 等等。有 些八字口诀如此总结道 :“美姿貌者 ,木生于春夏 之时。无智识者 ,水困于丑未之日。性质聪明 ,盖 为水象之秀。临事果决 ,皆因金气之刚。五行气 足 ,体必丰肥。四柱无情 ,性多顽鄙。”(《渊海子平 ·子平赋》) 总的说来 ,《周易》侧重于论述封建纲常伦理 制度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 ,八字易象更侧重于个 人性情品貌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 ;《周易》着重的 是人间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来源 ,为其提供合理性证明 ,八 字易象着重的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来源 ;《周易》回 答的是“为什么人要遵守伦理道德”,八字易象回 答的是“怎样的人会遵守伦理道德”。两者的重点 不一 ,但却殊途同归 ,共同揭示了人类道德与自然 的一致性。 关于“君子”要模仿自然 ,学习自然 ,在这方面 八字易象倒是基本上没有论述。这是因为八字易 象用于术数活动 ,跟《周易》不同。如《系辞》给自 己定下的任务是“以通天下之志 ,以定天下之业 , 以断天下之疑”。要给人们定下一整套自然观、人 生观、社会历史观。八字易象没有这样宏伟的志 向与任务。况且整个八字易象比较侧重于客观的 分析 ,不太强调这种分析对主体选择行为的意义。 也就是说它是宿命论的 ,所以对这方面没有论述。 参考文献 : [ 1 ]唐明邦. 正确认识周易的文化价值 [ J ] ,学习与实践 , 1995 , (7) . [ 2 ]洪丕谟 ,姜玉珍. 中国古代算命术[ 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92. 责任编辑 :张文智 81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八字易象与_周易_卦象的源流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6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4-26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