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瓯江流域中上游(丽水市)水土保持生态环

瓯江流域中上游(丽水市)水土保持生态环

举报
开通vip

瓯江流域中上游(丽水市)水土保持生态环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规划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规划前言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危害及其水土保持工程效果等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决策、实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水利部2000...

瓯江流域中上游(丽水市)水土保持生态环
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规划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规划前言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危害及其水土保持工程效果等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决策、实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水利部2000年颁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分级、分层次建立和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是当前水土保持事业中重要和紧迫的工作。瓯江流域位于浙江省南部,发源于丽水市的龙泉市(县级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冒尖,自西南向东北流,至丽水市折向东南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经温州注入东海,流域面积18217km2,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域内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700mm,主要集中在5~6月梅雨季节和7~9月台风雨期,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在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中,瓯江流域属南方红壤丘陵区,截至2004年底丽水市水土流失面积达2242.51km2,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的形式以坡面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存在沟蚀现象,在暴雨季节局部陡峭山坡有时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其中瓯江上游所在的庆元、龙泉、景宁等县市大部分区域属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其它县市属浙江省水土流失一般防治区。丽水市位于瓯江流域中上游,土地总面积17298km2。其中属瓯江流域的面积13107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2%。多年来,随着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日益显现,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河道、库塘淤积,河流行洪能力减弱等一系列危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并对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一定威胁。建立丽水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需要,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和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需要,是水土保持管理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是预防、治理、监督执法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础,是全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的宏观及微观的情况的主要途径,可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提供详细依据参考,为丽水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提供服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中关于“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此,丽水市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发展战略,规划到2007年,丽水市将初步建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实现丽水市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目标,规划、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体系显得十分紧迫与必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由区域系统中心站、瓯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监测站、典型小流域监测站、水土保持重点监测与试验站,以及开发建设项目临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五个部分组成,除此之外,结合流域水库建立水库库尾淤积监测站,对系统进行补充。2005年7月,受丽水市水利局委托,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2205年11月,丽水市水利局在杭州组织召开了《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规划》(送审稿)评审会,并形成了评审意见(见附件3)。规划编制是在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充分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按照评审意见,根据丽水市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规划,构建出丽水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整体框架体系,并对框架中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最终完成本规划报告。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浙江省水利厅、丽水市政府各部门、丽水市各县(市、区)水利局和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在此深表感谢。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项目由来1.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需要2000年,水利部颁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丽水市将建立监测分站,纳入到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并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及省级水土保持环境监测总站要求及规划,定期发布水土保持监测公告,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和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需要丽水市位于瓯江流域中上游,是瓯江流域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位势。为了加快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进程,丽水市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管理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是预防、治理、监督执法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础。建立、健全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是全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1998年至2005年是丽水市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开发建设项目为代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而根据《浙江省第四次应用遥感技术普查水土流失成果报告》,丽水市水土流失面积从1997年的2998.48km2下降到2004年的2242.51km2,表明在全市范围内水土流失情况有所改善,但根据调查统计,近年来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数量多、范围广,水土流失情况仍然较为突出,因此需要通过建立丽水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以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的宏观及微观的情况,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提供详细依据参考,为丽水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提供服务。3.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规划中提出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丽水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网是丽水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时监测和预报区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过程,为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依据和科学支持,对保护水土资源,保障整个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规划建立丽水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是十分必要的。二、规划目标根据丽水市水土流失类型分布、特点及治理方向,建立健全能够控制区域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防治区,开展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种类信息动态监测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网。通过区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实时监测,全面了解流域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准确把握影响流域水土流失因子的变化、演替规律;及时分析和预报水土流失危害;实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为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1.规划原则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控制面积较大,监测对象复杂多样,在站网规划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上级监测机构总体规划,结合丽水市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分区特点,因地制宜,点、线、面相结合组建区域监测网络;(2)周期动态监测与连续定位观测相结合;(3)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4)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相结合;(5)常规方法与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6)充分利用现有水文(泥沙)观测站点。2.指导思想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十一五”规划精神,为丽水“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提供水土保持环境建设指标,构建能够全面、系统、及时反映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动态情况的监测网络。四、规划范围丽水市地理范围界于东经118°42′~120°26′,北纬27°25′~28°57′之间,土地总面积17298km2,其中属瓯江流域中上游的面积为13108km2,本次规划以13108km2为规划范围。五、规划期限本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5年,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六、规划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4)《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二)技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三)技术文件(1)《浙江省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浙政发[2001]4号文)(2)《浙江水文事业发展规划》(3)《瓯江流域综合规划》(4)《丽水市水土保持规划》(5)《丽水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6)《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7)《浙江省丽水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第二章规划范围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特征一、地理位置丽水市位于浙江省南部,地理范围界于东经118°42′~120°26′,北纬27°25′~28°57′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部、西南部与福建省宁德地区、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行政区域包括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云和县、庆元县、遂昌县、松阳县和景宁县9个区(市、县),土地总面积17298km2,除部分县市涉及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交溪水系外,大多归属瓯江流域。瓯江流域位于浙江省南部,发源于丽水市的龙泉市(县级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冒尖,自西南向东北流,至丽水市折向东南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经温州注入东海,干流长384km,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干流以青田县圩仁为界,以上称瓯江流域中上游,流域面积13500km2。除部分涉及金华市磐安县外,流域所涉基本与丽水市行政区域重合。丽水市行政区域属瓯江流域中上游的面积为13108km2,占丽水市土地总面积的76%。本次规划范围为丽水市(瓯江流域中上游)所涉及的13108km2。二、地形地貌规划范围地处浙江省南部,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瓯江流域上游为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受仙霞岭、括苍山、洞宫山三大山脉控制,境内山地面积广,起伏剧烈。本流域西南洞宫山脉主峰黄茅尖,海拔1921m,是浙江省第一高峰。规划范围位于我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南段,江山——绍兴断裂带东南侧,山脉、水系均受华夏系、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格局控制,地形高差变幅很大,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中山广布、峡谷纵横以及狭长的山间盆地为基本特征,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为中山区,平均海拔800m左右;中部丘陵、低山、盆地交错分布,海拔介于50~500m之间;北部、东北部的松古、壶镇盆地,海拔在200m以下。规划范围土地按地貌类型划分,河谷盆地占2.9%,山间谷地占1.6%,低丘占2.2%,高丘占5.7%,低山占18.9%,中山占68.7%。三、气象水文1.气象规划范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季风影响显著。域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在低海拔地带热量优越,冬季温和,春季回暖早,温度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在17.5~20.5℃,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81%,年日照时数为1774~1988h,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2400mm之间,全年降水量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以上,全年平均降水日数约160d,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西南部多于中、北部,山区多于河谷盆地,且季节分布不均匀。2.水文、水系瓯江流域中上游丽水市大港头镇以上河段称龙泉溪,即干流上游段,河长196.5km,河宽100~200m;龙泉溪会松阴溪后,自大港头至青田县湖边村河段称大溪,即干流中游段,河长94.6km,河宽250~400m,其中碧湖至丽水城关河段宽400~800m;大溪、小溪汇合后,自湖边村至河口称瓯江,即干流下游段,河长92.9km,河宽400~800m,其中龙湾河段宽达2400m。瓯江流域中上游自上而下,汇集的主要支流有: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小溪等。各主要支流的特征见表2-1。表2-1瓯江流域中上游主要支流(F≥200km2)特征值 河流名称 集水面积(km2) 河长(km) 比降(‰) 瓯江中上游(圩仁以上) 13500 302 4.3 一级支流 小溪松阴溪好溪宣平溪小安溪八都溪船寮港浮云溪岩樟溪四都港祯旺溪均溪 357319811340831558396358338229301225207 218119129776844412828453527 7.36.64.37.110.519.819.539.726.818.322.151.5 二级支流 小港英川溪标溪章溪左溪炉西坑 497403364283254202 644344423338 12.228.922.819.623.331.4瓯江流域中上游水资源丰富,但年际变化强烈,年径流量丰枯值比达3倍以上。径流量在年内分配,季节性变化也极其明显,最大峰值一般出现在6月份,流量最大月为最小月(12月)的10倍左右。四、土壤植被1.土壤规划范围土壤以黄壤土、红壤土、水稻土为主,三者占土壤总面积的的70%以上。黄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上的中山地带,该土层厚,自然植被较好,宜于发展林业和茶桑果园。红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自然植被以次生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为主,宜发展经济林、柑桔、药材等。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拔350m以下的河谷盆地,是主要耕作土壤,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粗骨土约占土壤总面积的20%以上,它为不同程度的风化岩层,与自然植被的关系极大,一旦植被遭受破坏,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潮土、盐土、草甸土等。2.植被规划范围植被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原生植被基本以次生植被取代,并有一定比例的人工植被。水平地带性植被西南部以栲类林、细柄蕈树林为典型;而东北部则以苦槠林为典型;甜槠、木荷是最常见的植物群落,广泛分布于低、中山地区。垂直分布上,1200m以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1200~1700m主要为常绿落叶阔叶林,1500~1700m以上为山地灌丛草丛带。植被群落的组成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金缕梅科、杜鹃花科、山矾科、杜英科等为主,地方优势树种为杉、松、常绿阔叶树、竹及适生经济林。规划范围森林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遭到滥砍乱伐,有的林区已面临枯竭。不少地方由于不合理的樵采,植被稀少,林地裸露,土壤趋向贫瘠化,水土流失严重。第二节经济社会状况规划范围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山多地少,大部分耕地、村镇、人口分布在沿江沿溪两岸,工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盆地。流域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各占全省1/3以上。瓯江流域中上游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是长江三角洲区域最重要的山珍食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观念意识的革新,丽水市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山高坡陡、沟谷纵横的自然条件,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区域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成本,阻碍了区域内外的交流与联系。同比全省其它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缓。一、资源态势1.土地资源丽水市土地总面积17298km2,其中山地面积15295.2km2,耕地897.4km2。详见表2-2。表2-2丽水市土地资源统计表 行政区划 总面积(km2) 其中 人均耕地面积(hm2) 人均山地面积(hm2) 耕地(km2) 山地(km2) 全市 17298 897.4 15295.2 0.0360 0.6143 莲都区 1502 111.6 1126.5 0.0308 0.3112 青田县 2484 108.0 2310.1 0.0227 0.4859 缙云县 1482 110.6 1215.3 0.0253 0.2788 遂昌县 2359 103.0 2412.1 0.0457 1.0695 松阳县 1406 83.4 1124.8 0.0361 0.4870 云和县 978 41.8 929.1 0.0381 0.8478 庆元县 1898 102.5 1613.3 0.0519 0.8172 景宁县 1950 68.3 1872.0 0.0383 1.0511 龙泉市 3059 168.4 2691.9 0.0611 0.97822.水资源根据2004全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总量184.59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量7400m3,是全省人均拥有量的3.60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基本与降水一致,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盆地少。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300万kW,可开发量327.8万kW。3.植物资源丽水市植物种类位居全省之冠,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大型真菌等3800多种。裸子植物中百山祖冷杉、九龙山榧为我国特有,白豆杉、百日青、穗花杉、矩鳞铁杉为我省特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3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百山祖冷杉、红豆杉等7种,二级保护植物有白豆杉、红豆树等28种。4.矿产资源丽水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各类矿产约57种,其中金属矿有25种,非金属矿有32种。沸石、叶腊石、凝灰岩、萤石、珍珠岩、金、银、钼、高岭土、稀土等储量均居全省前列。5.旅游景观资源规划范围地处瓯江流域中上游,山清水秀,风光奇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文化遗产演绎出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目前,有国家、省、县级自然保护区共5处,国家、省级风景名胜3处,森林公园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历史文化名城2座。凤阳山——百山祖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尔,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幽静安谧的南明山、奇伟峻峭的东西岩、摩崖碑刻百余处的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胜地让游客流连忘返。二、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丽水市根据自身自然生态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1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0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99.40亿元,增长14.2%。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582元,增长14.6%。2004年,丽水市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0%;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的5.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35%。财政收入占全省的1.7%,同比全省其它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三、人口与生活水平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250.66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2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21元,实际增长5.8%。全市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28.9m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1.1m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4.5%,农村为39.1%。第三章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状况第一节水土流失现状丽水市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属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局部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侵蚀。一、卫星遥感监测成果据2004年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242.51km2,占总面积的12.96%,在全市水土流失中轻度流失面积1240.1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5.30%;中度流失面积749.86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3.44%;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252.53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1.26%。丽水市水土流失现状详见表3-1,图3-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情况见表3-2、图3-2。表3-1丽水市水土流失现状 地名 无明显 水土流失面积(km2) 总面积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小计 比例 丽水市 15056.0 1240.12 749.86 159.95 65.91 26.67 2242.51 100% 17298.5 莲都区 1223.85 190.23 67.99 9.69 2.93 1.01 271.85 12.1% 1495.7 龙泉市 2826.21 103.93 76.31 20.40 9.10 3.95 213.69 9.5% 3039.9 青田县 1956.63 249.56 206.15 43.02 17.92 7.72 524.37 23.4% 2481.0 云和县 898.79 53.11 27.46 6.23 2.51 1.30 90.61 4.0% 989.4 松阳县 1236.60 91.08 49.57 13.16 5.17 1.62 160.60 7.2% 1397.2 庆元县 1805.58 53.72 30.18 15.03 6.13 1.86 106.92 4.8% 1912.5 缙云县 1147.12 225.34 97.16 16.52 6.62 1.74 347.38 15.5% 1494.5 遂昌县 2217.92 185.08 118.42 16.92 6.72 4.64 331.78 14.8% 2549.7 景宁县 1743.29 88.07 76.62 18.98 8.81 2.83 195.31 8.7% 1938.6表3-2丽水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统计 地名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面积(km2)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小计 比例 丽水市 坡耕地 30.53 59.67 103.8 39.59 12.99 246.58 11.00 园地 68.59 23.99 2.14 0.89 0.18 95.79 4.27 林地 1084.32 641.75 50.72 23.52 12.23 1812.54 80.83 草地 20.78 8.25 0.76 0.38 0.18 30.35 1.35 工矿地 1.01 0.70 0.00 0.00 0.00 1.71 0.08 荒草地 16.32 5.03 0.39 0.14 0.08 21.96 0.98 裸土地 0.49 0.16 0.01 0.01 0.01 0.68 0.03 裸岩 4.53 2.54 0.12 0.05 0.00 7.24 0.32 其它 13.55 7.77 2.01 1.33 1.00 25.66 1.14 合计 1240.12 749.86 159.95 65.91 26.67 2242.51 100.00 莲都区 坡耕地 5.56 4.53 6.59 1.77 0.58 19.03 7.00 园地 25.41 5.70 0.28 0.09 0.03 31.51 11.58 林地 132.92 48.00 1.93 0.73 0.26 183.84 67.63 草地 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工矿地 1.01 0.70 0.00 0.00 0.00 1.71 0.63 荒草地 16.32 5.03 0.39 0.14 0.08 21.96 8.08 裸土地 0.33 0.12 0.00 0.01 0.01 0.47 0.17 裸岩 3.67 1.98 0.09 0.04 0.00 5.78 2.13 其它 5.01 1.93 0.41 0.15 0.05 7.55 2.78 合计 190.23 67.99 9.69 2.93 1.01 271.85 100.00 龙泉市 坡耕地 3.56 9.53 15.65 6.67 2.57 37.98 17.77 园地 0.87 0.19 0.00 0.03 0.01 1.10 0.52 林地 97.83 65.84 4.67 2.33 1.36 172.03 80.50 草地 1.11 0.44 0.04 0.00 0.00 1.59 0.75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岩 0.03 0.01 0.00 0.00 0.00 0.04 0.02 其它 0.53 0.30 0.04 0.07 0.01 0.95 0.44 合计 103.93 76.31 20.40 9.10 3.95 213.69 100.00 青田县 坡耕地 3.85 11.84 24.26 9.64 3.19 52.78 10.07 园地 22.34 12.32 1.18 0.46 0.11 36.41 6.94 林地 215.65 177.76 17.00 7.46 4.29 422.16 80.51 草地 5.79 3.17 0.35 0.19 0.06 9.56 1.82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岩 0.12 0.05 0.00 0.00 0.00 0.17 0.03 其它 1.81 1.01 0.23 0.17 0.07 3.29 0.63 合计 249.56 206.15 43.02 17.92 7.72 524.37 100.00续表3-2 地名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面积(km2)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小计 比例 云和县 坡耕地 0.73 1.54 2.38 0.71 0.34 5.70 6.29 园地 0.73 0.20 0.00 0.00 0.00 0.93 1.03 林地 50.02 24.44 3.48 1.59 0.82 80.35 88.68 草地 1.03 0.48 0.00 0.04 0.01 1.56 1.72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16 0.04 0.01 0.00 0.00 0.21 0.23 裸岩 0.01 0.00 0.00 0.00 0.00 0.01 0.01 其它 0.43 0.76 0.36 0.17 0.13 1.85 2.04 合计 53.11 27.46 6.23 2.51 1.30 90.61 100.00 松阳县 坡耕地 2.15 4.78 8.88 3.46 0.83 20.10 12.52 园地 2.02 0.57 0.01 0.01 0.00 2.61 1.62 林地 83.19 42.29 4.00 1.61 0.72 131.81 82.07 草地 1.59 0.70 0.05 0.03 0.03 2.40 1.49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岩 0.01 0.00 0.00 0.00 0.00 0.01 0.01 其它 2.12 1.23 0.22 0.06 0.04 3.67 2.29 合计 91.08 49.57 13.16 5.17 1.62 160.60 100.00 庆元县 坡耕地 3.27 7.50 12.78 4.87 1.39 29.81 27.87 园地 1.14 0.68 0.23 0.12 0.01 2.18 2.04 林地 47.95 21.26 1.90 1.11 0.45 72.67 67.97 草地 0.78 0.39 0.07 0.01 0.00 1.25 1.17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岩 0.03 0.00 0.00 0.00 0.00 0.03 0.03 其它 0.55 0.35 0.05 0.02 0.01 0.98 0.92 合计 53.72 30.18 15.03 6.13 1.86 106.92 100.00 缙云县 坡耕地 6.19 7.13 8.72 3.21 0.83 26.08 7.51 园地 14.71 3.34 0.40 0.09 0.02 18.56 5.35 林地 200.69 84.75 7.16 3.22 0.83 296.65 85.40 草地 2.28 1.02 0.12 0.04 0.03 3.49 1.00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续表3-2 地名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面积(km2)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小计 比例 缙云县 裸岩 0.01 0.31 0.03 0.01 0.00 0.36 0.10 其它 1.46 0.61 0.09 0.05 0.03 2.24 0.64 合计 225.34 97.16 16.52 6.62 1.74 347.38 100.00 遂昌县 坡耕地 4.06 7.24 10.06 3.19 1.69 26.24 7.91 园地 0.97 0.54 0.01 0.02 0.00 1.54 0.46 林地 171.80 108.10 6.28 2.91 2.32 291.41 87.83 草地 6.55 1.25 0.08 0.05 0.01 7.94 2.39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岩 0.54 0.17 0.00 0.00 0.00 0.71 0.22 其它 1.16 1.12 0.49 0.55 0.62 3.94 1.19 合计 185.08 118.42 16.92 6.72 4.64 331.78 100.00 景宁县 坡耕地 1.16 5.58 14.48 6.07 1.57 28.86 14.78 园地 0.40 0.45 0.03 0.07 0.00 0.95 0.49 林地 84.27 69.31 4.30 2.56 1.18 161.62 82.75 草地 1.65 0.80 0.05 0.02 0.04 2.56 1.31 工矿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荒草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土地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裸岩 0.11 0.02 0.00 0.00 0.00 0.13 0.07 其它 0.48 0.46 0.12 0.09 0.04 1.19 0.60 合计 88.07 76.62 18.98 8.81 2.83 195.31 100.00图3-1丽水市水土流失面积图图3-2丽水市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面积图由表3-1、图3-1可知,丽水市水土流失程度较高区域集中在青田、缙云和遂昌3个县。其中青田县水土流失程度最高,水土流失面积达524.37k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27%;缙云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47.38k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30%;遂昌县水土流失面积为331.78k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13%。由表3-2、图3-2可知,丽水市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人为活动较强烈的林地、坡耕地和园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其中林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1%,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11%,园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4%。山高坡陡、降雨充沛且集中、土层薄且抗蚀性差等自然因素是丽水市水土流失发生的基本条件,人为剧烈干扰和开发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陡坡垦植、过度采伐等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以及交通、采矿、水电开发等强烈地表扰动直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二、流域泥沙站点监测结果建国以后,水利部门在瓯江流域中上游的干流和主要支流设置了多个水文观测站点,主要对降雨量、径流量、水位、泥沙等主要水文特征指标进行观测,为全面了解瓯江中上游水文特征和土壤侵蚀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数据。瓯江干流中上游水文站点有龙泉、道太、均溪(已迁至小白岩站)、五里亭、圩仁(现迁至青田县城站)等,其中龙泉、道太、均溪站位于龙泉溪河段,五里亭位于大溪河段,圩仁位于瓯江干流;一级支流现有水文站包括松阴溪流域的靖居口、上包站,宣平溪流域的上显滩站,好溪流域的黄渡站,四都港流域的秋芦站等。为全面了解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对具有长期泥沙观测站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含沙、输沙情况。主要站点泥沙观测数据统计见表3-3。表3-3瓯江流域中上游主要水文站点泥沙数据统计 序号 水系 站名 集水面积(km2) 系列长度(年) 多年平均流量(m3/s)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多年平均输沙率(kg/s) 输沙模数t/(km2.a) 1 龙泉溪 均溪 3407 57-84 107 0.14 15.56 144.07 2 宣平溪 上显滩 806 58-93 22.9 0.21 5.30 207.19 3 好溪 黄渡 1270 57-2002 35.2 0.20 7.21 179.15 4 大溪 五里亭 8870 56-60 - - - - 5 瓯江 圩仁 13500 56-98 426 0.14 59.36 138.66 6 小溪 白岩 3255 57-2002 114 0.12 15.49 150.03 7 龙泉溪 龙泉 1440 87-2002 56.1 0.17 10.28 225.08 8 龙泉溪 道太 2004 57-85 66.1 0.14 10.51 165.35 9 松阴溪 靖居口 1857 56-2002 55.8 0.11 6.88 116.90 10 小溪 沙湾 1156 57-93 44.1 0.13 6.05 164.91 11 小溪 大赤 1983 75-80 - - - -从表3-3可知:(1)瓯江中上游干流自上而下,各站多年平均输沙总量大小关系为:龙泉溪(龙泉站、道太站)<龙泉溪(均溪站)<瓯江(圩仁站);各站输沙模数大小关系为:龙泉溪(龙泉站、道太站的平均值)>龙泉溪(均溪站)>瓯江(圩仁站),表明瓯江流域中上游自上而下随着水体流量增大,含沙量逐渐减小。(2)各一级支流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大小关系为:小溪(白岩站)>好溪(黄渡站)>松阴溪(靖居口站)>宣平溪(上显滩站),表明小溪流域是主要的产沙支流;各站输沙模数大小关系为:宣平溪(上显滩站)>好溪(黄渡站)>小溪(白岩、沙湾站)>松阴溪(靖居口站),说明宣平溪流域、好溪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强于小溪流域和松阴溪流域。(3)圩仁站流域面积13500km2,基本控制了瓯江流域中上游的水文泥沙过程,圩仁站多年平均流量426m3/s,多年平均含沙量0.14kg/m3,多年平均输沙率59.36kg/s,多年平均输沙模数138.66t/(km2.a)。第二节水土保持区划一、水土流失类型区划根据丽水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影响水土流失自然因子的特点和分异规律,结合区域开发与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分区管理”的原则,《丽水市水土保持规划》将全市水土流失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即Ⅰ区:东北部中低山区;Ⅱ区:北部低山丘陵区;Ⅲ区:中部中山区;Ⅳ区:西部中低山丘陵区。1.Ⅰ区:东北部中低山区该区范围包括缙云县的全部、莲都区的一部分及青田县的大部分,主要属瓯江流域中游地区。全区共59个乡镇,总土地面积3878.05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42%。该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地势高差较大,总人口90.67万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疏林地。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9.03%,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7.46%。本区建设项目如交通、矿山、小水电、采石场、砖瓦窑较多,城镇建设步伐快。加强对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是本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2.Ⅱ区:北部低山丘陵区该区包括莲都区、云和县和松阳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遂昌县和青田县的小部分区域,属瓯江流域中游。全区共计37个乡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3157.10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25%。该区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为主,气候条件优越,水利设施较好,松古盆地和碧湖盆地是粮食主产区,经济较为发达。本区总人口65.53万人,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9.46%,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0.45%。3.Ⅲ区:中部中山区该区从北到南跨8个县(市、区),其范围包括景宁全县,云和、遂昌、龙泉、庆元、松阳、青田、莲都区的部分面积,主要属瓯江流域中上游。全区共78个乡镇,土地总面积8278.46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86%。该区山高坡陡,地广人稀,生物、水等自然资源丰富,交通相对不便,经济发展缓慢,是丽水市经济不发达地区。本区总人口64.22万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2.62%,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4.78%。该区地处各江河上游,山溪型小支流众多,保护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和增加阔叶林面积是本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4.Ⅳ区:西部中低山丘陵区该区范围包括龙泉市、庆元县的小部分,分属闽江流域和瓯江流域上游。全区共16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984.3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47%。该区位于洞宫山、仙霞岭对峙的两大山体之间,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农村经济较发达。该区总人口28.16万人,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1.07%,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1%。该区的水土保持重点是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将农业综合开发和提高植被覆盖度紧密结合,保护天然林,封育治理疏林地,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根据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子的地域性差异和丽水市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丽水市水土保持规划》将丽水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以下简称“三区”),旨在为实现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分区、分类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1.重点预防保护区丽水市大中型水库(紧水滩、石塘、玉溪等)上游林区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作为重点预防保护区域;另外,凤阳山——百山祖、九龙山等自然保护区、以及石门洞风景名胜区作为独特自然文化遗产,应予以重点保护。区划的重点预防保护区总面积6927.66km2,地理范围见表3-4。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预防保护区面积变化,水土流失量变化,植被面积增减状况,植被结构变化及生态环境变化。表3-4重点预防保护区范围表 县(市、区) 乡镇名称 青田县 季宅乡、高市乡、海溪乡、章村乡、祯旺乡、岭根乡、万阜乡、双垟乡、汤垟乡、阜山乡 缙云县 木栗乡、南溪乡、雁岭乡、白竹乡 莲都区 泄川乡、西溪乡、峰源乡、郑地乡 景宁县 东坑镇、梅歧乡、郑坑乡、大际乡、景南乡、雁溪乡、家地乡、大地乡、毛垟乡 云和县 崇头镇、云丰乡、沙铺乡、大湾乡、黄源乡 松阳县 大东坝镇、玉岩镇、安民乡、枫坪乡、竹源乡 遂昌县 王村口镇、黄沙腰镇、柘岱口乡、龙洋乡、垵口乡、焦滩乡、蔡源乡、西畈乡 龙泉市 小梅镇、查田镇、锦溪镇、屏南镇、安仁镇、住龙镇、达石乡、兰巨乡、竹垟乡、龙南乡、宝溪乡、岩樟乡、城北乡 庆元县 黄田镇、竹口镇、四山乡、百山祖乡、举水乡、龙溪乡、岭头乡、江根乡、官塘乡2.重点监督区重点监督区是指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项目较多,破坏地面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存在滑坡、崩塌等威胁的区域,根据建设项目的分布情况,划分重点监督区总面积为6688.62km2,范围为表3-5。重点监督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包括流失面积、强度、弃土弃渣量、破坏植被状况及其危害的监测,开发建设单位及个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的监测。表3-5重点监督区范围表 县(市、区) 乡镇名称 青田县 高湖镇、船寮镇、海口镇、腊口镇、北山镇、祯埠乡、石帆乡、巨浦乡、仁宫乡、舒桥乡 缙云县 五云镇、壶镇镇、新建镇、新碧镇、东渡镇、东方镇、大洋镇、七里乡、城北乡、方溪乡、石笕乡 莲都区 大港头镇、碧湖镇、水阁街道办事处、紫金街道办事处、万象街道办事处、白云街道办事处、岩泉街道办事处、黄村乡、严鸟乡、高溪乡、富岭乡 景宁县 云和县 云和镇、紧水滩镇、石塘镇、雾溪乡、安溪乡、赤石乡、云坛乡、大源乡、朱村乡 松阳县 象溪镇、西屏镇、古市镇、裕溪乡、叶村乡、望松乡、赤寿乡、新兴乡、樟溪乡、斋坛乡 遂昌县 新路湾镇、北界镇、应村乡、高坪乡 龙泉市 龙渊镇、道太乡 庆元县 松源镇、屏都镇、隆宫乡、安南乡、淤上乡、五大堡乡、合湖乡3.重点治理区丽水市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中低山区和北部低山丘陵区,从土地类型上看,主要分布在坡耕地、疏林地和荒草地上。这些地区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总面积为3681.72km2,地理范围见表3-6。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面蚀(坡耕地、梯田、荒坡、林地等不同土地类型及植被类型的水土流失情况),沟蚀(切沟侵蚀量的大小及发展态势),小流域及主要河道(降雨、径流、泥沙及河道冲淤变化情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其效益监测(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生物措施逐年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治理进度、措施数量、质量、分布以及水土保持效益)。表3-6重点治理区范围表 县(市、区) 乡镇名称 青田县 鹤城镇、温溪镇、东源镇、山口镇、仁庄镇、万山乡、黄垟乡、方山乡、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章旦乡、石溪乡 缙云县 舒洪镇、大源镇、胡源乡、双溪口乡、溶江乡、双川乡、新川乡、三溪乡、前路乡 莲都区 双溪镇、老竹镇、联城镇、双黄乡、仙渡乡、太平乡、巨溪乡、丽新乡 松阳县 板桥乡、三都乡、四都乡、新处乡、谢村乡 遂昌县 石练镇、妙高镇、云峰镇、大柘镇、金竹镇、三仁畲族乡、濂竹乡、湖山乡 龙泉市 上垟镇、八都镇 庆元县 荷地镇、左溪镇、贤良镇、张村乡第三节水土保持状况丽水市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大部分县(市、区)相继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防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据统计,全市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35.00km2,其中封山育林1925.61km2,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生态经济林554.91km2。此外,近年来全市对低洼易涝地区进行了河道整治和疏浚,修建了一批水利水保工程,仅云和县和青田县就治理河道136.88km,修建堤防271.95km,堰坝2439处,加固库塘2178座,治理低产农田7.22万亩;松阳县对开发建设项目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km2,完成投资额300多万元,水土保持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编报率达100%,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率达80%。1999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陆续完成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为各地区持续、高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文件。2004年,丽水市瓯江源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被列入国家水利部颁布的全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被列入的示范区。该示范区区域总面积1438.24km2,涵盖剑池、西街、八都、上垟等丽水市城区上游区域2个街道11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41km2,治理程度达到52%,治理坡耕地3766hm2,修建水平梯田76.8hm2,种植水保林575hm2,封禁治理4966.67hm2。该项目包括5个子项目,即均溪流域桐山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梅溪流域山河农业生态园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八都溪流域高大门毛竹林地坡面水系整治项目、梅溪流域独田低山缓坡面水系整治工程、青溪流域双际现代高效毛竹林地坡面水系整治工程。根据实施计划,一期工程治理总面积27.6km2,其中封育治理26.53km2,桐山、山河两个子基础设施工程措施治理1.07km2,开挖条状水平带整地107hm2,蓄水池9个,粘土截水沟25000米,预制砼排水沟2500m,机耕路4.3km。目前,一期工期工程已进入具体施工阶段。总之,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整治、以及区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等一些列措施的实施,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预防管理体系职能的发挥,丽水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浙江省第四次应用遥感技术普查水土流失成果报告》,丽水市水土流失面积从1997年的2998.48km2下降到2004年的2242.51km2,从1997年至2004年是丽水经济迅猛发展的7年,在此期间大量的开发建设项目纷纷启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人为影响,但是通过市、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力监管和监督,督促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把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整个丽水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在受众多开发建设项目影响的情况下,仍然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一处治理,多处破坏的情况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有:(1)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2)区域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不够健全、严格;(3)缺乏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对区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动态变化情况掌握不足;(4)各级政府没有建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投资渠道,水土保持投入不足。(5)水土保持专业人员少,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含量较低。综上所述,要做好本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特别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应加以重视。第四章水土保持监测站网规划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于2000年颁布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由四级监测机构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及
本文档为【瓯江流域中上游(丽水市)水土保持生态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090281
常年从事设计、施工及相关教育工作,一线工作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76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6-2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