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举报
开通vip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王光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隋末安徽农民起义,起于隋末至于唐初,贯穿于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后;遮及淮河南北、江淮之间 及江南州县;其中,两淮区城是重点。作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动摇并改造隋末役重劳 民而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的暴政、以及由此调整封建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 关健词:隋末;安徽地区;农民起义 中图...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王光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隋末安徽农民起义,起于隋末至于唐初,贯穿于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后;遮及淮河南北、江淮之间 及江南州县;其中,两淮区城是重点。作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动摇并改造隋末役重劳 民而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的暴政、以及由此调整封建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 关健词:隋末;安徽地区;农民起义 中图分类号:K24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OSX《Zoo7)O5weO027一04 On tbe侧汾San妇,代加川。n加为山山恤the 】翻Styea招orthe suiDy.班ty WANGGu皿geszhao (Colle罗ofhuman ities&。ialsciences,uSTC,Hefei23(X)26,China) A加traCt:Inthelasty已aJ旧ofthesui场阳asty,thePeasants ’此拢UioninAnhuilasted五℃mthelastye脚ofthesuiD”asty tothebeginningoftheTangDynasty,肠而ingagreatpaltinthewholePeasan te’二bellioninthe俪tyeoofthesuiDynasty.h 。 e诫delr五”mthe nonhoftheHu苗Rivertothesouthoftheyang一滋River,the core ofwhichwas the di8trictofthe HuaiRiv一 er.Asap斌inthe wholerebe珑oninthe俪tyeo ofthesuiDynasty,itwas ofgreatimportanceinoverthn”nngthelyl朋nic公 9创ermne ntofthe suiDynasty,whichin日ictedh山月lal刃uruponthe peasan tsandseve花lydestroyedthefo比朋ofP耐uction,and leadingtothe 峭uslmentofthefeudalrelationsofP耐uctiontothe s二过develoPmenL Keywo油:theha yeareofthesuiDyn朋ty;peasants ’reb翻on;the而示otofAnhul 大业五年,隋臻于极盛,而后对外军事乃起,“六军不 息,百役繁兴”终于引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末安徽农 民起义,既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安徽农民起义又一高 潮,亦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军峭毛 而起,遍及长淮南北、江淮之间及江南州县,具有自发性、 广泛性特点;其中,淮河南北、江淮之间是重点区域。此与 隋末两淮力役、兵役繁重而经济破败、民生不安关联甚紧 ①,突出反映隋末农民战争反摇役特点。隋末安徽农民起 义,所有各部义军,或屯聚保守,或流动作战;或因大势而 归依中原瓦岗义军,或就地汇人转战江淮的杜、辅客军, 与反隋主力合势,具有推翻暴隋以调整封建生产关系的 历史作用。 隋王朝国柞短促,前后凡38年。但作为一个统一的 封建王朝,隋在大业五年以前,大体是政治稳定,经济发 展。统一、稳定、发展,是隋王朝大业五年前的历史基调。 但封建社会固有的土地问题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矛盾亦 伴行其间。处在封建盛期的隋朝,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二 者关系状态主要根据土地实际占有情况,以及封建国家 摇役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开皇均田,以轻赋减征而浮 客悉自归于编户,平陈后亦推行于南方,加之给复十年且 益宽摇赋,由此隋代自耕农扩大,农民土地问题缓和,政 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但均田只是缓和而未能根本解决 南北朝以来土地集中于地主阶级手中的问题。不仅土地 集中这个病疾未能解决,而摇役之重却不可避免加深了 阶级矛盾之发展。如所周知,隋代虽有开皇十年“输庸停 防”之令,但西京之建、离宫之构、山陵之营,乃至水利、长 城之役及防边军事转输之征调②,频举而役重。役重劳 民,民不安生,则阶级矛盾加剧势必生发阶级斗争。 ①《隋书·杨玄感传》记隋末:“加以转愉不息,摇役无期, 士卒填沟壑,骸骨蔽原野。黄河以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 间,则鞠为茂草。” ②开皇二年,营建新都大兴城;开皇十三年,营建仁寿宫, “役使严急,丁夫多死。死者以万计。”(《隋书·食货志》)仁 寿二年,修独孤皇后山陵。又其水利、长城之役,防边转精 之征:凡开皇四年,开广通果;开皇五年于朔方、灵武修筑 长城,“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淦关,河能自蒲坂,扮长安 者相属于路,圣夜不绝者数月。”开皇六年,“发丁十五万, 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资治通鉴》卷176 《长城奋至德三年、四年》)开皇七年,开山阳涣。是开皇六 年之前,隋防边转墉征役大体亦重。《隋书·食货志》帆记: “是时突厥犯塞,吐谷浑寇边,军旅数起,转愉劳故。” 27 万方数据 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 轻税重役,为隋代封建剥削之基本特征。此始于开 皇,极度发展于大业,尤其是大业五年以后,主要是以高 丽战争为轴心的兵役、劳役。《隋书·食货志·序》曰:“长城 御河,不计于人力,运驴武马,指期于百姓,天下死于役而 家伤于财。既而一讨浑廷,三驾辽左,天子亲伐,师兵大 举,飞粮辘袜,水陆交至。孤场之所倾败,劳敝之所姐损, 虽复太半不归,而每年兴发,比屋良家之子,多赴于边睡, 分离哭泣之声,连响于州县。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 女纺绩,不足以赡资装。”隋大业世征役之重,大体在大业 五年以后。但大业四年为运兵辽东开永济渠时,已经显 出:“四年,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引沁水,南通于河,北达 琢郡。自是以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①这就是说,大 业四年以下隋场帝妇女奴蟀部曲不课之令,自此取消,原 因不是隋场帝不怜妇人,而是“丁男不供”。就是在这样一 种国家人力资源与封建专制意志严重对立的基础上,隋 场帝发动了战斗之士1133800,而馈运者倍之的远征高 丽之战。因此,在战争总动员的大业七年年末,史称:“于 时辽东战士及馈运者填咽于道,昼夜不绝,苦役者始为群 盗。”②“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③,隋末农民大 起义,随即在“无向辽东浪死歌”的反抗力役、兵役的呐喊 声中揭竿而起。隋末安徽农民起义,也是在隋末“转输不 息,摇役无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④的民生凋敝 的情形下展开的。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先后有淮南张起绪,毫州朱架, 谁郡张迁、白社与黑社及方(房)献(宪)伯,滚州马簿、杨 益德,庐江张子路与李通德及宜城义军,宜城梅知岩,径 县左难当,上江吴基子,舒州殷恭邃,款州汪华,以及山东 南下江淮的客军杜伏威与辅公拓。隋末安徽农民起事之 后,因形因势或屯聚保守控扼一方,或流动作战剿掠州 郡;规模大则跨州连郡,小则千百成群,强弱不一,故起事 之后或称王称帝,或称总管,或称刺史,或逸出当时封建 体制而署称别号;论其归宿,则或散或合或附降或被杀, 命运不一,但均不同程度对推翻暴隋作出了贡献。 淮南张起绪。大业十一年(615)七月,淮南人张起绪 举兵反隋。《隋书·场帝本纪下》记:“淮南人张起绪举兵为 盗,众至三万”。淮南,淮水以南江淮之间方位地理之称 谓。张起绪军初起,即为当时淮左独立于杜伏威、辅公拓 江淮义军之外且势力影响较大之一军。《隋纪》以及《通 鉴》圈记张起绪军结局,盖旋起旋散消失于隋末农民大起 义聚合不定的形势之中。 毫州朱架。朱架,毫州城父(今安徽毫州市)人,初为 县吏,大业末应征从军,被遣往山东参加平定农民起义 军。然朱架“亡命去为贼”,起事反隋,别号“可达寒贼”,自 称“伽楼罗王”,拥众至10万。此后渡淮水、转战于山南, 自号楚帝。大业十三年(617),中原瓦岗军迭破隋兴洛、洛 28 口、黎阳三仓,朱桨归附瓦岗,瓦岗李密“以架为扬州总 管、邓公。”武德元年(618)五月,唐山南抚慰使马元规大 破朱架。朱架败后收兵复起,集众至20万。八月,朱架归 附隋,隋东都皇泰主“以架为楚王。”朱架名归东都之后, 仍领众20万转战汉水、淮水之间,以流动破袭、不攻坚不 守城为主要作战方式。武德二年初,淮安土豪武装杨士林 等于淮源(《通鉴》此条胡注引《水经注》日:“淮水出平氏 县桐柏大复山,山南有淮源庙。”平氏县,今河南桐柏县西 北平氏)击破朱架;武德二年闰二月,朱架归附唐朝。唐高 祖“诏以架为楚王,听自置官属,以便宜从事”,实则羁康 以观望之,故“遣前御史大夫段确使于朱梁”;四月,朱架 杀唐使段确,举兵转附东都王世充,“世充以为龙骥大将 军。”武德四年四月,唐平定东都,收王世充之党,朱架予 列,被杀于洛水之上⑤。 漆州马簿、杨益德。《新唐书·涂州锤离郡·招义县》条 记:“招义,本化明(今安徽明光市),武德二年析置唯陵 县,三年更化明日招义,四年省唯陵。大业末,县民马簿盗 据,号化州。后杨益德杀薄,自号刺史,又置济阴县,是年 来降。”杨益德杀马薄归唐,应在唐武德三年化明更名招 义之年。稼州化明马簿、杨益德义军前后据化明,时间约 五六年,范围当以化明为中心。 谁郡张迁、白社与黑社及方(房)献(宪)伯。谁郡,大 业年间改毫州建,治所谁(今安徽毫州市)。憔郡张迁、白 社与黑社及方(房)献(宪)伯,盖起事于大业末年。大业十 三年初,瓦岗军李密袭占隋兴洛仓之后,再破东都刘仁恭 而振起中州,于时,隋末农民起义发生由分散趋于联合的 趋势变化:济阴房献伯、谁郡张迁、谁郡白社、黑社“等皆 归密。密悉拜官爵,使各领其众,置百营簿以领之。”⑥谎 郡张迁及别号称白社、黑社的农民义军于此归瓦岗,隶在 百营,所部不散⑦。关于济阴房献伯。济阴郡,大业年间改 ①《隋书·食货志》。 ②(隋书·场帝本纪上)。 ③《隋书·场帝本纪下)o ④《隋书·杨玄感传》。 ⑤此段文蔽,分见《新唐书·朱集传》及(资治通鉴》相关卷 次。又,(资治通鉴》卷182《场帝大业十一年(615)》系朱 桑起事于是年十一月条下。 酬 资治通鉴》卷183《恭帝义宁元年(617)》。 ⑦黑社、白社为义军别号。《资治通鉴》卷183《恭帝义宁 元年(617)》二月条胡注曰:“只社、白社,盖戏之号,非人 挂名也。’,《新唐书·毫州诅那·鹿邑县》条记:“大业十三 年,县民田黑社盗据,号涡州。武德三年来降,复为县。”是 则,谁郡别号称黑社之义军领袖为田性,起事据鹿邑,称 涡州;所部,初归瓦岗后归于唐。 万方数据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 曹州建,治所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史称济阴房献伯归 瓦岗,仅见《资治通鉴·恭帝义宁元年(617)),即大业十三 年二月条记。而(I日唐书·李密传》载李密“移书郡县檄”称 各路义军会集瓦岗则日:“方献伯以谁郡来,各拥数万之 兵,俱期牧野之会。”《隋书·场帝本纪下》大业十三年四月 条亦记:“贼帅房献伯陷汝阴郡。”再则,王永兴辑编《隋末 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翟让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引《太平 寰宇记·河南道·颖州》记:“废信州城,在(汝阴)县西北十 五里,隋大业十四年,郡城为贼房献伯所陷。”复引《太平 寰宇记·河南道·毫州》记:“永城县,故城在县东北三里, ⋯⋯大业十二年,为贼房献伯所破,因废。”复引(太平寰 宇记·淮南道·寿州·霍丘县》:“废期思县,在县北八十里, ⋯⋯大业十三年,狂贼房献伯攻破县,因此遂废。”再则, (I日唐书·地理志·陈州》条记:“隋淮阳郡。武德元年,讨平 房宪伯,改为陈州”。综上,《隋纪》、《通鉴》和《太平寰宇 记)’’房献伯”,以及《旧唐书·地理志)’’房宪伯”,盖即(I日 唐书·李密传》载“移书郡县檄”所记的“方献伯”。方与房、 献与宪同音,传写或讹。据上述或可指出:方(房)献(宪) 伯义军,至迟在大业十二年即已战于淮北;及至大业十三 年则“以谁郡”所占归瓦岗,“拥数万之兵”,势力较大;大 业十四年破信州(唐初置信州,治汝阴,今安徽阜阳市), 武德元年被平于陈州,旧史诬称“狂贼”,足以说明方(房) 献(宪)伯所部义军打击封建秩序的战斗力。《通鉴》记方 (房)献(宪)伯,曰济阴房献伯,所出阅如。综合上揭《旧唐 书·李密传)’’移书郡县檄”记“方献伯以谁郡来”,并及《隋 纪》、(l日唐书·地理志》以及 (太平寰宇记》各条所记方 (房)献(宪)伯转战两淮事,方(房)献(宪)伯盖为隋末以 谁郡为活动中心的淮北农民起义军。 庐江张子路与李通德。大业十三年三月,庐江(郡治 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人张子路起事。时在江都离宫的 隋场帝,“遣右御卫将军陈棱讨平之。”①《隋书·陈棱传》 记:“后帝幸江都,俄而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 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帝遣棱率宿卫兵讨之,往往克捷。 超拜右御卫将军。复渡清江,击宜城贼。”《资治通鉴·场帝 大业十二年(616)》七月条记:“是时李子通据海陵。左才 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帝遣光禄大夫陈棱 将宿卫兵八千讨之,往往克捷。”大业十三年三月,又有李 通德义军10万,进击庐江,再起皖中农民战争高潮,隋 “左屯卫将军张镇州击破之”②。张镇州,同安(治怀宁,今 安徽潜山县)人。 宣城梅知岩。宣城,隋平陈后建,大业年间为宣城郡 治所(今安徽宜城市)。《新唐书·高祖本纪》日:“梅知岩据 宜城”,署别号,“往往屯聚山泽”。梅知岩所领农民军盖以 保据山寨少其流动为反抗隋政的斗争特点,其活动少见 记载,但延续时间较长,至武德六年(623)归降唐朝。 径县左难当。径县,隋平陈后建,大业年间宣城郡辖 县之一。《新唐书·高祖本纪》日:“左难当据径”,“号总 管”。径县左难当为当时皖南农民义军影响较大的一支, 其活动少见记载,武德六年(623)归唐,唐朝就地授刺史 予以战时羁魔。(资治通鉴·太宗贞观元年(627))元月条 综记日:“初,隋末丧乱,豪杰并起,拥众据地,自相雄长; 唐兴,相帅来归,上皇为之割地置州县以宠禄之,由是州 县之数,倍于开皇、大业之间。”左难当据径归唐,权授刺 史,即此李唐恢复统一秩序战略策略的产物。《资治通鉴· 高祖武德七年(624)》二月条记日:江淮辅公拓再次起事 反唐后,“遣兵围酞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通鉴》此 条胡注引宋白日:“宜州径县,唐武德二年置南徐州于此, 其年改为漱州。”隋宜城郡辖县径县,武德二年改为献州·; 是则可明,至武德六年,左难当归唐所授刺史即欲州刺 史。 上江吴基子。上江,区位名,安徽沿江旧时别称,对长 江以东今江苏而言。《隋书·刘子斓传》记,大业十二年,刘 子栩随隋场帝从幸江都,为丹阳留守,“寻遣于上江督运, 为贼吴基子所虏。子斓说之”,吴茶子归服;而后,刘子诩 受命带“领首贼清江”,吴基子即在刘子栩指挥下转为隋 沿江清乱之军。大业十三年三月,隋场帝在江都被杀,隋 亡。吴基子等“欲请以为主,子翎不从。群贼执子翎至临川 (治今江西抚州市)城下,使告城中,云‘帝已崩’。子翎反 其言,于是见害”。综上所揭,隋末上江吴蒸子,盖为起事 于隋末的安徽沿江船民,其活动范围大致在今江苏、安 徽、江西沿江一线。 舒州殷恭邃。舒州,唐武德四年(621)改隋大业年间 同安郡置,大业年间同安郡旧治怀宁·(今安徽潜山县)。 《新唐书·高祖本纪》日:“殷恭邃据舒州”,称别号,“往往 屯聚山泽”。殷恭邃农民义军活动少见记载,范围大致不 出今皖西山区。起于隋末,至武德五年归降唐朝,《资治通 鉴·高祖武德五年(622)》记:“同安贼帅殷恭邃以舒州来 降。” 嗽州汪华。款州,隋平陈后建,治所休宁(今安徽休宁 县);大业年间改州曰郡,更名新安郡。《新唐书·高祖本 纪》曰:“汪华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皆号吴王。”汪华起 于皖南山区款州,控有黔、歇等六州之地,拥有部众一万, 称吴王10余年,影响东南,为皖南最大的义军。直至唐武 德四年,汪华所部的甲兵仍甚锐。史记汪华据新安洞口 (《通鉴》此条胡注:“新安洞口即款州隘道之口”),为杜伏 威部晓将王雄诞击破,汪华兵败归唐,唐朝就地踢封。亦 所谓绥靖策略“割地置州县以宠禄之”。《全唐文·封汪华 越公制》记日:“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 江粗)《隋书·场帝本纪下》。 万方数据 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 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 节总管欺、宜、杭、睦、姿、饶等六州诸军事,款州刺史,上 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汪华归唐,使持节总管六 州诸军事,刺欺州,封爵国公,食邑三千户。 杜伏威、辅公拓转战江淮。杜伏威,齐州章丘(今山东 章丘西北水寨)人;辅公拓,齐州临济(今山东章丘西北临 济村)人。杜、辅为客军转战江淮而对隋末安徽农民起义 形势发生重大影响者。大业九年,杜、辅起事于长白山(今 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十一年冬,杜、辅与隋虎牙郎将 来整战于江淮间黄花轮一带,败而复起,“收兵得二万人, 自称将军”。大业十三年初,隋场帝诏令陈校讨杜、辅,杜、 辅大破之,“校仅以身免”,杜、辅乘胜破袭高邮(今江苏高 邮市),“引兵据历阳,自称总管,分遣诸将略属县,所至辄 下,江淮间小盗争来附之。”杜、辅联合江淮间各小股农民 义军,杜伏威自为总管,以辅公拓为长史,建立起以历阳 (今安徽和县)为中心的农民战争军事政权。由此,隋末安 徽农民起义达到高潮。 武德元年八月,江都宇文化及杀隋场帝后北上,以杜 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不受,遣使归名东都,东都皇泰 主隋场帝孙杨侗,即以杜伏威为东南道大总管、楚王。此 后至于武德二年九月一年有余时间之内,杜、辅控历阳, 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鼎足而三,“俱有窥江表之 心”而相与为战,“更相灭”;之后,李子通攻占江都,军势 盛于一时。武德二年九月,杜伏威势登归唐,唐朝以杜伏 威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楚王。 武德三年六月,唐朝晋杜伏威为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 诸军事、扬州刺史,淮南道安抚大使,晋封吴王;以辅公拓 为行台左仆射,舒国公。是年十二月,杜、辅军渡江,大破 李子通;李子通被迫退保京口,“江西之地尽人于伏威,伏 威徙据丹阳。”武德四年十一月,杜伏威部王雄诞于独松 岭(居今浙江安吉县东南。《通鉴》此条胡注:“自宣州广德 县东南过独松岭至湖州,岭路险狭。”)击溃李子通,子通 退保杭州,复败而请降,“伏威执子通并其左仆射乐伯通 送长安”。王雄诞回军歇州,于新安洞口击平汪华,复东进 昆山说降闻人遂安。“于是伏威尽有淮南、江东之地,南至 岭,东距海。”至此,杜、辅江淮农民义军臻于极盛。武德五 年七月,唐李世民击破徐圆朗,连下10余城,唐军“声振 淮、泅,杜伏威惧,请人朝。”至此,由归唐而人朝,杜伏威 最终结束其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历史,江淮间东部农民 战争亦转人低潮阶段。 杜伏威入朝,辅公拓留守丹阳。辅公拓历经近一年的 准备时间,于武德六年七月,举兵反唐。江淮农民战争风 云复起。辅公拓称宋帝于丹阳,联合张善安,渡江北出,攻 寿阳(今安徽寿县)、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唐调集湖 北、两广、河南、山东各军,南由九江、宣城,北由淮、泅合 围辅公拓。十一月,唐舒州总管张镇周于献州(今安徽径 县)黄沙破辅公拓一军。武德六年二月,唐赵郡王李孝恭 攻占辅公拓鹊头镇(居今安徽南陵县)。是月,杜伏威在长 安去世。三月,李孝恭复于芜湖破辅公拓,占梁山等三镇, 辅公拓皖南战事失利。唐安抚使任琅攻占扬州,逼丹阳。 辅公拓陈舟师三万于当涂博望山,屯步骑三万于青林山 (《通鉴》此条胡注引《水经注》日:“湖水出庐江郡之东陵 乡,《禹贡》所谓‘过九江至于东陵’者也。西南流,水积为 湖,湖西有青林山。又今当涂县东南有青山。”青林山,居 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严阵待战。唐军李孝恭、李靖率领舟 师驻舒州(治今安徽怀宁县),李世勃引兵一万,渡淮水, 攻占寿阳,驻军砍石山(今安徽凤台县、寿县之间淮河两 岸。六朝时即依山筑有城戍,以为淮南屏障)。唐军集结各 部进逼辅公拓义军军垒,以赢兵挑垒,精兵与战,辅公拓 “博望、青林两戍皆溃,·,·⋯杀伤及溺死者万余人。”辅公 拓被迫弃丹阳东走而转战常州、湖州,最终至武康(今浙 江德清县)被执,于丹阳遇害。至此,继河南瓦岗军(武德 元年)、河北窦建德军(武德四年)之后,江淮再起之农民 战争亦归于失败①。 隋末安徽农民起义,至武德六年辅公拓兵败被杀大 致宣告结束。但风云迭起,在时间上贯穿隋末农民大起义 前后,在地域上则遍及长淮南北、江淮之间及江南州县, 并与隋末瓦岗、河北、江淮三大主力义军之瓦岗、江淮两 部合势,为魏晋南北朝以来安徽农民起义另一高潮,隋末 农民大起义重要组成部分。以反摇役为特征的这场农民 大起义,对于动摇并改造隋末役重劳民而生产力受到严 重破坏的暴政、以及由此局部调整封建生产关系,打击世 家门阀及其庄园经济,仍不乏历史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王光照(1953一),男,安徽合肥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 瑞 ①本节文献,分见《隋书·场帝本纪下)、《隋书·陈校传》及 (两唐书·高祖本纪》、杜伏威、辅公拓、李孝恭、李靖、李 劫、李大亮、张善安、李百药等传,并及《资治通鉴》相关卷 次。 30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隋末安徽农民起义简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297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5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19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