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许行文章赏析 (13页)

许行文章赏析 (13页)

举报
开通vip

许行文章赏析 (13页)许行文章赏析许行文章赏析篇一: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大悟刘祖富编纂【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别性,批驳了许行之说...

许行文章赏析 (13页)
许行文章赏析许行文章赏析篇一: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大悟刘祖富编纂【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别性,批驳了许行之说。孟子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剥削阶级的理论。他把劳心与劳力,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看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剥削阶级永远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提供了理论根据。【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文公与之处[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译文】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注释】[1]为,治,研究。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滕(té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踵,脚后跟。这里指走到。[2]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3]与,给。处,住所。[4]衣,穿。褐,粗布衣服,当时的贫苦人所穿。[5]屦(jù),草鞋,麻鞋。[6]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的。[7]耒耜(lěisì),古代的农具。【原文】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3]。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4]!”【译文】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之道。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人民困苦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第一部分:记述许行、陈相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注释】[1]学,第一个字用如名词,指所学的;第二个是动词,学习。[2]道,名词,指许行所认为的古圣贤治国之道。[3]贤者,指古代的贤君。并,一起。饔(yōng),早饭。飱(sūn),晚饭。饔飱,在这里用如动词,指自己做饭。治,指治理天下。[4]厉民,使人民困苦。自养,供养自己。恶(wǖ),哪里。【原文】孟子曰:“许子必种粟sù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1]?”曰:“冠。”曰:“奚xī冠?”曰:“冠素[2]。”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3]。”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4]?”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xiè器者,不为厉陶冶[5];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6]?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7]?”【译文】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害。”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注释】[1]冠,用如动词,戴帽子。[2]素,生丝织成的绢帛,不染色。[3]害,妨害。[4]釜,锅。甑(zèng),瓦做的蒸东西的炊具。爨(cuàn),烧火做饭。[5]械器,指农具、炊具。陶冶,这里指烧制陶器、冶制铁器的人。[6]舍,旧注“止”,只。[7]纷纷然,忙碌的样子。惮,怕。【原文】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1]。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2],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3]。故曰:或劳心,或劳力[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5]。”【译文】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一边种地一边去做。”孟子说;“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边种地边治理吗?有统治者干的事,有被统治者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第二部分:通过对话,孟子揭出许行言行的自相矛盾,论述了社会必须分工的道理,从而初步批驳了许行等“亲耕”的思想。但他为阶级压迫寻找理论根据,应该加以批判。【注释】[1]大人,这里指统治者。小人,这里指被统治者。[2]所为,所做的东西。备,具备。这是说,一个人的生活要具备各行业所生产的东西。[3]路,奔走于路,疲于应付。[4]劳心,指使用脑力劳动。劳力,指从事体力劳动。[5]食(sì),给人东西吃,即供养。通义,指一般的道理。【原文】“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1]。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2]。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3]。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4]。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5],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yuè济Jǐ漯tà,而注诸海[6];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7];然后中国可得而食shí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译文】“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使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使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注释】[1]平,平定,治理好。[2]登,成熟。[3]交,交错。中国,中原地区。[4]独,独自,暗自。举,推荐。敷,治。[5]益,传说中虞舜的臣子。掌,管。烈,放大火烧。[6]瀹yuè,疏导。注,动词使动用法,使……流入。[7]决,打开缺口,导引水流。【原文】“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1]。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2]。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为司徒,教以人伦[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4]。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5],辅之翼之,使自得之[6],又从而振德之[7]。?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译文】“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慰劳百姓,使他们归附;纠正他们,是通过“教”来纠正;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篇二:从《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论证《孟子》的论辩艺术从《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分析2012.8.10作为《孟子》论辩艺术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作,《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以驳论为主,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点,指出“市贾不贰”会带来人情作伪和扰乱国家的恶果。并且,本文阐明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基本法则,即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此外,文中还斥责陈相的背叛师道为不义之行为。因此,对本文论辩艺术的分析,将很有利于我们对《孟子》的理解。在论证方法上,本文运用演绎论证法,驳斥“君民并耕”的片面观点。而在驳斥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片面观点时,也看到演绎论证法的痕迹。孟子采用与农家相同的事实,却推导出与之相反的结论,与农家针锋相对,从而更加理直气壮,有力地反驳了农家的片面观点。作者采取步步追逼、请君人豰的演绎论证方法。首先借陈相之口摆出农家学派的观点并不直接反驳,而是从打听许行的日常生活人手,设下一个大圈套,以一连串的问话,诱使陈相钻进圈套中:许行用粟交换陶器,用粟交换工具,与百工交易。陈相只得承认许行除了自耕自食外,并不能自陶自冶,一人尽百工之职。然后作者再抽紧圈套,用反法从陈相口中引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结论。所以,“贤者与民并耕”的片面观点自然不攻自破,自然而然地演绎出“圣人治理天下同样不可耕且为”的正面结论。文中,作者分别列举陈相兄弟“师死遂倍之”的不义之举与子贡、曾子等人怀念孔子的感人行为,运用对比论证方法,驳斥陈相兄弟背叛师道之不义。通过对比,我们也发现,陈相兄弟背师叛道之不义就更加鲜明突出了。当然,归纳法的使用也使文章妙笔生辉。在证明“劳心者治人”的观点时,作者采用了大肆铺陈、最后反诘的归纳方法。首先花大量笔墨铺陈尧、舜、禹、益、后稷等圣人治国安民的大量事实,宣扬了他们治国安邦的伟大业绩,从三个方面论证圣人因“劳心”而无法与民并耕:一是圣人为平天下而忧,不得耕;二是圣人为教育人民而忧,无暇耕;三是圣人为寻求人才而忧,不能用心于耕。大量的事实先造成一种不容争辩的气势,然后用反诘句点拨,作者所持的“劳心者治人”的正面论点就不言而喻的。此外,在大量的论辩中,文章也多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使论点层次清晰,而且使论证的论据充分,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而且,文章还大量运用反法的手法,先列举大量论据进行充分论证,而后用简练的反诘句收结。如:“虽欲耕,得乎?”、“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语气上气势逼人,更启发诱导了对方。这些修辞的出现,使文章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更加丰富。当我们将笔锋转向整篇《孟子》时,也会发现孟子熟练地运用了各种论辩手段,成功地达到了他的论辩目的。他善于把握心理,张弛有度。梁惠王希望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孟子抓住他的这种心理,进行仁政思想的宣传,引导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虑及惠王那尊贵的地位、心高气傲的性格,孟子先避其锋芒,再投其所好的讲一个个寓言故事,一步步争取了主动。王道政治的理想与魏国的社会现实相对比,孰是孰非,黑白分明,而“斯天下之民至焉”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魏王接受孟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且,因势利导、精心设彀的特点也经常出现《孟子》中,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精妙绝伦,看似漫不经心,却暗藏机轴,“循循善诱”,让惠王处于被动。他也充分蓄势,一泻千里。起篇没有直接驳斥,也不回答惠王的问题,通过故事“迫使”惠王自我否定,在惠王无力还击的心态下,在为自己正面提出主张铺平了道路之后,孟子才一发而不可收,充分透彻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当然,他的文章时而设喻排比,气势浩荡。文章设喻说理,既从容不迫,又犀利无前。其大量使用排比句势,如连弩排炮,江河决堤,力有千钧。就像《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那样,很多文章以气势胜,对后来的贾谊、韩愈、苏洵等都有很大影响。总而言之,《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论说善设机巧,擒纵自如;论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文章理足气盛,雄辩犀利,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纵观《孟子》,这些特点又几乎涵盖在所有文章中。就像郭沫若先生在《荀子的批判》中所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可见一斑。以《孟子》回眸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也许千变万化的论辩艺术就像璀璨的明星,点缀着文学界磅礴的宇宙。篇三:大学语文中外文学欣赏部分《大学语文》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部分中外文学欣赏 第一课 旧约精览一百步肺炎基本知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六上学与问第一课时开学第一课收心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一、《大学语文》课程1、课程性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课程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特别是认知事理的能力。3、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听课,课外阅读经典作品,认真做好布置的习作。4、课程学时:305、结课方式:论文考查二引导1、了解学生是否养成了阅读的兴趣。2、了解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以及其选修该课希望得到什么收益。三、阅读:陈平原先生《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一文。四、讨论1、开卷是否有益?2、大学是培养学者,还是培养人格?五、习作:以陈平原先生的《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一文对象,选取某一角度,写一篇读后感,并表明你对《大学语文》课的期待及其建议。第二课《孟子?许行》(节选)1课时1、简要介绍孟子的思想及其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并梳理课本;2、分析许行和孟子的辩论技巧“引君入瓮”法;3、启发学生思考农家与儒家思想之异同。提问1、许行的看法是“事必躬亲”,你认为是否有道理?2、孟子认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思考许行的言论带有浓厚的农家思想特色,在春秋时期孟子就提出了异议。那么今人提倡的自然主义和环保主义,与春秋时的农家思想又有何不同?参考书目: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第三课《史记?管晏列传》节选1课时1、介绍司马迁生平及其《史记》;“发愤著书”说。2、讲授课文。3、分析管晏二人知音之故事,联系“广陵散绝”进行分析。讨论1、启发学生讨论用人时,在“德、才”二者之间,孰为先?用人之长还是用人之短?2、讨论朋友之间的相处原则,相敬如宾,还是咄咄逼人?参考书目:《史记》七十“列传”之《孔孟老庄列传》《项羽本纪》等第四课《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1课时1、简要介绍魏晋士人之率真和可爱,即所谓魏晋风流。2、文字及字词梳理3、王子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风度。讨论魏晋文人之风流可爱一面,同时分析其当时的社会环境,战乱不断和王朝更迭频繁,对士人心理的造成了巨大的上海,于是他们放浪形骸,如此乃是无奈之举。参考阅读:1选读《世说新语》之名篇;2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3王瑶先生《中古文学史论》。第五课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1课时1、介绍“诗鬼”李贺的创作特色;2、介绍诗歌中古律之“歌行体”,以及中唐时元白的新乐府运动;3、分析文本;4、欣赏这首怀古诗的特色。讨论:1、让学就此前学过的汉魏歌行诗,如《行行重行行》曹操《燕歌行》等,并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唐代元白歌行“以旧事写新愁”的新乐府运动。2、讨论鲁迅先生之《我的失恋》诗,并与《有所思》诗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想法。鲁迅先生《我的失恋》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汉乐府民歌《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注释]1.问遗:赠与。这句是说用什么送给你。2.簪:古人用来连接冠和发髻,横穿髻上,两端出冠外。《后汉书?舆服志》3.云:“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下有白珠。”4.绍缭:缠绕。5.呼豨:表声的字,无意义。6.肃肃:风声。7.晨风:鸟名,就是鹯,和鹞子是一类,飞起来很快,8.飔:疾速。9.高:读为(hāo),东方hāo,即东方发白。[评析]作品表现了追求爱情,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坚贞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两汉乐府比较突出的内容。这类作品大多以妇女为主角。《有所思》痛篇四:向秀《思旧赋》赏析向秀《思旧赋》赏析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我和嵇康、吕安住所相近,那两人都有超凡出群的才能。嵇康志气高远而疏于人事,吕安心胸开阔而不拘礼法,后来分别因事被处死。嵇康集各种技艺于一身,尤其擅长音乐。即将受死的时候,他回顾日影,取琴弹奏。我行将西往,经过他们的旧居。这时,太阳即将下山,寒冰令人凄冷难耐。邻人有吹横笛的,发出嘹亮的声音。追忆过去游乐宴饮之盛,有感于笛音而慨叹不已,故而作这篇赋。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而写心。奉命前往遥远的都城,旋即归来向北而走去。乘着舟船渡过了黄河,经过山阳竹林的旧居。远望原野空旷而萧条,将我车马歇脚在城隅。踏着两人留下的脚印,踽踽行经穷巷和空庐。感悯《黍离》周室已倾覆,悲伤《麦秀》殷都为废墟。思念往昔而感怀今日,心绪迷茫而彷徨踯躅。庐舍依旧未毁而犹存,形影精神去到了何处?过去李斯即将处刑日,长叹黄犬再难逐狡兔。哀悼嵇康永别人世时,回顾日影索琴而弹抚。领悟人生于命运遭际,寄托余命于丝桐曲谱。蓦地又听鸣笛声慷慨,仿佛琴音中绝而复续。车驾息罢马上要启程,于是援笔抒写我心曲。向秀(约227-272),字子期,魏晋之际的学者兼文学家。他注过《庄子》,“妙析奇致”,吕安为之赞叹道:“庄周不死矣!”郭象的《庄子注》据说大部分都是剽窃他的。向秀流传后世的文章仅两篇,都与嵇康有关。一篇是《难嵇叔夜养生论》,是让嵇康发表正面主张而作的引发性文字,并不代表向秀本人的思想,他与嵇康这种双簧式的文章,正体现了两人真挚的友谊。另一篇就是《思旧赋》。向秀是在什么情境下哀吊嵇康的,为什么仅百来字就辍笔不写了呢?这一切还得从包括向秀在内的竹林七贤说起。三国曹魏后期,向秀与嵇康(223-263)、阮籍、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相与友善,常游宴于竹林之下,故世称竹林七贤。向秀与嵇康友情最笃挚。有一时期,嵇康曾锻铁“以自赡给”,向秀就拉风箱,做助手,两人“相对欣然,傍若无人”。有一次名公子钟会来访,嵇康“箕踞而锻”,好半天也不打个招呼。钟会讨了个没趣,走时,嵇康还嘲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恼得钟会一直衔恨在心。这时,司马氏已大权在握,正欲取曹魏而代之,很在乎这些名士的态度,因为这关系到一般士人的向背。山涛和王戎死心塌地加入了司马氏集团。向秀与阮籍等人尽管对司马氏不满,却不愿以卵击石,便以醉酒佯狂、隐居缄默来避祸全身。据说,有人与嵇康同居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本来也是完全可以采取避世远祸做法的。不过,嵇康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这种联姻关系,使他在曹魏与司马氏的权力斗争中,很难超然物外。魏景元二年(261),山涛从吏部郎迁官,推举嵇康以自代,嵇康答以《与山巨源绝交书》,对山涛热衷功名与司马氏专政极尽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之能事,声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表现了这位名士峻急刚烈的另一面的性格。他在信中公然“非汤武而薄周孔”,专断朝政的司马昭“闻而怒焉”。言者有所影射,听者即有所领会:汤、武是以武力定天下的,周公是辅佐成王的,孔子祖述尧舜,尧舜是禅让天下的,如今嵇康一概非薄,这让司马氏篡位时怎么办才好?鲁迅分析道:“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有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嵇康是因吕安案件牵连入狱,才被政敌找到借口的。他与吕巽、吕安兄弟原来都是朋友,而与吕安情谊最笃,两人“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魏氏春秋》说吕安性“至烈,有济世志力”,更兼他向为嵇康的高致所折服,也是司马氏篡位的有力反对者。移居山阳后,他与向秀也成了好友,一起灌园务农。吕巽后因与吕安之妻有染,便诬陷其弟,嵇康调停过二吕的矛盾。但行止卑污的吕巽投靠司马氏,最终仍以不孝之罪把兄弟送进了大牢。吕安遂引嵇康为证,力辩自己无罪。嵇康一方面作《与吕长悌绝交书》,怒斥吕巽“苞藏祸心”,不屑与交;一方面为朋友毅然赴官,“义不负心,保明其事”,被收入狱。钟会这时已任司隶校尉,“当世与夺,无不综典”,提醒司马昭说:“嵇康是潜卧的龙,最应提防。”又说起数年前母丘俭起兵反对司马氏时,嵇康曾准备响应,故而力主“因衅除之”,免贻后患。史载:嵇康系狱的消息传出,前来探狱慰解的“豪俊”之士络绎不绝;因魏晋之际嵇康才学并世无两,有三千多太学生联名上书,愿意拜他为师,要求当局赦免。见嵇康这么得士人之心,司马昭更不会放过他。景元四年(263)深秋,嵇康、吕安被害于洛阳东市。司马氏政权显然是借嵇康之头警告那些拒不合作的士人。在这种险恶的情势下,考虑再三,向秀决定奉本郡之命,以计掾吏入都求官。司马昭一见便挖苦说:“听说你有箕山归隐之志,何以在此?”向秀巧妙答道:“巢由、许行等狷介隐士,不体会尧舜之心,有什么值得效慕的?”既替隐而复仕的矛盾举止自我解嘲,又把路人皆知其野心的司马昭吹捧为尧舜,《晋书〃向秀传》说,司马昭闻言“甚悦”,向秀因而渡过了劫波,保全了性命。其后,他在朝“容迹而已”,做晋朝的官而不尽责,最终死在散骑常侍的任上。尽管向秀慑于司马氏的淫威,被迫作出让步,但他不象山涛那样,良知泯灭,廉耻丧尽。就在入洛求仕的归程中,他没有径返故乡怀县(今河南武陟),而是绕道北上,特地往访与好友嵇康、吕安一起生活过的山阳旧居,写下了这一千古名篇。《思旧赋》分为四层。前六句具体交代重访山阳旧居的情况,以引起下文。紧接着八句便因景兴叹,忆昔悼亡。接下来六句藉古典写今情,抒发了对旧友遭遇的感慨和悲愤。最后四句表达了将别故居欲说还休的绵绵思旧之情。这篇百余字的小赋,竟为向秀确立了在魏晋辞赋史上的不朽地位,那么,其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呢?首先是构思布局独具匠心。这种匠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序赋配合。向秀有意使这篇序文与正文在章法上虚实互补,前后照应,成为有机的整体。小序交代了自己与嵇、吕的关系,点明了两人的才性与遭际,对嵇康的技艺,尤其是音乐才华着笔尤多,这些都是赋体式正文所阙略的内容。序文进而描写了重访故居时所见(冬暮景色)所闻(邻人笛音)所忆(昔日游宴),既说明了作赋的原委,又为正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相关内容起到交相呼应一唱三叹的效果。二是设计文眼。散文忌散忌平,历代名作都是形散神不散的。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找到一个聚合整篇散文形神的闪光点。在《思旧赋》里,向秀以邻人笛声作为文眼,可谓巧思独运、用心良苦。这样,一方面把嵇康擅长丝竹、临终
本文档为【许行文章赏析 (13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万用文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6-28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