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4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

2014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4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PAGEPAGE6姓名:翟伟铮学号:1337001258063得分:教师签名:离散数学作业3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

2014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PAGEPAGE6姓名:翟伟铮学号:1337001258063得分:教师签名:离散数学作业3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1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3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一、填空题1.设集合,则P(A)-P(B)={{3},{1,3},{2,3},{1,2,3}},AB={<1,1>,<1,2>,<2,1>,<2,2>,<3,1>,<3,2>}.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1024.3.设集合A={0,1,2,3},B={2,3,4,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 {<2,2>,<2,3>,<3,2>,<3,3>} .4.设集合A={1,2,3,4},B={6,8,12},A到B的二元关系R=那么R-1={<6,3>,<8,4>}5.设集合A={a,b,c,d},A上的二元关系R={,,,},则R具有的性质是 没有任何性质  .6.设集合A={a,b,c,d},A上的二元关系R={,,,},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2个.8.设A={1,2}上的二元关系为R={|xA,yA,x+y=10},则R的自反闭包为{<1,1>,<2,2>}.9.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且1,2,3是A中的元素,则R中至少包含<1,1>,<2,2>,<3,3>等元素.10.设集合A={1,2},B={a,b},那么集合A到B的双射函数是{<1,a>,<2,b>}或{<1,b>,<2,a>}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1.若集合A={1,2,3}上的二元关系R={<1,1>,<2,2>,<1,2>},则(1)R是自反的关系;(2)R是对称的关系.解:(1)错误。R不具有自反的关系,因为<3,3>不属于R。(2)错误。R不具有对称的关系,因为<2,1>不属于R。2.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11、R1∪R2、R1∩R2是自反的”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解:成立。因为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即IAR1,IAR2。由逆关系定义和IAR1,得IAR1-1;由IAR1,IAR2,得IAR1∪R2,IAR1R2。所以,R1-1、R1∪R2、R1R2是自反的。abcd图一gefh3.若偏序集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则集合A的最大元为a,最小元不存在.解:错误。集合A的最大元不存在,a是极大元。4.设集合A={1,2,3,4},B={2,4,6,8},,判断下列关系f是否构成函数f:,并说明理由.(1)f={<1,4>,<2,2,>,<4,6>,<1,8>};(2)f={<1,6>,<3,4>,<2,2>};(3)f={<1,8>,<2,6>,<3,4>,<4,2,>}.解:(1)不构成函数。因为对于3属于A,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2)不构成函数。因为对于4属于A,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3)构成函数。因为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有A中唯一的元素相对应。三、计算题1.设,求: (1)(AB)~C;(2)(AB)-(BA)(3)P(A)-P(C);(4)AB.解:(1)(AB)~C={1}(2)(AB)-(BA)={1,2,4,5}-{1}={2,4,5}(3)(4)AB=(AB)-(AB)=2.设A={{1},{2},1,2},B={1,2,{1,2}},试计算(1)(AB);(2)(A∩B);(3)A×B.解:(1)AB={{1},{2}}(2)A∩B={1,2}(3)A×B={<{1},1>,<{1},2>,<{1},{1,2}>,<{2},1>,<{2},2>,<{2},{1,2}>,<1,1>,<1,2>,<1,{1,2}>,<2,1>,<2,2>,<2,{1,2}>}3.设A={1,2,3,4,5},R={|xA,yA且x+y4},S={|xA,yA且x+y<0},试求R,S,RS,SR,R-1,S-1,r(S),s(R).解:R={<1,1>,<1,2>,<1,3>,<2,1>,<2,2>,<3,1>}S=空集RS=空集SR=空集R-1={<1,1>,<2,1>,<3,1>,<1,2>,<2,2>,<1,3>}S-1=空集r(S)={<1,1>,<2,2>,<3,3>,<4,4>,<5,5>}s(R)={<1,1>,<1,2>,<1,3>,<2,1>,<2,2>,<3,1>}4.设A={1,2,3,4,5,6,7,8},R是A上的整除关系,B={2,4,6}.(1)写出关系R的表示式;(2)画出关系R的哈斯图;(3)求出集合B的最大元、最小元.解(1)R={<1,1>,<1,2>,<1,3>,<1,4>,<1,5>,<1,6>,<1,7>,<1,8>,<2,2>,<2,4>,<2,6>,<2,8>,<3,3>,<3,6>,<4,4>,<4,8>,<5,5>,<6,6>,<7,7>,<8,8>}(3)集合B没有最大元,最小元是2四、证明题1.试证明集合等式:A(BC)=(AB)(AC).证明:设,若x∈A(BC),则x∈A或x∈BC,即x∈A或x∈B且x∈A或x∈C.即x∈AB且x∈AC,即x∈T=(AB)(AC),所以A(BC)(AB)(AC).反之,若x∈(AB)(AC),则x∈AB且x∈AC,即x∈A或x∈B且x∈A或x∈C,即x∈A或x∈BC,即x∈A(BC),所以(AB)(AC)A(BC).因此.A(BC)=(AB)(AC).2.试证明集合等式A(BC)=(AB)(AC).证明:设S=A∩(B∪C),T=(A∩B)∪(A∩C),若x∈S,则x∈A且x∈B∪C,即x∈A且x∈B或x∈A且x∈C,也即x∈A∩B或x∈A∩C,即x∈T,所以ST.反之,若x∈T,则x∈A∩B或x∈A∩C,即x∈A且x∈B或x∈A且x∈C也即x∈A且x∈B∪C,即x∈S,所以TS.因此T=S.3.对任意三个集合A,B和C,试证明:若AB=AC,且A,则B=C.证明:(1)对于任意∈A×B,其中a∈A,b∈B,因为A×B=A×C,必有∈A×C,其中b∈C因此BC(2)同理,对于任意∈A×C,其中,a∈A,c∈C,因为A×B=A×C必有∈A×B,其中c∈B,因此CB由(1)(2)得B=C4.试证明:若R与S是集合A上的自反关系,则R∩S也是集合A上的自反关系.证明:若R与S是集合A上的自反关系,则任意x∈A,<x,x>∈R,<x,x>∈S,从而<x,x>∈R∩S,注意x是A的任意元素,所以R∩S也是集合A上的自反关系.内容总结(1)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1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
本文档为【2014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宋先生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1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22-06-0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