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移动通信第七章

移动通信第七章

举报
开通vip

移动通信第七章2021/2/91第七章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2021/2/927.1概述长期以来,人们就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未来总有一天会做到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能和另一个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即所谓个人通信。移动通信的根本特征是移动性。移动性有两种含义:“终端移动性(TerminalMobility)”;“个人移动性(PersonalMobility)”。基于终端移动性的通信属于“通信到终端”,基于个人移动性的通信称为“通信到个人”。2021/2/937.1概述所谓通信到终端是给每个终端分配一个特定的“终端号码”...

移动通信第七章
2021/2/91第七章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2021/2/927.1概述长期以来,人们就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未来总有一天会做到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能和另一个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即所谓个人通信。移动通信的根本特征是移动性。移动性有两种含义:“终端移动性(TerminalMobility)”;“个人移动性(PersonalMobility)”。基于终端移动性的通信属于“通信到终端”,基于个人移动性的通信称为“通信到个人”。2021/2/937.1概述所谓通信到终端是给每个终端分配一个特定的“终端号码”(类似与电话单机的号码),呼叫者是要拨通终端号码,即可与使用该终端的个人进行通信。如果被呼者远离其终端,即使拨通其终端号码,也不能和被呼者进行适时通信。倘若终端的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使用者可以随身携带,那么,无论使用者在什么地方,只要不超过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均可向其发起呼叫并与之建立通信,从而实现了个人通信业务(PCS)。2021/2/947.1概述所谓通信到个人是给每个通信者分配一个特定的“个人号码”,个人号码与终端号码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限制通信者是不是随身携带其终端。通信时,利用当时当地的通信设施,按照被呼者的个人号码进行呼叫,无论被呼者处于什么地方,均可找到被呼者并与之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取消了必须携带终端的约束,但要求通信系统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覆盖范围和智能化很强的管理功能,是个人通信的长远目标和方向。2021/2/957.1概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代:第一代(1G)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FDMA方式的模拟蜂窝系统,如AMPS,TACS等,其缺点是容量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业务量和业务种类的需要;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TDMA或CDMA为主的数字蜂窝系统,如GSM/DCS1800,D-AMPS,CDMA等,其容量和功能都比模拟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种类主要限于话音和低速数据,而社会的发展对通行业务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剧增,人们不再满足于第二代系统,正在努力进行系统的改进,改进后的系统可称为2.5代,并朝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向发展。2021/2/967.1概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理论研究和发展概况已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国际电联(ITU)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当时称为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后考虑到该系统预计在2000年左右商用,且工作于2000MHz频段,故1996年ITU响应日本等国家的建议,更名为国际移动电信系统IMT-2000。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提出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2021/2/977.1概述截止1998年12月,世界各国已向ITU提交的无线传输技术(RTT)建议有:以TDMA为基础的两种:DECT(DigitalEnhanceCordlessTelecommunication)(来自ETSI计划(EP)DECT)。UWC-136(UniversalWirelessCommunication)(来自美国TIATR45.3)。2021/2/987.1概述以CDMA为基础的八种:WINSWCDMA(wirelessmultimediaandmessagingServiceWidebandCDMA)(来自美国TR46.1)。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来自中国电信技术研究院(CATT))。W-CDMA(WidebandCDMA)(来自日本ARIB)CDMAI(AsynchronousDS-CDMA)(来自韩国TTA)UTRA(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来自ESTISMG2)NA:W-CDMA(NorthAmericanWidebandCDMA)(来自美国TI-P1-ATIS)CDMA2000(WidebandCDMA(IS-95))(来自美国TIATR45.5)CDMAI(MultibandSynchronousDS-CDMA)(来自韩国TTA)2021/2/997.1概述用于卫星系统的五种:SAT-CDMA(轨道高度2000km,轨道平面7个,总共49颗低轨道卫星)(来自韩国TTA)。SW-CDMA(SatelliteWidebandCDMA)(来自ESA)。ICO-RTT(轨道高度10390km,轨道平面2个,总共10颗轨道卫星)(来自ICOGlobalCommunication)。Horizons(Horizonssatellitesystem)(来自Inmarsat)2021/2/9107.1概述IMT-2000的主要特性:全球化。IMT-2000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它包括多种系统,在设计上具有高度的通用性,该系统中的业务以及它与固定网之间的业务可以兼容,能提供全球漫游。多媒体化。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如话音,可变速率数据,视频和高清晰图象等多种业务。综合化。能把现存的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综合在统一的系统中,以提供多种服务。智能化。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智能网的引入,移动终端和基站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个人化。用户可用唯一一个人电信号码(PTN)在终端上获取所需要的电信业务,这就超越了传统的终端移动性,真正实现个人移动性。2021/2/9117.1概述2021/2/9127.1概述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不同的操作环境,从具有极高容量的室内蜂窝结构到室外的蜂窝结构以及卫星覆盖都包括在IMT-2000系统中,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各种业务(从语音,数据到多媒体)的能力。总而言之,IMT-2000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2021/2/9137.1.1IMT-2000的网络标准IMT-2000的各种业务类型及特点IMT-2000的目标是提供全球的多种业务覆盖,即能提供多种业务,多种网络的综合。各种业务类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无线和无线的综合。第三代系统是在第二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GSM,DCS1800的兼容性是必要的。第三代应能提供IMT-2000/GSM的低价双模终端,能实现多网之间的切换和漫游。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在技术上需要解决同一交换机能支持移动和固定用户接入;采用ATM技术;宽带无线接入网能和固定网,分组网,IP网连通;建立统一的用户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智能网平台。多功能用户数据库是存放所有用户业务特点的超集。2021/2/9147.1.1IMT-2000的网络标准陆地网和卫星网的连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人口密度较小地区补充陆地移动系统的覆盖,因而两种系统的综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综合协调。多种终端集成:终端移动性和个人移动性是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目标。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可能工作与不同频段和不同多址模式与不同的数据格式。因此需要将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多频手机。多种业务的综合——向无线宽带业务发展。2021/2/9157.1.1IMT-2000的网络标准第三代系统可支持的速率为:室内静止2Mb/s;步行移动384kb/s;车速移动144kb/s;卫星移动9.6kb/s。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TU制定了阶段性的目标:第一阶段:包括实现2Mb/s用户速率的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多媒体业务;第二阶段:是在前面基础上增加一些附加业务能力,其中包括可以将速率提高至20Mb/s。IMT-2000支持多种业务接入;包括音频,视频,话音,多媒体,附加业务,漫游,虚拟归属环境,计费和保密;系统还可以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间通信等不同结构配置。2021/2/916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各种规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方便迅速地接入各种通信业务;保证公开竞争;促进各国通信市场的发展;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通信业务;2021/2/917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2021/2/918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频率划分1987年,ITU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针对移动业务通过了265号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此协议为FPLMTS国际化选择了1GHz~3GHz的工作频段,最小带宽为230MHz。在WARC-92次会议,ITU会员一致同意IMT-2000的频段为2GHz,即1885MHz~2025MHz用于移动卫星业务。随后在WRC-95会议对WARC-92的决议进行了修改,主要是移动卫星业务的2GHz频段,具体修改为:此频段在2000年投入使用,届时不能使用的区域改用1900MHz~2025MHz和2160MHz~2200MHz。IMT-2000要求能够实现频率资源动态分配,频率资源来源于一个动态频率库。2021/2/919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2021/2/920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卫星技术容量与覆盖是无线系统的两个关键的技术指标。对于人口较密集的地区,移动系统的容量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一些边远地区,覆盖问题占据了主要地位。卫星移动移动通信系统是解决实现全球覆盖问题的有效方法。作为陆地系统的补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覆盖面积大,信号稳定,不受地形地貌影响,不受距离限制等特点。IMT-2000将是综合陆地与卫星系统的一个有机整体。2021/2/921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卫星技术卫星轨道的选择是卫星系统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卫星轨道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GEO)和非地球同步轨道(NGEO)两类。IMT-2000趋向于使用非同步轨道,因为NGEO可以较好地实现全球覆盖,时延较小。同时可以使用小口径的天线减小波束的投射范围,从而获得更好的全球频率复用系数。但NGEO的一个缺点是所需使用的卫星数目要比GEO的多,并且卫星相对于地区不是静止的。2021/2/9227.1.2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卫星技术与陆地移动系统相比较,卫星系统还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卫星系统由于其卫星发射费用的昂贵限制了其大小和重量,所以一般是功率受限的,而陆地系统一般是干扰受限的;卫星系统的数据率一般较低;蜂窝的直径要比陆地系统大许多。另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无线链路,多址方式和切换等方面也有着与陆地系统不同的考虑。从上面可以看出,卫星移动系统和陆地移动系统各有优缺点,只有将二者相互补充,综合考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广覆盖,大容量两方面的目标。2021/2/9237.1.23G的三大标准的演进路径WCDMA和TD-SCDMAWCDMA和TD-SCDMA网络从原先GSM的基础上演进。WCDMA和TD-SCDMA网络保留了GSM的PS和CS主要结构,兼容GSM原有的手机终端设备,使GSM网络平稳演进至3G。2021/2/9247.1.23G的三大标准的演进路径Cdma2000Cdma2000主要由IS-95和IS-41标准发展而来。它与AMPS,D-AMPS和IS-95都有较好的兼容性。它在反向信道也使用了导频,同时采用了一些新技术。Cdma2000分为:Cdma2000-1X(单载波,1倍于IS-95A的带宽);Cdma2000-3X(多载波,3倍于IS-95A的带宽);2021/2/9257.1.23G的三大标准的演进路径Cdma20003GPP2从2000年初开始在Cdma2000-1X基础上制定1X的演进技术,即1X-EV的标准。1X-EV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X-EV-DO(DataOnly)基于高通提出的HDR技术,采用与语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支持平均速率为650kb/s,峰值速率为2.4Mb/s的高数据业务,不支持话音业务;1X-EV-DV(DataandVoice)在一个载波的宽度内,不仅实现高速的语音和非实时的分组数据业务,而且能够提供实时的多媒体业务,最高数据速率大于5Mb/s。2021/2/9267.1.33G业务3G业务可分为以下四类:交互式业务电话,移动银行,可视电话和可视会议;点对点业务短信,电子邮件,语音邮件,Web,视频邮件,远程医院;单向信息业务数字报纸/出版,远程教育/视频购物,移动音频播发器,移动视频播放器,视频点播和卡拉OK多点广播业务文本数字信息传送,语音信息传送,先进汽车导航,视频信息传送,移动收音机和移动电视2021/2/9277.1.33G业务3G业务有:无线一键通(PoC或PTT)业务;PoC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通过PoC技术,用户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以类似对讲机的方式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彩E业务2021/2/9287.2WCDMA7.2.1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制定了多个核心网络结构的版本:R99:CS域(GSM)和PS域(GPRS),2Mbps;R4:CS域(基于IP的网络结构);R5:HSDPA,10Mbps;R6:HSUPA,MBMS;R7:加强了对固定网,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2021/2/929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传输信道是物理层提供给高层(MAC)的业务。根据其传输方式或所传输数据的特性,传输信道分为两类:专用信道(DCH);公共信道;广播信道(BCH);前向接入信道(FACH);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道(RACH);公共分组信道(CPCH);下行共享信道(DSCH);2021/2/930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物理信道通过码分信道,频率,正交调制的同相和正交分支等基本的物理资源来实现不同的物理信道,并完成与上述传输信道的映射。与传输信道相对应,物理信道可分为:专用物理信道;公共物理信道;2021/2/931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物理信道包括3层结构:超帧(720ms,包括72个帧);帧(10ms,38400码片);时隙(每帧15个时隙,每个时隙2560码片);2021/2/932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下行物理信道:下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下行公共物理信道:下行导频信道;基本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同步信道;捕获指示信道;寻呼指示信道;2021/2/933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下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数据传输部分(DPDCH);控制信息传输部分(DPCCH):导频比特;TPC命令;TFCI;2021/2/934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公共下行导频信道(CPICH)固定速率(30kbps,SF=256);CPICH分为两类:基本公共导频信道(PCPICH):每个小区只有一个;辅助公共导频信道(SCPICH):每个小区可以没有,一个或多个;2021/2/935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基本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固定速率(SF=256);携带BCH;没有TPC,TFCI和导频;2021/2/936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用于携带FACH和PCH;SCCPCH分为两类:包括TFCI的SCCPCH;不包括TFCI的SCCPCH;2021/2/937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同步信道(SCH)用于小区搜索;SCH分为两类:基本SCH(PSC):每个时隙发送一次,长度为256Chip,系统中每个小区的PSC相同;辅助SCH(SSC):长度为15个256Chip;2021/2/938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捕获指示信道(AICH)用于携带捕获指示(AI);给出移动台是否已经得到一条PRACH的指示;2021/2/939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寻呼指示信道(PICH)固定速率(SF=256);用于携带寻呼指示(PI);PICH总是与SCCPCH相关联;2021/2/940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下行链路的扩频和调制调制方式QPSK;I和Q支路用相同的信道码扩频至码片速率,不同的物理信道使用不同的信道码;复数扰码进行扰码,同一个小区的物理信道使用相同的扰码;2021/2/941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下行链路发射分集下行链路发送分集是指在基站方通过两根天线发射信号,每根天线被赋予不同的加权系数(包括幅度和相位等)。发射分集包括两类:开环发射分集:不需要移动台反馈;闭环发射分集:需要移动台反馈;2021/2/942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上行物理信道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行公共物理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用于移动台在发起呼叫等情况下发送接入请求信息;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2021/2/943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上行信道的扩频和调制用信道码进行扩频;I和Q路进行复数加绕;PRACH和上行DPDCH/DPCCH的扩频和调制基本类似;2021/2/9447.2.2WCDMA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业务信道的复接业务信道的复接是指传输信道(TrCH)到物理信道的映射。2021/2/9457.2.3HSDPA和HSUPAHSDPA是3GPP在R5协议中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的一种调制解调算法。它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把下行数据业务速率提高到10Mb/s。该技术是WCDMA网络建设后期提高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2021/2/9467.2.3HSDPA和HSUPAHSUPA是上行链路针对分组业务的优化和演进。HSUPA是继HSDPA后,WCDMA标准的又一次重要演进,具体体现在3GPPWCDMAR6的规范中。利用HSUPA技术,上行用户的峰值传输速率可以提高2~5倍,HSUPA还可以使小区上行的吞吐量比R99的WCDMA多出20%~50%。2021/2/9477.2.3HSDPA和HSUPAHSDPA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MC):根据无线信道变化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即根据用户瞬时信道质量状况和目前资源选择最合适的下行链路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使用户达到尽量高的数据吞吐率。2021/2/9487.2.3HSDPA和HSUPAHSDPA技术HARQ技术:HARQ技术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并可灵活地调整有效编码速率,还可以补偿由于采用链路失配所带来的误码;HARQ技术本省的定义是将FEC和ARQ结合起来的一种差错控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HARQ机制的形式很多,而HSDPA技术中主要采用递增冗余的HARQ机制;2021/2/9497.2.3HSDPA和HSUPAHSDPA技术快速调度调度算法控制着共享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行为。调度时应主要基于信道条件,同时考虑等待发射的数据量以及业务的优先等级等情况,并充分发挥AMC和HARQ的能力。HSDPA技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信道的快速变化,将调度功能单元放在NodeB上而不是RNC上,同时也将TTI缩短到2ms。2021/2/9507.2.3HSDPA和HSUPAHSUPA技术物理层混合重传;基于NodeB的快速调度;2msTTI和10msTTI;HSUPA和HSDPA都是WCDMA系统针对分组业务的优化,HSUPA采用了一些与HSDPA类似的技术,但是HSUPA并不是HSDPA简单的上行翻版,HSUPA技术考虑到了上行链路自身的特点,如上行软切换,功率控制和用户设备的PAR问题。HSDPA中采用的AMC技术和高阶调制并没有被HSUPA采用。2021/2/9517.3.1CDMA2000的特点CDMA2000系统提供了与IS-95B的向后兼容,同时又能满足ITU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基本性能的要求。CDMA2000是在IS-95B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系统的许多方面,如同步方式,帧结构,扩频方式和码片速率等都与IS-95B系统有许多类似之处。2021/2/9527.3.1CDMA2000的特点CDMA2000系统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性能更优异的信号处理方式:多载波工作:CDMA2000系统的前向链路支持N×1.2288Mc/s的码片速率。多载波方式将要发送的调制符号分接到N个相隔1.25MHz的载波上,每个载波的扩频速率均为1.2288Mc/s。反向链路的扩频方式采用码片速率为N×1.2288Mc/s的直接序列扩频。2021/2/9537.3.1CDMA2000的特点反向链路连续发送:CDMA2000系统的反向链路对所有的数据速率提供连续波形,包括连续导频和连续数据信道波形。连续波形可以使干扰最小化,可以在低传输速率时增加覆盖范围,同时连续波形也允许整帧交织。2021/2/9547.3.1CDMA2000的特点反向链路独立的导频和数据信道:CDMA2000系统的反向链路使用独立的正交信道区分导频和数据信道,因此导频和物理数据信道的相对功率电平可以灵活调节,而不会影响其帧结构或在一帧中符号的功率电平。2021/2/9557.3.1CDMA2000的特点独立的数据信道:CDMA2000系统在反向链路和前向链路中均提供称为基本信道和补充信道的两种物理数据信道,每种信道均可以独立地编码,交织,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电平和误帧率要求以适应特殊的业务需求。2021/2/9567.3.1CDMA2000的特点前向链路的发射分集:CDMA2000系统采用正交发射分集(OTD)。其实现方法为:编码后的比特分成两个数据流,通过相互正交的扩频码扩频后,由独立的天线发送出去。每个天线使用不同的正交码进行扩频,这样保证了两个输出流之间的正交性。2021/2/9577.3.1CDMA2000的特点与IS-95相比,CDMA2000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反向链路采用BPSK调制并连续传输,因此,发射功率峰值与平均值之比明显降低;在反向链路上增加了导频,通过反向的相干解调可使信噪比增加2~3dB;采用快速前向功率控制,改善了前向容量;在前向链路上采用了发射分集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抗衰落能力,改善前向信道的信号质量;业务信道可以采用Turbo码,它比卷积码高2dB的增益;引入了快速寻呼信道,有效地减少了移动台的电源消耗,从而延长了移动台的待机时间;在软切换方面也将原来的固定门限改为相对门限,增加了灵活性;为了满足不同服务质量(QoS),支持可变帧长度的帧结构,可选的交织长度,先进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支持分组操作和多媒体业务;2021/2/9587.3.3CDMA2000空中接口CDMA2000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尽力而为的传送;复接和Qos控制;链路接入控制子层提供点到点无线链路的可靠的,顺序输出的发送控制功能。2021/2/9597.3.3CDMA2000空中接口CDMA2000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前向物理信道前向专用物理信道;前向公共物理信道;反向物理信道反向专用物理信道;反向公共物理信道;2021/2/9607.3.3CDMA2000空中接口前向物理信道前向公共物理信道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前向专用物理信道前向基本物理信道(F-FCH)2021/2/9617.3.3CDMA2000空中接口反向物理信道反向公共物理信道反向接入信道(R-ACH);反向公共控制信道(R-CCCH);反向专用物理信道反向导频信道(R-PICH);反向专用控制信道(R-DCCH);反向基本信道(R-FCH);反向附加信道(R-SCH);2021/2/9627.4TD-SCDMATD-SCDMA发展历程TD-SCDMA作为中国政府首次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3G标准,已经得到了中国政府,运营商以及制造商等各界同仁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他具有技术领先,频谱效率高并能实现全球漫游,适合各种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建网和终端的性价比高等优势。2021/2/963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时分双工优点根据不同业务,上下行链路间转换点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TD-SCDMA采用不对称频段,无需成对频段;占用带宽窄,因而在频谱安排上有很大的灵活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便于利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可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TDD系统成本低,不需要双工器;缺点抗快衰落和多普勒效应能力比FDD方式差;2021/2/964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智能天线智能天线系统由一组天线及相连的收/发信机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构成,能有效产生多波束赋形,每个波束指向一个特定终端,并能自动跟踪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改进了小区覆盖,降低输出功率要求,减少同频干扰,提高容量;2021/2/965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联合检测联合检测技术即“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是消除和减轻多用户干扰的主要技术,他把所有用户的信号都当作有用信号处理,这样可充分利用用户信号的用户码,幅度,定时,延时等信息,从而大幅度降低多径多址干扰,但存在多码道处理复杂和无法完全解决多址干扰问题。2021/2/966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同步同步CDMA中所谓的同步是指来自每个用户终端的上行CDMA信号到达基站是完全同步的。这样使用正交扩频的各个码道在解扩时就可以完全正交,相互之间不产生多址干扰,从而保证了CDMA系统容量大的特点。2021/2/967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正向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目的:改善接收到的信号的衰落特性;减少小区间的干扰;较少功率消耗,延长电池寿命;减少来自同一小区内其它用户的干扰,提高系统容量;2021/2/968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点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实现无线功能的技术,能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处理基带信号,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可实现不同的业务性能。其优点是:通过软件方式,灵活完成硬件功能;良好的灵活性及可编程性;可代替昂贵的硬件电路,实现复杂的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好,不会老化;便于系统升级,降低用户设备费用;2021/2/969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关键技术接力切换接力切换可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切换时对临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基站控制器(BSC)实时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告知移动终端周围同频基站信息,移动终端同时与两个基站建立联系,切换由BSC判定发起,使移动终端由一个小区切换至另一个小区。TD-SCDMA系统既支持频率内切换,也支持频率间切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短的切换时间,它可动态分配整个网络的容量,也可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切换。2021/2/9707.4.2TD-SCDMA关键技术和技术优势TD-SCDMA的技术优势采用TDD技术;采用TDD,不需要双工器,简化硬件,可降低系统设备和终端成本和价格;上下时隙分配灵活,提供数据业务优势明显;可与GSM系统兼容;采用TDD与TDMA更易支持 ppt 关于艾滋病ppt课件精益管理ppt下载地图下载ppt可编辑假如ppt教学课件下载triz基础知识ppt 业务和实现新一代数字集群;2021/2/9717.4.3TD-SCDMA网络结构TD-SCDMA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用户设备域移动用户终端(UE);基础设备域无线网络子系统(RNS);核心网子系统(CN);电路交换域;分组交换域;2021/2/9727.4.3TD-SCDMA网络结构无线网络子系统无线网络子系统(RNS)负责移动用户终端(UE)和核心网(CN)之间传输通道的建立与管理,由无线网路控制器(RNC)和无线收发信机NodeB组成。RNC是控制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信机NodeB的网络功能实体,RNC的系统模块由以下几个分系统组成:设备控制分系统;业务处理分系统;信令处理分系统;传输网络分系统;2021/2/9737.4.3TD-SCDMA网络结构无线网络子系统NodeB主要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基带处理模块;接入与控制模块;射频模块;天线模块;GPS模块;2021/2/9747.4.3TD-SCDMA网络结构核心网子系统核心网介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之间,在两个系统间起到桥梁作用。核心网和接入网是独立的,对核心网而言,它并不关心接入网是采用哪种具体的RTT接入方式。TD-SCDMA的核心网兼容WCDMA的核心网。核心网子系统的框架结构分成两个部分:电路交换域;分组交换域;2021/2/9757.4.4TD-SCDMA技术的进一步演进HSDPA技术HSUPA技术3GPPTDDLTE2021/2/9767.5三种主流标准额方案性能比较3G的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方案性能比较如下:在CDMA技术利用程度方面;在同步方式,功率控制和支持高速能力方面;在频谱利用率方面;在技术先进性方面;在市场前景方面;2021/2/9777.6LTE概述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引入了OFDM和多天线MIMO等关键传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峰值速率能够达到上行50Mbit/s,下行100Mbit/s),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2021/2/9787.6LTE概述4G牌照是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业务经营许可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发放。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2015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发放"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FDD-LTE)"经营许可。2021/2/9797.6LTE概述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显著提升。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LTE系统支持与其他3GPP系统互操作。FDD-LTE已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2021/2/9807.6移动通信标准发展趋势2001-2006年2007年TD-HSPA+DL:>25.2MbpsUL:>19.2MbpsDL:100MbpsUL:50MbpsHSPA+DL>40MBps;UL>10Mbps2010年2008年2009年MobileWiMAXWave115MbpsEV-DORel.0DL:2.4MbpsUL:153.6kbpscdma20001x153.6kbpsD0Rel.ADL:3.1MbpsUL:1.8MbpsDoRevB(多载波DO)DL:46.5MbpsUL:27MbpsMobileWiMAXWave230MbpsTD-HSDPA2.8~8.4MbpsTD-HSUPA2.2~6.6MbpsWCDMA384KbpsHSDPA1.8/3.6MbpsHSDPA7.2MbpsHSUPA1.4~5.8MbpsLTE-TDDDL:100MbpsUL:50Mbps802.16m100Mbps~1GbpsITUIMT-Advanced(4G)100Mbps~1GbpsLTE-AB3GLTEFDD2012年3GPP3GPP2GSM/GPRSTD-SCDMA384Kbps2021/2/9817.6LTE关键技术多载波技术下行方案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上行方案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技术;多天线技术(MIMO)分集增益;整列增益(波束成型);空间复用增益;分组交换无线接口2021/2/9827.6LTE系统架构E-UTRANeNB构成EPC(EvolvedPacketCore)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S-GW(ServingGateway)P-GW(PDNGateway)2021/2/9837.6LTE系统架构UMTS网络整体结构2021/2/9847.6LTE系统架构相对UMTS的网络结构而言,LTE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简化。
本文档为【移动通信第七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雪中送文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84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2-1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