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

举报
开通vip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歧义分析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一)歧义的含义   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     ① 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     ② 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   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 歧义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
歧义分析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一)歧义的含义   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     ① 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     ② 我借他一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   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 歧义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放入歧义现象中讨论:     [报销]①领款人向财务主管报账,请求注销。②人或物毁坏。     [看医生]①请医生看病。②看望医生。   这种具有多个意义的词语,通常只要进入特定的句法环境,就只具有单义性,所以,如果不引起歧义,就不必放到歧义讨论中来。不过,如果引起了歧义,就必须作为歧义现象加以讨论:     ① 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灯泡毁坏了/报账了)     ② 昨天我去看医生去了。(看望了医生/找医生看了病)   这种词汇上的多义是造成上述歧义的根本原因。  (二)歧义研究的目的   1.探究影响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的因素。   2.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 二.歧义的种类  (一)同音造成的歧义   大概由于汉字的缘故,汉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的同音词比较多。同音现象往往造成听者理解上的歧义。如:     ① 吃这种药可以zhì癌。(治/致)     ② 马上就要进行期zhōng考试了。(终/中)     ③ 和人家说话不得无lǐ。(礼/理)     ④ 对面走过来一duì青年。(对/队)   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他、它、她|的、地、得”等。   由同音造成的歧义现象,只要写出来,就可以消除歧义,因为同音往往不同形。  (二)同形造成的歧义   这里的同形,指的是一些语言单位只是形体相同,而读音、意义都不同。在书面语当中,这种同形但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语言单位也可以造成歧义。如:     ① 这树枝怎么会这样长?(zhǎng/cháng 声母差异)     ② 我说不好。 (bu/bù 轻声与否)     ③ 他想起来了。 (qilai/qilái 轻声与否)     ④ 他吃了饭才走。 (cái/cái 有无重音)  (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实词和虚词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之下都可以造成歧义。   1.由实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如:     ① 我叫他敲了三下。 (允许/被)     ② 小王走了三个小时了。 (离开/行走)     ③ 他不能说。 (应该/能力/环境限制:病)   2.由虚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如:     ① 我准备从上海去北京。(经过上海/从上海出发)     ② 你给我写封信。 (对、向/代替)     ③ 她梳着辫子呢。 (动作进行:正在梳/状态持续:留着)  (四)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   一个词兼属于不同的词类情况下在语义个性上也往往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往往也可以造成歧义:     ① 大门没有锁。       (锁1:名词/锁2:动词)     ② 他听了这话,可不高兴了。       (可1:语气词/可2:转折连词)  (五)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指的是一种句法结构之中包含有几种语义关系,这种隐含于同一种句法关系之中的不同的语义关系往往也可以造成歧义。 由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内部情况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   1.定+中:一个定中结构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如:     ① 看见的人有哪些?       (动作+施事/动作+受事)     ② 我们参观了一家“妇女理发店”。       (施事+处所/受事+处所)  2.动+宾:一个动宾结构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如:     ① 他总共切了五块肉。      (动作+结果:把肉切成五块       动作+受事:把五块肉切小)     ② 那人刚才问谁?      (动作+内容:问有关谁的事情       动作+对象:向谁问)     ③ 我们准备选班长。      (动作+目的:选出班长来       动作+受事:选班长作X)     ④ 村长罚他砍树木。      (动作+原因:因砍树而罚他       动作+内容:让他砍树作为对他的惩罚) 3.主+谓:一个主谓结构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有两种情况。    (1)一些具有“服务”性质的动作行为动词语的主语有时既可以是施事,又可以是受事,从而造成歧义:      ① 他今天手术,不能来了。       (施事+动作:他给人作手术        受事+动作:给他作手术)      ② 他上课去了。       (施事+动作:他讲课        对象+动作:他听课)    (2)在特殊情况下,一些一般的人和事物也可以由于其主语语义角色的不确定而造成歧义:      ① 这个人恨死我了。       (施事+行为:这个人恨我        对象+行为:我恨这个人)      ② 这姑娘看得他脸都红了。       (施事+动作:姑娘看他,他脸红        对象+动作:他看姑娘,他脸红) 4.联合短语A和B:一个联合短语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联合结构的内部的几个项目之间在语义上关系是有差异的:   (1)有的是加和关系——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属于并列关系的A、B不能分列。如:     (A+B)的C≠(A的C)+(B的C)   (2)有的是可分列关系——在特定句法环境下,属于并列关系的A、B可以分列。如:     (A+B)的C=(A的C)+(B的C)   下边是两个实例:     ① 大家正在讨论老王和老张的事情。      →大家正在讨论有关老王和老张的事情。(加和关系)      →大家正在讨论老王的事情和老张的事情。(可分列关系)     ② 妈妈正在讲星星和月亮的故事。      →妈妈正在讲关于星星和月亮的故事。(加和关系)      →妈妈正在讲星星的故事和月亮的故事。(可分列关系)   很明显,两种语义结构之下的句子的含义是不同的,即有歧义的。  (六)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有时,构成一个句法结构的词语及其顺序在表层上都是清晰的,但在构成的句法结构内部却可能隐含着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又影响了人们理解上的差异,造成歧义。因此,所谓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指的是:一种词语排列顺序构成的某个句法结构内部隐含着不同的句法结构层次造成的歧义现象。由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比较复杂,这里以句法搭配的格局为出发点做一些介绍。               歧义条件:名1和名2可以有并列关系,名1、名2都可以和名3构成定中关系。     ①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定+中:江苏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定+中:江苏全部以及浙江的部分地区)     ② 老张和老李的上级      →老张和老李的上级       (定+中:老张的上级和老李的上级)      →老张和老李的上级       (定+中:老张以及老李的上级)          歧义条件:动词和名1、名2都可以构成动宾关系,同时,动词和名1、名2都可以构成定中关系。如:     ① 看比赛的孩子       →看(比赛的孩子)        (动+宾:看望比赛的孩子)       →(看比赛)的孩子        (定+中:孩子看比赛)     ② 咬死猎人的狗       →咬死(猎人的狗)        (动+宾:猎人的狗死了)       →(咬死猎人)的狗        (定+中:狗咬死了猎人)            歧义条件:动词可以和后边的动词或形容词发生中补关系,又可以和后边的名词发生动宾关系,而中间的动词或形容词又可以和后边的名词发生定中关系。比 如:     ① 拉长的绳子       →拉(长的绳子)        (动+宾:拉动长绳子)       →(拉长)的绳子        (定+中:拉长了的绳子)     ② 听不清楚的音乐       →听(不清楚的音乐)        (动+宾:听着音乐,音乐不清楚)       →(听不清楚)的音乐        (定+中:不能听清楚的音乐)      歧义条件:前边的动词可以带主谓短语作宾语,后边的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和前面的“动+名”整体构成主谓关系。如:     ①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动+宾: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主+谓: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② 怀疑他的观点缺乏证据       →怀疑(他的观点缺乏证据)       (动+宾:他的观点缺乏证据,值得怀疑)       →(怀疑他的观点)缺乏证据       (主+谓:怀疑他的观点这件事还缺乏证据)   歧义条件:动1可以带名1作宾语,也可以带“名1+动2+名2”共同充当的宾语,同时,名1既可以作动1的宾语,又可以作动2的主语。如:     ① 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动+宾:老张表扬小李该批评)       →(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联合: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②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动+宾:理解了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件事)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联合: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歧义条件:动词可以带双宾语,中间的名词或代词可以充当前边动词的宾语,又可以和后边的宾语发生定中关系。如:     ① 喊他哥哥       →喊(他哥哥)       (动+宾:喊他的哥哥)       →喊(他)(哥哥)       (动+双宾:称呼他为“哥哥”)     ② 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动+宾: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动+双宾:问那个陌生人,问姓什么)      歧义条件:介词和名1以及“名1的名2”都可以发生介宾关系,同时,名1和名2有定中关系。如:     ①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介+宾: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有关)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定+中:与牛郎和织女有关的故事)     ② 对售货员的意见       →对(售货员的意见)       (介+宾:对于售货员提出的意见)       →(对售货员)的意见       (定+中:给售货员提出的意见)  (七)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同一结构层次中包含不同的语法关系也可以造成歧义现象,即:       由语法关系的差异造成的歧义现象的内部情况也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   1.动宾/偏正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偏正结构,造成多义。如:     ① 学习文件      动宾关系:学习(过/了)文件      偏正关系:学习(的)文件     ② 修订方案      动宾关系:修订(了)一个方案      偏正关系:一种修订(的)方案   其他还如“调查结果”、“模仿动作”等等。   2.主谓/中补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中补结构,造成多义。如:     ①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准确      主谓关系:翻译很准确,表达也清晰      中补关系:翻译得准确,表达得清楚     ② 叙述清楚      主谓关系:叙述很清楚      中补关系:叙述得清楚   其他还如“认识透彻”、“钻研深入”等等。   3.联合/定中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中补结构,造成多义。如:     ① 学生家长座谈会      联合关系:学生和家长的座谈会      定中关系:学生的家长的座谈会     ② 虾仁炒鸡蛋      定联合关系:(中午吃)虾仁和炒鸡蛋      定中关系:(中午吃)虾仁炒的鸡蛋   4.定中/同位重合: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定中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造成多义。如:     ① 他最讨厌陈龙这个徒弟      定中关系:在陈龙的徒弟中,他最讨厌陈龙的这个徒弟      同位关系:在自己的徒弟中,他最讨厌这个徒弟——陈龙     ② 就他们老师没来      定中关系:其他人的老师都来了,就他们的老师没来      同位关系:学生都来了,就老师没来  (八)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   这是由代词的指示对象不明确造成的歧义。这种歧义现象比较简单:     ① 刚才老张把信交给老赵的时候,他的脸涨得通红。      (“他”指老张还是老赵?)     ② 昨天晚上,小李看见小王和他爱人在河边散步。      (“他”指小王还是小李?)  (九)省略不明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主语经常可以承前省略,这是一种使语言经济的表达方法,但如果省略不明,也会造成歧义。如:     ① 我认识他的时候,[ ]也不过十多岁。      (“我”还是“他” 不过十多岁?)     ② 我猜想他已经知道了一些情况,[ ]所以,就派人来查看查看。      (“我”还是“他” 就派人来查看查看?)  (十)范围不明造成的歧义   语言中一些表示某种范围的词语,如“以上、以下、以内、以远”等,如果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范围不明确,也会造成歧义。如:     ① 六十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一律退休。      (“六十岁以上”含不含六十岁?)     ② 春运期间,郑州以远有硬座票号。      (“郑州以远”包括不包括郑州?)     ③ 十八岁以上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十八岁以上”含不含十八岁?)  (十一)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歧义   语言中有一些词语除了具有字面义之外,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果这两种意义同时存在,就会造成歧义。如:      ① 他经常到隔壁王二嫂那儿吃豆腐。      ② 他还没来得及考虑个人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③ 老王家的二小子又进去了。      ④ 锁柱哥,我要和你好一辈子。      ⑤ 这家伙真是一条狗。      ⑥ 你的耳朵呢? 练习:试分析以下句子 没有穿破的衣服。 撞倒了小王和小李的自行车。 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 (变换的三种含义:句子的改换、不同句式的变换、底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 一、结构层次分析的局限和句式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层次分析”是分析与研结构时候所不可缺少的。层次分析理论也有局限,即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例如: (1)a 不适当地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是不利。 b 我们目前需要进口设备。 c 反对的是他。 这三个句子都是有歧义句子。a可以通过层次分析中的“切分”加以分化;b可以通过层次分析的中的“定性”来加以分化。c就无法通过层次分析的“切分”或“定性”来分化了。比较: (2)a 不 适当 地 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是不利。 1 2 3 () 4 3 4 5 () 6 b 我们 目前 需要 进口 设备。 7 8 (7-8,可以是动宾,也可以是定中关系) c 反对 的 是 他 (他反对,反对他) 1 2 3 4 5 6 (3-4是“的”结构,5-6是动宾)只有一种切分,一种定性 层次分析的这种局限促使变换分析的运用。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下面的(3)中两个例子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相同,此类序列也都相同(其中“名词L”代表处所的名词性成分,“名词语”代表名词性词语)。比较: (3)a 戏台上摆着鲜花。(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b 戏台上演着京戏。(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如果对这两个句子进行层次分析,“切分”和“定性”都相同。 (4)名词L 动词 着 名词语 a戏台上 摆 着 鲜花。 b戏台上 演 着 京戏。 1 2 (主谓结构) 3 4 (动宾结构) 但是明显地能感觉到a与b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表示“存在,静态”,“动词+着”在意思上大致相当于“有”。b句表示“活动,动态”,“动词+着”在意思上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如果把a句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假定为A义,为“A式”;b为B义,为“B式”。现代汉语句子里有即符合A义又符合B义的歧义句。例如: (5)山上架着炮。 那么,例(4)中这种A义和B义的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那就是由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造成的。具体说,(4a)“戏台上摆着鲜花”里的共现词 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是,“戏台上”(名词L)指明“鲜花”(名词语)存在的处所。(4b)“戏台上演着京戏”共现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结构是指,“戏台上”(名词L)指明“演京戏”(名词语)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的差异,就要寻求新的分析手段。“句式变换分析”或者“变换分析”正是针对这种对语义关系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 下面就用变换分析来分化上述同形的“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的句式。调查、分析发现,“A式”可以跟“名词语+动词+在+名词L”句式(称为“C式”)相联系,即“A式”可以变为“C式”。 (6)“A式”→“C式” 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名词语+动词+在+名词L a1 台上坐着主席团 → a2 主席团坐在台上 b1 门口站着人 → b2 人站在门口 c1 前三排坐着来宾 → c2 来宾坐在前三排 d1 床上躺着病人 → d2 病人躺在床上 e1 门上贴着对联 → e2 对联贴在门上 f1 黑板上写着字 → f2 字写在黑板上 g1 墙上挂着画 → g2 画挂在墙上 h1 树上钉着广告牌 → h2 广告牌钉在树上 ……………… “A式”为“原句式”,“C式”就是“变换式”。拿“原句式”“A式”与“变换式”“C式”之间的关系来说,a原句式中的共现词“台上”是指明“主席团”存在的处所,“主席团”跟动词“坐”之间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而变换式中的共现词表示的是同样的关系,即仍然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e原句式中的共现词“门上”是指明“对联”存在的处所,“贴”与“对联”之间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而变换式中的共现词表示的是同样的关系,即仍然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这说明两个句式变换前后的语义结构关系都保持不变。其他例子也都这样。说明“A式”与“C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变换关系,可以建立一个变换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7): (7)“A式”→“C式” 再看“B式”。发现,“B式”可以跟“名词L+正在+动词+名词语”(假设为“D式”)发生联系,而且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保持不变,即“B式”可以变换为“D式”。例如: (8)“B式”→“D式” 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名词L+正在+动词+名词语 a1 台上演着京戏 → a2 台上正在演京戏 b1 门外敲着锣鼓 → b2 门外正在敲锣鼓 c1 外面下着大雨 → c2 外面正在下大雨 d1 大厅里跳着舞 → d2 大厅里正在跳舞 e1 教室里上着课 → e2 教室里正在上课 …………… a原句式中共现词“台上”指明“演京戏”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演”与“京戏”之间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变换式中的共现词“台上”同样是指明“演京戏”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演”与“京戏”之间仍然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其余例子相同。这说明,“B式”与“D式”存在变换关系。可以建立一个公式(9): (9)“B式”→“D式” 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成“C式”,却不能变换成“D式”。即: (10)“A式”→“C式” “A式”≯“D式” 例如: (11)“A式”:台上坐着主席团 → “C式”:主席团坐在台上 ——————— ≯ “D式”:﹡主席团正在坐台上 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即: (12)“B式”→“D式” “B式”≯“C式” 例如:台上演着京戏 (13)“B式”:戏台上演着京戏 → “D式”: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 ≯ “D式”:﹡京戏演在戏台上 前面说到,例(5)“山上架着炮”这一句式有歧义,这也可以通过变换来加以验证,因为,例(5)可以有上述两种变换式: (14)“A式”:山上架着炮 → “C式”:炮架在山上 “B式”:山上架着炮 → “D式”:山上正在架炮 二、句式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和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层次分析的客观依据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是“句法结构的相关性”。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表达要求细致而又经济的原则致使语言中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句法格式来表达,从而造成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义格式。前边举过一个例子。例如,说基本意思是“我在昨天由于不小心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表示。例如: (15)a 我昨天不小心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 b 我昨天不小心把两把办公室的钥匙丢了。 c 昨天不小心,两把办公室的钥匙我给丢了。 d 昨天不小心,我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丢了。 e 我不小心在昨天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f 是我昨天不小心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e 我昨天不小心,办公室的钥匙给我丢了两把。 而且在对话中,本着说话经济的原则,其中有些成分,如“我”、“昨天”等还可以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16)——你昨天玩儿得怎么样? ——倒霉透了,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第二,语言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而表达意义的句法格式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格式来表达无穷的意义,就致使同一种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从而使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例如,“老虎不吃鸡了”和“鸡不吃白菜了”时意思不同的两句话,但在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为了说话要经济,这两个意思就有可能会用相同的句子来表示,从而造成歧义句子。请看下面两组例子: (17)a [“鸡”是吃的受事] a1 老虎不吃鸡了(回答“老虎还吃鸡吗?”) a2 老虎不吃了(回答“老虎还吃鸡吗?”) a3 鸡老虎不吃了(回答“鸡老虎还吃吗?”) a4 鸡不吃了(回答“鸡老虎还吃吗?”) b [“鸡”是吃的施事] b1 鸡不吃白菜了(回答“鸡还吃白菜吗?”) b2 鸡不吃了(回答“鸡还吃白菜吗?”) b3 白菜鸡不吃了(回答“鸡还吃白菜吗?”) b4 白菜不吃了(回答“白菜鸡还吃吗?”) 在(17)中出现了此类序列相同、表面形式完全一样的两个“鸡不吃了”,它们源于不同的意思:(17a)组的“鸡不吃了”的意思源自于“老虎不吃鸡了”,“鸡”是“吃”的受事;(17b)组是的“鸡不吃了”的意思源自于“鸡不吃白菜了”,“鸡”是“吃”的施事。这样一来,“鸡不吃了”就成了一个歧义句式。 第三,包含系统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总是存在着某些内在的结构联系。变换分析正是利用这种内在的结构联系来揭示歧义格式各自所联系的同一格式的目的。 以上三点,也说明了使用变换分析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二)变换分析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变换”是指句式之间的变换,而不是某个句子之间的变换。按照这一观点,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要得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形成一个变换矩阵(matrix)。矩阵的左边为原句式及其一个个实例,矩阵的右边为变换式及其一个个实例。箭头表示二者之间的变换关系。看我们前边举过的(6)例子。 (18)“A式”→“C式” 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名词语+动词+在+名词L a1 台上坐着主席团 → a2 主席团坐在台上 b1 门口站着人 → b2 人站在门口 c1 前三排坐着来宾 → c2 来宾坐在前三排 d1 床上躺着病人 → d2 病人躺在床上 e1 门上贴着对联 → e2 对联贴在门上 f1 黑板上写着字 → f2 字写在黑板上 g1 墙上挂着画 → g2 画挂在墙上 h1 树上钉着广告牌 → h2 广告牌钉在树上 ……………… 这就是一个“变换矩阵”:左边是“原句式”,先是词类序列,下面排列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实例;右边为“变换式”,先是词类序列,下面排列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间的箭头“→”用来表示原句式与变换式之间的变换关系。 第二,矩阵中变换之前的竖行的句子,即矩阵左边作为句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即词类序列)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称为“高层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拿上面的(18)所列举变换来说,原句式的一个个实例,其词类序列都是“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形式相同,这符合本条所说的要求;而各个实例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高层次语义相同,它们都表示“存在,静态”,这也符合本条要求。 第三,矩阵中变换之后竖行的句子,即矩阵右边作为变换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即词类序列)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称为“高层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拿上面的(18)所列举变换来说,变换式的一个个实例,其词类序列都是“名词语+动词+在+名词L”,形式相同,这符合本条所说的要求;而各个实例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高层次语义相同,它们都表示“存在,静态”,这也符合本条要求。 第四,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实例,其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也称为“低层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拿上面的(18)所列举变换来说,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实例,其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保持不变。比如: (19)前三排坐着来宾 → 来宾坐在前三排 原句式与变换句中的“来宾”与“坐”之间都是施事与动作关系,“前三排”都表示“来宾”的所处位置。二者在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上保持不变。再如: (20)墙上挂着画 → 画挂在墙上 “挂”和“画”之间都是动作与受事关系,“墙上”表示“画”所处的位置。二者在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上保持不变。 第五,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实例,二者在语法意义(即“高层语义关系”)上的差别一致。例(18),在第二、三条里说,原句式和变换句之间的语法语义都是表示“存在,静态”,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区别。例如: (21)a1 台上坐着主席团 → a2 主席团坐在台上 b1 门上贴着对联 → b2 对联贴在门上 (21a)的原句式以“台上”为话题,说明“台上”存在什么事物;变换式则以“主席团”为话题,说明“主席团”存在于何处。(21b)原句式以“门上”为话题,说明“门上”存在什么事物;变换式以“对联”为话题,说明“对联”存在于何处。显然,(21a)和(21b)的原句式与变换式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异是一致的。(18)中的其余例子亦同。 以上所说的原则,朱德熙先生称之为“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朱德熙1986)。这些原则,确保了变换的合格性,同时可以防止在变换矩阵中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例如: (22)“A式”:NP+在+NPL+V+着 →“B式”:NP+V+在+NPL a1 病人在床上躺着 → a2 病人躺在床上 b1 孩子们在门口坐着 → b2 孩子们坐在门口 c1 他在马背上跳着 → c2 他跳在马背上 d1 张三在门外站着 → d2 张三站在门外 e1 灯笼在大门上挂着 → e2 灯笼挂在大门上 f 1 对联在门上贴着 → f2 对联贴在门上 g1 胸针在胸前别着 → g2 胸针别在胸前 h1 书在地上堆着 → h2 书堆在地上 i 1 水在河里流着 → i2 水流在河里 这个变换矩阵里,c和i不符合第二——五个条件。第二条说原句式“语法意义(高层次语义关系)必须一致”,可是这两个表示“活动,动态”,与其他的句子表示“存在,静态”不一致。第三条说变换式“语法意义(高层次语义关系)必须一致”,可是这两个句子表示“事物位移,动态”,与其他的句子表示“存在,静态”不一致。第四条说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和作为变换式的实例,其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也称为“低层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可是这两个句子不符合这一条。(22c)原句式里的“马背”表示“他跳”这一活动的场所,变换式中“马背”表示“他”位移的终点:这样原句式与变换式中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显然不一致。第五条肯定不符合了。再如: (23)“A式”:有+名词+动词 → “B式”:有+动词+的+名词 a1 有能力完成 → a2 有完成的能力 b1 有办法解决 → b2 有解决的办法 c1 有条件上大学 → c2 有上大学的条件 d1 有人骂过他 → d2 有骂过他的人 e1 有护士陪他 → e2 有陪他的护士 f1 有钱买新房子 → f2 有买新房子的钱 g1 有时间研究 → g2 有研究的时间 h1 有时候玩儿 → h2 有玩儿的时候 这个矩阵里的d和h鱼目混珠。原句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具备做某事的能力或条件”,原句式里“有+名词”在表达上相当于“能,可以”的意思;而d和h都不表示这样的语法意义,“有人”和“有时候”也不是相当于“能,可以”的意思。所以这个变换矩阵是不合格的,需要把这两个句子剔出去。 三、句式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 (一)变换分析在分化歧义结构中的作用 “变换分析”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更有效分化歧义句式。在分化歧义句式上,“层次分析法”强于“句子成分分析法”,而“变换分析法”分化歧义句式的能力更强。也就是说,层次分析能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能分化;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也能分化。现代汉语中经常举“咬死了猎人的狗”的例子来说明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所造成的歧义格式。这个歧义格式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来加以分化。例如: (24)a咬死了 猎人的狗 (动宾结构) b咬死了猎人的 狗 (定中结构) 也可以用变换分析来分化。假设按a格式的理解为“A式”,b格式的理解为“B式”。A式可以转换为C式,B式可以转化为D式。例如: (25)A式:动词+补语(了)+名词1+的+名词2 →C式:把+名词1+的+名词2+动词+补语(了) a1 咬死了猎人的狗 → a2 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b1 打碎了张三的玻璃杯 → b2 把张三的玻璃杯打碎了 c1 砸坏了张家的门 → c2 把张家的门砸坏了 d1 弄丢了研究室的钥匙 → d2 把研究室的钥匙弄丢了 e1 吓坏了小张的妈妈 → e2 把小张的妈妈吓坏了 f1 踢断了王二小的胳膊 → f2 把王二小的胳膊踢断了 g1 撕坏了哥哥的衣服 → g2 把哥哥的衣服撕坏了 ………… (26)B式:动词+补语(了)+名词1+的+名词2 →D式:是+指量名2+动词+补语(了)+名词1 a1 咬死了猎人的狗 → a2 是那只狗咬死了猎人 b1 踩坏了庄稼的牛 → b2 是那头牛踩坏了庄稼 c1 打伤了孩子的人 → c2 是那个人打伤了孩子 d1 刁走了鸡的狐狸 → d2 是那只狐狸刁走了鸡 e1 打破了玻璃的孩子 → e2 是那个孩子打破了玻璃 f1 拆掉了房子的人家 → f 2 是那户人家拆掉了房子 g1 输光了钱的赌徒 → g2 是那个赌徒输光了钱 ………… 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27)。反之,“B式”不能变换为“C式”,只能变换为“D式”(28)。例如: (27)“A式”:打碎了张三的玻璃杯→“C式”:把张三的玻璃杯打碎了 ≯“D式”:﹡是那只玻璃杯打碎了张三 (28)“B式”:踩坏了庄稼的牛→“D式”:是那头牛踩坏了庄稼 ≯“C式”:﹡把庄家的牛踩坏了 这样看来,层次分析能分化的歧义句式用变换分析也能分化,只不过是用变换分析法来分化(24)这样的歧义句式在手续上比用层次分析法要来得复杂。所以通常能够用层次分析法分化的歧义句式尽可能用层次分析法来分化,而不必用变换分析法。 问题在于,语言中有许多歧义句式是没有办法用层次分析法加以分化的。例如例(2c)“反对的是他”,两个意思,一个“他”是受事(某人所反对的人就是他),一个他是施事(反对某人或某事的是他)。层次分析法无法分化,而用变换分析法就可以较好地分化这个歧义句式。“反对的是他”的词类序列是(29): (29)动词[及物]+的+名词语 假如按第一种意思理解为“A式”,第二种意思的理解是“B式”。“A式”可以有(30)的变换形式;而“B式”可以有(31)的变换形式。例如: (30)“A式”:动词[及物]+的+名词语→“C式”:动词[及物]+名词语 a1 反对的是他 → a2 反对他 b1 吃的是馒头 → b2 吃馒头 c1 看的是电影 → c2 看电影 d1 学的是英语 → d2 学英语 e1 惩罚的是他 → e2 惩罚他 …… (31)“B式”:动词[及物]+的+名词语→“D式”:动词[及物]+实词语+的+是+名词语 a1 反对的是他 → a2 反对搬迁方案的是他 b1 苦练的是他 → b2 苦练基本功的是他 c1 违反的是他 → c2 违反纪律的是他 d1 吃过的是小王 → d2 吃过燕窝的是小王 e1 出席的是马季 → e2 出席开幕式的是马季 …… 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32)。反之,“B式”不能变换为“C式”,只能变换为“D式”(33)。例如: (32)“A式”:吃的是馒头→“C式”:吃馒头 ≯“D式”:﹡吃××的是馒头 (33)“B式”:苦练的是他→“D式”:苦练基本功的是他 ≯“C式”:﹡苦练他 (二)体现变换分析作用的其他实例 变换分析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分化歧义句式方面。层次分析只着眼于所分析、研究的结构内部构造情况;而变换分析从本质上说更注重句法结构与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因此,变换分析的运用更有助于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已有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1、对双宾结构中远近宾语特点的揭示。 “双宾结构”一直受到汉语语法学界的注意。从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新著国语文法》起,所有语法论著都关注,但是都只说远近宾语,直接的,间接的,指物的,指人的。其实有很重要的特点: 首先,远宾语通常要带数量宾语成分,除非近宾语为人称代词,否则就不怎么能单独成句。例如: (34)a 还图书馆五本书。 b 给张老师一幅画。 c 送隔壁王奶奶两条鱼。 e 还他十块钱。 除了可以说“还他钱”外,其余不能单独成句。如果要单独成句,总得前后有附加成分才行。例如: (35)a 该还图书馆书了。 b 给张老师画,给王老师挂历。 c 送隔壁王奶奶鱼吧。 其次,远宾语不能是一个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例如可以说(36),但是不能说(37)。比较: (36)a1 把我弟弟的箱子给你。 a2 他把爸爸的电脑送给了张老师。 b1 我弟弟的箱子给你。 b2 爸爸的电脑他送给张老师了。 (37)a ﹡给你我弟弟的箱子。 b ﹡他送给张老师爸爸的电脑。 现代汉语双宾结构的这两个特点是在运用变换分析考察、研究“把”字句的过程中才发现的。因为凡“把”的宾语为表示占有领属的偏正结构,都不能变换为双宾结构。例如: (38)a1 把我的书给他。 ≯a2 给他我的书。 b1 把妈妈的手表送张阿姨。 ≯a2 送张阿姨妈妈的手表。 c1 把你的帽子卖给我。 ≯a2 买给我你的帽子。 d1 把你们家的房子赔给他们。 ≯a2 赔给他们你们家的房子。 2、现代汉语无标记受事主语句一个特点的发现。 现代汉语里有一种没有被动标记的“受事主语句”(即不带“被”、“给”一类字眼儿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受事主语句),大家早就注意到了。关于这类受事主语句,一般都注意到这样两点:一是主语必须是“有定”的,即主语所指的事物,在说话人心目中,听话人是清楚知道的。二是谓语是复杂的,即不会只是一个单个儿的动词。其实受事主语句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主语不能是一个人称代词。例如我们可以说(39),却不能说(40),也就是(40)得说成(41)才合适。比较: (39)a 那颗烂了的西红柿扔了。 b 衣服送人了。 c 书烧掉了。 d 李教授请来了。 (40)a ﹡你批评了? b ﹡他请来了。 c ﹡那西红柿烂了,它扔了。 (41)a 你挨批评?/你被批评了?/把你给批评了? b 把他请来了。 c 那西红柿烂了,把它扔掉了。/那西红柿烂了,扔了它吧。 现代汉语里没有被动标记的受事主语句的上述特点就是在运用变换分析考察、研究“把”字句与受事主语句的关系时候发现的。因为凡“把”的宾语为人称代词都不能变换为无标记受事主语句。比较: (42)a1 把这个字擦了。 →a2 这个字擦了。 b1 把旧报纸卖了。 →b2 旧报纸卖了。 c1 把那啤酒喝了。 →c2 那啤酒喝了。 d1 把这鸡窝拆了。 →d2 这鸡窝拆了。 e1 把他撤了。 →e2 ﹡他撤了。 f1 把它扔了。 →f2 ﹡它扔了。 3、根据副词“还”在“比”字句中能表示比拟而不同于“更”这一现象的揭示。 一般辞书说,作为程度副词的“还”,差不多相当于程度副词“更”,例如:“他比我还高”,就是“他比我更高”的意思。给人错觉是用程度副词“还”的地方,都能用“更”去替换。但是有时并不能随意替换。如(43)的“还”不能替换为(44)。比较: (43)a 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 b 那蛇,好家伙,比碗口还粗。 c —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还高了。 (44)a ﹡她的胳膊比火柴棍儿更细。 b ﹡那蛇,好家伙,比碗口更粗。 c —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书架更高了。 思考一下,可以发现,(43)虽然是一种“比”字句,但其实都不是表示“比较”,而只是表示“比拟”。(43a)并不真是要把“她的胳膊”去跟“火柴棍儿”作比较,而只是用“火柴棍儿”来比拟“她的胳膊”,以强调说明“她很瘦”。(43c)是为了让听话人对自己孩子目前高矮有所了解而临时拿“书架”作为衡量高矮的尺度罢了。 这里的“还”和“更”的这种差异:即“还”不仅能用于比较,还能用于比拟,而“更”只能用于比较,不能用于比拟。这正是运用变换分析来研究、比较“还”和“更”时发现的。再如: (45)a1 哈尔滨比这里还冷。 →a2 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b1 我哥哥比我还有能耐。 →b2 我哥哥比我更有能耐。 c1 小张跑得比小李还快。 →c2 小张跑得比小李更快。 (46)a1 那孔儿比针眼还小。 ≯a2 ﹡那孔儿比针眼更小。 b2 他呀,比狐狸还狡猾。 ≯b2 ﹡他呀,比狐狸更狡猾。 c1 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 ≯c2 ﹡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4、表总括的程度副词“都”确切的语法意义的最新认定。 以往语法论著里,凡说到副词“都”,都会说它表示“总括”。汉语作母语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会用错的。非汉语的人学习时候,理解为“只要前面是表示复数的名词性成分就能用‘都’”,出现了下面的病句(47)。 (47)a ﹡麦克生日那天,我们三个人都给他送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b ﹡约翰与皮特都是老乡,都出生在加州。 (47a)按照例子的意思,是送了三个蛋糕,而实际上是三个人送了一个蛋糕。所以要删去“都”。(47b)第一个用错了,删去,第二个用对了。为什么?因为“都”并不是一般地表示“总括”,而是强调表示“某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在语义上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而且无一例外”。例如: (48)a 爸爸、妈妈、姐姐都给我送了礼物。 b 小李和小王都天资过人。 c 小张和小孙都是八字脚。 d 王先生、李先生和我都是山西人。 这些例子都表示了无一例外的意思。正因为有这样的语法意义,所以用“都”的例子往往可以扩展为一个复句,复句里居后的分句中往往用副词“也”,以强调彼此的类同关系。因此,上面的(48)各句都可以说成下面的句子(49): (49)a 爸爸给我送了礼物,妈妈给我送了礼物,姐姐也给我送了礼物。 b 小李天资过人,小王也天资过人。 c 小张是八字脚,小孙也是八字脚。 d 王先生是山西人,李先生是山西人,我也是山西人。 这种对于副词“都”的语法意义的新认识,就是在运用变换分析探究主语为复数的句子中为什么有的能变换为一个并列复句有的不能变换为并列复句这一过程中获得的。 (三)变换分析的一些局限 前边我们说“变换分析”扩大了语法研究的视野,有利于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也把语法研究引向了深入。但是这种分析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它虽然可以用来分化歧义句式,但是不能用来解释造成歧义句式的原因。前面讲到的“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是个歧义句式,运用变换分析把这个句式分化为表示存在的“A式”(戏台上摆着鲜花)表示活动的“B式”(戏台上演着京戏)。从而到达了分化歧义句式的目的。但是要进一步追问,“A式
本文档为【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92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6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0-07-03
浏览量:364